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搭石》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
设计理念:根据本文特点,我的设计主要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着使阅读者披文入情,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情感交融,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悟,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阅读的兴趣。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搭石用的石子导学案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导学案)师:(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看——(课本插图)这个小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点评:在导入环节,情境图,轻音乐配以教师的深情的描述,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课文那洋溢着浓郁生活的美的意境之中,同时巧妙地引入了课题,由课题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而富有美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搭石》教学实录教材简析:《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意境优美,语言质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与默默无闻中凸现。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表演等语文训练手段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并且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伟大的人性美。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2、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检测一下本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及搭石的作用。
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读第一自然节,大家再来体会一下。
2、生读第一自然段3、读得真好啊!谁能概括地说说搭石的作用。
(生自由说)4、师:说得好,搭石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而且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读这篇课文,感受一下这道风景的亮丽。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1、师:听老师范读2——4自然段,想想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这道风景的亮丽?2、师范读3、师:那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这道风景的亮丽?请大家再默读2——4自然段,画出风景亮丽的语句,可以在空白处标注出自己的感受。
4、生默读——画——写(理解好的同学同桌间小声交流)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1、师:谁先来说一说生:我画的是第三自然段的句子,我来读读“每当上工……画一般的美感”这很美。
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优秀3篇)《搭石》课堂实录篇一题记: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美美的掌声中,却发现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走上了讲台,噢,这就是郭昶,今天的他,穿了一身黑色的西装,非常精神,里面是一件粉色的衬衫,仿佛在诉说着他对美的追求。
今天,他要和我们分享的是《搭石》。
老师们,跟我一起走进他的课堂,感受他的教学风采吧:搭石(第二课时)郭昶(奉化实验小学)师: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小山村,继续领略那里的风光。
齐读课文。
师:昨天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还带着问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主要从课文的哪几个段里读懂了课文。
生:我从课文的第一段读懂了什么是搭石。
师:这样吧,同学们再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什么是搭石?生大声朗读。
师:读得非常认真。
生: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一生再读。
师:听了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吗?师:老师也明白了,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如果老师说错了,你会不会大胆地提出建议。
师:师介绍,漏掉“根据水的深浅”读。
生:老师漏掉“根据水的深浅”生:老师漏掉了“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这样,不是要掉到溪里去了。
生:老师漏掉了“平整”这样会掉下去了。
生:老师漏掉了“方正”生:老师把这些漏掉了,就不能体现家乡人的细心。
师:谢谢大家的提醒,所以,我们不要疏忽这些字眼,漏掉的字词点红。
请一生读。
再请一生读。
师:这一段看上去很平淡,但它是很严密。
课件出示“根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横着”看着这些词,你能说说什么是搭石了吗?请一生说。
师评:能用自己的话说,也不错。
再请一生说。
师:刚才通过学习,了解了什么是搭石,也感受到了这一段写得非常准确。
我相信,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他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自己再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大声读师:课文对搭石还有这样的介绍,屏幕展示“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
请一生读师:你有什么问题?生:搭石是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是家乡一道风景?生:风景是非常美丽的,可搭石一点都不美丽。
《搭石》课堂教学实录精选(一)一:导入:师音乐,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最让我难忘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走入21课__搭石。
(板书)二:新课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出示幻灯)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请你再读这句话,细细品位,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回答)。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课文第二自然段就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能找到吗?一起读读.(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师:为什么说搭石构成里家乡的一道风景吗?让我们再一次走入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 2.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三:品悟师:相信一副副美丽的画面已经呈现在你们的脑海中了,谁来说说那些句子让你感到美?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搭石教学实录9篇搭石教学实录 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搭石》,它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
本组课本围绕“爱”这一专题编排,。
本文正是一篇乡土头土脑息浓重的文章,它通过淳厚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下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和谐有序走搭石、相互忍让过搭石的一幕幕画面,表现了人们纯朴、勤奋、老幼相敬的难得品格和同心专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美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人、故乡事无穷而深刻的吊唁之情。
一、说教学目的(1)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乡亲们冷静无闻、无私奉献的精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熏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学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至关重要。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美好的情感。
四、说教学基本流程对于本文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四、课外拓展,谈自己身边的事。
