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测评。
4.配置性测评:是一种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测评。
5.开发性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
6.诊断性测评:是一种以了解组织人力资源现状或诊断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目的的测评。
7.考核性测评:是一种以验证是否具备素质或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二、填空1.2.3.4.5.6.三、简答1.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3)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1)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一旦实施绝不允许有丝毫变动(3)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4)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3.诊断性测评的特点:(1)测评内容相对深入(2)测评结果不宜公开(3)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4.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一、名词解释1.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效度:是指测评工具所测到的是否反映了测量目标的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评有效性程度。
3.项目分析:在编制人员素质测评量表时,首先就面临着需要挑选测评项目的问题,即哪些项目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哪些项目不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这就是项目分析。
4.内部一致性信度:具体表现为被测评者在各个题目上所得成就的一致性。
二、填空1.2.3.三、简答1.人员素质测评的认知演变:(1)从绝对的人到相对的人(2)从静态的人到动态的人(3)从孤立的人到系统的人2.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演变:(1)“黑箱理论”(2)“人—岗匹配”理论帕森斯最早提出“人—岗匹配”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和特性匹配(3)“人—组织匹配”理论3.影响信度的因素:(1)随机误差:测验内容的自身、施测过程、被测评者自身(2)受测团体的范围(3)测验的长度(4)测验的难度4.心理测评的优点(特点):(1)信度和效度高(2)标准化程度高(3)心理测评的客观性强5.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包括:(1)无领导小组:是指由一组应聘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对一个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一种集体面试方法。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南京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的性质《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人员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方法,并用于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本课程考核内容共涉及教材中九章的内容(与教材章节有所不同,请考生注意),基本涵盖了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方法。
考核的各章分别是:素质测评导论;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素质测评的原理;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心理测验方法;面试方法;评价中心技术、其他素质测评方法和素质测评的质量分析。
其余各章由于难度较大,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原理、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人员素质测评的各种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将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测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把握和理解。
最后特别提醒应考者的是,在学习本课程内容的时候,应结合大纲的要求,认真读懂教材,切莫押题猜题。
II、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二、考核要求(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1、识记:(1)素质;(2)素质的构成;(3)素质测评;2、领会:(1)素质的特性;(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1、识记:(1)选拔性素质测评;(2)配置性素质测评;(3)开发性素质测评;(4)诊断性素质测评;(5)考核性素质测评。
2、领会:(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置性素质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原则。
第一章
一、名词:
1、预测性测评:是指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时使用的主要测评技术方式的总称。
2、配置性测评:是指对员工的素质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评定员工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特点与岗位的匹配程度的测评方法和技术。
3、考核性测评:是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现状、业绩水平和工作态度等进行总体、客观、准确的评价。
4、纸笔测评:是指依据经典文献出题、考生根据要求回答经文的注释或者上下文的内容。
二、简答题、多选题
1、当代经济学把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自然资源。
其中自然资源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
2、人力资源测评包括测量和评价两个过程,评价有三个要素,定量描述、加权和价值判断。
3、人力资源测评的学科基础有:心理学、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
4、人力资源测评的特点:
测评对象的抽样性、测评内容的复杂性、测评方式的间接性、测评结果的相对性。
5、按人力资源测评的不同目的分为:
预测性测评、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考核性测评。
6、人力资源测评的功能:评定、预测、诊断反馈。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源测评包括:恢复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
第二章
一、名词
1、首要特质: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支配并影响着个体所作所为的独一无二的特质。
2、工作角色:是指由于特定环境与工作任务的不同而形成的特定工作性质与特征,这种特定的工作性质与特征要求担任角色的人要具有相应的素质条件、态度、心理特征与工作行为模式等。
人员素质测评与方法06090单选:1.岗位需求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事测评所依据的“人——职”匹配理论。
2.人事测评是了解个体特性的最有效方法。
3.绝对测评和相对测评人事测评中有两种测评方式,即绝对测评和相对测评。
