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措施对路网宏观基本图的影响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31.14 KB
- 文档页数:6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宏观和微观拥堵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交通拥堵是我们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
死等在十字路口的车龙,让人无比焦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将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前沿技术与交通管理紧密融合,从而实现交通流畅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宏观拥堵主要指城市的大范围拥堵现象,例如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大、车辆模式单一等因素导致的交通拥堵。
如何有效地缓解宏观交通拥堵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宏观交通拥堵,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例如,在关键路口安装智能信号灯,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信号灯状态,来对信号灯进行优化控制;利用路径优化算法,为车辆提供最优路线,尽可能地减少行驶距离和时间,从而达到分流交通流量的效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繁忙路段设置车道识别设备,可以针对特定车辆(如公共交通车辆和紧急救援车辆)优先放行,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
微观拥堵主要指城市的局部道路拥堵现象,例如突然转弯或者通过不规范的方式进入高速公路等因素导致的交通拥堵。
这种情况下,智能交通系统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处理和缓解。
对于微观拥堵情况,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定位导航和车辆自主控制技术来缓解。
例如,车辆之间利用通信技术来相互感知,并通过沟通达成合理的行驶速度和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从而缓解道路的交通流量;利用车联网技术来预警驾驶员,告知车辆目前所处的交通流量状态,以便驾驶员及时调整驾驶方式,更好地协调行车。
除了上述技术手段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依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以便提前做好交通管控准备,以最有效的措施应对可能产生的拥堵。
然而,智能交通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系统的安全性、用户隐私保护、数据的真实性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在实施智能交通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
总之,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可以缓解宏观和微观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舒适度。
宏观经济形势对交通运输的作用在全球金融海啸余波未尽的时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十二五”时期第二年。
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样的国际国内环境?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将会怎样?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及交通运输更好地发展应当确定什么样的政策?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国际经济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反映在交通运输方面,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不仅改变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扩大经济总量,而且将促进交通运输方式改变,提高运输效率;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交通管理和运输组织发生重大变革,使客货运输管理、运输工具控制、运输安全等方面发生巨大飞跃;新能源技术及其产业化,将为交通运输工具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转化为电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燃油类交通工具将逐步被电动型交通工具所替代;欧美由于债务危机和失业率居高难下,内需不足,经济复苏放缓,进出口大幅减少,而这些国家的进口占我国出口很大份额,国际贸易运输海运比重较大,因而,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减少影响我国货运增幅减小,而道路运输比重相对提高;我国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印度、老挝、缅甸、越南、朝鲜等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对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较快,从2011年经济增长的情况看,俄罗斯4.3%,蒙古国9%,印度8.4%,老挝8.6%,缅甸5.8%,越南5.9%,增速均高于发达经济体。
因而,国际贸易回升较快。
周边国家与我国贸易加大,将扩大我国道路运输总量。
中国经济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将恢复较快增长,但受投资和消费需求实际增速下降及其波动影响,以及经济周期交替的影响,GDP增速波动幅度较大。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呈小幅回落态势。
全年GDP增速将回调到8.7%左右,比2011年减小0.5个百分点,总量达到54万亿元。
交通影响分析和交通影响评价交通影响分析的作用是为新的土地开发和重大建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提供交通环境影响评估。
通过分析项目完成后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确定对策以减小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交通影响分析不仅仅指用地变化对交通状况的影响,还包括对交通综合状况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理论分析和论文的思路给出自己的定义。
交通影响费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预先规定必须维持的交通服务水平,为保证该服务水平所必须的、向开发商征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通过向开发商征收交通影响费,可以保证新的开发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到充分保障。
交通影响分析源自美国,并与美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政策密切相关。
在四、五十年代,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由地方政府承担,而配套设施由开发商承担或提供资金来负担,这导致了无序的开发。
到六十年代后期,这种做法受到了广泛批判。
在高速发展的地区,开始探讨通过开发商负担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可能性。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通过缴纳交通影响费来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的政策。
交通影响分析的作用是为新的土地开发和重大建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提供交通环境影响评估。
通过分析项目完成后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确定对策以减小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交通影响分析不仅仅指用地变化对交通状况的影响,还包括对交通综合状况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理论分析和论文的思路给出自己的定义。
交通影响分析是在新开发项目立项和审批阶段进行的。
它主要评估新开发项目引入后产生的地区性影响,专注于土地开发带来的交通方面的影响,而不是一般的交通分析、交通管理、交通政策等变化带来的交通上的变化。
这个分析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土地开发和交通系统更有效地融合到一个整体中。
交通影响分析是一个评价的过程,它必须将土地使用的效益和交通设施的效益统一于一定的满意度或类似于满意度的目标之下。
交通影响分析的工作内容包括:1.基地及周边地区开发概况;2.研究区域条件;3.交通预测;4.交通影响评价;5.交通改善措施;6.结论和建议。
城市路网多种交通方式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道路网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城市道路网络中存在多种交通方式,如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等,它们之间的交通流互相影响,需要进行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
宏观交通流建模是指将城市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量进行整体抽象,以模型的方式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情况。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交通流的特征和规律,为制定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种模型可以从整体上考虑城市不同交通方式的交互作用,以及交通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因素。
宏观交通流分析是指对建模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分析的过程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模拟实验和数学模型等方法来进行。
通过分析城市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我们可以得出不同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和拥挤程度,进而评估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进行宏观交通流建模和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交通需求,即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量。
这可以通过调查和统计等方法来获取。
其次是交通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性,不同交通方式的道路网络连接情况对交通流的分布和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是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如交通信号灯、公交优先等,它们对交通流的分配和调控也是重要的因素。
