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母气
- 格式:doc
- 大小:0.11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之四气中医之四气:冷暖交替与身体健康在中医理论中,四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气温特点。
这种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总结,已经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之四气的概念、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医学的精髓。
一、概念阐述四气理论是中医对人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一种认识,它认为气温的寒、凉、温、热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寒气和凉气被认为是阴性之气,具有收敛、抑制的作用;温气和热气则是阳性之气,具有发散、促进的作用。
四气理论还与五行学说相互关联,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对应着青、红、黄、白、黑五色,以及寒、凉、温、热四气。
二、理论基础四气理论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低于人体内体温时,寒气和凉气侵入人体,使得体内阴气增加,阳气受到抑制;反之,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内体温时,温气和热气侵入人体,使得体内阳气增加,阴气受到抑制。
这种阴阳平衡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三、临床应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四气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判断何种气侵入人体,以及气的多少和强弱,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受寒感冒的患者,医生会采用温热药物治疗,以发散体内的寒气和凉气;对于受热上火的患者,医生会采用寒凉药物治疗,以抑制体内的温气和热气。
此外,四气理论还指导着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法的应用。
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选择不同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调整人体内阴阳平衡;推拿师则会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促进人体内气血流通,达到调整阴阳平衡的目的。
四、现代研究现代医学对四气理论的研究尚未深入,但已有一些研究成果表明,环境温度的变化确实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关注室内外环境的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常用术语30个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得气中医名词解释中医是一种深受世界各地患者尊敬的传统医学,尤其是在中国,它是一种流行的治疗手段。
中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是以神经系统和自然疗法为基础的治疗手段,强调调剂自身生理功能,从而治愈和预防疾病。
中医是一种复杂的医学,使用大量不同的医学术语来描述疾病及其症状。
这些术语在英语中没有直接翻译,因此了解这些术语对理解中医极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中国医学术语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
1.气:得气的意思是“入气”或“固气”,是中医治疗概念的核心。
在中医学概念中,气是指一种精神或生理功能,通常被描述为人体支撑和调节功能的重要元素。
得气表示体内生理功能加强,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2.气:虚气的意思是“失气”或“散气”,是中医治疗概念的反义词。
它指的是体内的气质减弱,无力支撑和调节生理功能,从而导致健康问题。
3.热:寒热是中医治疗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
根据中国传统的治疗概念,体内的温度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体内的气质和功能。
寒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调节气质,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4.湿:痰湿是一种中医概念,指体内湿润物质的过多积累,导致机体功能减弱或病变。
这种湿润物质可以是饮食中的热量,也可以是体内的湿气,这些都会导致体内气质的减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
5.胃:脾胃是中医概念中常用的名词,指肠胃和脾脏两个器官。
根据中国传统的治疗概念,肠胃和脾脏是人体气质的源泉,一旦受损,很容易引起疾病。
因此,中医专家在治疗疾病时,特别重视脾胃的调理,以促进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得气,虚气,寒热,痰湿和脾胃的解释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中医的治疗理念深刻而复杂,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正确地使用中医治疗疾病极为重要。
中医的治疗概念不仅仅是上述几种基本概念,还有其他更为深入的概念,比如“归太阳”,“六经”,“五行”,“五味”,“四象”等等。
所有这些概念都与气质有关,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调节气质,从而达到调剂气质的目的,解决患者所遇到的身体健康问题。
中医范畴的气可分为哪几类?其来源和作用是什么?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类。
⑴元气:又称原气。
禀受于先天,为先天之精化所生,藏之于肾,依赖后天之精所养,借三焦通达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与生长。
⑵宗气:来源于肺脾,由自然之精气和水谷之气结合而成。
聚于胸中司呼吸,以行营血。
⑶营气:是以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分布于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运行周身。
⑷卫气:来源于水谷之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行于脉外,分布全身,外达皮腠,内充脏腑,具有温煦脏腑,润泽腠理皮毛和控制汗孔开合的作用,能保卫体表,抗御外邪。
七招迅速恢复元气!一、两人互背慢性疲劳容易出现腰背酸痛,长时间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以上症状,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
做法: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二、湿毛巾敷脑后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
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三、打哈欠大脑劳累过度,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施以头部按摩,效果会更佳。
四、挺胸弯腰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
不仅能松弛颈背肌肉,还可增强肺活量。
五、全身摇摆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好,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眼保健指压法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选择题(一)A型题1.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2.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3.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8.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 E.反证法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E.土侮木11.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肾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北D.抑木扶土E.培土制水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E.肾阳虚而心火越(二)B型题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3.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4.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5.肝火犯肺属于:6.肝气犯脾属于:(三)D型题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A.母子关系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胜E.传其所不胜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A.传其所胜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不胜E.所胜所不胜关系3.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4.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A.对立B.互根C.消长D.平衡E.转化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抑强B.扶弱C.虚则补其母D.实则泻其子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四)X型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3.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4.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6.