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_麦少威
- 格式:pdf
- 大小:79.94 KB
- 文档页数:2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值得借鉴。
此处文字能够改正。
浅谈10kV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赔偿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赔偿的基本观点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气设施和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感又有电阻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相位角的余弦COSφ即是功率因数,它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COSφ=P/S.功率因数是反应电力用户用电设施合理使用情况、电能利用程度及用电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无功功率赔偿:把拥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开释能量时,感性负荷汲取能量,而感性负荷开释能量时,容性装置汲取能量,能量在互相变换,感性负荷所汲取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获得赔偿。
无功赔偿的目的与成效赔偿无功功率,提升功率因数在电网运转中,因大批非线性负载的运转,除了要耗费有功功率外,还要耗费必定的无功功率。
负荷电流在经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功率与电能消耗,由电能消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
所以,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赔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消耗,提升功率因数,降低线消耗。
提升设施的供电能力由P=S.COSφ能够看出,当设施的视在功率S一准时,假如功率因数COSφ提升,上式中的P也随之增大,电气设施的有功卖力也就提升了。
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消耗和电能损失由公式I=P/(3.U.COSφ)可知当有功功率P为定值时,负荷电流I与COSφ成反比,安装无功赔偿装置后,功率因数提升,使线路中的电流减小,进而使功率消耗降低:ΔP=I2R 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消耗是安装无功赔偿设施的主要目的。
改良电压质量在线路中电压损失ΔU的计算公式以下:式中:ΔU线路中的电压损失kVP有功功率MWQ无功功率MvarUe额定电压KVR线路总电阻ΩXL线路感抗Ω由上式可见,当线路中的无功功率Q减少此后,电压损失ΔU也就减少了。
试论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论文导读:其中10kV配电网的网损占60%左右而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
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
配电网,试论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前言: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电力部门近年来的网损统计10~220kV电力系统的网损率达10%,其中10kV配电网的网损占60%左右而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对降低网损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检测,10kV配电网。
为此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相关技术的理论提供基础。
1无功功率凡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就要消除因电磁场引起的无功功率。
在10kV配电网中所需的无功功率,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的励磁所损耗的无功功率△QO、配电变压器绕组电抗所损耗的无功功率△QT、线路电抗所损耗的无功功率△QL及感性用电设备损耗的无功功率△QF。
即Q=△QO+△QT+△QL+△QF。
所产生的无功功率,对供电和用电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1)由于输送无功功率将引起有功功率损耗,当用电客户需要有功功率P为一定时,无功功率Q越大则网络中的功率损耗就越大;2)无功功率将造成电压损失增大;3)降低了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4)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5)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使电气设备不能充分发挥。
从以上影响看出,不论是从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还是从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而言,都必须对供用电电网和设备进行无功补偿,以便改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使供用电系统在经济合理状态下运行。
2无功功率补偿原理及原则在交流电路中,纯电阻元件中负载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纯电感负载中电流滞后电压90度,纯电容负载中电流超前电压90度,也就是说纯电容中电流与纯电感中的电流相位差为180度,可以相互抵消,即当电源向外供电时,感性负载向外释放的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交换,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就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实现了无功功率就地解决,达到补偿的目的。
《浅谈10KV配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无功功率补偿的性质、方法、补偿的作用以及电容器容量的选择等内容。
【关键词】无功功率补偿;补偿方式;电容器容量一、引言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供电质量的下降,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稳定。