4.指标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事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测评要素,测评标志和测评标度。
5. 心理测验的优势心理测验在人事测评各种方法中的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敏捷性。
科学性。
公平性。
可比性。
)6.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此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研制的成套智力测验。
编制的依据是韦氏独特的智力概念。
7. 瑞文推理测验瑞文推理测验是由巩固心理学家瑞文设计的一套非文字型智力测验。
8. 岗位职责的来源是工作描述和分析。
工作分析和描述是进行结构化面试的必要准备阶段。
9. 在面试中如何提高面试者的听力面试中关于“听”的黄金规则是:主考官提问的时间为总时间的20%,听的时间为80%,积极地听的阶段包括:①观察②记录③分类④评价。
10. 如何有效地提问要进行有效提问,主考官应当使用一些必要的技能,这样才能有利于获得重要信息而对应聘者做出评价。
(1)面试者要使用对方可懂的语言。
(2)封闭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的选择。
(3)独特的行为方面的问题和一般的理论问题(4)决定面试结构的主要问题(5)中性和建议性、判断性的文本题。
中性问题是面试中最受欢迎的,它们最可靠,威胁也最小。
11. 主考官的问题要适合职位要求,使用STAR的技术。
S指情境,T 指任务,A指行动,R指结果。
12. 施测前的准备在心理测量中,施测前的准备至关重要。
13. 源于应试者的误差这是最难控制的误差。
14. 信度的概念宽泛地说,信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
15. 效度有四种基础类型,即内容效度,构思效度,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
16. 两种准则关联效度估计方法可以有两种方法来估计准则关联效度,即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多选;1.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范畴晋升测评一般属常模参照性测评,人员录用与招聘也多属于这种测评,驾驶员录用测评属于校表参照性测评,述职、小结等写实性测评,则属于无目标测评;以测评目的与用途为划分标准,有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性测评、鉴定性测评,开发性测评与发展性测评。
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及答案
1、教学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实施内涵是什么?
A、以评价为主要目的,以改进教学为基础的系统性测评工作
B、以实现教学质量改进为主要目的,以评价为基础的系统性测评工作
C、以实现教学素质改善为主要目的,以评价为基础的个体化测评
D、以实现教学素质增强为主要目的,以评价为基础的实践性测评
答案:B
2、设计教学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关键是什么?
A、提升教师教学素质
B、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C、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
D、把握好调整学校教育教学
答案:C
3、素质测评的作用主要包括()。
A、激励
B、把握
C、调整
D、反馈
答案:A、B、C、D
4、以学生教学素质测评为例,素质测评的4个基本步骤是()。
A、认知
B、制定
C、评价
D、汇总
答案:A、B、C、D
5、什么是素质测评标准?
A、是测评项目的基位
B、是测评表现的正常范围
C、是测评形式的参考依据
D、是测评结果的比较标准答案:D
6、下列属于素质测评表示性主体的是()。
A、课堂环境
B、学习表现
C、学习情况
D、教学方法答案:B
7、素质测评的具体过程一般包括()等几个步骤。
A、收集资料
B、构建模型
C、分析结果
D、量化判断答案:A、B、C、D。
1为什么说人员素质测评已经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答:说其重要,是因为它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如招聘、培训、安置、考核、晋升等,都必须参照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
说其综合,是因为它涉及了心理学、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目前,人力资源测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公司、企业、非营利组织乃至政府机构招聘新员工、经营人力资源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2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答: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思想是“人-岗兀配”或“人-组织匹配”,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能级对应和职业发展三大基本理论。
3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答:人员素质测评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各种素质与特性,而每个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性互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其主要特点包括: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4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是不是绝对的?答:任何测评都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状况,但是任何一个测评都不可能避免误差,这主要是由测评的主观性决定的,人员素质测评毕竟是人对人的测评。
首先,测评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都由人完成,不同的人对测评目标的理解、测评工具的使用及对测评分数的解释也不同,因此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其次,被测评人员的素质是抽象模糊的,其构成相当复杂,测评的工具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人员素质测评中也存在“测不准关系”,即测评结果不完全符合对象的实际情况,往往与被测试者真实素质有一定程度的偏离。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只有相对意义,不可能百分之百精确。
此外,由于人员素质测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的,不可能掌握被测评者的全部信息,而只能采用行为抽样的方法对部分要素进行测评,并根据行为样本的测量结果来推断全部待测评内容的特征。
5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和科斯塔(McCrae& Costa)等人提出的“大五”(Big Five) 人格模型,把人格进一步统计归纳为哪五种人格特质?答:•外向型(extraversion):健谈、果断、有活力、热情、活跃等;•宜人性(agreeableness):友好、合作、真诚、愉快、利他、有感染力等;•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有责任心、有条理、坚韧不拔、公正、拘谨、克制等;•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冷静、忧郁、镇定、神经质、情绪消极、神经过敏等;•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富有想象力、有洞察力、聪明、有修养、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等。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第一节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一、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一)素质的特性:原有基础作用性、稳定性、可塑性、内在性、表出性、差异性、综合性、可分解性、层次性与相对性。
