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教学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课堂教学艺术之课堂提问艺术一、课堂提问的概念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叫问答法。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即通过问答这种形式引导帮助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二、提问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动机,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如果整堂课都是教师一讲到底,课堂气氛势必十分沉闷,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如果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要分散时,教师加以提问,并要求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因此而活跃起来。
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示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深化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同时教师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弥补矫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问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
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的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类型(一)回忆提问可分两种类型,一是要求回答“是”与“否”,不需要学生思考,只回答是与不是即可。
一般句式为:什么是。
?或是什么。
?二是要求单词、系列句子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要求一字不差,答案唯一。
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二)理解提问可分三种类型:(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材的意义或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做了问题的本质。
(2)对比理解,让学生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3)理解提问。
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于某个概念、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结束时。
如何让课堂提问成为学习的方向标一、教师提问艺术的理论研究教师的提问既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向标,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催化剂。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课堂40分钟的时间非常宝贵,教师应准确、合理、巧妙、灵活地设计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避免重复多余的问答,避免答非所问,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二、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艺术1.问题设计“准”问题的表述“准”。
表述问题要准确,表达清楚、既详细又精确,问题结构简单合理。
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方向,漫无目的或胡乱思考,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造成学生答非所问或者不能作答。
问题的知识性“准”。
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学生的思考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走,教师要费很大工夫才能把学生引导回正确的方向;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学生无法回答,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当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没有实际意义,这样的提问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问题选取“精”提问具有指向性。
一个数学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提出多种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灵活地处理教材,抓住关键,直截了当地展示出重点。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选准最佳角度提问,学生的思考范围就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减少学生理解障碍。
提问要有针对性,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提出。
教师应明确哪种方式提出问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思考一环扣一环,直到解决问题。
在教学“除法与分数”时,教师开门见山,抛砖引玉,针对学习内容提出以下问题:(1)把6颗糖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几颗?(2)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几个?(3)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几块?虽然是简单的三道题,却复习了旧知识,又巧妙地引出了新知识,为下面的研究埋下伏笔。
第(3)小题,有的学生列出除法算式解答,有的学生直接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出三分之一。
小学语文提问课堂艺术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沉闷的,不会课堂提问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
当然,提问要讲究艺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语文课堂的提问,是一门教学技能艺术。
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
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本文针对课堂提问存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课堂提问的技巧以及方法,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主要是课堂提问存在着误区。
针对这些误区,表现在空洞浮泛、形式主义、浮光掠影、单调直露、惟我独尊等五种课堂现状。
第一,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
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第二,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
课堂中有人为哗众取宠,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
第三,浮光掠影的误区,它使学生浅尝辄止,学生都能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
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
第四,单调直露的误码区,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
第五,惟我独尊的提问方式,教师严重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
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声断喝,要么置之不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点第一、启发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点之一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方式,启发式提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启发性中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
