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缠绕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32.72 KB
- 文档页数:22
商务部关于印发《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公布日期】2007.01.05•【文号】商运发[2006]704号•【施行日期】2007.01.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商务部关于印发《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商运发〔2006〕7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扩大产业用纺织品、丝绸和非棉天然纤维开发利用”的要求,我部组织制定了《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二○○七年一月五日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其“扩大产业用纺织品、丝绸和非棉天然纤维开发利用”的要求编制,主要阐明茧丝绸行业现有基础、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发展内容,为整个茧丝绸行业十一五期间的改革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一、“十五”期间发展回顾进入“十五”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综合运用国家改革和发展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全行业走出低谷,基本保持持续平稳发展,完成和实现了“十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和计划指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
通过“十五”期间的发展,使“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也为行业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全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十五”期间,我国茧丝绸行业有效地克服了“大起大落”现象的发生,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产能、效益和出口创汇接近或超过历史最好年份,是改革开放以来行业运行较平稳的时期。
2005年,我国蚕茧产量68万吨(其中桑蚕茧62万吨,柞蚕茧6万吨),比2000年增长496%,年均递增84%;桑蚕鲜茧平均收购价格978元/担,蚕农年收入达120多亿元,比2000年增长458%,年均递增78%。
XX纺织公司“十一五”工作规划1、指导思想: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总体指导思想。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综合水平为主线,以延伸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以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做大做强主业,做特做专辅业,适时进入新产业,走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之路,加快棉纺织、农药、首乌系列产品的开发。
2、战略定位。
到“十一五”末,把金�P公司建成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技术水平、较强科技创新能力,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省级纺织集团公司、国家大型纺织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发展思路:①一业为主、多元发展。
立足纺织主业,发展农药和地方特产白首乌。
②主业延伸、发展特色、提高档次、创造品牌。
纺织业以轧花、纺纱(线)、织布(面料)、服装一条龙配套发展,作为“十一五”主业发展的重点,占整个公司的70%份额。
把农药发展成环保型,把首乌发展成保健型。
③实施退二进三,集聚发展后劲。
将搬进金�P工业园的纺织成员企业的几块土地进行投资开发,以集聚资金增强发展后劲。
④开拓多元化市场,开发物流产业,搞好现代服务,促进市场、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4、发展目标:①扩大企业规模。
规划期末,棉纺锭规模达30万枚,先进无梭织机500台,服装生产能力1200万件。
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工业增加值7.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91%和388%,平均年递增37.5%和37.3%。
②增强创新能力。
规划期内,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失言应用先进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使新产品产值率达20%,棉纺织无卷化率、无结头纱、精梳纱和高档无梭布的比重提高到40%、80%、60%和80%。
规模期内创省名牌3只,创省著名商标3只,争取创中国名牌1只,创中国驰名商标1只,创建省级技术中心1个。
③提高产品档次。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9.28•【字号】鲁经贸调字[2006]312号•【施行日期】2006.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鲁经贸调字[2006]312号)各市经贸委(经委)、茧丝办,有关单位:现将《山东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完成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山东省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是世界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茧丝绸行业是我国入世后少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
我省是全国茧丝绸主要产区之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省茧丝绸行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推动我省由茧丝绸主产大省向茧丝绸强省迈进,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和《“十一五”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发展回顾“十五”期间,我省茧丝绸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和发展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改革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行业基本保持持续平稳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蚕农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纵观“十五”期间的发展,我省茧丝绸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以后的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全行业保持基本稳定。
