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题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
国际关系也深刻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些文化的碰撞,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对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国的文化经济要适时的融入世界,吸收国际上优秀文明成果,对中国将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国际关系中国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内容:一、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概述和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新中国1949年成立来,尤其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
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三,占世界经济的7.3%。
外汇储备2.4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已经由世界低收入国家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在60年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仍实现增长8.7%,GDP约合4.92万亿美元,并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理由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大家已经看到了,在介绍中国时数字往往都比较大,这是因为中国是拥有超过13亿人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的经济不是简单地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的,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代价过高等结构和体制问题。
浅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IR的影响摘要:国际投资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动力,中国近年来在吸收外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fdi;跨国并购;投资环境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199-01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1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近年来,尽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致使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然而,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投资却呈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中国2010年吸引外资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1 全球经济复苏逐步带动跨境资本流动的回升,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04-2007年为全面增长时期,受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跨国公司盈利增加以及跨国并购交易复苏等因素影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
2007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将近2万亿美元。
2008-2010年为显著下滑时期,受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市场萎缩以及跨国公司资金短缺的影响,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出现显著下降。
2008年下降14%,2009年下降39%,2010年持续低迷,比2009年仅增长近1%。
进入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跨境直接投资的整体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跨国公司需要通过战略性投资加强其在危机后时代的战略地位,投资政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外国投资者。
从近30年fdi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看,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将逐步带动跨境资本流动的回升,使跨境投资自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 全球跨境投资格局出现调整,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得益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经济的成功转型,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摘要:自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7%,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连续21 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令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然后分别从外资国别结构、行业结构、投资方式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所使用献。
1的企业)包括外商[1]。
2010 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7406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57.3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16% ,占世界的4.4%。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同比增长9.72%;全球最大的500 家跨国公司均已来华进行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 家[2]。
我国连续21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表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我国。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据上图可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3]。
2.1 萌芽与开始阶段 (1979—1986年)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
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
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外商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这些探索性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我国利用外资初级阶段的政策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性阶段。
此时,外资来源主要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偏小,增长速度较慢。
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区。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沈坤荣将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
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不仅缓解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增长,从而使国民经济走了上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三位一体发展的道路。
而且,由于国际资本流入,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 与“学习效应”(Learing by doing),使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即TFP)。
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国际化呈现出新的特点,由贸易导向逐步转向资本导向。
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带动了投入品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入增加,直接引起中国国际收支流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成为决定储备资产增减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决定了将近一半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而且直接决定储备资产的增减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对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看待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中国经济,如何评价过去2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如何适应发展了的国际经济形势,尤其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新形势、新特点,及时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
本文在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趋势;从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结构与特征入手,分析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效应;在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的基础上,探讨国际收支新格局下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战略与策略。
一、基本理论与文献概览国际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取得或拥有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发展中国家如何引进外资——以中国为例摘要: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外资对国内经济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地引进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研究的课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屡次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对其如何引进外资的研究,将对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中国,吸引,外资世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国际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的流入,对东道国可以产生许多积极效应,如弥补投资缺口、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吸引外资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在这场引进外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出现许多新趋势,首先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总量的变化。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持续扩大,此后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90年代初投资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呈增长态势。
,考虑到以生产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贸易和投资政策日趋自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仍有很大余地。
