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 格式:docx
- 大小:24.53 KB
- 文档页数:10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问题逐渐成为困扰农民的重要问题。
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方式下,病虫害防治成本高、效率低、使用农药频繁的情况下,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为此,建设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成为了重要需求,可以加强作物情况的监控,快速准确地预测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手段、推广等方面,提出一份完整的方案。
二、建设目标1.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控和预测,为农民提供智能化的作物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服务。
2.实现病虫害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3.精准化病虫害防治,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和剂量,提高农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三、建设内容1.采购设备:购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如温湿度计、光照计、土壤传感器、显微镜、CCD相机等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作物所处的环境数据,对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
2.建设网络平台:建设一套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收集、存储、分析、组织、展示和发布农作物病虫害相关信息,在后期的病虫害预警、防治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整合和分析作物数据:建设作物数据处理中心,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智能识别和分析,实现对病虫害的快速预警和智能防治。
4.构建作物病虫害监控平台:建设定点病虫害监测点,可以快速处理、分析和反映作物病虫害情况,并提供快速应对方案和技术支持、为相关农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四、技术手段1.物联网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对作物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并对作物进行实时监测。
2.云计算技术:使用云计算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分析、管理和展示,实现智能化的决策。
3.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快速识别和预测。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整体提升了植物保护工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2017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由小气候采集设备、生境监测设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病菌孢子捕捉培养系统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组与移动客户端可以访问数据与作物生长情况、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管灾害指标等模块,123报工具,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识别等系统作业,并实时将环境数据和病虫害数据远程上传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自动识别计数,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测报及标本采集的寸电容屏显示可。
可定时拍照上传至系统管理平台,在平台实现计数、报表分析,做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监测野外虫情信息。
机内采集的虫子情况,通过网页端的识别功能进行识别计45,风速,678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实时采集分析监测孢子情况。
仪器内置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可定时清晰拍摄孢子图片,远程自动上传至管理平台,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仪器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设备带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全天候实时采集分析;的人工统计与分析,可实时人工远程查看确认,缩短了预置工作时段、设置空气采样时间、查询设备工作状态等远910管理者通过安装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单配),可清晰直观的实时查看种植区作物的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并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监视和记录,用以提供、多通道同屏展示,同时展示相应区域的环境土壤参数,块多边形区域,支持云台定位精度为±1112采用光、电、数控技术,自动控、集虫器自动转换,保证各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
项目名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研究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长。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不仅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传统的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经验,效率低下,且存在防治不及时、防治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创新点1. 创新性病虫害识别技术本项目将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病虫害图像进行识别。
通过大量病虫害图像数据训练,使系统具备高精度、高速度的病虫害识别能力。
与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相比,本系统具有以下创新点:(1)自动化识别: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识别病虫害种类,提高识别效率。
(2)高精度识别:通过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训练,提高识别准确率,减少误判。
(3)实时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
2. 病虫害预警与防治策略优化本项目将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特点,建立病虫害预警模型。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具体创新点如下:(1)多因素综合预警:综合考虑气候、土壤、作物生长等多个因素,提高预警准确性。
