《黄鹤楼》同步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35.51 KB
- 文档页数:5
13㊀㊀唐诗五首1.文学常识填空㊂(1)‘野望“的作者是㊀㊀㊀㊀,字㊀㊀㊀㊀,号㊀㊀㊀㊀,㊀㊀㊀代诗人㊂野望,㊀㊀㊀㊀㊂(2)‘黄鹤楼“的作者是㊀㊀㊀㊀,㊀㊀㊀代诗人㊂(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㊀㊀㊀㊀,字㊀㊀㊀㊀,㊀㊀㊀代的著名诗人㊂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㊂与孟浩然合称 ㊀㊀㊀㊀㊀㊀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 ㊀㊀㊀㊀㊀㊀ ㊂(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㊀㊀㊀㊀,字㊀㊀㊀㊀,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代诗人㊂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㊂(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㊀㊀㊀㊀,字㊀㊀㊀㊀,自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代诗人㊂原籍太原,曾官太子少傅㊂著有‘白氏长庆集“㊂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㊂东皋∙(㊀㊀㊀)㊀㊀㊀犊∙(㊀㊀㊀)㊀㊀㊀崔颢∙(㊀㊀㊀)㊀㊀㊀萋∙萋(㊀㊀㊀)㊀㊀㊀燕∙然(㊀㊀㊀)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及加点的字㊂(1)薄∙暮(2)徙倚(3)悠悠(4)历历(5)萋萋(6)乡关(7)征蓬(8)长河(9)大荒(10)月下飞天镜(11)海楼(12)怜(13)水面初∙平(14)云脚∙∙低(15)暖树1.‘野望“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孤独苦闷之情的句子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2.‘野望“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3.‘黄鹤楼“中表现诗人触景生情,引发思乡之愁的诗句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5.‘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6.‘使至塞上“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7.‘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诗句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18.‘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9.‘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10.‘钱塘湖春行“中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基础训练1.填空题㊂(1)㊀㊀㊀㊀㊀㊀㊀,猎马带禽归㊂‘野望“(2)相顾无相识,㊀㊀㊀㊀㊀㊀㊀㊂‘野望“(3)‘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4)山随平野尽,㊀㊀㊀㊀㊀㊀㊀㊂‘渡荆门送别“(5)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6)‘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㊀㊀㊀㊀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㊀㊀㊀㊀㊀诗㊂拓展提升2.回顾‘野望“,完成下列习题㊂(1)请从 景 与 情 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㊂(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 长歌怀采薇 的原因㊂3.回顾‘黄鹤楼“,完成下列习题㊂(1)解释下面的词语㊂①历历:②乡关:(2)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㊂4.回顾‘使至塞上“,完成下列习题㊂(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㊂诗题 使至塞上 中 使 的意思是什么? 征蓬出汉塞 一句中 征蓬 的意思是什么?(2)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㊂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回顾‘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习题㊂(1)请写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句子㊂2(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㊂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㊂(2)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㊂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㊂②赏字词: 随 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㊁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 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㊂③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诗人初出荆门时喜悦㊁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㊁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㊂6.回顾‘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习题㊂(1)本诗以 春 为着眼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什么?(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㊂发散思维7.背诵这五首诗㊂以其中一首诗为例,参考下面资料,说说律诗在对仗㊁押韵等方面的特点㊂关于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㊂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 五律 或 七律 ㊂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㊂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㊂每首诗的二㊁三两联(即颔联㊁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㊂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㊁四㊁六㊁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㊂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㊂此外,也有十句以上偶数句的律诗,称 排律 或 长律 ㊂3。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3第一篇:《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3《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1.查资料填空。
黄鹤楼在我国________武汉市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传始建于______________ ______,历代____________。
唐代崔颢、李白,宋代陆游等诗人均有题诗。
2.根据你的初读印象,完成填空。
(1)《黄鹤楼送别》一文写暮春三月,在_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送别______________,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1)《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yǒu yì(),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鸥有义,读来令人动容。
(2)爸爸对奶奶的yǐn()食起居都相当关心。
(3)mènɡ()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4.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春天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伫立挺立屹立矗立(1)李白依然()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2)上海大厦()在黄浦江畔。