“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二、填空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3、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1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阳两虚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2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3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4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虚则寒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5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6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C脾肺气虚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第一、二章绪论与阴阳五行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3、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1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阳两虚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2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3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4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虚则寒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5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6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C脾肺气虚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3、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1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阳两虚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2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3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4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虚则寒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5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C脾肺气虚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整体观念holism强调人体自身整体性并与外环境相统一的思想。
天气celestial qi充满于空中的气。
地气earth qi弥漫于大地的气。
气立establishment of generalqi人体之气正常运行,生理功能正常发挥。
天人相应correspondence of humanbody and naturalenvironment强调人对自然的依存与适应关系。
辨证论治treatment based 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出证候,并拟定治疗方法。
也包括中医理论贯穿在预防与养生实践中的过程。
理法方药principle-method-recipe-medicines 将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综合应用的思维方法,涵盖诊治全过程的四个基本内容。
理,指中医理论;法,指诊法治法;方,指方剂;药,指药物。
即明确病因病机,确定预防措施或治则治法,组方遣药。
标本manifestation and rootcause 关于事物主次关系的相对概念,“本”指主要方面,“标”指次要方面。
如:在经络学说中,经络在四肢者为本,在头面、躯干者为标。
在病因病机学说中,从正气与邪气来说,人体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原发病与继发病来说,旧病是本,新病是标。
医患关系中,病人是本,医生是标;在运气学说中,标本指标气与本气。
阴阳yin-yang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阴阳学说yin-yang theory在阴阳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医学基本理论,认为阴阳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相反相成的关系贯穿于自然与人体等一切事物之中,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及规律。
阳气yang qi事物及运动中具有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轻清的、功能性的等具有阳属性的一面。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气血学说展开全文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营养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宜充足协调、运行正常。
若因某些原因,可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频率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等增大,气血虚弱、气血失调及亚健康状态的病症时常出现,特别是女性,加上特有的生理特点,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以及更年期的影响,更容易出现气血失常的表现。
只有气血旺盛,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
健康是财富的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未病早防,有病早治。
气和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不足,用补法;气血失调,用治法。
因此仅仅补是不够的,必须补气结合,调根治本。
下面就气虚、血虚、气血俱虚,气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气血病的证候,一方面为气血亏虚,主要有气虚、血虚,属虚证的范畴;一方面为气血运行失常,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一般属实证的范畴。
临床尚有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脱等证,一般是气、血虚特殊表现;所谓气逆、气闭,一般属气滞范畴;所谓血热、血寒、实际即血分的热证、寒证。
一、气虚类证气虚类证包括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
气虚证是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气虚证见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等。
气虚证的形成,常由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而使元气耗损;或因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而使元气生成匮乏;或因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而元气自衰等导致。
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气虚不能上荣,则头晕目眩;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为自汗:“劳则气耗”,所以活动劳累后诸症加重;营气虚不能上承于舌,故舌淡嫩;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
WHO西太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比较研究:五行学说部分【关键词】语言学科学术语翻译英语中医名词五行学说Keywords: linguistic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English; term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ve elements theory《WHO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1]中,一共收录了51条有关五行学说的术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中联)的标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中则收录了103条。
这些术语的翻译与通行译法基本一致,如将木、火、土、金、水译为wood,fire,earth,metal,water。
但一些关键词语的翻译却多参照海外译法而行,如将“五行”译为five phases(同时也罗列出了five elements这一通行译法),将“生”译作engender,将“乘”译作overwhelming,将“侮”译作rebellion。
将“克”译作restrain,倒与通行译法相近。
下面试结合“世中联”的标准,对WHO方案中有关五行学说主要概念的翻译问题加以分析比较。
五行five phases - the five phases: wood, fire, earth, metal and water, and their movements and changes, also known as five elements.木wood - one of the five phases, with which the season spring, the color blue or green, the taste sourness, and the liver and gallbladder in the body are associated.火fire - one of the five phases, with which the season summer, the color red, the taste bitterness, and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in the body are associated.土earth - one of the five phases, with which the season of late summer, the color yellow, the taste sweetness, an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n the body are associated.金metal - one of the five phases, with which the season autumn, the color white, the taste acridity��pungent, and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in the body are associated.水water - (1) one of the five phases, with which the season winter, the color black, the taste saltiness, and the kidney and bladder in the body are associated; (2) pathologic aspect of body fluid.“五行”一般有3种译法:five elements, five phases, wuxing。
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中医专业术语你了解多少?为帮助同学们复习好中医专业术语,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最全中医专业术语及解释,希望对大家学习中医有参考作用!【元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
