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 格式:docx
- 大小:340.88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古今时刻对照表》古装剧刑场斩首老提到午时三刻你知道“午时三刻”是几点吗?这里有一份《中国古今时刻对照表》请查收↓↓↓【刻】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
今用钟表计时,一刻即为15分钟。
【更】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约两小时,大致分为:晚七时至九时为一更,九时至夜十一时为二更,其余类推。
【点】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
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约24分钟。
【时辰】古代计时单位。
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一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寅(yín)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
指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卯(mǎo)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
指太阳初升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
中医认为,辰时为胃经当令,此时人体气血将汇聚到胃腑,是吃早餐的最佳时间,因此古人又称辰时为“朝食”之时。
(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巳(sì)时,隅中,又名日禺。
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
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
(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酉(yǒu)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戌(xū)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亥(hài)时,人定,又名定昏。
通常人们在此时已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互动话题:常言道,“不喝卯时酒,不骂酉时妻”现在你知道“卯时”和“酉时”分别指几点了吗?。
古代计时方法一:关于计算时辰的方法: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二:怎样计算时间1,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2,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古代形容时间的单位
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有时、刻、更、鼓、点。
1、时:指时辰。
古时,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个地支做名称,从半夜算起。
子时:夜半,23点至1点;
丑时:鸡鸣,1点至3点;
寅时:平旦,3点至5点;
卯时:日出,5点至7点;
辰时:食时,7点至9点;
巳时:隅中,9点至11点;
午时:日中,11点至13点;
未时:日映,13点至15点;
申时:哺时,13点至15点;
酉时:日入,17点至19点;
戌时:黄昏,19点至21点;
亥时:人定,21点至23点。
2、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
现代生活中,人们习惯把15分钟当作一刻钟。
3、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一更天:19点至21点;
二更天:21点至23点;
三更天:23点至1点;
四更天:1点至3点;
五更天:3点至5点。
4、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鼓成了更的代称。
5、点:古代用铜壶滴漏(水或沙)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一点合现在24分钟。
古代时间是怎么计算的或许你看古装电视剧,总是会听到他们说一些有别于现在所说的时间,那么如果你不知道古代时间是怎么计算,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古代时间是怎么计算的看明清小说时,总有类似这样的对白。
“也就一盏茶的时间,我就回来了”,“一刻钟过了,夫人还没回来”。
那么,“一盏茶”“一刻钟”到底是多久呢?想知道这些,还要先了解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
”“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古今时间对照刻古代使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
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古代的度量单位古代的度量单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时间、长度、重量和容量等概念的认识和衡量方式。
这些度量单位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农业、建筑和科学等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古代常用的度量单位及其相关内容。
一、时间单位1. 日(天):古代人将一天的时间分为白天和黑夜,白天从日出到日落,黑夜从日落到日出。
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因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时辰:古代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的时间。
时辰的开始时间和长度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而定,不同季节和地理位置的时辰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3. 刻:刻是古代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二十四等分的单位,每个刻约等于现代钟表上的一刻钟。
二、长度单位1. 尺:尺是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30厘米左右。
尺是由中国古代工匠根据人的身体比例制定的,通常是以人的手指为基准。
2. 丈:丈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3米左右。
丈是通过将人的身高分成十等分来确定的,每一等分即为一丈。
3. 步:步是古代人行走的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一步。
古代人计算距离常常以步数来衡量,比如行军、旅行等。
三、重量单位1. 斤:斤是古代常用的重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500克。
斤是以成人手中握住一块石头的重量为基准而制定的。
2. 两:两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50克左右。
两是握在手中的金属或石头的重量。
3. 市斤:市斤是古代商业交易中常用的重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600克左右。