其次国际资本流动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方资本融资的比重显著下降,外国私人资本的重要性日趋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长期资本的最大项目,与此同时,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要行业。
在当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充分利用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调整机会,提高外资质量和科技含量,并充分吸收跨国公司技术外溢和扩散效应。
1.重视跨国并购投资,积极为外国私人资本的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多以新建方式为主,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关于并购法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跨国并购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与此同时,过高的引资成本、产业和地域分布不平衡、技术扩散效应不理想、外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我们必须在利用外资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建立规范、健全、有效的引资机制。
关键词: 利用外资;引资政策;投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获得了长足发展,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连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FDI的流入多年来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资本来源和产出来源,而且直接带动了对外贸易,优化了出口结构,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一、我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效已经十分显着。
2002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达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外商投资已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
但在利用外资金额大幅上升的同时在利用外资政策、引资结构和法律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一)外商投资产业分布失衡,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由于我国国家政策、劳动力及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容量等各方面的原因,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第二产业,尤其是投机性较强的房地产开发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需要巨额投资、回收周期长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领域投资较少。
截至2007 年,外商投资制造业的企业数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为19 193家和408.6亿美元,占累计企业数和实际使用金额的50.6% 和54.6%,从一、二、三产业来划分,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总额的1.19%、73.27%和25.5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摘要: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在发展中经济体中,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居首位,同时也正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其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表现出新的特点。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行业、跨国并购,并用主流与非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特征;投资理论;跨国并购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
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分散风险理论、提高公司形象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等非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投资的动因。
文章在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之后,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各特征现象。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情况分析从2002年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成倍增长,流出流量从27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559.07亿美元(2006年开始将金融类直接投资列入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较上年增长111%,是2007年的2.11倍,而累计净额(存量) 平均增长率达到133.01%。
其中,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二位,2006年在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国家(地区)排名中居第13位。
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5.29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发展中国家首位。
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0%,达到680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1990年起一直稳居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中前10大来源国之列。
2006年超过巴西,在发展中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新加坡。
2008年在全世界排名12位,在所有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2位,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已升为1:2,到2008年末累计存量达到1839.71亿美元。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1. 引言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企业、购买或建立业务,并在该国或地区经营生产活动的形式。
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跨国企业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2.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
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选择将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分散至全球各地,以实现资源优化和市场扩张的目标。
此外,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接收国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其各个领域。
3.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关键因素:3.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稳定的政治环境、开放的市场准入政策、透明的法治环境和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是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因素。
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鼓励技术转移等措施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3.2 经济条件国家的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外国投资者。
同时,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较高的消费水平和发达的基础设施也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3.3 市场潜力国家的市场潜力也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一个庞大的市场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空间。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为外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4. 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4.1 经济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为突出。
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但从增量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达国家限制外资的政策也有所松动。
本文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趋势;时机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一)、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总量上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以法国为例,2009年吸收国际直接投资6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68%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来自欧洲企业,19%来自北美企业,l0%来自亚洲企业;德国以113个投资项目名列第一,美国以l06个项目位居第二,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以56个项目和39个项目名列第三、第四。
当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以独资为主,大多采取并购的形式,谋取垄断地位的倾向没有改变。
以我国为例,新设独资项目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65%上升到近年的80%,而原有的合资企业独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二)、从增量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由于金融体系受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外汇储备富余,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并没有停滞。
毕马威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并购活动大幅增加。
2009年下半年,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交易额为354亿美元,是上半年交易额的两倍多。
同期,发达国家并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活动继续降温,交易额183亿美元,萎缩近1/4。
事实上,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并购活动自2007年底以来持续下降,目前还没有企稳的迹象。
(三)、跨国并购明显上升,“绿地投资”继续下降2010 年,全球跨国并购较上年增长了37%,其中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额增加了一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
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
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
在初期,我国的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
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