(2)动态调整防治策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动态调整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3)智能推荐: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智能推荐最佳防治方案。
3. 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本项目将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病虫害监测、防治、气象、土壤等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
具体创新点如下:(1)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多种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实时采集病虫害、气象、土壤等数据。
(2)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3)数据共享与协同: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数据协同应用。
4. 智能农业病虫害防治设备研发本项目将研发一系列智能农业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无人机喷洒、智能喷头等,实现病虫害防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作物病虫害图像辨识提高农业产出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病虫害监测系统逐渐成为提高农业产出、实现精准农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作物病虫害图像辨识如何助力农业增产。
一、精准识别,早期预警传统的病虫害诊断依赖于人工观察,效率低下且准确性受限。
而利用高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及时捕捉作物叶片上的细微变化,如斑点、卷曲、变色等病害特征及虫害痕迹,实现病虫害的早期识别。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即可发出预警,为农民提供宝贵的干预时间窗口,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从而减少损失,保障作物健康成长。
二、大数据支持下的智能决策作物病虫害图像识别系统通常与云端数据库相连,积累大量的病虫害样本图片及相应处理方法。
这些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能够建立更加精确的识别模型,实现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快速识别。
同时,系统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特定区域和季节的病虫害发生概率,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种植建议和防治策略,优化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三、无人机与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图像识别系统能够从空中俯瞰农田,对大范围作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捕捉肉眼难以察觉的宏观病虫害迹象。
这种高空视角的监测方式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覆盖更广的区域,而且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估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程度,为精确施药、灌溉等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作物产量。
四、减少化学农药依赖,促进生态农业通过精确的病虫害识别,农民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措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图像识别技术指导下的精准施药,确保只有受病虫害影响的区域得到治疗,保护了周围未受影响的作物和有益生物,促进了生态平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综合产量和品质。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化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化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的智能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智慧农业中的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化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作物病虫害的全面监测和及时预警。
首先,系统使用各类传感器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帮助农民科学测算作物生长需求,及时调整灌溉、施肥等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
其次,智能化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拍摄作物叶片、果实等部位的图像,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病虫害,还能对病虫害进行定量分析,帮助农民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密度、分布情况,为农药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农药的浪费,保护环境。
再者,智能化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还能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种农业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作物病虫害的潜在规律,提前预警作物可能受到的病虫害威胁,帮助农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的来说,智慧农业中的智能化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病虫害管理方式,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这种智能系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告正文:---------------------------------------------------------------------------------------------------------------------------------------------------- 关于发布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告为摸清我省耕地质量现状和演变趋势,指导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提升,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保障粮食安全,根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要求,我厅在调查取样检测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018年度)》,现予通告。