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的环节中,针对孩子的情况,我提了最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搭石?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接着再交流问题“什么是搭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使学生理解“搭石”的特点及作用。
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小搭石,大道理——通过《搭石》的教学感受“和谐”之美教学设计说明: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乡土诗人刘章所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语言纯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阅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映入眼帘: 秋凉以后,乡亲们不约而同摆搭石,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主动背老人过搭石。
几幅画面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淳朴的民风,和睦的人际关系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的精髓。
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和追求的人生状态和生活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就有着丰富的内涵与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乡亲们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生活,感受到和谐的精髓,体会到和谐所创造的美好社会,把“和谐”的精髓运用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教学场景一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呢?谁能用书上的语句为我们说说?(生发言)师:是啊,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脱鞋挽裤)。
师:如果你也生活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地脱鞋挽裤,你有什么想说的?生: 没有搭石我们的生活就会不方便。
生:没有搭石我们的生活就会麻烦。
师:的确,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会不方便,就会麻烦。
【设计意图:从假设没有搭石开始,让学生体会到没有搭石的诸多不便,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必要性。
】教学场景二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搭石》试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讲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刘章爷爷的家乡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那儿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林,清澈见底的小溪,但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家乡的搭石,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文章《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刘章爷爷为什么写看似普普通通的搭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落实识字目标。
】1.自学反馈(1)识字。
本课会认7个生字。
读音方面,重点提醒“绰”的读音为chuò,多音字“间”在文中“二尺左右的间隔”读jiàn。
(2)写字。
本课会写10个字。
重点指导“汛、访、挽、稳”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易错字和易错笔画方面,写“访” 时,强调“方”的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
书写“隔”字时,注意右部“鬲”字下面是一横,不能写成两横。
2、整体感知【落实课后思考题一】(1)导语: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一味求快,要一边读一边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老师在多媒体上设置了计时钟表,读完之后记录一下自己的阅读时间。
现在,时钟已经启动,同学们开始读吧。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感知内容,记录下阅读时间。
(3)检验阅读效果。
①课件出示阅读思考练习,同时学生做题时不得回读课文课文中的搭石指的是()。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写乡亲们(),第三四段描写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课堂教学实录课前谈话师:孩子们叫一叫老师(学生叫)。
(展示滕王阁、图片,学生猜一猜。
作为武汉人,你有没有好的建议?(学生提建议)师:准备了吗?上课。
(多媒体展示,教师配乐)师:同学们看,这是刘璋爷爷的家乡,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有……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一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导。
师: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什么叫搭石?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以后读的时候不要添字,再把这个地方读一读。
生再读。
师: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生:必须脱鞋绾裤。
师:如果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
师:如果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挽裤。
师:如果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挽裤。
师:如果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挽裤。
师:从这一次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什么?生答。
师:这还是夏天,如果到了秋天,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河了。
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什么叫搭石。
齐读。
师:了解了什么叫搭石,下面请大家来说一说搭石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带来了方便。
生:还增加了邻里之间的情谊。
生:给村里增加了美丽的风景。
师: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是的,搭石构成了一道风景。
板书: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步,找出描写搭石的有关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想一想,这是一组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主阅读。
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师:这还有几个生词呢!我们来看。
(出示第三自然段,红色标亮文中部分词语)齐读词语。
师:协调有序是怎样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按照走搭石的顺序读。
(学生合作读)师:现在你们可是走搭石,如果走不好就会掉进水里?生继续轮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搭石》教学实录【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的主题是“人间真情”。
要求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美好纯真的感情,学习人物的美好品质,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
第20课《古诗两首》表现出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
而本篇课文展现了乡亲们之间纯朴的爱。
课文通过截取了乡村生活中老人摆搭石、乡亲们走搭、人们互相谦让等生活场面。
表现了乡亲们的一心为人、敬老爱老、互相谦让的美好品质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
课文第一自然段重点讲了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摆搭石两个问题。
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搭石。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概括了全文。
这也是一个一语双关的句子,风景既说的是搭石,又说的是纯朴的乡亲们。
这个句子也是难以理解的,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应先尽可能的铺垫,在理解全篇课文的基础上再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第二自然段还讲了老人摆搭石这个情景。
在这里有几个虚词“无论、一定、只要、知道”难以理解。
