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子领域)培养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7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子领域)培养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子领域)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科学研究或解决相关工程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敬业乐群,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效力。
3、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规范,知识结构完善,系统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了解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问题,能独立地在其主攻的研究方向之内,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并有一定的创新,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领域具有5个稳定的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岩土力学基本理论及应用,滑坡成灾机理、预测预报及防治,边坡防护及生态恢复,材料动力特性与结构抗震减灾和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生的课程分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三部分,除课程学习外,依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对应用型硕士实践环节的强调与发展,安排实践环节。
硕士研究生应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应修课程总学分:34,其中学位课31学分;选修课3个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至少1学分,导师特色培养课程共计2学分。实践学分8学分(参考第七部分)。研究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及格;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5分以上,符合考核条件的成绩方计入学分。
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时由导师根据专业及研究方向制订补修计划,指定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2门主干课程,并将补修计划列入培养计划之内。可采用自学方式学习,但必须参加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为合格或不合格,补修课程不记学分。不完成补修计划者,不得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工作最迟在第四学期内完成。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由学院负责实施。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论文选题应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3、第一外国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英语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毕业。
4、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要求以三峡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公开刊物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
七、实践环节
实践学分至少达到8分。
实践学分设置:
专业实践: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累计达半年以上或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达1
个月,由导师、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认定,计1个学分。参加专业实践时间超过上述标准的按相应比例四舍五入取整计算学分。专业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社会实践: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调查,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共同认定,一次活动计1个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助教和助管实践:助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学生实习、实验,以及指导或协助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助管岗位由研究生处设立,研究生申请上岗。研究生的助教和助管实践工作量由导师、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联合认定。助教一个学期以上,助管半年以上者计2个学分,助教和助管实践学分不累加。
科技竞赛:完整的参加各种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科技竞赛者,由竞赛组织者出具相应的证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学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可以计1个学分。学科竞赛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国家注册职业工程师考试,凭准考证到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进行认定,计1个学分;参加考试并通过基础课考试,计4个学分;参加考试并获得国家注册职业工程师执业资格,计8个学分。
学术活动: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10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由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认定1个学分(必修)。学术活动学分不累加。
八、培养方式
培养硕士研究生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要发挥学科(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填写《三峡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结合的方式,两者均不得少于一年。研究生因跨学科、专业或是同等学力者,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3、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4、研究生的学习应强调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的判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