电力系统的供配电设备中经常流动着大量的感性无功电流,这些无功电流占用大量的供配电设备容量,同时增加了输送电流,因而增加了馈电线路损耗,使电力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电能的浪费。
作为解决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使无功功率就地得到补偿,尽量减少或不占用供配电设备容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二、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的性质2.1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绝大部分属于既有电感又有电阻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相位角的余弦cosΦ既是功率因数又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既cosΦ=P/S。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2.2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2.2.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
2.2.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
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2.2.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
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
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大容量电动机的启动会很困难。
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2.3无功功率补偿把具有容性功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吸收能量,实现能量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论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定义、无功补偿的方式、补偿方式的选择以及应用实践做了简单的分析, 因为它对提高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线路损耗、改善功率因数、增强系统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10KV配网; 补偿方式;无功补偿;分散补偿1无功补偿的定义及意义无功补偿是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电抗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它对提高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线路损耗、改善功率因数、增强系统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
1.1无功补偿的方式配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①变电所集中补偿;②配电线路分散补偿;③负荷侧集中补偿;④用户负荷的就地补偿(在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图1 表示了这几种方式在配电网中的接线情况。
图1配电系统各种无功补偿方式示意图1.1.1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要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 可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 图1 是配电系统各种无功补偿方式示意图。
图中方式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 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
集中补偿装置一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0 kV 母线上, 优点是管理容易、维护方便, 缺点是对配电网的降损起不到作用。
1.1.2 中补偿方式目前, 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 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 侧进行集中补偿, 见图1中的方式2。
集中补偿分为固定容量补偿和自动补偿, 均可最大限度的挖掘变压器的容量潜力, 增大负载能力。
根据P = S·cos∮当功率因数cos∮= 1时,有功功率P 等于变压器的视在功率S , 而一般自然功率因数在0. 6~0. 7 之间, 如不进行补偿, 供电变压器的效率就很难提高。
例如, 1 000 kV A 的变压器仅能带600~700 kW 的有效功率。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技术摘要: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很多,针对不同的电压可以选择不同的补偿装置。
本文对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在10KV配电网中的应用以及设计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10KV;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0.4kV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最末端,其电源是由相距很远的发电厂提供的,沿经各级输电线路和升压、降压变压器,从而产生了较多的能量损失。
为使这种损失降至最少,需在低压供电系统的负荷处实行无功功率就地补偿。
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因而这一技术发展很快。
但是,由于低压无功补偿涉及的内容很多,而且从目前应用的情况看,许多技术还没有很好应用,如电容器的投切技术、防止电容器产生谐波和谐波放大技术以及装置的可靠运行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有待完善和提高。
