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类似坏人假设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若干问题引言人性假设是经济学中一个长期争论的主题。
人性假设是指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行为时所假设的人的本性和行为动机。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人性假设是研究经济现象和设计经济政策的基础之一。
然而,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人性假设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若干问题,并分析其中的争议。
1. 人性假设的含义和分类人性假设是指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行为时对人的本性和行为动机的假设。
根据不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目的,经济学家通常将人性假设分为两类:理性人假设和有限理性人假设。
1.1 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完全理性和自私的。
根据这一假设,经济学家认为人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所有可利用的信息,并根据最大化个人效用的原则进行决策。
理性人假设常用于建立经济学中的基本模型,如供求模型和效用最大化模型。
然而,理性人假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理性人假设忽视了人的有限认知能力和有限信息获取能力,对人的决策过程进行了过度简化。
其次,理性人假设假设人的行为都是自私的,忽视了人的合作和社会心理因素。
1.2 有限理性人假设有限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和有限自私的。
有限理性人假设假设人在做出决策时受到有限的认知和信息约束,并根据满足某种目标的原则进行决策。
有限理性人假设考虑了人的认知限制和有限信息获取能力,更贴近于实际的人的行为。
有限理性人假设在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解释经济现象方面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然而,有限理性人假设也存在对模型的复杂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要求较高的问题。
2. 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议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2.1 人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社会的?传统的经济学人性假设认为人的动机是自私的,即人在经济行为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随着行为经济学和实证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的动机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人在经济行为中也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由于经济管理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码以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
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
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常学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和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
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
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同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和相互关系两方面.一、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有不同的派别,在经济学和管理学各自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大多数的一般行为出发进行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Opportunism)倾向的人。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了出发,通过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
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
理性人的基本倾向与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和长期利益。
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和声望上的满足。
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和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和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
因此。
经济学的行为就是理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经济人假设借助于可计量的货币作尺度,特别有利于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经济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计量和模型化,这可从较少使用定量分析和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经济也挖于假定人是经济这一事实中得到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假定,但隐含着经济人的假设。
215学术论丛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郭昊明郑州市第七中学摘要: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是基于不同的人来进行区分的。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其实不然。
经济学和管理学都是独立的学科,它们并不探究每一个不同或者具体的人,它们是按照自己研究的主体和对象来给人进行一种假设,而这是结合人的一般行为特点来赋予人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假设。
从而进行下一步解析,所以解析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提出了人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设。
因此,本文将注重从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和相互关系来分析这两门学科对行为主体假设的区别。
关键词: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相互关系引言: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门学科的根本区别一直都是学术界中的热点问题。
能够将两者有意义的区分和联系相结合是最好的。
把经济和管理的根本异同剖析出来,这不仅具有时代意义,还能促进相互之间的发展结合。
一、行为主体中基本倾向的区别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部,对于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统一的,即使都是在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在经济学中是假设人是经济人、管理人抑或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人,而这是基于经济学考虑到大多数人而分析的目标与规则的合理度。
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基本倾向是一致的。