“十五”期间,我省茧丝绸行业实行政企分开,行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丝绸企业改革、改组以及改制取得突破,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1年全省有桑园90万亩,生产鲜茧4.47万吨,收购4.03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引言化纤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针对当前化纤工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制定本文档,旨在为化纤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背景化纤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效益显著、技术含量高、就业能力强等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化纤工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因此,制定本指导意见旨在引导化纤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本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化纤工业的绿色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体目标包括: 1. 实现化纤工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 提高化纤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3. 加强化纤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大力推动化纤工业创新发展; 5. 加强化纤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指导意见提出以下主要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加大对环保型化纤产品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淘汰和限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 优化能源结构化纤工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优化能源结构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3. 加强环境管理强化化纤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化纤工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化纤工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5. 加强国际合作化纤工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加强与国际合作是促进化纤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布单位】河南省【发布文号】豫政〔2006〕39号【发布日期】2006-07-13【生效日期】2006-07-13【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河南省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豫政〔2006〕3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六年七月十三日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我省是一个具有近1亿人口的发展中省份,棉花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有利于实现棉花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因此,加快发展纺织工业是我省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区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都市工业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我省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振兴纺织工业、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至2002年的低速徘徊阶段和2003年以来的加快发展阶段。
“十五”前两年,我省纺织行业由于骨干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未能抓住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未能及时调整结构、抢占市场空间,致使棉纺织行业发展缓慢,毛纺、麻纺、丝绸和服装等行业严重萎缩,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在全国的位次降至第九位,两年间行业平均增速仅为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两年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000年的92.2%,而同期全国年均增长6.5%。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银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在积累资金、繁荣市场、出口创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积极推动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纺织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协会编制了《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促进我国纺织工业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附件:《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二○○六年六月十三日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前言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纺织工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国际纺织品贸易体制的新变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的迫切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积极推动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纺织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制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分析和阐述我国纺织工业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国内外环境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向和重点,对纺织工业主要规模和结构目标进行了预测,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毛纺“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佚名
