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62.1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老鹰的视觉非常灵敏,能在几千米的高空准确无误地辨别地上的动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眼睛B.视网膜C.大脑D.视觉神经2.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4.在50年前法国有一个人的鼻子在保险公司保了10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
这个人可能是()A.调香师 B.法官 C.警察 D.调酒师5.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6.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教室里的幕布 B.十五的月亮 C.太阳 D.波光粼粼的水面7.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 a、p b、p c、p 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p a、p b、p c、p d B.p d、p c、p b、p a C.p c、p d、p a、p b D.p b、p a、p d、p c8.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9.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A. 皮肤B. 舌C. 脊髓D. 大脑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4.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 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 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5.不论是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A. 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B. 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C. 瞳孔可缩小或扩大D. 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6.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此时两眼的瞳孔是()A. 两眼的瞳孔都放大B. 左眼的瞳孔大,右眼的瞳孔小C. 两眼的瞳孔都缩小D. 左眼的瞳孔小,右眼的瞳孔大7.“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8.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 是等大实像B. 是放大虚像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第8题图第9题图10.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1.下列选项是入射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A.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B.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C. 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D. 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13.如果一个人的食物中长期缺锌,将会出现哪些不良症状()A. 骨质疏松症B. 贫血、肌无力C. 地方性甲状腺肿D.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 °时,反射角也是20°B. 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15.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第二章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A、触觉B、味觉C、嗅觉D、心灵感应2.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A、酸、甜、苦、咸B、酸、甜、苦、辣C.酸、甜、咸、涩 D、酸、甜、辣、涩3.在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烛焰 D、萤火虫和月亮4、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5、感觉的形成是在A、大脑B、感觉器官C、感受器D、神经末梢6、下列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神经振动C.声音在水中传播最快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7、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A、20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上8、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对这种做法解释错误..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地面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D、地面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9.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A、汽油味太重B、车速过快C.汽车的震动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10.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5千米/秒B.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5千米/秒C.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11、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金鱼缸附近大声讲话,鱼缸里的金鱼会被惊动,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B、“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C、我们平时讲话是靠空气传播声音的D、太空中的恒星爆炸,会有巨大的响声12、当你初进入菜市场,你总会觉得臭味难当,但是过一会儿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难闻了,这种现象说明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1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响度大小D、都有可能14、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15、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a.入射角是零度,反射角也是零度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c.入射角增加100,反射角也增加100d.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0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600角16、我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就能判断是谁在讲话,这是根据以下某个特征来判断的,它是A、振幅B、音色C、响度D、频率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A、味觉感受器B、热觉感受器C、冷觉感受器D、痛觉感受器18.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A.光在水中不沿直线传播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D.人们眼睛所产生的错觉19、在一根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是A、1次B、2次C、3次D、4次20、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1、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胶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应满足A、u<fB、u=fC、f<u<2fD、u>2f2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23、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24、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8点20分B、3点40分C、2点40分D、9点5分( )25.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2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27.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第2章水平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C.空气 D.弦柱2.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
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B.组成的材料C.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3.(2010湛江)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日食 B.铅笔好像折断了 C.鸟巢水中倒影 D.放大的像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若入射角逐渐减小,则反射光线将( )A.逐渐偏离法线B.逐渐靠近法线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5.站在水池边往水中看,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树叶,水下的游鱼,池边房屋和天空中白云的倒影。
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树叶 B.游鱼C.房屋的倒影 D.白云的倒影6.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中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的硬币的位置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C.先升后降 D.不升不降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8.(2010成都)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B.用激光来校准直线,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C.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D.小孔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10.保护好眼、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
下列有关眼或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B.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C.人的外耳道上有听觉感受器D.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11. (2011上海)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A.①与② B.②与③C.①与③ D.②与④12.(2011选州)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感受器中,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A.眼睛 B.皮肤 C.耳朵 D.鼻子2. 下列哪项不属于皮肤感受器()A.热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3.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下列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5.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6.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A 图1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8.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如图所示,正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在小车刹车的过程中,杯中水面略有倾斜,则此时反射角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都有可能2 . 有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出,在光的会聚点前遇到一个中间开孔的平面镜,则这束光线的成像情况是( )A .平面镜前后各成一实像B .平面镜前成一虚像,镜后成一实像C .平面镜前成一实像,镜后成一实像和一虚像D .平面镜前成一实像,镜后成一虚像3 .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4 .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
“人工虹”的形成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A .光的色散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反射D .光具有能5 . 下列是小敏同学所画的四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D.6 . 池鹭号称“捕鱼高手”,图中所示的池鹭在水面疾速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猎物”——小鱼。
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阳光的照射下,池鹭在水面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池鹭看到水中的“目标”是实像D.池鹭看到水中“目标”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7 . 如图,一束光线从左方斜射到一玻璃砖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若把玻璃砖左端垫高些,则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为()A.折射角不变,反射角变大B.折射角变大,反射角变大C.折射角变大,反射角不变D.折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8 . 地球外部的大气有起保护的作用,请设想: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A.流星雨现象B.蔚蓝色的天空C.阳光普照大地D.建造风力发电站9 . 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图中的()A.B.C.D.10 .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
七下第2章第1-3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A •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B •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C .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D .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2.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