经济人是以其经济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去除成本来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净利润;而理性人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利益的综合拓展和长远考虑。
一般情况下已没有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区分概念,如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直观反映出在交易中物件的一定价值,是衡量我们劳动力价值交换的重要尺度。
因此即分析到,经济利益始终是综合利益的基础,而衡量价值的尺度是商品交换的重要体现。
所以说这两门学科已不在一般情况中区分,也可得知经济人为达经济利益的行为即理性行为,理性行为是为达一定范围内最大净利润的行为[1]。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马克思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隐含的经济人假设。
试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Economic Man Hypothesis)是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它被通常用来描述和分析人们在经济行为中的决策过程。
经济人假设假定个体在经济决策中是理性的、自利的和有限制的,这一假设在许多经济理论和模型中都被广泛应用。
在现实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往往是复杂的、不确定的,甚至是非理性的。
本文试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改进的建议。
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体在经济决策中是理性的。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利益做出准确的评估,并做出最佳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情绪、偏见和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可能会受到“噪音交易者”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在消费决策中,个体可能会受到广告、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消费选择。
经济人假设在描述现实经济行为时存在局限性。
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体在经济决策中是有限制的。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面对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佳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对称和不完全信息的情况很常见。
个体往往缺乏对市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完全信息,而且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也受到认知和信息处理的局限性。
在描述现实经济行为时,经济人假设也存在局限性。
在认识到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后,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种可能的改进是引入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经济决策中不总是理性的和自利的,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情绪、偏见和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改进经济理论和模型。
另一种可能的改进是引入实证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进行观察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经济理论和模型。
在总结中,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和分析人们在经济行为中的决策过程。
001用经济学原理,让坏人变好人一个人做点好事儿并不难,难的是引导别人也做好事,尤其是这个人还总是针对你,对你使坏。
最近,网络作家雾满拦江在一篇文章里说,要让一个人弃恶从善,只要想办法让他做件好事,就能增加他再做坏事的成本。
在经济学上,这叫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
唐朝有两个高官叫姚祟和张说,这俩人是死对头,都恨不得杀了对方。
有一天,姚崇真的要死了,担心张说会报复姚家,怎么办?这时,他把儿子叫过来,密授活命之策,说我死后,你先送给张说一大堆珍奇古玩,再让他帮我写个墓志铭。
他收了这么大礼,抹不开面子,肯定会写的。
这样,他就不会再加害你们了。
为啥?因为连墓志铭都替人家写了,就等于向姚祟示好,以后还怎么下毒手报复他的家人?最终,张说还真就上套了,但也来不及反悔,只好放过姚家。
你看,死姚祟算计了活张说,就是因为他看准了张说的人性弱点,先让对方做点好事,这样他就不好意思撕下脸皮做恶人,索性好人做到底。
再举个例子。
有个小女孩,挤破脑袋考上了公务员,可是单位有个资历老一点的女同事,老是看她不顺眼,横竖挑毛病,在背后给她穿小鞋、上眼药。
这个小女孩在单位没啥背景,没人帮着撑腰,拿这位老同事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终怎么办呢?这个小女孩发现对方特别喜欢唱一种地方剧。
于是她就特意登门拜访,说她也喜欢这种地方剧,想请这位老同事指教指教,并想拜她为师。
这一下就把那位老同事给惊讶坏了,精神抖擞地唱了一晚上,教这个小女孩唱戏。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大大改善,女同事再也不针对这个小女孩了,还成为了女孩的保护神,主动出面替她争取各种福利机会。
你看,两人之所以由敌视变成了朋友,就是因为,这位老同事觉得自己对女孩做了件好事儿,觉得自己应该把这个好人的身份一直做下去。
反过来,要是你对坏人总是主动示好,他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坏。
比如,西方有个很流行的小故事,说有个叫汤米的小朋友,在幼儿园被尼克打了。
妈妈给了汤米一块蛋糕,说把这个蛋糕给尼克,你们就能成为朋友了。
一、四种人性的假设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工作目的的基本估计。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雪恩在其名著《组织心理学》一书中阐述了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及复杂人。
(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管理者们的一种人性观。
“经济人”假设从享乐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利益、满足一己之私利,工作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经济人”假设的人性观1.一般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可能,它就会逃避工作。
2.由于人类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以惩罚相威胁,以便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
3.一般人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相应的管理方式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科学管理理论为“x”理论,其相应的管理方式:1.科学管理是从工场作业的研究和分析发展出来的。
他所关心的是生产特殊技术,管理要以效率和生产为中心。
2.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头等工人,并对工作制定恰当的定额、合理的日工作量;必须对工人进行训练,使之掌握最好的工作方法。
3 .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工作定额,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以物质刺激作为激发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措施。
4.为了提高效率,把管理与实际操作分开。
在工厂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职能管理。
强调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于是指挥、监督、控制。
5.提出管理中的“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督促权。
