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分析仪

色彩分析仪

色彩分析仪
色彩分析仪

色彩分析仪

CA-2000

二维色彩分析仪CA-2000

用高分辨率和二维方式测量各种FPD、投影器、背光等的辉度分布和色度分布。可迅速、高效地实施从测量到数据的分析和评估,所以本测量仪适用于评估开发研究活动的结果或检测产品。

类型

测量各种显示设备的辉度和色度。

主要用途

显示设备或光学设备的辉度偏差/色度偏差。

产品介绍

二维色彩分布的高精度测量

Konica Minolta Sensing自豪地推出二维色彩分析仪CA-2000,这款仪器可以对各种发光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各种显示设备以及汽车导航系统或仪表盘等汽车部件)的色彩分布和均匀性进行高精度的二维测量。

CA-2000利用XYZ滤波器和高分辨率CCD提供与肉眼非常接近的敏感度,从而对FPD、投影仪、背光等设备的辉度分布和色度分布进行精确、高分辨率的二维测量。随附的软件简单易用,可实现快速、高效的测量、数据分析和评估。仪器与软件的这种结合对于评估和检测开发研究活动的结果极为有用。

可满足客户需求的先进技术和高可靠性

1993年,柯尼卡美能达推出了二维色彩分析仪系统CA-1000(亚洲专售),用于对发光设备(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LED产品等等)的色彩分布、色彩均匀性、色度和辉度进行二维测量。此后,在2001年4月,二维色彩分布传感器CA-1500(亚洲专售)的推出又以其更短的测量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受到了高度好评。

随着IT业务的近期发展及数字广播逐渐成为主流,以等离子和液晶显示器为主的各种显示器的研发工作正在快马加鞭,力争提供更高的清晰度和更动人的图像。此外,汽车仪表盘和其它LED产品的可变色仪表的开发迫切要求测量仪器具有更多样化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

由于技术界在实现更高清晰度和更生动色彩方面取得的这些进展,以及制造商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对能够以高效率获得高分辨率测量数据的二维光源色度计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全新的二维色彩分析仪CA-2000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该仪器可以980 × 980测量点数的高分辨率测量光源的色彩分布、色彩均匀性、色度和辉度。

另外,利用作为标准配件随附的色彩管理软件CA-S20w,可将测量数据显示在直观易懂的可视化窗体中,并通过简单操作进行各种评估和分析。

柯尼卡美能达在显示器和光源色彩测量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于在生产线测量显示器白平衡的显示器色彩分析仪CA-210已成为该行业的实际标准,备受称赞的色彩亮度计CS-200使用柯尼卡美能达的原始方法提供高精度测量。作为一家开拓创新的全球公司,柯尼卡美能达拥有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先进技术和高可靠性,它将继续为包括显示器和光源色彩测量领域在内的影像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特点

主要用途

?评估、检查各种显示器和显示器的相关部件(背光、光学胶片等)的辉度或色度的偏差值。

?对汽车部件(仪表、仪表盘、灯等)的发光分布进行评估和检测

?评估手机按键的发光情况、测量灯的发光分布等

主要特征

具有XYZ滤波器的传感器提供与肉眼敏感度的高关联度。

CA-2000不采用数码相机或彩色CCD相机使用的RGB颜色的分离过滤器进行测量,而是使用具有XYZ 滤波器的传感器,提供与CIE 1931等色函数近似的分光敏感度,实现与目视评估结果有很大关联度的辉度/色度测量。

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的100万像素的CCD

分辨率与柯尼卡美能达生产的以往机型CA-1500(200×200的4万像素)相比大约提高了25倍(980×980的大约100万像素)。

采用可更换镜头,可测量各种物体

根据测量物的尺寸,可从3种镜头中选择最适当的镜头,适用各种用途下使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加上望远镜头的两个微距环)。

在所有镜头、多个焦点位置上校正

针对传感器、光学滤波器和镜头本身引起的感度偏差在多个焦点位置上分别校正了每个镜头。用户在购买本产品后可立即对辉度和色度的分布进行精确测量。

使用随附软件的简便操作

使用简单易用的随附软件CA-S20w从PC操作CA-2000,可快速、高效地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并通过简单操作进行评估。这种结合对于评估和检测开发研究活动的结果极为有用。

其它功能

?通过输入同步频率值可进行同步测量。

?通过最多256次的累计测量,可在低辉度下实施高精度的测量。

?背光取消功能实现不受背光偏差影响的评估。

?用户校正辉度和色度。

规格

* 低放大率微距环和高放大率微距环只能安装于望远镜头。

EPOC血气分析仪项目书

E P O C血气分析仪项目 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院EPOC产品项目推荐书 一.项目概述 二.意义及必要性 三.项目相方面介绍 四.设备及消耗品市场概况 五.EPOC产品详细介绍 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七.结论和建议 一.项目概述: 动脉血气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医学检验技术之一,它是利用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pH、PCO2、PO2等指标,然后由电脑计算出相应的参数,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分析方法。 判断呼吸功能(通气和换气功能)和体液酸碱平衡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各种疾病及危重病抢救等。由于它对肺部疾患所致的呼吸衰竭以及内、外、妇产、儿科及休克、大面积烧伤或外科手术等造成的酸碱平衡紊乱等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日益为临床各科室重视且愈来愈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说动脉血气分析是目前各大、中、小型医院均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之一。 二.意义及必要性 1.临床血气检测的临床必要性 i.作为临床诊断标准的参考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可观 的指标,在根据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的诊 断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正常或下降,PaO2 < 8 kPa。Ⅱ型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 > 6.67 kPa, PaO2 < 8 kPa。如果不做血气分析就无法对呼吸衰竭准确下诊 断。 ii.追查临床病因: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是维系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生理功能。比如酸中毒,当发生酸中毒时就有必要去区分是由于呼吸因素 引起的还是有代谢因素引起的或者共同引起。在现临床血气应用以前 区分这些因素完全需要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因为医生年资经验的不 同,误差很大,如果经验不足在诊断上就更加困难。若进行临床血气 分析就可以有了明确的指标,诊断标准统一,易于学习和掌握。 iii.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当人体的呼吸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时就有必要采取针对临床的治疗,以往的治疗也均是依靠医生的个人经 验进行,治疗的方案不够具体,效果也很难把握。如果能进行血气电