市斤是商业上的统一计量单位,方便交易和比较。
四、容量单位1. 斗:斗是古代常用的容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0升左右。
斗是用来盛放粮食、水等液体或固体物品的容器。
2. 石:石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00升左右。
石是用来盛放谷物、粮食等大量物品的容器。
3. 石斗:石斗是古代商业交易中常用的容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20升左右。
石斗是商业上的统一计量单位,方便交易和比较。
古代计时法对照表: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汉时漏刻制度较紊乱,如汉武帝时期在一日一夜中漏刻之数往往不一;而且通常积刻和漏刻的使用也不一致;有昼夜相同的漏刻,也有二刻之大者,等等。
均说明单用漏刻来计时,已较难精密匹配。
于是,后汉贾逵建议用百刻制来分昼夜,以代替漏刻中的十二刻。
平均昼夜为94刻30分(合23小时45分),即每小时一刻半分,不无道理。
3.十时辰制。
西周时使用。
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4.五时辰制。
后魏北齐始行用。
古医家探用经络与脏腑运行时间的关系,提出十二时辰养生十二时辰护养的原则。
5.九宫制。
相传起源于汉代扬雄的《太玄》玑衡,采用了九个时辰名,并且试图配以宇宙间九个“大区”来解释时间的安排。
《宋史.天文志》将二分、二至、四立及奇分秒得等纳入刻词,用以表示时间。
这表明:除十二个时辰外、四时八节的时间在宋代的历法中也受到重视。
6.十六时辰制。
西汉末年使用。
十六时辰两两分组,采用前十六个时辰名称,分别是:夜光、旦明、早食、后日、旦暮、日出、日禺、正中、日入、日跌、晡时、日没、黄散、日分、哺时、下市、黄昏。
7.二十时辰制。
魏晋朝使用。
《北齐书.方伎传.信都芳》记载,信都芳能以月算、“以七乘八除”而定昼夜,但似限于一年内逐日推算时刻,若于一年后即须重新推算新一年的积日等数。
8.十如干支制。
自唐以后正式开始,在干支制之外另立名目。
据《新唐书.历志》记载,唐太和元年(827)“以二分为早晚,凡日月蚀不预陈,著为令”,当时时刻分为五分(早中晚各有1分),即分为五个时辰使用五个时辰名(早时、正卯、初正、午时、末未、申时、酉时、定昏)。
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以下是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1.铜壶滴漏:古代使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漏箭随铜壶滴水而移动,以指示时间。
2.百刻制:将一天一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约为14.4分钟。
3.十二时辰制: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4.十六时辰制:一天一夜分为十六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半小时。
5.随朝定舍:唐代制度规定黎明鸡鸣时报晓,认为五更三点为随朝时分。
6.更点制:一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二更相当于9点到11点,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旬、朔、望、晦等时间单位,分别表示十日、月中、月中、月末等时间节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使用其他的时间称谓,如“光阴”、“岁月”、“年轮”等。
中国古代有多种计时方法,以下列举其中几种:
1.地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并以十二
地支命名,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
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个时辰相当
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
依此类推。
2.十二时段计时法: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
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
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呋、晡时、日入、
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即23点至1点,以此
类推。
3.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专用于夜间计时,古人把一夜
分为五个时辰,一个时辰即一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
个小时。
一更是晚上7点至9点,二更是9点至11点,
以此类推。
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一“更”划分
为五个“点”。
4.漏刻:漏刻是指漏壶和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组合成的计
时工具。
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
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
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
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的工具。
相比起强烈依靠太阳的日晷等工具,漏刻的限制更少,
故而应用更为广泛。
5.钟表:虽然我国古代有自己的计时方法,但钟表这种计
时工具也是存在的。
我国古代的钟表主要有机械钟,如东汉时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北宋时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都运用了擒纵机构。
以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些计时方法,这些计时方法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参考。
古代五种计时方法
古代五种计时方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
3、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食、宴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古人计时的方法和工具
古人计时主要使用了以下方法和工具:
1. 阴阳历法:古人使用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来计算时间。
太阳日是以太阳从一天的最高点到下一个最高点的时间为单位,太阳年是以太阳从一个春分到下一个春分的时间为单位;月亮月是以从一个新月到下一个新月的时间为单位。
2. 水漏和砂漏:使用水漏和砂漏来计时是古代常见的方法。
水漏通过水从容器中流出的速度来计时,容器内的刻度表示时间的流逝。
砂漏则是利用砂子从一个玻璃容器的一个部分流到另一个部分的时间来计时。
3. 日晷:日晷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计算时间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垂直的杆和一个水平的观测板组成。
太阳的光线会投射到观测板上的刻度上,观察太阳的位置可以判断时间的流逝。
4. 火漆计时:古代使用火漆计时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将火漆点燃并开始计时,通过观察火漆的燃烧速度来计算时间。