附件: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018年度)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25日附件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是粮食生产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工作。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和文件要求,全省土肥系统认真运行、维护监测网络,规范取样检测,全面摸清了耕地质量现状和演变趋势,为全省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一、概述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起始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历经起步探索(1986~1997年)、徘徊发展(1998~2004年)、快速织网(2005~2016年)、规范提升(2016年~)四个阶段。
特别是2005年山东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定位监测点数量快速增加,2006~2007年在粮田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在果园、菜地上设点监测,到2015年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成,网点总数达到了2300多个。
2016年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做好耕地质量监测点布局规划的通知(农技土肥水函〔2016〕399号)”要求,对以前的网点规划调整,分级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点位数2839个。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清单
为了健全国家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提高对虫情监测的智能化、可视化、数字化监测能力,各地区纷纷加快对重大病虫的防控。
在全国各地组织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区域站,针对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为此,整理一套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配置清单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
配置清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疫情也迎来新的曙光。
同比早期的人工采集、人工分析,如今病虫害疫情监测逐渐走向智能化、自动化阶段。
随着虫害识别等测报难题被不断攻破,可以想象未来的虫情测报将会逐渐解放劳动力,并更加精准化。
如果您有需要,欢迎来电咨询!。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套)21世纪以来,全国农业部大力推进代植保体系建设,在自动化、智能化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开发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实施监控物联网,实现了对田间作物的长势、害虫种类和数量、病菌孢子种类和数量以及田间小气候的远程实施监测,开发了远程害虫性诱实施监控和自动计数系统,实现了对螟蛾科、夜性病害的实时联网监测,开发并改进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的远程实时预警系统,实现了重大流行性病的实时联网监测,提升了测报装备水平,提高了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
为提升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强智能病虫监测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省农业厅、财政厅确定2017年实施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原则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部署要求,围绕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智能病虫预警监测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升我省病虫预警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的作用,实现农药使用减量的目标,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建设内容项目建设选址综合考虑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农作物种植布局,统筹兼顾粮、棉、油、果、菜,以重大、突发病虫害监测为主,覆盖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优先选择承担国家ji和省级病虫测报任务、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的区域性测报站作为建设对象。
在全省建设40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县级农作物病虫智能化预警监测站。
每个预警监测站根据监测对象选择配备智能化病虫预警监测设备,设置5-10个基层系统测报点,每点设置一名基层农民测报员,各配备1台田间病虫监测数据调查仪。
三、补助标准省财政对每个项目县补助45万元,全部用于智能化预警监测工具采购。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答案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1. 正确单选机器学习处理后,将垃圾邮件标注为1。
2. 正确单选垃圾邮件的特定来源特征属性为,如被标记为垃圾邮件的发件人,发件人为不规则长邮箱名等。
3. 正确单选垃圾邮件一般带有附件且附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
4. 错误单选贝叶斯分类算法简单,但准确率低。
5. 正确单选贝叶斯分类是一种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
6. 正确单选调节人工神经元之间连接权值的方法,这指的是赫布法则。
7. 错误单选唐纳德·赫布推动了多层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
8. 正确单选和机器学习方法有关的两个概念是云计算和大数据。
9. 正确单选机器学习可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等。
10. 错误单选人工智能从技术层面可划分为生物特征、人脸识别、智能客服、机器翻译、舆情监测。
11. 正确单选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大类方法。
12. 正确单选机器学习可以应用在识别垃圾邮件上。
13. 错误单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之间没有重合和交叉。
14. 正确单选贝叶斯分类是一种特征属性训练。
15. 正确单选在发展、应用阶段,机器学习方法的引入,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16. D 单选垃圾邮件的发送时间特征属性为,(午夜0点到次日4点)间发送的邮件。
A 午夜3点到次日4点B 午夜2点到次日4点C 午夜1点到次日4点D 午夜0点到次日4点17. D 单选贝叶斯分类训练数据超过10000封,垃圾邮件识别准确率达到(0.99)以上。
A 0.69B 0.79C 0.89D 0.9918. A 单选深度学习之父是(Hinton)。
