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
- 格式:docx
- 大小:22.04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1.唯物史观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态度与方法指引,是科学
的历史观。
学生应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
2.时空观念是指将事物放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去考察,以理
解和解释其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学生应能够掌握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史料实证是指通过收集、整理、辨析史料,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其真实性进行评估,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史料搜集、整理、辨析能力,能够运用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基础,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
件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学生应能够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内在逻辑和意义,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5.家国情怀是指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命运的关
注和认同。
学生应能够理解和尊重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强化历史价值观、增强历史理解、丰富时空观念、增强史料实证能力和培养历史解释能力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五个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培养多种核心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
以下是关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基础。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唯物史观的概念及其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并分析这些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全球视野全球视野是指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历史。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全球视野的重要性,并培养自己的全球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和相互关系,了解世界历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时,学生还需要关注全球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如全球化对贸易、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史料实证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收集、甄别和运用史料。
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历史事件、了解历史背景和原因,但同时也需要进行考证和筛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始文献、研究论文和历史著作等途径收集史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甄别和运用。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历史解释来理解历史。
历史解释需要考虑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并需要进行比较和分析。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历史解释的观点和学派,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历史解释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5.价值观塑造价值观塑造是指通过历史学习来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学科不仅需要学生了解历史事实和事件,还需要通过这些事实和事件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学生需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和思想等,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学习历史上的成就和贡献,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023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核心素养版讨论稿)(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个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都具有各自的地位,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和训练,掌握历史学科方法,具备历史学科相关能力。
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史料,全面认识历史事物;其次,学生辨别和分析史料,充分理解历史事物;最后,通过思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历史事物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这便是历史解释能力培育的一个完整过程。
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培育历史核心素养:化有形为无形——以岳麓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例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姚雅清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历史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植入,也不是独立割裂,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就像散文般形散而神不散,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是自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式教学问题启发式教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历史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基本史实,更多的是培育学生透过历史线索形成历史记忆和历史思考力。
历史学科素养是对历史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2017年12月22日,在厦大附中(漳州技术开发区)聆听了一堂结合历史核心素养的公开课——《专制下的启蒙》,开课教师的历史涵养很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虽然对于历史学科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存在着直观呈现的僵化,但她的勇于尝试是值得赞赏和引发同行们的思考的。
初高衔接——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一:概念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上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识层面,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就认识层面,应了解唯物史观哪些理论与方法呢?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
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这样的思想认识,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未曾达到的,使人们认识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历史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注意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2、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历史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途径唯物史观是核心价值观,也是历史学科成就人的最基本原则。
它里面蕴含着信念和责任伦理。
唯物史观之下历史有着自身的建构。
这种建构的主干知识便是历史学最基本的知识框架,它必须掌握的,不能通过对话合作产生。
时空观属于形而上学。
时空的本质是物质,时空观便是物质存在的价值源泉。
因此,历史时空观念之下,追求物质存在的价值及其价值观才属于人的素养范畴。
比如,1949年10月1日的中国,以唯物史观下的时空观去解释便可以找到“人民中国”“人民民主”“站起来了”等价值关键词汇。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学很容易把历史时空观念作为一种知识去教学,这是极其错误的。
其后果便是,时空观成为建构知识体系的分析工具而已。
史料实证追求的是人的成才品质,诚信,谨言慎行等价值品质。
历史解释固然是需要史料来说话,但是后现代史学的发展,如虚拟史学、现象史学均已走出史料实证的传统史学窠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转载自马素平)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重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以前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2016年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发生了变化,演变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增加了唯物史观,将以前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合并为一点,同时将历史价值观具体到家国情怀。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兴趣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历史课堂中,不能只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和强化记忆,而要引导学生深化知识、丰富思维、涵养品质,不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构建“时空坐标”,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要求学生了解1.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2.识别历史地图,掌握古今地名位置及区别;3.依时间顺序编制史事发展进程的图表;4.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5.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的问题。
