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结构图4教程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5
目 录框架综述 (1)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 (1)第二章:中世纪美术 (10)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意大利 (14)第四章:十七、十八世纪美术——十七世纪 (25)第五章:十九世纪美术——法国 (37)第六章:二十世纪美术 (56)考研外国美术史框架综述主讲教师:范萍萍核心知识点、考点串讲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科做到心中有数“瞻前顾后”尝试回忆熟悉名词及术语(人名、地名、作品名、流派名)[音译]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第二章:中世纪美术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第四章:17、18世纪美术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第六章:20世纪美术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考点概述:一级考点:1、原始美术:壁画;雕像;岩画;巨石建筑2、古代埃及美术:金字塔;雕塑、壁画;神庙3、古代希腊美术:爱琴美术;分期;瓶画;建筑及柱式;雕塑4、古代罗马美术:与希腊美术的关系;建筑;雕塑二级考点:1、古代两河流域美术: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第一章:一级考点:1、原始美术:壁画;雕像;岩画;巨石建筑旧石器时代: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旧石器时代:母神雕像(原始的维纳斯)中石器时代:北欧岩画(渔猎部落)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人类狩猎)北欧岩画 拉文特岩画新石器时代:斯通亨治2、古埃及美术:金字塔;雕塑、壁画;神庙 演变过程:长方形的石墓“ 马斯塔巴”——大到小的几层相叠的 梯形 金字塔,(萨卡拉)——到古王国,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艺术特征《 老村长像》 《 书吏凯伊》 《 纳米尔石板》(古王国时期)雕塑、壁画的程式:正面律(新王国时期)《纳菲尔提提王后像》新王国时期: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阿布—辛姆贝勒神庙3、古代希腊美术:爱琴美术;四个时期;瓶画;建筑及柱式;雕塑由季克拉基斯美术、克里特美术与迈锡尼美术组成。
季克拉基斯希腊文化最早的起源地大理石雕刻的小型人像《弹竖琴的人》克里特爱琴文化的源头米诺斯宫,又称“迷宫”小型雕像《玩蛇女郎》壁画《巴黎女郎》迈锡尼克里特文化的继承《狮子之门》《弹竖琴的人》《巴黎女郎》《狮子之门》古希腊美术通常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第一讲原始及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一古代两何流域一古埃及美术一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
第二讲 欧洲中世纪美术
(基督教美术、“蛮族艺术”)
从罗马帝国覆灭——文艺复习之间(公元476——15世纪)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4—16世纪)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15世纪)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地区)
三、德国文艺复兴(15世纪)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14--16世纪)
五、法国文艺复兴美术(15--16世纪)
第四讲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五讲 19世纪欧洲美术
一、19世纪的法国美术
二、18、19世纪的英国美术
三、19世纪的俄国美术
第六讲 20世纪现代美术。
第四章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从天国到凡尘) 以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天主教国家 巴洛克艺术 以法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国家 古典主义 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 现实主义三个流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继承文艺复兴传统,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16世纪末17世纪初产生了三个流派,学院派美术、巴洛克艺术、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
学院派美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影响了洛可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影响了欧洲各国显示主义,还对18世纪市民艺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有影响。
两股力量:流派竞争激烈,艺术家队伍分化,分为两股力量,倾向上层社会(学院派和巴洛克),倾向于下层平民(卡拉瓦乔)。
三派竞争:北部现实主义力量较强,卡拉瓦乔把现实主义带到罗马;博洛尼亚是学院派的发祥地,卡拉奇把学院派带到罗马;后来巴洛克艺术在罗马发展,罗马成为三派中心。