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
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持续增加的外商投资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及国内企业技术进步。
(Cheung and Lin,2004;Yao,2006)。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污染排放的剧增与环境的恶化日益日益引起重视。
其中外资企业对中国污染排放、环境质量的影响被广为关注。
例如,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外资企业名单中,不乏像日立、百事可乐、雀巢等知名跨国公司。
对28家世界知名企业的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包括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在内的13家外资企业实施了双重环境标准,即这些企业并没有像在其他投资国那样公布在中国的污染排放信息。
因此,近年来,外商投资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引发了广泛争议:持续不断的外资进入是否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排放从而加剧了中国环境保护压力?与中国当地企业相比,外资企业是否产生了更多的污染物与环境损害?因此,资金的转移不仅促进财富机会的转移,也促进了环境污染压力的转移。
虽然许多学者对此早有研究,但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则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
目前关于跨国公司投资与环境研究的文献也大多出于1992年之后,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问题。
30年来,从投资金额上看,我国实际吸收FDI的金额从1979-1983年的共18.02亿美元,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从投资区域来看,东部省份每年吸收FDI 的金额占全国的80%以上,而西部吸收FDI的金额还不到全国的5%,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型特征,这与我国由东向西延伸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关,东部利用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有利倾斜,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从产业结构来看,FDI 投资于我国第二产业的金额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其流向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截止到2007年,我国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6232户,累计实际利用FDI金额7602.19亿美元。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8)整理得出)。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利用外资额变化的原因及对策车辀轲【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跨闻直接投资大幅萎缩,作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资流入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对国际金融危机下外资流入数量进行实证分析后,探究了其下降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外资利用【作者】车辀轲【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59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外向型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元素,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FDI、证券投资、银行私人信贷、双边与多边转移支付等各种形式的外资流入,在促进投资、就业、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上确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然而,2008年开始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全球货币、信贷、股票、债券市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滑;影响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对全球FDI流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经济增长、吸收与利用外资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GDP长期增长的美好前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兴起,为吸引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P24-28)。
自2001年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八年上涨(见图1),中国成为全球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外商投资幅度不断加大,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量萎缩,我国外资的流入与利用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2008年10月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九个月负增长。
2009年获批外资23435亿美元,同比下降14.83%,实际利用外资918.04亿美元,同比下降3.62%。
这是入世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一改平稳上涨步伐,首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影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一直以来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身影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还表现在国际组织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对全球事务的贡献上。
在政治领域,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否决权,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性的多边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中国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推动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
在经济领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
中国还是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开放政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合作机会。
在文化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影响力广泛。
中国的丝绸之路、茶文化、太极拳等都是世界文化宝藏。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等也在世界范围内庆祝。
中国的电影、音乐、服装等文化产品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喜爱。
在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事务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还参与了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了大量维和人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了努力。
中国还在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投资国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成为全球环保行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人口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广泛,为全球事务的发展和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身影越来越引人注目,展现着一个崭新、自信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实现世界的和平、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第一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
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
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案例分析2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
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
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斯洛文尼亚的经验: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
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
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1.世贸组织是各成员方进行贸易谈判和(ACD)的场所。
A 审议贸易政策B协调地区冲突C解决贸易争端D发展贸易关系2.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包括(ACD)。
A服务贸易B货物贸易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D知识产权保护。
3.乌拉圭回合关于贸易自由化议题包括(ABC)。
A关税B热带产品C农产品贸易D保障条款4.乌拉圭回合关于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及其作用的协议包括(BD)。
A非关税措施B保障条款C自然资源产品D总协定条款5.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关注的(BCD)进程较快。
A农产品B服务贸易C投资措施D知识产权保护6.乌拉圭回合谈判中(BC)谈判相对进展缓慢。
A服务贸易B农产品贸易C热带产品贸易D投资措施7.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包括了(ABCD)等内容。
A货物贸易B服务贸易C知识产权D环境保护8.协调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性组织有(BCD)。
A亚太经合组织B世贸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D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9.世贸组织的诸边协议包括(ABD)协议。
A民用航空器B政府采购C投资措施D奶制品10.1994年关贸总协定作出的谅解包括关于(AB)的谅解。
A豁免义务B国际收支条款C环境保护D知识产权11.世贸组织把协调与(BC)的关系作为职能以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A世界卫生组织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绿色和平组织12.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下附设(CD)A服务贸易理事会B知识产权理事会C争端解决机构D贸易政策审议机构13.WTO全体成员可以参加所有理事会和委员会,但(ACD)除外。
A上诉机构B市场准入委员会C纺织品监督机构D争端解决专家组14.在世贸组织中非歧视原则是由(BD)条款体现的。
A开放市场B最惠国待遇C差别待遇D国民待遇15.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AC)A无条件的B有条件的C多边的D双边的16.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一成员方给予另一成员方在(ABD)方面的优惠或好处也应给予所有成员方。
A关税优惠B征收关税的方式C政府采购D国内税和其它国内费用17.国民待遇条款是缔约国一方保证另一方的(ABC)享受与本国同等待遇。
形势与政策—中国的国际形势和政策今年的国际形势用六个字来形容:动荡、反思、合作。
今年是选举年,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韩国、墨西哥等国的领导人都会出现变化,全球经济将继续在低谷徘徊,特别是欧、美、日情况不好,新兴大国将继续保持增长,中东北非地区会持续动荡。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