一、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在最初使用的是电容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无功补偿装置的种类越来越多,无功补偿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有并联电容器和电抗器、串联电容器以及同步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器。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无功补偿装置分为静态和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串联以及并联的无功补偿装置,传统以及现代的无功补偿装置,运动以及静止的无功补偿装置,除了以上分类之外还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高压和低压的无功补偿装置等。
我们一般在负荷比较平稳的状态下使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是为了降低线路的损耗,也为了调节电压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方式。
静态补偿装置使用的主要是并联电容器组以及串联电抗器组,使用并联电容器是非常经济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安装灵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以及便于维护。
并联电抗器是一种补偿静态容性无功的主要装置,这种装置使用的比较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够对负荷以及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实时跟踪,并且根据跟踪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实际补偿量,补偿量的变化可以随着负荷或者是功率的变化而变化。
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探讨摘要:在10 kv配网线路上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合理选择电容器容量及其最佳安装位置,是降损增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结合工程实例,10 kV线路无功补偿的原理及降损效果进行测试分析,确认有效地降低了10 kV线路损耗。
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无功补偿;装置;智能控制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10 kV配电线路的高压补偿投切电容器大部分是长期接人或按季节投运,即持续数月保持电容器投入或退出。
这种方式仅对用电高峰时段具有积极的节电意义,但在低谷时段会引起无功过剩、电压升高,存在诸多潜在的不利因素。
因此,对配电系统的无功高压补偿采用高性能、免维护、不重燃的真空开关,以“线路按需”的原则自动投切电容器,实现无功优化配置很有必要。
l 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的系统构成1.1 HVIC智能型控制器HVIC智能型控制器是补偿装置的核心,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具有强大的编程功能,可通过计算菜单的提示自行设定工作模式,由RS 232通讯口与控制器实行双向数据交换。
1.1.1 控制功能1.1.1.1 基本模式控制器提供电压、电流、无功、定时、温度及专用无功等6种基本控制模式,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给真空开关发出合闸或分闸指令。
其中专用无功模式由控制器根据自动检测配电线路电容器投入前后无功的变化,给出按2/3定则的无功投切设定原则。
1.1.1.2 后备模式控制器执行基本控制模式同时监视后备模式,实现两种模式的有条件转换;或基本模式失效时,自动转入后备模式。
后备模式分为电压后备、定时后备和温度后备3种。
例如,按降低线损的要求设定了电容器按无功投切,同时严格要求线路电压不能低于某一定值,此时可选择无功基本模式+电压后备。
这样,在正常情况下系统按无功投切电容器,但当线路电压低于某一定值时,系统自动转入后备模式,即按设定的电压投切电容器。
另一种情况,例如对多电源配电线路改变供电方式时,控制器可能会检测到逆功率(反方向电流),使原设定原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浅谈10kV 高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摘要:本文分析了10kv无功补偿优化设计、设备选型、安装位置、运行管理、经济效益计算等方面,仅供参考关键词:无功补偿高压配电线路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10kv optimize the design, equipment selection, installation lo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cost effectiveness calculations are 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high-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s 一无功补偿优化计算的方法1.1 补偿前线路功率因数首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月份,根据变电站10kV出线月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每条线路的功率因数,即:式中λ1 —线路补偿前功率因数;A Y —线路有功电量,kWh ;A W —线路无功电量,kWh 。
1.2 线路最小和最大有功功率变电站10kV 出线一般没有功率表,可以根据线路最小和最大电流及母线电压、功率因数,计算出最小和最大有功功率,即:式中Px , Pd —线路最小和最大有功功率,kW;Ix , Id —线路最小和最大电流,A ;U —10kV 母线电压,kV ;cosφ1 —线路补偿前功率因数。
1.3 线路补偿容量(1) 最小补偿容量根据线路最小负荷和补偿前、后功率因数(补偿后功率因数为目标值) ,计算出线路最小补偿容量, 作为固定补偿(定补) 容量。
这是为了防止当线路运行在最低负荷时(如夜间) ,因线路过补偿而向系统倒送无功功率引起线损升高。
式中Qx —线路最小补偿容量(固定补偿容量) ,kvar ;cosφ2 —线路补偿后功率因数(目标值) 。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摘要:10kv线路的杆上无功补偿和变电站集中补偿、配变低压补偿、用户侧就地补偿都是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补偿方式,10kv线路的杆上固定补偿以线路无功负荷作为补偿对象,补偿效果较好、设备利用率较高、投资较小,但因为补偿设备安装于杆上,维护起来不太方便,同时易出现保护不易配置等工程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多功能的无功补偿设备,如近年的谐波无功补偿装置等,使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更合理、更经济、更安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1 10kV线路无功补偿的设置原则在配电线路杆塔上并联电容器,以实现对线路无功补偿的方式,需同时考虑线路补偿点的个数、补偿点的位置以及补偿容量。
