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下册6.1奇光异彩的金属_学案2(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B.铁、铜、氯化镁溶液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2.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A.R>M>N B.N>R>M C.R>N>M D.N>M>R3.下列物质用途正确的是()A.液氮冷冻机B.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C.氧气用于炼钢D.金属钛用来制造人造骨4.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面理解合理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述中只有化学变化B.“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述中只有物理变化C.“二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D.“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5.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下列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A.B.C .D .6.下列有关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 .实验室不用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C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D .银的导电性比金强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使用也最早B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C .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D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8.下列金属材料中属于纯金属的是( )A .金B .青铜C .锰钢D .硬铝9.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B .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C .炼铁的主要原理是:3CO+Fe 2O 3高温 2Fe+3CO 2D .图中一氧化碳参与的化学反应均体现了CO 的还原性10.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属于置换反应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高露洁”含炭牙膏可以有效地去除口腔异味,是因为炭具有吸附性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间隔变大了11.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12.西汉时期已经发现湿法冶铜的方法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木炭还原氧化铜C.一氧化碳还原铜D.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二.填空题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1)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3)小明同学提出,如果X、Y是锌银中的各一种,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X、Y的活动性.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为探究Zn、Fe、Cu、H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如下:(1)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省略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2)将C试管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为.(3)已知:4FeCl2+O2+4HCl=4FeCl3+2H2O,B试管中铁粉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长期敞放在空气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3.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涂在保温瓶内夹层的银白色金属是;做普通干电池负极的材料是;体温计中的银白色液体是.4.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6.1 奇光异彩的金属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都是固体D.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答案】C【解析】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金属具有光泽,常温下大都是固体,汞在常温下是液体;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芙夷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完好的青铜器,青铜是一种合金。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铁B.黄铜C.焊锡D.四氧化三铁【答案】D【解析】A、钢铁是铁的合金,不符合题意;B、黄铜是铜、锌合金,不符合题意;C、焊锡是锡、铅合金,不符合题意;D、四氧化三铁是铁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符合题意。
故选D。
3.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铝合金大量使用的过程。
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金属的延展性C.金属的导电性D.金属冶炼的水平【答案】D【解析】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铝合金大量使用的过程,因为铜的活性比较弱,而铝的活性比较强,存在形式比较复杂,所以金属冶炼的水平就限制了金属的使用。
故选: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铁易生锈是因为铁易与水反应B.炼铁是将铁矿石中的铁置换出来的过程C.铁的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D.炼钢是将生铁中所含过量的碳和其他杂质转变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的过程【答案】D【解析】A、铁在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选项错误;B、炼铁就是将铁矿石中的铁转变为铁单质的过程,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易生锈,故选项错误;D、炼钢就是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故选项正确;故选:D。
第六章奇光异彩的金属课后作业1.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①铁②铜③金④银⑤铬⑥锰⑦锌(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⑦(D)①②⑤⑥2.以下性质中,不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导电性(B)传热性(C)易溶性(D)延展性3.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 )(A)锌(B)钛(C)铜(D)镁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点燃CO2 + 2H2O (A)CO + CuO∆−−→Cu + CO2(B)CH4 + 2O2−−−→高温2Cu+ CO2↑(D) Fe + 2FeCl3→3FeCl2(C)C + 2CuO−−−→5.A、B、C、D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盐酸中,A、B、C表面都产生气泡,而D 没有,再将B、C两种金属放入A的盐溶液中,C表面有A析出,而B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B>D (B)C>A>B>D (C)C>B>A>D (D)A>B>C>D6.将铁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少的是( )(A) HCl (B) H2SO4(C) FeSO4(D) CuSO47.下列左栏是铝的用途、右栏是铝的性质,请用短线把用途及其相关酌性质连结起来:8.将一定量的锌粉、铜粉投入到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现象是,将反应溶液静置片刻,将沉在溶液底部的固体取出,加入稀硫酸,充分振荡,现象是,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锌跟稀H2SO4反应制取0.15 mol氢气,需要_______mol锌,改用铁则需铁____mol,改用铝制则需铝________mol。
10.我国是世界上炼铜最早的国家,原料为氧化铜矿,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再用铁把铜置换出来,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属于金属材料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2.金属氢是液态或固态氢在上百万大气压的高压下变成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的固体,故称金属氢。
金属氢内储藏着巨大的能量,比普通TNT炸药大30~40倍。
以下对于金属氢认识错误的是()A.金属氢是一种单质B.金属氢是一种金属材料C.金属氢爆炸后的生成物是水D.金属氢可以导电3.2018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18年后的第一次飞行。
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锂合金质轻而坚硬B.铝锂合金是复合材料C.铝和锂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铝锂合金是金属材料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铜的硬度一定比纯铜大B.合金一定由不同金属组成C.铁矿、铜矿也属于金属材料D.生活中的金属材料以纯金属为主5.以下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的是()A.塑料B.玻璃C.废报纸D.废旧铁锅6.把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含铜和铁B.滤渣中含氯化铜与铜C.滤液中肯定含FeCl2和CuCl2D.滤液中肯定含FeCl2和HCl7.小徐在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