这种状况 会促使全球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注和重视。
展望2012年的中国外交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外交上面临的挑战在增多。
与此同时机遇也在增多,对中国外交而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内容,对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20世纪末及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投资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投资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其自身已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并互为依存。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我们只能顺应而不能拒之门外。
对中国国际投资而言,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新的国际形势,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当时不利的国际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联系都很少实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经济建设方略,对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和引进几乎为零。
经过多年的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前,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总体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加大了。
改革开放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本国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加速我国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大趋势,经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且技术升级换代加快,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将仍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摘要: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亚洲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入,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对国际资本也是极具吸引力的热点市场之一,但流入中国香港的资本很大部分也可能进一步流入其他市场如中国内地等。
发达国家增幅远高于前两年,但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规模也将会有所扩大,加之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
本篇综述旨在通过对目前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况做一些综合性的比较与分析,特与读者共同分享本人的阅读收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世界投资发展报告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印度
一、引言
2004年末~2011年第三季度国际对华直接投资表
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资料与数据以上数据表明,从2004年末至2011年第三季度,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截止2011年三季度,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16,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8亿美元,相比2004年末净增长12,566亿美元。
平均发展速度为37.36亿美元/年。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组数据,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今日在京发布《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长5%,达到1.24万亿美元,但仍比金融危机前的平均值低15%。
报告称,随着经济总
量的增长,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和对外投资年流量均大幅上涨,分别达到11%和17%。
联合国贸发组织的调查显示,中国是跨国企业在未来两年全球投资的首选地。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国际化相比,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对外投资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综合国力的增长速度,但是仍然有巨大潜力。
二、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
受市场预期恶化、汇率波动和信贷紧缩等严重问题的制约,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进入低潮,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初步估计,今年1季度国际直接投资同比减少了54%;部分国家出于追求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的,限制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加大了我国吸收跨国公司投资的困难程度。
从国内因素来看,危机前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明显降低了外资企业的长期收益预期。
政策性紧缩和外部市场冲击叠加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短期内难以消除和改善。
另一方面,跨境投资与国际贸易不同,实地调查必不可少。
随着2季度以来新型流感疫情蔓延加快,国际商务人员往来大幅度减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和具体实施将严重受阻。
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2季度利用外资的下降幅度可能超过1季度,下半年也难以出现明显回升,预计全年将同比下降10%—15%,甚至可能超过1999年的历史最大降幅。
从主要投资来源看,来自美国、东盟和香港地区的投资下降幅度超过平均水平,来自欧盟、日本的投资降幅较小而且趋于收窄;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投资降幅较小,其中纺织、服装等领域外商投资比重下降;化工行业比重上升;服务业降幅超过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主要受房地产投资收缩的影响,运输服务和批发零售商业外商投资比重有所提高。
这些变化和国内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一定关联。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1年度报告》指出,虽然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亚洲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入,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据该报告披露,近年来流入亚太地区的国际投资主要流向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2008年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增长了29.7%,2009年只下降了2.6%,而在2010年保持了6.3%的温和增长。
中国香港对国际资本也是极具吸引力的热点市场之一,但流入中国香港的资本很大部分可能进一步流入其他市场如中国内地等。
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增长,而且由于国际资本流入,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外溢效应”与“学习效应”,使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该报告显示,亚太地区作为国际资本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严重,特别是国际资本流入遭受沉重打击。
亚太地区虽然2008年仍保持国际资本流入的正增长,但除中国外,2009年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都呈大幅度下降。
进入2010年,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直接投资呈现触底反弹态势。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初步估计,201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较上年微幅上升0.7%,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国际直接投资下降6.9%,而发展中经济体流入上升9.7%,其中,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流入劲升17%,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率先恢复和活跃的地区。
三.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一)墨西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及其与中国的比较墨西哥经济部公布,2011年墨西哥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94.39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9.7%,超过墨西哥银行估计数据的5.6%。
其中41.4%为新投资,39.3%和19.3%分别为利润再投资和企业间转帐. 2011年外国直接投资是墨西哥第三大外汇来源,第一和第二大外汇来源为石油出口和侨汇收入。
排在第四的是旅游收入。
美国占外国直接投资的55%,西班牙占15%,低地国家占6.7%,瑞士,加拿大和其他87个国家分别占6.3%,3.4%和13.6%.
外国直接投资的44.1%投入到制造业。
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商业和建筑业分别占外国直接投资的18%,9.5%和5.4%。
在欧洲经济危机和美国活力不足的背景下,通货膨胀的低速发展,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幅,使墨西哥成为对外国投资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墨西哥经济部公布,2011年墨西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94.39亿美元,而同年中国2010年末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高达14,764亿美元,是同期墨西哥的76倍。
(二)印度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据印度官方初步统计,2009年10-12月印度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
2009年10月,吸收外资同比增长56%,实现23亿美元;11月同比增长60%,实现17亿美元;,12月同比增长13%,实现15亿美元。
本财年4-12月,印度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0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1亿美元)。
而2009年中国吸收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达到13,140亿美元,将近印度的63倍。
此外,中国香港以690亿美元的FDI流入量名列第三,比去年上升一位。
作为国际资本也是极具吸引力的热点市场之一,流入中国香港的资本很大部分可能进一步流入其他市场如中国内地等。
四、结论
通过对外来对华直接投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纵向分析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及其与中国的横向比较,在未来两年,中国仍是跨国企业全球投资的首选地。
五、参考文献与资料:《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增长1980~2005年》,江小娟著。
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网站,/index.shtml
新华网,/fortune/2011-04/13/c_13827492.htm
六、感谢阅读,祝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