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三、判断并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每题1分,共10分)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锻造工艺定义,分类(分类方法)。
2.锻造材料的准备(选材,下料)材料可能存在的缺陷下料方法,特点,优点。
3.锻前加热的目的是什么?钢料锻前的加热方法有哪几种?在加热过程中钢料可能产生哪些缺陷?加热方法:⑴火焰加热(燃油加热、燃煤加热、燃气加热)⑵电加热(电阻加热<电阻炉加热、接触电加热、盐熔炉加热>、感应电加热)钢料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及在坯料内部产生裂纹等。
4.何为锻造温度范围?锻造温度范围制定有哪些基本原则?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应如何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是钢料开始锻造的温度(即始锻温度)和结束锻造的温度(即终锻温度) 区间。
基本原则:⑴钢料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⑵能锻出优质锻件;⑶为减少加热火次,提高锻造生产率,锻造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
始锻温度的确定:⑴必须保证钢无过烧现象;⑵对于碳钢:始锻温度应比铁-碳平衡图的固相线低150~250℃。
终锻温度的确定:⑴保证钢料在终锻前具有足够的塑性;⑵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
5.何为加热规范?钢料的加热规范包括哪些内容?加热规范是按哪些原则制定的?加热规范是坯料从装炉到加热结束,整个过程中,炉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钢料的加热规范包括:①钢料的装炉温度; ②加热升温速度;③最终加热温度; ④各阶段加热和保温时间及总的加热时间等。
加热规范制定的原则:⑴加热时间短、生产效率高;⑵不引起过热和过烧、氧化脱碳少、加热均匀,不产生裂纹;⑶热能消耗少。
总之应保证高效、优质、节能。
6.各种自由锻工序的含义?锻造过程可能产生的缺陷和预防措施?圆柱坯料镦粗时产生不均匀变形有哪些原因?采用哪些措施可预防其不均匀变形和裂纹的产生?镦粗:使坯料高度减小,横截面增大的成形工序称为镦粗。
第十章锻压章节重点本章重点介绍了锻压的分类、特点、应用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自由锻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锻压件的特点及应用。
学习目标1了解锻压的分类、特点、应用。
2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常用金属的锻压性能。
3了解自由锻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识读锻件图、坯料的质量和尺寸、锻造工序、加热和冷却规范、锻造设备等会画简单锻件图。
4了解其他常用锻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锻压技术发展趋势。
5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典型零件的锻压方法、分析锻件结构工艺性具有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的初步能力。
第一节锻压的基本知识一、锻压的概述【锻压】是指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
它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锻压包括轧制、挤压、拉拨、自由锻造、模型锻造、冲压等加工方法其典型工序实例如图所示。
常用的锻压加工方法锻压加工是以金属的塑性变形为基础的各种钢和大多数非铁金属及其合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塑性因此它们可在冷态或热态下进行锻压加工而脆性材料如灰铸铁、铸造铜合金、铸造铝合金等则不能进行锻压加工。
金属锻压加工的主要特点: 优点1 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2 节省金属材料。
与直接切削钢材的成形相比还可以节省金属材料的消耗而且也节省加工工时。
3 生产效率较高。
如齿轮轧制、滚轮轧制等制造方法均比机械加工的生产率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
缺点: 1 不能获得形状很复杂的制件其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还不够高 2 加工设备比较昂贵制件的成本比铸件高。
二、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变形其变形过程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个阶段。
【弹性变形】是指除去外力后物体完全恢复原状的变形。
【塑性变形】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永久变形。
塑性变形不仅能用于成形加工还会对金属的组织和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一塑性变形的实质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变形方式有滑移和孪生两种。
锻造工艺要求
锻造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加热、锤击或压力加工,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锻造工艺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要求:锻造工艺需要使用适合的金属材料,通常包括低碳钢、合金钢、铝合金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可锻性和可塑性,能够在锻造过程中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 坯料要求:锻造工艺需要准备适当的坯料,通常采用圆钢、板材、棒材等。
