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3.78 KB
- 文档页数:5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历程、成就与反思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的演变、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and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alyze its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that have arisen in this proce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preschoo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ducationsystem, it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have also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adjusted.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本文将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情况,分析当时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如何适应和推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
谈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发展的特点一.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扩大了很多,1979年中国又制定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80年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并与卫生部联合发出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试行草案)等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及各班的教育方法均给予详细论述,使这个《纲要》成为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的依据,学前教育政策的关注点不仅更加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明确规范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及内容等,而且还更加注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另外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涉及到学前教育由3岁—6岁延伸到3岁前以及入小学后,由关注教师的职前培训扩展到关注教师的职后培训,由总体关注幼儿园的开办及教育扩展到关注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等等,这说明了国家更加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明确了学前教育对于国民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开始从各个方面完善学前教育,使更多儿童能科学地接受学前教育,增强国民素质。
二.政策的制定更加敏感和具有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如1991年,针对当时学前班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就学前班的性质、举办原则、领导和管理、保育和教育要求、改善办班条件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说明和规定,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开始能够针对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相关的政策,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完全吸收西方的一些教育政策,因此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具实时性、敏感性和针对性。
(三)政策的制定开始走向法制化进入80年代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幼教领域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同年9月11日,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行政法规, 1996年正式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政策也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幼儿园教育政策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办园方式和教学内容,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的成长环境。
对幼儿园教育政策进行解读和分析,对于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发展趋势和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教育政策的背景我国幼儿园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受到国家教育改革和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政策也得到了一系列的调整。
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园教育的普及为了提高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普及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实施“全面推开学前教育”的政策,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提高普及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幼儿园的支持力度,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2. 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提升在提高幼儿园教育普及率的国家也注重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出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规范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质量标准,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发展。
3.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还关注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素质要求,以及加强对幼儿园幼师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幼儿园教育政策的影响与分析上述政策对我国幼儿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普及率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幼儿园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2. 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均衡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幼儿园,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均衡发展。
3. 优化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和政策,规范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质量标准,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提升。
4. 加强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还注重了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素质要求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成绩与问题[摘要]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幼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幼儿师范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成绩显著。
表现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师资数量稳定增长,幼师比显著下降;幼师队伍学历结构优化,尤其是县镇及以下地区的幼师学历快速提升;幼儿教育的覆盖面大幅度提升。
但随着幼儿教育需求的剧增,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依然跟不上幼儿教育的需求,导致幼儿师资数量和质量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近些年来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师占比下降,农村幼师显著匮乏,其学历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和县镇地区。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幼儿教师;幼儿园长作者:胡艳,胡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也是为其智力和品性奠定基础的奠基性教育。
新中国建立初期就关注幼儿教育,把幼教事业的发展与解放女性生产力、建设工业化国家联系在一起,提出首先在工业地区和大中城市发展幼儿教师事业的方针。
[1]为了满足幼儿教育的师资需求,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幼儿师范学校,在部分高师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专门的幼师人才。
然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缓慢,远不能满足开展全面幼儿教育的需要。
我国幼儿师范教育的真正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
值此改革开放40年,我们有必要对这40年来的幼师教育事业及其对我国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反思,以期对未来我国幼儿教师教育提供借鉴。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事业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9年)独立的幼师教育阶段,重建被“文革”破坏了的幼师教育体系;第二阶段(1999年至今)开放的幼师教育阶段,多渠道培养幼师。
这两个阶段在幼师培育上采取的路径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下文将分别梳理。
(一)独立的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文革”中我国师范教育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幼儿师资培养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发展。
2023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2023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作用,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
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颇多。
农村学前教育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一是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学习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
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改变。
课巢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学习,而像绘画、唱歌、进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某些学校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接受比较困难,影响学习兴趣。
60%的家长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考试得高分”尤为重要,26%的家长觉得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也很重要。
二是村里一些幼儿园的课间较为单调,很少有幼师组织孩子做游戏,孩子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还好,但是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差,不具备这些设施,幼儿们的课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
三是调查发现幼儿的作业负担较轻,66%的家长认为作业适中、负担一般,27%的家长认为作业太少,7%认为孩子作业多、负担重。
关于幼儿园收费问题,约有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6%认为不能接受,29%说无所谓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
“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部分家长并不明确知道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当问及“假如存在乱收费,您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00%都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乱收费没,我们也不清楚,就算乱收费了,我们也没办法,别人交,我们就交,为了孩子嘛!”最后是幼儿的入园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岁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
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民政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妇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1月27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与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幼儿教育事业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简单套用企业改制的作法,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甚至出售;有的地方幼儿教育管理力量薄弱。