通过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例如,可以根据模型结果预测未来交通流的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
同时,还可以评估不同交通方式的效益和影响,为城市道路网络的发展提供指导。
总之,城市路网多种交通方式的宏观交通流建模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交通流的建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交通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和可持续性。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影响因素交通网络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对人们的出行和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不仅可以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效率,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交通网络并不容易,其中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影响因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一、交通网络布局的目标和原则交通网络的布局需要考虑一系列目标和原则,以确保网络的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1. 连通性:交通网络应该能够连接起不同地区和交通枢纽,实现快速、便捷的出行。
2. 安全性:交通网络的设计应考虑交通安全因素,如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优化交通流量的分配等。
3. 可持续性:交通网络的布局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等。
4. 适应性:交通网络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以应对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变化。
二、交通网络的布局类型根据交通网络的规模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以下几种典型的布局模式。
1. 集线式布局:集线式布局是在城市中心建立交通枢纽,通过主要干线道路将不同的地区连接起来。
这种布局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务,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2. 网状布局:网状布局是在城市中心和各个区域之间建立多个交通枢纽,并通过交叉道路形成网状的交通网络。
这种布局能够实现多条线路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
3. 辐射式布局:辐射式布局是以城市中心为中心,向外辐射建设多条干线道路,这些道路连接到周边地区。
这种布局适合于城市发展,但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和不平衡。
4. 环形布局:环形布局是在城市周边建设一条或多条环形道路,这些道路连接到城市中心。
这种布局能够提供快速的环城交通,但可能存在交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交通网络布局的影响因素交通网络的布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交通网络布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地形起伏、河流、山脉等地理条件会对交通路线的选择和布局产生影响。
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研究综述廖大彬马万经(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作为网络交通流研究的新进展,在最近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首先回顾了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的产生过程及其定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基本图的存在性、形状、适用条件、影响因素及运用方向等多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最后,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本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宏观基本图;网络交通流;交通小区Review of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Dabin Liao, Wanjing Ma(Depart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as the new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network traffic flow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intentions from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a detailed literatures review about this area, first of all, the defini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will be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chievements about the existence、shape、application condition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in many aspects of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will be settled. At las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given accordingly. Keywords: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network traffic flow, trafficneighbourhood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也在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交通阻塞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模型分析城市交通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规划,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为目标,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交通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交通模型是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以预测和评估各种交通管理和规划决策的影响。
本文将对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交通模型的类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交通模型主要分为宏观交通模型、微观交通模型和混合交通模型三种类型。
1. 宏观交通模型宏观交通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整个城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系统。
它通过对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线路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建模,预测不同时段的交通需求和流量分布。
宏观交通模型能够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确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和调整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方案。
2. 微观交通模型微观交通模型则更加细致,主要用于研究交通系统中的个体行为和交通流动细节。
它通过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出行选择、车辆行驶轨迹以及交通信号灯等因素进行建模,以评估特定道路段或交叉口的拥堵情况和行车速度。
微观交通模型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更好地理解交通系统运行机制,预测道路瓶颈和优化交通信号控制。
3. 混合交通模型混合交通模型结合宏观和微观交通模型的特点,使得城市交通规划者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和预测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
混合交通模型可以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交通流和出行选择等因素,较为准确地模拟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
二、交通模型的应用交通模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交通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
1.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模型可以根据城市的人口、就业、产业结构等因素,预测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
通过分析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城市交通规划者可以合理地配置交通资源,优化交通网络结构,以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2. 交通拥堵评估交通模型可以通过对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进行建模,预测城市中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拥堵状况。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影响因素交通网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布局和建设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交通网络的布局及其受到的影响因素。
一、交通网络的布局交通网络的布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规划和建设各种交通设施以实现人员和物资的有效流动。
交通网络的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主干线路:主干线路是交通网络的基础,通常是高速公路、铁路或航道。
主干线路的布局需要考虑最繁忙的交通流量和地理条件,以确保畅通和安全。
2. 支线和支撑设施:支线是主干线路的补充,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城市或地区。
此外,交通网络还需要辅助设施,如服务区、加油站和桥梁等,以提供出行所需的便利设施。
3. 交通节点:交通节点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枢纽,通常是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枢纽。
交通节点的布局需要考虑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和环境因素等,以确保节点的运行效率。