坯料的尺寸和形状需要符合锻造工艺的要求,以便在锻造过程中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 加热要求:锻造工艺需要将坯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以便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加热温度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和锻造工艺的要求,通常需要在金属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
4. 锻造要求:锻造工艺需要使用适当的锻造设备和工具,如锻造机、锤击机等。
锻造工艺需要按照规定的锻造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锻造出的零件具有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
5. 后处理要求:锻造工艺需要进行后处理,如去毛刺、切割、热处理等,以确保锻造出的零件符合要求。
后处理的方法和工艺需要根据具体的锻造零件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调
整。
总之,锻造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坯料、加热、锻造和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锻造出的零件具有所需的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
锻造的重点总结1,锻造◆什么叫做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的几何形状,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锻造.◆锻造的分类:□自由锻造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模锻利用模具使毛坯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自由锻造的方法镦粗: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局部镦粗:在坯料上某一部分进行的镦粗.镦粗的过程控制:1.为了防止镦粗时产生纵向弯曲,圆柱体坯料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应超过2.5-3,且镦粗前坯料端面应平整,并与轴心线垂直. 镦粗时要把坯料围绕着轴心线不断转动坯料发生弯曲时必须立即矫正。
芯棒拔长:它是在空心毛坯中加芯棒进行拔长以减小空心处径(壁厚)而增加其长度的锻造工序,用于锻造长筒类锻件.芯棒拔长的过程控制:1.芯棒拔长都应以六角形为主要变形阶段即圆→六角→圆,芯棒拔长应尽可能在V型下砧或110°下槽中进行.2.翻转角度要准确,打击量在均匀,发现有壁厚不均匀及两端面过度歪斜现象,应及时把芯棒抽出,用矫正镦粗法矫正毛坯.3.芯棒加工应有1/100~2/100日锥度.拔长:使毛坯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拔长锻造工艺参数的选择就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1. 每次锤击的压下量应小于坯料塑性所允许的数值,并避免产生折叠,因此每次压缩后的锻件宽度与高度之比应小于2~2.5,b/h<2~2.5,否则翻转90°再锻造时容易产生弯曲和折叠。
2.每次送进量与单次压下量之比应大于1~1.5,即L/△h/2>1~1.5生产中一般采用L=(0.6~0.8)h (h为坯料高度)。
如图3. 为保证得到平滑的表面质量,每次送进量应小于(0.75~0.8)B(B为砧宽)要避免在锻件的同一变形位置反复锤击。
4.方形坯料的对角线倒棱形锤击时,应打击得轻一些可加大送进量(和砧宽相等)减小压下量。
1.大型钢锭的内部结构:1、细晶粒层2、柱状晶区3、倾斜树枝晶区4、粗大等轴晶区5、沉积锥6、冒口区2.钢锭是由冒口、锭身和底部组成。
两种钢锭规格一种普通锻件4%锥度、高径比1.8~2.3、冒口比例17%.....一种优质锻件 11%~12%的锥度、高径比1.5左右、冒口比例20%~24%3.大型钢锭内部缺陷:①偏析。
【可减少、不可消除】钢锭内部化学成分和杂质分布不均匀性称为偏析。
偏析是钢液凝固时选择结晶的产物,钢锭俞大偏析越严重。
分为树枝状偏析(显微偏析)和区域偏析(低倍偏析)树枝状偏析是指钢锭在晶体范围内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A晶内偏析B晶间偏析通过锻造和锻后热处理消除。
区域偏析是指钢锭在宏观范围内的不均匀性A∨型偏析区B过度偏析区C∧型偏析区D负偏析区②夹杂。
钢锭内部不溶解于基体金属的非金属化合物,经过加热、冷却热处理仍不能消失,称为非金属夹杂物,统称夹杂。
通常存在的非金属夹杂有:硅酸盐(多脆)、硫化物(热脆+Mn)、氧化物(+Si)③气体。
在冶炼过程中氮、氢、氧等气体通过炉料和炉气熔入钢液。
钢液凝固时,这些气体虽然析出一部分,但在固态钢锭内仍有残余。
氧和氮在钢锭中以氧化物和氮化物出现,氢则以原子状态存在,也可能形成一部分分子状态氢和氢化物。
④、缩孔(大)和疏松(小)缩孔:冒口区形成,从钢液冷凝成钢锭时发生物理收缩现象,如果没有钢液补充,钢锭内部某些地方形成空洞。
疏松:由于晶间钢液最后凝固收缩造成的晶间空隙和钢液凝固过程析出气体构成的显微孔隙。
4.常用的下料的方法:剪切、冷析、锯割、车断、砂轮切割、刴断及特殊精密下料等。
5.锻前加热目的: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之易于流动成型并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
6.锻前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
火焰加热:利用燃料在火焰加热炉内燃烧产生含有大量热能的高温气体,通过对流、辐射把热能传给坯料表面,再由表面向中心热传导而使金属坯料加热。
对流传热(600~700℃):通过火焰在坯料周围不断流动,借助高温气体与坯料表面的热交换,把热能传递给金属坯料。
一、概念题:1体积成形(锻造、热锻):利用外力,通过工具或模具使金属毛坯产生塑性变形,发生金属材料的转移和分配,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内在质量的毛坯或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自由锻:利用简单的工具逐步改变坯料的形状、尺寸和状态,以获得所需要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锻件的加工工序。
3拔长:使坯料横截面积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成形工序。
4镦粗:使坯料高度减小,横截面增大的成形工序。
5中间镦粗:用于锻造中间断面大,两端断面小的锻件。
镦粗前,先将坯料两端拔细,然后使坯料直立在两个漏盘中间进行锤击,使坯料中间部分镦粗。
