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子弟创业成功启示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有一次,史晓亮在给南方一家企业做电子商务平台时,该企业的老总对史晓亮的策划和观点并不看好,其理由让人信服. 这时,史晓亮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 2005年9月,史晓亮重新回到扬州大学,为自己创业充电.最怕的是虚度年华在北京打工最困难的时候,史晓亮接连两天没钱买饭吃,在狭小阴暗的地下室里读《红楼梦》、喝热水. 那时的他身心疲惫人憔悴.谈起这段经历,史晓亮显得很平静: 我从没有后悔,相反却值得庆幸,在学校里想吃苦都吃不到. 这样的一种经历将成为我今后创业的动力. 吃苦、受累我都不怕,最怕的是虚度年华.在史晓亮的眼里,最让他忍受不了的就是无所事事. 他去年回到扬州后,手中已经拥有了近20万元的钱财,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校园内读书,快快乐乐享受. 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笔钱全部投入,创办了一个商务网站. 史晓亮每天按时上课,其他的时间也排得满满的:进行创业活动,参加校内外的论坛讲座,登门拜访专家学者,进图书馆充电.史晓亮的公司现在创办得很顺利,每个月都有进账. 但他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饮食起居与同学没有什么两样,连手机都是花100多元购买的二手机. 史晓亮说: 做软件产业是吃青春饭,机遇稍纵即逝. 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不努力打好基础,今后自己在市场中就难以立足.心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返回母校来充电只是史晓亮离京返扬的一个原因,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看中了扬州丰厚的文化底蕴,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商机. 他说到扬州后即使没有产品卖,也可以卖扬州文化.看中了这样的商机,史晓亮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前不久,他着手创办扬州工艺品网,这一网络将填补扬州工艺品专业网络的空白. 目前,他已经做好了这一网络的简体中文版,正在做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在史晓亮的心中,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他要通过他的网络,把扬州推向东南亚,推向全世界,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扬州,与扬州做生意,让扬州的产品和文化走向全世界.他更想把自己的业务做大,他要与更多的大学生朋友,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一道创业,来开创未来的事业.一个普通创业者感悟:创业应该做什么?-创业宝典,创业一个普通创业者感悟:创业应该做什么?创业邦| 一旦你决定创业了,恭喜你,你起码算是个有志好青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哪儿创业?”我认为“在哪儿创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比“创业做啥”更重要,因为一个视角更宏观,一个较微观。
一个贫困大学生的成功创业梦石豪杰是义乌工商学院当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上大学三年,他是怎样走上创业路并取得成功的呢?考入高职院校开启创业梦农村娃放弃上重点大学,1990年。
石豪杰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郊区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地和打工的微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
2008年上半年,即将成为高三学生的石豪杰,想到父母因建房欠下的七万多元债务,决意放弃考重点大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石豪杰在网上看到浙江义乌工商学院招收创业班的介绍,他大喜过望,打定主意要报考这所学校。
2008年7月,石豪杰从父母那里“磨”出300元钱,利用暑假坐火车来到浙江义乌了解工商学院的真实情况。
在校园里,石豪杰碰到了一位叫金文进的老师。
金老师的一句话却让石豪杰犯了愁,因为学院规定,创业班只面向浙江省内招生。
“老师,我是真心想报考义鸟工商学院创业班,求您帮帮我!”望着满脸真诚的石豪杰,金老师沉思片刻,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你先报考我们学院的其他学科,入学后再曲线迂回,但最后成不成我不敢打包票。
”“好!”石豪杰就这样下定了决心。
2009年8月,石豪杰以621分的高分被义乌工商学院录取。
他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学院报到。
当时,石豪杰身上只带了2000元钱,而一年的学费需交 6000元,怎么办呢?负责报到的老师看出了他的难处,和蔼地说:“如果家庭困难,学校可帮你提供助学贷款。
”“好,好,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如期归还贷款的。
”石豪杰激动地填写了学生助学贷款申请表。
望着一旁呆立的父亲。
他认真地说:“爸,别担心,助学贷款由我在学校创业后还清。
一旦创业成功,我还会给家里寄钱呢。
”开学后,石豪杰在金文进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如愿从人文旅游分院转入电子商务创业班。
边学习边创业,大二学生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作为义乌唯一的一所大学,义乌工商学院为创业班学生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上课时,可以在下面接单发单:允许缺课,只要期末考试成绩合格:淘宝等级可以抵学分,一颗钻抵两个学分:学生在两间教室学习,一间是文化课教室,一间是仓储教室。
他的成功激励着大学创业他,谢尚普,是梅溪乡一普通的农家子弟,毕业于齐鲁商学院的谢尚普颇有勇气。
大学毕业后,他连续两次成功创业,把开美发用品店和养鸡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业都做得红红火火。
在闯荡市场的过程中,谢尚普总能出新招,为自己赢得商机。
2003年,刚大学毕业的他做了银行职员,卖过点钞机。
没过多久他便觉得一台点钞机使用寿命太长消耗太慢,而美容美发用品则不同,属于常规消耗品,特别是当时正流行的小包装洗发水。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点钞机销售工作,怀揣着借来的几千块钱去义乌购买了一批洗发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由于没有销售渠道,谢尚普只能拉着一箱子的洗发水,去各个理发店推销。
