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7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六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1(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
毫无疑问,这些新特点将在教育理念、教学力量和学问构成等方面对实施新课程的老师提出新的挑战。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老师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过程而不是内容,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倾向于以同学的爱好为动身点,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意启发式、体验式和探究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在教学方面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需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尤其要具备肯定的教学讨论力量。
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定要求老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讨论者和开发者转变。
众所周知,课程开发要求老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能够精确地分析社会和同学的进展需求,敏捷地设计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
这也就是说,老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合理的学问结构之外,肯定的教学讨论力量也是必不行少的。
教学讨论对于老师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教学问题,对教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3]。
老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讨论者的眼光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改的顺当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老师队伍的现状闻名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经说过:“教育变革的实施取决于老师的所思和所为,就这么简洁,也这么简单。
”之所以这么简洁,是由于这个道理简洁明白,无需多言;之所以如此简单,是由于老师在教育变革中的适应与转变并不简单[4]。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困难肯定程度上来自老师无法适应新课改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老师队伍的现状的确不令人乐观,老师群体的素养普遍偏低。
202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一般高中专任老师中,讨论生仅占3.6%;一般学校专任老师中,讨论生比例仅为0.64%,专科生比例高达34%,甚至部分老师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5]。
详细到各省师资状况,以甘肃为例:甘肃省现有一般中学专任老师8.27万人,其中,学校专任老师6.41万人,学历合格率84.80%;高中专任老师1.86万人,学历合格率56.59%。
课程改革论文最新5篇浅谈新课程论文篇一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
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
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
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语文新课改论文(5篇)语文新课改论文(5篇)语文新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学校语文语文新课改1 提高熟悉,更新观念首先,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
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学校和老师只有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权力,而无对课程进行制造、选择等权力。
此次课程改革,我们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同学,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学问的载体,而是老师和同学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老师和同学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加者和开发者。
其次,转变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从“讲学”走向“导学”。
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乐观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改“讲学”为“导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使同学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使老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同学的“学”,成为同学学习过程中的参加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看法者。
2 改造课堂,转变方式首先,教学模式:从“满堂灌”式教学走向“牧羊”式教学。
“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告知同学“这种草好吃,应当这样吃,必需吃”,而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袤的草地上,依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老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当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同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进展同学共性。
其次,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
以往同学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进展力量。
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同学的主动参加,强调探究学习。
以同学为主体,给同学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争论沟通时间和读书时间,让同学自己操作、思索、想象、观看、实践,增加课堂上同学参加分组争论、全班沟通、充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同学,促进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的进展。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一浅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
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80-02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
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
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
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新课程论文(优秀3篇)新课程论文篇一课程改革不仅是一项教育事业内部的改革,而且是一项社会化的一项工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在改进和完善。
作为一名教育者,应重视课改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切实有效的模式,主动参与课改实践,发挥课改的优越性,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从而优化我们的教育。
纵观各种关于课改的学习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次课改的几大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等等,在学分制和课程管理上都有了改变,职业学校还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师的培养上也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在传统的课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所以同级别的学习,同级别学生都是用的一样的教材,和一样的课程,这就是所谓的“统考”,这种传统的课程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要顺应时代,这也是根据社会发展来决定的。
在学科课程实施中,作为专业课,我们在新新课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实践、探究等能力的培养。
如计算机专业就开设几个板块的课程,有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数据编程等,这些课程贯穿于各个学期中完成,这样就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开学生的空间思维。
新课程体系注重多样化、多层次、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
二、新时期课改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体系一直都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巧,有研究表示,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分割不开的。
因此,新时期课堂教学必须要优化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评、评什么等笼统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评价观点以教师为主,这样就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素质上来,把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组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让同学们真正的快乐的学习。