㊀㊀㊀㊀㊀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㊀㊀㊀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Һ周彩英㊀(诸暨天马实验学校,浙江㊀绍兴㊀311800)㊀㊀ʌ摘要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成为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桥梁.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进行了设计,设置了课堂提问的主要内容㊁目标,预设了 启发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 探究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 四种课堂提问方法,然后分析了启发式提问融入新课导入环节㊁单元知识讲解中采用发散式提问㊁开展数学课堂探究任务㊁数学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点等实践模式,最后指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践效果,即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发现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ʌ关键词ɔ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与必须性.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㊁激趣㊁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目前,国内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将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且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从整体实践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提问环节时,出现提问内容简单㊁提问方式僵硬的情况,导致课堂提问作用衰减.而且,许多数学教师都关注自己对学生的提问,忽略了学生向教师的提问,这不利于学生问题发现能力的形成.对此,文章从教师提问学生㊁学生提问教师的双重视角出发,探索全新的数学课堂提问方法,真正让提问成为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桥梁,成为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一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一)课堂提问内容文章主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为例,实施课堂提问.根据该单元内容,教师可将课堂提问内容设计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章节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性质㊁特点㊁判断方式等基本内容实施提问.该章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与判断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有效鉴别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二板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章节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式进行提问,包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长㊁宽㊁高㊁表面积计算等.该章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技巧.第三板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章节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式进行提问.该章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决相关的几何题目.(二)课堂提问目标1.激发学生的单元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任务下利用最短时间学习单元知识,完成单元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2.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发现能力,使学生通过主动发现问题㊁提出问题,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养成一种问题驱动式的数学学习能力与良好习惯,夯实数学基础.3.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单元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有效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从而精准调整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三)预设提问方法针对此次教学设计,笔者对目前主流的课堂提问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预设采取 启发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也称开放式提问) 探究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 四种课堂提问方法.根据单元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可在课前㊁课中㊁课后三个环节灵活选择课堂提问方法,使整个数学课堂都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从而构建问题驱动式数学课堂.㊀㊀㊀㊀㊀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践(一)启发式提问融入新课导入环节,抛砖引玉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启发式提问主要是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的,利用单元内容中已有的线索,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思考,探索出问题的结果.例如,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章节教学时,第一步,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给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物体图片,包括电冰箱㊁四方桌㊁牛奶盒㊁纸箱㊁相框㊁砖头㊁魔方㊁灯罩㊁倒三角酒杯㊁圆锥㊁圆桌㊁鞋盒㊁骰子㊁脸盆㊁木箱㊁粉笔盒㊁行李箱等,然后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物体吗?你们能找出长方体㊁正方体的物体吗? 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据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多边形知识,可以很快找出长方体㊁正方体的物体.第二步,笔者继续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如何判断长方体与正方体呢?请围绕着你们找出的长方体㊁正方体物品进行观察,尝试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与相似之处. 问题提出之后,学生根据笔者提供的长方体㊁正方体图片,以小组合作㊁自主探究的形式,专研课本,观察物体,思辨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自主掌握㊁理解长方体㊁正方体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6个面㊁8个顶点㊁12条棱;长方体㊁正方体的不同之处在于长方体的棱长不全相等,而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第三步,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长方体㊁正方体的物品,并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提示,你们知道长方体㊁正方体的长㊁宽㊁高吗?请尝试测量一下课桌上的几个物品. 这样,学生全程在启发式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完成章节知识学习.(二)单元知识讲解中采用发散式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度思考发散式提问主要是教师根据一个问题点,指导学生围绕着问题中心进行自由式㊁发散式㊁开放式的探索.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实现发散思维㊁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例如,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章节教学时,第一步,笔者提前准备了10个长方体㊁10个正方体的纸盒子,并对每一个盒子进行颜色涂染.在课堂上,笔者将准备好的纸盒子放置在讲桌上,并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讲桌上盒子的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由于笔者准备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盒子的体积㊁表面积大小极度相似,很多学生仅通过眼睛观察很难完全识别.第二步,笔者再次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盒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学生回答: 纸盒子的表面大小有些相似. 笔者提问: 那么如何真正地判断出纸盒子的表面积大小呢? 此时,学生在笔者循序渐进的提问下,进入了深度思考环节.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思考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第三步,笔者再次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你们找出来几种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呢?