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word
- 格式:docx
- 大小:19.59 KB
- 文档页数:5
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语文教师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本来就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引言本文首先介绍了进行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发挥课程评价的积极作用,为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推动力。
一、落实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意义课堂评价是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以下是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所具有意义的介绍。
第一,通过课堂评价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可以针对问题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便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与此同时,借助评价机制语文教师也能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顺应教学改革趋势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便于提高教学水准。
第二,通过语文课堂评价能够从多个角度评判教师的专业能力,真实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便于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一)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一枯燥灵活且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语文这类语言类学科,更要求教师突出评价用语的艺术性和诗意性。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所使用的用语过于单一,不具有趣味性,没有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也没有提升评价用语的艺术性,只是利用“不错、非常好”等枯燥的评价用语,以至于课堂评价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够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很难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无法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二)课堂评价内容不够丰富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对于教学评价有了更多认识。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
即时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而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之目的在于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人应该是在不断的激励和鞭策下不断获得内驱力而不断发展的。
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是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
因此,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要进行即时评价,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予喝彩,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予赞扬。
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品尝到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那么,课堂上怎样的即时评价才是精当的呢?一、语言激励,构建安全心理空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善于使用多种激励性语言予以鼓励。
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教师可用以下语言进行鼓励:“回答得非常正确!”“说得太漂亮了!”“老师和你想的一样,真不错!”若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我们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你能站起来回答问题说明你已经很勇敢了,别急,看看谁可以帮助你?”“这个问题,已经跟正确答案接近了,再想想。
”一位教师教学《少年闰土》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师:请这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研读“捡贝壳”这件事的?(生汇报)师:其他小组的同学有补充吗?生:老师,我有很多贝壳,能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吗?师:可以,请拿上来。
(学生把一大堆贝壳端上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
)师:你能说出这些贝壳的名字吗?生:不会。
师:既然叫不出这些贝壳的名字,那请你把它们全部拿下去吧!(生手捧贝壳,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本案例中,其实那位展示贝壳的孩子有足够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赏识:⑴课前收集大量的贝壳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说明他有责任心、有毅力。
小学语文教育评价的思考和建议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明确的指导性。
这导致了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更多的是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建议: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制定符合教育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以讲解为主,缺少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缺乏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十分缺乏,教师的思维过于固化,往往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建议:发扬教学创新精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游戏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往往只是围绕着课本内容来进行教学,缺少丰富的教材资源。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缺乏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学材料的创新也十分缺乏,教材过于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建议: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材料,并且注意教材的更新和创新。
可以采用文学作品、新闻资讯、历史文化等多种资源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四、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小学语文教育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是考试和作业,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评价方式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评价不够全面。
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语评价、听力评价、阅读评价等,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对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文章欣赏对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仪陇县张公镇小学校唐学成课堂评价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学习状态、情感价值观等的反馈与调控。
课堂评价可以分为狭义的评价和广义的评价,狭义的评价单指言语点评,广义上的评价指除言辞外,还包括形体的语言。
如教师的某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都属于评价,并且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是非分明。
即学生在“四者”对话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观点、情感状态以及价值观念等,教师应给予明确的是非断定,不可含糊,更不可毫无原则,甚至颠倒是非地随声附和。
现在的课堂,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讲究“生本”课堂,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味追求“创新”与“价值多元”,对于明显的错误,也一味附和和放任。
例: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苏教六下)一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一位学生说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对此,一个教师的评价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
”而对学生的是非观却不置可否,学生喜滋滋地坐下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上述这位教师或许在理解这一新课程理念上走火入魔,因而在学生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明显出错(学习白骨精坚持不懈吃唐僧的精神)时,仍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这显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误导。
而另一位教师则是这样予以指导的:他听完学生的发言,略顿了一下后反问:“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说:“坏事。
”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坏事,你也喜欢她么?”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评价是客观的,有些则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和观察。