【期刊名称】《毛麻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维持现有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使行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
到“十一五”末.毛纺工业纤维消费内需和出口将基本保持在75:25的比例;1/4规模以上企业在产品质量.创新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及生产率方面达到世界同期较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04年提高1倍。
【总页数】1页(P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34
【相关文献】
1.毛纺织“十一五”规划关键技术
2.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3.“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4.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宣传漫画(之二)主要任务
5.《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七项主要任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2007-02-10 16:48:4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隆重召开。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叶永茂发表题为《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讲话。
(内容有删节)一、资源因素严重制约“十一五”行业可持续发展(一)“十一五”总量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各类原料仍会有较大缺口⒈根据正在编制的纺织化纤“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新增产能所需原料总量可能超过万吨。
到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由××年的万吨(××年预计万吨)规划发展到万吨,其中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用量为万吨,使用化纤用量将达万吨,比××年增加。
新增各类化纤原料将可能超过万吨。
⒉在化纤生产中,涤纶产能仍将可能占到总量近,届时涤纶产量约万吨,配套聚酯若包括瓶用、非纤,则总量约万吨,(约需万吨,万吨),锦纶产量万吨(使用量约万吨);腈纶产量万吨(使用量约万吨);估计、等需求量均将超过万吨。
(二)全球石化原料“紧缺”,“高价”影响长远,提高中国资源利用效能,迫在眉睫。
⒈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伴随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资源”的短缺,与油价大幅上涨,高位振荡,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我国能源消费位居世界第二,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占,××年中国进口原油万吨,比上年增长;净进口原油万吨,增长,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对国际原油需求依存度将继续增大,预计年有可能突破;我国石化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绩卓著。
我国炼油能力超过亿吨年,位居世界第二,乙烯产能达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五大类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位居世界第四,轮胎世界第二、涂料世界第三位。
但由于多种原因,总体竞争能力及综合成本与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原油加工企业约家,平均规模仅万吨(世界平均规模万吨年),最大的炼油厂规模也只有万吨,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纤维增强塑料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讨论稿)一、行业现状分析历经上世纪90年代与“十五”,我国纤维增强塑料(FRP)行业在生产技术上、产品种类、生产规模等方面迈过了由小到大的台阶,产量已先后超过德国、日本而居世界第二位,现已接近居世界首位的美国水平。
然从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及其附加值,尤其是自主创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应用领域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诸多差距,要其成为FRP/CM(复合材料)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表一、1991-2004年中国大陆GF、UP、FRP产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注:1993-1999年CCL含纸基,其中玻布/环氧约占1/2,2000年起均为玻布/环氧。
(一)原辅材料1、增强材料1)玻璃纤维2004年中国(大陆,下同)玻璃纤维产量万吨,其中池窑拉丝产量占62%。
2005年上半年产量44万吨,预计2005年产量90万吨。
现有池窑39座,产能万吨,在建池窑3座,产能16万吨/年。
我国玻纤产能、产量已居全球第二,居首位的美国2004年纤维产量万吨。
除传统的无碱、中碱、高强、高模、高硅氧、耐碱玻纤外,近年开发了D(低介电)玻纤、镀金属膜玻纤等特种玻纤。
今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年产4万吨ECR(耐酸)玻纤池窑投产,产品已用于德国设计的脱硫烟道等项目。
玻纤及其制品门类已基本齐全:用于SMC/BMC、增强热塑性塑料、FW、拉挤、纺织等多种用途的各种合股无捻粗纱、2400/4800Tex直接无捻粗纱、短切纱、无捻粗纱布,平纹、斜纹、缎纹布、单向布缝编织物;湿法薄毡、短切原丝毡、连续原丝毡、针刺毡、复合毡…..(1)中国大陆电子级玻纤布的产能已经达到721万米,超过了我国台湾省(717万米)与日本(148万米)、欧(259万米)美(253万米),已居全球之首。
(2)最近研发成功三维立体织物芯材,该芯材上下两面层织物之间由垂直的纤维联成一体,这种3D芯材世界上仅有欧洲个别国家能生产,用作复合材料制品,可奏轻质高模量之效。
玻璃纤维与热塑性塑料直接复合行业已经试制成功。
2)特种纤维先进复合材料所用的碳纤维、芳纶纤维基本上仰仗舶来品,已经成为制约我发展先进复合材料的瓶颈。
2004年全球碳纤维消费量2万吨,中国大陆占1/5 之多,主要用于运动器材、建筑结构补强、航空航天及军工。
虽然北京、上海、山东、吉林、大连、安徽、兰州、山西等地均生产碳纤维,但均未达到经济规模,品种与质量水平均远不如人意,强度、模量不高,且性能离散系数大。
国产芳纶质量相比俄、美亦有甚大差距。
PBO(聚苯撑苯并二恶唑)纤维亦全需进口。
“十五”期间上海50t/a产能聚芳砜酰胺纤维(Polysulphonamide fiber)生产线,产品莆一上市即被外商抢购一空。
这种纤维的耐热性、阻燃性、染色性、稳定性均优于芳纶。
国家863计划项目“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通过验收。
目前我控制7微米的纤维,连续长度达4万米;乌克兰控制11-12微米,连续长度2.5万米。
乌克兰是气熔,我气熔、电熔、气电熔均有。
我连续玄武岩生产技术已居国际水平前沿。
目前全球连续玄武岩年生产能力仅3000吨,我国占1/10强。
我已成功用于建筑增强与补强、高温过虑、消防防火、体育用品等领域。