马敏在《要重视历史空间的研究》中提出“立足于世界整个体系当中,从文明的交流,生产力的发展,阐述当今的形式,来说明研究历史空间感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不仅仅要重视时间,还要重视空间。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以人教版《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例。
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时空坐标”,将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
将红军长征以来的重大事件和时间在时空坐标上呈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坐标轴思考:红军长征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事件,提出以下问题:设问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遵义会议召开的意义?3.红军长征的路线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时空观念,从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空特征去分析事件之间的关联。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目标及相互关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素养1:唯物史观: 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历史课程对“唯物史观"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素养2: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内涵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历史课程对“时空观念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3: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历史课程对“史料实证”的培养目标: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1.唯物史观: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2.时空观念:指观察、分析、判断和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背景的能力。
3.史料实证:指运用可信的史料,对历史事实进行求真的态度和方法。
4.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5.家国情怀:指对祖国、民族、文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历史学科还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历史学科也需要必备的品格,包括政治思想品质(对祖国、民族、文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认同)、道德人格(学会做人做事)和史学品格(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
最后,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1.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要做到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
2.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要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3.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能够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5.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这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解读与培养》(老师必备)核心理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基本原理:①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②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⑥阶级分析方法;⑦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⑧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等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应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
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我们探索历史的长河中,有五个关键的核心素养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理解过去、洞察现在和展望未来。
它们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是理解历史的基础和根本方法。
它让我们明白,社会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推动的。
比如,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从而改变了生产关系,使得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人阶级逐渐壮大。
这种生产力的变革进而推动了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也影响了上层建筑,如政治制度和社会观念。
唯物史观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随意和混乱的。
它让我们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和动因。
时空观念则是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放置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去理解。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着其独特的背景和影响。
比如,我们研究唐朝的繁荣,就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也要将其放在当时的亚洲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看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唐朝何以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其文化何以能够广泛传播和影响深远。
通过时空观念,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历史的演变脉络,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
历史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可靠的史料来构建和还原的。
这些史料可以是文献记载、文物古迹、口述传说等等。
但我们需要对史料进行严格的甄别和考证,判断其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比如,对于一段关于古代战争的记载,我们需要考虑作者的立场、写作的目的、史料的来源等因素,以确定其可信度。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多种史料的相互印证和对比,来更全面、准确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史料实证让我们在面对历史时保持严谨和科学的态度,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说法。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说明的能力。
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重要的目标。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强调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历史,并能够将历史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它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时空观念让我们能够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放置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其背景和影响。
史料实证则要求我们依据可靠的史料来论证历史观点,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家国情怀则是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那么,如何通过培养这些核心素养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呢?首先,唯物史观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
例如,在学习封建社会的兴衰时,通过唯物史观的指导,学生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他们会明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是封建社会矛盾的根源,从而导致了封建社会的必然衰落。
这种思维方式让学生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表面描述,而是能够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时空观念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脉络。
当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时,将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政治变革等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理空间进行梳理,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地区在同一时期的发展差异,以及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出全局的历史视野。