因此,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做到整体性、全面性,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评定,又要正对学生的各种特征做出评定从而充分的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的衡量和评价,才能充分的创新课堂。
高中课改优秀范文:高中课改的意义和举措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高中课程改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对高中课程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高中课改的意义和举措。
高中课改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高中课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前的高中课程设置在内容和方法上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环节。
而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高中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增加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课程,例如实验课、实践活动等。
其次,高中课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高中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一系列的综合素质。
因此,高中课改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例如德育课、美育课等。
最后,高中课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当前的高中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高中课改应该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增加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例如职业生涯规划课、创业教育课等。
为了实施高中课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调整高中课程的设置。
应该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对高中课程进行调整。
课程结构应该更加合理和科学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其次,拓宽高中课程的内容。
应该增加一些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课程内容,例如实验课、实践活动等。
同时,应该增加一些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例如德育课、美育课等。
最后,改变高中教育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教育过于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课堂改革小学论文(8篇)小学课改论文篇一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过程。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小学生虽小,但是却有着鲜明个性与巨大的潜能,为此,我们要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期待,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开学习,勇于发表个人不同见解,体现教学的民主,让课堂上能够有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样,才能使教学氛围更加愉悦、轻松,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其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
二、开展互动探究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传统教学,学生是教学的附属,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着经由教师传递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
教师眼中的成功课堂是学生没有疑问,取得高分。
这忽视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只重书面成绩这是传统教学的重要弊端。
在新课改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不是教学的附属,而是学习的主人,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者。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代之以启发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与教师展开积极的探究,形成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改下成功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以问题为主线在师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宽的互动平台,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与交流。
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首先让学生任意出数,多大的数都可以,只要学生说出来,我很快就能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
学生发现我总是能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来,而他们在判断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费时费力不说,结果还一定准确。
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时,有没有简便算法,如果有的话,是什么规律呢?这样学生便会以此问题为主线来认真地观察这些数的特征,不断地进行假设、验证,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
小学课改论文(精选5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下面我们就通过以下的小学课改论文来了解一下小学课改要注意的问题。
课改以来,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开放与丰富,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表现欲增强了,学习气氛活跃了,课堂有了生机与活力。
我们教师在课改中最关心的问题是向课堂要效率。
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课改里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
在学习同行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改前提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了以下几点尝试和思考。
一、吃透新课程的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在讲与11相乘的速算时,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找出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在获得与11相乘的速算技能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第1篇: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思考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目标,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应当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启发学生积极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是,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时候,常常存在一些困惑。
下面,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师体现自身的教学主导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借助自身的语文实践。
并且,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个性化,不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学习实践。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充足的看书、写字、交流、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以及注重班级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具备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体现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充当引导者、组织者。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具备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方法后,可以有效地贯彻实施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体现自身的主导性,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和沟通交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组织全班沟通,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得以发展和提升,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最根本的是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放弃教师的引导。
这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一方面要应当具备清楚的和真正能够实施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针对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较为重要的知识,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二、在灵活应用教材文本的同时适当地引用其他教学资源在之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视教材为经典,仅仅是照本宣科,不能调整教材内容和增删教材知识。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六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1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会计专业同学就业难的问题突显出来。