ICP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ICP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开机预热、编辑分析方法、和打印报告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 2人员 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仪器操作授权。 3仪器的准备 (1)开机 调分压表为0.5—0.8Mpa,同时确认两瓶氩气储量足够。再确认氩气打开1小时后开主机。 (2)预热 主机开机以后预热一般2—3小时,使光室恒温指示达到90±0.2华氏度。 4计算机操作系统 (1)条件检查 再次确认氩气储量大于或等于一瓶,分压为0.5—0.8Mpa,通气时间大于40min。 检查并确认炬管等进样系统正确安装。 ●检查病确认废液桶有足够的容积空间。 ?将进样管放入水中。 (2)启动计算机

进入TEVA软件,点击点火图标,检查仪器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仪器连接正常,点击点火图标,稳定15—30min后开始工作。 5编辑分析方法 (1)选择元素及谱线 在TEVA软件里选择Analysis 选择Methad,再选择new,选择所需要的元素,点击OK即可。 (2)设定分析参数 在上一步完成后,点击Methad,点击Analysis Preference设置重复次数、长短波积分时间。 (3)保存参数 点击Automated output,选上store results to database,点击Apply to all sample type,即可。 (4)设定标准系列 点击standards,输入标准系列,点击save保存。 6拍摄高标谱图 回到Analyst界面中,点击拍摄高标图标,选择各元素条件拍摄高标谱图。 7校正高标谱图里的谱线 选择使谱线波长接近元素波长,强度最大的位置为谱图的中心位置,然后右键点击Restore zoom即可。 8拍摄标准谱线 回到Analyst界面中,点击左下角Analyst,点击拍摄标准曲线图标,点击run,

PH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

工业 PH/ORP 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主题内容 规定了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工业酸度计(PH/ORP)的维护检修规程。 1.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日本横河生产的 PH202G型PH/ORP化工装置在线使用的Liquor-PH分析仪(以下简称仪表)。 1.2 基本工作原理 该仪表基于原电池原理工作。 1.3 构成及功能 仪表由电源、微处理电路、显示电路、信号电路、输出电路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如下: a. 信号电路:将电极测量到的信号处理后传送给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b. 微处理电路:对信号电路送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将结果送给显示电路和输出电路,并反馈给信号电路进行控制。 c. 显示电路:显示测量信号、温度、时间、日期等参数,过程数据输入、校准、输出控制、自诊断等功能。 d. 输出电路:输出隔离信号 4?20mA或0?1V。 e. 电源:提供仪表各部分电源。 1.4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 1.4.1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仪器精度: PH:±0.05PH ORP:± 3mV 温度:土「C 温度补偿范围:0?60 C

1.4.2 主要规格 量程: PH: 0.00? 14.00PH ORP: -1999? 1999mv 温度:-10?140C 输出信号:直流隔离输出:4?20mA负载不大于600Q 0?1V负载不小于200Q 报警:报警点及死区可设置 继电器触点负荷:220V (交流),3A 1.4.3 其它 环境温度:0?40 E 相对湿度:w 85% 介质温度:-10?140C 电源电压: 220V±10% 电源频率: 50±0.5Hz 无强磁场干扰 ,无强烈震动 ,无腐蚀性气体。 仪器外形尺寸:156mm x 156mm x 178mm 开孔尺寸:141mm x 141mm 1.5 对分析仪表维修人员的要求 分析仪表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a. 熟悉本规程及仪表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b. 熟悉工艺流程,了解该仪表在其中的作用; c. 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分析仪表基本维修技能; d. 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测试仪器;

光谱分析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GVM-1014S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 2 测量原理 将加工好的块状样品作为一个电极,与反电极之间激发激光,通过分光元件将激发光分解成光谱。发射光的光谱特征谱线表示所给样式的含量的特性,对选用的内标线和分析线的强度进行光电测量,根据所用标准样品制作的工作曲线,求出样品中分析元素的含量。 3 操作程序 3.1 开关机程序 3.1.1 开机 顺序打开稳压电源开关、光谱仪主开关、温度调节开关、激发光源开关(随做随开)、CRT、打印机、计算机、真空泵电源及手动阀门。 3.1.2 关机 先关计算机,再关CRT,以下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3.2 准备工作(光谱仪稳定四小时后方可进行描迹、标准化、含量分析)。 3.2.1 抽真空(每天需要进行的工作) 开机后计算机自动进入数据处理系统,按“ENTER”键后,即进入工作状态。 3.2.1.1 按“shift+F1”键,显示主菜单画面,用“↑”,“↓”键,将光标移至“maintenance” 3.2.1.2 用“↑”、“↓”键将光标移至“Instrument Status”(仪器状态)项,按“ENTER”键,则显示出其画面。 3.2.1.3 打开真空泵开关五分钟后,打开手动阀门,待“V ACUUM”黄色指针移至左侧绿色区域中央时关闭手动阀门。一分钟后关掉真空泵电源开关,同时确认“AC 100V”、“TEMP”在绿色区域。 3.2.2 描迹(需要时) 3.2.2.1 按“F10”键回到“维护”画面,用“↑”、“↓”键将光标移至“manual scanning”(描迹)项,按“ENTER”键,则显示其他画面。 3.2.2.2 打开氩气总阀,打开激发光源开关,按“F8”键打开负高压开关。 3.2.2.3 放好描迹的试样,按“F1”键开始激发,用手握紧鼓轮逆时针转动20小格,再顺时针转动,每间隔5个小格按“F6”键,CRT上显示出标记。当描出Fe线有峰值的轮廓时,按“F2”键,停止激发。

