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99.03 KB
- 文档页数:4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第一篇: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文献综述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受到重视,有关于汉字教学各方面的研究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偏误分析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果从1984 年鲁健骥先生引进中介语理论算起,偏误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 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 偏误分析的各项成果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等各个领域破土发芽。
为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
主题关于汉字学习的偏误分析,其本身发展就不是很早,所以这方面的综述更是不多。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些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综述,在这些综述中提到了关于汉字偏误分析的内容及成果。
例如潘先军的《近4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2003)、李蕊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2008)。
2005年,出现了专门针对汉字偏误分析的综述,如刘晓岚的《留学生汉字偏误研究综述》。
鉴于这方面的综述做得较少,我只是简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的研究进行了查阅,主要针对语音、汉字、词类、语法等进行的分析。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分析研究者们主要分析对比了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轻重音、儿化音等方面的语音偏误,并提出了一系列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语音偏误分析的面貌,这为在汉语学习和教学中避免语音上的偏误提供了帮助,并为我们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纠正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帮助。
如郭宏的《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2005)针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叶南的《对外语语音偏误研究》(2008)针对学生的语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语音偏误对策:《拼音方案》的策略性调整;声调、变调和轻声的音乐旋律练唱;韵母类推系联网络;声母纵横系联方阵。
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引言“声调”这一术语,是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
在《语言问题》中指出:声调是“利用嗓音的高低的音位来辨别字的异同”。
而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一书中则认为:声调是“由元音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的”。
(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一期)当然,本文讨论的音调是绝对不包括轻声音节的。
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1.泰语和越南语和汉语相似的地方在于三者都是有声调的语言。
通过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平调的声调低,四声调不够简洁、干脆,大多过于冗长。
也可以这样说,泰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即:阴平的声调常常发不上去,不够高,如“家”“依”“屋”“间”“微微”“崩塌”等阴平字,发音时的声调都低于汉语的一声调,调值也根本达不到标准的55。
除此之外,与汉语不同的还有第三声调,通常来说,泰语的第三声调是降调,而汉语的降调是第四声调,即去声声调,它的发音特点是声调由高突然降到很低,非常短促但是又特别有力。
所以泰国留学生在遇到汉语声调的降调发音时,本能地会用母语的第三声调代替,结果就会导致发音时把第四声调过分地往下降,致使音节发音时间拖拉得太长,给人一种“似像非不像”的感觉,造成“洋腔洋调”的发音。
2.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第四声声调较高或者有个别的音节发成平声,而汉语的第二声调又太高,起点不够降,上声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瞬间发音并且有爆破力,在发第三声调的音时,前面的部分音节拖拉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尾音上升的过程就过于短小、简洁,并且同时也造成了上升时间的仓促,还有的甚至在发音时只是往下降低声调而从来不往上上升声调等等诸多问题。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第一声调的效果较好,只是稍微比汉语的第一声调偏低,其他的问题都还不存在。
语流音变偏误初探及教学建议【摘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语音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在不同的语言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语流音变现象是我们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每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的语音规则变化。
但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语流音变现象的研究还不够丰富。
本文会从声调的变调、轻声、儿化以及“啊”的变读等四个方面展开,从中总结出音变的教学方法以及为留学生出现的语音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便更好掌握音变规则,进一步说好汉语。
【关键词】语流音变语音教学教学对策一、现实现象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语音都是最为基础的,身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教学者,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音的教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是没有声调的,因而声调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赵金铭先生(1987)认为,汉语声调是语音结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和学两方面都不容忽视。
在和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普遍在发音上有或多或少的错误。