这一方面说明会计教育有其体系方面的缺陷。
会计教育在人才培育的指导思想、规格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进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某些学校的短期行为,认为会计教育只要一把算盘、几本书,成本低、效益高,跟风走,一拥而上,造成近几年来会计教育办的过多、过滥。
此外,也应从会计教育自身反思。
(一)由于高校会计教育的进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培育模式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变为本科压缩型,就业力量、创新力量、创业力量培育没有凸现出来。
(二)适应市场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育模式、规格探究讨论不够,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还未真正树立起来。
(三)课程设置上反映信息化内容不多、创新力量的培育力度不够。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会计业务的进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不少学校“纸上谈兵”。
黑板“记账”,课堂“理财”。
试验室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立严峻滞后,学研产结合基本没有。
(四)学问和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和教材内容重复较多,课程教学缺乏对同学智力进展的培育,课堂方案刚性过强、弹性不足,限制了同学选择与进展的空间。
课程结构和人才培育过于僵化、封闭,培育模式落后。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洁化,只注意书本学问的传授,不注意同学动脑、动手力量的培育;仅注意专业教育,忽视对同学综合力量的训练。
二、高校会计教育模式改革(一)改革必要性高等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育为目的,让同学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超群的从业技能。
因此,面对市场的竞争,面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走低的现实。
我们应当糊涂的熟悉到:1、市场经济给会计人才学问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详细的要求。
为适应社会对更高层次信息的需求,要求会计人员的学问结构由核算型逐步向猜测、决策和理财型会计转变,即会计人员不仅成为核算人才,而且要成为用计算机分析财务活动的专家,对企业的经营猜测进行管理。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教育学领域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在教育学领域,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一直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随着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教育学领域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的范例,来探讨它们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
范例一: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一、引言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育学界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项目学习模式备受关注。
本论文将以项目学习为基础,设计一门教育学课程并进行教学改革。
二、项目学习的理论依据项目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通过团队合作和实际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1. 课程名称:创新教育学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讨论- 项目选题与团队组建- 项目执行与成果展示4. 课程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教师介绍创新教育理论知识-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项目进展和问题- 项目实践:学生根据选题进行实践活动并撰写项目报告5. 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项目报告:评估学生项目执行和成果展示情况- 学术论文:学生需要撰写学术论文总结项目经验和创新思考四、教学效果与改革意义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我们发现项目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课程中不仅学到了创新教育理论知识,还通过项目实践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的学术论文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展示出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种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对大学生毕业论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项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并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第一篇:新课程下美术教学与创新新课程是进入到21世纪后,传统教学体制与教学观念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现实,所必须做出的变革。
在传统应试体制和观念下,思想陈旧,其与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育模式无法相互适应。
特别是美术教学,在传统应试的体系中,其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在新课程理念下,推进美术教学的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传统美术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分析1、美术教学的边缘化与美育的目的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增长,使得其各个能力全面提升。
而素质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而美育的中心环节及是美术教育。
在推进素质全面的同时,传统美术模式却与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无法适应。
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受到应试的偏见影响,美术学科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副科环节。
这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无论是课时还是授课内容,美术往往容易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本来就显得偏少的学时安排,往往面临着其他学科的挤占。
而在教学效果评估及学习成绩的考核上,美术往往不能有所体现。
其次,目前的美术教学呈现出弱化趋势,就师资力量而言,其往往相当薄弱。
在教学水准和教学方式上,无法与其他学科一样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涌入。
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美术教师队伍还呈现出人才流失的现象。
这更加大了传统美术教学的困境。
2、美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无法与学生兴趣形成共振受到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显得非常陈旧和落后。
当前,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其在美术教学上,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简单、内容弱化、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
美术在一些地区的课堂上,被简单地等同于画画,而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仍然处于临摹阶段。
对模型的简单模仿和对画面的单一呈现,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绘画上没有把美术欣赏指导放在较高的位置,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对美尤其是美术之美进行欣赏,以促进其审美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养成。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1.挖掘每个同学自身的潜能首先要让每个同学在原有语文水平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进展,老师要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公正、客观对待同学,给同学参加的机会。
例如转变课堂教学的问答式,将“答题卡”发放给同学,让其他同学做答,老师予以评判和修改,并将信息回馈给同学,这样能够熬炼同学解题力量和记忆力。
其次增加同学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增加同学使用母语的力量,培育进展汉语语感的思维,提高同学交际、写作和阅读力量。
此外语文教学可以树立同学健全人格,推动身心和综合素养的共同进展。
最终培育同学合作精神,进展探究式学习方式。
同学参加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乐观性,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增加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同学间的探讨、倾听、提问和发言来完成语文学习,让同学学会敬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
2.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要逐步转变以教材、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升同学的中心和主体地位。
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自学辅导法、试验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争论式教学法、“学案导学式”等方式,转变观念、转变单一教学方式,让同学学会思索,主动发言。
其次丰富学习内容。