为了取得理发店的信任,谢尚普想出了一个点子:先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各个理发店试用,等半个月后回访再结算。
慢慢地赢得了理发店的信任后,谢尚普又萌生了开店的想法。
于是,美发用品店开张了。
半年后,生意开始好转,有了固定的回头客。
一年后,第一家分店在龙港开业。
生意红火、销售稳定,但谢尚普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继续琢磨着怎么提高销售额。
通过大量市场调查,他又有了新主意。
“两个多月的走访发现,温州美容美发用品店对美容美发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比较缺乏,如果我们在出售自己产品的同时,附以相关的专业培训,可能会更受欢迎。
”2005年,谢尚普成立了普文康文化传播机构,主要提供针对美发沙龙的店面管理、宣传营销策划、入店培训指导、定期美发技能培训等服务。
“一年举办两三次培训,一次培训可以带来两三万的销售额。
”谢尚普介绍,以教育培训来促进销售,这一创新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公司赢取了较多的市场份额。
与谢尚普的红火生意相反,哥哥谢尚前于2004年开始经营的养鸡场因为销路不畅亏损严重。
到2007年,陆续亏损了40多万元。
为了帮哥哥一把,谢尚普决定把美发用品店交给妻子打理,他和哥哥一起把养鸡场办好,于是,开始他的第二次创业。
谢尚普认为,哥哥的养鸡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鸡卖不出去,只要解决了鸡的销路问题,养鸡是有利可图的。
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他们都是创业路上的一抹身影,他们一个出身贫寒,一个农家孩子,同样是创业成功者,今天小编将分享他们的故事——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
艰苦创业路终究成功第一篇他叫张华,一个出身在涪陵贫苦家庭的孩子,18岁那年,当他第一次踏入主城的时候正值重庆直辖,那时他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留在这里。
转眼15年过去了,坚守在这座城市的他经历了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来,如今终于住上了洋房,开上了豪车。
岁月,在张华的眼角留下了鱼尾纹,也深深地刻录下了这些年他与重庆一起成长、发展、壮大的日子。
1997年半工半读他决心扎根重庆在张华的记忆里,1997年的夏天很闷热,闷热得让他寝食难安。
因为这一年高中毕业的他必须在外出打工和继续读大学之间做出选择。
“没钱读书,这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
”张华说,当时父母在涪陵一个工厂上班,由于厂里效益不好,在他11岁时父亲就患了重病,一家人的生活都很难维持,能读完高中已经是一种幸运。
家里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挣钱的人,挣钱为父亲治病的人。
经过全家人的商量,最后还是决定让张华读大学。
9月的重庆凉爽了一些,背着铺盖卷,拖着大木箱,那是张华第一次来到重庆城里,当时就读的学校是位于江北大石坝的一所专科学校,虽然当时学校还只是几座平房,学校周围也是稀疏的楼房,但是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那么新奇。
那一年,重庆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张华面对欢天喜地庆直辖的人们也暗自下定决心:“重庆,我来了,就一定要留下,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张华说,由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他只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放学了去餐馆洗碗挣钱。
就这样,张华半工半读度过了大学三年,毕业后的他终于找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
“那种苦至今都记忆深刻。
”张华说,刚大学毕业的他性格内向,卖保险挣钱也很少,和同学一起花50元合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
“没有任何家具,连床都是两根板凳搭一块凉板。
”张华说,这算是他在重庆的第一个家。
2002年创业失败23岁就欠债几万进入二十一世纪,街上到处都是IP电话亭,手机小灵通之类的通讯设备开始普及,张华决定打拼创业。
出身寒门奋斗成功的例子精选成就与出身无关,很多名人用亲身例子告诉我们,即使你出身寒门,只要你肯努力奋斗,总有一天会取得。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出身寒门而奋斗成功的事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身寒门奋斗成功的例子篇1:曾宪梓他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艰苦。
他小的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
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
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
1963年,他经香港到泰国,侨居了5年。
1968年,又从泰国回到香港。
初回香港时,他两手空空,处境艰难。
为了生活,他甚至为人照看过孩子。
生活的艰难,使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他利用晚上的认真钻研香港的市场状况,发现尽管香港的服装业发达,香港人也很喜欢穿西服,却没有一家生产领带的工厂。
于是,他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6000港元,又腾出自家租住的房子,办起了领带生产厂。
万事开头难。
起初,他和妻子两人只是用手工缝制低档的领带。
尽管夫妻两人起早摸黑,干得很辛苦,生意却非常不好。
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改做高级领带。
他买来法国、瑞士的高档领带进行研究仿制,生产出了一批高级领带。
为打开销路,他下了狠心,把第一批产品放在一家商店里免费发放给顾客。
由于花色、款式对头,他拿出的这批产品深受欢迎。
很快,他制作的领带便在香港小有名气了。
及至1970年,他的领带已在香港十分走俏。
也就在这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
第二年,他在九龙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领带生产厂。
他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他心中的目标是要创世界名牌。