请大胆地分享一下你们的探索成果. 此时,学生在笔者的提问激励下,大胆表达出自己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思路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对思路错误的学生给予关怀与鼓励,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积极性㊁问题解决意识等.第四步,笔者在学生的探索结果下,传授给学生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正确方法与步骤.如此一来,学生会对章节重难点有深度的思考与认识,并且将笔者传授的方法与自己探索的成果相联系,形成完整知识框架.(三)开展数学课堂探究任务,通过探究式提问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探究性提问主要是教师选择一个教学重点,将其设置为探究任务,并在探究任务中搭配多个提问项目.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提问项目进行问题探究与解决.例如,同样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章节教学时,第一步,笔者根据上一环节的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讲解,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反证性的问题: 同学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否适用于所有的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呢? 此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惯性思维:课本上写的数学公式绝对没错.笔者再次发问: 数学中每一道数学公式都需要经过上百次的科学验证.那么,你们如何去验证课本上给出的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科学性呢? 第二步,笔者给学生发放了一些长方体㊁正方体的纸箱子,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围绕着提出的问题,开展一次 论证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的数学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剪刀将纸箱子拆开,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6个面平铺,通过尺子去测量箱子6个面的总面积,然后论证长方体与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与其表面积的关系.第三步,问题探究活动结束后,笔者提出问题: 大家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自主总结,并进行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论证㊁发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它们6个面的面积总和,实现了对章节知识的深度㊁灵活掌握.㊀㊀㊀㊀㊀(四)数学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点,引导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引导性提问的核心是学生主动向数学教师提问.这一课堂提问方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单方面提问学生的情况,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不敢提问的弱点.例如,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章节讲解时,第一步,笔者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了一个有趣的动画视频 乌鸦喝水.学生观看视频,乌鸦通过叼取鹅卵石放至半瓶水的水杯中,实现了喝水的目的.此时,视频中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主动地提出问题: 乌鸦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 第二步,学生提出问题之后,笔者指导学生根据课本资料㊁课件材料进行小组探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自己的困惑,发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第三步,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式.此时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困惑,提出各种猜想和疑问,笔者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疑问去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提出问题㊁自主思考问题㊁自主解决问题.第四步,笔者挑选出正确的结果,开展一次 我是小小老师 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数学教师,去讲台上以师者的口吻给班级同学讲自己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与思路,并主动向台下同学提问.学生在师生互动㊁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掌握章节知识的目的.三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践效果(一)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为了验证文章提出的数学课堂提问方法的优势与有效性,笔者专门对学生学习后的情况进行了长期观察与记录.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开展上述 启发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 探究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 四种提问模式后,在班级里35名学生中,有85.71%的学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度显著提升,对课堂讲授的重难点知识实现了深度理解.比如,在上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教学中,学生一堂课下来,均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索结果,这样自主探索得到的结果远比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效果好.(二)有效提升了学生发现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笔者通过采取上文提及的 启发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 探究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 四种课堂教学方式,有82.85%的学生的发现㊁分析㊁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有明显提升.教师采取各种提问手段,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围绕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不仅自主探索到了问题解决方法,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最终实现一连串的问题发现㊁分析㊁解决能力的训练.(三)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根据数学学习具备利用数学思想㊁思维㊁方法㊁手段来观察问题㊁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相应能力,其并非属于某种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囊括了逻辑思维能力㊁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等多种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对学生调查发现,采取探究性提问㊁启发式提问等方法后,97.14%的学生全程都是在问题驱动下参与单元任务的.这一过程在无形中对学生逻辑推理㊁直观想象㊁数据分析等能力进行了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结㊀语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提问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方法.数学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数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确保高质量教学,同时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让提问成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桥梁,帮助学生高效率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ʌ参考文献ɔ[1]刘芳,黄未未,姚璐,等.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 提问 的教学特征及其启示:以18位知名特级教师各一节课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1,27(3):100-105.