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汽车消费5大陷阱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4
二手车商的一些套路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增加,二手车市场也逐渐兴起。
然而,二手车市场也存在一些不法商家,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来欺骗消费者。
下面我们就来揭示一些二手车商常用的一些套路。
一、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二手车商常用的手段之一。
他们会夸大车辆的性能、车况以及车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甚至有些二手车商会故意隐瞒车辆的事故记录,以低价出售。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辨别虚假宣传和真实情况,可以通过检查车辆的行驶证、保养记录等来了解车辆的真实情况。
二、低价诱惑低价诱惑是二手车商常用的手段之一。
他们会故意将车辆售价压低,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然而,消费者要警惕低价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
二手车商可能会故意隐瞒车辆的问题,让消费者在购买后承担维修费用。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谨慎选择,不要只盯着低价。
三、过度维修一些二手车商为了让车辆看起来更加新颖,会对车辆进行过度维修。
他们可能会更换一些车身部件,甚至重新油漆。
这样一来,车辆看起来会更漂亮,但实际上可能隐藏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观察车辆的细节,如果发现有明显的修补痕迹,要警惕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虚假保修一些二手车商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承诺提供虚假的保修服务。
他们可能会声称车辆还在原厂保修期内,或者提供自己的保修服务。
然而,在购买后,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这些保修服务根本无法兑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阅读合同,并咨询清楚保修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条件。
五、高额贷款一些二手车商为了让消费者购买他们的车辆,会提供高额贷款服务。
他们可能会承诺零利率或低利率的贷款,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然而,这些高额贷款往往存在隐藏的费用和条件,消费者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在购买时,消费者要仔细计算利息和费用,确保贷款条件对自己合适。
六、偷换车辆一些不良二手车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可能会采取偷换车辆的手段。
他们可能会在交易过程中将车辆偷偷更换,将问题车辆出售给消费者。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核对车辆的VIN码、行驶证等信息,确保购买的是自己选择的车辆。
案例3:上汽海外并购陷入双龙陷阱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上汽借此巩固了其世界500强地位。
这是国内车企第一次以控股方身份兼并国外龙头汽车公司。
这一汽车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事件,被看作是中国汽车业跨国经营的标志性事件。
根据双方协议,上汽将保留和改善双龙现有的设备,引进技术,并在未来对双龙进行必要的投资。
上汽将帮助双龙拓展其在韩国的业务,还将帮助双龙汽车拓展中国和其他海外市场。
当时看来,上汽与双龙达到了一种双赢的跨国经营的局面。
上汽并购双龙的时候,双龙刚刚扭亏为盈,以生产SUV型汽车为主,还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2007年之后,随着国际油价的走高,SUV由于耗油量大,被称为“油老虎”,开始不被消费者看好,双龙在韩国的销售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
上汽帮助双龙将多款汽车进口到了中国,并帮助建立了中国的销售渠道,然而中国消费者并不认可双龙品牌,没有打开销路。
随后爆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到2008年底韩国汽车行业也遭受重创,包括双龙在内的现代、起亚、通用大宇和雷诺三星等韩国主要汽车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席卷之下均面临危机,纷纷减产、裁员。
此时,双龙现金流几近枯竭,已经到了发不出员工薪酬的境地。
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提出了减员增效、收缩战线的方案,却遭到了双龙工会的反对。
由于工会成员担心取消新车推出计划将直接影响到职工收入,2008年12月17日,双龙工会成员在平泽工厂,以外泄核心技术为由,扣留了中方的管理人员。
最终双龙汽车公司不得不放弃整改方案,同时宣布,已无力支付原定于当月24日发放的韩国工厂全体员工的月薪,并且停止招聘,暂停员工福利,以度过当前的经济危机。
虽然2009年1月5日,上汽紧急调拨4500万美元注入双龙,用于支付员工工资,上汽提出援助条件是双龙公司要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但工会坚持不裁员使得上汽无法接受,其2亿美元的救济性资金援助也暂时搁浅。
汽车购买中的金融陷阱汽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汽车购买过程中,消费者需要小心金融陷阱,以避免陷入糟糕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探讨一些潜在的汽车购买中的金融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消费者避免这些问题。
1. 欺诈的车辆定价汽车销售商常常在车辆定价问题上存在欺诈行为。
他们可能将一些额外的费用隐藏在合同中,或者虚报车辆的实际价格,从而使消费者支付过高的金额。
为了避免这种陷阱,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前应该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并与多家销售商进行比较。
此外,在签订购车合同之前,消费者应该仔细检查合同条款,确保没有隐藏费用。
2. 高利率贷款购车贷款是购买汽车的一种常见方式。
然而,一些金融机构会提供高利率贷款,使消费者在还款期间支付更多的利息。