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1.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
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今后5年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规划。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民政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妇联(二OO三年一月二十七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与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幼儿教育事业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简单套用企业改制的作法,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甚至出售;有的地方幼儿教育管理力量薄弱。
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1]21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1、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
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今后5年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多次重要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策的历程以及未来的改革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走向。
一、政策的历程1. 1978年至1990年:基础奠定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发展。
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
此阶段主要是奠定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基础,完善了管理体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2. 1990年至2000年:普及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儿童接受普遍的学前教育。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供经济支持等。
这些措施使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3. 2000年至2010年:质量提升阶段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政策的重点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政府开始关注学前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评估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相关政策也鼓励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家长的选择空间。
4. 2010年至今:多元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趋势是推进学前教育的多元发展。
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扩大了公办学前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增加了学前教育的供给。
同时,政策也开始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二、改革趋势展望1.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未来学前教育政策将会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政府将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专业培训机制,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 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
建国以来我国重大的关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解读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法规1.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将“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并开始了它的新生命。
2. 中央教育部根据《共同纲领》和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两年来的实践经验,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并于次年颁发全国。
3。
1952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称为幼儿师范学校。
4. 1952年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设置的教育系分设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法规1。
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和内务部发出的《关于托儿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托儿所、幼儿园的发展方针是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坚强领导”和“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同时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发展。
2. 教育部于1956年11月颁发《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指出应根据所在地地区气候的变化及本园的具体情况拟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切实遵守。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法规1. “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遭到破坏的程度以城市幼儿园最为严重,中央教育部针对这一情况,于1979年首先制定颁发试行《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用以指导城市幼儿园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2. 1979年10月1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时指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
3。
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2004年3月14日修正)第19条中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
“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百家论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分析高渐伟(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我国现行农村学前教育政策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不断变迁而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体系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难题。
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审视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政策,使其更好、更全面地解决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更加中肯、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政策;政策问题;建议1回顾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1.1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面向工农大众”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
幼儿园实行实名制报名登记制度。
无人照料的劳动人民子女优先考虑招收。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我国进入集体经济时期,为了方便农业生产农村妇女也加入到了生产组织中来,诸如托儿所之类的幼儿学习场所逐步建立起来。
“普及幼儿教育”的呼声逐渐高涨。
1.2“两条腿走路”的农村学前教育方针和农村学前教育一年制的实行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农村教育也面临着改革。
此次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政府主张学前教育的发展需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基于群众集体办园力度,尽可能地调动各乡、村的积极性教育部门承办的幼儿园也尽可能地恢复其发展。
但鉴于当时我国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实现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三年制的普及,因而提出实行学前教育一年制以适应我国国情。
1.3农村学前教育“多条腿走路”方针的尝试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市场化、社会化观念的冲击,幼儿园体制实行了改革。
学前教育本身的福利性趋于淡化,其群众性、地方性日渐凸显。
强调子女入园并非国家义务,家长应当承担相应费用。
随后教育部发布通知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定为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典范,以社会组织兴办为主,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2审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相关政策的提出城市方面居多,农村相关政策数量较少学前教育是不应存在城乡区别的,但是相关政策的提出更多趋向城市化。
1978年以来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1.1978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2.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发【1979】73号)3.1979年11月,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4.1980年10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5.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1983年9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的通知【83】(教初字011号)7.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8.1985年5月,教育部关于颁布《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的通知9.1986年5月,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
10.1986年6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11.1986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幼儿园教师考核的补充意见12.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的通知13.1987年3月,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劳人编【1987】32号)14.198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5.1988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16.1988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职业高中幼师专业的意见17.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8.1989年8月,幼儿园管理条例19.1989年12月,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意见20.1991年5月,国家教委关于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的通知21.199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2.1992年2月,国务院关于下达《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23.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4.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5.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26.1995年1月,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27.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8.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29.1995年9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民政部、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30.1995年12月,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88号令)31.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32.1996年6月,国家教委关于正式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见33.1996年1月,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34.1997年7月,国家教委发布《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35.1997年10月,社会力量办学条例36.1998年12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37.1998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通知3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9.2001年5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40.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1.2001年9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42.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发布了由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拟订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43.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44.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45.2004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46.2004年4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7.2004年8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48.200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9.2005年12月,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办幼儿园能否承包的问题的复函》的函(教育司函【2005】83号)50.2006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51.2007年5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2.2007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2007】16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卢乾◆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