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语文课是一个注重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课堂,如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那么很难保持他们的积极参与。
我觉得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去。
这样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我觉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
在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我觉得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如字词的识别和理解、句子的理解和运用、段落的组织和表达等。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这样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时,我觉得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批判性阅读,从中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这样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能力。
评价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评价和反思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机会,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课堂教学评价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的评价。
教师要在课堂中不断的关注学生发展,才能对学生学习中的变化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价。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准确、合理、有效的评价呢?结合我多年来的语文课堂实际教学,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评价上的体会。
一、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评价。
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我们教师在进行口头评价时,要善于运用生动、丰富的口头评价语言,不断增强学生的上进心。
如在一节语文课上,当同学们齐读课题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看课题质疑的环节,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口头评价语:“你真是个会提问题的孩子”。
书面评价是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这种评价更正规、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现已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
这种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各种作业本中,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的思想状态等,从而对学生作出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提出善意的批评,殷切的希望,引导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如:“这次你的作文写得有真情实感,老师为你喝彩!”“这篇日记的感想写的很深刻,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作业本上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一朵朵鲜艳的“小红花”,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口头评价具有直接性、快捷性的特点,而书面评价更具有深刻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将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发挥出评价更大的作用。
二、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的针对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还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耐心、兴趣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在教学《一群光头男孩儿》时,当老师出示课题后,学生们铿锵有力地自由读完课文后,我马上对学生们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评价:“老师刚才发现万诗月同学读书特别认真,而且边读边用手指着书中的每一个字,这种态度真值得我们学习,老师佩服你!”我及时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进行了评价,相信其他的学生也会从我的评价中知道以后要怎样去读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评价人教版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避免不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都想及时听到关于他参与学习(行为)的表现的评价,而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使他们充满自信,发挥长处,或者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大课题,在注重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当今小学语文课堂中,更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切忌不了了之或草草了事。
“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优化语文教学中的评价也是我们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评价的意义国外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而教学实践也表明当学生出现某种良好行为时,如能及时得到认可,他就会持之以恒地去做下去,并会越来越好,甚至还能带动很多同伴。
而当学生出现某些不好的苗头,或者已经做了一些违规的事时,教师如能及时地采用正确的评价方式也能“唤醒”他原有的好习惯、好思想,促使他愉快改正,并且努力进步,反之则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或者制造一个“魔鬼”。
这也说明在教学中评价的作用非常大,它是对学生一次次的努力或行为的小结。
小学生认知能力差,是非观、价值观不稳定(甚至有些孩子根本没有价值观、是非观),所以适时的、正确的、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有利手段。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有差异的,但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关键是老师、同伴、家长、这个社会怎样去评价他,怎样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促使他自主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去探索,怎样用正确的评价塑造他健全的人格。
关于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了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存在什么弊端?新的评价究竟应该走向何方?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此谈谈自己关于评价的一点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评价主体”是指具体实施评价的一方,传统的评价是“单一化”的,即评价大权由教师把握,而新课改则强调实施“多元化”评价,即教师、学生、家长皆可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不仅能对自己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还可以对同伴进行评价,即建立“生生评价”的关系。
然而,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评价工作还是老师一人独揽。
学生的问题回答、观点表达及课文朗读,无論正确与否、孰优孰劣、如何改进,一切皆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是洗耳恭听的忠实“听众”,不可随便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一现象为什么还如同阴影一般笼罩在课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没有更新评价思想,缺少预设意识及评价机智。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元认识策略”的作用,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及思维过程等进行有效反思,以激发参与评价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语文教学活动中有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的思维就会因彼此碰撞而闪现出灵感的火花,情感就会因为相互交融而得以增进,言语智慧就会因为得到锻炼而不断提升。
比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笔者采取了“以读促悟、读悟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朗读得兴味盎然,一个比一个投入,一个比一个精彩。
语调、语速、表情、动作都处理得很到位,他们能用自己朗读的语气和体态语言较好地表现出乌鸦由“得意忘形”到“后悔”、“沮丧”的心理变化。