竞争结果是巴洛克占上风。
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起源于意大利,却最终在法国扎根。
卡拉瓦乔的艺术也未能在罗马站住脚。
18世纪,巴洛克巴洛克走向衰落,意大利在欧洲舞台失去主角地位。
博洛尼亚学院: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创始人是卡拉奇兄弟。
产生原因:继承先辈经验,培养新人;引正路,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影响。
强调绘画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柯罗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
学院派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色彩;强调法则、保守、缺乏创新;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
卡拉奇三兄弟兄弟:阿尼巴·卡拉奇,罗马法尔内塞宫天顶画《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逃往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是一幅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景画,“英雄式的风景画”;他也画过一些表现生活题材的作品《吃大豆的人》、《肉店》。
其他学院派画家:格·列尼,《曙光女神》,架上《欧罗巴被劫》、《圣母的少年时代》等。
圭尔奇诺,学院派中最具豪放特色的画家,罗马鲁多维西俱乐部天顶画《曙光女神》。
多明尼基诺、乔凡尼·朗弗朗。
卡拉瓦乔:宗教题材世俗化,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
他是一位革新者和叛逆者,其艺术充满了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直率的描绘出了人类情感的微妙复杂的一面。
强调描摹现实,无论美丑,他在继承了文艺复兴传统笔法严谨、色彩沉着的基础上,更在光线明暗的运用上自有心得。
早期作品《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逃往埃及途中》、《弹曼陀铃的姑娘》、《女卜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约1590年,祭坛画《使徒马太和天使》,祭坛画《基督下葬》、《圣母之死》等;《多疑的多玛》、《参拜圣地人的圣母》。
其追随者:欧·真蒂莱斯琪(《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和他的女儿阿·真蒂莱斯琪《朱迪丝与荷罗粉丝》;列·斯巴达《圣彼得受难图》;巴·曼夫列迪;卡洛·萨拉塞尼。
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倾向的画家:17世纪热那亚画派的别·斯特劳兹《老风流》、《托维特的痊愈》;曼图亚画派的多·菲奇《演员肖像》、《手持歌利亚头的大卫》;那不勒斯画派的萨·洛萨《男子肖像》;威尼斯画派的约翰·里斯;佛罗伦萨画派的马·劳塞里;罗马画派的卡洛·马拉提等。
巴洛克(Baroque ):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有堕落瓦解的含义,后来才有较公正的评价。
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期17世纪,18世纪除北、中欧外衰落。
这个术语首先用于建筑,发源于意大利,被教会利用,为教会服务。
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相区别。
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克服了16世纪后期样式主义的消极倾向。
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美术流派,使17世纪有“巴洛克时代”之称。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豪华-宗教特色+享乐主义特色;浪漫主义-强调幻想与幻觉;富有激情性-反映内心世界;运动感-重视节奏变化和画面空间感;综合性-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综合,建筑与环境的综合;浓重的宗教色彩。
贝尼尼:雕刻《大卫》、《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阿波罗和达芙娜》,1623年进入教廷为教廷服务,建筑与雕刻结合的青铜华盖,雕刻顶峰是1645-1647年间为卡尔纳罗礼拜堂作的圣德列萨祭坛,“四河”喷水池、《特列同喷水池》。
1656-1667年间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及柱廊,他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圣·阿尔·克维里纳列教堂(1658-1670)。
巴洛克建筑:弗·波罗米尼,建筑好像是不平静心灵的体现,给人一种虚幻莫测的感觉,圣卡罗教堂等。
巴洛克绘画:科托纳《巴贝里尼的胜利》天顶画;卓尔丹纳《抢劫萨宾妇女》、《乌尔刚的铁匠铺》、《阿玛戎妇女》;高里《耶稣名字的崇拜》;波佐《圣依纳爵的礼赞》等。
巴洛克风格的天顶画大都具有神秘幻觉的特点,宣扬宗教把人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天国。
17 世纪 学院 派17、18世纪的意大利三种国家三种制度三种艺术 卡拉瓦乔与 地方 画派 巴洛克美术的形成与发展背景:18世纪初巴洛克艺术在意大利逐渐减弱,只有威尼斯画派还继续保持了一定的繁荣。
18世纪下半期古典主义占了统治地位。
1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已开始出现衰落,逐渐将艺术中心的位置让给了法国。
