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手抄报
- 格式:docx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3
重阳节的手抄报精选简单模板5张重阳,重阳,重在孝心一片,重在美好新愿,重在亲友挚爱的纯真,重在你是实际行动,快去回家问候父母,无论多繁忙,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手抄报1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如约而至。
在这个老人节里,我们该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呢?班级家委会的妈妈们贴心地组织了重阳节手工活动——做糕点。
瞧!班的同学们正伸长了脖子等待糕点师傅们的到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一响,糕点师傅们手里拎着,怀里抱着糕点的材料走进教室,同学们一阵欢呼。
“安静啦!活动马上就要开始啦!”班主任陈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仔细听着师傅们的讲解。
师傅们讲解完做糕点的步骤,我们终于可以动手啦!看,平时喜欢手工制作的黄诗淇已经按照师傅们的方法做了一大半啦!看来她是一个有天赋的糕点师。
啊!我的天!贪吃的武柏霖同学,你的材料怎么少了这么多?忽然我发现了她嘴角的奶油,想来是没有经受住美食的诱惑,先尝了味道! 我再看看旁边的黄爱米正在用心地装饰着小蛋糕,也动起手来。
刚开始,由于手里用力过猛,我的奶油挤多了,木糠也铺的不均匀,有一点小失败。
我用我的聪明脑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吃掉它!重新制作!于是我拿起蛋糕杯,在底部重新铺上一层木糠,再覆盖上一层奶油,这次我非常认真,并且用力均匀。
这样重复三次以后,加上奥利奥碎末,最后再挑选了三颗巧克力碎石来装饰,并配上薄荷叶,一杯盆栽蛋糕完美出炉。
看着我的作品,我已经想象出爷爷奶奶那灿烂的笑容! 小朋友们纷纷完成了作品,互相欣赏,糕点师傅们还给老人们精心准备了桂花糕,老人们收到一定会很开心的。
看着精美的糕点,再看看小花猫一样的同学们的脸,老师也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这样的节日,带着礼物,怀着一颗敬老地的心,同学们高高兴兴地结束了活动!重阳节的手抄报2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妈妈拎着补品,带着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重阳节的来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赏菊并饮菊花酒
班级: 姓名: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 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 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 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
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
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
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起源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同时,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月九日有“久久”长寿之意。
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
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求寿的习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2022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内容8张重阳节“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平时老人们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情,明天我怎么表达心意呢?”我的心里盘算着,“游乐场?不行。
老人可不是小朋友。
去他们家庆祝?那也不行。
因为太普通了吧!吃早饭?对,有意义,老人又喜欢!就这么办!”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一起前往四海楼吃早饭。
到了早餐店,我赶紧找了位置,让大家坐下,然后跑去点餐。
只见菜单上的菜五花八门,有大肉包、小笼包、拉面、鲜肉小馄饨…。
我想起外公喜欢吃味浓、肉多的东西,便给他点了一个大蟹黄包。
又想起奶奶牙齿不是太好,便给她点了一碗豆腐脑。
外婆喜欢喝粥,特别是杂粮粥,便给外婆点了一碗红豆粥。
爸爸对小龙、生煎包情有独钟,便给爸爸点了一盘生煎。
给妈妈点了一笼蟹黄小笼包。
当然,我也给自己点了一碗桂花酒酿圆子。
一段时间过后,菜都上齐了。
我先端着两份大大的蟹黄包给了爷爷和外公,再将一份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给了奶奶,最后给了外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和一碗热乎乎的粥。
你看,大家吃得多开心啊。
外公狼吞虎咽,两三口就把一个包子吞了下去;外婆不紧不慢地细嚼慢咽,眯着眼睛,细细地品味;奶奶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兴致勃勃地一边吃,一边和爷爷谈话;爷爷仪态端庄,静静地在那边品味着那天宴似的佳肴。
看到一家人这样和睦,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比吃了蜜还甜,高兴地说:“要是大家觉得好,那下次咱们还来!”饭虽吃完了,但一家人那和睦的爱确难以忘却。
爱不仅在重阳,爱,更在每一天!重阳节1、我愿化作一片云,随你漂流到天涯海角,我愿变成一首歌,寂寞时在你耳边响起,我用心编写最真挚的祝福,在这重阳佳节里送给您,愿您越活越精彩!2、重阳佳节九月九,赠你菊花酒,祝你平安健康久;邀你爬山观秋景,登高转运好运久;与你同享蜜花糕,事业甜蜜快乐久;送你一方茱萸佩,趋吉迎祥幸福久。
3、重阳佳节九月九,美好祝福送不够。
生活甜蜜如美酒,爱情幸福到永久。
工作轻松常袖手,家庭和谐福常有。
诸事顺利烦恼走,一切如意喜临头。
重阳节致辞尊敬的爷爷奶奶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下午好!国庆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着心的微笑。
转眼又到九九重阳。
重阳节。
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我国同世界上的好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
让每个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
有一天你我也会老,看看老年的亲人,一晃下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老年人也曾经年轻过,有过美丽的青春,有过追求,有着对社会的贡献,当你面对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翻阅年轻时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动!美丽的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苍白和皱纹,每一纹,也有深深地爱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年轻的爸爸妈妈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有真情,每一个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只有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的幸福开心,为每一个亲人祈福。
只要孩子们过的好,老人心中就无所牵挂了。
这是老人,让人尊敬的老人。
而年轻人一般不能发现这一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和竞争,让人累和疲惫,可以认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可以冲老人发发脾气。
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让我们轻轻抚摩无情岁月留在父辈脸上的印记,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是炎黄子孙,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小朋友的责任。
我们要发杨优良传统。
小朋友们,你们以前是否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到外面玩过呢?有没有为他们梳梳头、敲敲背、洗洗脚呢?有没有帮助过别人的爷爷奶奶?有没有在公交车上为老年人让座呢?小朋友你们将渐渐长大,渐渐懂事,我们应该为老人们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九月九重阳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重阳节来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故事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
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气象谚语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重阳节诗句1、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重阳节的手抄报精致好画5张秋风瑟瑟,九九重阳,登高遥望远他乡,明月圆缺人圆难,但愿朋友人久长。