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读,把自己带到情境中多体会,感受老人一心为人的精神。
第三自然段是一个重点段落。
这一段不仅写了搭石的风景美,还写了走在搭石上的人心灵的美。
这一段主要抓几个重点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
前两个词表现了风景美。
协调有序从外在美延伸到了心灵美。
这里用学生亲自走搭石的方法,让学生去感受这种心灵美。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两个情景,一是两人相对过搭石,一是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体现了乡亲们互相谦让、尊老爱老的美好品质。
理解好这一段需要抓住“理所当然”这个词。
用心体会这个词的深刻含义。
这个词也可以将全篇的内容串连起来。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赞美之情。
也揭示出“借物喻人”这个写作方法。
本课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平凡中透露出深意,让人感到浓浓的朴素的美。
【学生分析】1.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有: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等。
《搭石》教学实录及自评作者:余勇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第9期【课堂实录】一、自主感悟——寻找美师:同学们,在刘章爷爷家乡这条无名的小溪上,一排排搭石是那么普通,那么不起眼,但就是这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
让我们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语体会美,想象画面读出美”,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走搭石的部分,把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语和句子做上记号,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交流品味——欣赏美1.一行人走搭石生:我喜欢的词语有“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语,谁来说说“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生:配合默契。
师:课前你查了字典,这是一种很好的预习习惯。
来,自己读一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这是怎样的协调有序?师:是啊,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有人跌入水中吗?生:(摇头)没有。
师:该是有人在指挥吧?生:也没有。
师:没有人指挥,没有人跌入水中,他们的动作配合得如此默契而有序,这就叫——生:(齐)协调有序。
师: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词语。
师:就这样,每当上工、下工,总有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走过搭石,我们总能听到——生:(齐)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在清澈的溪水中总能看到——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结合这些理解,你能想象出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生:每当上工、下工,人们走搭石的时候,有一种踏踏的有节奏的美感,像一首乐曲。
生:大家配合得协调有序,从来不会踩到或者挡住别人。
生: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溪水中像一幅美丽的画。
师:这样的美景,如诗如画!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
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读得真好,你把我们也带到了画里。
还有谁想读一读?从你们跃跃欲试的表情看,大家都想读。
《搭石》课堂实录课前交流,准备上课一、复习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搭石。
谁来介绍一下什么搭石?(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生1: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人们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们赞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还知道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生1:摆搭石生2:走搭石、赞搭石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搭石呀,在我们生活中不光很重要,而且还是一道风景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去感受这一道独特的、优美的风景,你们愿意吗?生齐答:愿意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相关断段落,勾画出人们具体走搭石的句子。
(课件出示默读要求)(评析:这一环节,共用时3分钟左右,通过复习梳理课文结构。
从学生经过初读以后已经到达的层次开始,从对教材与学生的整合分析中把握教学起点,围绕“找出人们走搭石的句子或段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二、主题探究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认真勾画。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具体描写人们走搭石的?生:第三自然段(人们走搭石的时候,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师:人们走搭石要走得快还是慢?生:要走得快。
师:为什么要走得快?生:走得快才能保持平衡,走得慢的话,后面的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去。
师:谁能引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说一说生:“紧走搭石慢过桥”生齐读这一句俗语。
师:想一想哪一句话是具体描写人们走搭石的美?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嗯,你找得好,读得也流利。
但有的字还读得不准确。
师正音(课件出示相关语句)生齐读师: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让你感受到美?生1:清波漾漾生2:人影绰绰生3:协调有序师: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些词语的呢?(课件出示画面)生1:清波漾漾是指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很美的画面。
《搭石》教学实录四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惠欣教材简析:《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意境优美,语言质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与默默无闻中凸现。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表演等语文训练手段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并且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伟大的人性美。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2、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检测一下本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及搭石的作用。
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读第一自然节,大家再来体会一下。
2、生读第一自然段3、读得真好啊!谁能概括地说说搭石的作用。
(生自由说)4、师:说得好,搭石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而且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读这篇课文,感受一下这道风景的亮丽。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1、师:听老师范读2——4自然段,想想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这道风景的亮丽?2、师范读3、师:那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这道风景的亮丽?请大家再默读2——4自然段,画出风景亮丽的语句,可以在空白处标注出自己的感受。
4、生默读——画——写(理解好的同学同桌间小声交流)●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1、师:谁先来说一说生:我画的是第三自然段的句子,我来读读“每当上工……画一般的美感”这很美。
诵读感悟情感熏陶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堂教学录一、激趣导课:师:这节课,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投影课文插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从图中我看到一位叔叔正在搭石。
师:很好,看来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什么是搭石了。
生:从图中我看到一条小溪,没有桥,人们要踩着石头过溪。