新课改后的学校语文不但要学习基础学问,还要向纵深进展,用语文独有的敏锐性去思索和熟悉生活,进行生态理论、环境理论等教育。
新教材增加与实际生活有亲密联系的内容,老师要收集新发觉、新科技资料或者地方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争论,激发同学学习热忱,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意识。
让同学情感自由、创新自由和思想自由,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3.优化教学方式学校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起有活力又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面对将来、面对世界。
要不断拓展语文学习以及语文学问应用的范围,重视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同学在不同方法和内容的整合、渗透和沟通中开阔视野,增加学习效率,得到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力量。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六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范文1始终以来,教育界都没有给教学语言给予明确的概念和界定范围。
因此,要明确什么是教学语言,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概念上的“语言”。
对语言的界定上,每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的侧重方向和标准界限。
一般来说,《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语言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即: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内心所想以及思想沟通的一种特定工具,这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现象,是集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构成于一身的新型系统。
通常状况下,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多为书面形式上的,而规定在文字范围内的语言则是指口语。
由上述概念的分析不难看出,语言具备沟通互动以及涵盖特定系统两个特点。
所谓的“教学语言”,专家和学者们都各执己见,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简洁的理解,教学语言的内容主要是指老师为了完成课堂上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自身的细心设计,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沟通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提高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动,使得教学界不得不给予老师以新的角色,并不断加强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除此之外,也在肯定程度上调整了教学语言,特殊是学校语文教学语言课程的调整,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必定或者偶然的联系,要想合理地规划好学校语文的语言教学,就必需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上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和了解,其中打算因素就是老师对语言的把握程度,可以说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学校语文语言教学的提升,强化老师语言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老师各方面学问的学习全面提高老师的学问水平,首先,就是要加强对任教科目的熟识与把握。
在实际的教学中,任何老师都应当事先了解和把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学问结构体系,然后,通过不断的钻研与学习,当完全形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后再传授给同学。
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另外,语文教学语言的实质就是对语文相关内容的学习。
因此,学校的语言老师不断加强自身学科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加强语言学习的规范性和示范作用。
教改类论⽂范⽂3篇教育学类课程改⾰论⽂⼀、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1.⼉童为本教师的教育对象是⼉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童、发现⼉童、尊重⼉童,⼉童为本是“以⼈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童为本⼀⽅⾯要求教师要尊重⼉童,保障每⼀个⼉童的“学习权”,保障⼉童的基本⼈权,另⼀⽅⾯要求教师要按照“⼉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童的⾝⼼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
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
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职业基本技能训练。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
教师⼯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
教育实践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
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杯⽔,⾃⼰必须要有⼀桶⽔,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杯⽔,⾃⼰必须要有⼀个活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
联合国教科⽂组织强调,教师⼯作是⼀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学习的专业”。
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
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学习者”。
⼆、教师教育课程改⾰策略1.确⽴“教-学-做-评”⼀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起来。
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直是按照“⽼三门”(⼼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的突破。
⽬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
小学新课标改革的论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新课标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新课标改革旨在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首先,新课标改革强调了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
这意味着教育的焦点从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取知识。
这种理念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其次,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新课标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标提倡跨学科的整合,鼓励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学习单元。
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新课标改革还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内容往往较为固定和单一,而新课标则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更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和材料,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吸引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这些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新课标改革还强调了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新课标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发展。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过程评价等,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够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总之,小学新课标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改革,它涉及到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改革,我们期待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第一篇: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一、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目前,许多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以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音乐基础理论(简称乐理)和音乐鉴赏这两门传统的音乐课程。
所使用教材均为借用音乐专业使用的教材,没有建立自身新颖并且符合舞蹈教学需要和学生特征的音乐教学体系和课程序列,仅就乐理和音乐鉴赏这两门音乐课程教学,对于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训练与提升,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满足新时期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氧需求。