为了避免这种金融陷阱,消费者应该在选择贷款机构时进行充分的调查。
比较不同机构的利率和条件,并选择最有利可图的选项。
此外,消费者也可以考虑提前支付一部分车款或是寻找其他贷款来源来减轻负担。
3. 高额保险费用在购买汽车时,购买保险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对消费者收取过高的保险费用。
为了避免这种金融陷阱,消费者应该在购买保险之前比较不同公司的报价。
同时,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选择适合的保险套餐,不要为不必要的附加服务支付额外费用。
4. 附加服务与延保汽车销售商通常会推销一些额外的服务和延保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对汽车的维修保养、道路救援等服务。
然而,消费者需要考虑这些服务是否真正有用,并且是否值得支付额外费用。
在购买附加服务或延保计划之前,消费者应该对其覆盖范围、费用和服务提供商进行仔细研究,以避免被不必要或过高的费用所困扰。
5. 不理解合同条款购车合同是汽车购买过程中的核心文件。
然而,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不理解合同条款而陷入金融陷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该在签订合同之前仔细阅读所有条款,并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合同内容。
如果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消费者应当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骗局大揭秘1、拾金平分莫贪心【骗局呈现】今年3月份,市民尹女士到西涝台市场买菜。
途中,一名男子从她身边走过,将钱包掉在了地上。
正当她准备提醒这名男子时,身边另一位年轻男子急忙捡起了地上的钱包,并低声示意她不要出声。
随后,年轻男子将尹女士拉到一旁,提出将钱包内的财物平分。
这时,丢钱的男子追上来询问是否有人看到他丢的钱包,结果无人承认。
“钱包里的钱是我们单位的,你能不能帮我到单位作个证明?”捡钱的年轻男子答应了。
临走前,这位男子快速将钱包塞进尹女士口袋里:“你等我,回来我们平分,但你得先压个东西给我。
”他盯着尹女士那对金耳环。
见状,尹女士赶紧摘下耳环递给对方。
等两人走远后,尹女士掏出钱包一看,里面的财物已不见踪影。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此类诈骗案件的目标主要为单身行走或骑自行车的女性。
骗子故意丢下财物,另一骗子拾获并要与你平分,然后略施小计骗走你的财物。
不要贪小便宜,地上不会长金币,谁也不会主动把好处送到你面前。
骗子不是要跟你平分财物,而是要掳走你的财物。
2、中奖退税要谨慎【骗局呈现】市民谷女士去年年底买了一辆二手车,前不久,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国家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准确地报出了谷女士的姓名、所买车辆的车型及车牌号码,还热心询问谷女士买车花了多少钱。
然后,他告诉谷女士,由于国家汽车税率下调,按比例她能拿到6000元的汽车退税,随后对方留下一个“010”数字开头的电话号码,让谷女士打过去办手续。
谷女士将信将疑地打了那个电话,对方却让她先汇一部分钱过去,并说这笔钱是办理汽车退税的手续费,不交的话就拿不到退税款。
谷女士一听要汇钱过去,便提高了警惕,她随后立即打电话咨询市国税局工作人员才知道自己遭遇了“骗局”。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此类骗局多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私人电话。
对此,市民在接到类似“汽车退税”、“中奖”等陌生电话、短信或邮件时,要冷静思考分析,切勿轻信对方,更不要轻易透露个人银行账号或者按对方要求在ATM自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以防骗子盗取钱财。
眼镜业里有一段顺口溜广为流传:"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你是讲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
而"一副眼镜,你带三天就坏,属于使用不当,带三个星期就坏,应该习以为常,如果过了三个月才坏,就算你大赚特赚"。
图书的价格是印制费的10倍,评出了当今中国的暴利行业。
一、房地产二、中小学教育三、图书出版四、汽车五、眼镜六、电信(与手机)七、医药八、出国留学中介九、网络游戏药品进医院要回扣,病人看病要红包。
当今的360行,医院是少有的几个能吃两头的职业,且每个环节都不容错过。
医药——不尽红包滚滚来。
从统计数据分析,全世界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一般都在5%左右,而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在10%以上,中高档房地产的平均利润率更高,达到30%甚至40%,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在房地产最火暴的北京,房地产开发利润占房价的17.1%,地段较好的二三环之间,达到20.4%。
国际上房地产开发的通用程序为:先通过竞标用自有资金买下一块地皮,再将地皮抵押与银行,贷出盖房的先期款项,房子盖到一定的规模后就开始卖楼花也就是期房,将从客户手中收取的购房资金投入到房屋的后续建设之中,房屋建成售謦后取得开发利润。
房地产业的暴富流程如下:制定圈地计划→贿买政府土地批租部门→最低首付资金→取得可套取银行贷款的土地手续→利用承建单位资金开发→贿赂银行主管获得抵押贷款→基本完成收益周期。
据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仅仅用于批地一项的贿赂成本就高达地价的30%左右,这点在房地产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土地违规炒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转让政策不透明及操作不公开,造成规划部门对城市规划没谱,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储备没数,开发商对宏观市场没底。
开发商要拿到土地,也可绕过国家的规定,这方面的途径多达10个,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就包括城市中的"危房改造"土地和掠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房地产开发商在付出"灰色"的高额"交易成本"后,为了保持利润,只能"从羊身上拔毛",其拔毛的方式之一就是想方设法降低拆迁成本。
买车险当心五大陷阱针对当前各家保险公司为最大程度争夺客户,陆续推出个性化车险险种,车险市场出现了一些保险代理人或具备代办资格的汽车销售公司、中介机构为多赚代理费,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制造出众多车险陷阱问题,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在办理车险时注意经常发生的五大问题。