(3)伟大的祖国()在世界东方。
(4)一排排白杨像()的哨兵。
6.下面的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环境描写 D、动作描写(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2)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3)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黄鹤楼送别》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第一课时1. 我会拼。
2. 我会写。
(1)用“﹏﹏”画出三拼音节。
(2)用“√”圈出整体认读音节。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形近字组词。
5. 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6. 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7. 查字典。
(1)“誉”字的部首是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名誉;②称赞。
在“称誉”一词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在“誉满天下”一词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故:①本来,原来的;②缘故,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意外的事情;⑤故意,有心,存心。
①遵守交通规则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________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____③“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________④今天他无缘无故地发了一通火。
________⑤他在这里故弄玄虚,大家都非常着急。
________⑥妈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________二、第二课时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反义:选词填空。
仰望远眺凝视端详(1)登高________,远处的船已经成了一个小黑点。
(2)________夜空,已是繁星点点。
(3)他仔细________这张照片,陷入了回忆之中。
(4)他们久久地________着,谁也不想分离。
浏览端详观赏(5)家里来了客人,小明________了半天,也没有认出是谁。
(6)小丽因为着急上学,在一片美丽的花草前,他只能________一下,而不能细细地________。
告别饯行送别(7)《黄鹤楼送别》中对于李白来说是________,对于孟浩然来说是________,他们两人一边喝酒,一边交流惜别之情是________。
按要求写句子。
(1)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缩句:________(2)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黄鹤楼送别课文知识及同步练习答案《黄鹤楼送别》主要叙述了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事情。
从中你学会了什么?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关于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答案吧,期望能帮忙到大家。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答案一、仰视远眺敬酒虽然二、既然马上即使一如既往日暮屏幕艳羡暮春海鸥殴打欧洲沙鸥三、1.仰视远眺注视俯视扫瞄欣赏2.暮春烟雾迷漫繁花似锦李白孟浩然依依惜别3.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四海之内有朋友心心相连,即使彼此远在天际海角,也似乎近邻一样亲热四、1.莫愁前路无知己2.不及汪伦送我情3.西出阳关无故人4.平明送客楚山孤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拓展提高]五、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绝句唐杜甫3.《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黄鹤楼送别》课文原文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漫,繁华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jiàn)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视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最终,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仰慕,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始终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日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
’虽然我们临时分别了,我们的友情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慢慢远去,消逝在蓝天的终点。
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注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涯……李白按捺不住感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kuài)炙(zhì)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题一、选择(说法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1、“辞”:左右结构,部首是“舌”,音序是“S”。
()2、“孟”:上下结构,部首是“子”,音序是“M”。
()3、“君”: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口”,音序是“J”。
()二、写出诗句的意思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在这首诗中()两句叙事,()两句写景。
描写了作者在春天里()的情景,表达了()的感情。
四、填上表示色彩的词()毛浮()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五、阅读天地还读过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句,来给大家背一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苏教版七(下)《黄鹤楼》同步练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yi)_____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l óng z ōng )_______,上(y ǐ)___河汉,下临江流;重檐(y ì gu ǎn )_______,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j īng w ú_______之最也。
二.解释词义。
(19分)1.释下列加点的字。
(9分)(1)州.( )城西南隅.( )(2)费讳登仙..( )(3)尝.( )驾.( )黄鹤返憩.( )于此(4)遂.( )以名.( )楼。
”(5)观其耸构..( )巍峨..( )(6)高标巃嵸..( )(7)上倚.( )河汉..( )(8)重檐..( )翼馆(9)四闼.( )霞敞..( )(10)坐窥井邑..( )(11)亦荆吴形胜..( )之最也 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词多义)(7分)(1)【于】①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其】①观其耸构巍峨( ) ②坐其中,颓然碧窈 ( )(3)【以】①遂以名楼( ) ②以实奇( )③一儿以日初远( ) ④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隅】①州城西南隅( )②乘隅下垒石( )(5)【之】①事列《神仙》之传( )②亦荆吴形胜之最( )③主人处处款之( )3.词类活用。
(3分)(1)遂以名.楼( )(2)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重檐翼.馆( ) 三.句子。
(11分)1.翻译下列的句子。
(8分)(1)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译文:(2)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译文:(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译文:(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文:2.说说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鹤楼》课后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糅,屠沽⑤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