史料实证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面对众多的历史资料时,学生需要学会辨别其真伪、可靠性和价值。
例如,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史料记载。
学生通过对这些史料进行比较、分析和考证,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接受既定的观点。
这种批判性思维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也同样重要,能够帮助学生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做出理性的决策。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
初中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第一个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分析方法,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等。
第二个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这种观念的呈现形式包括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
第三个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这种素养的呈现形式包括史料分类、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史论结合、观点论证等。
第四个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这种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总之,初中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历史思维,它们在历史研究和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2年版历史课标模拟试题(附答案)单位:姓名: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A. 历史辨析B. 史料实证C. 人文追求D. 社会责任2、教学活动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A. 启发式B. 参与式C. 互动式3、()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 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B.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 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 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 学生B. 学校C. 教师D.校长6、树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坚持以评定教,体现了()。
A.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B. “教——学——评”一致性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时代()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 ①②③B. 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8、()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
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9、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应()素养要求。
A.历史B.品德C.心理D. 核心10、2022版历史新课标提出:应以()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A.教师B.学生C.学困生D.教师和学生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少选得1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共40分)1、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是矛盾运动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C. 人民群众D.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2、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和趋势,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中职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前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职和高中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中职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1.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张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中职和高中历史学科中,学生应该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2. 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它强调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学生应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建立起时空观念,能够将历史事件和现象放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理解。
3. 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它强调对历史资料的严谨考证和辨析。
学生应该掌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获取、整理和辨析史料,从而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评价。
4. 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个性化理解和评价。
学生应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5.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
学生应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能够深刻理解民族历史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学生还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中的责任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个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都具有各自的地位,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和训练,掌握历史学科方法,具备历史学科相关能力。
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史料,全面认识历史事物;其次,学生辨别和分析史料,充分理解历史事物;最后,通过思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历史事物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这便是历史解释能力培育的一个完整过程。
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培育历史核心素养:化有形为无形——以岳麓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例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姚雅清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历史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植入,也不是独立割裂,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就像散文般形散而神不散,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是自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式教学问题启发式教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历史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基本史实,更多的是培育学生透过历史线索形成历史记忆和历史思考力。
历史学科素养是对历史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2017年12月22日,在厦大附中(漳州技术开发区)聆听了一堂结合历史核心素养的公开课——《专制下的启蒙》,开课教师的历史涵养很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虽然对于历史学科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存在着直观呈现的僵化,但她的勇于尝试是值得赞赏和引发同行们的思考的。
在点评课时,厦大附中的一位资深老师提出的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指导理念值得推崇:“一是应在课堂中将核心素养所要培育的能力化有形为无形,正如我们给学生一个苹果,应该让学生自己品尝个中滋味,而不是直接说苹果很甜,快点吃;二是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综合体,不应该人为地割裂或者抽离,而应是形散而神不散。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是自然地融入在教师的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的,如润物细无声般地浸染每个学生。
本文就如何通过一些实用的课堂设计以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主题式”教学在纷繁零碎的历史事件中,需要在当中寻得一条线索,使相应的历史事件得以回归母体,使之形成体系,具有历史画面感。
为每一节课寻得一个大主题以及每个阶段性的辅助主题,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每堂课的重要线索,把握事件的关联性。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讲述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多,学生很容易出现基本史实的混淆,或者是难以把握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从课文内容上看,一直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变化。