EPOC血气分析仪项目书

医院EPOC产品项目推荐书 一.项目概述 二.意义及必要性 三.项目相方面介绍 四.设备及消耗品市场概况 五.EPOC产品详细介绍 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七.结论和建议 一.项目概述: 动脉血气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医学检验技术之一,它是利用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pH、PCO2、PO2等指标,然后由电脑计算出相应的参数,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分析方法。判断呼吸功能(通气和换气功能)和体液酸碱平衡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各种疾病及危重病抢救等。由于它对肺部疾患所致的呼吸衰竭以及内、外、妇产、儿科及休克、大面积烧伤或外科手术等造成的酸碱平衡紊乱等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日益为临床各科室重视且愈来愈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说动脉血气分析是目前各大、中、小型医院均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之一。二.意义及必要性 1.临床血气检测的临床必要性 i.作为临床诊断标准的参考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可观的指标,在根 据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 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正常或下降,PaO2 < 8 kPa。Ⅱ型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 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 > kPa, PaO2 < 8 kPa。如果不做血气分析就无 法对呼吸衰竭准确下诊断。 ii.追查临床病因: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是维系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生理功能。比如酸中毒,当发生酸中毒时就有必要去区分是由于呼吸因素引起的还是有代谢因素 引起的或者共同引起。在现临床血气应用以前区分这些因素完全需要靠医生的 临床经验,因为医生年资经验的不同,误差很大,如果经验不足在诊断上就更 加困难。若进行临床血气分析就可以有了明确的指标,诊断标准统一,易于学 习和掌握。 iii.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当人体的呼吸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时就有必要采取针对临床的治疗,以往的治疗也均是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进行,治疗的方案不 够具体,效果也很难把握。如果能进行血气电解质分析就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 治疗方案,该吸氧的吸氧,该补液的补液,同时治疗效果也可以从各项指标中 判断出来。 iv.在医疗提供法律依据:随着医疗制度规范化的进程,血气分析的具体报告为重症监

NITON XL2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1为规范光谱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于电力系统光谱分析人员与相关人员进行混料分选、粗定材质和材质复核等工作。 3编制依据 DL/T 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NITON XL2光谱仪用户手册》 4光谱检测试验作业流程 4.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4.1.1试验委托单上基本信息是否与样品信息一致。 4.1.2委托检测项目是否在本业务范围内。 4.1.3待测样品检测面如有油污或腐蚀,应适当打磨清理。 4.1.4检测前必须认真阅读《NITON XL2光谱仪用户手册》,熟悉仪器各种功能菜单和操作。 4.2检测阶段 4.2.1开启仪器 按照《NITON XL2光谱仪用户手册》所述,装好电池,按住开机/关机键,待LED警示灯闪烁后松开,仪器将自动启动,并进入登陆界面,任意点击触摸屏,出现警告(小心辐射),点击“是”继续,输入初始密码“1234”,再点击“进入”,系统进行自检,待自检结束后,即登陆仪器,进入主界面。

4.2.2选择样品类型 在主菜单中选择“样品类型”,例如:选择“金属”,再选“常见金属”就可以分析金属样品了。下次开机后直接选择“分析”,仪器就进入常见金属的分析界面。 4.2.3确保光谱仪状态良好,无异常现象。 4.2.4对标准钢样进行检测,以确定光谱仪的示值偏差。 4.2.5对样品进行光谱检测,检测的结果仪器会自动保存,并生成唯一性试验序号。 4.2.4检测中,发现操作失误或数据异常应放弃本次试验结果,重新进行试验。 4.3试验结束 4.3.1试验结束后,接连点击“返回/退出”键,屏幕返回到登陆界面时,按住开机/关机键,待仪器自行关闭。 4.3.2认真填写《光谱仪使用记录》。 4.4检测数据的处理、记录和保存 4.4.1试验员填写光谱检测报告,光谱检测原始记录(包括试验序号)纸质版和电子版,按照要求填写,字迹工整、准备、清楚、不得涂改。 4.4.2审核人员负责校对报告。 4.4.3负责人要对光谱检测报告全部负责,如对报告单中的数据和内容存在质疑,可以根据情况,要求重新进行试验。 4.4.4审核校对完成后,方可在相关栏目中签字、盖章。 4.4.5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及样品实物应及时整理,并存放在固定的位置。

电导率分析仪、氧分析器维护检修规程

电导率分析仪、氧分析器维护检修规程 一、电导率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DDG—5203电导率的维修、校验及检修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2 技术要求 2.1 基本工作原理 该仪表基于电解质在溶液中电解成正负离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有效浓度成正比的工作原理。用电极测量溶液的导电率,即可间接测量溶液中有效导电率离子的多少,该变送器采用两线制。 2.2 性能指标 电源:220VAC 50hz 输出:4—20mADC 1Ω 精度:±2.0% 环境温度:-30—70℃ 3 校验 3.1 量程的确定:

量程:电导池常数*量程选择开关 电导池常数有:0.1 量程选择开关有:1;3;10;30;100;300;1000七档 3.2 零点校验 将电导传感器放置在空气中或拆去“C”端子边线,给变送器通电,并在回路中串接电流表,调内部零点(ZERO)电位器使输出为4mA。 3.3 量程校验 A首先拆开电导池“C”“E”边线,将模拟电阻箱接到#1 #3端子上,电阻值按下面计算: R=1000000K/S 式中:R—模拟电阻箱电阻值 S—读数电导率(Us/cm) K—电导池常数 B将温度补偿开关拨到出位置;如不准,用内部量程开关调节。3.4 报警设定点调节同样可以用模拟电阻箱调节指针在所需要报警设定点上。再用报警设定点调节器到报警继电器正好工作。 4 维护 按车间制定的巡回检查制度进行巡检和日常维护。