6端部镦粗:将坯料加热后,一端放在漏盘或胎模内, 限制这一部分的塑性变形,然后锤击坯料的另一端,使之镦粗成形。
7冲孔:在坯料上锻制出透孔或不透孔的工序。
8扩孔:减小空心坯料壁厚而增加其内、外径的锻造工序。
9冲子扩孔:用直径比空心坯料内孔大并带有锥度的冲子进行胀孔。
10扭转:将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绕其轴线旋转一定角度的锻造工序。
11错移:将坯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平行错开一段距离,但仍保持轴心平行的的锻造工序。
12锻造比:拔长或镦粗前后锻件的截面比或高度比。
13挤压:金属在三个方向的不均匀压应力的作用下,从模孔中挤出或流入模膛内以获得所需尺寸、形状的制品或零件的锻造工序。
14顶镦:坯料端部的局部镦粗称为顶镦或称聚料。
15模锻工艺过程:由坯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制成模锻件的整个生产过程。
16机械加工余量:当锻件不能达到零件图纸的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等)而需进行机械加工时,则应在锻件表面增加一层金属,这层待机械加工的金属称为机械加工余量。
17模锻斜度:为使锻件成形后顺利地由模膛取出,锻件侧表面上必须带有斜度,称为模锻斜度。
18冲孔连皮:对于有内孔的模锻件,锤上模锻不能直接锻出通孔,必须在所锻成的盲孔内保留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层,称为冲孔连皮。
19计算毛坯:是根据平面变形假设进行计算并修正所得的具有圆截面的中间坯料,其长度与锻件相等,而横截面积应等于锻件上相应截面积与飞边截面积之和。
锻件质量控制的方法与要点(二)在锻件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还涉及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本文将介绍锻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以帮助企业提升锻件的质量水平。
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锻件在航空、汽车、机械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由于锻件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质量控制成为制约锻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锻件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和关注要点。
一、材料选择和质量检验1.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锻件的应用环境和技术要求,选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材料,以确保锻件的质量。
2.材料质量检验:在材料进厂之前,进行严格的材料质量检验,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3.瑕疵检测: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材料进行瑕疵检测,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夹杂物等缺陷,以避免这些缺陷对锻件的影响。
二、锻造过程控制1.合理设计模具:根据锻件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等要求,合理设计模具,并进行模具的加热控制,以保证锻件的成形质量。
2.锻造温度控制:合理控制锻造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锻件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3.保持压力和变形速度的控制:在锻造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压力和变形速度,以确保锻件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锻件冷却控制:在锻件完成后,进行合理的冷却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锻件的强度和韧性。
5.锻件尺寸和形状控制:通过更细致的模具设计和更精确的锻造工艺控制,实现锻件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
三、热处理和表面处理1.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锻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改善锻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2.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在热处理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锻件的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表面处理的选择:根据锻件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如表面涂层、镀层等,以提高锻件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四、非破坏性检测和尺寸检验1.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的选择:根据锻件的形状和结构,选择合适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以检测锻件的内部缺陷。
1:锻造:锻造是一种借助工具或模具在冲压或压力作用下加工金属机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方法,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锻件的成形及其内部组织性能的控制,以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
2:锻造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优点:锻造加工生产率最高,锻件的形状、尺寸稳定性好,并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锻件的最大优势是纤维组织合理、韧性高。