二、语流音变的定义及分类语流音变产生的原因是人在言语交际的时候要发出一连串的语流,在这种语流中不同的音或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使得相邻的音发生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因为人在说话时都追求省力的原则,为了避免发一连串音而频繁变化发音部位导致的疲劳,从而改变了某些音素的发音。
汉语中的音变现象很多,本文主要谈对留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音变,即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
三、语流中经常出现的偏误及原因外国学生语流中经常出现的偏误大致分为两类:一、口语说得非常流利,但是洋腔洋调,很不地道;二、每个音节发音都很好,但是一板一眼,拖音严重,尤其是上声,很难连贯且快速地说完一整句话。
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1.汉语语音本身的问题1.上声的难度较大1.上声(215)历来是语音中的重难点。
比如两个上声紧相连。
前一个调值会从214变成35,与阳平相同,如:水果、领导。
外国学生很容易会将两个词分开读,进而影响整个句子的流畅感。
如何克服学习土耳其语的常见困难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土耳其语也不例外。
它有着独特的语法结构、发音规则和词汇体系,这可能会给学习者带来一些挑战。
但别担心,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应对这些困难的方法,就能够在学习土耳其语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一、发音方面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土耳其语的发音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其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与我们熟悉的汉语和英语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土耳其语中的元音有圆唇和不圆唇之分,而且一些元音的发音在汉语和英语中并不常见。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需要多听多模仿。
可以通过听土耳其语的录音、歌曲、电影等来熟悉其语音语调。
同时,也可以利用在线发音教程或者参加语言课程,让老师帮助纠正发音。
另外,土耳其语中的辅音也有一些特殊的发音,如“甓ş”“ğ”等。
对于这些特殊的辅音,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比如,制作一些包含这些辅音的单词卡片,每天进行练习和朗读。
二、语法方面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土耳其语的语法结构相对复杂,动词的变化形式繁多,名词和形容词也有不同的格变化。
在学习动词时,要注意其时态、人称和语态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制作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
同时,多做一些语法练习,加深对动词变化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名词和形容词的格变化也是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不同的格在句子中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多加留意,理解不同格的用法。
可以通过阅读简单的土耳其语文章,分析其中名词和形容词的格变化,从而逐渐掌握其规律。
三、词汇积累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但积累土耳其语词汇可能并不容易。
土耳其语中有很多来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这增加了词汇学习的难度。
为了有效地积累词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一定数量的新单词。
可以使用单词记忆软件或者纸质单词本进行记录和复习。
2018年第23期(总第299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课程教学一、偏误分析的类型目前,偏误分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表达偏误分析和理解偏误分析。
表达偏误分析又可以细分为语音、词汇、语法等具体类型的偏误分析,更倾向于单个语法点的偏误分析,如侯晓虹、李彦春在《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声调的发音规律研究》中针对15名(其中男生5名)来中国留学的无任何汉语基础的韩国学生在包含阴阳上去四声的双音节词的声调进行偏误分析;理解偏误分析则可以划分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的偏误分析,更偏向于语篇、语用上的偏误分析,如李珠、王建勤在《关于学生阅读理解失误的调查报告》中的测试结果和学生的自我感觉反馈基本一致,学生的阅读难点主要分布在语言结构的三个不同层级上。
二、论文中使用偏误分析常出现的问题(一)表达偏误分析明显多于理解偏误分析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论文中有94%的文章是关于表达偏误的,即分析语音、语法、词汇等具体的问题,而理解偏误则居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正如陈珺所说:“以往的研究提到偏误一般只指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输出性的错误,而实际上语言交际是双向的,偏误所涉及的范围自然也应该是双向的,包括输出性和输入性双方面的偏误。
”但是随着现代心理学、认知学的发展,论文写作中应该出现更多的研究理解性偏误的分析文章。
(二)分析偏误的原因混乱,且以外部原因居多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
但是,在目前的偏误分析论文中,留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则变成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教材编写不当、教学失误”等外部原因,对于深层次的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则避而不谈。
不知道是因为对学习者的分析不够到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一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李大忠的《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为依据,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各种思维模式进行推理,以此进行分析偏误时的原因总结。
鲁健骥也在《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出,“迄今对于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和病句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语言要素(语音、语法、词汇)的层面上,而忽视篇章和语用层面;对于造成难点和病句的原因分析,基本上是从语言对比分析理论出发进行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偏误分析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作者:金艾琳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6期【摘要】偏误分析,它常常可以预测、分析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产生多发的、有规律的偏误的原因。