[2]郭益妹.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教学探究: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9):101-103.[3]江琦.利用问题驱动㊀发展数学理解力:以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8):93-94.[4]禹迪,田应仟. 六步法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 因数与倍数 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8):114-117.[5]王琪.巧借课堂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以直线斜率与方程 一轮复习教学片断为例[J].中学数学,2023(9):95-96.[6]陈薇,沈书生.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问题的研究:基于专家教师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J].课程㊃教材㊃教法,2019,39(10):118-123.[7]张莉倩.问题,学生深度学习的 法宝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J].华夏教师,2023(5):84-86.。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
艺术的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艺术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
提问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开拓他们的思维。
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者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艺术的提问不仅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四、提问的艺术在于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艺术的提问不仅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探究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观点,还要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认知模式。
提问要善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作品的文学特点、语言特色、文化内涵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文学认知模式。
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者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语法认知模式。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涵盖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教学艺术。
艺术的提问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更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提问艺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用提问打开思路,以艺术构建数学课堂《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以问答的形式探讨对人生、世界的理解,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现在,提问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贯穿整个课堂。
提问就象是在穿针引线,把各个环节有机地缝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
同时,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提问是一项基本能力,它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提问的方式1.引入新课提问一节新课的引入方式有多种多样。
用提问的方式,开门见山,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温故而知新,数学课常用的方式就是复习学过的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
老师上课前设计好与本节课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识的提问,通过学生的回答,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识作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2.激发兴趣设计提问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数学课不能像语文等学科,可使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只要数学老师多动脑筋,也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课枯燥乏味的印象。
利用提问,设置悬念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3.突出重、难点设计提问一节课的重、难点要得到突破,关键不在于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重、难点突破的过程,这样学习数学知识才会更牢固。
教师要提前预设提问,围绕教学难点,层层深入,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分析下,最终将难点化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他们感到突破重、难点是一个不留痕迹的极其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过程。
4.引导思维发散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我们数学老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点方向。
发散性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这个意识。
解决数学问题时,就是一个好的机会,比如一题多解,开放性命题,探索性问题等。
处理这类问题时,老师要用提问分解问题的难度,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当然,这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的质量要求也就更高。
教师的提问艺术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和指导者,而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探究和发现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提问艺术,包括提问的目的、技巧和策略等方面。
一、提问的目的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通过提问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和指导提供必要的信息。
提问可以激励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
提问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发展全面的思维能力。
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技巧良好的提问技巧是教师成功开展课堂提问的关键。
提问要清晰明了,简洁明了,不含糊。
问题要具体明确,不要给学生留下“猜测”的空间,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
提问要有层次,设置不同难度和深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思考。
提问要合理引导,避免过分引导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设计问题,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不同类型的问题。
三、提问的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
可以采用渐进式提问策略,由浅入深,先提出易答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可以采用对比式提问策略,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或解决方法,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
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策略,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式提问策略,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或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示范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教师提问示范:1. 反思性提问:请学生反思一段课文中的关键事件,提出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提问的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水平来设计问题,不能太过简单或者太过复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回答。
