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6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的形成、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3.初步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教学过程一、原子的构成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实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绝大部分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设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①绝大部分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一小部分带正电的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粒子反弹回来——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
[结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1.原子的结构原子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能够忽略(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是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5)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运动特点:无固定的轨迹,高速运动,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2、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
,电子层最多时有七层。
3、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
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则:“一低三不超”①电子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上层,再排下一层;(能量最低原理)②第一层最多不超过2e-;③第二层最多不超过8e-;④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e-。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本课题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1.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
4.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活动→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1. 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挂图(原子的构成)。
2.学生用具:原子构成的有关资料和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问属情景]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1 原子的构成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3.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⑴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⑶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原子模型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碳 6 6氧8 8钠12 11氯18 17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⑴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是多少?⑵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它是怎样确定的?它有单位吗?⑶原子中各粒子之间在质量上是什么关系?⑴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⑵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试推算磷原子的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①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②核内质子数就是核电荷数。
③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但很接近。
④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⑤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原子的构成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逐步熟记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的元素符号。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信息。
本节关键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元素、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子的构成。
元素符号。
难点:构成原子的几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记忆。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原子的结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体积极小。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质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原子核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种类每个质子的相对质量约等于1中子:不显电性每个质子的质量≈每个中子的质量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电子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电子运动的空间决定原子的体积(1)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因为在原子中有关系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4)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是原子的质子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
为何不看电子数?因为原子在化学变化时,原子中的电子有得有失,电子发生变化。
重点2相对原子质量重点3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Cl-35,Cl-37的两种原子;②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化合价价态的原子,如Cl2、HCl、KClO3中的原子;③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如Cl-。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相对原子质量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请注意以下两点:(1)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
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2)由于原子中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可近似认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核的质量决定原子的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三、注意点: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它条件下还可以再分。
课题 2元素一、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习元素概念请注意如下几点:(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般用“组成”,而分子用“构成”(2)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原子元素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特征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
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
只具有宏观含义(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5)地壳中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分别是氧、硅、铝、铁。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氧。
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含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既可表示氢元素,也可表示1个氢原子。
③表示一种物质,如Fe、C、P2.元素符号的书写,注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认识它的结构,二要能从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应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质子课题3离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rray(2)特点:①很小、有体积、质量;②是不断地运动;③同种原子质量、性质相同④原子之间存在间隔和相互作用力;⑤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m=1.6726×10-27 kg)相对原子核质量为1,决定原子的种类。
中子:不带电荷(m=1.6749×10-27kg)相对质量为1①原子决定元素中不同种原子。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4)构成②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③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④电子的质量很小,电子的质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
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①概念:国际上以一种C(6质子,6中子)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符号A r)(5)相对原子质量②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SI)为1(一般不写出)。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③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6)应用: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原物质的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史实: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英、道、原”)。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意、伏、分)。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电子(“英、汤、电”)。
附表(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表(2)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表分子和原子的比较表注:氢原子里无中子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表课题二 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去探究客观规律;2、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情感目标: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通过了解我国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成绩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习难点】原子的构成课前预习1、知识回顾:⑴分子是的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成和,和分别构成和,和再分别构成和。
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该粒子也是中的最小粒子。
⑵分子和原子的和都很小,二者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而不可再分。
2、预习检查:原子很小,但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和。
原子内既带有电荷,也带有电荷,但两种电荷的相等,相反,因此,原子电性。
课内探究一、原子的构成:自主学习:1、原子的体积很小,你能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原子的“小”吗?2、这么小的原子是否就是实心的不可分割的球体呢?观察右图,你能看出原子的内部结构吗?3、居于原子中心部位的粒子是什么?你能形象的描述它与原子的大小关系吗?4、原子很小,但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你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很小”与“很大”?合作交流:1、分析表一中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附表一),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分析表二中2、3、4列数据(附表二),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精讲点拨:每个带电荷1、原子电荷每个带电荷2、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带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内数相等,也与核外数相等。
因此,原子。
3、在原子中:数== 数== 数。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数不同,核外的数也不同。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自主学习: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与原子核(带正电)构成了原子。
2.核外电子:e,带负电,表示一个单位负电荷。
3.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和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原子核显正电。
4.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除以一种碳原子的1/12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二、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2.地壳里氧(O)、硅(Si)、铝(Al)、铁(Fe)含量相对较多。
3.如何书写元素符号:1)有一个字母表示的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的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的;原子是微观概念的物质的组成,又讲种类,又讲个数。
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给元素排序的,叫做原子序号,原子序号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元素周期表上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分区。