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理想的效果?因为笔者能够注重引导学生对朗读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对朗读指导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预设并在课堂上付诸实施:比如当某位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时,就让他(她)自己说说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读得特别好,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当某位学生朗读后,还可请同桌或别的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诸如有何亮点,不足之处如何改进,等等。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思考王秀萍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态度,习惯,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状况等方面的评价,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有效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之中。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评价语言的运用上缺乏针对性,有些缺乏感染力,还有些评价语言模棱两可,不能真正起到为全面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目标。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使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更加有效,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评价要有导向性问题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与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课堂评价更有效果,教师就要设计出具有导向性的问题,以使学生能够就这个大问题发表自己学习的理解与感受,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评价时目的性更强,学习效果也更好。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文中人物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时,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以后,笔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读了课文以后,你们觉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吗?如果爱大黑骡子,那么,他又怎么会舍得把大黑骡子杀掉?”在这儿,在这个导向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马上投入到了积极学习思考的状态。
经过阅读以后,学生带着问题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就“爱与不爱”发表自己的理解看法,并阐明理由。
此时,学生对彭德怀以及杀大黑骡子的来龙去脉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也更能答到点子上。
在这里,由于有了具体的导向问题作为基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才能够目标明确,从而为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根据课文内容以及重难点的安排需要,教师主要通过导向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课堂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更具发言权,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状况做出积极有效的评价,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课堂评价要发自教师真情实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只是从语言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没有真正从自己的情感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希望与期待,也就不能给学生应有的鼓励,致使课堂评价显得比较空泛乏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和反思。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以下方面: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了解汉字结构和基本的词汇识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明确、具体和可行的教学目标,并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并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成长需求。
在选择和使用教材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态度,选择符合学生需求和教学要求的教材,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直接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课件教学、作品展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采用教学方法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来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教学技巧,体现个性化教学。
四、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建立科学、有效、公正和丰富的评价体系,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评价和反馈机制旨在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评价和反馈方面,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如测验评估、沟通交流、家庭作业等,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五、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需要加强与学校的对接,积极应对培养未来的全面人才的要求。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是不断推动教育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
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本文旨在探讨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思考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教学评价引领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
它发生在学习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有必要形成积极有效和真实的评价方法。
一、合理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教师要善于准确、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准确的评价信息,对自己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1.评价的语言要多元化教师教学评价的语言要富有诗意,让优美的评价语言穿插在整个课堂中,使课堂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在不经意间丰富了词汇、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
教师丰富的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可以说:“学贵有疑,看谁的问题多,谁的问题大。
”当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时,老师可以用“英雄所见略同”等语言鼓励学生。
要求学生读书时可以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请大家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
”等等的既有鼓励性,又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兴趣。
2.鼓励学生要恰当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获得成功,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扬。
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老师的鼓励当做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
鼓励性评价语言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对学生的鼓励不能太频繁,更不能滥用,要有一定的尺度,而且对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语言。
对于优秀学生,要通过鼓励,引导他们向着新的目标努力。
比如“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希望你继续努力!”“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对于一般的学生则要通过鼓励,引导他们步入先进的行列,比如“回答得不错,如果能考虑得再全面些,就更令人佩服了!”……对于后进生,在教学中更要处处关心、信任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个人智慧、文化修养、师德素质等诸方面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两大主要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做到评价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新课改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引诱”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但就“研讨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反思如下。
一、比读,学生承受心理压力大。
以往教学中常常在研讨课乃至国家级研讨课上,听老师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谁还能比他更好。
”先起来的同学需要有勇气才能站起来,压力很大。
后起来的同学也必须有比前一位同学更好的本领和更大的勇气,才能站起来。
试问:作为老师将心比心,你有前一位同学的勇气做底吗?这看似鼓励的做法,恰恰给予全盘否定。
导致的结果是参与的人越来越少。
“朗读小能手”等的选拔,也恰恰反应了评价应避免的“选优”的要求。
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只要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评价的时候,只评价哪个地方读得好,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但不盲从。
然后有针对性地读出你的感悟。
让人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每个同学的音质不同、理解不同,允许他们各有千秋,从而进行个性化教育。
二、评价教学中,仍需强调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1、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
教学设计要做到“虎头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
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
有的公开课上,老师就让孩子们沉浸在泼水节的欢乐氛围中,在孩子们情真意切的朗读中结束。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大量搜集泼水节及总理资料、图片。
学生直观体验到泼水节的快乐。