其次,提问要多样化。
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可以是直接提问,也可以是间接提问,可以是开放性问题,也可以是封闭性问题,可以是引导性问题,也可以是评价性问题。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提问要适时。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氛围,适时地提问,不能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也不能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
适时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参与度。
最后,提问要引导。
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不仅要让学生回答问题,更要让他们明白问题背后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总之,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让提问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提问,让课堂更高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老师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对于课堂的效率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提问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如何通过提问让课堂更高效。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二、提问的技巧和方法1.问题的提出要清晰明了在提问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问题的表述要尽量清晰明了,避免语言模糊或者含混不清,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2.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在选择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时,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问题的引导要得当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可以通过适当的提示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
4.问题的回馈要及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回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提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提问”的教学艺术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讲究提问艺术,总是想方设法投石激浪,通过提问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整个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说,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那么,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遵循些什么原则,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1课堂提问要做到“五先五后”1.1先提问后指名。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清楚地叙述提出的问题,待全班学生都动脑筋后再指名回答。
如先指名回答,被指名的同学积极思考,未被指名的学生就会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放弃参与。
1.2先思考,后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待全班多数学生“跃跃欲试”时,再指名回答。
回答的内容、回答的语句不一定要囿于预定的设想,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述同样的意思,更要鼓励学生有所创见。
1.3先讨论后结论。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尽量不要立刻表态,更要严禁武断的否定。
因为教师的表态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给思维画上休止符,导致学生参与的终止。
可以让别的学生补充、纠正或者提出别的答案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顺水推舟”得出结论。
1.4先学生后教师。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轻易打断学生发言;学生稍有停顿,要让其思考继续回答;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必要时才作适当的引导或暗示;回答有错时尽量让学生自己纠正或另外请同学纠正,将机会留给学生。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看法。
1.5先激励后更正。
对学生的回答要热情鼓励,即使差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积极参与的精神。
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对的部分,然后再提醒他要注意的不足之处,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商量的语气,如“我认为这样表达会更好些”等。
2提问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2.1教师在提问时,要用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简述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改进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
与度。
然而,有时候老师的提问可能会过于死板或者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缺
乏积极性和参与度。
为了改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以下是几个策略可以
采用:
1. 多样化提问方式:老师应尝试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如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概念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
达能力,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 提供思考时间:在提问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这样可以帮
助学生整理思路,想出自己的答案,增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创设互动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和回答。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
4. 引导探究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可以鼓
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5. 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提问,进行评价和反思。
通
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和技巧,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改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需要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
度和思维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并创设积极的互动环境。
这样可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有效课堂提问心得体会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课堂提问也要讲究艺术课堂提问做为一种教学语言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好的提问能启发学生邀游知识的海洋,感悟知识的真谛具有内容美。
不同的提问无不流露出教师美好的情感,寓情于理,寄情于景,巧设悬念的形式美,饱满、圆润、悦耳动听、善于激趣的音乐美。
任何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是少不了教师巧妙的提问,要使提问能引民导学生善思、勤想&”,积极探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一、挖掘教材内容美,引趣性提问。