但是,目前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出现了一些“通用”的问题。
因此,文章旨在对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目前,偏误分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表达偏误分析和理解偏误分析。
表达偏误分析又可以细分为语音、词汇、语法等具体类型的偏误分析,更倾向于单个语法点的偏误分析,如侯晓虹、李彦春在《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声调的发音规律研究》中针对15名(其中男生5名)来中国留学的无任何汉语基础的韩国学生在包含阴阳上去四声的双音节词的声调进行偏误分析;理解偏误分析则可以划分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的偏误分析,更偏向于语篇、语用上的偏误分析,如李珠、王建勤在《关于学生阅读理解失误的调查报告》中的测试结果和学生的自我感觉反馈基本一致,学生的阅读难点主要分布在语言结构的三个不同层级上。
(一)表达偏误分析明显多于理解偏误分析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论文中有94%的文章是关于表达偏误的,即分析语音、语法、词汇等具体的问题,而理解偏误则居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正如陈珺所说:“以往的研究提到偏误一般只指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输出性的错误,而实际上语言交际是双向的,偏误所涉及的范围自然也应该是双向的,包括输出性和输入性双方面的偏误。
”但是随着现代心理学、认知学的发展,论文写作中应该出现更多的研究理解性偏误的分析文章。
(二)分析偏误的原因混乱,且以外部原因居多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
但是,在目前的偏误分析论文中,留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则变成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教材编写不当、教学失误”等外部原因,对于深层次的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则避而不谈。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摘要】: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使用汉语时因语言能力的不足而出现的语病,它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当事人一般不能改正,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而它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并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难以取得成效,本文就简要阐述了偏误是什么,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偏误主要表现在汉语教学中哪些方面,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偏误。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意义方面原因策略一、偏误是什么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
要清楚理解“偏误”的含义,就必须与“失误”相区分。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
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使用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
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
例如:①这周是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
②这周是7月份的第一个星期。
这里的两个例子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
③我每天吃饭在食堂。
④我上课在教室。
这里句子明显就是偏误。
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地点状语一定要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而这里是把地点状语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由于学习者没有把句子的语序问题弄清楚,造成一系列的错误,这就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
二、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对教师而言,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情况及其所达到的阶段;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便于大纲、教材和词典的编撰。
使得其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情况,从而促使教学有意义的进行。
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析偏误的概念及分类、常见偏误、影响偏误发生的因素、纠正偏误的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在将讨论偏误分析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揭示汉语教学中学生常犯的偏误,并提出有效的纠正方法,促进学生汉语学习的效果。
通过对偏误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偏误概念、偏误分类、常见偏误、影响因素、纠正偏误方法、案例分析、偏误分析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汉语学习需求的不断增加,汉语教学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和国际化。
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出现各种偏误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研究背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常见的语法、词汇偏误,对汉语语音、语调的误读和误用等。
针对这些偏误现象,怎样及时发现、纠正以提高学习效果是当前汉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偏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汉语语言系统的掌握情况,为教师提供更准确的教学依据,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对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推动汉语教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汉语教学中的偏误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教师和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偏误提供帮助。