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
这是因为()A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 .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 .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 .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3. 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 [1]听小骨B. [2] 半规管C. [3] 耳蜗D.[4] 鼓膜黑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4. 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 原因是()A.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 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5.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7•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幡虫諭嗾声和腹的頻率范掛广昭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大B.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C.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D. 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杯内水量*耳玫改变用力玄小* 次用湿手馨攥杯口再次敲我面、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B.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D. 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10000120 SCO1000120 000C.改斐捞尺伸出翼面9.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10•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ZI发声骥率2QOOOD.改变鷲内水:第9題圉)11 •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 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咼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 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C. 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D. 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12 •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色13•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14•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强化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强化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强化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七下第2章第4-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树叶的实像 B。
树叶的虚像 C。
太阳的实像 D。
太阳的虚像3.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全身呈绿色 B。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C。
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青色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 绕ON前后转动板EB. 绕ON前后转动板FC。
绕CD一起转动纸板E和F D。
绕O点转动入射光线OA5.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上发生反射,其中反射角及其大小分别为()A。
∠1,30° B。
∠2,30° C. ∠1,60° D。
∠2,60°6.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
竖直向下移动 B。
竖直向上移动 C. 水平向右移动 D. 水平向左移动7.教室中上课,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出现晃眼现象的原因是( )A。
第2章七年级科学下册2 对环境的察觉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第3章第4章第5章编辑整理: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11章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下册2对环境的察觉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12章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下册 2 对环境的察觉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3章第14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感觉形成的部位是(D)A。
感觉器官B.皮肤C。
神经D。
大脑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B。
汽车上装消声器,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3.下列有关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D)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
将闹钟放在密闭钟罩内,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解析】小提琴是靠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抽出钟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4。
2012年5月21日早晨,台州地区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所示)。
此时,小明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第4题)A。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A. 外耳道、虹膜B. 鼓膜、瞳孔C. 耳蜗、视网膜D. 咽鼓管、脉络膜2.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
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 小孔成像B. 河水看起来变浅C. 海市蜃楼D. 水中荷花的倒影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A. 镜子中的“自己”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 B.∠2 C.∠3 D.∠4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7.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纠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A. 远视凹透镜B. 远视凸透镜C. 近视凹透镜D.近视凸透镜8.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
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琴弦的振幅9.如图,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的乒乓球目的是()A. 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B. 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C. 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D. 显示鼓面振动幅度10.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A.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C.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11.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A. 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 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12.小明和小伟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只有a正确B. 只有b正确C. a、b都正确D. a、b都不正确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14.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A. 放大的像B. 等大的像C. 缩小的像D. 正立的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科学辅导讲义课题 2.1-2.3专题训练(三)一、选择题1.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然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3.[2019·福建]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图乙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的响声越大C.图丙: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个音的音调越低D.图丁: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6.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7.以下各项中: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①⑤⑥B.②③④C.③⑤D.①②④⑥8.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调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不变,音调升高C.响度减小,音调不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9.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大缉毒,主要是利用了狗的()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C.灵敏的味觉D.灵敏的嗅觉10.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1.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青他的两根粗细不弦可以改变响度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12.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肓人读肓文时,依靠皮肤中的感受器()A.冷觉 B.热觉 C.痛觉 D.触觉2﹒眼球中下列哪个结构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A.视网膜 B.角膜 C.巩膜 D.脉络膜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4﹒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5﹒“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喜庆的盛大节日里,人们常常要燃放礼花爆竹,此时旁观者最好张口,或闭嘴、堵耳。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6﹒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铃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铃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铃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 D.铃声不能传递能量7﹒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 B C D8﹒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9﹒我们生活中常常都提到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银幕上的像,⑤哈哈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①②③C.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④ D.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⑤10﹒关爱眼睛,远离近视。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第3节耳和听觉 (7)第4节光和颜色 (10)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3)章末测验 (24)第1节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A.面部B.手掌C.大腿内侧D.眼皮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A.两手都感觉温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D.两手都感觉冷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B.味觉C.嗅觉D.心灵感应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C.味觉发达D.嗅觉发达8.当肌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A.触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热觉感受器9.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A.脊髓灰质B.大脑皮层C.感觉器官D.感受器10.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A.热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味觉感受器11.下列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A.冷觉B.嗅觉C.触觉D.痛觉12.俗话说:“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B.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C.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13.实施局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为(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D.痛觉与触觉都存在二、填空题1.皮肤的外层是__________:内层是__________ 。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镜把花放大B.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C.桥在水中的倒影D.墙上的手影【解答】解:A、用放大镜看花时,花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筷子向上弯折,故B不符合题意;C、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墙上的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A.人的一种错觉B.烛火肯定被风吹动C.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D.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解答】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鼓面面对烛火,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
