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下家庭暴力成因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社会学理论下家庭暴力成因综述
作者:董德琼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12期
【摘要】家庭暴力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于家庭暴力的成因可谓是见仁见智,因此人们日益呼唤学术界的解释。
而作为社会学研究内容的家庭暴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外社会学家、学者从各个理论角度对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行了一些探究,而本文对该成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家庭暴力;社会学理论;成因
家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且日益严重,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人民网报道:2007年全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全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
2013年全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24.7%的女性曾在婚姻生活中遭遇到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引起的后果是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并且因为发生在家庭中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处理,很容易导致婚姻的破裂和家庭的离散,同时使施暴者有恃无恐。
在国外的研究中,最常见的定义是: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如配偶、夫妻、同居伴侣等)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国内研究认为:家庭暴力通常指的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
在本论文中,我们探讨的家庭暴力主要是配偶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即婚姻暴力,是指配偶一方遭受另一方的语言、身体和性暴力伤害。
在这种暴力行为中,大部分受害者是女性,少数受害者是男性。
家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儿童教育与保护等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家庭暴力问题。
而在社会学领域,家庭社会学方面的学者、女权主义者运用定量、定性分析等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家庭暴力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家庭暴力的成因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通过文献阅读或者社会观察建立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
以下我将从功能主义、冲突论、社会控制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的角度介绍家庭暴力的成因。
一、功能主义视角
在功能主义视角看来,传统家庭功能的丧失使家庭演变成一个异常脆弱的组织。
根据威廉·奥格本的观点,传统家庭至少承担了经济、教育、保护、娱乐、宗教、生育后代等七项功
能,因而传统社会中个人的生存活动与家庭活动是完全一致的,家庭是个人认同感的源泉。
然而,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以及大型娱乐场所的兴建打破了这种和谐-传统家庭的教育、保护和赡养功能日益被外在的学校、警察和疗养院所取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家庭其余的社会功能也逐渐被剥离。
罗伯特·尼斯贝特由此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被剥离的组织是否还是使其成员产生心理认同的来源。
换言之,家庭暴力及其消极结果很可能是家庭功能衰弱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除此之外,社会规范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漠视。
究其根源,社会规范之所以对家庭暴力如此具有容忍性,一方面源于大男子主义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的不断私有化,使其原来与邻里和扩大家庭的联系被切断了,形成了一种把家庭隐私看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公共规范,使外界对家庭内部发生的暴力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
社会的容忍和漠视最终使家庭暴力成了“邻里不劝,居委会不问,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执法机关不理”的“四不管”现象。
二、冲突论视角
持冲突论视角的学者认为,家庭存在于一个“反家庭的环境”中。
冲突论者认为家庭组织总是与其他社会组织互相争斗和冲突并受到外部组织的压制。
例如,经济组织要实现利润的生产和创造,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这就使得现代家庭的两个成员都处于工作的重压之下;同时孩子又要满足教育和娱乐组织的要求,家庭以往作为压力避难所的功能正逐渐丧失,转而成为家庭暴力滋生的温床。
与此同时,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权力争夺的必然结果。
从家庭权力的角度切入,家庭暴力的实质就是基于由一方控制家庭的欲望,而非相互平等与尊重的需要,是强权的一种实践和实现。
具体来看,广大妇女在离家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变,也逐渐地认识到自身受压迫的原因并非源于她们的天生低等,从这个意义上,她们在家庭中对权力、地位的争取,是对社会性别偏见和歧视产生的不平衡的调节,甚至可以认为是对男性为主的社会的抗争;另一方面,男权观念的深刻影响,社会对一个“有力量的男子汉”的肯定和赞美以及对丈夫作为一家之主的角色期待,都可能使男性感到自身的权威受到了质疑和伤害,为了维护昔日的男性威严,他们很可能会采用身体暴力来平衡自己在家庭权力对比上的“失落感”。
三、社会控制理论
根据交换理论,人们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总会理性地权衡其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惩罚)或将会得到的收益(酬赏)。
其著名的“侵犯-赞同”命题认为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期望的酬赏甚至大于期望的酬赏,或者未遭到预料中的惩罚时,他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
运用这一理论,国内的家庭暴力几乎一直是不受社会干预和制约的私人犯罪行为,家庭成了表露暴力倾向危险系数颇低的地方,在暴力几乎不用付出什么法律代价时,家庭暴力的发生就可能愈演愈烈。
一个经常对家人施暴的人或许感到暴力行为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种收益不仅包括拿家人当“出气筒”宣泄自己的怒火,而且还能树立权威,加强控制家人的能力,特别是那些经常
在外面受到他人贬低或伤害的人,更想通过控制和摆布家人来实现自己的内心平衡。
而与此同时,他所受到的惩罚却微乎其微,不但没有公众的谴责,更没有法律的制裁,如此,无形中就主张了家庭暴力的高频率的发生。
四、女性主义的视角
女性主义者从特有的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普遍认为妇女在家庭中往往是暴力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其根源就在于社会针对女性的“结构层面的暴力”,即性别层面上的不平等、歧视和偏见。
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制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认为女性有天生的育儿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延伸到照顾家庭其他所有成员上;而男性则被描述成家庭的经济支柱,其所有的一切活动都被赋予了公共意义,这样的性别差异造成了刻板的性别定型:男性因其有支配、坚强、分析能力等成分而被认为优于女性,而顺从、自我约束则成为了女性的美德。
五、其他学者观点
家庭系统观点认为虐妻的原因在于婚姻关系本身的失调;家庭社会学的观点则认为家庭暴力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相比其他团体互动机会更多,活动内容更加多元,因此冲突和压力的机会也越大;社会结构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更容易产生家庭暴力行为;资源理论认为家庭暴力是施暴者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代际传递观点认为侵犯性和暴力行为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或目睹暴力行为而习得的(原因在于:孩子在人格未形成时,学习到打着爱名义而合理化的暴力可以影响他人行为、态度);场域-惯习理论则从宏观、微观各个层面探讨了其成因,认为家庭暴力产生与家庭环境、家庭场域及其家庭成员自身都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文森特·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
[3]荣维毅,宋美娅.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
[4]王晴锋.“场域-惯习”理论视野下的家庭暴力[J].社科纵横,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