每篇文章只要教材认真挖掘总是可以揭示教材的内容美,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由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动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如课文《小猫种鱼》,我发现这个课题十分新颖独特,且是动物对白,而小学生又特别爱猫和鱼,于是在导课时,抓住这个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引趣提问: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种植?鱼可以种植吗?小猫会种地吗?&”小学生经我一问兴趣大增,纷纷举起小手列举出许多可以种植的东西,又列举出小猫没见过种地,只会乱挖等习性,并一致认为鱼不可以种,借此揭示课题,请同学认真翻开课本先自学,学生们看完课文一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我抓住机会继续问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它是怎样种的,结果又是怎样?&”至此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创设氛围,诱发提问。
创设适合小学生思维的氛围,诱发提问,可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小猫种花》,借此诱发提问,我们学习《小猫种鱼》,又看了《小猫种花》,哪位同学能说出还有哪些小动物种植的小故事,经过这样提问,学生思维的火花纷纷开放,列举出许多小动物种植的故事,课后我问同学:小动物会种东西吗?为什么它们种东西不能成功,请你们仔细思考后悄悄告诉我。
&”三、抓课文聚合点,鼓励性提问。
聚合点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围绕聚合点可以以一点突破,提挈全文,保证课文的整体性,抓住课文聚合点鼓励性提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加强基础,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例《小猫种鱼》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模仿出《小鸡种瓜》、《小鸭种鱼》等,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小鸟能否种草、种树,学生们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得出不同答案,课后小练笔中反映出同学们许多奇思妙想。
让“学会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推波助澜学会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促进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推波助澜,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推动学会提问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鼓励。
学会提问是一个主动的行为,需要学生敢于对自己的疑惑和困惑进行提问,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教师的指导和答案。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且尊重他们的问题。
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鼓励他们勇敢地探索和思考,不要怕犯错。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自觉地学会提问。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文本的逻辑结构、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词语的深层理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提问,还可以提出更有深度、更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是有力的推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提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学习相关的话题来提出问题,并自主地进行研究和探究。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提问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技巧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交流方式。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因此,教师提问技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教师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提高教师提问技巧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思维教师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维的活跃。
通过提出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提问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增强学生参与度教师提问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通过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学生可以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这样的互动过程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检验学生掌握程度教师提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他们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地评估,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促进知识传授教师提问是一种有效的知识传授方式。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知识框架和概念体系。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逻辑连贯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教师提问技巧的方法:1.准备充分: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2.多样化提问方式: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引导性问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提问是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言表达的有效方式。
好的提问技巧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进行探讨。
一、设定明确目标在进行提问前,教师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提问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
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定不同的目标,包括引导幼儿掌握新的语言知识,鼓励幼儿进行语言表达,促进幼儿进行思维的碰撞等。
设定明确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提问方式和内容,使提问更加有效。
二、注重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是影响提问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反问等。
开放式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促进他们进行自由表达和讨论;封闭式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检验幼儿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反问则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发挥他们的潜力。
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通过对话和问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重提问技巧。
提问要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情况,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
提问要以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为出发点,避免提问过于抽象或者超出幼儿认知能力的范围,要注重提问的适度性。
教师还要注重提问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提问方式和内容,使之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提问内容是影响提问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提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提问内容可以包括词汇、语法、句子构造、语音语调等。