1.2 研究意义在汉语教学中,偏误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分析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偏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偏误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策略,从而更好地个性化教学。
偏误分析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促进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进。
对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偏误及教学建议第一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偏误及教学建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偏误及教学建议内容摘要: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是对外汉语“学”与“教”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外国学生的汉语声调学习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的声调特点,分析学习者常见的声调偏误,探讨产生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声调汉语中的四个声调一直以来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大难题,也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教师和从事汉语教学研究的学者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对外汉语声调的教学,多年来已有不少学者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进行过研究,而本文拟从第二语言学习者“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语音学习中的声调偏误的原因,并结合声调习得规律研究,探讨对外汉语声调的教学策略。
一、汉语学习者的常见声调偏误汉语母语者在听外国人讲中文的时候,时常会因为浓重的“洋腔”感到“别扭”,甚至造成一些理解障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中的声调问题,因声调在汉语中具有表意功能,因而在口语中,且不论发音在美学角度的地道与否,相对准确的声调对提高实际交际的可理解度和效率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声调问题可以说是制约汉语学习者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一个重要瓶颈。
(1)第二语言学习者听辨的常见偏误汉语声调的发音准确要以能够听辨四声为前提,但不少学生的声调意识薄弱,在四声的分辨上存在障碍,不能够把握各个声调的音高变化,在听辨过程中将不同声调混淆,尤其是阳平(调值35)和上声(调值214)。
关于现代汉语中四个声调的学习难易程度,余蔼芹(1986)曾提出:“阴平最容易掌握,其次是去声(调值51),其中阳平(调值35)和上声(调值214)最难掌握”,在许多其他学者的研究中,也能几乎得出一致的结论,如胡佳敏(2015)等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单字听力感知上,阳平和上升发生偏误的概率远高于阴平和去声。
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容易观察到,如学生无法感知并听辨出四声的差别,那发音的准确性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收稿日期:2012-03-27作者简介:阿里#爱登(1980-),男,土耳其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国际传播、土耳其语翻译等研究。
土耳其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对策[土耳其]阿里#爱登(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土耳其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具有一些偏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纠正。土耳其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调,其次是声母,最后是韵母。声调掌握的难度从易到难依次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土耳其留学生在语流音变、语调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偏误,这可以从母语的负迁移、5汉语拼音方案6等几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土耳其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方法。关键词:汉语语音;土耳其学生;土耳其语;汉语学习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12)03-0047-04
最近几年汉语热开始慢慢在土耳其流行,由于土耳其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书写符号均为拼音文字,与汉字差别很大,而且在语音上与汉语的差别也很大。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上,而对土耳其语的实际研究比较少。笔者认为,土耳其人的汉语学习特点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将有助于在土耳其的汉语教学和在中国针对土耳其人的汉语教学。因此本文试图在中介语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来寻找土耳其留学生汉语语音的习得难点和规律,并针对土耳其留学生的语音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土耳其学生汉语语音的偏误表现土耳其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调,其次是声母,最后是韵母。因为土耳其语中没有汉语里这种区别意义的声调,只有语调和重音。1.声调偏误土耳其学生掌握汉语四个声调的难度从易到难依次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因为汉语的阴平调调值变化少,比较容易掌握。而土耳其语的重音和汉语的去声声调近似,土耳其学生掌握去声比较容易。笔者分别对四个声调进行了具体分析。(1)阴平。阴平的偏误分布在升、降、曲、平的各种调型中,尤以读为低平调(33、22)的为多,其次是读为升调和降调,也有少量读为曲折调。调域错误在对阴平调掌握较差的发音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大多将阴平调误读为低平调;而对阴平调掌握较好的发音人,将其误读为升、降、曲调的较多。例如:青海yqnhi 飞到yfido商量yshngling 生病yshngbng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汉字学生在单读时能读对,但一放入词组中读时,学生往往受前一个音或后一个音的影响,顾此失彼,要么把前一个音读错,要么把后一个音读错。例如:心愿yxnyun 心愿yxnyun(2)阳平。阳平被误读为平调的最多,其次是读为低升调,最后是曲折调、降调。对阳平掌握较好的学生,主要错误集中在调型上,几乎没有调域错误;对阳平掌握较差的学生,调型、调域错误同时存在。例如:不得不ybdb 每年yminin没有ymiyu 朋友ypngyou学期yxuq 共同ygngtng(3)上声。上声是土耳其学生掌握得最差的声调,将其读为平调的最多,其次是升调和略带曲折的升调,最后是降调和调域不对的曲折调。例如:节省yjishng 还有yhiyu 已yy拿起ynq 申请yshnqng(4)去声。去声的偏误也散布在各个调型中,最多的是误读为平调,其次是读为升调,再次是读为曲折调和调域不对的降调。例如:学校yxuxio 现实yxinsh
