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品社3.15行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6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1、保证每节课,每项活动都有教师负责组织并进行2分钟安全教育或提示。
2、认真细致地巡查,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
3、实行课堂考勤制度。
对于缺失学生,要弄清缺课原因。
4、学生在上课期间出现身体状况不佳,及时向有关教师,领导汇报,及时通知家长。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及计划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2. 使学生认识到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培养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4. 增进学生对地球知识的了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遵守规则、珍惜友谊、关爱地球的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球仪、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址等活动,引出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1)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图片,让学生讲述家乡的故事。
(2)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友谊的力量。
(4)利用地球仪和图片,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家乡地图,标注家乡的特色景点。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3)学生互相写信,表达对友谊的珍惜。
(4)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我们的家乡(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历史(3)家乡的发展变化2. 第二章:规则与秩序(1)生活中的规则(2)遵守秩序的意义3. 第三章:友谊的力量(1)友谊的重要性(2)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4. 第四章: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基本知识(2)环境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发展变化。
(2)列举生活中的规则,谈谈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表达你对友谊的珍惜。
(4)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标语,并解释其意义。
2. 答案:(1)略(2)略(3)略(4)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家乡调查活动,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最新四年级品社教学计划(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四年级品社教学计划(精选5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
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品社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品社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品社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品社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准备:1. 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小组分组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品社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他们对品社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品社的基本认识。
2. 结合实际例子和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品社主题,如环保、公益活动等。
3.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制定一个相关的品社项目计划。
4.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项目计划。
四、展示和讨论(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品社项目计划。
2. 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品社活动,如参加社区清洁活动或义工活动。
2. 鼓励学生进行品社主题的研究和调查,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板。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评价学生对品社知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案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教学的框架和指导,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4年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2024年四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制定以下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2.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国家的基本情况,培养国家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品德教育a.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乐观、勇敢坚强等品质c.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d.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时间安排:每周一节品德课,每次课45分钟。
2. 社会教育a. 学习了解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b. 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c. 学习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d. 学习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时间安排:每周一节社会课,每次课45分钟。
三、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听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品德表现和社交行为,记录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学业评估:通过小测验、作业、项目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3. 课堂参与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讨论质量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达能力。
4. 家长评估: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五、其他安排:1. 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观社区公益机构、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经验。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品社教案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2. 《我会遵守规则》:学习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关心家人》:培养关爱家人的情感,学会与家人沟通、分担家务。
4. 《我们的地球》:认识地球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增进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学会关心和尊重家人。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学会关爱家人。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地球仪、地图、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表、实践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乡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等。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遵守规则的例子,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讨论如何改正。
6.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关心家人的情景剧,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7. 环保知识讲解: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8.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地球,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家乡: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2. 遵守规则:意义、例子、行为习惯。
3. 关心家人:情感、沟通、分担家务。
4. 我们的地球:基本知识、环保意识、保护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
(2)举例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谈谈你是如何关心家人的,举例说明。
(4)请提出三个保护地球的建议。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们的邻居》:学习与不同邻居相处的方法,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
2. 第六课《团结就是力量》: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3. 第七课《规则与秩序》:学习遵守社会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4. 第八课《爱护环境》:教育学生关爱环境,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5. 第九课《交通安全》:了解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3. 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