他多次到西欧领带厂参观,学习他们的制作工艺和经营方法,然后集众家之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管理、检验制度,从而使“金利来”领带逐渐占领了香港市场,成为男人们庄重、高雅、潇洒的象征。
1974年,香港经济出现了大萧条,各种商品纷纷降价出售,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一方面不断改进“金利来”领带的质量,另一方面独树一帜地适当提高价格。
底层普通人逆袭的成功案例启发你的人生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成功,不断努力向上奋斗。
然而,有些人由于出身贫寒或其他困境,被称作底层普通人,他们经历了数不尽的坎坷和挫折,却在逆境中崭露头角,成功地逆袭了自己的人生。
这些成功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激励我们砥砺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辉煌。
本文将以几个底层普通人逆袭的成功案例为例,探讨他们身上的共同特质,以及这些成功经历给我们生活的启示。
一、苦学小子成为企业家巨头成功人士李宇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家境困难且教育资源有限。
然而,他对知识的渴求和战胜困境的决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底层普通人逆袭的典范。
在他的努力下,他通过晚自习和图书馆大量阅读,将知识视为他破解贫困的重要武器。
李宇拥有一颗乐观而坚韧的心,始终相信自己可以逆袭成功。
因此,他毅然决定创业,并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李宇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启示:教育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就能够为自己创造机遇。
同时,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轻易放弃。
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是底层普通人逆袭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改变命运的奋斗者底层普通人逆袭成功的案例中,还有一类人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例如,李晓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女孩,由于家庭负担沉重,无法接受更高的教育。
然而,她并没有沉溺于命运的安排,而是努力工作,并通过自学获得了多项证书。
凭借她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李晓成功地进入了一家知名公司,并逐渐晋升为高级职位。
李晓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勇于面对逆境和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有成为逆袭者的潜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智慧。
三、激励之光的社会公益者除了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案例外,还有一部分底层普通人通过积极的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创造幸福和机会的行为赢得了成功。
寒门出贵子的事例素材范文五篇寒门出贵子的事例素材1平平无奇的鲤鱼在重重激流中拍打尾鳍英勇前进,终究成为飞旋九天的神龙;微小孱弱的麻雀在种种困难中煽动翅膀毅然上前,终究成为凤舞九天的神鸟;降生微贱的人们在社会的打压下,不顾挫折与坎坷,终究成为站在金字塔上俯瞰世人的骄子。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艰苦可以是变幻无常的环境,它让人怀有一颗安静平安的心态;俭朴可以是是不惧与人异的.平凡,它让人长存一种淡泊的情怀;贫苦可以是锋利无比的利刃,它可以让人怀有不屈不挠,坚不可摧的精神。
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一举夺得女子跳台10米冠军,以总分466.20的分数打破了此项奥运项目的最高成绩记录,并为我国赢得了奥运会第33金。
很多人为这位年仅14岁的小姑娘而感到自负,但是在惊喜之余,又不得不让我们忽视,这一位笑起来绚丽无比的小姑娘,背后的心酸。
全红婵降生在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个一般的农村,父母务农,母亲由于一次车祸,身体大不如前,家庭的重担全部都集中在父亲一人身上。
全红婵练习七岁跳水,四百多次练跳,每天六七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她无不是不折不扣的完成。
当记者谈及“跳水天才”时,她也只是虚心的说“我不是天才,我笨”。
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不必由于本身降生低贱而叹息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就算是卑微到泥土中,也会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挫折中,总是会诞生了奋斗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气力,为苦难者和平和勇气。
一个伟大的民族离不开挫折的磨砺和磨练,它使人的脊梁永久不弯,它使一个国家的灵魂永久不倒。
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随风即灭。
”我们不是来顺服社会,我们是来更改社会的。
红尘薄情,社会不会不冷不热对你,你只有本身刚强,而且永保初心。
寒门出贵子的事例素材2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觉得本身是家境一般,甚至出身贫寒,将来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本身?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本身是有钱人家的小孩,起码奋斗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儿得到一点助力?前些日子有一个在银行工作了十年的资深的HR(人力资源管理师)他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意思是说在当下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寒门的小孩他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功比我们父辈的那一代更难了。
穷人创业成功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中国有哪些穷人创业成功案例呢?