政策本身的盲区,使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步履难艰。
本文以关键发展时期和颁布的重要文件为依据,将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划分为恢复整顿、法制规范、改革发展、深化拓展四个时期,通过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存在学前教育专门法律缺失、政策滞后等问题,建议提出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制定发展型政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政策;改革趋势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政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变化,因此加快完善学前教育政策成为当前迫切工作。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重要时期和颁布的重要文件为依据,将其划分为恢复整顿、法制规范、改革发展、深化拓展四个时期。
(一)恢复整顿时期(1978年—1988年)。
十年文革使我国整个教育被黑色笼罩,本就发展薄弱的学前教育几乎毁之殆尽。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了曙光。
教育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意在恢复和重建学前教育事业。
在此期间,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从国家统一管理到政府带头、各部门共同管理,再到地方管理的过程。
另外,国家还相继颁布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幼儿园的管理、办园规模、学前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二)法制规范时期(1989年—1995年)。
经过初期努力,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前期的学前教育政策仅仅停留在意见、通知中,未形成系统的法制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事业,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基本原则、各项保教工作等做出了规定,并首次以教育法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地方政府管理学前教育的职责[1]。
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 卢 乾◆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
政策本身的盲区,使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步履难艰。
本文以关键发展时期和颁布的重要文件为依据,将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划分为恢复整顿、法制规范、改革发展、深化拓展四个时期,通过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存在学前教育专门法律缺失、政策滞后等问题,建议提出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制定发展型政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政策;改革趋势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政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变化,因此加快完善学前教育政策成为当前迫切工作。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重要时期和颁布的重要文件为依据,将其划分为恢复整顿、法制规范、改革发展、深化拓展四个时期。
(一)恢复整顿时期(1978年—1988年)。
十年文革使我国整个教育被黑色笼罩,本就发展薄弱的学前教育几乎毁之殆尽。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了曙光。
教育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意在恢复和重建学前教育事业。
在此期间,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从国家统一管理到政府带头、各部门共同管理,再到地方管理的过程。
另外,国家还相继颁布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幼儿园的管理、办园规模、学前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二)法制规范时期(1989年—1995年)。
经过初期努力,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前期的学前教育政策仅仅停留在意见、通知中,未形成系统的法制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事业,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基本原则、各项保教工作等做出了规定,并首次以教育法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地方政府管理学前教育的职责[1]。
这两个法规性文件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迈向法制化的新里程。
简述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幼儿教育发展情况尤为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历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全民参与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尤其在农村推行了“全民参与”的幼儿抚养教育方式。
以家庭、社区、集体互助为主要方式,以生活活动教育和集体活动教育为主要形式。
二、政府多层次教育服务阶段
1978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了对幼儿教育政策,鼓励各社会团体和专业机构开展幼儿教育服务活动,并强调要实施多层次的幼儿教育服务。
此时,中国实行的幼儿教育政策主要是家庭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性的幼儿照料教育服务的模式。
三、专业化的改革发展阶段
1998年,为更好地推进幼儿教育发展,我国政府做出了比较重大的制度改革,出台《关于改革和发展幼儿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强调“发展专业化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抚养教育质量”的政策方针。
这一改革推动了中国幼儿教育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小孩子最安全、照顾最有保障的国家之一。
四、高效安全的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专业化、大众化、高效化,它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设施和环境,而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健康检查,实施安全的管理细则,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从这些发展阶段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全国各地建立了完善的幼儿教育服务体系,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幼儿教育服务,让每个小朋友有更加美好的童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继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七十年足迹回顾与趋势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农村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回顾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此阶段农村学前教育以幼儿园为主,但在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普及率较低。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水平也较低,导致农村幼儿缺乏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2. 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0年:此阶段,政府开始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
在政策支持下,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普及率有所提高,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3. 2000年至2010年:在这一阶段,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提高对农村幼儿园的补助标准等。
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也有所改善。
4. 2010年至今: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政府提出了“三年行动计划”,力求到2020年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入园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推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地区,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未来,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推动更多的农村儿童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体系,推动学前教育资源的下沉,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2.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010年第4期总第246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rnal of N o rtheast No rmal U niver sity (Philosophy and So cial Science s )No .4 2010Sum N o .24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王 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王萍(1966-),女,河北乐亭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学院副教授。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委、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等部门对应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体制形式、领导、管理和师资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笔者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发的一系列有关农村幼儿教育的文件政策进行综述并分析。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文件政策;综述;分析[中图分类号]G 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4-0163-0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统计,我国0-14岁的儿童有3.4亿左右,其中农村约有2.5亿。
所以农村儿童是我国儿童的主体,农村幼儿教育也应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
2003年全国在园幼儿2004万,其中农村在园幼儿940.40万,只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47%,可见,农村幼儿的入园率是比较低的[1]。
农村幼儿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奔小康的基础工程。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小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必须把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随着农民的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政策与环境分析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农村幼儿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与环境两个方面,对农村幼儿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政策分析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1.农村幼儿园建设政策为了改善农村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幼儿园的建设。