舞蹈专业属性决定着舞蹈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特点要求他们要从小就要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大量的专业课训练占用了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相对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就被减少,再加上学生对文化理论课学习又不够重视,因此就造成了学生文化课底子薄,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及理解能力相对偏弱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各艺术院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舞蹈专业也不例外,因此带来的生源状况不同于从前,有些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舞蹈学习和训练的,虽然他们的舞蹈技能不如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学生,但他们接受的是全日制文化课教育,文化课基础相对要好一些,文化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强一些。
这些舞蹈专业基础相对偏弱的学生,常被舞蹈专业教师们称为“高中生”。
针对这些专业程度和文化程度都有差异,学习能力又有所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就给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参考文章“学院课程教学改革论述3篇”,要求专业教师要因材施教,要对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二、高等艺术院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注重音乐课程内容设置与舞蹈专业的内在联系舞蹈本身是一门融音乐与形体动作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离不开音乐,已是一种共识。
音乐课程作为高校舞蹈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是及其正确的,毋庸置疑。
那么,音乐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怎样安排更有利于舞蹈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我们专业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课改论文
让快乐学习在课堂中放飞
朱志红
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
内容摘要:
在课改中,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主要通过“字词教学靠自主”、“作文教学显合作”、“综合性学习看成效”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语文课更富有“语文味”;大胆尝试“弹性作业”、“阶梯作业”、“考前无作业”、“量身定作业” 等来进行作业改革,以建设“道德课堂”为追求目标。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味儿、道德课堂
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12年,这个数字让我在语文课堂上逐渐的成长起来,课改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成熟。
我欣赏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地盘我做主!那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究竟是谁的地盘?相信大家会异口同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而我的任务是:在教学中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一、字词教学靠自主
字词教学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怎样让高年级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枯燥的字词?我采用的是“整合知识”教学方法,发挥“词典”的巨大作用。
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时喜欢“动”,而一本厚厚的“新华词典”能让为其所用,对于我们班学生来讲,那是一种语文学习能力的证明,也是一种成就的体现。
曾经的教学中,也有查词典,但不系统,不集中,不深刻。
而规范的,准确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对学习语文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让语文课堂更富有“语文味”。
为了改变字典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我将词语盘点进行整合,提前标注
出20个左右的词语,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准确理解。
令我欣慰的是,学生很乐于查字典这样的作业形式,他比直接看参考书更有意义,更有成就感。
慢慢的,学生会发现我选词的规律,然后自己摸索着选词,利用课下时间,自习时间就已经完成了理解词语的学习任务。
而在课堂中,学生在理解本意的同时,对词语所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的更为深刻,表达更有“语文味”,在运用时,自然就胸有成竹。
二、作文教学显合作
1、作文课堂小合作
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评改作文的能力。
一开始,学生的批改没有方向,有时会把手中的作文批改的面目全非,各种各样的修改符号不忍目睹,反而有加重了我的批改任务。
及时发现及时改正,我再次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1)改。
统一修改符号:错别别字“圈”,病句标“问号”,好句画“花曲线|”。
(2)评。
小组成员各抓住一方面,写出感受,进行汇报。
同时,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基本要领:不改动文章原意,尊重小作者想法。
朗读批改的方法,仔细推敲。
这样一来,学生互批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2、作文课堂大合作。
从小组评到全班评。
每节作文课一开始,都要选几篇作文进行全班展示。
我是这样做的:每一轮选出两位小作者做自己的作文,然后
进行全班评讲,“你更欣赏谁的作文,谈谈感受”的方法,指出优点,现场评价,经常会听到:我很欣赏A的作文,让我感觉很舒服,语言平时,不做作;我欣赏B的作文,她的一连串的动词,运用很准确,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情景……让整个作文课堂成为“倾听”“交流”的轻松课堂。
而小作者的选择,由课代表开始,以“我想听一听某同学”的作文过渡到下一轮,这样让听者更加认真,作者更加重视。
我发现每一位小作者都在挑选自己的竞争对手,好朋友来展示,既增进了友情,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竞争的积极性。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能从中有所借鉴。
三、综合性学习看成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在综合性学习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习语文,是为了实践运用,它的实践性性比其他学科更强。
语文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探究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能力。
班上开展了《近视眼情况调查报告》、《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利用上节课“获取信息的途径”的收获,展开调查,动用身边一切资源,通过上网搜集,实地访问、报刊杂志等途径,搜集并筛选有效信息,加以整理,很多同学搜会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例如: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有效的预防近视眼?白色垃圾有什么危
害?怎样有效地杜绝白色垃圾的出现……这些问题随之而来,并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探究下去,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体验感悟探究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合作分工、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显著提高。
四、优化作业为改革
1、考前无作业
考试前夕无作业的现象,在我的班级上已经四个学期。
通过调查,学生的复习时课业负担的确很重,优等生也都是精力透支来完成作业的,何况那些中等生、学困生了,写作业就成了“熬夜战”。
复习期间作业多成了普遍现象。
而学生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个老师严,那先作业就完成得好,,老师略有放松,作业也随之放松,仔细反思,这样的“海量家庭作业”能起到复习的效果吗?就连第二天上课的精力都得不到保证,越想越肯定——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考试前无作业的大胆尝试,让我尝到了探头,让学生尝到了甜头。
进两年的语文成绩,就说明了,我的做法是有效的。
当然,考前的无作业并不是全放手,必须在课堂上制定好科学系统的复习计划,抓好平时课堂有效教学,体现道德课堂的理念,才能有效地在“无作业的”改革中有所收获。
2、量身定作业
常常会在课改中听到“弹性作业”“阶梯作业”,我也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实践。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有大胆的尝试了“量身定作业”。
这次,学生在拿到期末考试卷时,仔细分析卷子上的错误,然后根据
自己的情况。
制定属于自己的暑期作业。
学生经过分析,制定出了新的语文假期作业:有“搜集50个病句,进行修改练习”;有“搜集20道排序练习”;有“读2本好书,写出读后感”;有“把本学期的四字词语抄写一遍,并填空运用”……61位同学,在10分钟内制定出了61份作业。
之后我对每一项作业都进行审批,作业制定合理的得到我的亲笔签名,并按照制定的完成,作业制定不太合理的,我将帮他一起制定,这让我了看到的是希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希望,看到了即将收获的暑假。
五、课堂改革因“道德”
在语文课堂中,一篇文脏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40分钟课堂中能够找到。
不要让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课堂。
我的课堂中没有“请坐”,那时是因为我让学生养成了回答完即坐的课堂习惯。
但一开始,学生还有些不适应,以回答错误,就站在了那里,或是作业完成的不好而站,而这视为“尊师重教”的传统,我并不看好。
我的课堂上,无错误,无批评,有的是交流,有的是认可,有的是欣赏。
一次,D同学回答问题错误,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已经很胆怯,很紧张,简直无法再投入学习。
而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得到发展。
只有让孩子的心情下来,他才能更好的投入学习,老师的疾言厉色,只会让课堂教学与“道德”擦肩而过,选择合理的方式,冷静的态度处理课堂上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而原则就是
“上有道德的课堂”。
这也是是一位教师的智慧体现。
建设有道德的课堂,是学生的需要,更是课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