A HintonB 图灵C 贝叶斯D Jordan19. B 单选人工神经元是在哪一年提出的?1943年A 1942年B 1943年C 1944年D 1945年20. C 单选“赫布法则”是在哪一年提出的?1949年A 1947年B 1948年C 1949年D 1950年21. A 单选感知器模型是由谁提出的?罗森布拉特A 罗森布拉特B HintonC 唐纳德·赫布D 沃尔特·皮茨22. B 单选在2012年的ImageNet竞赛中,深度学习将错误率控制在(0.15)左右。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特提出了一套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其中德安县为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救灾(水稻病虫疫情)补助项目的组织实施,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疫情防灾减灾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障农业丰收,根据赣农办字[2017]74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德安县2017年农业生产救灾(水稻病虫疫情)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一、严格资金使用方向,确保专款专用水稻病虫疫情补助资金属于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资金。
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六)款规定,农业生物灾害防灾救灾资金用于生物灾害防控措施所需的物资材料补助,包括购买药剂药械、燃油及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控制技术应用费、技术指导费、作业费;农业灾害实地监测、评估、核实方面的补助等。
根据上述规定,农业生产救灾(水稻病虫疫情)资金用于四个方面:一是补助专业防治组织、水稻种植业合作社(大户、农场、农户)等购买水稻病虫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剂、药械、燃油等物资材料;二是补助专业防治组织、水稻种植业合作社(大户、农场、农户)等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费和统防统治作业费;三是补助开展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以及公益性防治所需的药剂、药械、燃油等物资材料和作业费;四是补助开展水稻病虫疫情实地监测、评估、核实等方面。
补助方式为物化补助或资金补助(补助申请、发放操作程序执行赣农计字〔2014〕52号文件)。
二、规范项目实施内容,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实施,着力提升病虫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能力,深入推进农药减量行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和病虫防治绿色发展。
智能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摘要: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农作物加强系统性的监测,并且指导农民开展合理有效的前期防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以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与防治为核心的陆空结合的智能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该系统通过无人机监测设备精准筛查,地面监测设备提供环境数据辅助配合的方式,系统能够智能动态的分析监测区域作物,对作物的实时苗情、环境动态等进行宏观估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的监测、病虫害的诊断及预测。
关键词:陆空结合;病虫害监测;诊断;预警该系统的由四个部分构成,包括无人机监测设备、地面监测设备、大数据平台和手机APP,搭建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1.系统总体架构陆空结合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由四层构成,包括感知接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业务层和智能应用层。
在感知接入层,系统利用多种传感器设备和无人机监测设备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生理生化数据以及实现对农田病虫害的视频采集,实现对农田生产环境的实时感知。
网络传输层,主要负责实现信息的传递和通信,将感知接入层获取的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到数据业务层。
网络传输层包括网络接入和传输数据两个部分,网络接入针对不同的数据来源,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
无人机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采用4G/5G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地面监测设备通过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如4G/5G、Zigbee等方式接入。
然后通过传输数据网,依托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专用网或卫星网,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感知的各方面信息,随时随地的进行可靠交互和共享,并对应用和感知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应用服务层通过大数据平台、APP等为用户提供了环境数据监测、病虫害监测、远程专家诊断等智能监控及管理服务。
数据业务层在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引擎和人工智能引擎的平台上,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与计算、智能分析三个步骤,得出最终的有效数据结果。
数据预处理阶段是将来自不同业务系统数据通过数据清理、集成、归约和转换四个步骤,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真实性、可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价值性等方面质量,从而得出高质量的数据。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在农业生产上在发生重大病虫害的时候,农户都不用在担心了。
自从出现了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仪器设备之后,农户可以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田地中的病虫害发生状况,然后就可以及时的展开防治措施了,这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相比较以前的病虫害检测手段,该仪器提高了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让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准确、便捷,同时先进仪器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配置清单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