二、交通网络布局的影响因素交通网络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因素:1.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交通网络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山区、河流和海洋等地理特征会对交通路径和方式选择产生影响。
2. 人口和经济分布:人口和经济分布是交通网络布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人口稠密的城市通常需要更密集的交通网络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交通网络布局的新趋势。
在选择交通线路和节点时,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如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减少噪音和尾气排放等。
4. 技术发展:技术的发展对交通网络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高速铁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起,为交通网络的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5. 政策和规划:政策和规划对交通网络布局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部门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和政策以指导交通网络的布局。
结论交通网络的布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人口、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个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可以提升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宏观经济对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宏观经济对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经济增长与交通发展的相互关系交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时,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也会增加。
这将导致人口流动和货物运输的增加,从而需要更完善和高效的交通系统来满足需求。
因此,宏观经济的增长将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首先,经济增长导致了人口的流动。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人们从农村地区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种人口流动对交通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如果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口流动带来的压力,将会导致交通拥堵、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宏观经济的增长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支撑人口流动的需求。
其次,经济增长引发了贸易和物流的繁荣。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物的运输需求也在增加。
不仅国内物流日益繁忙,国际货物运输也急需高效和可靠的交通网络来连接不同地区。
因此,宏观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以便顺利进行贸易和物流活动。
宏观经济政策对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各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支持经济增长。
首先,政府投资是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
这些投资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还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税收政策也可以影响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或税收优惠来吸引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这可以促进私人投资,进一步推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对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投资者可能会对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失去信心。
交通安全政策与宏观安全统计分析进展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交通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各国对交通安全政策的制定越来越重视,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重点探讨交通安全政策的最新进展以及宏观安全统计分析。
一、交通安全政策进展1.交通法规制定与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交通法规和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因此,各国政府不断完善和更新交通法规,加强对交通秩序的管理。
比如,加强对驾驶员的资格审核,推广交通违法拍照监控等措施,有效提高了道路安全水平。
2.交通教育宣传普及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
各国政府加大对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的力度,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宣传周、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3.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交通安全管理中,包括智能交通灯、车载导航系统、智能行车记录仪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及时处置意外情况,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宏观安全统计分析1.事故发生率下降随着交通安全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事故发生率逐年呈下降趋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各国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普遍在下降,尤其是在城市交通中,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0年前。
2.伤亡人数减少随着交通安全政策的落实,交通事故中的伤亡人数也在逐年减少。
政府提倡佩戴安全带、头盔、鼓励行人横穿马路等措施的推广,有效减少了事故中的伤亡人数,提高了交通事故的救援效率。
3.经济损失减少交通事故不仅给个人造成伤害,也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伤亡人数,有效减少了经济损失。
有数据显示,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逐年减少,有效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
总之,交通安全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宏观安全统计的分析,为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交通管理的数据分析技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管理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高效地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成为了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据分析技术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利器。
本文将从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其中的挑战和前景进行探讨。
一、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流量预测:通过利用历史交通数据、实时交通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源,可以对城市中不同道路、交叉口以及交通枢纽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
这对于交通信号灯的优化以及交通拥堵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2. 路网优化:通过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道路拓扑结构,找出瓶颈节点和拥堵道路,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通过增设新的道路连接或改变信号灯配时方案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 交通事故分析:通过分析交通事故的数据,可以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事故多发地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公交线路规划和优化:通过对公交车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运输效率,并满足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
二、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挑战然而,在应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城市交通管理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首先需要获取大量的交通数据。
然而,数据的获取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获取足够的数据成为了一项难题。
2. 数据质量与一致性:城市交通数据来自多个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源的数据格式、数据质量以及数据一致性都存在差异。
对于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进行统一的处理,是数据分析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3. 建模与预测准确性:在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和路网优化时,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城市交通的复杂性以及众多的变量影响因素,建立准确的模型并进行可靠的预测也是一大挑战。
高速公路大数据分析与交通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愈发突出。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管理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大数据分析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为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通过收集高速公路用户的行车数据、道路设备数据等一系列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拥堵情况、车流量等进行准确、实时的分析。