(二)素质的构成:指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二、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三、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一)相异的地方是测评所指向的范围不同: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人才素质测评是指对具有一定才能个体素质的测评,包括某些儿童测评、学生测评与人员素质测评。
(二)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指向的范围具有交叉关系,在测评理论、方法与技术上却是相同的。
第二节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一、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一)选拔性素质测评的特点:1.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
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
3.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4.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5.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二)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有利性相对平等,不是对某些人特别有利而对其他人不利。
这是保证选拔性测评结果被公众接受的前提之一。
2.公正性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致的。
要求测评者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客观的测评。
这是保证人们认为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3.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求职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4.准确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对求职者素质差异的反映要尽可能精确,误差要限于允许范围之内。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测评:是基于特定个体和群体的岗位职责及工作目标体系,借助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个人或群体的素质、能力和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与诊断,并做出量化表达和价值判断。
2、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
3、自陈量表:是一种要求被试自行报告,回答关于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或感受等问题的测量工具。
这些纸笔测验的题目涉及症状、态度、兴趣、恐惧和价值观等维度,被试则要表明每个叙述句和自己的情况相符合的程度,或对每个题目的同意程度。
4、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能学会做什么,以及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潜力如何,而不是当时就已经具备的现实条件。
职业能力倾向即指经过适当学习或训练后或被置于一定条件下时,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可能性或潜力。
5、背景调查:是由独立专业机构依托权威数据源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对被调查人提交的个人背景信息进行核查比对并形成背景调查报告以辅助委托调查人验证其真伪。
6、素质: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
7、品德测评:指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工具),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被测评者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数量或价值判断,或者直接概括与引发品德行为独特性的过程。
二、简答题1、简述按测评的不同目的,人力资源测评的主要类型。
答:⑴预测性测评;⑵选拔性测评;⑶配置性测评;⑷开发性测评;⑸考核性测评。
2、简述人力资源测评的功能。
答:⑴评定功能;⑵诊断反馈功能;⑶预测功能3、简述品德的特征。
答:⑴品德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⑵品德的内外统一性;⑶品德具有稳定性;⑷品德具有差异性。
4、简述兴趣测验的基本原理。
答:兴趣测验的基本原理:指具有一定兴趣模式的被试者更倾向于寻找特定的职业类型,并且一旦从事这种职业,被试者会比其他人适应得更好。
2023年4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60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___________是以鉴定或验证是否具备素质或者具备程度为目的的人员素质测评A.考核性测评B.选拔性评测C.配置性评测D.诊断性评测2.我国的人员素质测评在___________阶段使用“任人唯贤”和“德才兼备”方法A.建国初期B.1957~1965C.脱贫攻坚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3.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不应低于A.0.5B.0.6C.0.7D.0.94.项目难度Р值取____________时,项目最能区分出被测评者的差异性A.0.1B.0.2C.0.5D.15.瑞文标准推理测评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__的不同职业、国家、文化背景的人A.6岁以下B.7~18岁C.18~70岁D.6~70岁6.加州人格量表适合____________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正常人A.6岁以上B.13岁以上C.15岁以上D.18岁以上7.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测量说谎和掩饰性的是A.内外倾量表B.情绪稳定性量表C.精神质量表D.效度量表8.主题统觉测验由____________张内容颇暧昧的黑白图组成A.10B.20C.30D.509.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测验____________时不具有较高效度A.综合分析C.团队合作意识D.语言表达10.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的评定,__________法要求评价者根据被测评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对其行为判断与计分A.十分制B.百分制C.二级判断计分D.行为判断计分11.文件筐实验的进行一般需要A.30分钟B.45分钟C.1-2小时D.2-3小时12.文件筐实验的测评结果评价不包括A.考官培训B.评分表设计C.评价结果的内容D.评价结果的判断13.角色扮演法的主要测评要素不包括A.理解能力B.模仿能力C.创新思维能力D.相似度14.角色扮演法的实施准备不包括A.主考官的培训B.安排场地及其他必要设施C.通知被测评者D.宣读指导语15.关于管理游戏阐述错误的是A.操作/参与性强B.成本低C.适用高管选拔培训D.辅助性测评工具16.测评者在测评开始对被测评者形成的第一印象进行轻易判断是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测评思维习惯D.比较误差17.洋葱模型图的最外面是A.技能B.自我概念C.特质D.动机18.____________是根据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开发胜任力模型的建模方法A.访谈法B.标杆研究法C.问卷法D.测验法19.按____________可以把面试分为压力面试和非压力面试B.面试者构成C.面试进程D.控制方式20.____________是面试官对被面试者的一种主观的、片面的认识和态度A.晕轮效应B.文化噪音C.序列位置效应D.偏见与定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090人员素质测评一、人员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认知人、评价人。