陷阱一:强行搭售险种。
在目前的车险种类中,只有属于交管部门强制性要求的“第三者责任险”是每位车主必须要买的。
此外,车损险和防盗险等险种都是可供选择的险种,并非属必须购买。
但现在,有些代理人则把责任险、防盗险和车损险捆绑起来作为基本险来销售。
陷阱二:误导车主入保。
因为乘客险、玻璃破碎险、车辆损失险事关车主切身利益,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比较愿意购买。
而新车的自燃险、私家车的货物险、营运停驶损失险则可以不买。
但有的车险代理人为了争揽业务,要么不给车主解释清楚,要么误导车主入保,使一些没有经验的车主糊里糊涂地买了不该买或可以不买的保险。
陷阱三:诱导超额投保。
一些汽车经销商在代理保险业务时,诱导车主超额投保以多赚代理费。
其实,保险公司赔多少完全根据汽车出险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不会因为保得多就赔得多。
陷阱四:代理人员“扣单”。
一些保险代理人在拉到保单后,并不直接交给保险公司,而是“伺机而动”。
如果车主不出险,保费就自己扣下了。
如果车主出了险,轻险自己掏钱赔付了事;大险则想方设法骗保险公司,甚至一走了之。
陷阱五:自己定损修车。
有些表面上是保险公司的车险定损员,暗地里却是汽车修理厂的老板,自己定损自己修,这是目前市场中一些定损员的生财之道。
据了解,保险主管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强制性指定事故车辆维修点。
汽车销售种种骗人黑幕买车维修陷阱多据中消协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汽车投诉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投诉量比上年上升了31.6%,位居商品类投诉增幅的第二位。
那么,汽车行业在销售、维修、美容等方面,商家有哪些骗人的伎俩呢?汽车销售黑幕合同上大做手脚车市上有一个行规,经销商往往通过办理购车附带费用(尤其是保险费)中获取大量返点利润。
保险返点一般高达整个保额的20%至50%,最高者甚至到了70%,而一辆新车的保费一般超过车款的10%。
由于购车合同上往往只开列保险项目,不列出实际的保险金额,也不注明是否收取代理费,这就为后期经销商擅自增加保额或者多收款留下了余地。
另外,经销商从发出订单到最终从厂家拿到货,会有一到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段期限内,车辆的价格会发生浮动。
如果价格下跌,经销商往往按照合同约定交车;但如果价格上扬,经销商往往推迟交车,将已经到手的车转卖给其他人,或者找理由毁约。
为了给后期推迟交货留下空间,合同中一般不会把交货期限定死,也不会约定违约责任。
而消费者在维权时,也很难进行“举证”。
说明书如同雾里看花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消费者普遍反映汽车说明书看不“明白”,尤其是进口汽车说明书,因写得太专业,像一篇机械专业论文,很难读懂;有的翻译水平低得连语法都不通。
而通过非正常渠道买的汽车要么没有中文使用说明书,要么就是代理商自己翻译的,从而使消费者无法全面清楚地了解汽车的性能、售后服务等情况,给日后消费争议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进口汽车维权难不少消费者反映,进口汽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总是以中国路况不好、油的品质差、消费者操作不当等借口为自己开脱,在宣称全球客户一视同仁的同时,又强调以中国国情为主,让中国消费者彷徨在希望与失望之间。
虽然法律上规定消费者有要求选择经销商或厂家赔偿的权利,但由于直接找国外生产厂家诉讼的成本太高,难度也大,消费者往往选择向经销商提出赔偿要求,然而进口车的流通环节又太多、太杂,绝大多数国内经销商不愿承担退车、换车的责任。
警惕陷阱二手车买卖详细解析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手车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起来。
然而,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信息的不对称,二手车买卖中存在一些陷阱和风险,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二手车买卖中的一些陷阱,以提醒消费者警惕风险。
1. 低价诱惑许多不法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常常会以低价来销售二手车。
消费者应该警惕这种诱惑,因为低价往往意味着车辆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是事故车、火灾车或者质量问题较多的车辆。
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应该理性分析价格和车辆的实际情况,不要被低价所迷惑。
2. 虚假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是判断一辆二手车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二手车的售价,往往会篡改行驶里程,使其显得更低。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该仔细核对车辆的行驶里程记录,可通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申请车辆出厂记录等方式来判断行驶里程的真实性。
3. 问题车辆翻新部分商家为了提高二手车的售价,会进行车辆的翻新工作。
他们可能会对车辆的底盘、漆面、内饰等进行改动和修复,使其外观看起来焕然一新。
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应该仔细检查车辆的各个细节,注意是否存在疑似修复痕迹,特别是底盘是否有划痕、漆面是否均匀等。
4. 潜在的事故车事故车是指发生过重大事故,导致车辆结构和安全性能存在严重问题的车辆。
一些商家会对事故车进行处理,修复后再转手卖给消费者。
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检查车辆的上下盖板是否原厂件,底盘是否平整等方式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潜在的事故痕迹。
5. 隐瞒维修记录车辆的维修记录是判断车辆维护情况和质量状况的关键信息之一。
一些商家为了隐瞒车辆的问题,可能会故意隐瞒或篡改车辆的维修记录。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该要求检查车辆的维修记录,特别是与车辆关键部件和安全系统相关的维修记录,如发动机、刹车系统等。
6. 假冒车辆身份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在二手车买卖中使用假冒车辆身份的手段,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买奇瑞的10大忠告购买汽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决定,奇瑞汽车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品牌,许多朋友都购买了奇瑞汽车。