王健林(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出身农村,父亲是一名农民。
他在农村长大,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工作,最终创建了万达集团,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勤奋和坚持的力量。
马化腾(腾讯控股创始人):马化腾出身农村家庭,起初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和资金。
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技术才能和敏锐的商业眼光,创办了腾讯公司,如今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这些创业者都有一个积极的梦想,并且能够看到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创业道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这些成功创业者都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
无论遇到多少次失败和挫折,他们都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再次尝试,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策略。
勇于创新和不断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穷人创业成功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相比富人,穷人在创业初期可能面临更多的限制和挑战,但他们通过创造性地利用自身的资源,找到市场的需求点,并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成功地获得了市场份额。
穷人创业成功的最重要启示是,他们善于发现机会并勇于行动。
他们对市场和行业变化保持敏感,能够及时发现商机,并迅速采取行动。
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尝试,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你也可以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灵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童年贫困他成为富豪童年贫困,他成为富豪提起富豪,许多人立刻会想到他们从小家境富裕,机会多,资源充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能够从贫困的童年走向富有的人生。
本文将介绍一个令人敬佩的经历,讲述童年贫困的一个人是如何最终成为富豪的。
一、童年艰辛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都对其人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于筹码贵族的代表人物李明来说也不例外。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是务农为生的普通农民。
由于家境困难,李明从小就没有享受到其他孩子们常有的物质享受和教育资源。
在童年的岁月里,李明经历了生活的艰辛。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常常要帮助父母干活、种田,即便如此,家庭的生计依然十分困难。
与其他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他往往只能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默默地站在原地。
二、奋斗之路虽然童年贫困,但李明并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渴望。
尽管他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他每天晚上都会偷偷地在缺乏光线的屋子里熬夜看书。
他明白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明的努力没有被辜负。
在县中学的参加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一成绩让他被一所名校录取,并且获得了一笔用于上大学的奖学金。
在大学期间,李明没有放松对知识的追求。
他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担任学生会主席,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毕业后,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到了一份优秀的工作。
三、经商致富李明在职业生涯中发现自己最喜欢经商,他相信创业是一条能够改变命运的道路。
于是,他辞去了优秀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李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都不容乐观。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反而更加坚定地推动自己的事业。
李明在创业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学习与成长。
他主动寻找导师,参加行业研讨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同时,他与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关系,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规模。
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和努力,李明的公司终于实现了快速增长,并成功上市。
穷人成功创业的事例推销不怕丢面子,创业不怕丢银子,大事可成也!看看那些穷人创业成功的事例,学习他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穷人成功创业的事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穷人成功创业的事例一:67岁果农做做电商网上卖起冰糖橙“政府大力宣传互联网+,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看年轻人都用电脑卖橙子,我也想把我的冰糖橙放到网上去卖。