4.1 大作时清洗采样管线。 4.2 大修时检查清洗测量探头。 4.3 按规程校验并填写《电导仪校验记录单》。 5 检修 5.1 检修周期随装置大检修。 5.2 清洗采样管线。 5. 3 检查测量探头的卫生和腐蚀情况,如脏污需清洗,如腐蚀严重,需更换。 5.4 装配好后重新校验,并做好校验记录。 6 附录 本规程引用了说明书《DDG—5203型电导率分析仪》。 二、氧分析器维护检修规程 1 概述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氧分析器的维护、检修等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氧分析器,仪表维护、校验、检修以说明书为准。 1.2基本工作原理 该仪表基于氧气的顺磁性及氧压力,氧浓差等到物理特性工作。

血气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 规范操作GEM Premier 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并使所有人员能根据和按照该指导书就能正规操作该仪器。 2 范围: 适用于经仪器厂家培训合格,授权可操作该仪器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3 权责: 3.1 操作人员负责样本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实施和处理、仪器日常维护和保养。 3.2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更换试剂包、仪器运行及标本检测的监督、每月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存档管理。 4 定义: 无 5 工作程序: 5.1 检测原理及方法 5.1.1 仪器的检测原理 GEM Premier 3000分析包的主要组分是一块传感器卡,它有一个体积小且不透气的腔,供传感器接触标本。pH,pCO2,pO2,Na+,K+,Ca++,葡萄糖,乳酸,和压积的传感器,以及参比电极,都在腔内,上面覆有化学敏感薄膜。当分析包插入仪器,这个腔恰被安置在一个37±0.3℃的恒温模块上,以保持标本的温度;同时各传感器被接通电路。 分析包内有A、B两种试剂,用于校正和/或内部的过程控制。A、B试剂供除压积外所有参数的高、低浓度校正,而压积只通过B试剂作单浓度校正。校正前,A和B被作为未知溶液检测,数据记录于数据库。校正时,依据这些数据来调整随时间可能产生的斜率波动和漂移。另有第三种试剂C,既用于低浓度氧校正;又用作葡萄糖和乳酸传感器的保养液;以及用来消除微量凝集、清洁标本通道。每种试剂都存放于一个不透气的密封袋。试剂在生产时经气压计测量达到合适的气体水平后,通过灌注去除剩余的气体空间。没有气泡的试剂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大气压力范围内保存和使用,而溶解其中的气体浓度不变。此外,分析包还组合有一种参比溶液、分配阀、泵管、进样器和废液袋。通向废液袋的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以阻止废液倒灌。 5.1.2 检测方法 5.1.2.1 电流法检测项目 pO2, Glucose, Lactate

工业气相色谱仪维护检修规程

工业气相色谱仪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主题内容 本节规定了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业气相色谱仪(以下简称色谱仪)的维护检修规程。 1.1.2 适用范围 本节规程适用于Siemens AA公司的Advance Maxum色谱仪和ABB公司的VISTA2000型色谱仪,其他同类仪器可参考使用。 1.2 编写修订依据 本节的编写主要参考了Siemens AA公司的Advance Maxum 色谱仪和ABB公司的VISTA2000型色谱仪的技术说明和参考资料。 1.3 简介 色谱仪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在线分析仪之一,它是一种大型、复杂、涉及多门学科、技术难度较大的分析仪器,但以

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和多组分分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色谱分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5-1-1所示。 1.3.1 样品处理系统 1.3.1.1 取样装置:快速从工艺流程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且不使样品失真。 样品预处理系统 分析器 控制器 1.3.1.2 样品预处理系统:使样品符合色谱仪分析和检测要求,包括:降压、稳压、稳流、保温、降温、除尘、除水干燥、清除对仪器有害的非待测物质等。 1.3.1.3 样品后处理系统:对快速回路、旁通回路等排出的样品进行回收、放大气、放火炬等处理。 1.3.2 分析器

1.3. 2.1 恒温炉:给分析器提供恒定的温度(如:空气浴加热、PID控制)。 1.3. 2.2 进样阀:周期性向色谱柱送入定量样品。且要求进样期间不改变样品的相态。 1.3. 2.3 色谱柱系统: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混合组分分离。色谱柱有:填充柱、微填充柱、毛细管柱等。 1.3. 2.4 检测器:根据某种物理和化学原理将分离后的组分浓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常用的检测器有:TCD(热导检测器)、FID(氢火焰检测器)等。 1.3.3 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有以下作用: a.控制采样阀及柱切阀的动作。 b.控制恒温炉或程序炉的温度。 c.处理检测器信号。 d.压力控制、电源系统、DCS和PC机通信等。