下面以一条普通的10kV配电线路的干线运行情况为例,说明补偿点数量、位置及补偿容量的确定原则。
1.1补偿位置的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应遵循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在主干线上传输的电流。
电容器组在10kV线路上装设位置的计算公式:Ll一21/(Zn+1)L式中:L为线路长度;n为电容器组数;Ll为第i组电容器的安装位置距线路首端的距离;i一1,…,n。
1.2线路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配电线路安装电容器组的容量选择是按最大限度降低线损的原则来确定的。
对于一般情况而言,当该配电干线中有n个补偿点时,得到第i个补偿电力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Ql一ZIQ/(Zn+1)式中:Q为线路首端传输的总无功功率。
1.3补偿点数量的选择随着补偿点的增多,网损降低率越高,补偿效益逐渐提高,在n一4时,网损降低率的增加己经变得很小,因此配电线路的补偿点一般不多于4个。
10Vk线路补偿电容器装置一般安装在户外电杆上,一般不设自动投切装置,所以进行的是固定补偿。
因此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应选择为线路流动的最小无功负荷,以避免无功倒送,所以应先实测用电低谷时的无功负荷,以得到线路的最小无功负荷值,再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探析10KV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技术摘要:无功功率是维持10KV配电网中电压的稳定性以及电网持续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一旦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呈现出失衡的状况,势必会诱发电网电力能源应用效率的低下,或者是电网设备损害等问题,继而破坏到国家与人民的用电利益。
因此,新时期,电网技术维护人员必须积极地应对当前无功功率的失衡状况日益加剧的问题,正视无功补偿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方式与策略,切实保证10KV配电网的健康运作。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补偿方式;补偿技术1.10KV配电网中无功补偿工作的价值1.1提升电能使用效率10KV配电网运行状态中,配电变压器以及输电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内部强烈电力磁场环境的影响,而难以做到传输中的电力能源百分之百向热能的转换,配网中各元件设备、线路的视在功率以及通行电流,会直接决定其转换出的热能的数量。
技术人员通过将无功补偿装置加设于10KV的配电网,实施对于各电容器的并联控制,可以充分地降低该输电线路以及各设备的通行电流值,继而实现有功功耗的大幅度减少,支持电能在最大程度上向热能的转换,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电能的使用效率。
1.2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技术人员将无功补偿装置与配电网中的电容器进行并联,可以有效降低电网中电压的波动,从而保证系统中有功以及无功二者容量的平衡,这样就可以充分提升该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避免频繁停电或电压失稳造成的电力损耗,从而可以保证电力用户在固定的用电成本下对于电力的最优化使用。
同时,技术人员通过无功补偿工作提升电能的转换效率,能够使电力用户的用电能耗大幅度降低,使用户实现电力应用中的节能目标,进而有助于电力用户减少电力应用支出,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2.1变电所集中补偿变电所集中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10kV配网线路无功优化补偿浅谈摘要:电力系统的无功潮流合理分布的,不仅保证了电力系统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而且还直接确保了电网自身的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
但是如果无功电源的容量不足,则系统运行电压就难以保证。
同时因为电网容量增加必定会对电网的无功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
其次,网络功率参数以及电压的降低会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网络传输性能将有所减弱的不良后果,进而,我们努力要彻底的解决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现象,这对于保证电网稳固性以及节省能源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无功补偿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用电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目前电力系统电网覆盖范围广、供电半径长、输送点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线损率。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发生电力产销关系的最终环节。
由于配电网面广线长,通常都是线损大户,而随着配电网负荷日益增长,无功需求相应增加,损耗也随之增加,而配电网无功合理的补偿可以很好地降低电能的损耗。
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往往会受到空间、环境、工作量、成本以及配置等各方各面因素的影响,因而为达到节能的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要按照工程的实际需求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对降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损耗、降低电力能源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无功功率:它是交流电网系统的根本特征。
当电网提供具有感抗负载的时候,则必须供给两种功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
其中有功功率是把电能转换其他形式能量,如热能,机械能,光能等;无功功率则是应用在电路内电场和磁场,并在带有感抗的设备中建立及维持磁场。
例如,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时,使电动机中具有一定的旋转磁场来驱动转子转动;传送电能时则是在变压器中建立交变磁场。