拿起手机来几行,发给朋友看一看,祝福朋友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手抄报1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清楚记得初中时政治老师在课堂上讲:"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无私的."直到现在才明白,那是一种不含一丁点儿杂质的纯净物。
它不需要经过过滤和提纯,它是自我出生起就产生的无微不至的疼爱。
我是个任性又急躁的孩子,我不知道父母是怎样一次又一次丢掉伤痛继续来爱我,疼我,包容我。
有时我会对他们的建议嗤之以鼻,有时我会忽略他们的倾诉和渴求理解的眼神,更有时我会冲他们发脾气,说他们跟不上时代……我真的错了,我的心充满了内疚。
我感觉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我欠他们太多,真的太多。
每当我走进家门,父母亲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当我坐下吃饭,父母就兴致勃勃的向我讲述一天以来的趣事;当我露出笑容,父母的脸上就绽开了一朵花……当我拖着一身疲惫,披星戴月下晚自习回家时,父母总会坐在客厅等我,温好牛奶,削好水果,把平时我喜欢做的棕色小椅子摆在桌前。
这种场景一天天重复着,每天却给我更深的感动……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笔调来叙写这并不平凡的平常。
我只知道,他们是多么爱我,无私的关心我。
而我给了他们什么!? 今天班会课的主题是感恩父母,而当我看见其他同学在作文上写的“倒一杯水,洗一次脚”之类的活动,我觉得非常愧疚和悔恨,我对父母的关怀太少了,我总是在索取,而父母总是在无怨无悔的给予。
现在父母那无休止的辛劳都源于我。
我感谢父母,但我同时又觉得愧对父母。
这份爱,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情愫。
生活的点点滴滴,凝成的,是最朴素却最美丽的感动!重阳节的手抄报2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来了。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这时的我比“六一”儿童节来了还高兴,因为这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啊!今天我打算送他们一个节日礼物,儿童节时爷爷奶奶就送了我许多礼物,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我也要送一个大礼给他们。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内容8张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内容8张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种。
它是在农历九月九日庆祝的,也被称为“重九节”。
这个节日是中国古代的老人节,重阳节是我们向老人致敬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由于小学生在学校里比较熟悉手工课程,可以使用一个有趣的方式来学习和庆祝这个节日。
以下是8张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1. 节日背景介绍:在这张手抄报中,可以介绍关于中国重阳节的历史和起源,如节日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等内容。
2. 五行八字与重阳节:在这张手抄报中,可以介绍重阳节与五行八字的关系。
描绘如何根据自己的五行八字来庆祝这个节日。
3. 健康长寿:重阳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贵族景阳,因为他很长寿。
这张手抄报可以介绍重阳节与长寿、健康的联想,如饮茶、登高、赏石等。
4. 五行食物:这张手抄报可以介绍在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食用一些有五行属性的食物,如桂花糕、菊花饼等。
5. 登高赏景:在这张手抄报中可以介绍是如何在重阳节里爬山和登高饮茶的。
庆祝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到山上去拜祖先和欣赏秋天景色。
6. 伤风预防:在这张手抄报中,可以介绍重阳节前一天会喝菊花茶的习惯。
菊花茶是一种中药饮料,可以帮助预防伤风感冒。
7. 重阳节的诗词:在这张手抄报中,可以搜集与重阳节相关的诗歌和古文,如“送别七分山,离洛故人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8. 蒲公英:在这张手抄报中,可以介绍重阳节与蒲公英的关系。
在中国,蒲公英被称为“秋毫”,这种花在重阳节期间开放的,代表秋季。
在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中,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图形,例如:小山、树叶、茶杯、蒲公英等,以丰富该手抄报的内容。
这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文化意义,还可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重阳节的手抄报优秀精选5张知己相伴行天涯,爱人陪你走一生,共度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尽沧桑携手同微笑!九月九日重阳节,十指紧扣去登山,夕阳之下写人生,相伴到老不相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手抄报1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贺卡。
在那个重阳节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重阳节到了,我寻思着要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
一边的小王启发我:“重阳糕怎么样?”我想了想,装出生气的样子:“拜托,我爷爷奶奶又不在上海,寄过去不发霉才怪呢!”突然,一个念头清晰地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两张精美的信纸和一只小鱼暖手袋。
我记得奶奶曾说过,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脚冰凉,要是我给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脚就不会冷了。
接着,我摊开精美的信纸,在上面写满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
我的真心,装满了两张薄薄的信纸。
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装进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爱,送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的家……小鱼暖手袋被我用一个装礼品的盒子包了起来,又在盒子四周围上了金丝带。
傍晚,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礼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牵挂寄了出去。
我坚信爷爷奶奶收到我的礼物,必然是开心与激动的……重阳节的手抄报2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
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我们中小学生应该给一直关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去欢乐与祝福。
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
今天是外婆的节日,我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
我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什么好注意,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忽然我听见门外有点脚步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外婆买完菜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外婆开始烧晚饭,我看到外婆忙得是满头大汗,我脑子里灵光一闪。
想到一个最好的礼物。
想到做到,我立刻行动起来。
我撒腿就跑,拿来了毛巾,我拿着毛巾给外婆擦擦汗,又端来了一杯凉茶给外婆解解渴。
重阳节手抄报电子版
小编特别推荐
重阳节小报|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英文| 重阳节由来| 重阳节资料| 重阳节致辞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
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访问:重阳节
推荐访问: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推荐访问: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简单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我们可以在上表现出节日的氛围。
关于重阳节的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的《》等;而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
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这个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说,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二、重阳节的习俗1、登高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人们在这一天会登上高山或高塔,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赏菊菊花在秋天盛开,色彩鲜艳,姿态万千。