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文操作作业指导书解析

仪器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生效日期: 版次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1目的 使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范围 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 3职责 3.1检验室负责制定操作规程 3.2仪器负责人组织实施操作规程并保证仪器的有效使用 4使用前的准备 4.1选定和安装需要的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 4.2配置好需要的标准溶液、基体改进剂等需要的试剂溶液。 5操作规程 5.1开机与分析测定 5.1.1开室内总电源开关;石墨炉电源开关;之后开空气压缩机,充满气后,使空压机输出压力保持在4.6㎏/㎝2以上;开氩气在0.35-0.4MPa;开启通风系统。 5.1.2打开计算机后,可以开主机电源,此时仪器石墨炉的自动进样器进行自检。 5.1.3点击计算机桌面上的AA Winlab Analyst 快捷图标,进行联机,此时光谱仪对光栅、马达等进行自检,直到屏幕上出现Select Workspace 画面。 5.1.4在Technique中通过箭头“▼”选择分析技术Flame或Furnace,如果不更换直接点击“Menus and Toolbar”即进入工作界面;如果改变分析技术,要确保火焰或石墨炉系统转变时没有阻挡。 5.1.5火焰法(Flame) 5.1.5.1 打开乙炔气体使输出压力在0.1M Pa。 5.1.5.2 在工作站窗口中点击工作界面(Workspace),选择MANUAL FL,便会弹出 以前保存的工作界面,若没有可以自己设定工作界面,即点击快捷菜单中的Manual、Results、Flame、Cailb四个图标,即打开四个常用的工作窗口,即可建立一个工作界面,以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 5.1.5.3点灯 (1)点击Lamp菜单,弹出Align Lamps窗口,检查待测元素的灯是否安装。 未安装的灯,若是PE公司的灯直接装上即可,若其他公司的要装合适的转 接头。安装好后,PE公司的灯会自动识别,并有一个推荐的使用条件,非 PE公司的灯则要手动在相应位置输入灯元素符号(如Zn、Fe等),再输入 使用条件,因为推荐条件不一定适合。 (2)在该窗口ON/OFF上单击是预热待测元素的灯,在Setup单击不但点亮测定元素的灯,同时仪器的波长狭缝等条件也被调节到设定状态。若改变灯 电流等使用条件,在窗口下边单击图标“Repeak”即可。 (3)国产灯一般选择大于等于最大灯电流的1/3即可。灯电流太大,能量就高,测试时稳定,但灵敏度低,并且灯的寿命也短。一般设置的灯电流使能 量达到可以测试就可以了,一般在2000以上,但有些元素的灯能量很低, 只有几百,如Fe、Cd、Mn等。

炼钢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XX钢铁(集团)XX炼钢厂炼钢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第一册) 提出单位:炼钢厂 编写: 审查: 审核: 批准: 日期:2011年11月18日

编制说明 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是企业组织生产,进行科学经管的主要依据,为了对设备进行科学经管,正确地操作、维护、检修,根据冶金工业部关于编写设备规程基本要求和我厂设备现状,编写本规程。 本规程的内容与上级规定的有抵触时,一律以上级文件为准。 本规程的内容与安全规程相抵触的,以执行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为准。 本规程适用于炼钢厂从事一炼钢炼钢设备操作、维护、检修及经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规程解释权归炼钢厂设备经管室。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节设备操作工人“三好四会”内容细则 (1) 第一章转炉系统 (2) 第一节设备性能参数 (2) 第二节转炉系统操作规程 (6) 第三节转炉系统维护规程 (10) 第四节转炉系统检修规程 (12) 第二章吹氧系统 (18) 第一节设备性能参数 (18) 第二节吹氧系统操作规程 (19) 第三节吹氧系统维护规程 (21) 第四节吹氧系统检修规程 (21) 第三章烟气净化及回收系统 (22) 第一节设备性能和参数 (22) 第二节烟气净化系统及回收操作规程 (29) 第三节转炉烟气净化系统及回收维护规程 (41) 第四节转炉烟气净化系及回收检修规程 (44) 第四章原料系统 (47) 第一节设备性能参数 (47) 第二节原料系统操作规程 (49) 第三节原料系统维护规程 (51) 第四节原料系统检修规程 (54) 第五章地面车辆 (61) 第一节设备性能参数 (61) 第二节地面车辆操作规程 (63) 第三节地面车辆维护规程 (65) 第四节地面车辆检修规程 (67) 第六章混铁炉 (70) 第一节设备性能参数 (70) 第二节混铁炉操作规程 (71) 第三节混铁炉维护规程 (72)

Teledyne 3020T型微量氧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

Teledyne 3020T型微量氧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 1.1 概述 3020T型氧分析仪包括三个子系统:微燃料电池传感器,样品系统及电子信号处理、显示和控制单元。此型号氧分析仪是采用微燃料电池来检测样品气中的氧含量,不必定期加液和更换。 1.2 技术标准 1.2.1 外壳:防爆和防水。 1.2.2 传感器:L-2C微量分析型微燃料电池。 1.2.3 测量池:316不锈钢。 1.2.4 测量范围:三个可定义的测量范围,从0~10ppm到0~250000ppm。 1.2.5 报警:一个系统故障报警,两个可调浓度报警。 1.2.6 诊断:启动或在需要时,进行全面的自诊断功能。 1.2.7 显示:两行20个字母数字,VED屏幕,一个5位数的LED显示。 1.2.8 通信方式:RS232。

1.2.9 电源:115或230V AC,50/60Hz。 1.2.10 操作温度:0~50℃。 1.2.11 精确度:±2%FS。 1.2.12 模拟输出:0~1V或4~20mA DC。 1.2.13 密码进入:能被使用者构造密码保护。 1.3 校验 1.3.1 零点校验 注意: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保证零点气的准确性。 1.3.1.1 将零点标准气通入样品系统,使仪器指示趋于零点,等待指示值稳定。 1.3.1.2 进入到MAIN MENU(主菜单)中的ZERO(零点)功能。 1.3.1.3 零点校验分为自动和手动模式两种。一般使用手动校验。 1.3.1.4 进入到零点功能后,使用DOWN/UP键来选择MAN (手动)零点校验。当MAN出现在屏幕时,使用ENTER键开始零点校验。