2018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配置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方案。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及防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及防控,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及防控示范项目。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加强病虫害发生机理的研究,遵循“宜抑则抑,宜防则防”的防治原则,形成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提高农作物防治能力,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物质损失,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达到以下目标:1.建立全面、科学、规范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早期发现、准确评估、有效防控;2.创新病虫害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率,降低使用化学农药量和残留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推广示范项目经验和全程技术服务,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4.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损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三、项目内容1.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和监测指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局监测和科学预警。
(2)结合气象、地形等因素,研发技术和设备,建立高效智能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能实现远程监控和信息传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3)建立统计分析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各项分析,研究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机理,为防治提供数据和依据。
2.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1)针对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技术研究和开发,包括多种绿色、低毒的生物防治、抗病、抗虫等技术。
(2)建立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把各种技术方法进行分类、细化,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建立防治技术库。
(3)通过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等形式,掌握使用各项防治技术和方法的要领,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3.示范项目建设与推广(1)在适宜的示范区域建立样板示范农场,对农民进行投资经营、技术操作和管理等综合培训,实现高效农作物生产和害虫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防治成功案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化学农药的施用,存在效果不稳定、成本高昂、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的智能化防治成为了一种新趋势。
本文将就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防治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植保机器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近年来,植保机器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
以水稻为例,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靠人工巡查和喷洒农药,不仅效果不稳定,而且存在着农药残留和施药浪费的问题。
而植保机器人则可以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测水稻田的病虫害情况,并精确施药,从而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植保机器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成功应用,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防治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农用无人机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创新实践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困扰果农的难题。
而随着农用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农用无人机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尝试。
农用无人机可以搭载红外线摄像头和气象传感器,实时监测果树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并通过精准的飞行轨迹和喷洒系统,实现果树病虫害的精准防治。
相比传统的防治方式,农用无人机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三、智能化农田管理系统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实例除了植保机器人和农用无人机,智能化农田管理系统也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小麦为例,智能化农田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土壤传感器和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各项指标,为小麦的生长提供精准的调控。
智能化农田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农药喷洒器等设备,实现小麦病虫害的精准防治。
通过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全过程监控和智能化调控,有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种植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综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 用户需求 (3)2.1.1 农业生产主体需求 (3)2.1.2 部门需求 (4)2.1.3 市场需求 (4)2.2 功能需求 (4)2.2.1 数据采集与监测 (4)2.2.2 智能决策与调度 (4)2.2.3 信息发布与互动 (5)2.3 技术需求 (5)2.3.1 数据采集技术 (5)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2.3.3 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系统架构设计 (5)3.2 模块划分 (6)3.3 系统接口设计 (6)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4.1 数据采集方式 (7)4.2 数据处理方法 (7)4.3 数据存储与备份 (8)第五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8)5.1 