3:锻造生产分为自由锻、模锻和特种锻造。
(1)自由锻:自由锻一般是借助简单工具,如锤、砧、型砧、摔子、冲子、垫铁等对铸锭或棒材进行镦粗、拨长、弯曲、冲孔、扩孔等方式生产零件毛坯的方法。
自由锻还可以借助简单的模具进行锻造,亦称胎模锻。
(2)模锻:模锻是将坯料放入上、下模块的型槽间,借助锻锤头、压力机滑块或液压机活动横梁向下的冲击或压力成形为锻件的方法。
4.锻前材料准备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选择材料;二是按锻件大小切成一定长度的毛坯。
5.钢锭中存在的常见缺陷有偏析、夹杂、气体、气泡、缩孔、疏松、裂纹和溅疤等。
(1)偏析:偏析是钢锭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成分以及杂质的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包括枝晶偏析和区域偏析等。
偏析是由于选择性结晶,溶解度变化,密度差异和流速不同造成的。
不同元素于不同温度下在固液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由不同温度梯度形成的结晶差别,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及各种化学反应过程等都将引起偏析,即成分在宏观,微观区域的分布不均匀,偏析会造成力学性能不均和裂纹缺陷。
目前减轻偏析的措施有:1)改进熔炼技术,尽量降低P,S含量2).采用VCD技术及真空浇注技术;3)改进锭模形状,控制凝固条件;4)加冒口发热剂或用电渣加热冒口。
钢锭钟的枝晶偏析现象可以通过锻造,再结晶,高温扩散和锻后热处理得到消除,而区域偏析很难通过热处理方式消除,只有通过反复镦-拔变形工艺才能使其化学成分趋于均匀化。
(2)溅疤:当钢锭采用上注法浇注时,钢液将冲击钢锭模底而飞溅起来附着在模壁上,溅珠和钢锭不能凝固成一体,冷却后就形成溅疤。
“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市教育局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的通知,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我校决定全面实施以“读经典书、说普通话、发标准音、写规范字”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简称“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
现将实施方案制定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的重要意义实施以“读经典书、说普通话、发标准音、写规范字”为核心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是贯彻落实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原则,把实践育人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的具体措施,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
实施“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就是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加注重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素质的培养,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夯实基础,内化为素质,涵养人文精神,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读经典书,按照市教育局推荐书目要求,精选各年级学生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章,特别是结合朝阳读书活动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加大读书量和背诵经典文章数量。
我校要求小学阶段课内阅读达到2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尽量达到300万字以上。
说普通话,我校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学说普通话,在学校内讲普通话,用普通话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发标准音,切实加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从2010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发音必须标准;同时,发挥好新进英语教师的作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发音进行规范,力争到年底,我校在校生英语发音基本标准。
写规范字,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执笔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低年级用铅笔书写,中高年级用钢笔书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整洁。
高年级书写还要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从中年级开始学习用毛笔临贴,高年级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采取措施,确保“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扎实开展我校把认真实施“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锻件的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锻件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锻造加工得到的零件。
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冲击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从工艺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来介绍锻件的要点。