皮亚采达:带有巴洛克倾向,1750年成为威尼斯美术学院院长,《女卜者》、《井旁的利伯加》,《解放了的耶路撒冷》插图。
提埃波罗:威尼斯画派中对欧洲绘画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为米兰克列里奇宫作天顶画《太阳神在奥林匹斯山》,架上画《背负十字架》等,为威尼斯斯拉比宫作壁画《克娄巴特拉女王的饮宴》,天顶画《西班牙王朝的凯旋》,风俗画《走江湖的人》,还画铜版画。
卡尔耶拉:色粉肖像画,风格抒情细腻,轻柔婉约,具有罗可可艺术风格,色粉画《狄安娜》等。
其他画家:皮道尼(罗可可画家)、。
风景画:18世纪威尼斯画派风景画驰名。
当时威尼斯兴起了一种描绘城市风光的风景画,这种风景画专门描绘城市的建筑物和乡土人情,被叫做维都塔(Veduta ),早在文艺复兴时就有,18世纪更加成熟。
画家有卡纳列,风格质朴,富有乡土气息,《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等;别劳陶,作品清新、明快,《德累斯顿风光》等;瓜尔第作品更多带有浪漫主义气息,善于描绘外光,《威尼斯广场与宫殿风光》、《威尼斯风光》等。
雕刻:18世纪末最著名的古典主义雕刻家安·卡诺瓦,早期风格受晚期巴洛克影响,后转上新古典主义的道路,作品除肖像外,多以神话题材为主,《丘比特之吻》(《丘比特与普绪喀》)、《教皇克里门特十四的陵墓雕刻》等。
鲁本斯:从学画之初即从尼德兰的民族艺术和意大利艺术两方面吸取营养,威尼斯画派对其影响尤甚,将巴洛克艺术与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风格,使他成为佛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画家。
其作品色彩明亮,装饰性强,有股强烈的动势。
历史画《阿马松之战》、《劫掠留西帕斯的女儿》等。
凡·代克:1632年成为英国王查理一世宫廷画家,对英国肖像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主要肖像画《查理一世像》、《詹姆斯·斯达埃特像》等。
约丹斯:面向普通人的画家,人物形象与鲁本斯有相似之处,但是他表现的人物形象与气质都是平民的,《萨提尔在农家做客》、《豆王宴饮》;小达维特·泰尼尔《化学家》等。
其他画家:老扬·勃鲁盖尔:弗朗索瓦·杜盖斯诺伊:作品大多为古典式的大理石雕刻,《圣安德烈像》、《圣苏珊娜像》。
其他雕刻家:老阿尔图斯·盖利努斯、罗伯特·维尔赫斯特、加布里尔·格鲁佩洛。
背景:继承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神话和宗教题材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源泉,新兴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成为绘画中重要角色。
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 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特点:画幅小-适于悬挂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维米尔:其作品与“小画派”其他画家有所区别,不以情节引人入胜,也不描绘过多的生活细节,而是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
最主要的风景画描绘其故乡的《德尔夫特风景》、《小巷》。
他大部分作品表现了舒适、安闲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倒牛奶的女仆》、《穿蓝衣读信的少女》、《花边女工》、《戴头巾的少女》。
其他画家:特鲍赫:《音乐课》、《年轻姑娘给一位妇人读信》;霍赫,《在地窖门前》、《一个荷兰家庭的庭园》;梅蒂绥,《一位绅士惊扰了晨妆时的年轻妇女》。
荷兰风景画:17世纪荷兰形成完全独立的风景画科。
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
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
霍贝玛,他的作品有如优雅的田园抒情诗,展示了荷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洋溢着明朗乐观的情绪,《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并木林道》,1868年)。
意大利18世纪美术 17、18世纪的 意大利 绘画 雕塑 17、18世纪的 佛兰德斯荷兰小画派 17世纪的荷兰美术静物画:也成为独立画科。
威廉·考尔夫等。
西班牙艺术繁荣条件:西班牙文学对美术的有力影响;西班牙地方画派中现实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意大利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
此时最伟大的文学代表是塞万提斯和戏剧家维加。
特点:观察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爱好和思想,并在作品中力求表现出民族精神(塞维利亚城“波德格涅斯风格”—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在肖像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肖像画中,人物往往有坚定、冷峻、尊严和刚毅的力量。
里贝拉:《圣巴多罗买的殉教》、《圣伊涅萨》,肖像画《笑着的德谟克里特》、《第欧根尼》、富有农民气质的肖像画《跛足者》及《圣安德烈》等,晚期《牧人来拜》。
苏巴朗:塞维利亚画派代表之一,艺术主要描绘寂静的僧侣世界,《圣劳伦斯的殉教》、《墓室中的圣方济格》,肖像画《圣马格丽达》、《依·别列斯肖像》,静物画《有桔子和柠檬的静物》,晚期作品日益带有一种宗教色彩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如60年代的《磔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