但是汽车购买的过程十分复杂,在加之汽车市场有无数的车型可供选择,这使得买家往往不知道哪种车更合适。
因此,为了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奇瑞汽车,以下是买奇瑞汽车的10大忠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在买车前要阅读奇瑞汽车的相关信息。
奇瑞汽车发布的关于车辆技术参数和性能参数的信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款奇瑞汽车,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汽车适合不适合自己。
第二,要多去各大经销商的场所咨询、试驾。
在择车的过程中,可以到各大经销商的现场去了解更多的奇瑞汽车,尤其是试驾,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汽车是否合适,同时也可以劝说客服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
第三,要慎重地考虑汽车的使用环境和驾驶习惯。
汽车的购买不能以单纯的欣赏为准则,汽车的使用环境真正决定其性能,有些汽车适合城市行驶,有些汽车适合郊外行驶,这一点要慎重考虑。
另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驾驶习惯,有的人喜欢性能更强的汽车,有的人喜欢安全性更好的汽车,所以在购买奇瑞汽车时,也要把自己的驾驶习惯考虑进去。
第四,要充分考虑购车时间。
一般来说,会在汽车推出初期和新款汽车发布前后,以及汽车保养期结束前后或季节性销售活动前后发生大幅度的车价变化,在购车时间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能够获得最大的优惠。
第五,要充分考虑贵重配件是否包含在价格中。
在购买汽车时,一定要问清楚贵重的配件是否包含在车价中,比如轮胎、车灯等,这些配件的价格可能是和整车价格一样的,所以必须考虑清楚。
第六,要了解该车型的质量和口碑。
在买车之前,应该多多了解这一车型的口碑,比如它的发动机、车身以及动力性能等,看看这部车受到大家的爱护程度,以便在择车时做出最好的决定。
第七,要了解购车附加延保服务。
很多人会选择购买汽车后,再选择合适的延保服务,延保服务可以保障汽车的性能,使得汽车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更大的保障,也让自己能够更加安心。
汽车置换成为近两年车市热点。
“花少量的钱买辆新车”,这个口号令不少车主为之心动,但是消费者如果在不正规的销售店置换汽车,稍不留神,在汽车置换过程的一旧一新,一出一进之间,自己可能一不留神就落入陷阱。
陷阱1:夸大旧车问题导致后果:一些经销店为了压低收购价格从中谋利,故意夸大旧车问题,从而降低旧车收购价。
车主如果不了解车辆残值,可能就会受到欺骗,将高价车低卖。
案例回放:王先生欲出售自己的一辆旧车,当时因为车前部发生过刮蹭,收购商在验车时表示,刮蹭部位与发动机相临,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扣除1000元。
王先生随后又在其他店中检测,却没有这个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直接与收购价格相关,车辆检测是旧车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车辆的状况很难以外表全面衡量,例如尾气、侧滑、轴重、制动、底盘、汽车电控单元等,需要借助“诊断”仪器来完成。
目前,北京一些品牌4S专卖店、汽车修理厂以及专门从事二手车检测的“鉴定评估”公司应运而生,建议去4S店或专业机构找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估。
知识链接:二手车评估正规叫作“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其整个过程有严格的专业仪器与专业的流程,包括静态检查、动态检查、手续审验、车辆合法性审查等步骤。
只有综合评定以上方面,才能评估出一辆车的现值价格。
目前北京也有不少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评估过程很客观,但是会收取250~300元的费用。
陷阱2:压低收购价格导致后果:即便对于一些并没有大毛病的旧车,一些经销商也会利用车主不了解旧车市场行情故意压低收购价,让车主蒙受经济损失。
案例回放:因为换车,郭先生欲将目前的老捷达出售。
经过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个经销商,对方在验车后提出6.5万元的收购价,而事后郭先生发现,这个价格要低出市场行情1万多元。
专家提示:建议车主在置换之前先去媒体、网站、市场了解同型号品牌、同年代车辆的大致价格区间和车况。
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车开到旧车市场与多家店先行让对方做价格评估,对收购价格心中有底,也可在置换过程中与经销商讨价。
买车中的猫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篇文章我可以担保能作为新手购车的教材版,如果您是第一次买车,看了我的文章,如果不是有惊天动地的感受,可以拿板砖砸我,如果您觉得确实受益非浅,能否在看完之后再决定是否要请我吃饭?我这可是花了几万买的真实经验之谈,本想没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写出来,还要顶着被经销商责骂唾弃的危险。
不用质疑,看完这个文章骂我的绝对是经销商,因为对于他们的伎俩,我剖析的是淋漓尽致,尸骨全无。
但是想想我自己,还有像我这么多奉公守法,真诚善良,含辛茹苦积攒了一点钱想买车的车主或者家庭,我觉得有必要给他们提醒下。
啰嗦了那么多,以下用我的真实购车经历为主线来进入主题。
陷阱一:最佳购车时间。
中国人经过这几年黄金假日的促销,普遍惯性以为,有假日就有促销,有促销就有便宜。
其实购车不然。
就比如我是打算五一买车,以为促销,以为优惠条件多,现在对比下来,这个时段最不适合购车。
因为所有想购车的都这么想,然后就扎堆购买,扎堆购买相对来说,经销商就有很多的主动权。
经销商占据主动,很多时候就会影响你的购车决策。
最明显的例子,如果不是假日,你平时去4S店他们会把你当上帝照看,这个时候去,他们基本没那么多耐心接待你,因为要接待的人实在太多。
还有这个时候购车人那么多,而你又看中了,特别喜欢这个车,经销商又鼓噪,车没有了(明明有车,特意当你的面打电话给同事,大声:“喂,喂,某款某款车还有吗?什么?都卖光了?不会吧,你再仔细查查库存。
”然后等他回电话。
五分钟后,电话来了。
“什么?只有最后一款了?”)卖光了,过段时间要涨价了这么样,我靠,这么一忽悠,而且通常他们都是组团忽悠,你如果总看见别人买车走,你一定着急,自己也想早点出手。
恰恰这个时候开始,你的鼻子就交给经销商了,以下连贯的陷阱,你老就开始了。
陷阱二:购车的价格。
一般每款车都有个官方报价。
而实际价格都在官方报价之下有相应的优惠。