光谱仪操作规程

光谱仪操作规程 1.目的 光谱仪属于精密贵重仪器,为了操作人员更加合理、安全操作光谱仪,保证光谱仪能正常长时间的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操作光谱人员从事有色金属材质成分检测。 3.工作职责 品保部主管负责培训操作光谱人员从事有色金属材质成分检测。 4.工作流程 4.1 操作流程: 4.1.1 操作之前检查光谱仪无异常,仪器与外部设备接线连接是否正常。 4.1.2 开机顺序:把配电柜开关打开,开启稳压器十几秒后再开光谱仪电源。 4..1.3 将准备好的99.999%高纯氩气连接到氩气净化器,打开高纯氩气瓶开关,分压压力表 气压调至0.25-0.3Mpa之间,连接好后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沫分别涂入氩气瓶及净化器各接入口,检验是否有漏气现象。正常后开启净化器电源,待净化器工作温控稳定260度方可与光谱同步工作。 4.1.4 光谱仪电源开机顺序:开启主电源(Main),间隔5-10秒、再开真空泵(Vacuum pump) 电源、接着开水泵(Water pump)电源、然后开电子柜(Electronis)电源、间隔5-10秒,最后开高压(Hvps)电源。光谱仪电源严格按照此顺序操作,否则容易烧坏光谱仪部件。 4.1.5 计算机电源由光谱仪仪器有专门接出电源,打开计算机电源,双击OXSAS打开操作 软件。 4.1.6 光谱仪开机后需仪器稳定后才能工作,一般仪器稳定为5小时以上(含停电后再开 启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稳定,从“工具-操作-读取状态【F7】”,检查各参数值应在最小~最大范围内,方可进行下面检测工作。 4.1.7 将制备好的样品正确放在激发台上,然后在OXSAS软件中单击“分析和数据”选择 “定量分析【F10】”,弹出分析界面。 4.1.8 将弹出分析界面“当前位置”,在“任务”里下拉菜单选择Conc Cu,根据样品种类 在“方法”中选择下拉菜单适合的方法,如:黄铜(CUBAS)、青铜(CUBAON)、铝青铜(CUCUAI) 在结果格式选择“Type standard”,元素格式选择“Cu%”,“值”菜单栏输入样品名称,然后将加工好的样品放入激发台,再分析界面鼠标点击“Sidok+开始”进入试验,同一个样品重复试验,点击“继续”,试验结束点击“完成” 4.1.9 打印结果:点击“分析和数据”选择“查看结果【F8】”弹出界面,选定需要打印 数据一栏,点击“打印分析”弹出窗口“打印机选择”,在“打印机选择”窗口中打印格式默认为Standard不需要改动,勾上“包含每次测量”和“分析组”,打印机栏选定打印机型号,然后点击确认。 4.1.10 光谱仪未发生故障,仪器正常运行,不允许关机,否则对测量数据会产生误差。若 需要关机,开机按照上述工作流程操作,然后需对光谱仪作标准化,标准化参照流程操作。 4.1.11 关机顺序:先关高压电源(HVPS),再关电子柜,接着关水泵,然后关真空泵. 4.2光谱仪标准化操作流程: 4.2.1 点击“分析数据”选择“标准化【F3】”,进入界面中“任务(Task)”中下拉菜单选

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全

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全 为保证直读光谱仪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特制定本规范,规定了直读光谱仪的作业环境、作业过程、维护保养等具体细节。 3. 直读光谱仪作业环境要求 1.1 直读光谱仪作业环境清洁、无尘,尽可能避免震动。 1.2 作业环境温度:+18?―+28?;短期温度变化率不要超过?5?/小时。 1.3 作业环境最佳湿度:20,80,相对湿度。 1.4 工作电压稳定:230?10%,频率:50/60HZ 1.5 在氩气瓶与铜管之间还需一块压力表,用于减压。输入压力范围应在 0,2.5MPA。 1.6 氩气纯度必须?99.995%;O?5ppm N?20ppm H2O?5ppm CO+CH?5ppm。2244. 实验过程工作 2.1 开、关机顺序 2.4.1 接通总电源,确保整个系统通电 开启电源稳压器,保证直读光谱仪作业时处于恒定电压230?10%下 2.4.2 2.4.3 开启氩气净化器,确保净化器上的两个阀门为开,温度值设定500?。2.4.4 打开氩气瓶阀门,并调节氩气输出压力至0.7Mpa。 2.4.5 打开电脑显示器、打印机、主机。 2.4.6 最后开启光谱仪(欧式插板)和光源开关。 2.4.7 稳定一段时间,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 2.4.8 关机则相反

温度值设定500? 电压恒定230?10%

输出压力0.7Mpa 快到一格停止使用,需更换。 输出压力调节 2

光源开关 地线,无伤害 2.2 仪器工作前状态检测 2.2.1 仪器工作前应该检测状态是否正常。 2.2.2 双击“Spark Analyzer Vision Mx”图标,打开分析软件。 2.2.3 通过软件系统|自检|设备参数 2.2.4 也可通过选择SSE/MID图来维护。 2.2.5 将SUS样品重新磨好,放在火花台上,按F2激发,看激发点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 充气三分钟,直到SUS样品激发点正常。如果激发点始终不正常,是氩气不纯,应该更 换氩气。

在线监测分析仪维护保养方案

在线监测分析仪维护保养方案 在线仪表维护保养是自来水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务必在人力、资源上保证,连云港市为此设置仪表工专职岗位,对全厂的在线仪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主要水质在线仪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内容如下: 一、氨氮分析仪维护保养工作 1、系统清洗每周专人对氨氮分析仪探头进行清洗。采用蒸馏水进行清洗。重要清洗附着在探头表面的纤维、油脂、杂质等物质,保证氨氮探头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对污染严重的组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清洗: 1)把试剂管从试剂瓶中移开。 2)拿开污垢组件。 3)用合适的试剂清洗污垢(稀释的5%HCL溶液,5%次氯酸钠溶液等)。 4)清洗完后重新把组件安装好,选择Prime(初始)菜单,把试剂管充满试剂。 5)选择Calibrate(校正)菜单,开始校正,校正完后仪器自动进入测量模式。 2、更换药剂更换试剂:每2个月更换1次试剂。更换程序如下: 1)在仪表停止运行的状态下,把试剂管从旧试剂瓶中取出,把旧瓶拿开。 2)换上新试剂瓶,把带管的盖盖到试剂瓶上。 3)选择Priming(初始化)菜单,把所有的管充液。 4)选择Calibrate(校正)菜单,进行新的校正,校正结束后仪器自动返回测量模式。 3、更换仪器蠕动泵管更换周期:每3个月1套