因此,无功功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只是因为在交变磁场中,一个完整周期中吸收和释放的能量相抵消,结果是能量没有消耗,这种功率称为感性无功功率,然而如果在一个周期内上半周充电与下半周放电的功率相等,则称为容性无功功率。
浅谈10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摘要: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但是无功功率越多,线路损耗就越大,研究表明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耗。
因此本文通过对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技术进行探讨,进而更好的解决电网中的无功补偿问题,对电网的安全性和降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10kV;无功补偿;补偿方式;1 10kV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配电系统结构日趋复杂,人们对具有降低线损和提高电能质量起重要作用的无功补偿措施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电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
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网络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电压的降低将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网络传输能力,并引起损耗增加。
因此,解决好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问题,对电网的安全性和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10kV电网无功补偿的作用功率因数低,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负载功率因数越低,通过变压器送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功率在电源和负荷之间来回传输,这部分功率不能做有用功,变压器不能被充分利用。
功率因数偏低,在线路上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和功率损耗。
线路压降增大则负载电压降低,有可能使负载工作不正常。
因此,合理的无功补偿点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减少发电费用。
而且由于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无功缺乏,其造成的网损相当大,因此无功功率补偿是降损措施中投资少回报高的方案,是电力部门及用户不可缺少的节能设备3 无功无偿的原理无论是工业负荷还是民用负荷,大多数均为感性负荷。
浅谈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用户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气设备对电源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波动性负荷造成的局部电网电压不稳和功率因数恶化严重威胁着高自动化水平设备的电气寿命,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调节影响到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压水平和负荷平衡,因而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补偿电力系统无功,稳定系统电压,改善系统功率因数,已成为广大用户的迫切要求和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论述无功补偿的原则,分析10kv线路无功补偿的补偿点及补偿容量,做出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一、无功补偿的原则无功补偿的原则是“就地平衡”,目前配电网中普遍采用“分散和集中、固定与自动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有三种补偿方式:(1)在变电站10kV 母线按主变容量的15%左右集中安装补偿电容器组;(2)在用户配变低压侧分散安装低压补偿电容器柜;(3)在10kV 线路若干负荷中心处或线路23处集中安装10kV 线路补偿电容器组。
与前两种方式相比,第三种补偿方式采用在负荷侧进行杆上无功补偿,其效益相当明显。
在10kV 配电网采用杆上无功补偿方式,即将户外并联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达到降损升压的目的。
这种无功补偿方式与在各公用变压器低压侧分散补偿方式相比,有着补偿装置集中、设备利用率高、便于管理和维护的优点;而且也能弥补公用变压器低压侧缺少无功补偿的缺陷,减少了大量无功的沿线传输;此外基本不用占用土地等资源,尤其是在线路较长(5km 以上)、功率因数较低(0.9 以下)的配电线路上,在负荷侧进行杆上无功补偿,其效益相当明显。
但如何确定补偿地点和容量,使线损或年支出费用尽可能少,同时又不会显著增加运行的维护工作量,达到安全可靠运行目的,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为求出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无功补偿容量及位置,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的优化模型是以年支出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潮流方程约束为等式约束,以负荷电压、补偿容量等运行限量为不等式约束。
浅析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摘要:由于无功补偿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提高发输电设备的利用率,对降损节能,改善电压质量意义重大,是电力部门关注的问题。
本文重点对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案、应用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字:无功补偿。
1、电力电容器的作用电力电容器分为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它们都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
1.1 串联电容器的作用:(1)利用电容器容抗xc补偿线路的感抗xl,一般可将线路末端电压最大可提高10%~20%。
