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聊城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分析研究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属典型的内陆平原地区,近几年来,聊城像其他地方一样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分析研究这一地区的空气质量变化规律与成因,既能对指导本地环保工作,又可对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一、环境空气质量概况(一)基本情况介绍2008年聊城市城区全面实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建成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
2012年8月,正式开展PM2.5的监测。
2012年1月各县市共建成1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为PM10、SO2、NO2。
2012年聊城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三级标准,总体污染严重。
PM10年均值超过三级标准,SO2年均值超过二级标准,NO2年均值符合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以7月最好,1月最差。
PM10年平均浓度为0.200 mg/m3,劣三级标准,超二级标准1.00倍,污染严重。
日均值浓度范围是0.029mg/m3 —0.660 mg/m3,最大日均值超二级标准3.40倍,超标率为65.5%。
SO2年平均浓度为0.069mg/m3,超二级标准0.15倍,污染较重。
日均值浓度范围是0.010mg/m3 —0.240 mg/m3,最大日均值超二级标准0.60倍,超标率为7.76%。
NO2年平均浓度为0.051mg/m3,达到二级标准。
日均值浓度范围是0.018mg/m3 —0.137 mg/m3,最大日均值超二级标准0.14倍,超标率为0.05%。
按新标准评价,PM10、SO2、NO2均超过二级标准,年均值分别超标1.85倍、0.15倍、0.28倍。
PM2.5年平均浓度为0.112 mg/m3,超二级标准2.20倍。
日均值浓度范围是0.034mg/m3 —0.250 mg/m3,超标率为79.1%,最大日均值超标2.33倍。
聊城风压分布特征王健;闫景东;曹伟;徐娟;张晓林【摘要】According to the 10 m maximum wind velocity data in Liaocheng from 1971 to 2010,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windrnpressure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wind pressure were analyzed. A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 the maximum ground wind pressurernduring the 40 years was 40.0 kg/m in 1978 and 1979, which was representative. The average wind pressure was decreasing during the 40rnyear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lo the change of measuring station environment; the maximum wind pressure was 40. 0 kg/m2 10 m above thernground, 67.0 kg/m2 50 m above the ground, and 83.6 kg/m2 100 m above the ground, which was equivalent to the destructive force of36.6rnm/s strong wind.%利用聊城1971~2010年地面10 min平均年最大风速资料,计算分析了历年地面最大风压的年际分布及同期内的极大风压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40年间地面极端最大风压为40.0 kg/m2,出现在1978、1979年,可以作为40年一遇风压代表值,40年间地面平均风压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测站环境变化有关;离地面10m高处的极大风压为40.0 kg/m2,50 m高处风压可增大至67.0 kg/m2,100 m处风压这83.6 kg/m2,相当于36.6m/s强风的破坏力.【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16【总页数】2页(P9039-9040)【关键词】风压;分布特征;聊城【作者】王健;闫景东;曹伟;徐娟;张晓林【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山东德州2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4近年来聊城强风损毁户外广告牌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有强风吹落广告牌砸死砸伤行人事故,城市中户外广告牌等风易损结构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
聊城市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王云芳;李又君;周晓倩;李雪源;席晓彤【摘要】利用聊城市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2 ~2013年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法、自相关分析、M-K检验法,分析了降水系列的空间分布、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年聊城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为由行政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4.9 mm.年降水序列年际变化大,趋势成分随年份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随机成分独立性强;站平均降水量与52年系列均值相比,20世纪60和70年代偏多,80、90年代偏少,2001 ~2013年持平;降水量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1.4%,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9.4%、22.5%;M-K检验结果显示,平均年降水和夏季降水突变点出现在1965年前后,是由多到少的变化,其他季节降水年变化震荡剧烈.【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6【总页数】5页(P207-210,265)【关键词】降水量;变化趋势;数理统计;自相关分析;M-K检验【作者】王云芳;李又君;周晓倩;李雪源;席晓彤【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6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京杭大运河畔(115°16'~116°32'E、35°47'~37°02'N),东依岱岳与济南市相连,西以卫运河为界与冀南、豫北接壤,北与德州市毗邻,南滨黄河与水泊梁山隔河相望。
境域南北长159 km,东西宽114 km,总面积8 715 km2。