1)在线仪器在待待机状态,把管从试剂瓶中移开。2)将捏阀前面的管从阀槽中移开。 3)再按往阀中心的按钮,把后面的管移开。 4)打开泵桥,并把管从泵住中移开。 5)把管从仪器中取出。注:更换新管时,必须在蠕动泵卡盘上涂适量硅油 4、采样膜清洗和更换采样膜一般3月清洗一次,膜片更换周期为2片/年。 二、COD分析仪操作规程 运行过程中不允许随意断开电源,否则易造成一起寿命减少。保持仪器运行环境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烈振动。必须保持仪器电源电压稳定及接地良好,定期(一般1个月)检查接地系统。 1、传感器清洗每周专人用自来水(或蒸馏水)清晰传感器上的污垢,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清洗时要断电操作,但不用把探头与控制器分开。长时间停机时,需将传感器与控制器分开,同时将传感器从安装支架上拆除,清洗后擦干,保存于干燥避光通风的环境中。控制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必须从安装架上拆除,清洗干净后保存于干燥避光通风的环境中。 2、更换清洗刮片更换刮片:每2个月更换1次清晰刮片。 3、更换传感器密封并重新进行标定更换周期:每年更换传感器密封并重新标定,由我公司将传感器寄到北京HACH中心尤其进行维护。4更换紫外灯三至四年更换UV紫外灯(由HACH中心负责更换)

GC1000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解读

GC1000 Mark Ⅱ色谱分析仪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GC1000 MarkⅡ色谱分析仪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金赤化工装置在线使用的GC1000 MarkⅡ色谱分析仪(以下简称仪表)。 1.2 基本工作原理 该仪表基于气相色谱法原理工作。在载气的推动下,将预处理后连续流动的工艺样品定量送入仪表分析器的色谱柱系统中,在柱切配合下,由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和吸附差异,混合组分得以分离。各分离的组分通过检测器将浓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通过信息处理,根据分析需要而定量测定出所需的特定组分或全组分浓度。 1.3 构成及功能 仪表基本构成及功能如下: a. 单路或多路取样装置和预处理系统(一套或多套):将工艺样品从化工设备、管道、容器中取出并经预处理后变成符合仪表要求的连续流动的样品; b. 载气及净化装置:为载气纯度达不到仪表要求时对载气处理的附加装置; c. 燃烧气、助燃空气及净化装置: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用,燃烧气纯度达不到要求时需加净化装置;助燃空气用钢瓶盛装,或用仪表空气,纯度达不到要求时需加净化装置; d. 分析器:GC1000工业色谱仪是一体化的整机结构,按照它们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它们是: ⑴正压防爆盒装置:安装仪器采用的正压充气防爆所需要的控制连锁和接线。 ⑵电气控制部件及接线端子组件:安装仪表自动运行控制及组份含量计算所需的的微 机控制器及各种控制电路板和控制机构及相应的接线端子板。 ⑶色谱分析部件:安装仪表分析所必须的恒温加热炉、采样阀和控制阀件、色谱柱、

EPOC血气分析仪项目推荐书

EPOC血气分析仪项目推荐书

Alere (Shanghai) Medical Sales Co., Ltd. 医院EPOC产品项目推荐书 一.项目概述 二.意义及必要性 三.项目相方面介绍 四.设备及消耗品市场概况 五.EPOC产品详细介绍 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七.结论和建议 一.项目概述: 动脉血气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医学检验技术之一,它是利用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pH、PCO2、PO2等指标,然后由电脑计算出相应的参数,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分析方法。判断呼吸功能(通气和换气功能)和体液酸碱平衡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各种疾病及危重病抢救等。由于它对肺部疾患所致的呼吸衰竭以及内、外、妇产、儿科及休克、大面积烧伤或外科手术等造成的酸碱平衡紊乱等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十分重要的

Alere (Shanghai) Medical Sales Co., Ltd. 作用,故日益为临床各科室重视且愈来愈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说动脉血气分析是目前各大、中、小型医院均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之一。 二.意义及必要性 1.临床血气检测的临床必要性 i.作为临床诊断标准的参考指标:动脉血气分析 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可观的指标,在根据血气分 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的 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 PaCO2正常或下降,PaO2 < 8 kPa。Ⅱ型 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 PaCO2 > 6.67 kPa, PaO2 < 8 kPa。如果不 做血气分析就无法对呼吸衰竭准确下诊断。 ii.追查临床病因: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是维系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生理功能。比如酸中毒,当 发生酸中毒时就有必要去区分是由于呼吸因 素引起的还是有代谢因素引起的或者共同引 起。在现临床血气应用以前区分这些因素完全 需要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因为医生年资经验的 不同,误差很大,如果经验不足在诊断上就更 加困难。若进行临床血气分析就可以有了明确 的指标,诊断标准统一,易于学习和掌握。iii.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当人体的呼吸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时就有必要采取针对临

紫外可见光谱仪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光谱仪操作规程 1功能作用 土壤、植物、食品中的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直接进行含量测定。一些化合物经螯合或络合反应后,也可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常见的采用紫外分析的物质有游离氯/总氯、亚硝酸盐、氟化物、氰化物、甲醛、二氧化硫、果胶、己糖、戊糖、甲基戊糖、果糖、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2仪器运行要求 2.1 工作电源:220V,50~60 Hz 2.2 环境温度:15-35 E 2.3相对湿度:45~85% 2.4使用前预热仪器15~30min 3操作规程 3.1依次分别开启电源开关,电脑,仪器及打印机开关,点击连接,仪器进行初始化,期间勿开样品室。 3.2光谱测定(主要用于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扫描样品用) 3.2.1选择光谱,点击菜单编辑或标准工具条M(数据采集方法),输入测定:波长范围、扫描速度、采样间隔、扫描方式(选单个或自动);仪器参数:测定方式这选吸收度,狭缝后,在样品室放入空白对照,点击光度计按键上的基线校正,确认。 3.2.2基线校正完毕,取出样品侧的空白,换成被测样品。按开始键,出谱图后,点峰值检测。就可在检测表上看到扫描结果。 3.3光度测定(主要用于指定波长测定样品吸光度或浓度)