筷子产生偏折的主要原理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平面镜成像D.光的漫反射【解答】解: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上偏折。
故筷子产生偏折的主要原理是光的折射。
故选:B。
4.一束激光在某透明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AOB=∠AOC,则OA、OB、OC三束光中能量()A.OA最大B.OB最大C.OC最大D.一样大【解答】解:由图可知,∠AOB=∠AOC,则O为折射点或反射点;若入射光线为BO 或CO,OA为折射光线,则∠BOC的平分线即法线与OA是重合的,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所以只能是AO为入射光线,由于入射分成两条路径,所以AO的能量是最大的,故A 正确。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眼球内能够形成视觉B.鼻腔上端黏膜有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C.舌能够辨别酸、甜、苦、咸D.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2.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互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说话”是高科技产品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3.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D.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强4.初中生王鹏在电脑前倾听科学老师的分屏直播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王鹏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听觉的形成部位在鼓膜B.听课过程中王鹏自始至终都配戴耳机,长时间配戴耳机容易损伤耳蜗C.王鹏听到老师喊他回答问题,耳中对声波刺激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听小骨D.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产生听觉5.2022年央视元宵晚会上,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悠扬的《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祝福。
关于琴声说法正确的是()A.悦耳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琴声通过超声波从空间站传回地面C.用力拨动琴弦,琴声的音调变高了D.琴声在空间站里的传播速度是3×108m/s6.如图所示,把两只相同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一段相同的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课1.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2.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放置。
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
这个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3)图乙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
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3.小军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小军想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实验次数 1 2 3 4入射角i0°30°45°60°折射角r0°21°30°38°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⑤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
(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折射角大小为14°。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谁的更大呢?。
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基础强化、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A.外耳道、虹膜B. 鼓膜、瞳孔C.耳蜗、视网膜D.咽鼓管、脉络膜2. 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
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B.河水看起来变浅C.海市蜃楼D.水中荷花的倒影S3®图第J題图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I处可补充的现象()A.镜子中的“自己”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Z 1 B . Z 2 C . Z 3 D . Z 4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BC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D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
演奏 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A.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9•如图,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的乒乓球目的是( )A. 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B.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C. 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D. 显示鼓面振动幅度10•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茂现昆里B.例车宙达C.趙声豉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 *7•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纠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A.远视 凹透镜B. 远视 凸透镜C.近视凹透镜D.近视凸透镜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C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 B.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第9 Mffl11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 ,发现()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12.小明和小伟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a正确B. 只有b正确C. a 、b都正确D. a 、b都不正确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甲乙丙丁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14•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0®图須11題图P点表示,青蛙此时1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 移至120cm 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 7cm 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像B.等大的像 C.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30分。
)16•置身于油菜花中可以闻到的芳香气味,时间久了就感觉不到了,这是因为嗅觉的_______ (填“适应性”或“差异性” )•当人感冒时,面对好菜闻不到香味而无胃口,说明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多年来考古学家们一直猜测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穴外侧可能存在密室,但由于密室封闭了 3000多年,在穴壁上开挖一个小洞也会对密室内部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要采用无损勘探的方法判断密室是否存在.2015年5月8日,专家们利用最新的 _____________ (“红”或“紫”)外线成像法对 墓穴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穴壁部分区域温度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说明其后很可能存在密 室•用来探测的这种光 __________ (“可以”或“不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18•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 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 B 纸片上看到 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__________ 的。
(填“正立”或“倒立“)19•如图所示,小明把一张白纸放在桌面,纸上放一平面镜,用电筒竖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他从侧面看到____________ 较亮。
因为光照射到镜面上发生了 ____________ 。
20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A B CDM 15®图 第18題图 M 19 8图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21 •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0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当水面与M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0点的 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或“仍在0点”)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0点的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或“仍在0点”)侧。
22•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__________ 透镜。
(两空选填“凹”或“凸”)23.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0处,恰能使光线A0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0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5.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 A0B是该光路的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24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S20K 图虽丄1班国26.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 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 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 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___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7. 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 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cm20 30 405060 70黑板擦影子高度 H/cm20 17 14.5 13.5 13 12.6 ⑴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影子的高度随 之 。
⑵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 度H 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 L 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 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 L=35cm 时,影子的高度H 大致 cm 。
⑶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 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 变小得 _________ (选填“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_______________ 。
28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厂厂■1K3,1■ j■ ■ —1Mrr 7厂影子子可知, rri是 H/cm诃 一u- r- - 7(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 像。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____ 。
(填符号)四、解答题(第29题、31题各3分,第30题4分,共10分。
)29•—张白纸,上面写有蓝颜色的字,在一间只有红光的暗室里,他看到纸是什么颜色,字是什么颜色;简单说明原因。
30 •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如图所示的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使用小平面镜的作用;(2)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的原因。
31 •学生溺水死亡在学生突发危险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学校和家长在防溺水方面要多角度对学生进能力强化一、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 ;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