个人建议不要买新款车,因为新款价格都没多大优惠,而且不出意外,半年或者一年后都会降价,况且新车还要不断改进在实用中不完善的技术。
购车陷阱有哪些?核心提示:买车作为普通家庭的大花销,市场上还是有不少购车陷阱的。
例如,利用消费者缺乏车辆知识,将车辆配置偷梁换柱;利用低价车做幌子卖高价车等;蓄意炒作新概念牌子等。
小编为您整理介绍。
购车陷阱:陷阱一:优惠有水骗术购车赠送车内饰品是现在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段。
但不良经销商赠送的饰品大多包含了水分,实际价值往往与经销商宣传的并不一致。
一些汽车经销商赠送配置号称是进口的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
对策:消费者在选购这些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时,务必小心谨慎。
陷阱二:偷梁换柱骗术目前很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甚至对所选购的车缺乏必要的了解,这一弱点常被不法车商利用,从中牟利。
例如,个别车商还擅自对汽车的外部、内部进行豪华装饰,以转移消费者的关注点,而对发动机等关键部位的安全配置有意回避,欺瞒消费者。
个别不良车商甚至将汽车内部配置价格较高的配件偷换为价格便宜的。
对策:购车时选择规模较大的汽车专营店或大型的汽车交易市场,它们较为专业,可信度高,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陷阱三:零公里骗术一些汽车在被试乘、试驾时,里程表、传感器已经被拔掉,通过里程表不走来确保零公里,这类车其实已行驶了较远的路程。
对策:一看轮胎。
零公里新车的轮胎,是完全没有磨损的,包括轮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痕迹以及刺状的凸起。
二看跑冒滴漏。
所谓跑冒滴漏,是指汽车行驶了一段里程后,出现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打开引擎盖,观察发动机的汽缸体和汽缸盖、油底壳之间有无机油渗漏;水箱周围有无水渍;空调管路的接口处有无尘土沾上。
陷阱四:低价为幌骗术市场的激烈竞争使越来越精明的汽车经销商用低价车做幌子,重点卖高价位车,以坑骗消费者。
对策:想好自己要花多少钱买车再去车市,否则极易中厂家的销售花招。
陷阱五:降价补偿骗术降价补偿,请你入瓮。
对策:要知道,经销商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厂商降价的机会不大,而实际的车价确实是自己说了算。
低首付购车是不是陷阱超低首付购车,不是噱头,就是骗!“卖车全免费,买车0首付”、“0到1成首付买新车”、“1成首付弹个车”。
近期,在大街小巷不难看到以上这些以“超低首付”作为营销亮点的购车贷款广告。
若仔细追查,便不难发现,以上广告主要由一些互联网车贷平台发布,多见于各大视频网站。
超低首付购车合法吗?汽车贷款真的可以有那么低的首付吗?根据现行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自用车贷款首付不能低于车辆成交价格(不含各类附加税、费及保费等)的20%,商用车不低于30%,二手车不低于50%。
此外,根据2016年4月央行联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新能源汽车首付最低为15%,二手新能源车的首付最低为30%。
2016年底,央行发布公告,拟修改汽车贷款管理方法,车贷门槛也有望降低,但新规尚未正式实施。
从以上信息可知,一般贷款购买自用汽车首付比例应为20%以上,至目前为止,超低首付的车贷并不合规,因此,超低首付的车贷并不会由正规的金融机构提供。
然而,只要随意搜索,就会发现铺天盖地的各类零首付、超低首付的购车信息,主要由某些汽车经销商以“优惠活动”的名义发布,以及互联网车贷平台以“产品口号”的形式大肆宣传。
可见,超低首付的汽车贷款大多不靠谱,细究其中,既有骗局、套路,也有商家宣传上的偷梁换柱,消费者在贷款购车时要提防其中暗藏的玄机。
骗局:零首付买车“钱车两失”近年来,由于轻信某些“黑中介”,想要实现零首付购车,结果被骗的案例并不少见。
据报道,最近杭州的陈先生买了一辆荣威,结果提车第二天,车子就被人开走了,可他还得每月按时为他人还贷。
在购车时,陈先生看中的荣威RX5越野车裸车价为13万元多,通过4S店贷款的首付需为4.7万元,银行贷款9万元。
而通过网上一则“零首付”买车的广告,陈先生被告知,对方会提供车子的首付款,并提供上牌等一条龙服务,但同时也需陈先生将新车抵押给他们,并提供身份证等资料。
买汽车分期付款陷阱大揭秘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拥有更多的客户,很多汽车经销商都推出了买汽车分期付款的活动。
看似减轻了买车者的压力,但其实买汽车分期付款中存在一定的陷阱,下面就跟汇小贷一起挖出这些陷阱:
陷阱一:坐地起价。
相信很多买车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费尽千辛万苦把各种繁琐的买车手续都办齐全之后,汽车经销商却漫天起价。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购车者办齐各种分期付款手续准备提车的时候,汽车经销商往往是找各种理由要求购车者在原来商定的车款基础上再交付一定数额的现金,之后才允许其提车。
这个时候消费者各种手续都已经办好了,又不能不买,只能被动再出这笔钱。
陷阱二:额外款项。
现在汽车市场上有很多的”对缝“者,就是那些只负责拉取买车客户,实际没有信贷资格也没有车源。
当他们揽到买车客户之后会把客户带到一家有信贷资格的汽车经销商那里,办理买汽车分期付款手续。
这个时候经销商会从买车者这里多收取一些款项给“对缝”人员,这样买车者就多出了一份钱。
陷阱三:空白合同。
有一些利益熏心的汽车经销商会蒙骗买车者在空白合同上签字,等到买车者分期付款手续都买好之后,街道信贷合同却发现合同上面的贷款额比之前承诺的要高出很多,但苦于手续已办好,很多买车者不得不被迫接受。
最后提醒大家,在选择买汽车分期付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选择一家有实力、声誉好的汽车经销商。
对贷款合同相关条款最好是请精通者审查之后再签订,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购车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消费需求。
然而,在购车过程中,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合同陷阱,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帮助消费者规避风险,本文将为您揭示购车协议书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一、合同条文严重缺失一些购车合同仅包含车价、交车时间等基本信息,缺乏对质量、交付、验收、保险、上牌、修理、更换、退货、争议解决方式等重要条款的约定。
这种合同不符合《合同法》第十二条关于基本条款要求的规定,消费者在维权时将面临困难。
二、双方违约责任不对等部分合同对消费者违约责任规定明确,而对自身违约责任要么免除,要么降低要求。
例如,合同规定消费者逾期提车需承担违约金,但若因商家原因导致无法按时交付车辆,消费者却无法追究商家责任。