元气在胚胎时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
【气血】指人体内的气和血。
“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血,主要指血液,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
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津液】津和液的合称。
指人体中的液体,均为饮食水谷的精微所化生。
津随卫气而散布,有濡润肌肉.充养皮肤的作用。
液随精血而滋濡,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灌濡孔窍等作用。
亦指排出体外的废液,如汁液、尿液等。
【肾阳】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
指肾脏的阳气。
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
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肾阴】亦称“真阴”、“元阴”、“肾水”。
指肾脏的阴精。
肾阴有滋养脏腑的作用,为人体阴液的根本。
《景岳全书》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两者给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舌苔】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
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
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
常见的舌苔有白、黄、黑三种。
祖国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从舌苔的白和黄,可辨病之寒热;从舌苔的薄和厚可辨病之重深浅;从舌苔的变化,可辨病之转化。
【表证】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
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
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3、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1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阳两虚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2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3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4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虚则寒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5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6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C脾肺气虚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母气,子气
母气,五行学说术语。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气。
如木生火,则木为火的母气。
子气
①基础理论名词。
在五行相生关系的我生者为子气。
②妇科病症
名。
指妇人孕后出现肢体肿胀不甚,小便清长者。
中文名
子气
出处
妇科子气见《妇人良方大全》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
1、指五行相生关系的我生者
解读
1、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生、生我两方面的联系。
我生者为子气。
如火为木所生,则是木的子气。
余类推。
2、指妇人孕后出现肢体肿胀不甚,小便清长者。
属子肿较轻的证
型,见《妇人良方大全》引《产乳集》。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属湿气为病,故名曰子气。
”
中医应用
1、在五行相生关系异常情况下,子行太过或不足都可波及其母
(1)子行太过,引起母行亦亢盛,导致子母两行皆亢盛。
如火为子,木为母,火旺引起木亢,导致木火俱亢这种情况称之为“子病犯母”。
(2)子行不足,累及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导致子母两行俱不足,如木为子,水为母,木不足引起水亏,导致木水俱不足,这种情况称之为“子盗母气”。
2、妇科病证-子气
病因病机:多由抑郁气滞,气失升降;或脾肾阳虚,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流于足膝则肿。
临床表现:两足肿或自两足至膝肿,小便清长,喘满,甚则脚趾间流黄水。
治法:理气行滞,健脾燥湿。
方药:天仙藤散加减。
天仙藤散:天仙藤、紫苏、陈皮、香附、乌药、木香、甘草、生姜。
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以及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自身整体性的思维,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是针对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论治是辩证的目的。
辩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3、证:又称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其包括了病位,病因,疾病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内容。
4、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相同治法5、阴阳: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阴阳属于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述。
阴阳即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代表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并非指某一具体的实物,而是从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本质的特性而形成的一个抽象的概念,所谓“有名而无形”)6、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互制约,是任何一方都不至于发展太过,从而保持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
7、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以及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互用关系。
(体现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相互蕴藏)8、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学说认为,对立事物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由于阴阳两隔对立面的相互排斥与斗争,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一增一减或一盛一衰的情况,这就是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含有量变的意思。
(基本形式:互为消长:1)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2)此长彼消阴长阳消,阳长阴消同消同长:1)此长彼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2)此消彼消阳随阴消,阴随阳消)9、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人体“气”的种类与运行机理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有气则存,无气则亡。
《图解黄帝内经》中的大气,又分为“天气”和“地气”。
天地之气是人体所必须依赖的气,是形成人体所需后天之气的来源。
天气,是指由人体肺吸收的空气中的氧气,由人体皮肤接受的阳光(紫外线、红外线等),和人体接受的热能,以及日月星辰对人体的有益作用等。
地气,是指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成本及水分,以及一切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地磁等,谓之“水谷之气”。
元气,又叫“原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
元气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于父母先天之精为基础,赖后天水谷精气之营养培育而滋生。
故言,元气之盛衰,与先天禀赋及后天营养有关,尤其与肾、脾胃的功能有关。
因为“元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谓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人体吸收水谷之精气与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精、血、津液),与阳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共同作用于人体,“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可相互转化。
真气,又叫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所授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这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天气、地气、元气)和后天之气化合而成。
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直接相关,故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宗气,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于胸中的气。
胸中仅是宗气积聚之处,又是一身之气的运动输布的出发点。
它有两大功能,上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它关系到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其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营气,又叫“荣气”,是指运行于血管中的精气。
营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其性柔顺,有花生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故称“营气”。
“营气”的运行从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然后通过全身的经脉不停地运转,营养人体上下、内外各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