1. 路况预测与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根据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检测数据,预测未来某一时段的交通状况。
通过交通状况的预测,可以提前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优化道路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2. 事故预警与救援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分析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数据,发现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实现事故的预警。
同时,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事故救援信息,保障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超速监控与罚分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控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超速情况,并对超速行为进行罚分预警。
这样可以提高车辆驾驶员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道路设施维护与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高速公路上的道路设施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及时进行道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高速公路大数据分析与交通管理的挑战和对策尽管大数据分析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数据安全、数据处理速度、数据维护等方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数据安全由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所涉及的数据涉及用户的隐私和交通安全等敏感信息,因此,保障数据安全是大数据分析与交通管理的首要问题。
必须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2. 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数据量极大,而且需要实时地进行处理,因此,数据处理速度是大数据分析与交通管理的关键问题。
交通道路影响分析1. 引言交通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对交通道路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交通道路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交通拥堵对经济的影响、交通道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交通拥堵对经济的影响交通拥堵是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它影响了城市内外的交通效率,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交通拥堵导致了时间浪费,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交通上,从而减少了他们从事其他有意义活动的时间。
其次,交通拥堵还会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因为交通拥堵会导致货物运输的延误,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
此外,交通拥堵还会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游客会因为拥堵的交通而选择避开拥堵较为严重的城市,这就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3. 交通道路对环境的影响交通道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和交通拥堵的加剧,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会对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另外,交通道路的噪音也是城市面临的一个问题,长期暴露在交通噪音中会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发展方向。
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交通规划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的加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并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行科学的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5. 结论本文通过对交通道路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交通拥堵对经济的影响、交通道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交通问题是当前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交通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合理的交通规划、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道路宏观分析报告怎么写一、引言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宏观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撰写一篇道路宏观分析报告,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背景和目的在撰写道路宏观分析报告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
例如,分析某一地区或城市的交通状况,预测未来几年的交通需求,评估道路系统的性能和瓶颈等。
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有助于确立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三、数据收集和整理道路宏观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历史交通数据、人口数据、城市规划数据等。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对于准确分析道路状况和预测未来需求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交通测量、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获取数据。
四、问题描述和方法选择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需要明确分析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例如,分析道路拥堵问题可以采用交通流模型;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等。
合理选择方法,能够更好地完成研究目标。
五、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根据问题描述和选定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例如,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交通流模型,通过模拟和预测来评估道路状况和需求情况。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需要熟悉相关的数学和统计知识,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六、结果和讨论在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完成后,需整理和呈现研究结果。
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和模型的分析结果,比如交通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道路拥堵状况分区等。
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实际情况与模型预测的差异,探讨道路发展的潜在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七、结论和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结论应概括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建议应针对性地提出道路发展的措施和方向。
结论和建议需要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八、报告撰写和编排在完成结论和建议后,即可进行报告的最后撰写和编排。
管网施工对交通和城市运行的影响与协调管网施工是指城市中水、电、燃气、通信等管道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程。
这些管道网络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会对交通和城市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合理规划和协调管网施工对交通和城市运行的影响至关重要。
首先,管网施工会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城市中的管道大多埋设在地下,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挖掘路面,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
封闭施工区域、改变交通流线等举措会使周边道路拥堵,给交通带来不便。
同时,管网施工还可能导致道路封闭、交通管制等临时性措施,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临时性的混乱。
其次,管网施工还会对城市运行带来影响。
城市的正常运行需要水、电、燃气等管道网络的稳定运行,而管网施工可能导致这些基础设施暂时性中断或不稳定,给城市供应带来风险。
如水管施工可能导致供水不足,电缆施工可能导致停电等,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
因此,为了协调管网施工对交通和城市运行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施工前应充分规划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区域,尽量避免对交通的影响。
其次,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时,应提前告知周边居民和车辆,做好交通疏导和引导工作,减少交通拥堵。
再次,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做好应急处理准备,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管网施工对交通和城市运行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影响,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管网施工与城市运行的良性互动。