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县及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聊城市一次雨雪天气分析
韩风军;贾斌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39)002
【摘要】使用常规的高空、地面资料以及非常规的卫星云图、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10年2月28日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这种雨雪、霰、雷电多种天气现象并存的天气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南方气旋和西风槽相结合,容易在山东省形成较大降水;700 hPa西南急流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降水多发生在垂直速度的上升区和大值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机制,有利于形成较大的降水;闪电活动越频繁越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正闪的出现是强对流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
【总页数】3页(P991-992,1075)
【作者】韩风军;贾斌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
【相关文献】
1.荔波县一次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分析 [J], 石文俊
2.湖南罕见的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分析及预警预报 [J], 吕校华;刘从省;杨科;
彭双姿;钟伟业;朱和香;肖林兵
3.黑龙江省2017年一次雨雪天气分析 [J], 王深义;张译阳;韩冰;张天华
4.延边地区春季一次罕见雨雪天气分析 [J], 张莹莹; 徐昌龙; 张昊
5.延边地区春季一次罕见雨雪天气分析 [J], 张莹莹; 徐昌龙; 张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聊城市气候特点【字体:大中小】2009-11-13 17:34:22 来源:中国天气网山东站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北纬35°47'--37°03′,东经115°16′-116°30′,总面积为8590平方公里,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约1/7500,海拔高度27.5-49.0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大陆地度为62.8-64.8,年干燥度为1.7-1.9。
聊城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
总的看,聊城市农业气候资源较为丰富,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7℃。
全年≥0℃积温4884--5001℃,全年≥10℃积温4404--4524℃,全市范围内热量差异较小,热量分布东南部东阿县偏多,西北部临清市偏少。
无霜期平均为193-201天,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0月24-28日,最早出现在10月6-11日,最晚出现在11月10-22日;终霜日平均出现在4月9-14日,最早出现在3月23日,最晚出现在5月5日。
年平均降水量578.4mm,最多年降水量为1004.7mm(茌平,1961),最少年降水量为187.2mm(临清,1992年),全市降水分布东南部多于西北部。
全年降水近70%集中在夏季,夏季易出现局部内涝。
秋季雨量多于春季,春季干旱发生频繁,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冬季降水最少,只占全年的3%左右。
全年降水多集中于农作物生长期内,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全市光资源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120.1-127.1千卡/cm2,有效辐射为58.9-62.3千卡/cm2。
全市气候资源比较丰富,且可由黄河水灌溉弥补,所以本市气候对多种农作物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种植业历史悠久,成为华北主要作物棉花、小麦、玉米、林果、蔬菜的集中种植区。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25•【字号】聊政办发[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聊政办发〔201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2月25日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为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及国家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规划期为2012-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
一、目的意义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设施建设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社会防灾减灾的科学指南。
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指导,科学编制《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对进一步强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进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必须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0年度聊城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摘要对2010年度聊城市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气温与常年持平,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大部分时段农田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早春持续低温导致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5月光温适宜,利于小麦灌浆成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连阴雨天气不利于秋作物产量形成;秋季中后期多晴好天气,光温充足,利于秋收、秋种和小麦冬前生长。
综合分析全年农业气象条件,聊城市2010年属气象条件正常的年份。
关键词农业;气象条件;山东聊城;2010年度
12010年聊城市气候概况
1.1气温
聊城市年平均气温13.3 ℃,与常年持平。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2.8 ℃(临清)~14.0 ℃(茌平)之间;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6.5 ℃(东昌府区)~-12.2 ℃(冠县)之间,出现在2010年1月13日;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7.0 ℃(阳谷)~40.5 ℃(高唐、茌平)之间,均出现在7月6日;全市平均年积温5 014.8 ℃,较常年偏少9.2 ℃。