师:说得真好!像图中这样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一步左右的距离,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板书:搭石,齐读两遍)二.整体感知:师:搭石,构成了作者家乡的一道风景,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这一道美丽的风景。
下面请大家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确、读流利)(生读)师:读了课文,大家是否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出示生字词)(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师:火车开得真棒!看来你们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
那你们是否都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解疑)师: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课文大家一定也读得很好。
谁想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分段指读,品读)师:真不错!我们班的同学朗读水平和品读能力越来越高了!师: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读)生: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家乡的人们在秋凉以后摆搭石的情景。
生: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家乡的人们在秋凉以后摆搭石和走搭石的情景。
师:概括得非常完整。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家乡的人们在秋凉以后,总有人摆搭石,为大家提供方便以及人们走搭石时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板书:摆搭石,走搭石)三.品词析句:师: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细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语句或段落,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投影出示要求)(生读)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把你的阅读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
生:让我感受到美的地方有:“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搭石教学实录小学语文观摩课《搭石》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公开课《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平衡”、“清波漾漾”5个词语,并理解“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
2.重点通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学习,知道搭石的作用,感受乡亲们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从中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农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也在农村。
请看屏幕!那里有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有绿意葱茏的树林,有连绵起伏的山峦。
可是每每他回忆起家乡,还是觉得家乡的搭石最美。
那就让我们随着刘章爷爷一起走进这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读词: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写字:学生找容易写错的字,老师板书指导。
2.检查课文朗读小组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落实重点第一自然段1.在大家读的时候我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理解“搭石”。
可是读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没有明白“搭石”到底是什么呢?生回答。
大家一起再告诉我一遍。
4.学写生字。
这里有五个字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觉得写的时候哪个字的哪个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师示范书写“暴”。
学生用食指跟着我写一遍。
读词。
5.句子训练,感受搭石的重要。
同学们,如果没有搭石,村中的人们会怎样过小溪的?)想一想还有谁要做什么,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回到原句再读读。
第三自然段1.紧扣“风景”,谈话,激疑:是的,搭石,就是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行走的石头。
只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又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应该是美的,而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我们杭州西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课堂实录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
二、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脱鞋挽裤、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诗歌化文本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走搭石),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美。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们的美好情感。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搭石》讲堂实录师:我看到好多语句上划上了漂亮的波涛线,我们依次序来沟通、沟通。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方的抬起脚来,后边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盈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 . (“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有的读 xínɡ,有的读hánɡ)师:建议不一致呀,想想:体育课上 , 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齐整的一队,叫作排成一——生:行( hánɡ)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生:一行( xínɡ)人师:齐读两遍。
(生读)漾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师:“人影绰绰”要读正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清波漾:你从哪儿领会到幅画面的美呢?生:我从“ 有序”领会到美。
:怎的作才是有序的呢?生 1:就是很有序,配合得很好。
: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 2:就是“前方的抬起脚来,后边的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快的音”。
:你系下文理解了。
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学生:前方的⋯⋯后边的⋯⋯前方的⋯⋯后边的⋯⋯)咱合作着一。
:(指)你在走在哪?生:搭石上。
: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水里,有信心?生:有。
引: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候,作是那么有序!前方的——生 1:抬起脚来:后边的——生 2:跟上去:(速度快)前方的——生 3:抬起脚来:后边的——生 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方的——生 5:抬起脚来师:后边的——生 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盈的音乐。
师:像——生齐:轻盈的音乐。
师:让我们持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方,这边两组走后边。
师:前方的——生(组 1):抬起脚来师:后边的——生(组 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本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领会得好。
《搭石》课堂实录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齐读课题生齐:21搭石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搭石有所了解了,谁能来说说什么是搭石?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