学会怎么卖后,我也开始了二次创业。
”郴州永兴,最适宜橙类生长的地方,这里有上万亩无公害冰糖橙示范基地,这里有一群“新农人”,他们紧跟时代潮流,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农村”中的机遇,向互联网伸出了创业触角。
67岁的果农曹戊生便是其中一员,在接触到电子商务后,他就开始研究互联网,琢磨如何在网上推广自己的冰糖橙——“元气”橙,现在的他已然成了当地玩电商的名人。
10月11日,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来到永兴,近距离接触了这名67岁的“新农人”电商。
从“笔耕”到“农耕”曹戊生是永兴县便江镇碧塘村人。
他的果园占地80亩,亩产约1000公斤,总产量约80000公斤。
在1973年,他曾是永兴县碧塘镇的一名小学语文民办教师;1982年“民办教师”被取消,当了9年代课教师的他离开喜爱的讲台,回家务农。
离开讲台后,曹戊生在家里承包了几亩鱼塘,开始养殖鱼苗。
“每天早上就要挑着鱼苗出去卖,一天至少要走五六十里路。
”曹戊生说,挑担卖鱼每天早出晚归太累人了,收入也不是很高,养了五六年鱼苗后他又开始尝试着养猪。
“养猪加上养鱼一年才赚5000块钱,成本也高。
”曹戊生又开始寻找另外的赚钱之道。
1995年,永兴县开始“丘冈开发”,政府发动村民大规模种植冰糖橙,曹戊生抓住机遇在自家地里种上了4000多棵冰糖橙。
刚开始种时,曹戊生对种植冰糖橙一无所知,于是他买来冰糖橙种植的专业书籍,一边研读一边改良种植技术。
定期施肥、按时剪枝、科学管理……曹戊生种植的冰糖橙在当地声名鹊起。
寒门出贵子的事例素材寒门出贵子的例子寒门出贵子的事例素材1、车胤:东晋大臣,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
宁康初年,迁中书侍郎,累迁侍中,转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因病离职。
起任护军将军,出拜吴兴太守,迁丹阳尹,入朝拜吏部尚书。
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
2、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孙秉之子,东晋长沙相孙放之孙。
元嘉中为起部郎,迁征南长史,有集十卷,为孙氏映雪堂始祖。
儿子孙伯翳位终骠骑鄱阳王参军事。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
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
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
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
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
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
于是他感觉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
孙康不顾寒冷,孜孜不倦的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
即使是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御史大夫)。
3、朱元璋: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穷学生的传奇经历创业成功的背后3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合伙在成都开了一家洗车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这家名为“大学生靓车护理团”的洗车场,每月赢利超过3万元。
近日,他们的第二家洗车场也隆重开业了。
在创业成功的背后......有3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合伙在成都开了一家洗车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这家名为“大学生靓车护理团”的洗车场,每月赢利超过3万元。
近日,他们的第二家洗车场也隆重开业了。
在创业成功的背后,有着堪称传奇的经历。
创业之前,他们先上演了一出“无间道”。
洗车场的创始人叫陈小华,去年才从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
刚上大二的时候,陈小华就萌生了在毕业时要开一家洗车场的想法。
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规模较大的洗车场打工。
虽然是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但他什么活都干,洗车、打腊、贴膜,汽车护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地学习和实践。
在打工中他不但学到了汽车护理上的整套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然,对于有志于开一家洗车场的他,也特别关注洗车场的经营状况。
在陈小华的带动下,他的两个高中同学、也是大学毕业的周贤兵和唐小平也先后来到这家洗车场打工,为他们的开店创业做准备。
这一年半的洗车场打工经历,成为以后他们创业成功的最大资源。
他们3个都来自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
当父母们听说他们准备开洗车场时都被吓了一跳,没有一个父母表示支持。
而最大的困难是2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仍无法着落,而对这3个家境贫寒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有了“无间道”的卧底经历,他们已深知创业的艰辛,因此没有一个打退堂鼓。
为了凑齐启动资金,3人拿出了大学期间省吃俭用存下的钱,这当然远远不够。
由于没有任何东西可抵押,贷款的路也走不通,于是3人放下架子、厚着脸皮去说服同学和朋友,试图得到他们的融资。
但正如陈小华感慨的:“说服别人把钱拿出来是件非常难的事,我遭到的拒绝简直是不计其数。
”为了获取同学和朋友的信任,他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成都的所有洗车场,对市内的汽车护理消费市场做了详尽和全面的调查,并写了厚厚的一本计划书。
寒门出贵子的事例素材1.李白:李白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