交通管理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问题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交通拥堵、尾气排放等问题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交通管理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交通管理措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方面。
一方面,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限行措施,限制某些车辆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上路行驶,从而减少车辆数量和尾气排放。
另一方面,加强车辆排放标准的监管和执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减少车辆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从而降低车辆尾气排放。
其次,交通管理措施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能源,还导致了更多的尾气排放。
因此,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如提供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权、建设更多的交通枢纽以便更好地分流交通流量、鼓励非高峰时段出行等。
此外,推广共享交通工具,如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交通管理措施还可以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火灾、泄露有害物质等环境问题。
因此,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完善交通设施和道路标识,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此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和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也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上述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确保交通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交通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交通问题。
其次,加强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我国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对公路工程影响分析付爱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网的修建规模也越来越大,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先进,人民群众对公路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使用方便、安全的前提下,还要求保证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年限.面对我国公路建设规模大、投资者较多的情况,如何保证公路质量,使公路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的二道保障,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和管理是相对重要的.通过对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的好处、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一些参考意见,希望为我国公路的质量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引言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有外界环境的因素外,最为主要的是项目管理水平等内在因素。
因此,做好公路施工现场的管理,应该从质量、进度、安全、物资、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竣工。
1公路工程实施现场管理的价值与意义现场管理以其全面的管理对公路工程的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有效降低公路工程管理的成本现场管理最大的特点即是直接性与有效性,这使它能够较为快捷地监控、管理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及管理项目费用,因此,合理、科学的现场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成本。
1.2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管理的水平公路工程生产活动的第一线即是工程现场,工程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根源于施工现场,实施现场管理正是针对公路工程的此种特点,在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使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都出于一个高水平上。
1.3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管理的效率现场管理模式下,公路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都能得到实时的控制,使原材料的使用及供应出于平衡状态,工程出现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解决,有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此种管理方式无疑减少了阻碍工程进展的障碍,有效提升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王福建韦薇王殿海祁宏生(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58)摘要:宏观基本图(MFD)反映了路网交通的平均速度V、平均密度K、平均流量Q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旧金山、日本的横滨、肯尼亚的内罗毕的宏观基本图表明,Q-K曲线近似呈二次抛物线,可用二次抛物线进行拟合,则V-K曲线呈线性关系,Q-V曲线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可见类似于路段交通流的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模型。
根据宏观基本图,采用密度K或速度V作为交通状态判别和拥堵评价指标,可以将网络交通流的运行情况及拥堵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限制流、强制流,并对趋于拥堵的路网区域实施周边控制策略,从网络层面进行全局监控,减缓拥堵,提高路网总体的交通运行效率。
关键词:宏观基本图;城市路网;交通状态;交通监控Urban Road Network Traffic State Identification andMonitoring Based on Macroscopic FundamentalDiagramFujian Wang, Wei Wei, Dianhai Wang, Hongsheng Qi(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Abstract: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MFD)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average velocity V, the average density K, and the average flow Q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traffic.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of San Francisco, Yokohama and Nairobi show that Q-K curve is approximately a quadratic parabola, and can be fitted with a quadratic parabola. Then V-K curve is linear, Q-V curve is a quadratic parabola, which is similar to Greenshields Model. Using V or K, the network traffic stat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free flow, steady flow, unstable flow, restrict flow, and forced flow. The perimeter control strategy can be implemented for the congested area to monitor the network traffic state, mitigate congestion, and improve overall traffic operational efficiency.Keywords: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Urban Road Network, Traffic State, Traffic Monitoring1 前言对城市路网交通状态进行判别和监控不仅能够给出行者提供实时的道路交通状况信息,有利于出行者做出出行选择的决策,还能够给交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缓解交通拥堵。
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回顾与前瞻马万经;廖大彬【摘要】文中对MFD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回顾,分析总结在MFD的基本性质、影响因素以及基于MFD方法的网络交通分析、管理与控制等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而从MFD方法本身及其应用两个角度,提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在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成果可以促进更加深入的MFD相关理论研究,并推动其在网络交通拥挤分析与缓解策略等方面的应用.【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年(卷),期】2014(038)006【总页数】8页(P1226-1233)【关键词】交通工程;MFD;基本性质;影响因素;网络控制【作者】马万经;廖大彬【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0 引言长期以来,交通政策预期效果评估,网络演化分析以及状态预测等,依赖于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因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评价结果至关重要.为提高这些预测分析模型性能,诸多方法被提出,模型所需数据的粒度和复杂度也逐渐上升.从20世纪50 年代提出的“四步骤”模型(four-step model),发展到70 年代的非集计模型(disaggregate demand model)和网络均衡模型(network equilibrium),再到90年代的动态仿真模型(dynamic simulation).理论上,计算机可以基于这些模型对交通网络进行分级预测分析.但正如Daganzo[1]指出,如下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模型的应用存在缺陷:(1)模型需要太多输入参数,比如动态OD(origin-destination,OD);(2)行者的选择行为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博弈过程;(3)饱和网络的行为非常复杂.