三、交车质量有问题只修不赔一些合同规定,车辆在质量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仅提供维修服务,不予赔偿。
这种条款明显不利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维权时需注意识别此类陷阱。
四、设置汽车所有权转移的双保险条件部分合同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保险费,才能办理汽车所有权转移手续。
这种条款实际上是将消费者置于不利地位,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条款,避免被误导。
五、擅自扩大“不可抗力”的范围部分合同将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非主观因素纳入“不可抗力”范围,从而免除或减轻商家责任。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界定“不可抗力”的范围,避免商家滥用此条款。
六、定金、订金和预付款混用不清一些合同将定金、订金和预付款混为一谈,消费者在支付款项时容易产生误解。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区分各类款项的性质和用途。
七、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经营企业部分合同规定,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经营企业所有,这明显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合同解释权归双方共同享有。
八、合同内容表述有歧义一些合同条款表述模糊,容易产生歧义。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商家对模糊条款进行明确解释,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九、车辆保险条款不明确部分合同对车辆保险条款规定不明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确保自身权益。
汽车购买时的常见陷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在购买汽车的过程中,许多消费者都会陷入一些常见的陷阱中,在购车决策中遭受损失。
本文将讨论汽车购买时常见的陷阱,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以帮助消费者在汽车购买过程中避免掉入这些陷阱。
1. 忽视车辆保养记录在购买二手车时,许多消费者都会忽视车辆保养记录。
而车辆的保养记录是了解车辆整体状况和使用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在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务必要仔细检查车辆保养记录,尤其是车辆的保养频率和保养项目,以确保所购买的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轻信销售人员的承诺汽车销售人员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他们的车辆,其中包括一些夸大其词的承诺。
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应当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承诺,而是要对所购车辆的性能、价格和服务进行仔细评估。
最好是事先做好功课,了解车辆的市场价值和用户的真实评价。
3. 忽视隐性费用购车过程中,隐性费用是常见的一个陷阱。
隐性费用包括购车税、保险费、上牌费等,这些费用并没有在车辆的标价中明确列出。
因此,消费者在购车前应事先了解并计算好这些费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 忽视车辆质量问题购车时检查车辆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可能会买到一辆存在严重问题的车辆。
消费者在购车前应仔细检查车辆的车身、底盘、发动机等部件,以便发现车辆是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外,建议消费者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或认可的经销商,以确保所购车辆的质量有保障。
5. 盲目追求品牌和外观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盲目追求品牌和外观,而忽视了车辆的实际需求。
汽车市场品牌众多,每个品牌和型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消费者在购车前应对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此外,外观只是汽车的一个方面,消费者也应该关注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
通过了解并避免常见的汽车购车陷阱,消费者可以确保自己在购置汽车时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因为盲目决策而带来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
导语:伴随临牌和外牌限制越来越严格,沪牌已经变成一种刚需,沪牌代拍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然而代拍业务处于无人监管的灰色地带,市场乱象丛生,消费者利益难以保证。
今天我们一起说说“代拍车牌的那些坑儿”。
吹嘘中标率吹嘘中标率是代拍黄牛接单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他们善于利用用户的心理,把目标对准了久拍不中和急切需要牌照的客户,“一次必中”“中标率90%以上”的宣传语,再加上他们洗脑般精心设计的话术,客户想不上圈套都难,最后客户才发现原来自己永远都是那不中的10%里面的。
对于这一点,在陆家嘴金融中心上班的陆佰回顾起自己的代拍经历深有体会,他当时一心只想着早点拍到车牌可以上下班跑高架,特意找了一家对方号称“中标率90%以上”的代拍黄牛,当时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家里坐等中标,然而每次等来的却是黄牛发来的比如“我们这次中标率90%,击败了99%的同行,很不幸你是那10%,以我们的实力下次一定会帮你拍中”的“贺电”和国拍行发过来的未成交的短信,直到一张标书次数用完,陆佰仍然是那10%,不得不令人感叹“原来全都是套路”。