评价首先,该理论站在极端主义的立场上,把人看成是天生懒惰的,因而带有根本性质的错误。
其次,泰勒采用一系列措施大大改进了过去的混乱管理,明显地提高了工效。
但是,他把人们分成少数的管理者与多数的被管理者,并把这种人为的分类说成是天生的人性,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极端错误的。
再次,泰勒所殷切期待的工人与资本家携手合作的“心理革命”也终于没有出现,因为人不是机器的附属物,更不是机器或愚蠢的动物。
组长:王晓阳组员:张凤、曾丝丝、温春艳、熊姣、吴慧范式、研究范式、分析范式一、范式1含义范式的英文“Paradigm”一词源自于古希腊文“Paradeiknunai”,其原意是“共同显示”(show side by side)之意,15世纪转为拉丁文“Paradeigma”,由此引申出范式、规范(norm)、模式(pattern)和范例(exemplar)等含义。
范式是用以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approach)的,所以提出了范式。
科学研究中所指的“范式”是由美国哲学家、科学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托马斯·S.库恩(Kuhn,1959)率先在《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一文中使用的一个术语①。
在库恩看来,通常意义上的范式是“一个时代提供给社会参考的、在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方面被普遍认识的科学成就”。
范式是由从事某一特定学科研究的科学家们在这一学科领域内共有的世界观、共识和基本观点构成的。
2代表人物在管理学理论研究中,意大利管理学家乔万尼·多西(Dosi,1982)最先提出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概念。
在乔万尼·多西看来,“一种技术范式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观点’”,一系列程序,以及一种关于“相关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特定知识。
多西(1988)认为,技术变革模式相对有序的特征通常是用技术知识范式积累的本质来解释的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H.伊戈尔·安索夫(Ansoff,1987)指出:“范式是关于研究对象的假设和事实的理论体系。
”[8]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教授肯尼斯·D.贝利(Bailey,1994)认为,范式“这个词用在社会科学中就是指观察社会世界的一种视野和参考框架,它由一整套概念和假设所组成”。
[9]美国堪萨斯大学战略管理学助理教授文森特·L.巴克和管理咨询顾问马克·A.穆恩(Barker和Mone,1994)认为,范式“是一套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规则或规定,它界定了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范围以及如何在有关领域中获得成功”,并又指出“所谓的成功是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由于经济管理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码以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
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
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常学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和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
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
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同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和相互关系两方面。
一、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有不同的派别,在经济学和管理学各自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
(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大多数的一般行为出发进行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Opportunism)倾向的人。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了出发,通过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
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
理性人的基本倾向与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和长期利益。
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和声望上的满足。
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和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和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
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
因此。
管理学中四种最主要的人性假设理论及其主要观点以及浅谈应用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又称“实利人”假设,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学理论,是早期管理思想的体现。
这一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企业中,人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资本家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才开设工厂,而工人则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才来工作,只要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大家都可得到好处。
“经济人”假设包括如下基本观点:1、职工基本上都是受经济性刺激物激励的,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向他们提供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会去干;2、由于经济刺激在组织的控制之下,所以职工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被动的,他们的行为是受组织控制的;3、感情是非理性的,必须加以防犯,否则会干扰人们对自己利益的理性的权衡;4、组织能够而且必须按照能中和并控制住人们感情的方式来设计,特别是那些无法预计的品质。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又称“社交人”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最大需要是社会性需要,人在组织中的社交动机,如想被自己的同事接受和喜爱等,远比对经济性刺激物的需要的动机更加强烈。
只有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才能有最大的激励作用。
“社会人”假设可概括为如下几点: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3、与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工更容易对同级同事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4、职工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管理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自我实现人”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施恩在总结了马斯洛、阿吉里斯、麦克雷戈等人的理论后,提出了以下自我实现人假设,并认为这种假设与麦克雷戈的“Y”理论假设是一致的。
四种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
管理学中四种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