马克思说,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素质是指个体在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三、素质的特片:1.素质的基础性;2.素质的稳定性;3.素质的可朔性;4.素质的内在性;5.素质的表出性;6.素质的差异性;7.素质的综合性;8.素质的可分解性;9.素质的层次性与相对性:核心素质是基本素质的基础,基本素质又是生成素质的基础。
四、个体素质一般划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大类。
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健康状况的总和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
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等。
五、素质测评: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评鉴。
人同素质测量用间接的办法。
六、素质测评的功能;第一,甄别和评定功能;第二,诊断和反反馈功能;第三,预测和激励功能。
七、绩效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
八、绩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工作效率;第二,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
第三,工作效益。
九、绩效评估的定义。
绩效评估,是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
对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本职工作或履行职务的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人事活动。
十、绩效评估的目的;一是确认员工个体的绩效品质,二是确认相同岗位或同一能级的员工之间的绩效差异,三是试图找出影响员工业绩的因素和提高业绩的方法,从而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帮助。
十一、绩效评估的作用;第一,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供依据;第二,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第三,为人员培训提供方向;第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十二、绩效分析方法;1.产品分析法,2.时间分析法,3.经济分析法,4.事故分析法,5.相关分析法,6.比较分析法十三、人员测评方法也包含在其概念中,即测量与评鉴。
江苏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及答案解析1.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
A.素质B.性格C.学历D.履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体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人的知识、技能、个性和内驱力等。
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素质和绩效,特别是高绩效水平密切相关.素质的差别最终体现在工作绩效高低的不同上面。
素质表现与一定的情境因素相联系.具体来说,这些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角色、岗位性质、职责、组织环境、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高素质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绩效。
P22.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
A.性格B.智商C.情商D.意志【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性格是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P83.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埃德加·沙因提出的人性假设是()。
A.“经济人”假说B.“社会人”假说C.“复杂人”假说D.“自我实现人”假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埃德加.沙因(Edgar H. Schein)提出的。
P544.心理学中把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
A.素质B.能力C.资力D.潜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心理学中把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并且表现在掌握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上的差别,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训练条件、学习条件和时间等),人与人之间在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快慢”“深浅”“难易”以及“巩固程度”上的差别。
P585.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特质或因素是神经质、精神质和()。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名解、选择、填空人员素质测评:狭义的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人事考核等多种手段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还包括企业的测评制度。
“自我实现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又称“自动人”,它是阿吉利斯、马斯洛、麦格雷戈尔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人性观。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
“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的转化,对它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也叫人员素质测评要素,是指能反映测评对象的测评深度和广度的一系列质量检测点,它实质上是用人准则的具体化。
测评结果的转换:就是运用某种转换方法对原始分数(汇总值或平均值)进行调整,形成种种不同的分数形式,以克服原始分数的弊端。
效度:一个测验在测量某项心理特征时所具有的正确程度。
即测评的有效性,反映了运用某种技术得出的测评结果所真正衡量被测评对象的准确和真实程度。
信度:又称可靠性,主要测量测评的一致与稳定程度。
若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的测评,结果大体一致,则说明测评结果稳定可靠,信度高。
笔试法:是让被测评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然后由主测评人根据其解答的正确程度予以评定成绩的一种测评方法。
面试法:又被称为口试、面审、面谈等,是主测评人经过事先精心设计,在选择的特定场景下与被测评者面对面地交谈并进行观察,由表及里地测评被测评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相关素质的测评方法。
社会称许性:指被测评者在作答时,故意按照社会评价标准中被认为好的或积极的特征做出回答。
投射测验:是向被测评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测评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的结果,就可以推断他的某些个性特征。