价格虚高目前的车牌代拍市场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代拍价格呈直线上升趋势,早已经进入了5位数的时代,动辄两三万甚至数万元的代拍价格令很多有代拍需求的人望而却步,代拍服务的成本真的有这么高吗?疯涨的代拍价格背后究竟隐藏的什么秘密呢?据业内人士透漏,一个两万五的单子,真正到拍手团队手上连零头都没有,由于巨大的利润空间驱使,倒单现象非常严重,拍手接到的往往是三手、四手甚至五手单,利益链条过长,绝大部分利润都消耗在中间环节,然而,处于利益链最底端的拍手团队则需要承担包括培训、人工、机房、软件等费用,同时要承担市场混乱、骗子横行带来的拍中收不到款项的风险,造成信用危机,如此高的成本和风险限制了很多拍手团队的发展和扩张,如果遇上拍的不理想的时候,还有亏损的可能,导致入不敷出,即使如此,由于拍手团队们苦于没有接单来源,只能寄人篱下,受制于黄牛,由此可见黄牛们的高价策略严重扰乱了市场,导致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
购车须警惕二级经销商低价陷阱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5年第6期文/小罗费先生家在北京昌平,2014年结婚后,感觉没有车不方便,想买一辆车,经家人长时间看车、了解,锁定了吉普指南者2.4豪华版。
因当时这款车车价26.99万元有些超出预算,迟迟没有降价,费先生也就一直没买。
今年1月份,费先生在太平洋汽车网上看到一家汽车销售企业正在做活动,价格大幅度下降,并且,这家企业是经过太平洋汽车网认证的可靠的车企。
车价为21.79万元,并且赠送2万元大礼包。
费先生多次打电话核实后,觉得便宜这么多,还送2万装饰,怀着激动的心情,就准备到这家公司提车。
不过接下来,费先生遇到的情况让他心情一下没那么好了,他觉得自己被骗了。
据费先生讲,这家经销商的地点在西三旗桥南有个叫城市汽车展厅的地方,费先生当时进去就有些怀疑了,跟网上的图片不一样,而且有些简陋,里面只有一辆海马汽车的越野,和一辆北汽汽车,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显得很不专业。
费先生和家人问了车价,一个工作人员的接待了他,确定车价就是向网上写的一样,21.79万元。
费先生要求去看现车,可这个工作人员始终不同意他先去看车,只说保证车是在4S店提,发票都是4S店的票,费先生和家人的意见是,如果车没问题,4S店的车价格也是21.79万元,肯定购买了。
工作人员算一下价格,算上车价、税钱(费先生忘记这个税是怎么写的了)、上牌费、保险钱、一共25.8万元,还赠送了网上所说的大礼包,包括DV D导航、倒车雷达、大包围脚垫、四季垫、香水、方向盘套、底盘装甲、封釉、贴膜等。
谈妥价钱,接下来是去4S店交钱提车,工作人员丝毫没有透露去哪家4 S店,只借口说是怕是检查的,查价的。
费先生提车心切,也少了一些怀疑,工作人员要他先支付1000元押金,怕到了4S店不买了。
费先生告诉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因为当时图便宜心切,还是给了这个钱。
带费先生一家去4 S店提车的人换了另一个工作人员,来到位于来广营桥附近的一家4S店。
揭秘汽车消费5大陷阱揭秘汽车消费5大陷阱April 22nd, 2011Posted in 25 . 文章汇总Posted by 极限车博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走入寻常百姓家,名目众多的消费陷阱也是购车族和用车族颇为关心的话题。
今年3·15期间的相关调查显示,96.2%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汽车消费中遭遇过商家的欺骗行为,比例之高触目惊心。
只有3.8%的被调查者对汽车消费环境感到满意。
在读者投票产生的“十大汽车消费陷阱”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维修人员捏造病症夸大汽车故障”、“维修价格不透明,随意性比较高”、“加价销售”、“更换零件时以次充好”、“将试驾车、翻新车甚至事故车作为新车出售”等,涉及买车、修车、用车等各个环节。
而在十大汽车消费陷阱中,就有4项集中在汽车维修领域。
借着即将来临的五一假期,许多潜在购车群蠢蠢欲动掏钱提车,以及有车族纷纷为五一自驾游做长途检测工作时,本专题将通过记者或记者身边的朋友在购车和修车过程中的亲身受害经历作为经典案例,展现遭遇陷阱的过程和重点细节,然后将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具体陷阱给予消费者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一些防范措施,希望能给汽车消费者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服务贴士。
我们还将选取北京几家口碑和信誉良好的经销商,来谈谈他们是怎么在维修过程中尽量做到透明化操作的,让部分有待改善的经销商们可以学习借鉴。
对于网点较多的大众和丰田等品牌,将会由相对应的厂家详细剖析如何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经销商的管理办法,从而杜绝商家钻空子。
坑 1汽车检修时捏造病症,将小病说成大病,或者提前要求车主更换零部件,赚取维修费。
■典型案例电瓶迟暮,4S店却说已坏需换今年1月份,因为我的车行驶里程超过了1.5万公里,我来到一家该品牌的4S店内,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1.5万公里的保养。
办好相关手续后,因为有别的事需要处理,我留下车辆和电话号码后离开店内。
大约半小时后,我接到4S店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在检测中发现车辆的电瓶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充电,询问我是否需要更换电瓶,而更换一个电瓶的费用是500多元。
因为无法确认电瓶是否真的出现了该问题,而且在过去的采访工作中,我也曾有过同一辆车在不同4S 店检测出现不同结果的经历,因此我拒绝了服务人员更换电瓶的建议,只进行了常规保养就将车辆开回了家。
取回车辆后,我一开始还挺担心电瓶突然罢工,但是在接下来3个月左右的使用时间里,车辆的各方面情况都很正常。
当中,我在接到该店的回访电话时,反映了这个情况,但工作人员向我解释说,因为车辆已经达到2万公里,到了建议更换电瓶的时间。
但是我觉得,如果出于这个原因,服务人员应该告知是因为电瓶达到了通常的使用寿命末期,而不是告诉我电瓶已经坏了。
因此我仍然怀疑4S店向我报告了虚假的车辆状况,以赚取维修费用。
■专家支招让服务人员出示检测凭据华泰汽车售后服务总工程师阚有波表示,在车辆维修服务中,这种情况的确时有发生。
遇到经销店建议车主更换零部件时,如果消费者无法确认服务人员所说情况是否属实,可以要求工作人员拿出相应的检测凭据。
比如可以要求当面观看维修人员的检测,观察其操作的方式和流程是否规范,检测的结果是否有说服力。
阚有波同时也表示,有些情况确实比较难判断。
比如,有些维修工建议更换零部件来解决的问题,其实仅仅通过维修就可以修复,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技师的能力。
因此,建议车主朋友们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基本的汽车知识,比如在平时维修保养的时候,可以和技师多交流。
■厂家说法一汽大众通过客户投诉监督一汽大众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汽大众会将服务流程下发到经销店,要求经销商严格按规范执行。
如果消费者在服务当中出现了被欺诈的情况,可以向一汽大众的客服中心进行投诉,一汽大众将其体现在对经销商的服务满意度的考评等方面,并酌情对相应经销商进行处理。