在车船与国防军工等方面将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我国863项目配料时纯系采用玄武岩,不加任何辅料,以免丢失产品的优异性能,不用牺牲性能去追求产量。
2、基体材料(1)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我国UPR产量、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生产能力200万吨/年,产量逾100万吨/年,美国2004年产量87万吨。
“十五”期间开发成功气干性胶衣、高韧性模具胶衣、紫外线固化树脂与胶衣。
胶衣树脂年产量逾万吨。
间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产销量较“九五”期间分别增长10倍与5倍。
不饱和聚酯树脂所用的固化剂的品种与产量增长甚速。
仅MEKP(过氧化甲乙酮)年产量已达2万吨。
传统的过氧化环己酮(HCH)产销量不足千吨,液体HCH尚有少量市场,用于钢琴涂料等要求较高处。
BPO(过氧化苯甲酰)、TBPB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O[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等传统的及新近开发的引发剂,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改善了产品外观质量。
促进剂年产销量达万吨。
常用环烷酸钴(俗称“萘酸钴”)、异辛酸钴、无色促进剂(含环烷酸钴、含环烷酸钾、含环烷酸铜等)等三中。
因环烷酸是石油分馏出来的脂肪酸,由于原油性质及馏分不同,所得分子量多有差异,以其生产的钴盐含量难以准确保证,故今年用量呈下降趋势,不足促进剂销量的10%。
异辛酸钴性能稳定,产销量已逾60%。
人造石等产品生产采用无色促进剂,市场量占到全部促进剂销量的20%左右。
(2)环氧树脂我国已是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的消费国。
2004年产量30万吨,进口20万吨,已改变进口量大于国产量的局面。
我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吨/年。
近年开发成功Tg190℃的环氧树脂、低粘度(120-150mPas)环氧树脂。
固化剂品种与产量大幅增长。
(3)酚醛树脂“十五”末期年产量逾20万吨。
可常温常压固化的新型酚醛树脂已通过国家验收。
该树脂已经用于手糊、拉挤、缠绕。
日本住友Bakelite公司已在苏州设厂,产能6000吨/年。
3、辅料(1)国产中空玻璃微球在河北、浙江已有生产,用于制作低密度玻璃钢模具、人造玛瑙、大理石浴缸、反光标志等产品,可减少体积收缩率,增加刚度,降低成本。
酚醛中空微球已在京研发成功。
我质量尚逊于俄、美,用于高端产品时仍采用舶来品。
(2)矿物复合填料添加量大,粘度增稠缓、且于力学性能有利,已用于手糊、纤维缠绕,制品成本降幅大,已在业内推广。
(3)消泡剂、低价收缩添加剂、触变剂、润湿剂等助剂可改善工艺性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如加入润湿剂可大幅度提高填料加入量)。
“十五”末期年用量为“九五”末期用量的3倍。
现在市场上畅销的是国际名牌BYK 的产品(美国、日本亦多用BYK产品),现美OC公司、台湾德谦公司亦在内地设厂。
(二)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产能、产量、产品分类“九五”、“十五”期间,行业技术进步明显。
以管道发展为契机,继之以SMC/BMC、拉挤型材,推动了整个行业(含原辅材料)向高层次发展。
表2 我国GF/UPR各类成型工艺产品比例表3 我国现有FRSP工艺装备保有量情况简表* 本表不含液压机、注射机、预浸机、高压釜,括号内系进口设备量,包含在总量内。
我国FRP年产量再“十五”末期(2004年)实际已经达到174万吨(见表1 ,另加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8万吨),接近美国历史上复合材料产量最高的一年的产量(2001年,即“911”事件那一年达177万吨)。
目前我国(大陆)拥有的工艺装备生产能力逾240万吨/年。
主要玻璃钢产品市场分类比例(三)主要产品与“十五”期间的进展1、热塑性玻璃钢取得突破性进展热塑性玻璃钢生产无污染、易回收利用,冲击韧性好,是FRP发展方向。
预计2005年FRTP产量达40万吨,约占FRP总量的1/4(发达国家占1/3)。
利用“863”项目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MT(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塑料)生产线,产能2600吨/年。
GMT已用于制作汽车保险杠、发动机罩、座椅支架、底板等产品。
年用量逾千吨。
开发了PP/GF混编的缝编织物,用于生产FRTP滑水板。
热塑性塑料基体改性、注射用长纤维TPAC粒料与片材成绩明显。
FRTP生产90%以上注射,其次是挤出,GMT很少,LFT-D还没有。
2、 SMC/BMC工艺研发成功多元固化体系,开发成功低温快速成型技术,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减少了压机与模具的投资。
国产BMC注射机已在浙、粤面世。
SMC/BMC产品复杂程度提升。
超厚(25mm)SMC模压制品已投产。
SMC大宗制品由高速公路防眩板、组合式水箱板过渡到汽车件。
SMC模压汽车件已经有几家规模化生产企业。
SMC面材的模压门投产。
3、纤维缠绕CNG(压缩天然气瓶)已投入正式生产与使用,“十五”期间产量逾14万只。
北京已成为世界上以CNG为动力的公交车最多的城市。
已生产汽车燃料电池用复合材料氢气瓶。
以钛为内衬的CF瓶已生产。
4、拉挤技术国产拉挤成型机投入生产,产品有高级电缆保护管、锚杆、钢筋等。
拉挤型材组装玻璃钢门窗规模化生产,年销量已达50万平米,其优越的隔热、保温、隔音、节能等优异性能已为建筑部门所认可。
原位聚合法拉挤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材研发成功,可替代金属,用于人体骨折固定。
除格栅、鱼杆、伞骨、帐篷杆外,手机通讯天线罩、光纤增强器、地铁接触轨保护罩、梯子型材,中巴汽车空调器风管壳、石油开采用玻璃钢抽油杆、CFRP(碳纤维/环氧)抽油带、电缆桥架、1000×300mm大截面型材等难度较大的产品。
采用45度多轴向缝编织物作面材、三元引发剂,生产出高品质的高 250mm的工字钢。
拉挤环氧玻璃钢管、棒已规模化生产,并有出口。
5、纤维缠绕高压环氧玻璃钢管生产线已国产化,在缠绕角度、树脂固化体系螺纹制作方面较国外技术有所改进。
目前内地已有生产线22条(其中引进两个美国公司的生产线5条)。
“九五”末期年用量即达1600公里。
6、纤维缠绕玻璃钢夹砂管生产技术有大的突破。
加砂方式由国外的上加砂改为下加砂,已自行研发成功多次加砂加树脂,进而实现“湿加砂”(树脂与砂子预混后以湿态加到管子表面)。
生产效率提高,缠1根内径2m长12m,工作压力,7000刚度的管道仅需45分钟。
下加砂加砂层树脂含量由25%降到18%。
为适应城市改造的需要,开发了顶管制造关键技术与施工技术。
内径2.5m顶管日顶进长度达69m/d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玻璃钢夹砂管在“十五”期间用量达5000公里年产量高达30万吨。
新疆引额(额尔齐斯河)济乌(乌鲁木齐)工程采用了内径3.1m 的玻璃钢夹砂管,单管长12m,重16吨,一次安装通水成功无泄漏,质量受到国家发改委的表彰。
玻璃钢夹砂管已出口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越南、伊拉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及我台湾省。
7、纤维缠绕贮罐制作。
已自制立式FW机,适于制作立式贮罐。
卧式FW机能包封头,宜于制作卧式贮罐,亦可作立罐。
目前实际生产的单罐容积2000立方米。
8、大陆与台商分别开发成功结构迥异的无风机冷却塔,结构较传统塔简单,节能、无机器运转噪音。
玻璃钢冷却塔单塔已发展到5000t/h。
已逐渐采用拉挤玻璃钢型材制作冷却塔填料支架及塔支架,取代钢材,提高使用寿命。
9、玻璃钢高速艇制造已开始采用真空浸渍与后固化技术,CF与GF、AF与GF混杂编织物,PVC泡沫、巴沙木、PP蜂窝及乙烯基酯树脂等原材料制作高速艇。
我国赛艇成功地打进2004年雅典奥运会,打破了国际赛艇由欧美一统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