4. 期末考试:设置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第五课《我们的邻居》2. 第二周:第六课《团结就是力量》3. 第三周:第七课《规则与秩序》4. 第四周:第八课《爱护环境》5. 第五周:第九课《交通安全》六、教学内容1. 第十课《网络交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会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2. 第十一课《预防犯罪》:教育学生远离犯罪,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第十三课《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教案品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社会第1课:我们生活的社会第2课:社会中的规则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3课:什么是价值观第4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沟通技巧。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我们生活的社会第1课:我们生活的社会第二周:社会中的规则第2课:社会中的规则第三周:什么是价值观第3课:什么是价值观第四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4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五周:总结与复习对前四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们的道德观第5课:什么是道德观第四单元:我们的法律观第7课:什么是法律观第8课: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体验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八、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沟通技巧。
4.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道德和法律的应用。
九、教学计划:第五周:什么是道德观第5课:什么是道德观第七周:什么是法律观第7课:什么是法律观第八周: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第8课: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第十周:总结与复习对前八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四年级品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品社》一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2.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品社》第一册第一课: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第二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特殊的人民军队第三课:我爱我的祖国第四课: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三、教学重点:1.了解共产党人的宗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殊性质。
2.理解国家的繁荣和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保护和关爱。
3.了解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名字和内容。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第一课: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a.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共产党的宗旨,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
b.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组员分享关于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c.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汇报内容,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介绍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d.拓展活动:布置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事情。
2.第二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特殊的人民军队a.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殊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特殊的军队。
b.学习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资料和教材信息,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起源、任务和特点,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c.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汇报内容,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作用和需要保持军队特殊性质的原因。
d.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军人救助行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殊性质。
3.第三课:我爱我的祖国a.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和伟大,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感情。
四年级下品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5.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学习与不同国家、民族的朋友相处,尊重彼此的差异,促进国际友好交流。
2. 第六课《我们同属一个地球》:认识地球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会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3. 第七课《多彩的民族》: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4. 第八课《我们的传统节日》:学习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观念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提高道德判断力。
4. 运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及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道德实践评价: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如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等。
5.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五课《我们的朋友遍天下》:2课时2. 第六课《我们同属一个地球》:2课时3. 第七课《多彩的民族》:2课时4. 第八课《我们的传统节日》:2课时5. 第九课《生活中的是非善恶》:2课时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效果。
一、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共有33名学生,孩子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岁左右,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较强,见识较广,对综合性、活动性较强的品德与社会课颇有兴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已经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识,也了解了一些社会现象,但实际操作与现实表现还有待加强。
四年级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二、教学目的要求1.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和生活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5.培养孩子们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
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
涉及到“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等五大模块的内容,寓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之中。
(一)、教科书的体系结构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二)、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的一种,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册教科书注重学生的探究问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己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如:第三单元第一个主题活动中的“古人出行靠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品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社区》:了解社区的组成、功能,学会关爱社区,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2. 《我们的家乡》: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3. 《我们都是一家人》:学习家庭礼仪,传承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
4. 《我们的校园》:了解校园文化,培养集体荣誉感,为校园环境美化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区、家乡、家庭和校园的特点,增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乡情怀、家庭美德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社区、家乡、家庭和校园的特点,增强对这些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展示社区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境。
2. 新课内容讲解:(1)社区:介绍社区的组成、功能,引导学生关爱社区。
(2)家乡: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家庭:学习家庭礼仪,传承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
(4)校园:了解校园文化,培养集体荣誉感,为校园环境美化贡献力量。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社区、家乡、家庭和校园。
(2)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社区、家乡、家庭和校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周围的社区、我们的家乡、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的校园。