与这些模型不同,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直接利用网络检测数据,从宏观角度对网络进行集计分析,进而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由于这一方法避免了前述诸多问题,其提出后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梳理出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问题和方向.推动MFD 理论研究及其在交通网络分析和拥挤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1 MFD 的总体研究脉络2007年Daganzo和Geroliminis[2]通过日本横滨的数据发现,单个检测器数据的流量占有率关系具有很大的离散型,见图1.然而,将整个网络的所有检测器的流量和占有率集聚后,可以形成一个离散度很小的曲线,见图2,并基于此提出了反应网络交通流状态的宏观基本图概念.图1 单个检测器流量与占有率关系图2 多检测器流量与占有率/密度关系MFD 反映了整个网络交通量与网络运行水平的普遍关系,其不仅仅描述了网络流量与占有率的关系,也反映出网络内车辆数和流出网络车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车辆运行里程与运营时间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对MFD 的分析,Daganzo发现其基本曲线形式为抛物线,但在实际的分析中常简化为三角形或梯形[3].MFD 引起交通网络分析、管理和控制等多领域的广泛关注.相关学者主要围绕其基本性质、影响因素及应用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脉络见图3.图3 MFD 总体研究脉络2 MFD 基本性质研究MFD 被揭示之后,首先开展其基本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存在性、获取方法及拓展研究等几个方面,见图4.这些研究逐步从不同角度揭示了MFD 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MFD 在交通状态分析、管理和控制等各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图4 MFD 基本性质研究框架Daganzo在提出MFD 时指出,一个网络只有在其内部交通状态处于“同质性”时,即整个小区要么全部处于拥挤状态要么全部不处于拥挤状态,才存在离散度低的MFD.随后,大量学者就各种原因导致的网络“非同质性”对MFD 的影响展开了研究,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MFD 离散度的影响.继日本横滨发现MFD 的存在后,MFD 的存在性也在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数据得到验证.Gonzales等[4]通过仿真方法验证了内罗毕路网MFD 的存在,姬杨蓓蓓等[5]通过仿真研究发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路网同样存在MFD;Gao等[6]运用斯德哥尔摩的交通数据(包含检测器数据和出租车数据)发现在该城市存在MFD;He等[7]利用检测器数据验证了北京三环线构建的交通网络存在MFD. MFD 除可以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获取,也可以通过解析模型构筑.Leclercq等[8]提出依据路径的拓扑结构,以及变分理论来获取MFD,该方法克服了以往获取MFD 的规则条件,对现实许多“非同质性”的网络也适用;Geroliminis等[9]对变分理论做了一定的扩展与改进,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整个网络的最大通行能力以及最大密度;Xie等[10]考虑了小汽车交通和公共交通,提出了两种获取城市干道网络MFD 的方法.方法一是结合内部公共交通运行与移动瓶颈理论来获取MFD;方法二则在方法一基础上考虑了外部公共交通.Daganzo等[11]利用旧金山网络数据提出了一个精确的分析表达式,来表达MFD.Courbon等[12]对比分析了获取MFD 的三种方法:分析法、基于路径的方法、检测器法,并通过仿真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法具有最严格的约束,但在仿真中需要大量参数标定;检测器法虽然很容易获取MFD,但有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比较大的离散性,而且需要布设大量检测器;基于路径的方法可以获取MFD 但车辆路径的获取难度较大.由此可见,虽然MFD 可以通过实际检测器获取,但对于一个大的城市路网,可能会出现有效检测器数量不足以获取整个城市的MFD,解析方法则可以在更少的数据条件下,获取小区的近似MFD 表达式.在MFD 图形的基础上,Knoop等[13]提出的双变量(密度、网络中总交通量)宏观基本图(TVMFD),对处于“同质性”及“非同质性”条件下的网络均适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表示流量与平均密度,以及密度不均衡性之间的关系的GMFD,能很好地解释MFD 的“滞回现象”[14].3 MFD 影响因素研究在MFD 基本性质和存在性研究的基础上,对MFD 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可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交通条件、道路条件、管控条件以及选择行为,基本研究框架见图5.图5 MFD 影响因素研究框架对MFD 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先引起大家注意的是Geroliminis发现的“滞回现象”[15-16].所谓“滞回现象”就是流量与占有率比例关系图为封闭曲线,而不是线性曲线.Geroliminis发现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网络密度的不均匀性,以及数据量不足.由此揭开了对MFD 影响因素研究的序幕.总体而言,不同因素,最终都是通过对网络密度的影响,进而对MFD 产生各方面的影响.3.1 不同交通条件对MFD 的影响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同样观测到了“滞回现象”,并进行了解析.He通过对北京城市快速路网MFD 分析,发现由于匝道上车辆的频繁变道使得匝道上密度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了该现象.许菲菲等[17]发现在外部需求变化大时,会出现上述现象.朱琳等[18]通过研究外部需求在不同总量和时变比例下,对MFD 的影响,发现在初期,总量和时变影响较小,到了后期两者对MFD影响的差距很大.Mahmassani等[19]在城市网络处于过饱和条件下通过对MFD“滞回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可以描述整个网络处于非同质性下的新模型,从而克服了MFD 的不足.在研究有关转向交通流对MFD 的影响时,Geroliminis等[20]发现,交叉口处左转交通流的存在减小了MFD 的最大值.Boyaci通过变分理论研究转向交通流对MFD 的影响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Geroliminis等[21]通过研究巴塞罗那城市混合交通网络下的宏观交通流特征,探索了不同比例公交及私人小汽车出行对MFD 离散度的影响,发现小汽车出行比例越大,曲线离散度越大.Zheng等[22]探讨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空间分布及各种模式所占比例对MFD 的影响,发现随着公交专用道在整个城市所占比例的提升,整个小区的内部车辆数将不会达到MFD 的最大值.王玉等[23]通过仿真研究了交通事故、占路施工、恶劣天气对MFD 的影响,发现交通事故以及占道施工发生的位置对曲线形状影响不显著,而恶劣天气这种影响全局的事件对整个路网的影响更显著.3.2 不同道路条件对MFD 的影响不同道路条件对MFD 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专用道的性质、路网中关键路径,以及路网结构等级3个方面.许菲菲等研究了公交专用道以及关键路径对MFD 的影响,发现设置公交专用道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网的通行能力,进而降低了MFD 最大值,并确定了路网中对MFD 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路段.Buisson等[24]探讨了城市网络、穿越城市的高速网络与环城高速网络对MFD 的影响.研究发现MFD 的形状与道路网络的形状有很大关系,高速网络不存在MFD,因此不同类型路网的混合最终会到导致无法得到网络的MFD.朱琳等通过对比西三环路网及其子路网MFD,发现路网结构越均匀,各路段交通状态差异越小,路网整体性能越高.3.3 不同管控条件对MFD 的影响在对MFD 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对不同管理及控制措施和参数的研究最为突出.许菲菲发现道路禁行不仅会降低路网服务水平,也会改变MFD 的形状.马莹莹等[25]则通过仿真发现信号周期对MFD 形状几乎没有影响.Jin等[26]通过元胞传输模型发现在自由流状态下,网络稳定时MFD 很稳定,而间断流状态下信号控制使得网络交通流不稳定,进而影响到MFD 形状.Qian等[27]将2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匝道控制和增减车道)运用到网络中,对于匝道控制法,采取控制前后的MFD 差不多,匝道控制会加快高速路网拥挤的消散,但使城市网络拥堵情况加剧.Gonzales等[28]通过将无信号控制的环岛改为信号控制交叉口,发现改变前后MFD 形状发生变化.Zhang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比分析了城市干道路网3 种不同自适应交通控制模式(SCATS-L,SCATS-F,SOTL)对MFD 的影响,发现由于SOTL 控制方式主要是为了使网络的交通均匀分布,因此采用该模式时网络宏观交通状态最好.Buisson研究发现在一个城市网络中,检测器距信号控制位置的距离不仅会改变MFD的形状,也使得数据的离散度增加.Courbon 发现,检测器距离较远时,该位置检测到的数据都是车辆处于自由流状态,因此对MFD 初始部分形状没有影响,而当检测器位置距离信号控制位置很近时,由于其检测到的都是拥堵状态的数据,对饱和状态下的MFD 形状没有影响.3.4 不同选择行为对MFD 的影响除了有关交通条件、道路条件以及管控条件以外,有关不同选择行为对MFD 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朱琳研究发现,不同路径选择方式影响了路网MFD 的形状,改变了路网阻塞密度.Leclercq研究了不同路径选择模型(Wardrop模型、Logit模型、系统最优模型)对MFD 的影响,发现无论网络是否处于处于稳定状态下,Wardrop模型下的网络MFD 是一致的.Zhao等[29]同样通过仿真研究了实时的交通出行信息以及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对MFD 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路径选择通过网络密度的影响,进而对MFD 最大值产生影响,消息预知比例越高,最后MFD 最大值会相应增大.4 MFD 在交通网络分析与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对MFD 基本性质及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如何将MFD 运用到实际中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运用MFD 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基于MFD 的网络交通小区划分的问题.在此问题上不少学者也做了许多研究.随后一系列有关MFD 运用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基本研究框架见图6.图6 MFD 实际运用研究框架基于MFD 的交通小区划分方法的研究被许多人关注.其中最典型的研究当属于Ji等面向MFD 的小区划分问题研究.其依据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的拥挤特征来划分整个网络,并最后拓展到对小区的动态划分问题上[30-31].Haddad等[32]在研究2个小区之间基于MFD 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MFD 的边界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模型用以对小区的划分.