根据相关政策,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一所公办幼儿园,同时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还对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进行了培训和提升,确保农村幼儿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的教育资源。
2.农村幼儿营养补助政策为了保证农村幼儿的营养状况,国家实行了幼儿营养补助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农村幼儿每人每年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营养补助,用于购买牛奶、鸡蛋等营养食品。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农村幼儿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3.农村幼儿教育扶贫政策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教育的问题,国家实行了幼儿教育扶贫政策。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国家提供了免费的教育资源,同时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进行了培训和提升。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的受教育权益。
二、环境分析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农村幼儿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环境挑战。
1.教育资源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较低,导致优质师资力量流失,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2.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地区,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忽视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在学习压力过大。
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留下子女在家乡。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010年第4期总第246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r nal of N o rtheast No rmal U 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 cial Sciences)No.4 2010Sum N o.24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王 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王萍(1966-),女,河北乐亭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学院副教授。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委、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等部门对应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体制形式、领导、管理和师资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笔者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发的一系列有关农村幼儿教育的文件政策进行综述并分析。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文件政策;综述;分析[中图分类号]G 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4-0163-0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统计,我国0-14岁的儿童有3.4亿左右,其中农村约有2.5亿。
所以农村儿童是我国儿童的主体,农村幼儿教育也应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
2003年全国在园幼儿2004万,其中农村在园幼儿940 40万,只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47%,可见,农村幼儿的入园率是比较低的[1]。
农村幼儿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奔小康的基础工程。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小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必须把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随着农民的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一、总体上关注农村幼儿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从总体上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在许多关于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文件政策中都提到了农村幼儿教育,关注到幼儿教育在国家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认识到农村幼儿教育对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983年5月,国家教委在 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的要求,并在9月份颁发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 指出!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主动同妇联、卫生、农业等部门配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1997年7月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 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 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九五∀期间的总目标是: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二年或三年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学前班的领导与管理。
到2000年,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60%以上[2]。
#163#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受到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就应采取适合农村现有条件的多种办园形式,以便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前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1991年6月国家教委通过颁布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再次强调!学前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比上个世纪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师资问题,特别是如何提高农村整体师资水平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6年2月教育部颁布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农村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以上政策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促使农村幼儿教育迅速发展。
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体制形式的发展办园体制本质上就是指办园的主体。
农村幼儿园办园主体单一,因此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领导工作薄弱,事业发展缓慢;事业经费缺乏,办园条件很差;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差;教育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等。
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办园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改善办园的条件。
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农村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充分调动社(乡)、队(村)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园:可办独立建制的幼儿园,也可在有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班;可办常年性的,还可办季节性的。
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根据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由乡(镇)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筹措。
乡(镇)的财政收入也应有适当比例用于发展当地的幼儿教育。
其费用应主要用于改善办班条件。
城乡幼儿教育都应继续提倡各种社会力量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国家提出要开展一些适合于农村特点的幼儿教育形式,并且在农村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
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是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各地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可举办一年制的,也可举办三个月至半年的短期学前班;可以是全日制,也可以是半日制或隔日制等。
学前班可单独设置,也可附设在小学。
班额一般不超过40人。
全日制每班应配备教师2人。
在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幼儿不足一个班的地区,可组织幼儿活动小组(站)或游戏小组,但不允许和小学生合班进行复式教学。
2003年1月27日,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
积极扶持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3]。
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
近些年,城乡学前班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农村地区发展尤为迅速。
据1989年统计,全国学前班幼儿人数占全国在园(班)幼儿总数的47.3%。
其中,农村学前班幼儿占农村在园(班)幼儿总数的60%,县镇##164学前班幼儿占县镇在园(班)幼儿总数的36.2%,城市学前班幼儿占城市在园(班)幼儿总数的23.7%。
应该肯定,学前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学前班在教育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学前班管理的归属不明确,办班条件差,教师专业素质低,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比较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4]。
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学前班的健康发展。
为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对幼儿学前班的管理领导、学前班的性质、学前班的教育内容、师资的配备及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
通过幼儿园体制的改革、多种幼儿形式的发展,农村幼儿园改变了由政府包办的情况,给幼儿园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多种办园形式与渠道的建立,有利于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筹措大量资金;并有利于满足多方面的农村幼儿教育的需求。
三、明确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发展缓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很关键的问题是农村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的薄弱[5]。
要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就要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明确各级行政部门的职责,并且各个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加强领导,保证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妇联、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备和充实幼教专职干部,定期对农村幼教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县教育部门要负责农村幼教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园长、教师的培训,办好示范性幼儿园和公社中心幼儿园,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研究,组织交流经验。
县教育部门要逐步选派懂专业的干部担任公社中心园园长或公社幼教辅导员,负责全公社幼儿园(班)的业务指导,组织干部、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
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各类学前班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和健全审批管理制度。
乡、村举办和停办学前班,由乡人民政府审批,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前班,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管理和指导。
区、县幼教干部(包括教研员或视导员)和乡(镇)辅导员(或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应对所在地区各类学前班定期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学校负责人应加强领导,并注意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幼教干部或辅导员的指导。
1987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发的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中指出,幼儿教育应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