他的父母早逝,他被送往长姊嫁给的家庭生活,但在那里他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然而,李白通过自学和广泛的阅读,成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在后世一直受到高度赞赏和推崇。
2.欧阳修:欧阳修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也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出身的例子。
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民士兵,家庭非常贫困。
然而,欧阳修通过刻苦学习和勤奋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考取了进士,并官至宰相。
3.炎帝: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说中的君主之一,也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典型例子。
炎帝原本是一个农民,但他聪明才智过人,通过自学和实践,掌握了医疗知识和农业技术,并成为了傲视群雄的统治者。
4.张衡: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科学家和文学家,他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子弟。
尽管他的家庭贫穷,但他聪明好学,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张衡在天文学、地理学和地震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发明和理论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肖扬:肖扬是中国现代的一位成功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起初,他的家庭条件非常艰苦,但他通过自学,获得了大学学位,并在北京一家大型企业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步步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也十分注重慈善事业,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生活。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寒门出贵子的可能性。
无论出身贫寒与否,只要拥有才智和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付出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这些亲身经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和鼓舞,更重要的是,它们向我们证明每个人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出生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追求。
穷小子的逆袭:从贫穷到亿万富翁的真实故事穷小子的逆袭:从贫穷到亿万富翁的真实故事在一个破旧的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个名叫李明的穷小子。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靠着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生计。
李明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他看着父母辛勤劳作,却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相反,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李明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学校里脱颖而出。
他总是排在前几名,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家境贫寒,但是李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每天晚上都会熬夜自学,为了节省电费,他只打开一盏昏暗的小灯,靠着微弱的光线读书。
尽管在黑暗中,他的眼睛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明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在大学里,他继续以出色的成绩和勤奋的态度获得了各方的认可。
他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担任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大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毕业后,李明决定创业。
他借了一些钱,开始了自己的小生意。
起初,生意并不顺利,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用乐观和坚持的态度面对困难。
他不断学习和改进,寻找市场的需求,并推出了一款独特的产品。
他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生意逐渐好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财富也逐渐积累起来。
他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一大批员工。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和自满,相反,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成功,感恩生活给予他的机会。
李明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努力的结果。
他从贫穷的环境中走出来,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为了证明每个人都有机会逆袭的可能。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它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对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追求。