随后,李刚奇等[33]在宏观交通流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小区划分方法,提出了对子区划分进行控制的小区划分标准.马莹莹等[34]也利用谱方法以相邻交叉口的关联性作为划分依据,对交通小区进行划分.虽然各种划分方法考虑的因素不太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划分后的小区具有交通流的同质性.4.1 MFD 在网络控制中的运用随着对MFD 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宏观基本图的运用也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Daganzo 和Geroliminis论述了MFD 可以通过控制交通需求来提高道路可达性,并以此来确定城市的驶出车辆占车辆总数的比例.随后,其研究了通过边界控制策略来控制2个小区,使得各小区内交通量能均衡的分布在保证小区驶出流量最大时的总流量位置处[35-37].Haddad等以2 个交通小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最优边界控制方法.最后以城市不同拥挤程度下MFD 的稳定性作为分析指标,证明该方法比反馈调节算法更优[38-39].王福建等[40]总结了对趋于拥堵的路网区域实施边界控制策略思想,并提出了基于MFD 性质的一些城市管理的措施.Mehdi等[41-42]基于网络MFD 研究了的反馈闸门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对干尼亚州网络进行闸门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Yoshii等[43]将MFD 运用到过饱和网络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区域计量控制方法.文章通过对阪神快速路网络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2 MFD 在构建新模型方面的运用将MFD 运用到网络交通控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对于MFD 在构建新模型方面的运用方面也展开了许多研究Ramezani等[44]探讨了由高速路网络与城市网络共同形成的网络的宏观交通流关系,采用元胞传输模型以网络总延误最小为目标,构建了混合道路网络的最优控制模型.Daganzo等[45]研究了将宏观交通流模型与经济学模型相结合,进而使得对私人小汽车及公用交通的合理均衡的利用,这对决定在何时何地将有限的资源给何种运输方式有很大的作用.4.3 MFD 作为评价手段的运用将MFD作为评价手段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二方面展开:一方面将MFD 的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则与MFD得到的结果作对比分析.Knoop等[46]运用MFD 分析了交通控制与传统采用大量数据复杂算法之间优劣,研究发现运用详细的复杂算法控制效果比使用MFD 效果要好,但基于MFD 同样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Lin等[47]提出了2个用于评价网络控制模型的指标并通过分析网络MFD 的稳定性说明以上两个指标是合适的.Zheng等[48]结合城市路网交通拥挤宏观模型以及基于智能体的模拟器研究了拥挤收费策略.通过苏黎世城市路网首先证明了运用智能体模拟器获得的结果与通过MFD 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随后在基于MFD 控制下提出了一种动态拥挤收费策略.Horiguchi等[49]将MFD 公式化,然后通过公式化后的MFD 来表达反映网络目前的运营情况的两个变量:流动性指标和突出性指标.Gayah等[50]利用网络的MFD 及浮动车的数据实时预测网络交通密度.该方法主要优势在于所需的实际数据少,计算简单.虽然在非拥挤情况下预测结果不准,但是在拥挤情况下预测结果令人信服.5 总体分析MFD 提出至今,相关研究已取得许多成就,对MFD 的认识也逐步清晰.相关学者主要围绕其基本性质、影响因素及运用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综合相关成果,尚有如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1)MFD 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模型的一般形式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相关研究大多基于具体网络数据进行了MFD 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存在性的证明.在MFD 能够被更广泛地应用到网络交通管理和预测等领域之前,建立各因素与MFD曲线关系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给出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至关重要.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MFD 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2)面向MFD 的小区最优划分方法小区是研究MFD 及其应用的基本单元.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态小区划分上.如何做到小区划分与MFD 的最佳匹配,如何根据实际交通状态进行小区动态划分,都需要进一步研究.3)网络需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的刻画现有研究对小区内部需求采用固定值或浮动车数据,但只能获取大致的情况.如何更精确的反应出小区内部到达率以及各种不同需求组合对MFD的影响,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4)基于MFD 的交通网络管控策略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将小区视为一个单元进行简化的管理控制策略分析.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及其需求模式,研究具体的基于MFD 的管控策略,是影响MFD 在交通工程领域发挥作用的关键.6 结束语MFD 作为小区的特有属性,与外部交通需求无关,少量数据下即可获取MFD.基于以上特点,在已知小区MFD 的前提下,即可依据检测器数据及不同控制方法及措施实现对小区的控制,使得整个小区处于稳定的交通状态.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网络分析模型,MFD 理论上应用价值和潜力更大.因而,有关MFD 的研究将进一步走向深入.而随着前述诸多问题的解决,MFD 将在网络交通分析和管控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DAGANZO C F.Urban gridlock:Macroscopic modeling and mitigation approach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07,41(1):49-62.[2]GEROLIMINIS N,DAGANZO C F.Existence of urban-scal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Some experimental finding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08,42(9):759-770.[3]CASSIDY M J,JANG K,DAGANZO C F.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for freeway network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11(2):8-15.[4]GONZALES E J,CHAVIS C,LI Y,DAGANZO C F.Multimodaltransport modeling for Nairobi,Kenya: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with an evidencebased model[R].UC Berkeley Center for Future Urban Transport,2009.[5]姬杨蓓蓓,WINNIE D.阿姆斯特丹城市道路线圈检测器布设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754-757.[6]GAO F.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for Stockholm using FCD data[D].KTH: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ABE),2011.[7]HE Z,HE S,GUAN W.Figure-eight hysteresis pattern in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for urban freeway network in Beijing,China[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13-1760. [8]LECLERCQ L,GEROLIMINIS N.Estimating MFDs in simple networks with route choic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0(7):99-118.[9]GEROLIMINIS N,BOYACI B.The effect of variability of urban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twork capacit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2,46(10):1607-1623.[10]XIE X,CHIABAUT N,LECLERCQ L.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for urban streets and mixed traffic:cross-comparison of estimation methods[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103-105.[11]DAGANZO C F,GEROLIMINIS N.An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 for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of urban traffic[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08,42(9):771-781.[12]COURBON T,LECLERCQ L.Cross-comparison of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estimation method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0:417-426.[13]KNOOP V,HOOGENDOORN S.Two-variabl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for traffic networks[C]∥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ffic and Granular Flow,2011:1208-1220.[14]KNOOP V L,HOOGENDOORN S P,LINT J W C V.The impact of traffic dynamics on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1123-1135. [15]GEROLIMINIS N,SUN J.Properties of a well-defined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for urban traffic[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1,45(3):605-617.[16]GEROLIMINIS N,SUN J.Hysteresis phenomena of a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in freeway network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7:213-228.