各地积温在4 853.0 ℃(临清)~5 229.1 ℃(茌平)之间。
1.2降水
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711.9 mm,较常年偏多151.4 mm。
各地降水量在640.3 mm(临清)~854.7 mm(东阿)之间。
1.3日照
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2 059.8 h,较常年偏少414.3 h,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 825.7 h(高唐)~2 299.6 h(阳谷)之间。
2气候与农业生产
2.1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
全市冬季平均气温-0.4 ℃,比上年偏低1.4 ℃,是近年来冬季气温较低的年份;降水量15.2 mm,比常年、上年分别偏少10%、7%;全市平均日照时数400 h,比常年、上年分别偏少88、38 h。
12月上旬和2月,光照不足,大棚内低温寡照时间较长,不利于大棚蔬菜生产[1-2],其他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对大棚作物生长非常有利。
全市大部分县、市小麦于12月上旬进入越冬期,2月下旬返青。
整个冬季降水正常,且大部地段造墒播种,大部分农田墒情适宜。
2.2春季(2010年3—5月)
全市春季平均气温12.8 ℃,比常年同期偏低 1.2 ℃,比去年同期偏低1.9 ℃;极端最低气温-3.9 ℃,出现在3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32.3 ℃,出现在5月中旬;春季降水量43.4 mm,比常年偏少131.0 mm,比上年同期偏少31.9 mm,降水最多的是莘县(49.8 mm);最少的是东阿(38.5 mm),虽然降水偏少,但是由于当地灌溉条件较好,大部分农田未出现干旱现象;春季日照时数为586 h,比常年、上年分别偏少117、91 h,给农作物及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春季前、中期气温偏低,导致作物发育期推迟,但对小麦形成大穗、增加穗粒数有利[3];后期气温回升加快,气象条件利于小麦后期生长及春播作物的播种和苗期生长,特别是5月下旬,大部分时段日最高气温在25~30 ℃,日最低气温在15~20 ℃,温度条件对小麦灌浆非常有利。
2.3夏季(2010年6—8月)
全市平均气温25.6 ℃,比常年、上年同期均偏高0.3 ℃;全市平均降水量539.9 mm,比常年偏多182.7 mm;全市平均日照时数529 h,比常年、上年分别偏少16、60 h。
大部分时段气温偏高,日照时数偏少;夏季前、中期多晴好天气,利于小麦成熟、收获,对夏播作物播种及春作物苗期生长均十分有利;后期降水明显偏多,光照不足,东昌府区、茌平、东阿等县、市部分农田出现积水,由于排水困难,部分农田受涝时间长,农作物减产严重甚至绝产,部分地块被迫改种,农业损失较重。
2.4秋季(2010年9—11月)
全市秋季平均气温14.4 ℃,比常年偏高0.6 ℃,比上年同期偏高1.1 ℃;全市平均降水量112.8 mm,比常年多12%,比上年同期多7%;全市平均日照时数511 h,比常年、上年分别少83、39 h;初霜最早出现在10月28日。
前期降水较多,出现暴雨灾害,使农田湿度降低,再加上光照不足,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不利,主要表现在夏玉米灌浆不充分、玉米穗小、棉花僵烂铃增多。
夏玉米的收获期比常年略偏晚,且田间过湿,作物收获后农田需要耕翻、晾晒,影响了冬小麦的正常播种[4]。
秋季中期的农田墒情、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小麦播种出苗、棉花裂铃吐絮;后期西部地区出现轻旱,小麦总体长势良好。
3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3.1春季低温、霜冻
2010年春季气温一直偏低,比常年同期偏低1.2 ℃,特别是3月上旬、4月中旬及下旬偏低4~5 ℃对冬小麦的返青和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当年的小麦和各种植物物候的发育期比常年晚7 d以上。
4月13—14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聊城市出现霜冻,使处于开花期的樱桃遭受冻害。
3.2雷雨、大风
8月4日18:00—19:00,聊城市遭遇大风降雨天气,全市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雷雨时阵风达7级,临清、莘县、阳谷等3个县市的15个乡镇的农作物受灾,玉米、棉花倒伏严重,受灾较重者是临清的魏湾、松林、金郝庄3个乡镇。
据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1 380 hm2,成灾面积为3 980 hm2,直接经济损失达4 320万元。
3.3暴雨、洪涝
8月8—9日、9月7日全市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城市内涝和农田积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市民政局资料,自8月9日以来的连续降水,已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万hm2,成灾面积为13.8万hm2,绝产面积3.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8亿元。
3.4连阴雨
8月下旬至9月上旬,聊城市出现连阴雨天气,对秋粮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玉米灌浆不充分、玉米穗小、棉花烂铃增多。
3.5干旱
9月11日至11月30日聊城市降水异常的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8.4 mm,较常年同期偏少89.7%,是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低值。
由于长时间持续无有效降水,且气温偏高,土壤失墒较快,表层土壤墒情较差,出现了轻旱。
因底墒较好,及时进行冬灌,干旱对即将进入越冬期的冬小麦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因此,浇好冬小麦越冬水,缓解其旱情是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是确保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5-6]。
4参考文献
[1] 金飞.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初探[J].硅谷,2010(10):163,165.
[2] 江新安,高明华.伊犁地区汛期一次强降水天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5(z1):29-31.
[3] 冯佩芝,李翠金,李小泉.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
[4]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5] 杨尚英,张梅梅,杨玉玲.近1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106-108.
[6] 徐羹慧.新疆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气象灾害减灾对策的简要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