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B.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C.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D.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8.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用锅盖盖灭已着火的油锅D.用抹布擦干用过的菜刀防生锈9.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稀盐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氯化镁B.氯化银C.氯化亚铁D.氯化锌10.欲验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根据实验得出如下结论:X和稀硫酸不反应;Z+H2SO4(稀)═ZSO4+H2↑;X+2YNO3═2Y+X(NO3)2.你认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 YZ B.Z X Y C.YX Z D.Z YX11.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元素是()A.金B.镁C.铝D.铁12.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B.目前世界上已有60%以上的铁,和8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C.目前人们已制得纯金属90余种,其中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我国开始生产和使用D.我国稀土含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生产的主要是低端稀土产品二.填空题1.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涂在保温瓶内夹层的银白色金属是;做普通干电池负极的材料是;体温计中的银白色液体是.2.下列分别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①用铜制导线;②铝能制成铝箔。
金属化学性质的应用一、教学说明本节教材内容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求为B级,属于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在初步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的作业反馈发现,学生仅仅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没有问题,可是要灵活应用,解决一些与金属有关的实际问题有些困难。
因此本节课是一节金属化学性质的复习课。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思考、分析、归纳等过程,提升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整理、运用、总结的能力。
本节复习课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通过学生设计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引起学习兴趣,感觉学习化学知识很有用,并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出课题。
在复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后,通过判断物质之间是否能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大小两个基础应用后,巩固了金属的化学性质。
接着通过白铜和白银的鉴别和未知金属钯的验证设计,让学生感受生活和生产中金属化学性质的应用也很广泛,进入能力提升模块,每一环节把主体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练习、分析,归纳方法、规律、原则。
最后通过废液处理的设计,学生学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
本堂课在多媒体的使用中引入智慧课堂,也能更快地反馈学生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学习后,初步认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并已经初步建立起化学的学科思想方法。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我校学生大多数学习能力都是相对比较高的,完全有能力自主学习,并通过练习归纳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及除杂的原则与思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再次巩固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反应规律。
奇光异彩的金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分类和共性。
2.知道物质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初步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
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归纳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高,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教师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于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同时又适时增加了拓展视野,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又多次、适时应用STS渗透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6.1 奇光异彩的金属第2课时金属和酸、盐的反应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1)通过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初步学会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相关的信息。
(2)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特点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使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四、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镊子。
药品:镁条、铁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五、教学案例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懂得研究科学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
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自己的观点,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
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方案实行比较,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方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促动学生思维,以加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所以,教师在观点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持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奇光异彩的金属
一、教学意图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知道金属的分类和共性,理解金属的用途所对应的性质,金属与酸的反应,置换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其还原性以及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设计简单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内容:
三、学情分析
已经对生活中的金属制品的共性和用途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一些的实验方法,具备观察实验基本现象的能力。
课堂接受能力较一般,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善于归纳总结结论。
通过练习巩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四、教学方法
让学生思考讨论生活中的金属用途对应的性质,直接呈现金属的分类和共性。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置换反应,然后直接呈现置换反应的概念和用途。
让学生回忆氢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讨论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
通过学生实验验证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直接呈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五、课时安排。
6.1 奇光异彩的金属(2)氢气、铜和铁自主梳理一、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或(2)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装置相同,可选择(3)收集装置:或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的气体,溶于水,密度空气2、化学性质:(1)可燃性:(现象:)验纯方法:(2)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①试管口,以防反应生成的水冷却后回流,使试管破裂;②通入氢气的导管伸到试管,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操作过程:①通入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②实验开始时,先再,原因;③实验结束时,先再,原因。
