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4 唐诗二首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精选5篇(一)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唐诗二首》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会欣赏和鉴赏诗歌,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对《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2. 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3. 学会正确朗读和表达古诗。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唐诗二首》的课文及相关资料。
2. 画有相关插图的课堂展示。
3. 录制了《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插图,引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
2. 老师播放《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美感。
步骤二:探究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唐诗二首》,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江南春》和《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并展示讨论结果。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释,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三:学习诗文特点(20分钟)1.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江南春》和《静夜思》的诗句,分析句法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出唐诗的常见艺术特点。
3.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四:朗读表达(15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把握句子的意境和情感。
2.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选优秀的朗诵者。
3. 选几位学生朗读《唐诗二首》,进行诗歌表达评价。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选取其他唐诗进行欣赏和鉴赏。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唐诗,进行背诵和朗读表达。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唐诗二首》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发表对于古诗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并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24 唐诗二首新课导入漫步在古诗苑中,那纷繁复杂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悠远的意境、精彩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古诗。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
(重点)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3.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字词学习怒号()挂罥()塘坳()俄顷()布衾()恶卧()丧乱()广厦()大庇()突兀()辗()车辙()两骑()敕()叱()系()三重茅()挂罥()Háo juànào qǐnɡqīnè sānɡshàbìwù niǎn zhéjìchìchìjì chónɡjuàn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创作颇丰,诗艺精湛,被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背景链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
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
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
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课设计24 唐诗二首24唐诗二首课题壶口瀑布课型新讲课课时安排 2 课时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整体感知、课时构造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详细感知的沟通显现及当堂检测。
可适合分派调理。
1. [根源知识与技术学 &科& 网Z&X&X&K][ 根源学 &科 &网 Z&X&X&K]2.认识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一样的艺术风格。
教 1.朗诵法、联想一想象法:品尝诗句,感觉诗歌的境界美,培育学学[根源:Z+xx+] 生读诗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 2.比较阅读法、谈论点拨法:认识诗歌情形交融、志趣盎然的特标点,领会诗歌不一样的艺术风格。
感情、态度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悟诗歌的境界美、语言美、风格价值观美、培育审美情味,陶冶情操。
杜甫( 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代又称他为“杜工部” 。
他是盛唐期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伤时感事,人品崇高,一世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代尊称为“诗圣” 。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作者往密切联合时势,思想深沉,境地广阔,有激烈的现实意义,深刻简介反应了当不时代的现状,后代将他的诗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老迈别》《无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乔迁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教课设计24 唐诗二首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议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宽泛,形式多样,语言平和平常,有“诗魔”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医生。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茅舍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 1979年版)。
24.唐诗二首第 1 课时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教课目的1.朗读并默写本诗,领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色。
2.联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3.品尝文章语言,感觉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领会诗人的情怀。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必定过着特别舒坦、安适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这样。
“文章憎命达”,无数交口称赞的传世之作,恰好是作者磨难生活和凄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单没有过上平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日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舍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类情形下的真切写照。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认识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很多反应现实、伤时感事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老迈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纪末,杜甫一家展转漂泊到了成都,在亲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舍。
两年后的一个秋季,一场狂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幸亏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尴尬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触万端,写下了《茅舍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抢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此次战乱使社会遇到了一次空前大难。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录:“宫室燃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弃,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隔离,千里冷清。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芜,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新课导入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陶渊明、李白、杜甫是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的诗个性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吧!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词,并注音。
怒号(háo) 罥(juàn) 长(chánɡ)坳(ào) 顷(qǐnɡ) 衾(qīn)厦(shà) 庇(bì) 兀(wù)见(xiàn)2.作者链接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
3.背景链接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即成都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2.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自主学习】1.注音怒号()挂罥()突兀()布衾()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长()林梢三重()茅沉塘坳()庇()【整体感知】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合作探究】1.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3.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拓展延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有何现实意义?【课后集训】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2.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解释?3.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的几句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4唐诗二首课题壶口瀑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景交融、志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
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
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
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
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
24唐诗二首第 1 课时草屋为秋风所破歌1.朗诵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觉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领悟诗人的情怀。
4.感觉杜甫忧国忧民的广博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道德。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必然过着特别酣畅、安闲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这样。
“文章憎命达”,无数交口夸赞的传世之作,恰巧是作者劫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不但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草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的真实写照。
二、授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认识作品背景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好多反响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年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龄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草屋。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幸好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想万端,写下了《草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代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代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代强抢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此次战乱使社会碰到了一次空前大难。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录:“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弃,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隔绝,千里冷清。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24唐诗二首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与诗人相关的文学知识,背诵并默写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2.推测诗歌语言,品尝诗意。
3.感觉我国古代诗歌的独到魅力,提升朗读和赏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频频朗读,联想与想象联合,品尝诗歌的音韵美、境界美。
2.教师设疑,适合点拨;学生沟通商讨,理解诗意,领会诗人感情。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激发阅读、赏识诗词的兴趣,感觉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教课难点推测诗歌语言,品尝诗意。
课时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公元 760 年春季,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简单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舍,临时结束了展转飘零的漂泊生活,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但是,老天仿佛成心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
诗人永夜难眠,感触万千,写下了这首不朽之作——《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让我们一起走进“茅舍”,专心倾听诗人的心声。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杜甫 (712 —770)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
杜甫虽在世时名望其实不显赫,但在身后,其作品最后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
2.背景资料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关中地域打饥荒,民生凋零。
这年秋季,杜甫弃官到秦州( 今甘肃天水 ) ,又展转经同谷到了四川。
次年春,在亲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临时平定的生活。
但是,这类表面的安适,掩盖不住他的贫困,更不能冲淡他那一向的伤时感事的情怀。
上元二年 (761) 秋季,一场暴风雨侵袭了他的茅舍,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居生活中敲醒,他面,他思,于是写下了首。
3.知接叙事是歌体裁的一种。
它用的形式刻画人物,通写人叙事来抒感情,与小对比,它的情一般。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自主学习】
1.注音
怒号()挂罥()突兀()布衾()
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
长()林梢三重()茅沉塘坳()庇()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合作探究】
1.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3.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拓展延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有何现实意义?【课后集训】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
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
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
2.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解释?
3.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的几句诗。
4.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5.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卖炭翁》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
【自主学习】
1.注音
鬓()辗()辙()
骑()敕()叱()
将()系()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合作探究】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拓展延伸】
角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1.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人物形象。
2.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诗句进行说明?
角度二: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
“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角度三:把握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角度四:尝试归纳主旨
本诗通过记叙(),揭露了()的罪恶和()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课后集训】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