1、经济人假设。
把人当做一种‘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欲,工作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2、社会人假设。
认为人除了物质外,还有社会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3、自我实现人假设。
认为人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需要充分的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从而得到最大的满足感。
4、复杂人假设。
认为就个体而言,潜力和需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各不相同。
经济人假定管理学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经济人假定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它源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
经济人假定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进行选择。
这意味着个体会权衡各种选择的利弊,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在管理学中,经济人假定被广泛应用于组织行为和决策理论。
它认为个体在组织内部的行为和决策可以类比于经济市场中的买卖行为。
根据这一假定,管理学家可以分析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动机、行为方式以及决策过程。
经济人假定的应用在管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个体行为与经济市场进行类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组织内部的行为和决策。
这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和决策流程,从而达到组织的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首先对经济人假定的定义进行详细解释,进而探讨其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进一步评估经济人假定在管理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促进经济人假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明确且有序的文章结构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经济人假定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首先,在引言部分(1.引言)中我们将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预览。
其次,在正文部分(2.正文)中,我们将分为两个小节来探讨经济人假定在管理学中的定义和应用。
2.1 经济人假定的定义:在本小节中,我们将对经济人假定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2 经济人假定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在本小节中,我们将深入研究经济人假定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领域,如组织行为、决策理论等,通过实例和案例来说明经济人假定对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
最后,在结论部分(3.结论)中,我们将对经济人假定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经济学方法论那些事儿,这可有意思啦!首先,咱得明白经济学方法论有个特点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啥意思呢?简单说,实证分析就像是个侦探,只关心“是什么”。
比如说,研究一下今年猪肉价格为啥涨了,是不是猪少啦,还是大家突然都爱吃猪肉啦。
而规范分析呢,就像是个裁判,会说“应该是什么”。
比如觉得猪肉价格太高了,政府应该出手调控一下,让大家都能吃得起猪肉。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有次我去菜市场买菜,发现猪肉价格高得离谱。
我这实证分析的小脑袋瓜就开始转啦,到处打听,发现是因为最近猪瘟,好多猪都病了,所以猪肉供应少了,价格就上去了。
然后我那规范分析的心思又冒出来啦,想着这价格这么高,老百姓吃不起可不行,政府是不是得想办法鼓励养猪户多养点健康的猪呀!接下来,经济学方法论还有个特点叫“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
定性分析呢,就好比你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靠的是感觉和经验。
定量分析呢,就像是拿尺子量东西,要精确到数字。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比如说研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定性分析可能就是说这个城市发展得挺不错,因为产业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
但定量分析就得拿出具体的数据,像GDP 增长了多少,失业率是多少。
我之前做一个小研究,想看看我们小区门口那个水果店生意咋样。
定性分析就是感觉他家水果新鲜,老板服务好,生意应该不错。
但定量分析我就去蹲点,数了数一天有多少人进去买,平均每个人花了多少钱,这才心里有数。
再说说“个体分析和总体分析结合”这个特点。
个体分析就是研究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或者企业,总体分析就是看整个大群体、大市场。
比如说,研究手机市场。
个体分析就是看某一个品牌的手机,它有啥特点,为啥有人喜欢买。
总体分析就是看整个手机行业,市场规模有多大,发展趋势是啥。
我之前想买手机,就先个体分析,看中了一款觉得性能特好。
但后来又总体分析了一下,发现这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下降,售后可能不太靠谱,最后还是换了别的。
企业管理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浅析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市场上同时存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交换价值相等的货币,质量好的良币会被熔铸或收藏,退出流通领域,而质量差的劣币则会取代良币充斥市场。
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法则刚好相反,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道德环境、制度约束有缺陷的地方,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清官总被贪官排挤,盗版软件冲击正版,小道消息容易传播,娱乐圈盛行潜规则,医生拒“红包”成另类……企业管理中更是如此!如果在晋升、薪酬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公平,而又得不到及时纠正,比如一些人通过欺骗、贿赂或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升迁、捞到了好处,别人就会纷起效仿,而那些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人,开始可能发发牢骚,继之会自暴自弃,最后干脆同流合污,把自己也变成“劣币”。
用不多久,这个企业就会变得人浮于事、乌烟瘴气。
试想,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大锅饭盛行,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久而久之,“老黄牛”能不被“懒汉”驱逐?试想,如果一个组织内部论资排辈,只看资历,不重能力,长此以往,“人才”能不被“庸才”驱逐?试想,如果一个组织内部风气败坏、纪律废弛、是非颠倒,假以时日,正直善良者能不被钻营取巧者驱逐?这也说明,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劣币”的破坏性作用远比“良币”的建设性作用要大。
就像箱子里出现了一个“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整箱子都变成“烂苹果”。
可怕的,并不在于一个“烂苹果”,而是它的惊人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单位很快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就像一位巧匠花一年时间精心雕琢的工艺品,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它。