一、锻件的工艺要点: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锻造的金属材料,并通过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指标来确保选择的材料符合要求。
2. 热处理工艺:锻件在锻造过程中需要经历加热、锻造、冷却等工艺过程。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确保锻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3. 锻造温度控制:选择合适的锻造温度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变形阻力,提高锻造质量。
在锻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熔点和热膨胀系数,合理控制锻件的温度,避免发生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4. 锻造润滑剂选择:在锻造过程中,适量的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阻力,减少热应力和表面氧化,提高锻造质量。
同时,润滑剂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5. 锻造设备和工装设计:选择合适的锻造设备和工装可以提高锻造效率和质量。
设备的能力和稳定性、工装的精度和可靠性都需要考虑。
6. 锻造过程控制:锻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锻造力度、锻后尺寸、冷却速度等参数,以保证锻件的内部结构均匀、尺寸精确。
二、锻件的质量控制要点:1. 检验方法和标准:根据锻件的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金相分析等,标准可以包括尺寸、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
2. 组织结构控制: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和锻造参数的控制,调控锻件的组织结构,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晶粒尺寸、晶粒形状和显微组织等。
3. 尺寸控制: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对锻件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尺寸测量。
4. 表面质量控制:对锻件表面的缺陷、氧化层、划痕等进行检查和控制,可以采用目视检查、触摸检查或辅助检测设备对表面质量进行评估。
5. 力学性能控制:对锻件的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锻件质量控制的方法与要点(一)引言:锻件质量控制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而提高锻件质量的方法和要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5个大点阐述锻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
正文:一、材料选择与检验1. 根据锻件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其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因素。
2. 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和金相组织分析,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3. 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
二、工艺参数控制1. 控制锻造温度和初始形状,确保工件在锻造过程中均匀受力。
2. 控制锻造过程中的应变速率和应变量,避免出现裂纹或拉伸不均匀。
3. 合理选择及控制锻造装备和工具,以确保锻件的几何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4. 控制冷却速率,避免出现过急的冷却导致锻件内部应力过大。
三、热处理与表面处理1. 根据锻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回火等,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硬度。
2. 对锻件表面进行喷丸清理、酸洗处理或电化学抛光,以去除氧化皮和锈蚀,并提供良好的表面质量。
四、缺陷控制与检测1. 通过限制锻造过程中的杂质和气体夹杂物的生成,减少锻件内部缺陷的产生。
2. 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缺陷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以确保锻件无内部缺陷。
3. 对锻件进行尺寸检测和几何形状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五、质量记录与追溯1. 记录锻造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和操作情况,以便后续的产品追溯和质量问题分析。
2. 建立质量控制档案,保存锻件的质量检测记录和相关证明文件。
3. 设置追溯机制,追踪产品的生产批次、材料来源等信息,以便追溯问题根源和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总结:锻件质量控制的方法与要点可总结为材料选择与检验、工艺参数控制、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缺陷控制与检测、质量记录与追溯。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要点,能够提高锻件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这些方法和要点,不断提升锻件质量控制的水平。