决策模型构建 (8)5.2 智能算法应用 (9)5.3 决策结果输出 (9)第六章信息化管理系统 (10)6.1 用户管理 (10)6.1.1 用户注册与认证 (10)6.1.2 用户权限管理 (10)6.1.3 用户信息管理 (10)6.2 设备管理 (10)6.2.1 设备注册与接入 (10)6.2.2 设备监控与维护 (10)6.2.3 设备数据管理 (10)6.3 种植管理 (11)6.3.1 种植计划管理 (11)6.3.2 种植过程管理 (11)6.3.3 种植数据分析与优化 (11)6.3.4 病虫害防治管理 (11)第七章远程监控与调度 (11)7.1 监控系统设计 (11)7.1.1 监控对象 (11)7.1.2 监控设备 (11)7.1.3 监控中心 (12)7.2 调度策略 (12)7.2.1 设备调度 (12)7.2.2 人员调度 (12)7.3 异常处理 (12)7.3.1 异常检测 (12)7.3.2 异常处理流程 (13)7.3.3 异常预警与应急响应 (13)第八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3)8.1 硬件系统集成 (13)8.1.1 系统硬件构成 (13)8.1.2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13)8.1.3 硬件设备安装与调试 (13)8.2 软件系统集成 (13)8.2.1 软件系统架构 (13)8.2.2 软件模块集成 (14)8.2.3 软件系统配置与优化 (14)8.3 系统测试 (14)8.3.1 测试目的 (14)8.3.2 测试内容 (14)8.3.3 测试方法与工具 (14)8.3.4 测试流程 (15)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广 (15)9.1 实施方案 (15)9.2 推广策略 (15)9.3 培训与维护 (16)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6)10.1 项目总结 (16)10.2 不足与改进 (17)10.3 市场前景展望 (17)第一章综述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AI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创新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开始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和创新能力。
农业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关键领域之一,也开始逐渐受益于AI技术的引入。
特别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AI技术正在以其高效、准确和可靠的特点,推动传统农业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一、基于机器学习的病虫害识别与预测1.1 机器学习算法在病虫害识别中的应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分析,并自动调整模型参数,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病虫害的准确识别。
例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图像分类方法结合大规模标签数据集训练模型,能够对图像中存在的病虫害进行自动识别。
同时,支持向量机(SVM)等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也可以利用多个特征维度,对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进行分类和识别。
1.2 AI技术在病虫害预测中的优势AI技术还能根据历史数据、环境因素和气象等多个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来实现病虫害发生的预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能够持续优化自身性能,实现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
这将帮助农民合理使用防治措施,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并增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预警能力。
二、智能化防控系统应用于农田管理2.1 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收集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强度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各项参数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通过云计算平台对这些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向农民提供实时监测报告,使其了解到作物生长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
2.2 农田智能病虫害管理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和AI算法,在农田中安装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图像采集,通过自动识别和分析病虫害的迹象,将其与预警模型结合,提供智能决策建议。
同时,智能化系统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为农民制定精准施药计划和防治策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并且降低环境风险。
三、推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3.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大量敏感数据在农业领域积累和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4)第二章:智能种植技术体系构建 (4)2.1 智能感知技术 (4)2.1.1 图像识别技术 (4)2.1.2 环境监测技术 (4)2.1.3 生物识别技术 (4)2.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5)2.2.1 传感器技术 (5)2.2.2 物联网技术 (5)2.2.3 云计算技术 (5)2.3 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 (5)2.3.1 植物生长模型 (5)2.3.2 智能决策算法 (5)2.3.3 自动化控制系统 (5)第三章:智能化管理平台设计 (6)3.1 平台架构设计 (6)3.2 功能模块设计 (6)3.3 数据库设计 (7)第四章:种植环境监测与调控 (7)4.1 环境参数监测 (7)4.2 环境调控策略 (8)4.3 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集成 (8)第五章:作物生长管理与优化 (8)5.1 作物生长监测 (9)5.1.1 监测内容与方法 (9)5.1.2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9)5.1.3 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9)5.2 作物生长优化策略 (9)5.2.1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9)5.2.2 优化灌溉施肥方案 (9)5.2.3 病虫害防治 (9)5.2.4 调整作物生长环境 (9)5.3 作物生长管理系统集成 (9)5.3.1 系统架构设计 (9)5.3.2 系统功能模块 (10)5.3.3 系统实施与推广 (10)6.1 种植过程智能化 (10)6.1.1 概述 (10)6.1.2 作物种植信息管理 (10)6.1.3 作物生长监测 (10)6.1.4 智能灌溉 (10)6.1.5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0)6.2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11)6.2.1 概述 (11)6.2.2 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 (11)6.2.3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11)6.2.4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6.3 农业生产过程监控与调度 (11)6.3.1 概述 (11)6.3.2 实时监测系统 (11)6.3.3 智能调度系统 (11)6.3.4 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1)第七章:智能种植系统安全与保障 (11)7.1 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2)7.1.1 硬件设备风险 (12)7.1.2 软件风险 (12)7.1.3 数据风险 (12)7.1.4 网络风险 (12)7.2 安全防护措施 (12)7.2.1 硬件设备防护 (12)7.2.2 软件防护 (12)7.2.3 数据防护 (12)7.2.4 网络防护 (12)7.3 系统运行维护与保障 (13)7.3.1 系统运行维护 (13)7.3.2 系统安全保障 (13)7.3.3 系统应急响应 (13)第八章: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3)8.1 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13)8.1.1 数据采集 (13)8.1.2 数据处理 (13)8.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4)8.2.1 数据分析方法 (14)8.2.2 数据挖掘技术 (14)8.3 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 (14)8.3.1 精准施肥 (14)8.3.2 病虫害防治 (15)8.3.3 农产品市场预测 (15)8.3.4 农业保险理赔 (15)9.1 项目实施步骤 (15)9.1.1 项目启动 (15)9.1.2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15)9.1.3 系统开发与集成 (15)9.1.4 平台部署与试运行 (15)9.1.5 项目验收与交付 (15)9.2 项目推进策略 (16)9.2.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16)9.2.2 加强组织协调 (16)9.2.3 强化项目管理 (16)9.2.4 落实安全保障 (16)9.2.5 注重人才培养与培训 (16)9.3 项目成果评估与反馈 (16)9.3.1 评估指标体系 (16)9.3.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6)9.3.3 反馈与改进 (16)第十章:未来发展展望 (16)10.1 智能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17)10.2 智能化管理平台发展前景 (17)10.3 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展望 (17)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智能种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7年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定陶)说明、要求一、项目说明1、项目名称:菏泽市定陶区农业局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工期:具体安装日期,可根据天气条件与中标公司协商。
3、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完成供货安装调试。
4、付款方式:货物安装并经验收合格支付合同款的90%,剩余10%作为质量保证金,一年后无质量问题一次性无息拨付。
二、技术要求1、产品标准:投标人投报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
2、产品的清单及技术要求:设备技术参数要求1、监测设备应符合相关测报技术标准,智能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应实用、可靠,能够适应野外、田间较为恶劣的运行环境。
2、本项目配备的监测设备应符合本项目指导意见所列技术规范,并且,经过全国和本省试验示范验证或者在各类农业物联网项目中已有应用。
3、所有设备均包含设备安装及相应配套软件和安装材料,并且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所列技术指标参数为最低要求。
4、设备的安装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集中安装场地周围设置不锈钢围栏,围栏高度米。
5、所有设备应提供不少于三年的质保期。
(一)病虫监测智能网关技术指标具有设备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设备管理等功能。
1、设备集成(1)、内置10/100M网络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usb Host接口,能够满足现场各种监测设备的有线接入。
(2)、内置无线传输芯片,能实现较远距离(1公里以上)监测设备的无线接入。
(3)、通过与配套的无线视频传输设备,能实现较远距离(1公里)的视频、高分辨率图片采集设备的无线接入。
2、数据采集支持主动定时采集和根据上位机或数据中心命令采集两种数据采集模式,能实现对不同种类、不同品牌设备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
3、数据存储支持不小于32G的存储空间,能满足对各种类型监测数据不短于30天的存储。
4、数据处理支持对接入设备所监测数据的解析,具有加、减、乘、除等算数运算功能;根据远传数据包格式,在数据包中添加相关监测站(点)代码、监测设备代码、时间、设备运行状态等附加信息;支持使用XML格式或ProtoBuf格式进行数据打包,并通过TCP协议进行数据远传。
5、数据传输(1)、内置有线和无线网络传输模块,支持有线和2/3/4G全网通无线接入互联网,能够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软件平台或数据中心。
(2)、具备通讯故障恢复后数据续传功能,如因传输网络故障等原因未能将数据定时远传,则待传输网络恢复正常后能利用存储的数据重新上传。
6、网络安全网关应能够实现设备接入认证、用户登录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功能。
7、终端设备管理和控制通过与平台软件相互配合,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配置、升级、管理、控制,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运行状态。
8、配置和维护应支持本地和远程配置管理功能,支持本地/远程软件升级、查询、校时、配置数据读取频率等功能。
9、定位功能应内置定位模块,支持GPS和北斗两种定位方式。
10、工作环境应满足工业级环境要求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能在恶劣气候环境下正常运行。
(二)病虫害物联网县级分析系统技术指标系统主体功能如下:1、监测数据接收通过采用统一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认证网关装置,将县级监测点配备的智能型测报物联网设备产出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系统内,并进行数据标准化验证和统一管理。
建立田间智能物联网设备管理库,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