“害群之马”、“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也是对这种现象的形象比喻。
这就告诉我们,企业管理要出效益,首先必须在各方面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建立健全一种公平合理的机制。
导向正确了,才能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制度健全了,才能防止坏人作恶,好人变坏。
浅析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的异同【摘要】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都强调了人的自利性,但两者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对于自利性的态度、自利性的克服等观点都有显著差别。
但是在不少文献特别是管理学文献中二者却被等同,这导致了对经济人假设的错误认识。
本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人性恶论人性假设辨析人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起点,经济人假设和性恶假设都强调了人的自利性,于是二者总是被人们混为一谈,用性恶论代替经济人假设,导致了对经济人假设的错误认识。
一、经济人假设的历史起源在人性假设上,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
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私人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
希普对“经济人”的定义是:经济人的称呼通常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他们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
这里理性是一个手段、目的的概念,不存在偏好的来源或价值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l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然而最早系统地运用“经济人”这个假设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的“经济人”假设指出:人都是理性主义的利己者,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主动促进公共利益,但却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人往往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经由边际革命、一般均衡理论的推演,实际上赋予了经济主体三重基本规定:完全自利(目的)、完全理性(手段)、完全信息(条件)。
二、性恶论的历史起源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理论基础之上的“X理论”。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1960年出版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总结了“X理论”:这种假设从重视物质欲望的享乐主义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理性地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唯一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报酬,经济动机是唯一激励诱因。
1.大萧条时期,资本家为什么倒掉牛奶(1)供求关系,牛奶过剩,减少供给,提高牛奶价格,增加利润(2)成本问题交易成本:在市场中,要完成一笔交易的所花费的成本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需要付出运输、仓储、搜寻信息、时间等成本,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些为了达成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称之为交易费用。
信用成本:是否真的送到了有需求的人手中?2.市场经济使好人变坏,坏人变好。
(1)使好人变坏:劣币驱除良币,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例如,卖假货比卖真货利润更大;炒房比做实业更让人趋之若鹜;抄袭比原创来得受人欢迎;(2)使坏人变好:增加做坏事的成本3.盗版光碟和正版光碟是互替品吗?(1)互替品是双向的(2)惰性4.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分为两个阶段:(1)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增加。
(2)在工资率较高的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减少。
因此,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S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
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
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
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
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5.二手车比新车贵(1)需求很大,饥饿营销(2)保值率高的车型的优势在于它的价格受降价风潮的影响不大,使消费者承受较小的因产品贬值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6.钻石价格为什么比水高?水的使用价值显然高于钻石,钻石储量大。
(1)钻石用处少,但是需求大。
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假设干问题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争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注意。
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有无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
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是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
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开展,都只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
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开展经济理论。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框架;开展;中国化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问题有许多争论。
这些争论有三种倾向。
一是坚持亚当·斯密以来“经济人〞人性假设的根本内涵,并进一步加以开展或丰富,如新古典主义“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博弈论的合作理性经济人假设等。
二是坚持“非经济人〞人性假设,这种倾向并不认为人的行为是以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是以其他目标作为行为的出发点。
如“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人性假设。
三是试图将马克思“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与西方“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结合起来,如“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新经济人假设、“科学经济人〞假设、“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等等。
一、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经济学科的开展过程是人们探求现实经济现象本质关系,从而形成形形色色理论的过程。
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起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出结论以解释世界,说服他人。