资料有“总理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有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有周总理关心人民的动人故事等。
学生感受到总理心里装着人民,是人民的好总理。
人民才如此爱戴他,为课文打下很厚实的感情铺垫。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建议及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课改对整个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使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如果课程内容不能被有效地评价和测量,那么教育的有效性便难以保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否则设置的课程目标就很难落实,也就是说“只有当评估体系在观念和取向上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保持一致时,课程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理论界普遍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既不能“以教论教”,看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唱的怎么样,也不能“以学论教”,只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而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考虑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教”。
然而,在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许多方面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思想。
现有课堂教学评价缺乏深度,单纯以定性方式来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发展性,忽视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作为社会人的发展性、差异性,以单一评价标准评判多样的课堂教学和有效性,现有评价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未达到课堂评价的真正目的。
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当前的情况,谈谈如何科学地制定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
一、在评价功能上,注重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结合有效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不应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而要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和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起点,对课堂的教学结构从教法的总体构想、学法的指导、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教学组织调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要对教师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方面及其显性和隐性工作进行评价。
教师的显性工作容易体现和量化,而隐性工作常常难以计量,其结果也往往一时体现不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校往往把显性工作内容列入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以一定的数量表达出来,而忽视对隐性工作的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需要进行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进行探讨。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动力。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还需要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教师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都是需要评价的重点。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还要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作文等方面。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从中检视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好,教师要考虑自己是否在教学中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或者是否没有给予足够的练习和指导。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态度,是否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是否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看是否有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创新探析人教版新课标一、学生自评,建立自主管理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自评,正是践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体验。
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思想表现进行客观评定,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形成深刻反省和独立思考,制定自我改进计划和措施,实现自我成长目标。
学生自我评价能否获得预期效果,关键要看教师的创新设计是不是科学。
教师要注意渲染评价气氛,激发学生自我评价意识,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和超越。
在学习《拉萨的天空》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给每一个学生发一份自我评价表,让学生给自己打分。
这份自我评价表包含十项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听课程度、参与情况、互动意识、认知获取、情感体验、纠偏措施、训练情况、能力迁移、反思指数,每一项权重为10分,总分为100分。
根据评价得分,每人还要做出评价报告,总结得失。
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评价指标,给自己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交给老师。
教师设计自我评价表,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学生感觉新鲜,参与热情很高,并从具体操作过程中获得不同体验。
学生全面审视自我表现,不仅能对自身表现进行总结,还能鞭策和激励自己。
二、小组互评,提升合作学习水平小组互评就是在小组范围内组织的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小学生自尊心很强,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当然在意同学的看法。
在学生展开的互评活动中,教师要给予科学引导,要求学生注意多从正面观察,深度发掘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注意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劝告,进行友好评价交流。
在学生互评中,教师不仅要给出评价指导,还要跟进参与其中,掌控互动方向。
特别是学生互评中问题的展示,不能将互评变成批判,或者激化矛盾,要本着友好的心态对待互评。
在学习《蒲公英》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内容为:学会生字,会用“可爱”“亲切”造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论文-课堂评价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
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改变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立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师的评价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
走进语文课堂,教师在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时,采用一棍子打死评价的,已不多见,但“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之类的语言几乎成了课堂评价的流行话语。
教师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造成评价语言随意,缺乏准确性、生动性、幽默性和独创性。
这种评价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剥夺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语文课堂呼唤教师合理的、充满人文性的言语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及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纵观20世纪后半叶,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普遍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陈规旧习;这种评价不仅已经丧失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的功能,甚者还异化为改革的严重障碍与阻力。
因此,重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系已刻不容缓。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大体包括课堂的观察向度与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机制。
一、课堂的观察向度与评价标准
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与之密关联的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是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
由此可以确立课堂观察的三个基本向度,即学生学习的状态、接受知识的形态与教师教学的行为。
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集点,由此去反观与省视其他两方面的利弊与得失。
在每一个基本向度上,还要把握若干对师生发展有价值的观察维度及标志,从而形成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一种参照系。
(一)、学习状态
1、参与状态。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