2、病虫害田间调查数据上报按照《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要求,开展病虫害田间调查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实现国家、省级任务自动上报,本地化特色业务报表自定义管理,无缝对接国家、省级系统。
并可以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出适合本县植保业务的表格。
3、基层监测点(户)管理根据本县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分布,建立重点监测乡(镇)、监测村、病虫监测户档案,明确各级测报网络体系人员的任务和责任,指导协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测报工作,逐步形成县、乡、村、户四级测报网络体系。
4、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应用多种统计原理和分析方法,根据病虫发生规律与环境关系,分析历史病虫发展趋势,做定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数字地图上叠加各类调查数据和设备数据,实时提供病虫害发生指标分析、物联网设备分布及工作状态、监测点分布等。
5、地区病虫害档案和病虫图谱收集、整理、汇总本地区主要病虫害的技术资料、图片资料和历史资料,以及影响病虫发生的气象资料、农业信息,完善病虫信息数据库,建立起完整的地区病虫害档案和病虫图谱。
6、预报情报报送按发文程序和要求报送病虫预报情报,预报内容包含发生期、发生量、发生程度、分布范围、预报依据、发生面积、危害损失和防治措施等,通过不断完善病虫害预报内容,量化预报数据,图文并茂,准确反映病虫害发生情况,形成完整的病虫预报。
7、工作管理考核根据安排的工作内容、考核任务及技术指标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量化工作内容和技术指标,重点考核病虫测报期数、准确率、时效性,信息的发布情况、覆盖率、到位率及在生产中的实际指导效果等。
8、硬件设备配置配备专业免维护的工控Linux主机,将县级多年累积的历史数据及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三)、野外自动气象监测仪(含土壤监测)技术指标果园土壤温湿度监测包括20cm、40cm、60cm不同土层深度的数据采集;(2)以上为野外自动气象设备的最低性能要求。
(四)、智能虫情测报灯技术指标1、满足GB/T (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标准中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
2、具有800万像素或以上的高清摄像装置,可对诱集到昆虫进行高清拍摄,所拍摄图像清晰度能够达到人工识别昆虫种类的要求。
3、可将所有诱集的昆虫虫体准确送至高清摄像装置拍摄区域内,并对诱集的昆虫虫体进行分散平整处理,保证每个昆虫虫体特征都被清楚拍摄。
4、具有自动清扫和昆虫虫体储存装置,可将拍摄完毕的昆虫虫体扫离拍摄区域,并收集与储存装置内,并分天存储。
5、具有RJ45网络接口,可采用FTP/TCP-IP网络通讯模式将所拍摄诱集昆虫图片上传至病虫害监测智能网关。
6、可输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以便于中心平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
状态信息代码符合本项目指导意见技术规范。
7、可对设备开关、工作时间段、图像拍摄频率、上传图像频率等设备管理信息进行远程配置。
(五)、害虫自动性诱监测仪技术指标1、能根据选用的性信息素诱芯种类对靶标害虫进行有效的诱捕。
2、可对诱捕的靶标害虫数量进行自动的、准确的计数。
3、配备田间安装支架,便于诱捕器、太阳能板以及自动计数装置的安装,且诱捕器高度可调。
4、配备太阳能板和蓄电池,能够满足自动性诱设备电力需求。
5、具有RJ45网络接口或RS485串行接口,可采用Modbus/TCP-IP或Modbus/RS485通讯模式将所诱捕靶标害虫数量等监测信息发送至病虫害监测智能网关。
6、可输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以便于中心平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
状态信息代码符合本项目指导意见技术规范。
7、可对设备开关、工作时间段、上传监测数据频率等设备管理信息进行远程配置。
(六)、智能孢子捕捉仪技术指标1、满足GB/T (植物保护机械孢子捕捉仪(器))标准中有关固定式孢子捕捉仪(器)的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
2、具有800万像素或以上的显微成像系统,能够自动对所捕获病菌孢子进行高清显微拍摄,所拍摄图像清晰度能够达到人工识别病菌孢子种类的要求。
3、能够实现从载玻片加载、病菌孢子捕捉、显微成像、已使用载玻片回收全过程自动化运行。
4、具有RJ45网络接口,可采用FTP/TCP-IP网络通讯模式将所拍摄病菌孢子高清显微图像等监测信息发送至病虫害监测智能网关。
5、可输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以便于中心平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
状态信息代码符合本项目指导意见技术规范。
6、可对设备开关、工作时间段、图像拍摄频率、上传图像频率等设备管理信息进行远程配置。
(七)、病虫发生实时高清图像采集设备技术指标1、病虫监测高清图像网络球式采集器(1)、采用1/英寸CMOS,超大光圈;37倍光学变倍,16倍数字变倍。
(2)、焦距:~208mm ;水平视场角:°~°(近焦到远焦);光圈:~。
(3)、支持超星光级超低照度,(彩色),(黑白),0Lux(红外灯开启)。
(4)、支持编码,实现超低码流传输;信噪比达到55dB 。
(5)、支持24V±25%宽电压输入;达到IP67防护等级。
(6)、支持软件集成的开放式API,支持标准协议(Onvif、CGI、GB/T28181) 。
(7)、支持单场景跟踪、多场景跟踪、全景跟踪三种跟踪类型。
(8)、支持水平方向360°连续旋转,垂直方向-20°~90°自动翻转180°后连续监视,无监视盲区。
(9)、支持水平键控速度°~200°/s ,垂直键控速度°~120°/s,云台定位可精确到°。
(10)、支持在温度范围为-45℃~+70℃、湿度≤95%的环境下工作。
2、病虫监测图像采集网络枪式传感器(1)、采用高性能六百万像素1/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要求低照度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
(2)、可输出600万(3072*2048)视频图像。
(3)、支持编码,要求压缩比高、超低码流。
(4)、变焦焦距~12mm。
(5)、支持走廊模式,宽动态,3D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数字水印,适用不同监控环境。
(6)、支持ROI,灵活编码,适用不同带宽和存储环境。
(7)、支持AC24V/POE,DC12V/POE供电方式,方便工程安装。
(8)、达到IP67防护等级。
3、网络硬盘录像机(NVR)(1)、支持嵌入式Linux系统,工业级嵌入式微控制器。
(2)、支持WEB、本地GUI界面操作。
(3)、可接驳支持ONVIF、PSIA、RTSP协议的第三方摄像机和主流品牌摄像机。
(4)、支持IPv4、IPv6、ONVIF(不支持ONVIF Server)、HTTP、DHCP、UPnP、NTP、SNMP、PPPoE、DDNS、FTP等网络协议。
(5)、支持VGA/HDMI视频同源输出。
(6)、支持内置SATA接口,单盘容量支持6T或以上。
(7)、支持至少1个百兆以太网口;支持4G无线通讯。
(8)、支持本机硬盘、网络等存储方式,支持外接USB存储设备备份方式。
(八)、田间手持病虫监测数据调查仪技术指标1、硬件参数(1)、CPU: 八核或以上;(2)、内存:3GBRAM或以上、32GB R0M或以上,支持32GB Micro-SD或以上扩展存储;(3)、通讯:支持4G全网通,具有通话功能,支持蓝牙,支持WIFI;(4)、显示:寸或以上防眩光显示,电容式触摸屏,1920×1080或以上像素分辨率;(5)、内置GPS、北斗定位;(6)、摄像头:1200万像素或以上主摄像头,前置500万像素或以上摄像头,照片位置坐标采集;(7)、电池:3000mAh或以上锂电池,支持GPS开启野外工作至少6个小时;(8)、配置要求:主机1台、电源充电器1个、操作说明1份、病虫调查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