③民:指汉族人。
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
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B.盖竹柏/影也C.舍中/掩关熟睡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B.予欣然从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C.归.舍已三鼓矣/男有分,女有归.D.放杖而.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描绘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美景。
B.【乙】文寥寥数语就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海南岛的那个上元节之夜,韵味无穷。
C.【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都写了苏轼主动邀请友人月夜闲游之事。
D.【甲】文中“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些许自嘲;【乙】文中“笑”字暗含嘲笑韩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卷(3)一、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1. 认真拼读,把汉字写准确。
妈妈去外地出差了,虽然是zàn shí________分别,可是我对她真的是zhāo sī mùxiǎng________,wéi yǒu________每天晚上跟她通电话,以解相思之苦。
2. 认真拼读,把汉字写准确。
mù________色渐浓,大地像是被罩上了一层深灰色的mù________布。
二、词语游艺厅.先选词填空,再写出几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仰望远眺凝视端详(1)登高________,远处的船已经成了一个小黑点。
(2)________夜空,已是繁星点点。
(3)他仔细________这张照片,陷入了回忆之中。
(4)他们久久地________着,谁也不想分离。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仿写句子。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________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仿写句子。
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________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仿写句子。
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________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仿写句子。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
________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____。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________,号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
他曾经写诗自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________。
”从中可以看出他作诗的同时喜欢________,也表现出了其狂放不羁的性格。
王勃,唐朝初期诗人。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是他的名句。
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写得豪迈、大气,显示了他博大的胸襟和乐观的情绪,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巩固练习说明: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有配套的ppt 供使用。
一、名句填空。
1.(1)王绩《野望》一诗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优美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由描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8)《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句子是:,。
(9)《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二、基础知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牧人驱犊.(dú)返B.芳草萋.(qī)萋鹦鹉洲C.都护在燕.(yàn)然D.绿杨阴里白沙堤.(dī)3.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山唯落辉B.征篷出汉塞C.水面初平云脚低D.昔人已辞黄鹤去4.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仍怜.故乡水(怜惜)C.来从.楚国游(往)D.单车欲问.边(慰问)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李白,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
D.李白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说的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6.下列有关诗歌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共11题;共54分)1.《黄鹤楼》选自《________》,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________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其作品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是颔联,__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王维,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人称“________”,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________ 并称为“王孟”。
本诗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________”诗。
6.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
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黄鹤楼》同步练习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悠悠:2.晴川:3.历历:4.萋萋:5.鹦鹉洲:6.乡关:7.烟波:二、根据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6.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三、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8.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参考答案一、1.飘荡的样子。
2.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3.清楚可数。
4.形容草木茂盛。
5.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6.故乡家园。
7.暮霭沉沉的江面。
二、1.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3.13 黄鹤楼一.选择题(共3小题)1.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首联借仙人乘鹤的神话传说为寻常江楼罩上一层虚幻的神秘色彩。
B.颔联中“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千载白云,空自飘荡,“空”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C.颈联忽转写登楼所见朦胧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诗人也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中来。
D.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