这个过程可分解为以下组成要素:假设条件、方法、表述、结论。
由于经济学家处于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思维,掌握不同的语义等原因,这些要素可以有不同含义。
综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假设条件往往被理解为约束条件、前提条件、逻辑起点或逻辑条件。
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还将其理解为普遍原理或根本原理。
【案例1】由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创伤。
文化大革命期间那些祖国优秀的人才,知识分子遭到极不公平的对待,要么是下乡劳作,与农民打交道,要么就被红卫兵批斗。
那是一个坏人当道的社会,四人帮猖獗,致使中国人才严重流失,也使得中国文化,科技停滞不前。
历史上的有些朝代有存在类似的情况,忠臣得不到重用,奸臣霸占朝野。
那些忠臣总是被奸臣算计,排挤,甚至陷害,最后使得他们不得不隐居山林,他们的才能从此被埋没。
这很像货币金融里格雷欣法则,奸臣和忠臣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忠臣的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被隐藏,而奸臣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被重用。
【案例2】案例一: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
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在此场景中,所谓的“良币”是指那些规规矩矩排队的人,他们遵守了道德规范,但是却往往被插队的人(劣币)挤到一边,往往是最后上车或者根本及挤不上车的人。
这种情形的危害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插队的队伍,久而久之,当没有任何一个人遵守秩序时,乘客的效率会变得极低,同时也存在例如踩踏事故的隐患。
解决方案:树立警示牌提醒乘客遵守排队秩序,安排文明督导员进行监督,同时,每位乘客应该自觉提高个人修养,遵守道德规范案例二:在有些单位,埋头苦干,勤勉努力而又默默无闻的员工(良币)会受到忽视,而那些阿谀奉承,擅长拍马屁的员工(劣币)则受到老板的重视,频频升职。
这样的危害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越累越少的员工干实事,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解决方案:创新员工评价机制,注重业绩,提倡实干,杜绝浮夸案例三: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如同瘟疫一样蔓延,不贪污受贿损公肥私只能吃苦受穷。
而且,在众人皆贪的时候,独善其身者常常被视为异己分子,无处容身,被迫同流合污,否则被排挤出局。
经济学中类似坏人假设
在我们日常的经济、政治生活中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引入西方世界的“性恶论”思想,所谓“坏人假定”思想。
基督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原罪说”,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
西方经济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X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向来都是自私的,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要求,必须严加监督与控制。
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制度设计关键在于假定,从…好人‟的假定出发,必定设计出坏制度,导致坏结果;从…坏人‟的假定出发,则能设计出好制度,得到好结果”。
西方政治学也有一个有名的假定:“政治无赖假定”,即若无监督,官员必定无赖,权力必定导致腐败。
也就是承认人性是有弱点的,先假定每个人都有贪欲的原念,在缺少制约的情况下,任何好人都可能变为坏人,这在反腐败斗争深入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不证自明或者说无须证明的一般的社会常识。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也有一个著名的“坏人理论”,即要从“坏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
正是因为人性恶,是坏人,会做坏事,为了禁止坏人做坏事,让坏人做不成坏事,所以才需要制定各种法律规则。
传统中国社会的治国思想是儒家思想,“性善论”则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涵。
“性善论”对现今法治仍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其中的负面影响,这一负面影响表现得最严重的就是人们因过于相信权力自身的良性运转,忽略了在制度设计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这一理念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权利常常受到权力的侵犯。
目前,因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思维仍定势在“性善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看不到“性恶论”在法治中的价值,以至于“好人”思想在我国社会评价系统中仍具有很大的市场。
事实上,人本身就兼具“性善”与“性恶”,纯粹的“性善”与“性恶”是不存在的甚至是幻想。
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制度上,异地任职、异地管辖等都是建立在对官员“不信任”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制度。
在西方的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对政府(内阁)可以提出表示不信任的议案(no-confidencemotion),又称不信任决议案。
这一制度起源于英国,是议会监督政府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是在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施政方针持不同意见时提出。
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
政府必须总辞职,或依法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改选,由新议会决定政府的去留,等等。
著名学者林语堂有段名言:“一个简单而无情的事实是,如果你把这些官员当作正人君子,正如中国人所做的那样,结果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成为真正的君子,十分之九的人会成为无赖、骗子和窃盗”。
在政治制度设计,个人的道德自律是需要的,但表示唯一的,因为个人的道德自律往往是不可靠的,所谓“最不像贪官”也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在干部监督体制的改革和深化中,如果从“坏人”的假定出发,“先小人后君子”,以刚性的外部制度约束官员的权力行为,并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那么官员们的行为就随时随地置于群众怀疑的眼光之中,置于更加严密有力的监督之下。
可喜的是,中共中央在2004年1月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今后反腐战术要作“三大转变”,其中一条是“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
将预防的环节放在法律和制度创制之前,给官员来个“小人假定”,在考虑制度安排的出发点时当然就只能从人有可能为恶的现实假设着眼,而不是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圣人“性善论”的理想假设上。
因此,根据我们以往的种种生活经验与政治实践,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几乎已被公认的铁律,那就是再高尚的人,他的权力也要受制约;再平庸的人,他的权利也要有保障。
立法与制度建设中的“先小人后君子”规则,是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早已存在的智慧的发现与提炼,是我们国外的经验借鉴,从而成为了我们的立法的技术与法治的智慧。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制度或法律规则生成的另一条金律,那就是:“生活乃法律之母,人民乃法律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