2、交往状态。
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在人为不适当地强化学业竞争的学校班组里,会滋生自私、冷漠与厌学,把学生变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学生学习无助感的加深又使其学业的失败现象雪上加霜。
3、思维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而
创造这样的景观绝非教师的一日之功。
4、情绪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
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又嘎然而止,会从激烈的争论转入专注的聆听,就是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的情绪状态。
5、生成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他(她)的学生都喜欢学习,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而不讨厌、惧怕与逃避。
任何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实现。
学习状态本身就富有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发展能力的价值。
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培养目标相比,知识的重要性虽然已退居其后,但并非否定知识的价值。
事实上,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与载体,重要的是应该追求和获取什么样的知识。
课堂中的知识形态也是影响与制约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
(二)、知识形态
1、基本性。
这是从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去观察的。
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的规律性,是否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
2、基础性。
这是从学生的认知与经验的背景去观察的。
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能与已有的观念、经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3、过程性。
这是从“学习是自主建构过程”的观点出发去观察的。
看是否有学生的充分的观察、操作与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进而通过学生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理解与体验。
4、策略性。
这是从广义的知识观(包括元认知的范畴)出发去观察的。
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
5、实践性。
这是从“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观点出发去观察的。
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无论是学习状况,还是知识形态,都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息息相关。
而这样或那样的教学行为无不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教育观念的驱使与左右,甚至被超强的社会化的教育追求与评价所扭曲。
二、教学行为
1、组织能力。
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一个教师,如果不兼备一定的教育素养与专业素养是不可能驾驭课堂活动,胜任教师职业的。
2、注意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上去。
我们认为,教师应关注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学习情感与学习方式;还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3、教学机智。
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具备机智的品质。
教师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育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够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
学生对教师机智的体验、冥证与默识,会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与见识。
4、教学态度。
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有的教师很有经验,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
这是因为教学态度有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
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强调与学生的交往,一是要有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要有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赞赏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5、教学境界。
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接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
要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体发展的成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
水平努力进取。
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必须反映当代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唯此,它才可能与教师群体中的先觉者的教育理想与改革追求产生共鸣,才有益于教师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
外在评价标准也才可能内化为教师改革与完善课堂教学过程的内在需要与行动指南。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与方式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与建设性的,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为课堂教学的增值建言献策。
对于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值得检讨与反思的是,为什么乐此不疲的多为教学的管理者或教研员,而大多数教师态度冷漠,甚至无奈?这是因为过分强化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外在管理功能,甚至把它作为对教师进行鉴别分等的工具。
没有给予教师应有的安全感与自尊感的教学评价,是不可能实现改进教学过程、帮助教师提高的目的的。
课堂教学评价一旦脱离了这一根本目的,而获得其它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只会造成种种教学上形式主义的实现。
转换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首先要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建立以自律、自贞、自得原则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为本位的自评制度。
与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一样,课后反思也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种实践反思是开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的源泉,也是教师责任感与进取心的本质表现。
有教育学者断言:写一辈子教案未必有成就感,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后记就能成就一位老师。
事实也是如此。
所以,与其疲于检查教师的教案,不如用心建立与健全重在实践反思的自评制度,营造教学研究与交流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欲望与要求。
其次,课堂教学评价要摈弃形式主义与盲目量化。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只是提供了观察这种发展的参照系,或者说只是说明了这种发展的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和各种线索。
对具体一堂课的评价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课堂教学的魂,审视其成功与不足,追寻其原因,有针
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可行的办法或建议。
对课堂教学评价采取评分的方式,无论其客观性还是科学性都值得商榷。
因为所谓课堂教学评分标准本身先就值得质疑:它赖以确定的权度是否有客观的根据?它是否导致了课堂教学人文内涵的流失?其实,这种评分并非是课堂教学真正的定量评价,因为课堂教学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都能定量评价的。
摈弃形式主义和盲目量化,才能走出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赋予课堂教学评价新的活力。
第三,作为课堂教学的他评者必须转变自身观念,摆正心态。
以往的课堂评价都以他评为主,教师对外在的评价也有许多期待。
须知这种“他评”固然重要,但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因为它不能代替教师教,也不能代替学生学。
在教育价值的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的今天,任何他评者都需要重新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才可能继续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
否则,老以“正统”与“权威”自居,不去顺应当今课堂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不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仅不能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促进者,反而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或阻力。
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有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任何他评者都应当体察和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体验,才可能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经验的制约,对课堂教学作出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
这种评价应当是热情、鲜明、坦诚、宽容而又无私的。
当然,这种宽容不是纵容,不能以误人子弟、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