3.3 选择光度测定,(以下为指定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收度为例的操作)3.3.1 在样品室放入空白对照,点击光度计按键上的到波长,输入波长,确认,点击自动调零。 332点击菜单编辑或标准工具条M(光度测定方法)启动光度测定方法向导。 3.3.3. 保存数据采集方法 3.3.4测定标准样品,建立标准表,保存标准表 3.3.5读取未知样品,填充样品表,分别将待测样品放入比色皿,放进样品室中,点击“读取unk. ”。 3.3.6样品测定完成后,点击“断开”,断开仪器,关闭仪器开关,关闭电脑。 4 注意事项 4.1使用前预热仪器15~30min,为了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应尽量减少开关次数,短时间工作间隔内可以不关灯。刚关闭的光源灯不要立即重新开启。 4.2使用时取出仪器内的干燥剂,使用完将干燥剂放回原处。 4.3不能将光学面与手指、硬物或脏物接触, 只能用擦镜纸或丝绸擦拭光学面;不得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烘烤吸收池。 4.4有色物质污染,可用3mol/L HCl 或乙醇洗涤。 4.5光度计的维护保养要做到“ 防尘、防潮、防振”。 4.6检测器预热时必须等待所有指示灯变为绿色, 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7必须扫描基线,空白即未加样品的溶液,必须与参比溶液一致。 4.8扫描过程中切忌打开或试图打开机门。 4.9在换样品时,切记随时关闭机门,不可任机门大敞

气柜维护检修规程

气柜维护检修规程 文件编号:BY/GS37-2012 审核人: 批准人: 版序号:01 分发号: 2012-11-xx发布 2012-11-xx实施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发布

前言 为了加强公司气柜的日常管理,搞好气柜的维护和科学检维修工作,保障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特制定工业管道的维护检修规程。 本维护检修规程由工程设备部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工程设备部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邵珠宠、毛全邦 本维护检修规程2012年11月第一次发布。

气柜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本规程规定了气柜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本规程适用于滨阳公司焦化车间干式气柜的维护和检修。 1.1.3公司目前干式气柜按照密封结构为卷帘密封型。 1.1.4凡气柜在维护检修时,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原设计制造图纸要求。 1.2编写制定依据 JB/T4735—1997钢制焊接压力容器 SH/T3530—2001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施工工艺标准 GBJ128—9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022—1999石油化工设备和刊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 气柜检修周期一般为2—5年。 2.2检修内容 2.2.1柜体、活塞、T形挡板、柜内外平台、护栏、支吊架等钢结构以及柜体各出入口接管防腐、保温和设备铭牌等。

2.2.2柜体壁板、活塞板变形、凹陷、鼓包及渗漏等。 2.2.3活塞、T形挡板等柜内构件的密封面。 2.2.4卷帘密封干式气柜橡胶布帘的扭曲、折皱、泄漏、破损等。2.2.5柜体、活塞、T形挡板以及各接管焊缝的渗漏和裂缝等。 2.2.6所有密封机构、活塞配重调平装置、柜内外柜容指示仪、可燃气体检测分析仪、紧急排放设施、出入口连锁等安全附件。 2.2.7设备基础的裂纹、破损、倾斜和下沉。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检修前准备 3.1.1备齐必要的图纸技术资料,根据检查情况,编写施工方案。3.1.2备齐施工机具、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 3.1.3凡需进柜检查或在柜内动火的项目,根据公司相关的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在检修前制定并落实好相关安全措施,达到安全作业条件。 3.2检查内容 3.2.1检查柜顶和柜壁是否变形,有无严重的凹陷、鼓泡、折皱和渗漏穿孔。折褶凹陷值见表1、表2,超过允许值应进行修复。 表1 凹陷鼓包允许值 mm 注:测量距离指样板弧长。 表2 折褶允许值 mm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44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一]G—7看谱计 1.仪器各部位置必须固定,不得随意乱动,如有不正常处,应找维护人调整。 2.旋转各种旋钮时,要轻轻地旋转,不得急速或强行转动。 3.狭缝圆轮转动时,应特别小心,须缓慢进行,不得转过零点。如谱线不清楚时,须由专人用绸布或毛刷清理。 4.狭缝圆镜等脏污时,须由专人用绸布或毛刷清理。 5.看谱时人手切勿接触电极架。 [二]放大仪 1.为了避免灯泡过热,每工作30分钟,必须休息5分钟。 2.白幕不能碰击或压重,应经常保持清洁。更不得在白幕上写字或作标记。

3.工作完毕后,须将布帘拉好,并将反射镜的保护盖盖好。 4.光学部分不得用手接触,必须用毛刷或绸布等揩擦。 [三]测微光度计 1.室内保持清洁和干燥。 2.必须避免仪器受任何震动,用完应盖防护罩。 3.每周更换矽胶一次,以免检流计受潮失灵,并定期上油。 4.光学部分不得用手接触,必须用专用毛刷或绸布试擦。 5.工作完毕后应闭上开关,将测量狭缝闭塞,灰色圆壁转至透过率最小处,以免光线射入光电管内。 6.标尺不水平或对不上“∞”时,须由保管人调整,不得随意乱动。 7.如需更动仪器位置时,必须将捡流计断路或将悬镜挂起。 [四]摄谱仪 1.摄谱仪透镜,不得用手接触,只准用绸布、透镜纸或毛刷拭擦。 2.狭缝圆轮转动时,应特别小心,须缓慢进行,不能转过零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