第17卷 第3期Vol.17No.32012年6月25日JournalofHebeiRadio&TVUniversityJun.25,2012报纸ybozh 去年yqnin看到ykndo 地址ydzh姓名yxngmng 继续yjx2.语流音变偏误在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如:变调、轻声、儿化等现象,这些都是最简单的音变现象。本文就变调和轻声方面作简单分析。(1)上声音变。连续发出音节时,上声字会发生变调现象,如果上声字的后边一个音节是非上声,那么上声音节就要读为半上声,丢掉了呈现上升趋势的后半段。半上声的偏误情况也是多种多样,调值为45的偏误所占比例较高,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比半上声调域更高一些的微降调和高平调44。上声在另一个上声前出现时,第一个上声音节要变调成为阳平调。大部分学生读成了半三声,还有的学生读成了处于上半调域的平声或微升、微降调。(2)轻声的偏误。通过采访和录音资料分析,大部分土耳其学生都能意识到这是轻声,因此都有意识地/轻读0,但仅仅能读得/短0/轻0,这是不够的。他们的偏误是大部分读成平声的,而且调值比较低。(3)/一0/不0变调规律。普通话中,/一0的单字声调是阴平,/不0的单字声调是去声,但实际上,/一0有四个读音,/不0有三个读音,在这里,我们考察了发音材料中出现的/一0和/不0的变调。首先,/一0的变调,在去声前读为阳平。结果显示,大多数土耳其学生把应该读为变调的/一0还是读为平调,并且受阴平影响,调值读得不够高。我们再看/不0的变调,/不0在去声前读为阳平声,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土耳其学生的发音正确率很低,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正确地读出这一变调。3.声母偏误土耳其学生在声母方面的偏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情况。(1)c、s不分。土耳其学生常把汉语中的c误读成s。汉语中的c、s是舌尖前音,c是舌尖送气清塞擦音,s是舌尖擦音。土耳其语中有一个类似的s[se],所以在学汉语的s时很容易学会。但问题是土耳其语中没有c[ts?]这个舌尖送气清塞擦音,而c与s的发音部位都为舌尖,主要区别在于送气不送气的差异,而土耳其语中不存在这一对立,汉语中的/菜ci0在土耳其语中读[sebze],/苏su0在土耳其语中读[su],/醋cu0在土耳其语中读[sirke]。在土耳其语中只用[s]来读的音在汉语中却要分成两套音来读,这就使得学生对这一汉语中对应的音位从感观上没有经验,往往在听的时候受母语语音的干扰而造成偏误,如把/曾0读成/sng0,把/肃0读成/c0。(2)汉语中的zh、ch、sh误读成j、q、x。汉语中的卷舌音,即zh、ch、sh,这组辅音比较特殊。土耳其语中没有这样的音,这一组音是土耳其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土耳其学生往往用比较相似的舌面音j、q、x来代替。例如:张文yjingwn 住院yjyun重新yqingxn 春天yqntn失学yxxu 商量yxingling(3)汉语中的r误读成土耳其语中的颤音[r]。汉语中的r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声带颤动,舌尖不颤动。土耳其语中的辅音r,发音时舌尖连续颤动。汉语拼音r字母形式与土耳其语中r一样,容易让学生从视觉上就造成了一种误解。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作用,一读汉语拼音r,就会不由自主地使舌尖打颤,造成偏误。4.韵母偏误(1)单韵母。汉语中的e[?]读成土耳其语中的e。主要是发音时舌位靠前。如:顾客y[ke]。汉语中的er,读时尾音容易带上母语的颤音[r]。汉语中的u和不分。(2)复韵母。复韵母的口音、口形与舌位是逐渐变动的,不是跳动的,中间有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形成一个整体。土耳其语中根本没有复韵母,土耳其学生对这种过渡式的滑音不习惯,在读复韵母时便出现了一些问题。a.把一个逐渐变动的复韵母分读成一个个的单韵母。土耳其语中没有复韵母,土耳其学生便把复韵母读成一个个单元音,使复韵母变成彼此游离、突如其来发生转变的跳跃音。例如:很快y[k?u-i] 东北y[pe-i]b.丢音现象。¹丢失齐齿呼in、ing中的[i]。
例如:春天ytn 商量ylng 变成ybnchnº丢失合口呼u、uo、un中的[u]例如:难过y[ko] 生活费y[xo] 花去yh»丢失[o]。
例如:手中y[??u] 能够y[ku] 都y[tu]c.前后鼻音混淆。例如:生活yshnh 变成ybinchn现实yxingshd.韵腹的发音不准确。例如:手中yshzhung 变成ybnchn
48第17卷5.语调偏误土耳其学生在语调方面最普遍最明显的偏误是把汉语一个句子末尾的词读成一个下降语调。这个偏误形成的原因之一为土耳其语是无声调但有重音的语言,两个音节以上组成的词重音一般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如:鱼b、l?k,面包ek、mek。当词干后接附加成分时,重音移到最后一个音节上,如:我们的面包Bi、zimekmegi、miz。同样道理,当出现一个土耳其语句子时,重音也就在最后一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听起来整个句子在末尾呈下降式。土耳其学生受母语习惯的影响,在读汉语句子时也会套用过来,把汉语句子中每个标点停顿前的字音读成下降式,听起来就像去声,这样汉字本来的声调就会被丢在一边顾不上了。 二、土耳其学生语音偏误原因分析1.母语的负迁移母语的干扰是偏误形成的第一大原因。对土耳其学生来说,作为母语,土耳其语知识和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土耳其语对他们的影响占绝对的优势。母语是他们学习任何一种外语的起点和辅助,是影响他们中介语形成的重要因素,汉语和土耳其语的单元音音位系统差别很大,因此土耳其学生习惯的发音方法必然干扰汉语发音。2.5汉语拼音方案6诱发的一系列错误在语音教学过程中,5汉语拼音方案6(以下简称5方案6)是所有汉语学习者的基础。它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对于母语使用拉丁字母的学生来讲,为学习语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利用5方案6学语音也会受到拉丁字母读音的干扰,产生不少语音偏误。(1)清浊音与国际音标不对应。汉语发音以/送气音0和/不送气音0两个对立发音系统为特点,而土耳其语则是以/清辅音0和/浊辅音0为对立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清浊音的表示上,p、b;t、d;k、g是三组常见的对应清浊音。由于现代汉语没有浊音,所以在5方案6中,p和英文一样,读送气的[p.]音,但b不代表浊音,代表的是不送气的[p]。由此衍生的问题是,土耳其学生读中文可能读不准,将原本唇塞音不送气的[p]读成浊音的[b]。(2)5方案6中某些省写规则和对某些音节主要元音的省略也是发音偏误的重要诱发因素。主要表现在:a.5方案6中在和j、q、x相拼时,省略了上面两点。这两点的缺省给土耳其学生的汉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产生了不少语音偏误。因为土耳其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汉语,他们无任何语言环境。所以不知道汉语中没有/j0/q0/x0。j类后面的u读的是/0,不是/u0。看拼音读时,根本没时间去判断这个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