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人们会举办菊花展览,观赏菊花的美丽,还会品尝菊花酒。
3、插茱萸茱萸是一种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的植物。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人们会将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插在头上,也会把茱萸做成香囊佩戴。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相关资料重阳节的过法有很多种,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单位发的钱只是意思意思,社区的歌舞肯定达不到专业的水准,儿女带老人出去旅游也未必玩得出什么名堂,累心累人的居多……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不同形式,看到的是一种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至于采访中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不过也是一种过法嘛!”记者只好持保留意见了。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群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脍炙人口。
而现阶段,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未富先老”的社会压力,赋予了文化色彩浓郁的重阳节更多更沉重的现实意义。
不管怎么说,重阳节只有一天,就像廖主任说的那样,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的时间里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从风气上加以影响,从观念上加以调整,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
中秋前夕,传来我国端午节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佳讯。
约有2000年历史的重阳节,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上至宫廷皇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天登高饮酒、赋诗赏菊,举国同庆、万民同欢。
在今天,重阳节又承载着超过1.49亿的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人口11.3%比例的一个银发社会。
政府将它定为“老人节”、“敬老日”。
既然是一个全民敬老的节日,就需要创造一个全民表达敬老、爱老的环境和条件,但就多年来的现状而言,重阳节特殊的节日功能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调查显示,过半的年轻人不知道重阳节在哪天,不知道重阳节的特殊意义,更不知道“重阳节”与“敬老日”同为一天。
绝大多数传媒在重阳节那天报道的中心话题是“工会”、“领导”“送温暖”,“看望孤老献爱心”。
而大部分老年人对重阳节的期待仅仅是单位的“慰问”。
重阳节仅仅成为单位退管会一年一度的“一项工作”。
调查还尴尬地显示,假如重阳节不在周六、周日,人们不可能请假去看望父母、祖父母,当然更谈不上在这一天陪同父母外出走走。
重阳节三年级手抄报重阳节作文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家节”。
老人家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
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
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
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
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重阳节祝福语1.秋来农人忙收获,稻花香里说丰年,重阳佳节登高忙,桂花香来菊花黄,长空大雁一行行,更有美酒伴身旁,九九归一齐祝愿,愿你生活永安康。
2.秋来天气渐转凉,不知不觉近重阳,温馨问候情意长,真诚关怀存心房,秋菊艳艳多欣赏,秋雨潇潇添衣裳,秋风送去我祝福,幸福永伴你身旁!预祝重阳踏秋快乐!3.秋是一个多思的季节,牵系着想你的心灵。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重阳节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
《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大节的原始形式。
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大特色。
菊花,在古代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糕亦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20xx年重阳节手抄报、黑板报资料素材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具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如今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来源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具快乐的生活。
古人将乾坤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所以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服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寒冷的冬关即将落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别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
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具纪念祖先的家人。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能够在这一天挑选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体面,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一具以娱乐为主的节日,要紧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黑板报内容重阳节介绍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祥瑞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在这一时期,重阳节是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具有祭祀祈祷风调雨顺的意义。
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许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
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许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福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旧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z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
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
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
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
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
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 中把“六”定 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 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
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自魏
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
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
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
朝历代沿袭至今。
节日起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 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
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 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 、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敬老爱老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