(2)具有随负荷的变化而瞬时调节的性能,能自动维持负荷端(受电端)的电压值,降低受电端电压波动。
(3)由于电容器的补偿电抗xc,线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减少,相应地提高线路输电能力。
(4)在闭合网络中的某些线路上串接一些电容器,部分地改变了线路电抗,使电流按指定的线路流动,改善了系统潮流分布。
(5)当线路故障被部分切除时,系统等效电抗急剧增加,将串联电容器进行强行补偿,临时增加容抗xc,使系统总的等效电抗减少,提高了输送的极限功率(Pmax=U1U2/xl-xc),从而提高系统的动稳定。
1.2并联电容器的作用:并联电容器并联在系统的母线上,它吸收系统的容性无功功率,相当于并联电容器向系统发出感性无功,减少了线路上感性无功的输送,减少了电压和功率损耗,因而提高了线路的输电能力。
2、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有变电所集中补偿、配电线路集中补偿、变压器低压补偿和用电设备分散补偿。
2.1、变电所集中补偿变电所集中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应根据负荷的增长安排、设计好变电所的无功补偿容量,运行中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效果最好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电容器组投切开关的操作次数为最少。
浅谈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电力网在运行时,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的前提,它为电能的输送、转换创造了条件,没有它,变压器就不能变压与输送电能,没有它,电动机的旋转磁场就建立不起来,电动机就无法转动,但是,长距离输送无功电力,又会造成有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的降低,这不仅影响电力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而且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如何减少无功电力的长距离输送,已成为电力行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无功补偿的原则之一: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这就要求在负荷集中的地方进行补偿,既要在变电站进行大容量集中补偿,又要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处进行分散补偿,目的是做到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其长距离输送。
由于用户端随机、随器、随荷补偿的不完全或未进行补偿,线路上仍有大量的无功负荷在传输。
采用在10千伏线路上并联高压电容器实现就近补偿,以降低线路传输电流,降低线路损耗,这就是线路无功补偿。
1.线路补偿容量的确定线路补偿电容器装置一般安装在室外电线杆上,没有自动投切装置,所以只能进行固定补偿。
为此选定的电容器容量必须为线路流动的最小无功负荷,否则会发生无功倒送。
所以要进行线路无功补偿就必须实测低谷时期无功负荷,然后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2. 线路电容器安装地点及补偿容量2.1无功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根据理论计算,从降低线损的角度看,以下补偿容量和安装位置为最佳值:2.1.1只安装一组电容器Q为该线最小负荷时无功功率值,L为线路总长度。
C0=1/3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2/3Q2.1.2安装两组电容器C0=1/5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2/5Q2.1.3安装三组电容器C0=1/7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C3=2/7Q电容器的安装组数、容量及线损电量下降情况注:本表中线损电量下降率未考虑有功负荷的影响由表可知:配电线路上电容器的安装组数越多,降损效果越大,但这给运行维护带来不便,相应地增加了工程投资,而且随安装组数增加,对应于增加单位补偿容量所得到的无功线损下降率减少,因此,一般对于均匀分布负荷的配电线路,以安装一组补偿电容器为宜,最多两组就足够了。
浅谈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得到了快速的建设,但其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设备投运率较低,进行无功补偿的设备较少,无功功率分布的不合理等等,这些都会对供电企业和用户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目前电力短缺的情况下,解决好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对电网的安全和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从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引言:10kV配电网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无功补偿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供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配电设备的投资,还可以减少用电户电费的支出,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取决于配电网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这不仅关系着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好坏,还影响着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
1、无功补偿的作用分析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荷,较容易出现功率因素偏低的现象,如不采取合理的功率因素补偿,将会造成不良影响。
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装置通过检测线路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自动投切电容器,从而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
主要表现在:①减少线路损耗。
线路有功功率损耗算式为:Px=R(P2+Q2)/U2,减少无功功率输送将使功率损耗大大降低。
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根据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的关系:P=Scos¢,在视在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越高,所输送的有功越大。