在这里,刺激情境对决定被测评者的反应并不重要,它的作用只是像银幕一样,被测评者把他的个性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来。
人员素质测评第一章(填多)1、人的素质主要由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部分构成(单)2、素质可塑性:个体的素质是在传、外界响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个体可通过后天开发和内化而改变和发展素质,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单)3、素内在性:素质虽然客观存在于所有个体身上,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请的,所以具有隐蔽性和抽象性。
素质内在性的载体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
素质的内在性也决定了素质能不能进行直接测评,需要借助其他手段和工具进行间接测评。
(单)4、素质表出性:素质具有内在的隐蔽性和抽象性,但它总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
(单)5、素质差异性:个体的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绩效中。
无论是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比较,还是不同个体的同一素质比较,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填)6、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素质模型主要有素质冰山模型、素质洋葱模型和素质五结构模型。
(单)7、美国著名社会习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
(单)8、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在深入研究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
(单)9、“素质洋葱模型”把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的个性。
(多)10、素质五结构模型认为,素质一般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多)11、目前人员素质测评大多针对的是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性格因素、动力因素、品德因素和情商因素这六个方面。
(单)12、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些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单)13、性格是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单)14、价值观、动机、兴趣都是动力因素。
其中价值观是层次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因素。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和方法——06090一、单项选择题1.具体的测评过程就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行为事实),再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测评的目标系做出数量的表征值和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和推断某些结论。
显然,前一部分主要是“测”的工作,而后一部分主要是“评的工作。
2.这里的认识不是仅凭测评主体的感性经验,而是积极地借助于一定的测量评价工具,把最终的比较和判断建立在对客观的行为事实和特征信息的收集、测量和分析上,并且把分析判断的结果,采用语言或分数的形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转化和解释,由此反映被测评者有关特性的客观情况。
具体的方法有(直接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比较分类;因果关系分析;因素分析;典型分析;理论分析;黑箱分析;移植分析;仿真分析;工作分析;强度测定;疲劳没定;定员定额;效益测量等)3.配置性测评中所谓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整个测评的(中心和目的)上。
4.配置性测评中所谓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测评的(标准上)。
5.配置性测评中所谓严格性主要体现在测评的(标准和组织实施中)。
6.配置测评中所谓准备性主要是指此类测评是在人事管理过程的初始阶段进行的,在整个工作系统流程中有准备工作的性质。
7.在人事测评活动中,最常用的就是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和某种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素质水平)。
8.(人事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
9.提前收集的测评数据包括(测评对象的基本信息),还有以前(已测得的信息)或个体档案中可以为当前测评提供参考的信息。
10.要预先确定本次人事测评应在(机构改革、人员配置和变动、员工激励、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建设等诸方面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
11.准备阶段具体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确定测评目标;收集必要的测评数据;成立测评小组;制定测评方案)12.制定测评方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被试范围;设计和审查人事测评项目的构成体系;编制或修订人事测评参照标准;选择测评人员;选择相应的测评方法和测评辅助工具。
填空选择1、素质大体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三大类。
心理素质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社会素质)是后天的。
2、(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做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
3、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包含在概念自身中,即(测量)和(评价)4、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主要有(纸笔测验)、(“评价中心”技术)、(面试)、(人员评定)四类。
5、人员素质测评主体包括(主持测评者)和(测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6、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对(个体心理现象)的测量。
7、心理测量测查对象具有(内在性)(隐蔽性)、和(无形性)等特点。
8、在严格的一项人员素质测评都会存在误差,这是由测评的(主观性)决定的。
9、(人的素质)是个体实施社会行为的基本条件和潜在能力。
10、(人才资源配置)是人才资源的基础工程。
11、察举主要是指(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
12、察举制度用来测评人才的方法有许多,进两汉就有常科:(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
13、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一种选拔人才的举官制度。
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14、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5、鉴于九品中正的选人制度的弊端,(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