1.钢锭内部组织结构怎样?2.大型钢锭与型材有哪些内部缺陷?这些缺陷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止?3.常用的下料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4.为什么轴向加压剪切法能提高下料质量?常用于那些情况下?5.金属的锻前加热方法有哪几种?有色金属为什么一般用电炉加热?6.金属锻前加热的主要缺陷有哪几种?他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止措施?7.金属锻造温度范围如何确定?8.锻造加热规范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采用多段加热规范?中小钢坯的加热规范如何制定?9.少无氧化加热有那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0.锻件冷却时常见缺陷有哪些?(裂纹、网状碳化物、白点)11.根据锻件在锻后的冷却速度,冷却方法有哪几种?(空冷、坑(箱)冷、炉冷)12.自由锻造工序如何分类?各工步变形有何特点?13.“锻造比”有什么实用意义?鐓粗、拔长时表达锻造比的形式有差别吗?14.平砧鐓粗时,坯料的变形与应力分布有何特点?不同高径比的坯料镦粗结果有何不同?15.平砧拔长时,坯料容易产生哪些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6.实心冲子冲孔时,如何控制坯料“走样”?17.芯轴拔长与芯轴扩孔变形有何不同?18.如何提高拔长效率?19.为何锻造质量优于铸件和焊接件?20.自由锻工艺规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填写工艺卡片?21.“纤维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它对锻件性能有什么影响?22.改善大锻件内部质量有哪些措施?23.电加热方式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以下为锤上模锻部分——————24.锻件公差为何不是对称分布的?25.锻件为何要设高度公差?与厚度公差有何区别?26.锻件内圆角半径和外圆角半径大小对锻件成形和锻模有何影响?27.锻件为什么要设置模锻斜度?内模锻斜度要比外模锻斜度要大?28.为何说锤上模锻时上模型槽比下模型槽易充填饱满?29.何谓计算毛坯图?修正计算毛坯截面图和计算毛坯直径图的依据是什么?30.除考虑收缩率外,热锻件图与冷锻件图完全一致吗?31.锻模设计时为何要考虑承击面?32.确定锻件制坯工步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定?33.锻模设计时,终锻型槽和预锻型槽应如何布排?34.当有多个型槽时,型槽如何布置?布排不当会造成什么后果?35.锻模的破坏形式有哪几种?破坏的原因是什么?36.滚挤型槽轮廓根据什么来确定?在设计滚挤型槽时为何要区分滚挤坯料的状态?37.模锻工字形截面的锻件时,易出现何种缺陷?如何消除?38.开式模锻与闭式模锻的应力应变状态一样吗?39.何谓镦粗变形?何谓压入变形?两者有何区别?40.锤上模锻件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如何消除这些缺陷?41.锤用镶块模有何要求?42.所有模锻件都需要设置预锻型槽吗?43.锤上模锻锻模常设锁扣,而不用导柱导套是和原因?44.锻造结构件时,肋间距大小对肋高和肋宽度尺寸有何影响?——————————————————以下为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45.曲柄压力机和模锻锤比较各有什么特点?应用范围有何不同?46.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时,主要工艺特点是什么?适用于那些情况和零件?47.曲柄压力机上模锻和锤上模锻时,在分模位置、余量、公差和模锻斜度上的选择有哪些不同?为什么?48.曲柄压力机上模锻轴类零件时,怎样制定工步图?49.曲柄压力机在什么情况下易发生“闷车”?50.H形锻件采用开式模锻时,如何使打击力最小,成形高度达到要求,且能最省料?51.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深腔件时,为何模具上要开排气孔?52.为何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模具多采用模座加镶块式结构?————————————————以下为平锻机模锻部分——————53.试述平锻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钢锭内部组织结构怎样?
2.大型钢锭与型材有哪些内部缺陷?这些缺陷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止?
3.常用的下料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4.为什么轴向加压剪切法能提高下料质量?常用于那些情况下?
5.金属的锻前加热方法有哪几种?有色金属为什么一般用电炉加热?
6.金属锻前加热的主要缺陷有哪几种?他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止措施?
7.金属锻造温度范围如何确定?
8.锻造加热规范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采用多段加热规范?中小钢坯的加热规范如何
制定?
9.少无氧化加热有那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0.锻件冷却时常见缺陷有哪些?(裂纹、网状碳化物、白点)
11.根据锻件在锻后的冷却速度,冷却方法有哪几种?(空冷、坑(箱)冷、炉冷)
12.自由锻造工序如何分类?各工步变形有何特点?
13.“锻造比”有什么实用意义?鐓粗、拔长时表达锻造比的形式有差别吗?
14.平砧鐓粗时,坯料的变形与应力分布有何特点?不同高径比的坯料镦粗结果有何不同?
15.平砧拔长时,坯料容易产生哪些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6.实心冲子冲孔时,如何控制坯料“走样”?
17.芯轴拔长与芯轴扩孔变形有何不同?
18.如何提高拔长效率?
19.为何锻造质量优于铸件和焊接件?
20.自由锻工艺规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填写工艺卡片?
21.“纤维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它对锻件性能有什么影响?
22.改善大锻件内部质量有哪些措施?
23.电加热方式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以下为锤上模锻部分——————
24.锻件公差为何不是对称分布的?
25.锻件为何要设高度公差?与厚度公差有何区别?
26.锻件内圆角半径和外圆角半径大小对锻件成形和锻模有何影响?
27.锻件为什么要设置模锻斜度?内模锻斜度要比外模锻斜度要大?
28.为何说锤上模锻时上模型槽比下模型槽易充填饱满?
29.何谓计算毛坯图?修正计算毛坯截面图和计算毛坯直径图的依据是什么?
30.除考虑收缩率外,热锻件图与冷锻件图完全一致吗?
31.锻模设计时为何要考虑承击面?
32.确定锻件制坯工步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定?
33.锻模设计时,终锻型槽和预锻型槽应如何布排?
34.当有多个型槽时,型槽如何布置?布排不当会造成什么后果?