三、离子1.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的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发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钠镁铝)。
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氧氯硫磷)。
4.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叫做阴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四,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宏观表示某种物质,表示某种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微观粒子,表示这种分子的微观构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时1 原子结构【学习目标】学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学习过程】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不同,核外也不同。
模块二合作探究阅读课本内容,探究原子的结构。
1.请同学们看书,填写一下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质子带电,中子电,电子带电。
2.阅读课本了解几种原子的构成,讨论回答:(1)氢原子核内有个质子,个中子。
(2)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3)所有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都相等?(4)原子对外是否显电性?(5)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否相同?小结:对于原子来讲:不是所有原子都有;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中子数。
原子对外电性。
模块三形成提升1.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的核是()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 不能再分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 原子量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A 原子B 分子C 电子D 原子核4.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能够确定它的()A 原子量B 质子数C 中子数 D电子数5.原子中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6.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A.核外电子的质量B.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的质量C.中子的质量D.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7.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模块四小结评价【本课知识】: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2.同种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我的困惑】:。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1 原子的构成陶河中学黄诗贤一、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
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二、教学策略分析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但结合本校实际,没有多媒体等辅助教具,只能使用模型、图表等辅助手段。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1)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 、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 、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将教材中P70—P71 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2 .原子结构模型;3 .图表:附表1、附表2。
六、教学课时1 课时。
八、板书设计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半心〉1r囲千J不★L (不带电j作L <核夕卜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2, 相对擦子质量一——共屁聲叵—12原予的唐at *3、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 质子数 + 中子数九、课后作业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 核外电子B. 原子核2、已知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判断它的( A. 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的实际质量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 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5、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 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8、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 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中子D.质子)C.中子数D.质子数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6、已知一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差 (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192,其质子数为 77,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A.77B.1157、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核内质子数不同 C.38 D.269)B. 核内中子数不同 D .原子的真实质量不同A. 12 gB. 1/12C.12D.1.993 10-26 Kg/129、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原子核中子不带电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影响原子质量原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836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1)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每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5)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
如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1.原子的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电性。
核电荷数==核外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⑶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决定的。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2.相对原子质量⑴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单位制中单位为“ ”(一般不写出)。
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⑶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A、B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A、B两原子的质量之比。
课题2 元素1.元素。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水口中学段淑琴一、学习目标1、理解原子的概念2、学会用原子、分子的知识对化学反应实质性的理解3、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及关系,了解原子相对质量及跟原子组成的关系。
二、知识疏理1、原子是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是。
3、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
4、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5、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三、能力提高6、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何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何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何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何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7、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4)不显电性折粒子是(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课题2 元素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二、知识疏理和能力提高1.元素是具有__ ___的一类__ ___的总称。
2、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______元素。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A、原子量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4、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A、氧气B、氧原子C、氧分子D、氧元素5、二氧化硫是由硫____和氧____组成的。
化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形成。
预习案: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我的疑惑(有什么自己不能解决的,把它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9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持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表3—1、3—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阅读】教材第54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3—2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交流讨论】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3.分析表1,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训练案: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5)带正电的粒子是;(6)带负电的粒子是;(7)不带电的粒子是;(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9)质量最小的的是;(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陶河中学黄诗贤
一、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
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二、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但结合本校实际,没有多媒体等辅助教具,只能使用模型、图表等辅助手段。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70—P71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模型;
3.图表:附表1、附表2。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挂图)附表1:
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都不方便,故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那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
二、相对原子质量
让学生阅读教材P71的相关内容。
(板书) 1.定义(略)。
(问)哪位同学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的关系?
你们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八、 板书设计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 定义:
3、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质子数 + 中子数
九、课后作业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核外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质子
2、已知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判断它的()
A.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的实际质量
C.中子数
D.质子数
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6、已知一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其质子数为77,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差( )
A.77
B.115
C.38
D.269
7、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核内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真实质量不同
8、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 g
B. 1/12
C.12
D.1.993×10-26 Kg/12
9、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10、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
11、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最之比为( )
A.12:1
B.2:12
C.2:1
D.1:2
12、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13、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1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
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15、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16、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的相对质子质量为56。
现在有这三种金属各10 g,则这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比镁:铜:铁为。
17、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
(填序号)。
18、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