2. 板书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心中的社区/家乡/家庭/校园”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社区/家乡/家庭/校园的美丽风光。
教学计划
2012 ~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青岛宜阳路小学
学科:品德与社会
班级:四年级
教师:瞿良
日期: 2013.2 青岛市四方区教育体育局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四、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五、全册教学进度
六、其他
七、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实践活动二
主题人民币上的学问
时间 5月
地点学校、家庭
目标让学生学习收集资料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让学生熟练收集资料的方法。
激发对祖国山河、文化、历史和领袖的热爱之情。
内容 1.让学生学习收集资料的知识。
2.收集材料,了解人民币中蕴含的知识和意义。
3.开展资料展示会。
4.进行总体评价。
指导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中蕴含的知识,激发对祖国山河、文化、历史和领袖的
热爱之情。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
行综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社教案教案标题:北师大版四年级品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品社”是指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
2. 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
2. 运用学到的道德价值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社教材b. 多媒体设备c. 课件和图片资料d. 学生活动手册和练习册2. 学生准备:a. 学生活动手册和练习册b. 笔、纸、书等学习用具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的认识,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利用课件和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善待人等。
2. 通过故事、诗歌或视频等形式,讲解这些道德价值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学生活动手册,让学生阅读相关案例。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步骤四:团队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道德价值观念,如友善待人。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制定一个友善待人的行为守则。
3.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示他们的行为守则。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或道德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2.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身边的道德行为,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设备、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第1课:我们的社区第2课:公共场所的规则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3课:尊重他人的劳动第4课:尊重他人的权利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3.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安排每课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
2. 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评价其在品德与社会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1课:我们的社区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社区的印象,引出本课主题。
2.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社区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2课:公共场所的规则1. 导入: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
2. 教学活动:分析公共场所规则的重要性,讨论违反规则的影响。
3. 实践活动:模拟公共场所,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感受。
八、教学资源1. 案例资料:收集公共场所的规则及其违反规则的后果。
2. 视频资料:拍摄社区生活情景,用于教学导入和实践活动。
3. 课外阅读材料:关于品德与社会方面的文章、故事等。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我生活的社区我家在这里教学目标1. 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认识并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
2. 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及其作用,并会正确使用这些公用设施。
3. 了解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激发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社区,理解社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基本情况。
收集有关有关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1. 仔细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了解社区中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与快乐。
2. 可用拍照、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3. 上网了解农村或城市社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活动一:说说我的家1. 出示城市社区图(见资源平台),导入: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幸福的家,你们瞧,这就是我家所在的地方,你们觉得这个小区怎么样呢?生:环境应该不错吧。
生:房子特别多。
师: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也很安静,很适合居住。
2. 设问:有没有谁来说说你的家在哪里?生:我的家在武昌南湖保安花园。
(我家住在华中师范大学,因为我爸爸是学校的老师)3.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畅所欲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小区的名字、家庭所住的位置、门牌号码等)4. 小结:无论我们是住在小区、单位宿舍还是临街的房子里,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
咱们的许多家庭共同组成了一个个的社区。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活动二:城市和农村社区1. 出示城市社区图或欣赏视频(见资源平台):师: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在社区里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地方,除了这以外,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呢?2. 全班交流:可用图片、绘画、文字展示各组交流。
3. 教师出示农村社区图片。
设问:这是小华生活的社区,你们见过这样的社区吗?它与我们居住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田园、农舍、水库、学校、人们的生活方式等)4. 小结:我们生活在城市社区,而小华生活在农村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特点。
四年品社《“3.15”大行动》的教学设计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晗
2014-3-17
四年品社《“3.15”大行动》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课请学生说说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政府举办了那些活动,商家有那些行动,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学生可以拿出课前收集的假货,展示并讲解;也可以拿相关的照片,文章看一看,读一读;还可以口头介绍进行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有关识别物品真假的小常识。
做一个小小打假员,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册书为辽宁师范大学版本的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的《“3.15”大行动》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如何避免假货带来的危害,怎样揭穿假货的伪装,保护自己,并运用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辨别一些简单的假货,比如通过价钱的高低来判断真假,所以本课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学会和掌握
3.教学条件:本课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一些情景清晰再现,直观形象,生动逼真。
4.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会区别真假物品。
5.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消费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一些购买东西的常识和技巧。
过程方法:掌握一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会区别真假物品。
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消费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知道买到假货对自身的危害,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研讨怎样抵制假冒伪劣商品,怎样运用3.15来保护自我。
教学资源:假冒产品和正品的区别图片,3.15晚会的揭露假货的视频,一些路边摊的小食品。
时间分配:复习3分钟,导入2分钟,新授20分钟(其中看视频5分钟),小组活动:小小打假员10分钟,,代表发言“抵制假货”3分钟,总结2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进行得很顺利,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都很好的完成了。
本课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
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