提问内容也可以涉及日常生活、课外阅读、情境对话等多种元素,要注重提问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只有丰富多样的提问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行积极的语言表达。
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还要注重提问氛围的营造。
提问需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不要给幼儿太大的压力。
提问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交流过程,要注重互动性,尊重幼儿的个性,鼓励他们进行自由言论。
提问是一种艺术提问是一种科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的技巧,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标签:提问;艺术;适当;引导;激趣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课堂教学中的问答,构成了课堂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反馈的过程。
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通过提问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地发现不足,进行教学的调整控制。
同时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但是并非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只有善于研究好掌握提问的艺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现象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其课堂提问的不当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状态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这成为了我们探索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一、问题要适当。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问题提得太难或太易都无法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知识和现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问。
最好就是“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如果问题太深,无论学生怎么跳也够不着,绞尽脑汁,答案仍没个影的话,一方面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懒得去理;另一方面,想不出答案,会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挫伤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如果问题太浅太易,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注意过渡性、激趣性的问话方式。
现在课堂教学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提问时的语气也要求做到亲切、平等。
因此在课堂提问中,特别是在一些过渡性、激趣性的问话中,我们经常用“我们”、“好不好”、“想不想”、“好吗”等等,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的语气。
拷问“提问”,寻课堂最简艺术——以王崧舟《红楼春趣》教学为例立足文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课堂上传授知识、启发思维的重要方法,是师生之间最常用的一种交流互动的方式。
钱梦龙先生在他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就谈到:“所谓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的巧妙与笨拙,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1)由此可见,提问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与研究的艺术,精彩的课堂提问不仅展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红楼春趣》一课时,就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我们这些听课教师也因为他的提问艺术感受着王老师优雅从容、富含智慧、幽默风趣的课堂艺术。
下面笔者就以王老师的《红楼春趣》一课教学为例,初步探讨王老师的课堂提问艺术。
一、适合:精抓问点,有的放矢真教育的根就是合适的教育,只有与教材应(?)、与儿童应、与教学环境应,教学才能真正地发挥教育的效应,提问也是如此。
杨九俊先生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难,要避免无需思考的是非问,讲究问题的思维价值,使问题真正起到激活思维、启动深入的作用。
”(2)反观王老师的《红楼春趣》,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他的提问总是出现在最合适的地方,简单地说就是“问在点子上”。
1.核心处提问,直抵文本的重点(关键?)。
《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学生大多亲身经历过放风筝,于是,王老师在和学生一起捋了“掉风筝——拿风筝——放风筝”这一故事脉络后,立马将话题一转,提出一个看似宏大其实非常实在且重要的问题。
师:学中国古典名著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生1:课文的中心。
师:套路,套路没用。
更应该关心的是什么?生2:课文中的人物。
师:老江湖。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思维。
反之,也能造成有害的结果,影响较深的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正确的提问,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要研究教学中提问的性质,形式,所涉及到的范围和相互间的关系,努力去把握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减少提问的盲目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提问质量,必须在课堂提问艺术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
下面结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回答必须把握住关键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重点处提问,重点就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用提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回答必须把握住科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用相互联系的提问,让学生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回答必须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
学生思维方式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化,由感性至理性,所以我们回答时必须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具体内容,存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必须针对学生掌控科学知识的实际和拒绝接受能力,无法太难或太易,否则可以事倍功半。
回答时,可以把教材的内容与一定的故事或实际实力有机的融合出来,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认知科学知识。
四、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重新认识掌控,总必须经历一个由稀奇古怪至懂得,由深至浅的心智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回答,就可以快速深化过程。
让提问,成为教学艺术
【摘要】提问作为教师课堂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通过举例、比较方法,阐明了教师的提问不仅只在于让幼儿思考,而是既引发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又包含了教师预设的科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在提问中激活幼儿的思维,将幼儿的思维和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指导幼儿与客体直接接触,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最初步的科学经验,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有效提问科学教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产婆术”无不是在提问中进行的。
问题是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也是指引幼儿认知、理解、深化的阶梯。
在幼儿进行科学活动中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才可以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使幼儿再探索活动中感受到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