2.古诗词鉴赏。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黄鹤楼》。
B.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擅长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安石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D.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填空题(共1小题)4.《黄鹤楼》的作者是(朝代)诗人(人名),本诗选自。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 ,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___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___ 。
(李白《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写自己飘零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山的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正面写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湖光水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_____________,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___ 。
4.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3分)【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卷二、标题1.(3分)看拼音,写词语。
níng shìbái fānyǒu yìyùmǎntiān xiàjiàn xíngyīyǐnér jìnyān wùmímàn2.(3分)辨字组词。
唯暮惜洒惟幕措酒。
3.(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满天下西辞黄鹤永世不见长江天际流。
4.(3分)造句。
饯行誉满天下。
5.(3分)照样子,写词语。
(1)浩浩荡荡:、、(2)依依惜别:、、、(3)沙鸥点点:、、、。
6.(3分)选词填空。
凝视远眺俯视仰望(1)据说黄鹤楼是登高的最佳去处。
我们登上楼顶,看着长江滚滚而去,果然名副其实。
(2)我久久的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3)从飞机舱口向下,高山像土丘,人们如蚂蚁一般。
(4)星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在夜空之中。
7.(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
(2)请写出一首有关于送别情景的古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二、标题1.凝视;白帆;友谊;誉满;天下;饯行;一饮;而尽;烟雾;弥漫;2.唯一;暮色;可惜;洒水;惟恐;幕布;措施;喝酒;3.誉;名誉,名声.;故人;老朋友.;绝;断绝.;唯;只,单单.;4.今晚我们全家要为去美国的姑妈饯行;雄伟壮观的长城誉满天下;5.马马虎虎;明明白白;干干净净;开开心心;依依不舍;栩栩如生;勃勃生机;娓娓动听;神采奕奕;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得意洋洋;6.远眺;凝视;俯视;仰望;7.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5 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试题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基础训练】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来源:学|科|网Z|X|X|K]“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唐诗五首》同步训练1 ——《野望》《黄鹤楼》一、基础积累1.默写填空(1)东薄望(2)欲何依(3)山山落(4)人驱(5)猎马带归(6)长歌怀采(7)人已乘黄鹤去(8)黄鹤一去不复(9)白云千空(10)晴川汉阳树(11)芳草(12)日暮何处是2.词语释义薄暮:徙倚:依:落晖:犊:禽:顾:昔人:空余:悠悠:晴川:历历:萋萋:乡关:二、诗意理解1.《野望》通过对的描绘,流露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的情怀。
2.《黄鹤楼》描写了,抒发了诗人。
三、诗歌鉴赏1.《野望》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野望》颈联所展现的景象。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野望》一诗的颔联。
4.《黄鹤楼》首联和颔联中都用到了“空”字,两个“空”字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一样吗?请结合诗句分析。
5.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鹤楼》颈联所展现的景象。
6.请你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黄鹤楼》尾联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唐诗五首》同步训练1 ——《野望》《黄鹤楼》答案四、基础积累1.默写填空(1)东皋薄暮望(2)徙倚欲何依(3)山山唯落晖(4)牧人驱犊返(5)猎马带禽归(6)长歌怀采薇(7)昔人已乘黄鹤去(8)黄鹤一去不复返(9)白云千载空悠悠(10)晴川历历汉阳树(11)芳草萋萋鹦鹉洲(12)日暮乡关何处是2.词语释义薄暮:傍晚徙倚:徘徊依:归依落晖:落日的余光犊:小牛,指牛群禽:泛指猎获的鸟兽顾:看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空余:只剩下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乡关:故乡五、诗意理解1.《野望》通过对东皋萧瑟静谧的田园秋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的愁绪。
六、诗歌鉴赏1.《野望》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尾联用典,“采薇”借用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苏教版七(下)《黄鹤楼》同步练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yi)_____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lóng zōng )_______,上(yǐ)___河汉,下临江流;重檐(yìguǎn )_______,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jīng wú_______之最也。
二.解释词义。
(19分)1.释下列加点的字。
(9分)(1)州()城西南隅()(2)费讳登仙()(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4)遂()以名()楼。
”(5)观其耸构()巍峨()(6)高标巃嵸()(7)上倚()河汉()(8)重檐()翼馆(9)四闼()霞敞()(10)坐窥井邑()(11)亦荆吴形胜()之最也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词多义)(7分)(1)【于】①尝驾黄鹤返憩于此()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其】①观其耸构巍峨()②坐其中,颓然碧窈()(3)【以】①遂以名楼()②以实奇()③一儿以日初远()④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隅】①州城西南隅(角落)②乘隅下垒石()(5)【之】①事列《神仙》之传(的)②亦荆吴形胜之最()③主人处处款之(代词)3.词类活用。
(3分)(1)遂以名楼(命名)(2)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最美好的事物,最美好的山川)(3)重檐翼馆(像小鸟的翅膀)三.句子。
(11分)1.翻译下列的句子。
(8分)(1)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译文:(2)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译文:(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译文:(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文:2.说说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3分)(1)遂以名楼。
()(2)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四.阅读理解。
1.课文节选自__《文苑英华》_____________,作者是__阎伯理_______,______代人。
黄鹤楼与、,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这篇短文介绍了的特点,描述了,交代了,表达了。