因此在讲授本课时,可以增设一个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这一主题,一方面给予特定的时间背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另一方面抓住一对关系,即国共两党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能,紧紧围绕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下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变化。
根据矛盾和关系的不同,可以将1921年-1949年这一大段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一、1921年-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在实现各自政治理想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在实践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下,意识到了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旧军阀,故而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1927年-1945年,主要矛盾变化下的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
(一)1927年-1930年,主要矛盾:合作破裂后,两党的内部权力斗争,在各自政权建设中,围剿和反“围剿”是主题词,国共两党是对抗的状态;(二)1931年-1945年,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对抗状态开始逐步缓和,1937年实现了再度合作。
三、1946年-1949年,随着抗战胜利,中日民族矛盾逐步淡化,国共两党的不同主张间的较量成为了主要矛盾,两党再次走向对抗。
在大主题和不同阶段的小标题之下,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把握本节课的脉络,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国共两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推动,见证共产党的成长。
对于一些的具体事件,也能够较为清晰地放置在相应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去了解,有利于建设体系化的时序性,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理解,形成相应的历史价值观。
比如一些学生认为在抗战相持阶段随着日本战略的变化,国民党掀起的三次反共高潮也是出于抗战后自身利益的考量,所以有的同学对此行为觉得并无不妥。
这是典型的“进化论”下的思维方式,从竞争的角度而言,却无不妥,但是国民党忽略了一个事实,民族若不独立,任何一个新国的建设理念都将会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不顾民族危亡做出的破坏同盟者的行为,与共产党的积极应对求团结相比,国民党总归是缺乏一份更为热忱的家国情怀和襟怀远见的。
二、问题启发式教学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一节历史课,呈现给学生的不单是事件的关联性和史实性,更应该对学生是有启发和触动的,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着历史理解,将自己的时代意见更好地放置在历史意见中去体悟。
一节历史课如果只有既定而又久远的历史事件,定是索然无味,甚至会产生隔阂感。
对历史的思考和体悟离不开问题意识,一方面需要学生去发现意识,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去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讲述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可以给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国共合作坚持到抗战胜利,那是否当中就是一帆风顺的?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初中掌握的关于抗战的知识其实是有限的,甚至存在部分同学对于皖南事变是陌生的,因此在为他们讲述皖南事变时,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于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历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该问题是放置在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时期,随着日本作战策略的变化,国共两党关系也有着显著而又微妙的变化。
期间,国民党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
共产党在民族矛盾下的应对,也使学生看到了共产党的成长和襟怀。
对于英美希望国共两党继续保持合作的希望,引导学生关注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反对蒋介石搞破裂行动,实质是希望中国能够拖住日本。
对日本在华所犯下的暴行,需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用残酷的照片和事实给学生留下战争的伤害和愤懑。
在这块内容的教授上,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式教学,即战争中有的人从人变成了鬼,有的人却坚守着人性光辉。
目前关于战后对参战者的心理研究成果颇丰,在课堂上也可以适当引用。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选取日本侵略者暴行的照片、聂荣臻将军在百团大战中救了美穗子姐妹以及美穗子长大后到中国向聂荣臻将军表达感恩之情、日本军人金井志直的访谈回忆、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图、空军英雄陈怀民妹妹写给日本军官高桥的妻子的信以及共产党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等。
通过这些素材,可以直观地带给学生思考,以“人·鬼·人?”这样的命题发问,学生在比较中会看到有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人性;有的人在战后忏悔了;日本至今无法成为政治大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国家无法正视自己犯下的过错,甚至扭曲历史,像日本的做法又不禁引发我们新的思考:鬼子真的走了吗?善于恶从来都是选择,聂荣臻将军、共产党对待战俘的态度、以及陈怀民家人的书信,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之为人,必须善良,而且应当善良的有力量,有坚守的底线。
核心素养是内在的,培育核心素养的方向是有迹可循的,落实核心素养应归于无形。
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历史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精心设计恰恰不是为了塞满课堂,使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按照教师预设的模式走,恰恰相反,精心设计的课堂应该是有留白的,有弹性的,教师需要为每一节课甚至是每一个单元寻找一个可以联络零散事件的主题;需要在课堂中为学生的思考留足空间;需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或者是呈现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地体悟历史,也需要教师将一些历史的思考延伸到课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愿意亲近历史。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个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都具有各自的地位,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文以“历史解释”素养为例,提出以下三点培育建议,仅供老师们参考。
1展示历史全貌,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所谓解释,就是对某一事物的分析和阐明,说明其含义、原因和理由等。
因此,要对任何历史事物进行解释,前提必须是依据多方面的史料,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历史事物,任何片面的认识,都会产生不准确的解释,使历史解释出现偏差。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讲授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之外,补充相关史料,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历史全貌,让学生对历史事物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是“历史解释”能力形成的第一步。
例如,对北洋军阀历史作用的评价,史学界曾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一概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适当肯定的发展过程,认为北洋军阀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推行专制独裁统治,是对历史发展的极大反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灾难。
就北洋军阀的本质而言,这些评价应该是切中了要害。
但是从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从中国近代化的全过程看,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政治社会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其作用不容忽视。
老师在讲授北洋军阀时期历史的时候,可以补充以下相关的史料,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时期内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使其对这一历史时期形成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认识。
材料一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11月,由北京政府批准的注册的工商企业已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
从所注册的企业种类看,包括纺织、矿业、化工、机械、银行、保险、电业、航运、火柴、医药、文化以及农、林、牧、渔、水利等各个方面。
又据汤纳的统计,中国雇佣30名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1928年的工厂数是1913年的8.3倍。
--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2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材料二据统计,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里,全国的报纸有十年前的100多种,陡增到500多种(包括杂志在内),总校数达420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