16、(武则天)是开武举,在众多科目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
17、(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终于颁布废除科举的命令。
18、科举制度的特点是:(不拘门第)、(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19、人才测评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先古时代)。
20、三国时魏人刘劭所著的(《人物志》)对人才测评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论述,被认为是中国心理学经典。
21、考评人才的方法有(用工具测评智力)、(用自然观察法以判断人才)、(用旁敲侧击法以判断人才)、(用实践考察法来判断人才)。
22、我国古代使用的测评技术有(口试)、(纸笔测验)和(作业测验)。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措施考核目旳(考核知识点、考核规定)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一)素质测评旳基本概念1、识记:(1)素质:指个体完毕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有旳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旳基本与主线因素。
(2)素质旳构成:素质构造旳基本划分,涉及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3)素质测评: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旳措施,收集被测试者在重要活动领域中旳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旳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旳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旳表征信息引起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旳过程。
2、领略:(1)素质旳特性:①基本作用性,②稳定性,③可塑性,④内在性,⑤表出性,⑥差别性,⑦综合性,⑧可分解性,⑨层次性与相对性;(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旳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相比,只有一字之差,大同小异.相异旳地方是测评所指向旳范畴不同,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旳指向旳范畴具有交叉关系.但是,它们在测评理论、措施与技术上却是相似旳.(二)素质测评旳重要类型1、识记:一.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旳旳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常常要用到旳一种素质测评。
二.配备性素质测评:以合理人事配备、人尽其才、才得其用旳目旳进行.三.开发性素质测评:重要目旳是开发人员素质,有针对性地挖掘人旳潜力、发挥人旳特长,从长远旳角度启发和引导员工发展.四.诊断性素质测评:是以理解素质现状和素质开发问题为目旳旳素质测评,从测评方面找出有关因素,协助公司解决现实问题.五.考核性素质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与否具有或者具有限度大小为目旳旳素质测评,常常穿插在选拔性素质测评与配备性测评之中.2、领略:(1)选拔性测评旳特点:①强调测评旳辨别功能,②测评原则刚性最强,③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④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⑤测评成果是分数或级别;(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旳基本原则:①公平性②公正性③差别性④精确性⑤可比性原则;(3)配备性素质测评旳特点: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4)开发性素质测评旳特点:勘探性,配合性,增进性;(5)诊断性素质测评旳特点:①测评内容十分精确或者十分广泛,②测评过程追根究底,③测评成果不公开,④测评具有较强旳系统性;(6)考核性素质测评旳特点:①测评成果重要是提供证明或证据鉴定求职者素质,②侧重于求职者既有素质旳价值与功用,③具有概括性,④测评成果有较高信度和效度;(7)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旳原则:全面性,充足性,可信性,权威性和公众性原则。
江苏2022年01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及答案解析1.人的素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
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C.社会素质D.智力素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人的素质十分复杂,它构成一种系统层次结构。
人的素质主要由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部分构成。
P22.“素质洋葱模型”把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
A.动机和个性B.知识和技能C.态度和价值观D.自我形象和技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素质洋葱模型”把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和个性,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自我形象与价值观、态度知识与技能。
其中,动机是推动个体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个性是个体对外部环境及各种信息等的反应方式、倾向与特性;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其自身的看法与评价;社会角色是个体对其所属社会群体或组织接受并认为是恰当的一套行为准则的认识;态度是个体的自我形象、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知识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是个体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
P53.我国古代开始实行科举制的时期是()。
A.宋元时期B.唐宋时期C.明清时期D.隋唐时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封建地主势力的日益上升.他们开始寻求政治地位和权力。
为适应这种需要.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加强封建集权统治.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以科举的方式来选拔官吏。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获得了长足发展.实行公开报考、择优录取.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因为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试、做官三件事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使得无数的读书人为了科举而苦读终身.所以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P344.“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
A.梅奥B.道格拉斯·麦格雷戈C.弗雷德里克·泰罗D.马斯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 Taylor)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具体的测评过程就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行为事实),再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测评的目标系做出数量的表征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和推断某些结论。