③减少电压损失。
当采用无功补偿后,使输送的无功功率Q减少,从而使电压损失减少,改善了电压质量。
2、10kV配网无功补偿技术简介2.1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要降低输电网线路的电能损耗,平衡供电网络的无功功率,可以在变电站部门集中的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方式的主要装置包括并联形式的电容器、同步调相机以及静止的补偿器等装置,在变电站使用该种方式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输电网和输电线路上的功率因数,采用这种集中补偿的方式,相应的装置应该连接到变电站的主干线路之上,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设备在变电站内,管理相对容易、设备维护和更换较为方便,其缺点是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作用较小。
浅谈10kV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补偿
1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概念 1.1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气设备和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感又有电阻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相位角的余弦COSφ即是功率因数,它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COSφ=P/S。
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及用电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1.2无功功率补偿: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吸收能量,能量在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2无功补偿的目的与效果2.1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
负荷电流在通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功率与电能损耗,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
因此,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耗。
2.2提高设备的供电能力由P=S・COSφ可以看出,当设备的视在功率S一定时,如果功率因数COSφ提高,上式中的P也随之增大,电气设备的有功出力也就提高了。
2.3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由公式I=P/(3・U・COSφ)可知当有功功率P为定值时,负荷电流I与COSφ成反比,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后,功率因数提高,使线路中的电流减小,从而使功率损耗降低:ΔP=I2R降。
广东科技2008.02.总第180期学术・建设园地专版浅谈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麦少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用户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气设备对电源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波动性负荷造成的局部电网电压不稳和功率因数恶化严重威胁着高自动化水平设备的电气寿命,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调节影响到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压水平和负荷平衡,因而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补偿电力系统无功,稳定系统电压,改善系统功率因数,已成为广大用户的迫切要求和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
1无功补偿的方式1.1负荷的无功功率补偿当无功补偿系统处于独立工作状态时,补偿点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补偿效果。
尤其在距离较长的线路上进行集中补偿,如农电网线路,补偿点的影响更加明显。
一些距离很长或带有特殊负荷的线路(如电气化铁路的机车牵引电力线)为保证补偿效果,往往在一条线路上安装多台补偿设备。
安装点的选取与线路上负荷的分布情况直接相关。
对于低压配电网而言,其负荷一般是沿线路均匀分布的,为使补偿前、后的降损效果最大,必须确定补偿容量和位置,分三种情况。
1.1.1单点补偿在无功负荷沿线均匀分布的条件下,对单点补偿而言,补偿地点应装设在距线路首端为线路全长的2/3处,补偿容量为全线所需无功容量的2/3时,线损下降值将为最大。
在此情况下,线损下降率为:△P△P1=88.9%1.1.2两点补偿可求出极值为Q1=Q2=2/5,L1=2/5,L2=4/5。
因此Q1应装设在距首端2/5L处,Q2应装设在距首端4/5L处,Q1、Q2的值为线路所需无功的2/5倍。
线损下降率为:△P△P1=96%1.1.3n个补偿点具有n个补偿电容时,第i个补偿电容器的安装位置为补偿后的线损值为:Li=2i2n+1(i=1,2,…,n)补偿后的线损值为:△P2=Q2r3u2(2n+1)2线损下降率为:△P△P1=1-1(2n+1)2!"×100%1.2线路及配电变压器中无功损耗的补偿当线路输送功率时,线路感抗上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为:△QL=P22+Q22U22XL10-3式中,XL为线路全长的感抗,单位Ω;If为流过线路的负荷电流,单位A;P1、Q1和P2、Q2为线路首端和末端的线电压,单位:kV。
对于10kV线路来说感抗值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由线路感抗所造成的无功潮流是均匀递增的变压器励磁无功损耗主要消耗在励磁电抗上,表达式为QT=3lo2Xm。
2无功自动补偿的控制策略按电压无功综合控制,采取的控制策略如附图所示:(1)运行点在0区,即电压合格,无功也合格,不动作。
(2)运行点在1区,即电压越上限,控制策略为切电容。
(3)运行点在2区,即电压合格但接近于上限,与电压上限的距离小于UC,无功越上限,此时控制策略为不动作。
(4)运行点在3区,即电压合格且远离电压上限,无功越上限,此时应进一步考虑功率因数的值,如果功率因数小于功率因数下限(无功越大,则功率因数越小),则投电容,否则,不动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负荷较大时投切频繁,类似于按无功和功率因数综合控制。