实验现象:3、用途:、、三、铜、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⑷ CuCl2绿色浓溶液、蓝色稀溶液⑴⑶⑸⑹⑺⑻CuCu CuO CuSO4 Cu(OH)2 Cu(NO3)3红色固体⑵黑色粉末蓝色溶液蓝色沉淀⑼蓝色溶液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FeCl3棕黄色溶液 Fe3O4黑色固体⑴⑵⑸⑻⑼Fe(OH)3 Fe2O3⑺⑾ FeCl2Fe红褐色⑶红色粉末黑色粉末浅绿色溶液沉淀⑷⑹⑽Fe2(SO4)3棕黄色溶液 FeSO4浅绿色溶液⑴;⑵;;;⑶;⑷;⑸;⑺;;;⑻;⑼;;;⑽;;⑾;;基础巩固1、氢气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高能燃料B. 氢氧焰C. 充气球D. 化工原料2、实验室制氢气为得到较纯的氢气应用锌与哪种酸反应比较好 ( ) A.浓盐酸 B.稀硝酸 C.稀硫酸 D.白醋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 A.氢气 B.二氧化硫C.氨气 D.二氧化碳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待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用排水法收集C.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点燃发现不纯时,可马上再收集再检验D.盛氢气的集气瓶应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桌子上5、下列简易装置不能用于制取氢气的是()稀H2SO4Zn粒A B C D6、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稀硫酸;③加入锌粒;④收集氢气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7、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这时可应采用的措施是()A.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 B.直接用于实验C.换一支试管再收集 D.用原试管继续收集8、氢气还原氧化铜是利用氢气的()A. 可燃性B. 还原性C. 最轻的气体D. 燃烧生成水9、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实验步骤是:①停止加热,②停止通入氢气,③给氧化铜加热,④向试管里通氢气,⑤氢气验纯。
(1)导电性。
人们利用金属制导线就是利用这一性质。
(2)导热性。
人们用金属(如铁、铝)制成炊具,就是利用这一性质。
(3)金属的表面一般都有光泽。
如黄金饰品就是利用这一性质制成的。
(4)金属具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即可将它们拉成线状细丝或槌击成薄片。
此外,金属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如利用某些金属的熔点高,可制作灯丝;某些金属很难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等。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但也与该物质的资源、价格、使用是否使便利、是否易于回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有关,如银的导电性最好,铜、铝的导电性次之,但电线一般用铜或铝制,这是因为银的价格高,铝的导电性次于铜,但其具有密度小、价格低的特点,也常用于制造线。
(三)金属和酸盐的反应1.金属与酸的反应镁、锌两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Mg + 2HCl → Mg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2.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置换反应。
3.H2的性质(1) H2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氢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为0. 089 9 g/L,难溶于水。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图所示(3)氢气的收集方法收集氢气的方法有两种,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又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
(4) H2纯度的检验【例11】根据如下所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________。
(2)若常温下Y是气体单质,乙是浅绿色溶液,则X是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为无色液体,则X是_____________。
三、易错题点拨本节知识在理篇与运用中常见的错误是:1.不清楚铁与盐酸、稀硫酸及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铁的化合物,即FeCl2或FeSO4,而不是生成FeCl3或Fe2(SO4)3;2.不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和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两个条件:(1)活泼性强的金属(除K、Ca、Na)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2)与金属反应的化合物必须能溶于水。
第三节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⑶知道废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⑴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⑵使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⑵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二、重点、难点重点:1、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2、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难点:对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教学过程:知识点1一、观察图片:据估计,每年被腐蚀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1/10。
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损失。
思考:钢铁为什么会被腐蚀?二、探究实验:动手并观察铁钉生锈,铁钉生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观察四个试管中铁钉生锈快慢情况。
尝试总结:铁生锈的因素——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
(知识引申)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疏松多孔,能让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穿过它的空隙,持续向里层渗透,继续与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
钢铁的防护措施:三、视野拓展:铝的“自我保护”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够形成一层致密而结实的膜覆盖在铝的表面,防止铝继续与氧气反应,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和稀硫酸反应。
②铁和硫酸铜反应。
③铝跟氧气反应。
知识点2:一、了解废金属:冶金工业、金属加工业丢弃的金属碎屑、碎块、锈蚀和报废的金属物品等。
二、思考废金属的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金属是解决废金属污染环境的方法之一。
三、调查废金属对环境的影响,统计周围有哪些废金属,了解废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的情况。
四、课后小实验:切过咸菜的菜刀同一面上选三处实行实验,一处湿润,二处擦干,三处擦干后,涂上一层食油。
做好记号,放置一夜,观察菜刀三处的变化。
思考,怎样防止钢铁锈蚀?说出几种常见的方法。
课时小结:1、了解铁生锈的因素;2、钢铁的防护措施;3、废金属的挥手利用。
奇光异彩的金属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
2.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成黄色,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氧化铜、锌粒、稀硫酸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铜(其中第一个方案的过程中有蓝色溶液产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铝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1)反应速度最快的是(2)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4.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极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的胃液(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这个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5.把足量的盐酸加入到盛有少量铁粉、铜粉、银粉、铝粉和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反应完全后过滤,在滤纸上的剩余固体有(写化学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个。
二、自我检测
1.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Al、CA.Cu、Zn B.Ag、Hg、Fe、Zn
C.Al、NA.Zn、Cu D.Cu、Zn、Fe、Ca
2.鱼胆养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
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A.水B.纯碱C.食盐D.食醋
3.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专家魏伯阳在最早的炼丹专著《周易参同契》一书中记载“金入于猛火,而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在强热的条件下黄金的性质()A.很稳定B.很活泼C.易氧化D.易还原
4.“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纯净物B.单质C.金属或合金D.氧化物
5.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
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 Mg Ti+2 MgCl2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
6.不可用于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容器是()
A.铜制容器B.瓷制容器C.塑料容器D.铁制容器
7.下列金属分别放在相同的稀硫酸中,反应最剧烈的是()
A.Zn B.Mg C.Al D.Fe
8.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在盐酸中,只有乙不反应。
另取丙放入甲的硝酸银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甲析出,则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
9.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A.HCl B.AgNO3溶液C.ZnSO4溶液D.FeSO4溶液
10.判断下列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若能反应则写出反应方程式,不能则说明理由。
(1)铝与硫酸,
(2)铜与稀硫酸,
(3)锌与硝酸银,
(4)铜与氯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