35.锻模的破坏形式有哪几种?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36.滚挤型槽轮廓根据什么来确定?在设计滚挤型槽时为何要区分滚挤坯料的状态?
37.模锻工字形截面的锻件时,易出现何种缺陷?如何消除?
38.开式模锻与闭式模锻的应力应变状态一样吗?
39.何谓镦粗变形?何谓压入变形?两者有何区别?
40.锤上模锻件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如何消除这些缺陷?
41.锤用镶块模有何要求?
42.所有模锻件都需要设置预锻型槽吗?
43.锤上模锻锻模常设锁扣,而不用导柱导套是和原因?
44.锻造结构件时,肋间距大小对肋高和肋宽度尺寸有何影响?——————————————————以下为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
45.曲柄压力机和模锻锤比较各有什么特点?应用范围有何不同?
46.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时,主要工艺特点是什么?适用于那些情况和零件?
47.曲柄压力机上模锻和锤上模锻时,在分模位置、余量、公差和模锻斜度上的选择有哪些
不同?为什么?
48.曲柄压力机上模锻轴类零件时,怎样制定工步图?
49.曲柄压力机在什么情况下易发生“闷车”?
50.H形锻件采用开式模锻时,如何使打击力最小,成形高度达到要求,且能最省料?
51.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深腔件时,为何模具上要开排气孔?
52.为何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模具多采用模座加镶块式结构?————————————————以下为平锻机模锻部分——————
53.试述平锻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54.试述平锻工艺的主要工步。
55.试述顶镦规则,顶镦规则说明了什么工艺条件?管坯顶镦规则有何不同?
56.试述平锻模的结构特点。
57.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卡细镶块或胀粗镶块?他们的作用是什么?————————————————以下为螺旋压力机上模锻部分————
58.请叙述螺旋压力机的工作特点。
59.试述螺旋压力机模锻工艺特点。
60.请解释并对比摩擦压力机、模锻锤、曲柄压力机滑块速度变化的示意图。
61.综合对比锤上模锻、螺旋压力机上模锻和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时锻件图的设计特点和型槽
设计特点。
62.为何摩擦压力机上模锻只宜设置单型槽,若设计两型槽时,对两型槽打击中心线有何要
求?
63.摩擦压力机的吨位为何都比较小?
64.摩擦压力机上模锻,为何可用导销导向?
————————————————以下为液压机模锻部分————————
65.液压机上模锻锻件图设计与锤上模锻锻件图设计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66.液压机上模锻锻模材料有何要求?为何可用铸钢模代替?
67.液压机上模锻时,坯料变形有何特点?
68.为何不适宜在液压机上制坯?
——————————————以下为模锻后续工序部分——————————————
69.切边凹模设计不当时,会引起那些缺陷?如何预防?
70.切边凸模能否简化?如何简化?
71.锻件冷却时会产生哪些缺陷?说明产生原因?
72.断后冷却与锻前加热产生的缺陷是否相同?如何减小应力叠加?
73.锻件第一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一些锻件需要进行调质处理?
74.白点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消除白点?
75.锻件为什么要进行表面清理?常用的表面清理方法有几种?
76.精压分几类?说明并分析精压平面产生凸起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77.精压件图与模锻件图相同吗?如果不同,那些地方不同?
78.锻件检验包括那些内容?无损探伤检验法有几种?常用来检验那些缺陷?——————————————————以下为专用锻造工艺部分——————————
79.摆动碾压易出现何缺陷?如何克服?
80.旋转锻造适用什么范围?
81.旋转锻造能锻透坯料心部吗?为什么?
82.液态模锻与压铸有何区别?
83.何谓等温锻造?何谓热模锻造?等温锻造适合在何种应变速率下进行?等温锻造为何
能改善锻件的力学性能?
84.为何要使滚锻中心线与型槽中性线重合?
85.滚锻模为何寿命长?滚锻为何生产效率高?
86.能挤压异形锻件吗?挤压时为何要特别强调润滑?
87.何谓精锻?与精压有何差别?精锻时要用模锻制坯,为何却比模锻省料?
88.粉末致密是静水压力作用大,还是塑性变形作用大?
89.粉末制备、锻造毛坯制备须注意哪些工艺条件?
名词解释: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