(出示图片)师:但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做做动作。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也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还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还是必须——生: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师:不错,小小的搭石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从哪些词语中让你感受到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呢?生:“平整方正”(点击课件,出现着重号)生:“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点击课件,出现着重号)师:为什么?师:精心的挑选和细心的摆放,正是乡亲们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写照。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细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师: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的纯朴和善良(板书:善良),难怪刘章爷爷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是的,那里的搭石处处是美,有看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美。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去找找这样的美吧!师: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美,把它勾画下来。
师:两人交流,你可以读一读课文中的美句,画一画文中的美景,感受看得见的美;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感悟,演一演文中的情景,体会看不见的美。
师:相信,一幅幅画面已在大家的脑海中呈现,相信,美已走进了大家心里。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吧!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呢?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
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是的,自己的事再急,也要把搭石弄好。
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
师:理由呢?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
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可为什么他还要“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呢?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
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师: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师:通过老人的动作,我们感受到他那美好的心灵,在我们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关心别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景。
搭石连同这善良的老人构成了搭石的一道风景。
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读得很流利。
说说看,这个语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生:我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感受到美。
(点击课件,两个短语下出现着重号)师:能通过朗读把这美妙的声音送给大家吗?(生读)师:踏踏,多么清脆。
这踏踏的脚步声,是一串在搭石上跳跃的音符。
多美的画面啊!你还有别的感受吗?生:我从这段话中体会到家乡的人们走搭石十分默契,动作十分协调,看着很整齐,很美。
师:默契也是一种美,想想这搭石并不好走,必须得走得快,一个人走还好,特别是很多人一起走时,就需要默契了。
走搭石,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可以体会到什么?生:体会到人们之间非常和谐,有一种和谐之美。
师:你体会得真细腻呀!除了这些,你还能从哪些描写感受到美?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点击课件,两个词下出现着重号)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请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么样子?谁能用自己的告诉同学们?生:小溪潺潺地流着,人的影子在摇晃。
生:清澈的溪水在荡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动,看不大清楚。
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师:因为走搭石的人,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才有了这一幕幕和谐、富有诗意的画面。
(板书:和谐)正是有了人的活动,普普通通的搭石才美了起来。
因为和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生: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师:找得真好,多么动人的一幅画面啊!从这幅画面你感受到什么?生:村民们有礼貌,很友好。
生:村民们懂得谦让。
(板书:谦让)师:那就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子里读出来。
(指名读)师: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常见的情景、平常的动作蕴含着浓浓的乡情。
大家齐读,把这种浓浓的乡情读出来。
(生齐读)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生: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
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是怎样的弯呢?(身子成90度)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老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生:尊老爱幼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生:敬老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生:家乡的一道风景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生:不会。
师:为什么?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如果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因为(指课件文字)——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生: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
所以,“上了点年岁的老人,……”(学生一起读)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生:一道风景(“理所当然”是文章的关键语句,这个词语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美的点睛之笔,只有教师很好的解读了教材,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抓住关键所在。
读课文就是要做到“咬文嚼字”,不仅要理解字面的含义,还要透过字面理解引申义,以及把这个词放在整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去体验,并且还要注意用好这个词。
理解、积累、体验、运用是语文词语教学的基本要义。
此环节的处理没有停留在词语教学的表面,而是还做到了通过抓住关键此,让学生体验到人性的善美,把词语教学和生活感受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有助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师:是啊,正是乡亲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让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道自然、朴实、生动的风景!风景中的人——村民们在秋凉以后,会根据——(生接读)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生接读)人们走搭石时,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生接读)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生接读)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生接读)(全课的学习都是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来进行,思路清晰流畅,每交流一段,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强化这种认识,相信这道特殊的风景已经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
)师: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那它是什么?生:是乡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
生:是联结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