幼儿科学教学活动是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形式,既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又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所以,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想象、积极探索的重要保证,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观察、操作途径将探索结果与已有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实现思维的加工、形成概念进而修正补充,获得必要
的技能,形成科学经验,促进思维发展。
那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真正地有效提问,促进幼儿科学知识的发展?几年来,我班在以每月年级组科学领域研讨的环境下,致力于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有了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提问应注重层次分明,符合幼儿个体发展特点
1、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一般,教师的提问是面向全班幼儿的,但每个孩子的能力有所差异。
同样的问题,有些孩子觉得简单,而有些孩子觉得复杂。
在一节课上,教师不可能让每一个幼儿回答每一个问题,所以,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准确把握幼儿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提问,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如《好玩的磁铁》,针对小、中、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难度不一的问题。
2、活动过程层层深入,层层递进。
教师在根据目标设计提问时应遵循由浅到深的教育原则,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进行活动进程。
如在大班主题《我们吃的粮食》中的“彩色面团”活动中,围绕“探究水和面粉比例关系”的目标,老师设计了富有层次性的问题:检查一下“问题”语句是否通顺、简练、标点符号……
a、怎样才能把面粉变成软软的面团,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向幼儿提出面粉变成彩色面团的任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
b、怎样给面粉加水呢?(带着第一个问题,探究和面的方法和
技巧。
)
c、面团为什么会太湿或太干?(交流,评价自己的面团,进一步明确和面时加水的方法和技巧。
)
第一个问题比较宽泛,孩子们可以随意回答。
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怎样加水”这一要求,就需要小朋友在探索的过程中去思考其内在的的原因,找到活动的重点,第三个问题则要求幼儿运用刚才失败的经验知识去解决为什么会太湿或太干
的实际问题,这实际上要求幼儿把所学知识初步融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形成能力。
三个问题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基础,第三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提高、深入,每一个问题的提问、回答都使活动一步步走向深入。
又如我园何老师在科学优质课展示活动中,以”观察了解鱼鳍的作用”的目标,设计了富有层次的问题:a、你看到鲫鱼游泳时它的尾巴怎么动呢?你能用手比划吗?(谈话引发幼儿了解鱼鳍作用的愿望。
)b、你知道鲫鱼的尾巴摆来摆去有什么作用吗?(思考鱼鳍的作用。
)c、看看被绑住鱼鳍的鱼发生了什么情况?你松开纱布以后它怎样了?(引导幼儿观察捆绑前后鱼的不同状态。
)d、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看看大家的发现,现在你能说出鱼鳍有什么作用了吗?(探讨鱼鳍的作用。
)
第一个问题最简单,因为鱼的尾巴幼儿可以用眼睛看见。
第二个问题使孩子们打开了思路,思考鱼鳍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鼓励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更能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第三个问题则要求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去了解鱼鳍失去平衡和不能前进、弯曲的原因。
而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幼儿已有知识的再现及实用。
二、提问应注重开放性,激发幼儿思维发展
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他的著作《陶行知全集》中提出“必须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脑、手、眼、嘴、空间和时间”,开放性的提问,是完成“六大解放”的有效手段。
开放性的问题,不仅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给幼儿留出更多自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操作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广阔性。
在《流动的水》活动中设计问题:“你平时看见水都是怎么流的?”这样的问题,幼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当然这必须在主动探索、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回答。
开放性的问题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发散性思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及大胆探索的学习品质。
例如:在《小水滴旅行记》的探索活动中,我出示水滴图片后,请幼儿猜想与回答:
——“小朋友们,小水滴可能会去哪里?”“小水滴去长江那旅游啦”、“老师,小水滴是不是被太阳晒干啦”、“不对不对,小水滴飞到天上去了”、……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展开了自己的想象。
——“大海中的小水滴怎么会飞起来了?”(太阳公公照射,蒸发)
——“变成水蒸气的小水滴到哪儿去了”(往北飞去,变成了白云)
——“小水滴怎么回到地面上?”(白云遇到冷风,变成小雨滴,落到地面上;变成小雪花,飘到地面上,融化后变成小水滴)——“小水滴怎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山顶—小河—大河—大水库—大江—大海。
)
经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孩子们纷纷开动起了小脑袋,利用多种感知觉去探究。
三、提问应注重针对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述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要找到答案,也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想。
在这时,教师有针对性的的提问尤为重要,例如:在《沉与浮》的课堂中,孩子们想知道是不是轻的东西一定浮上来,重的东西一定沉下去,我们一起做了个实验,我把泡沫放在水中,并提问:
1、“这块很轻的泡沫放在水里,它能浮在水中吗?”——“肯定可以。
”“这么轻的东西应该可以吧。
”“这块积木一定可以浮在水面上的。
”
2、“那你们看好喽,我在泡沫的上面放上一块小铁片,会发生什么事情?”——“有可能会沉下去啊?”“我看不会,这块石头这么小。
”“你瞧,积木没有沉下去,这块小铁片太轻了。
”
3、“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再在上面放一块小铁片泡沫会沉下去吗?”——“应该会,刚才只加了一块铁片现在加了两块,
现在变重了泡沫肯定会沉下去。
”“不一定的,第二块铁片也很小了,两块合起来也不重呀。
”
4、“如果我再加第三块铁片呢?你们看,为什么泡沫沉了?”——“因为有三块铁片了,泡沫承受不了重量就沉了。
”“两块不够重,三块铁片压上去就够重了”
5、“泡沫很轻,可是也会沉到水底?为什么?”(进一步推想)——“重的东西压住它使它沉到水底去了。
”“是铁片帮助积木沉下去的,因为积木上面加了重力,重量越来越重就沉到水底去了。
”根据实验,孩子们得出的事实就可以推想出虽然泡沫很轻,单独放到水里能浮在水面上,但是如果在它上面加了足够的重量,还是可以沉下去。
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地针对性提问,让幼儿在实验中带着疑问自己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这样,就会大大增强求知欲,提高学习能力。
虽然,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大大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堂中不可预知的变化,不能按照预先设计的问题进行提问,或幼儿对所提问题不感兴趣,这时,部分老师无法及时应变。
我们应加强灵活性,提高自身课堂素质,这要求我们根据教学活动的过程、幼儿的反映,进行不断地调整,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如何设计高质量有效的提问,这是我在长期教学生涯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我愿意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
2 林明珠.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3 樊琪.科学学习心理学——科学课程的教育学[m].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