家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亲情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友情是一种真挚的情感,爱情是一种奋不顾身的热情。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贫寒子弟创业成功启示录——专访贵州绥阳籍爱心企业家,佛山市顺德区七颗松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玉贵先生张玉雪梅赵云良首次见到罗玉贵,给人最深刻印象的是他发福的身体。
“身材发福,有我很少外出跑业务的原因,大部分的订单都是在饮茶、酒桌上谈成的,过年后不到两个月,接的4笔新单,全部是经别人介绍过来的。
”坐在沙发上的罗玉贵有些“得瑟”他的马年战绩。
平安银行的一小伙也正好来报喜,经银行查询,罗这么多年没有跑过一笔单。
信用记录“还可以”。
罗有些谦虚。
采访今年正好40的罗玉贵有些“曲折”,时间跨度从下午一点到近下午五点。
一是他要处理的事情和见他的人很多;二来他有一张铁嘴,比较健谈,如果不挑明,恐怕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他是哪所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闲言不叙。
一杯清茗话人生,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了罗玉贵先生的故事里,追寻他那沧海桑田的过往中……手拿“坏牌”的罗玉贵罗的出生,并非体现了他名字的“金玉富贵”,他不是官二代,也非富二代,和玉、贵沾不上边,甚至说出来有些让人绝望;他的出生地,也是不毛之地的穷乡僻壤。
他一出生,命运似乎就给了他“一手坏牌”。
1974年1月10日,贵州遵义绥阳县宽阔镇的农民罗招福和王守珍夫妻迎来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他就是罗玉贵。
罗在家里排行老六,上了三姐两哥,后来还有一妹。
罗家在当地可谓枝繁叶茂。
从重庆移民到贵州的罗招福是抗美援朝回乡的退伍军人,本来在铁路部门还有个算体面的职业,可是为了照顾好他年迈的母亲,后来硬是放弃了铁饭碗,回家当起了日操夜劳的农民。
在那个年代,一对农民靠工分去养活一大家人实在是一件再辛苦不过的事。
然而,老天似乎还不开眼,在罗玉贵7岁那年,母亲因肺结核撒手西去,家里失去了最重要的劳动力,这对于罗家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打击。
罗玉贵的哥姐妹都因为没钱上不起学,罗也好不到哪里,上了小学三年级都不得不辍学回家。
他清楚的记得,在三年级之前他从来没有穿过鞋。
脚上经常是惨不忍睹的冻疮和撕心裂肺的疼痛。
家境到了如此地步,老天依然像沉睡了一样顾不及罗家的不幸。
16岁那年,父亲又因中风含泪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失去双亲的罗玉贵和哥姐们抱头痛哭,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操劳一生的父母还没有享受到人间半点幸福就离他们而去!还因为是移民,罗家有时还被人欺侮和歧视。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副牌,有的人拿到好牌,从此衣食无忧;有的人拿到坏牌,从此受尽折磨。
罗玉贵从一出生就拿到世界上最坏的“牌”,怎样打好手中这副“坏牌”?可能只有靠他自己了。
永不言弃的罗玉贵11岁的孩子,本来应该在学校过着快乐的童年,而11岁的罗玉贵不得不去跟猪牛羊打交道,不得不在农田里拼命地劳动。
然而,沉重的农活没有压垮这个有些瘦弱有些单薄的孩子,他在努力的向大山讨生活,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人,有时候只有在绝境中才能绝地反击。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在14岁时,依然看不到希望的罗玉贵决定外出,因为在他身后,不仅仅是生活的问题,还有家里沉重的债务。
罗玉贵在遵义讨到了一份工作。
遵义水泥厂属国营老厂,“童工”的罗玉贵在这里做起了一名工人,一天有元的工资。
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家里欠了不少外债。
那时,因为家穷和母亲治病,家里欠了1000多元的私人债务,后来父亲治病,又欠了国家2000多元,3000多的债务已是债台高筑,压得罗玉贵喘不过气。
在遵义水泥厂干了三年,苦了三年,蓬头垢面的罗玉贵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在食店打过一回“牙祭”。
他的所有收入都是在口袋还没有捂热的情况下寄回家里还债。
家里的外债是他一个人还清的。
四方百姓说,罗是一个好男人,有担当,有责任。
好男儿志在四方。
有了初步起色的罗玉贵并没有停止他改变命运的梦想,他的梦想是一定要让兄弟姊妹过上好日子。
1991年,17岁。
他把坚毅的目光投向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
包括车资,罗玉贵身上仅带着100块钱从遵义出发来到广东东莞。
三无(没有技术、没有文化、没有钱)的罗只能去砖厂干活。
在人地生疏的环境里,在繁重的体力劳动里,他才真正感受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然而,开工哪有回头箭?一个优秀的士兵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退缩;一个打工仔要想有一番作为,也不应该在困难面前缴械投降!尽管文化不高,但罗玉贵天生脑子活,他明白单靠体力是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
三个月的磨难后,他托一位朋友在深圳帮他介绍了一份工作。
他进了一家家具厂。
相对轻松的活没有让罗玉贵失去人生的紧迫感和忧虑感,他吃了太多没有文化的苦,受了太多没有文化的累,曾经遭受的歧视一幕幕浮现眼前。
不能在文化中翻身,就可能在没文化中死去。
于是,工友发现:一天工作之后的罗玉贵没有出现在遛街上,更没有出现在牌桌前,他是“白加黑”,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加紧学习,在他枕边,不是技术类的书籍,就是管理类的书籍,他对身边的书籍有一种顶礼膜拜的虔诚,希望这些能为他人生命运的“转弯”增加一股无形力量。
在这家杰友家具厂,他是工作最努力的,学习最努力的。
他不和别人比工资,只和别人比能力。
老板最为欣赏他这点。
当然,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老板自然不会亏待这样的人。
从小杂工逐步爬升到管理层,罗后来成了一厂之长。