(9分)2.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黄鹤楼的诗,请默写其中的两首。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语句填空。
(8分)(1)《黄鹤楼》一文用了8句对偶句,或铺陈,或夸张,或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足。
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极力铺陈黄鹤楼高大雄伟之能事。
又如“”一组对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之情态。
(3分)《黄鹤楼》中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2),;,,,。
(4分)(3)《黄鹤楼》中直接赞美黄鹤楼景色的句子是:(1分)4.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3分)5.文章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答:6.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7.文章突出说明了黄鹤楼的什么特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答:8.《黄鹤楼》通过多种角度具体描绘了黄鹤楼的雄姿。
初读课文后说说你对黄鹤楼总的印象。
(2分)答:9.作者为什么转引《图经》的话交代黄鹤楼名字的由来?(2分)答:10.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实有虚。
请指出文中哪句是写远景?哪句是写近景?(2分)答:11.《黄鹤楼》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
请结合课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2分)答:12.文章是怎样以精练的语言说明黄鹤楼高大雄伟的特点的?(2分)答:13.对《黄鹤楼》这篇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是多余的了。
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以“仙”字贯穿全文。
14.《黄鹤楼》一文如何做到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的?(2分)答:15.崔颢的诗《黄鹤楼》和本文在内容上有哪些异同?(3分)答:16.崔颢的《黄鹤楼》和阎伯理的《黄鹤楼》都以“黄鹤楼”为题,一个是诗,一个是说明文,都谈到了黄鹤楼楼名的来历,试分析引用传说的作用。
(2分)答:17.《黄鹤楼》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2分)答:18.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
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可见黄鹤楼原是一座军事哨所。
如用此记载替换原文中的划线句,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本文语言优美而极具感染力,试赏析“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
(3分)答:20.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之所以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重要原因不在于其特色,更因为它们身上镌刻着历史文化的印记,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3分)答:21.综合实践。
(3分)历史上人们将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
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
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1)请写出《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上句“”。
(2)写出《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博大胸怀的名句“,”。
(3)?写出崔颢《黄鹤楼》中实写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诗句“,”。
【参考答案】一.祎巃嵸倚翼馆荆吴二.1、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隅:角落。
登仙,成仙。
驾:乘、骑。
憩:休息。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
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巃嵸:高耸的样子。
倚:靠着。
河汉:银河。
重檐:两层屋檐。
闼:门。
霞敞:高敞。
井邑:城乡。
形胜:山川胜迹。
?2、(1)在;到。
(2)它,指黄鹤楼;它,指水阁。
(3)用;因为;认为;凭借;如4)角落;边沿地方。
(5)无实义,不译;结构助词,的;我们。
3、(1)名词作动词,命名。
(2)副词作名词,最美的地方。
(3)古代建筑的飞檐,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三.1、(1)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2)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3)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
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
(4)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2、(1)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黄鹤。
(2)判断句,“也”表判断。
(3)倒装句尝驾黄鹤返于此憩四.1、《文苑英华》阎伯理唐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2、(1)唐代崔颢的《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唐代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答:(1)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
/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3)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4、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5、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黄鹤楼命名的由来、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6、答:这样就给这座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7、答:突出黄楼巍峨高大的特点。
运用了比喻、夸张、对偶的修手法。
举例略。
8、答:黄鹤楼巍峨高大。
“上倚河汉”,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它的高;“俯拍云烟”虽未直言其高,但一座直凌霄高楼已历历在目,神游其间,如临仙境一般。
9、答:黄鹤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
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瞭望楼。
黄鹤楼虽然是一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
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
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代任防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名字由来的说服力。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10、答:远景:坐窥井邑;近景:俯拍云烟。
11、答:全文不到100字。
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如:楼的得名。
有景物,如:“耸构巍峨……俯拍云烟。
”有事实,如“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有议论,也有感慨,如:“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2、答:文章短小精悍,重点突出。
文章仅仅围绕黄鹤楼高大雄伟的特点进行说明,中间描写楼的建筑,围绕高来写。
开头的传说以及结尾由比较而产生的赞语,除了说明其具有神异色彩外,也是为了衬托其高。
13、C14、答:本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黄鹤楼因“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