除了以上的方法和工具,古代也使用了一些基于自然现象的计时方法,如观察星星的运行、借助鸟鸣的频率等。
虽然这些方法和工具在精确度上不能与现代的计时方法相比,但在当时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小知识:古今时间单位对应表
古代计时单位是:时,更,点,刻。
时,也称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古时与现代时对照 23:00 - 01:00 子时; 01:00 - 03:00 丑时;03:00 - 05:00 寅时; 05:00 - 07:00 卯时; 07:00 - 09:00 辰时; 09:00 - 11:00 巳时; 11:00 - 13:00 午时; 13:00 - 15:00 未时; 15:00 - 17:00 申时; 17:00 - 19:00 酉时;19:00 - 21:00 戌时; 21:00 - 23:00 亥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的时间称作更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
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一更: 19:00 - 21:00 ;二更:21:00 - 23:00;三更: 23:00 - 01:00 ;四更: 01:00 - 03:00 五更; 03:00 - 05:00。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又将一更分为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三更两点就是指夜间11点48分。
刻,古人还将一昼夜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
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中国古代五种计时方法
古代五种计时方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3、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中国古代五种计时方法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子时也(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鸡鸣者丑也(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平旦者寅也(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日出者卯也(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食时者辰也(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隅中者巳也(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哺时者申也(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日入者酉也(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黄昏者戌也(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人定者亥也(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
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
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沉箭式漏壶浮箭式漏壶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
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
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1)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
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
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
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
古代关于时间的表一、古代时间的概念古代人们对时间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古代时间的计量单位主要分为日、月、年等。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记录历史事件等方式来衡量时间的流逝。
二、古代的日历体系古代的日历体系主要有夏历、阴阳历、农历等。
夏历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日历,以夏季为一年的起点。
阴阳历则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来计算年月日,常用于古代宗教仪式和农事活动。
农历则是以农业季节为基准,是农民们进行农耕生产的重要参考。
三、古代的时间单位1. 日:古代人们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
古代人们通常用时辰来表示白天的时间段,比如早晨的时辰被称为“早”、上午的时辰被称为“前”、下午的时辰被称为“后”等。
2. 月:古代的月份通常以农历为准,每个月的开始和结束都与月亮的圆缺有关。
古代人们将一个月分为三个旬,每个旬约等于十天。
3. 年:古代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周期来计算年份。
古代中国的年份通常以天干地支纪年法为基础,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使用的是以罗马神话中的神祇来命名的年份。
四、古代时间的记录1. 日志:古代人们常常通过编写日志来记录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生平。
古代日志的内容通常包括日期、事情经过、人物行为等。
这些日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 历史记录:古代人们通过编写史书和编年史来记录历史事件。
这些记录包括国家的兴衰、君主的生平、战争的经过等。
古代历史记录的编写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五、古代时间的应用1. 农事活动:古代人们根据日历来安排农田的耕作、播种、收割等农事活动。
古代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民们判断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2. 宗教仪式:古代宗教仪式通常与时间密切相关。
比如古埃及的法老会定期进行祭祀活动,古希腊的神殿也会在特定的日期举行祭祀仪式。
3. 节日庆典:古代人们会根据特定的日期来举行各种节日庆典。
比如古代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希腊的奥运会等。
古代计算时间的方法古代人类没有现代的钟表和计算机,他们需要依靠天文观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计算时间。
以下是古代计算时间的几种方法。
一、太阳观测法古代人通过观测太阳的位置和角度来判断时间。
例如,当太阳升起到最高点时,表示是中午;当太阳落山时,表示是傍晚。
他们还可以利用太阳的影子来判断时间,比如在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最短。
二、星辰观测法古代人借助星辰的位置和运动来计算时间。
他们观察星星的位置和亮度变化,来判断季节和时间的流逝。