[17]许菲菲,何兆成,沙志仁.交通管理措施对路网宏观基本图的影响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13(2):185-190.[18]朱琳,于雷,宋国华.基于MFD 的路网宏观交通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138-146.[19]MAHMASSANI H S,SABERI M.Urban network gridlock:theory,characteristics,and dynamic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0(7):79-98.[20]BOYACI B,GEROLIMINIS N.Exploring the effect of variability of urban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twork capacity[C]∥Transportation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2012:1612-1623.[21]GEROLIMINIS N,DANÉS J M,ESTRADA A.Multimodal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for“car-bus”mixed traffic signalized corridors:application in city of Barcelona,Spain[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1013-1089.[22]ZHENG N,GEROLIMINIS N.On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road space for multimodal congested network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0(7):119-138.[23]王玉,段征宇.偶发性交通事件对网络交通状态的影响分析[C]∥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12:22-27.[24]BUISSON C,LADIER C.Exploring the impact of homogeneity of traffic measurements on the existence of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09(12):127-136.[25]马莹莹.面向交通小区的交通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0. [26]JIN W L,GAN Q,GAYAH V V.A kinematic wave approach to traffic statics and dynamics in a double-ring network[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2813-2870.[27]Qian X,Baggen I J H,Daamen I W,et al.Application of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to dynamic traffic management [D].ITS Edulab:Rijkswaterstaat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 [28]ZHANG L,GARONI T M,GIER J D.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of arterial road networks governed by adaptive traffic signal syste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3,49:1-23.[29]ZHAO T T,LI Z H,MU B P,et al.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real-time traveler information on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C].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ICCTP),2011:155-161.[30]JI Y,GEROLIMINIS N.On the spatial partitioning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2,46(10):1639-1656.[31]JI Y,GEROLIMINIS N.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congestion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2011:1791-1808.[32]HADDAD J,GEROLIMINIS N.On the stability of traffic perimeter control in two-region urban citi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2,46(9):1159-1176.[33]李刚奇,赵娅丽.基于宏观交通理论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方法[C]∥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12:31-38.[34]马莹莹,杨晓光,曾滢.基于谱方法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网络小区划分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12):2290-2296.[35]ABOUDOLAS K,GEROLIMINIS N.Perimeter flow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C]∥13th Swiss Transport Research Conference,2013:1055-1081.[36]ABOUDOLAS K,GEROLIMINIS N.Perimeter and boundary flow control in multi-reservoir heterogeneous network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3,55:265-281.[37]ABOUDOLAS K,GEROLIMINIS N.Feedback perimeter control for multi-region large-scale congested networks[C]∥2013European Control Conference,2013:106-114.[38]HADDAD J,RAMEZANI M,GEROLIMINIS N.Model predictive perimeter control for urban areas with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C]∥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ACC),2012:1051-1066.[39]GEROLIMINIS N,HADDAD J,RAMEZANI M.Optimal perimeter control for two urban regions with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a model predictive approach[J].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2013,14(1):348-359.[40]王福建,韦薇,王殿海,等.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监控[C]∥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12:72-79.[41]EKBATANI M K,KOUVELAS A,PAPAMICHAIL I,et al.Exploiting the fundamental diagram of urban networks for feedback-based gating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2,46(10):1393-1403.[42]EKBATANI M K,PAPAGEORGIOU M,PAPAMICHAIL I.Urban congestion gating control based on reduced operational network fundamental diagra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2013,33:74-87.[43]TOSHIO Y S,YU J,YONE Z W,et al.Evaluation of an area metering control method using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Annual Meeting 2010:1110-1141. [44]RAMEZANI M,HADDAD J,GEROLIMINIS N.Cooperative trafficmanagement of mixed freeway and urban networks[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1813-1825.[45]DAGANZO C F,GONZALES E J,GAYAH V.Traffic congestion in networks,and alleviating it with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pricing[R].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11.[46]KNOOP V,LINT J V,HOOGENDOORN S.Rou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12,2315(1):1-10.[47]LIN S,ZHOU Z,XI Y.Analysis of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model-based traffic congestion control in urban road networks[C]∥Transp 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 Meeting,2013:1713-1775. [48]ZHENG N,WARAICH R A,AXHAUSEN K W,et al.A dynamic cordon pricing scheme combining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and an agentbased traffic model[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12,46(8):1291-1303.[49]HORIGUCHI R,IIJIMA M,HANABUSA H.Traffic information provision suitable for TV broadcasting based on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from floating car data[C]∥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C),2010:1051-1071.[50]GAYAH V V,DIXIT V ing mobile probe data and the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to estimate network densities:tests using micro-simulation[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2nd AnnualMeeting,2013:1413-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