为了进一步提升他的管理才能,他被外派学习,在东莞成人中专学校学习管理专业。
6个外派人员,只有4人拿到文凭,罗是其中之一。
对于一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罗能完成学业拿到文凭,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这还不算什么,如果认为这就满足了罗的胃口,那也未免太小看罗玉贵了。
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罗玉贵,看起来可以满足了,看起来可以荣归故里了,殊不知,罗玉贵满腔热忱,他立志要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在杰友,罗是负责家具油漆部的,对市面上的化工油漆了如指掌。
这是他的强项。
2007年,在安全管理培训上他认识了同来培训的向毅。
向毅这个人也是很具事业心的,而且有一定资金,但也有他的短板,没有技术。
“有一堆干柴,缺乏火源”,而罗玉贵正有他需要的“火源”。
两人一拍即合,向出资金,罗出技术。
就这样,一场不经意的邂逅成就了两人最初伟大的创业。
聚博化工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海纳百川奔流不息,聚智成博集人成众。
罗玉贵把聚博定义为一家具有高度专业化的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它提供高品质的中高档环保家具涂料。
公司凭籍优质的进口原料,先进的生产设备,高科技的国外技术,雄厚的技术力量、不断开发创新各类家具涂料。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设计师对家具的涂装要求,更重要的是为家具提供持久的保护及满足其它功能性要求。
罗的高瞻远瞩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可以说在和友人的合作共事中,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然而,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好像是天下大道,也是缘分早定。
2011年,罗选择了脱股单干。
重情重义的罗玉贵这一年,罗成立了佛山市顺德区七颗松化工有限公司。
七颗松:一个让人心里特别温暖的名字。
罗说,之所以取名“七颗松”,是喻含着自己七姊妹要紧紧团结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七颗松:也一个坚强的代号。
罗说,做人做事要以青松的品质不惧严寒酷暑,忠诚坚韧,傲立霜雪。
虽公司起步算晚,但罗玉贵有后来居上的潜质。
在采访当中,要货的人络绎不绝。
他说,现在生产赶不过来。
但他很少外出跑业务,“很多单不是回头客就是朋友认可后转介绍,他们是我免费的推销员。
我很感激。
”在朋友圈里,他被认定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我们不妨来尽可能勾画出罗的多面脸谱:罗玉贵的真。
他是真实的人,不会带着任何面具。
有一回,罗出去见一家具公司大客户。
不知是有意还是心计,老板同时请了四家公司的代表。
这四家公司包括美某仕、华某、阳某和百某(为了隐私,隐去公司名)。
四家公司在佛山乃至广东都如雷贯耳,非富即贵。
而罗代表的聚博在业界属小字辈,不值一提。
5人在和老板的沟通中,有的代表甚至讥讽聚博闻所未闻。
罗玉贵没有反驳,他向老板谏言:“聚博是小公司,这不假。
但是,再大的公司也是从小公司做起的。
我们跟人比的不是品牌,是质量是服务是价格,这是我们的优势。
用哪家的产品不是说牌子越响越好,关键是适合。
比方说出席聚会,穿对衣服往往比穿贵衣服更重要。
铁匠打一把锄头,关键是能用好用耐用,如果铁匠硬要给它涂上一层金,未必会好卖或卖出好价钱。
”老板见罗玉贵很真诚,也言之有理。
就问了很多有关家具制作的问题,罗都如实回答。
完后罗退回。
他走出大门,同事问他如何,他答道老板肯定会找他,并且不会很久。
同事笑言他吹牛。
罗还真不是吹水,没多久,老板电话过来,应承用聚博的产品。
罗事后总结到:人,要真实,事业不是吹出来的。
罗玉贵的情。
在对朋友上,罗不会看低任何一个人,他说,今天朋友帮不到忙,不要认为他永远帮不上忙,对朋友,多些真诚,少些势利。
朋友多了路才宽。
回想起自己从偏僻乡村走出来到如今,是朋友成就了自己,没有他们,自己什么都不是。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七颗松,很多是跟了罗10多年的朋友。
罗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
罗做干部的时候,他们做工人,罗做厂长的时候,他们做干部。
罗说:有我一口饭,就有他们一口饭。
作为老板,罗说,老板有老板的梦想,员工有员工的梦想,不能以牺牲员工的梦想来成就老板的梦想。
在多种场合,他对自己这帮兄弟姐妹说:“聚博像初生的婴儿,他在一步一步成长。
我是从小没有了父母的人,懂得孝敬父母的心情;我是贫困山区的孩子,知道农村的不易;我是打工出生,深知养家糊口的重要;我是管理出生,懂得怎样将公司发展壮大。
七颗松不是我的七颗松,是大家的七颗松。
”为次,他多次请专业老师来为员工培训,提升他们各方面能力。
罗玉贵的惠。
综观今日,在“大鱼吃小鱼”的商业竞态下,很多人认为同行是非友即敌,有你无我,零和博弈的游戏。
同行就是对手,是仇人。
但在罗看来,大可不必。
人,心态要平和,要知足而不满足,要竞争而不要斗争,要分享而不要独享。
这是他一个亲生经历得到的“人生智慧”。
有一回,罗出去谈生意,碰巧也有一人去和老板谈。
按理说,同行是冤家,同行之间肯定会互相挤兑。
然而,那天,那个年轻人在老板面前非但没有说七颗松的不是,还向老板说“七颗松这个品牌很不错”。
后来老板决定用“七颗松”。
虽然老板铁定用罗的产品,但罗玉松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笔业务后来也用了年轻人的材料。
罗说,这次给他很大触动,在人前人后不要论人长短,成就别人也许在成就自己。
在生意场上,并非要打打杀杀。
独享不可取,双赢完全可以做到。
正是抱着“互惠”的心理,罗拿到了许多可能不属于他的订单。
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玄乎的说教。
一切来得那么真实,那么朴素。
真是: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还比浓抹宜。
这就是罗玉贵的人生智慧和经营哲学。
乐善好施的罗玉贵赚钱是企业家的责任。
但赚钱不是企业家唯一的责任。
企业家不但要懂得赚钱,更要懂得花钱。
看看今天的企业家,有多人死在赚钱的路上,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是赚钱的机器,而不知道赚钱为了什么?如果有1万块钱,那是你的;如果有100万,那是你家的;如果有1000万或1亿,那应该把它当着是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