古代中国的农历就是根据对星象的观测而制定的,用来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三、水漏计时法古代人利用水的流动来计算时间。
他们制作了一种水钟,通过水的流入和流出的速度来判断时间。
古代埃及、中国和希腊等地都有使用水钟的记载。
这种方法虽然不够精确,但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计时方式。
四、沙漏计时法沙漏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由两个连接的玻璃瓶构成,中间有细缝相通。
将沙子放入上面的瓶子,当沙子从上面的瓶子流入下面的瓶子时,时间就过去了。
古代人常用沙漏来计时,尤其是在测量较短时间时非常方便。
五、蜡烛计时法古代人也常用蜡烛来计时。
他们将蜡烛点燃,通过蜡烛燃烧的速度来判断时间的流逝。
一般而言,蜡烛燃烧一小时表示时间已过去一小时。
六、地理位置计时法古代人通过观察地理位置的变化来计算时间。
例如,他们可以根据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来判断季节和时间的流逝。
古代人还利用地理位置计算时间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河流的流速,通过流速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流逝。
古代人类通过观测天文现象、使用简单工具和观察地理位置等方法来计算时间。
虽然这些方法相对于现代的钟表和计算机来说不够精确,但在古代是他们的主要计时方式。
这些方法反映了古代人类对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也帮助他们适应了自然环境的变化。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详解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
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子时夜半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子正 00:00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时鸡鸣 01:00 - 03:00 丑初 01:00 丑正 02:00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时平旦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寅正 04:00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卯时日出 05:00 - 07:00 卯初 05:00 卯正 06:00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辰时食时 07:00 - 09:00 辰初 07:00 辰正 08:00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巳时隅中 09:00 - 11:00 巳初 09:00 巳正 10:00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午时日中 11:00 - 13:00 午初 11:00 午正 12:00 又名日正、中午等未时日昳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未正 14:00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申时哺时 15:00 - 17:00 申初 15:00 申正 16:00 又名日铺、夕食等酉时日入 17:00 - 19:00 酉初 17:00 酉正 18:00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戌时黄昏 19:00 - 21:00 戌初 19:00 戌正 20:00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古代计算时辰的方法古代计算时辰的方法一、各朝代的时辰制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
夜半者子时也(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鸡鸣者丑也(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平旦者寅也(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
日出者卯也(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
食时者辰也(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隅中者巳也(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哺时者申也(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日入者酉也(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
黄昏者戌也(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
,人定者亥也(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
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
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
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沉箭式漏壶
浮箭式漏壶
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
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
由于漏壶中水多时和水少时的滴水速度不同,影响到漏壶计时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计时的精确度,由单只逐渐发展成为多只一套的漏壶,同时,还由沉箭式漏壶改为浮箭式漏壶。
漏壶的级数越多,计时就越准确。
实物表明,在浮箭式漏壶系列中,壶数最多的是4壶一套,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更: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
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鼓:由于古代夜间使用击鼓报更方式,所以又以鼓作为更的代称。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中国古代建城都要设置钟楼和鼓楼,一般为东钟西鼓,报时打更。
点: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一柱香”的时间这个概念起缘于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烧为计时方法。
那时的香皆为手工制作,且有标准,一柱香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一个小时。
晚间打更的更夫也用香来确定时间,所以也叫“更香”。
在我国古代有不少用作计算时间的方法和形容词。
古时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时辰(2小时)有八刻,一刻(15分)【古时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一刻,曰15分一刻】,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
一刹那就是一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