(5)运行点在4区,即电压越下限,控制策略为投电容。
(6)运行点在5区,即电压合格但接近于下限,与电压下限的距离小于UC,无功越下限,此时控制策略为不动作。
(7)运行点在6区,即电压合格且远离下限,无功越下限,控制策略为切电容。
3保护功能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故障、电容器本身的制造质量及其控制与保护装置的配置、电网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等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影响到电力企业及社会的经济效益。
为此,10kV柱上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中设置了完善的保护功能,以控制各种故障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失、减少设备损坏,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3.1动态自检功能控制器内部控制参数出错以及非严重性故障均可闭锁。
3.2自恢复功能控制器出现控制程序混乱时,1s内程序自动恢复正常,在摘要:10kV配电网的无功损耗占整个电力系统无功损耗的比重很大。
在10kV配电网采用柱上无功补偿方式,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整补偿容量,有效地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关键词: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控制;保护功能电力建设68广东科技2008.02.总第180期专版学术・建设园地此期间不会有误输出。
3.3过压保护对于现代电力电容器,决定性的因素往往是耐受电压,而不是热的极限,电容器的使用年限与电压的7~8次方成反比。
如电压提高l5%,则使用年限就要降低2/3,这样电容器就要损坏。
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电压升高1.10倍,允许长期运行,电压升高1.15倍,允许运行30min;电压升高1.20倍,允许运行5min;电压升高130倍,允许运行1min。
当电压高于过压设定值并达到设定时间,必须切除电容器,并闭锁电容器控制,电压恢复正常时装置恢复正常控制;过压设定值一般为1.15~1.3倍电容器额定电压。
过压保护设定时间要远小于电容器投切延时时间。
3.4欠压保护如果电压为零或出现不正常的低值(如0.8倍电容器额定电压),低于欠压设定值并达到欠压保护设定时间后,切除电容器并闭锁,当电压恢复正常水平后,自动进入正常控制。
这是因为重新赋能时,电力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包含大量的谐波,而电容器可能在其中的某次谐波下与网络谐振。
3.5过电流保护由于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和短路故障可能会引起过大的电容器电流。
为保护电容器,当电容器电流高于过电流设定值并达到设定时间后,切除电容器。
当电容器电流高于速断电流设定值并达到速断保护设定时间后,即切除电容器。
3.610min保护电容器内部设有放电电阻,电容器从电网断开后能自行放电,一般情况下,10min后即可降至75V以下。
如不放完剩余电荷就投入电容器,很可能会造成过电压及冲击电流,损坏电容器,因此延时10min再进入控制。
3.7缺相保护电容器在合闸位置,电容器回路三相电流中任一相为零时,电容器退出运行。
4结束语10kV配电网采用柱上无功补偿方式,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整补偿容量。
有效地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作者单位:鹤山市明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汽泵偏流技术分析□娄迅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作用是将除氧器水箱内具有高温度和高压力的给水连续不断地输送至锅炉,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泵类设备,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机组配置两台汽动给水泵,作为正常工作时保证锅炉工作需要的给水,一台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
对于该机组一汽动给水泵出现偏流现象,致使汽泵出力降低,已严重影响了机组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1汽动给水泵组技术规范1.1给水泵型号:FK4E39;型式:多级、卧式、双壳体、筒形、全抽芯、离心式水泵;转速:5570r/min;轴功率:8132.4kW;流量:1183.2m3/h;扬程:2331.7m;效率:85%。
1.2前置泵型号:FA1D67;转速:1480r/min;轴功率:485.7kW;流量:942.7m3/h;扬程:150m;效率:79.5%;必需汽蚀余量:4.1m。
21号机小机历史数据统计及出力试验比较2.1小机汽前泵电流偏差历史数据及异常统计针对1号机小机偏流问题,对1号机A、B小机汽前泵电流偏差历史数据进行统计。
小机异常统计结果如下:(1)机组负荷520MW,因B汽泵再循环漏流,关闭B汽泵再循环阀前手动隔离门,A/B汽前泵电流分别由62/64A降至51/53A,出口流量由976/1018t/h降至687/716t/h,小机转速由4880/4910r/min降至4630/4650r/min。
关闭前后前置泵电流均偏差2A。
(2)1号汽轮机打闸,开机后两前置泵电流偏差3A。
(3)1号机跳闸,启动后两前置泵电流偏差4A。
(4)A汽泵卸荷水管道消漏后两前置泵电流偏差5~6A。
(5)1号机启动后两前置泵电流偏差6~7A。
(6)B汽泵入口滤网消漏后两前置泵电流偏差7~8A。
(7)10:30检查发现B汽前泵电机驱动端温度78℃,且有上升趋势,12:00B汽前泵电机驱动端温度上升至90℃,经电机班处理无效,投油助燃、手打A磨煤机,启动电泵,停止B汽泵组。
1号机B汽前泵电机检查开工。
21:05B汽泵投入运行,关闭B汽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手动门。
B汽泵投入运行后,两前置泵电流偏差9~10A。
摘要:某火力发电厂1号机A汽泵投运,后来出现偏流现象,A汽泵在相同转速下比B汽泵流量偏低190~280t/h,偏流达300t/h,分析认为是该汽泵内部芯包高-低压端密封件被冲蚀损坏,导致汽泵运行效率降低所致;经过对该泵进行解体检查,确认与预测原因相符,并对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其出力,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本文作者对该型号汽泵偏流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处理。
关键词:汽泵;偏流;分析;处理电力建设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