另外,一汽大众也会对经销商进行“飞行检查”,随时突击检查经销商是否严格按照技术服务规范进行工作。
对于各店的服务收费,一汽大众表示允许经销商根据市场情况在标准价格基础上进行优惠促销,但必须向厂家报批,而且只允许下调而不能上浮。
一汽丰田归还车主旧零件增加透明度一汽丰田华北分部总监李湘表示,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一汽丰田对各经销店具体的操作流程有一些特殊规定。
比如,在销售过程中,销售顾问会请客户填写一张确认表,让客户对新车的各部分情况进行认真确认,确认无误后才可以提车。
而涉及需要更换零部件的维修问题,服务人员一定会向客户询问是否要更换,而且更换下来的旧零件会归还给客户,保证服务的透明度。
坑 2捆绑保险或装饰,在车虫处购车看似便宜,但是问题多多。
■典型案例车虫利用保险返点,低价引诱消费者上钩李先生于去年12月在二级经销商处购买了一辆雅阁2.0L顶配版。
当时,逛了几家4S店询价发现让利幅度在22000元到24000元左右,而二级经销商给他承诺再便宜2000元,但必须在它那做“一条龙”服务,其中就包括近4000元的“全险”,二级保险代理人还告知如在4S店上同样的“全险”需五六千元。
记者通过保险从业人员的朋友了解到,4S店里的返点额度一般在15%左右,更低的有8%,在一万元赔偿之内4S店有定损权;有的保险公司给予代理人返点则高达45%,但代理人一年内的保费必须在百万以上,而且定损权全部归保险公司。
“二级保险代理人把高额的返点折算在车价中让出部分引诱买者上钩。
”今年2月,在一次追尾事故后,李先生的雅阁保险杠需要更换。
他自己拿着保险单到所挂靠的保险公司去做定损,最终定损额为400元,并建议车主在附近小维修站做维修。
李先生去4S店里咨询,店内的售后顾问告知,“更换保险杠需800元左右”。
李先生最后由于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不足以支付4S店的维修费用而选择在小维修站“屈就”。
其实,李先生已经算是幸运了,现在还有遇到保险代理人“欺单”的,即一些没有信用的业务员或代理机构收钱后不给保户递交保险单,交给保户一份伪造单,理赔时才发现保险公司里不存在保户的记录。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扣单”,一些代理人拉到保单后不直接交给保险公司,如车主不出险就净赚保费;如车主出了险,轻则自己掏钱赔偿了事,大险则逃之夭夭。
■专家支招折扣高需防范风险广本花乡店售后经理姜勇表示,首先,购车捆绑保险是不合理的搭售行为。
在目前的车险种类中,只有“交强险”才是每位车主必须要买的,“全险”是自愿选择。
第二,羊毛出在羊身上,代理人给你的保险折扣越高,意味着以后定损越困难。
建议消费者选择规范的代理商上保险,不要图一时的便宜。
一般来讲,4S店上保险相对其他二级小网点更省心。
出事故后,车主把车放在店内等待定损,只需在4S店承诺的维修时间之后来取车就可以了;而很多路边店是没有这些后续服务的,出险后必须车主本人自己拿着保单东奔西跑联系保险公司来定损理赔。
另外,很多代理商挂靠的是一些不规范的小保险公司,它们跟路边小维修点挂钩,以小店的零件更换和维修工时的报价作为定损赔偿的参考,所以就会出现上述李先生雅阁保险杠定损400元,跟4S店定损额差一半的情况。
而且在小店维修有的是省掉很多你看不见的工艺,比如处理车上的小凹陷,4S店要通过介子机拽出来,然后用牵引力拉平、用打磨机磨平、钣金校平机撬平,最后喷漆时,原子灰、底漆、面漆和亮油总共不足1mm,整套工序耗时在8小时以上。
小店一般只把凹陷打平,三五小时就修复了。
坑 3偷换配置,比如将旧轮胎代替新轮胎,用其他品牌的配置换下原厂配置如轮胎、音响等。
■典型案例新购轮胎泛白,经查为库存7年产品车主孙先生最近发现轮胎胎面和胎壁交接的部分泛白,而且有橡胶老化龟裂的迹象。
这两条轮胎是半年前刚刚在一个轮胎专营店更换的,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孙先生感到不安。
他将车开到平时做保养的4S店中,经过检查,维修师傅告诉他,这两条换上刚半年的轮胎实际上是2001年生产的,虽然是没用过的“新胎”,但库存时间却长达7年有余。
这令孙先生感到非常气愤,当时选择到轮胎专营店更换轮胎主要是看重他们相对正规的门脸以及专业的设备和技师,没想到刚换上的轮胎居然是库存了那么久的“陈化胎”。
在专业技师的帮助下,陈先生了解到在轮胎靠近轮毂的位置有一行小字,清晰显示了轮胎的生产日期。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目前轮胎老化期的国际惯例是3年,即使新胎不用,放置3年后也应按报废论处。
孙先生使用的这种库存了七年多的轮胎早已经过了这个年限,继续使用将会导致漏气甚至爆胎等严重后果。
4S 店的维修技师告诉孙先生,像这种换到了陈旧轮胎的情况还算好的,有很多商家甚至用翻新胎来蒙骗顾客,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
除了以上案例,发生在轮胎上的猫腻还有很多,比如经销商将原厂配备的全尺寸备胎换成小尺寸的,或者将原厂备胎上的轮胎置换成其他品牌的,这些细节之处的隐形欺诈比比皆是。
■专家支招可拨打防伪电话验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服务总监表示,针对这种情况,消费者购买新车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尺寸仔细核对备胎,同时备胎的品牌也要与其他四条轮胎一致。
在选择轮胎服务时,对于那些看似门脸非常正规的轮胎专营店也要提高警惕,购买轮胎时仔细观察其包装是否完整,或者拨打防伪电话进行验证。
轮胎生产日期在胎壁靠近轮毂的位置,库存超过三年的轮胎就不能购买。
翻新胎也是可以辨别的,往往其胎纹较浅,而且不规整,有明显的毛刺。
轮胎被扎之后,可以选择补胎,但不建议继续用在前轮,可做备胎或后轮使用。
另外有的4S店会建议一条轮胎被扎的消费者更换同轴的两条轮胎,这在轮胎磨损不严重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只需要更换损坏的轮胎即可,若在使用中产生跑偏等现象,再考虑更换另外一条。
另外,轮胎安装时也有反正。
依照标准,轮胎上的黄点(又叫轻点,也可能是其他颜色)应向外对着气门嘴的位置,然而包括一些新车在内,都有把黄点的一面装到没有气门嘴的一侧,即轮辋的内侧的情况。
因为某些非对称轮胎是按照导向性来设计的,反着安装轮胎将会导致行驶阻力加大、轮胎磨损快等情况的发生。
坑 4将试驾车、翻新车甚至事故车作为新车出售,或者将车改装,如更换车身颜色后出售。
■典型案例新车三保换店,发现钣金维修痕迹去年,记者的朋友林女士买了一辆新车,当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三保时,她没有在当初买车的店内进行保养,而是换了一家离家更近的4S店进行保养。
保养过程中,维修工人无意中问起车辆是否在前不久进行过钣金维修,林女士很惊讶,表示自己的车是新车,还从来没有出过事故。
工人于是给她指出车辆前保险杠处一些钣金维修的痕迹,并表示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这辆车一定曾在出厂后进行过维修,但事故情况可能并不严重。
钣金是汽车维修中常用的一个术语,一般指把汽车金属外壳变形部分进行修复,比如车体外壳被撞了个坑,就可以通过钣金使之恢复原样。
一般涉及到钣金的话,一定是出现了外壳变形。
“可是我在提车时还曾留意过仪表盘,车辆的行驶里程仅仅为1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