显然,前一部分主要是“测”的工作,而后一部分主要是“评的工作。
2.这里的认识不是仅凭测评主体的感性经验,而是积极地借助于一定的测量评价工具,把最终的比较和判断建立在对客观的行为事实与特征信息的收集、测量和分析上,并且把分析判断的结果,采用语言或分数的形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转化与解释,由此反映被测评者有关特性的客观情况。
具体的方法有(直接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比较分类;因果关系分析;因素分析;典型分析;理论分析;黑箱分析;移植分析;仿真分析;工作分析;强度测定;疲劳没定;定员定额;效益测量等)3.配置性测评中所谓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整个测评的(中心与目的)上。
4.配置性测评中所谓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测评的(标准上)。
5.配置性测评中所谓严格性主要体现在测评的(标准和组织实施中)。
6.配置测评中所谓准备性主要是指此类测评是在人事管理过程的初始阶段进行的,在整个工作系统流程中有准备工作的性质。
7.在人事测评活动中,最常用的就是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素质水平)。
8.(人事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
9.提前收集的测评数据包括(测评对象的基本信息),还有以前(已测得的信息)或个体档案中可以为当前测评提供参考的信息。
10.要预先确定本次人事测评应在(机构改革、人员配置和变动、员工激励、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建设等诸方面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
11.准备阶段具体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确定测评目标;收集必要的测评数据;成立测评小组;制定测评方案)12.制定测评方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被试范围;设计和审查人事测评项目的构成体系;编制或修订人事测评参照标准;选择测评人员;选择相应的测评方法和测评辅助工具。
)13.测评人员,也称主试,是测评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测评结果的好坏除了与(测评项目结构、测评标准、测评方法)以及一些其他组织保证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广大主持测评的工作人员的质量和数量。
14.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观察仪器可将观察法分为(间接观察和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不借助任何(仪器和手段)而只凭人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间接观察则借助(眼动仪、高速摄像机、采访机)等仪器进行观察记录。
15.投射测验主要用于对(人格、动机)等内容的测量。
投射测验要求被试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做出描述或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试的某些心理或行为方式的特性。
16.(角色扮演测验)就是一个典型的模拟情景测验。
17.人事测评指标通过测评要素、测评标志与测评标度的形式,把(测评对象)物化为指标内容或条目式要素,把(测评标准物)化为测评标志与标度,使测评对象与测评标准联结下来,进行比较与评定。
18.人的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不是任意堆积的,而是一个依据(一定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9.瑞文推理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设计的一套非文字型智力测验。
20. 文书能力测验是专门了解个人打字、速记、处理文书和联系工作的能力,适合于科室和文职人员能力测量,常用的是(“明尼苏达文书测验”“一般文书测验”)两个测验;21.通常将(评价中心)定义为通过一系列科学测评手段对候选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评价的活动和方法。
22.(评价中心的报告)正是实施评价中心的目的所在。
23.评价中心包括一系列的模拟练习,可能还会加上其他一些补充方法,如面试和心理测试。
其核心内容是(模拟练习)因为只有这样参与者才有机会展示与工作有关的行为。
24.绩效评估系统的目标就在于准确地对组织中的各个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
25.在理想的情况下,(绩效管理系统)将会确保组织内的所有活动都支持组织的发展规划。
26.在绩效评估中,考察(信度)的个重要指标是评价者间信度,即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的个体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27.绩效评估的信息来源包括(上级管理者;同事;下属;被评价者本人;顾客)28.绩效评估的误差包括(偏见误差;对比误差;分布误差;晕轮误差;)29.应试者的(生理状态;应试情绪;应试动机;反应倾向)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30.从测验的题型来看,就有(是非题;选择题;配对题;排列题;图解题;改错题;计算题;填充题;问答题)等若干种形式。
31.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总是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一组行为来达到代表总体行为的目的。
为了保证行为样本能够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能反映个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样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二是行为样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32.测验的难度取决于(每个测验项目)的难度,而测验项目的难度是通过该项目的(百分率)来决定的。
33.在心理测量中,(施测前的准备)至关重要。
34.心理测量的误差包括(源于测量工具的误差;源于测量实施过程的误差;)35.(源于应试者的误差)是最难控制的误差。
36.(反应定势)是指应试者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测验项目做出反应,使得我们无法正确判别应试者的真实能力水平。
37.(效度)是测评的有效性,指实际测评到所要测评的实物的程度。
38.(表面效度)是指测评工具在使用者或被评估者看来,直觉地认为它在测量什么,是否测到了所要测量的东西。
39.测评指标量化的关键一环就是(加权分配)40.如何来科学直观地表示人事测评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科学决策)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测评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方面,其中身体素质主要是指身体健康状况和体力,心理素质主要是指智力和能力素质、品德素质、认知水平及其他一些个性素质,如(兴趣、动机、气质、性格)等等,这也是人事测评的研究对象。
2.人事测评的研究对象即被测个体的各种特性,而理论知识基础是指(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系统工程学、信息科学、预测技术科学)等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3.在操作与运用鉴定性测评时应注意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充足性原则;可信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4.人事测评的主要作用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三个方面。
5.人事测评的目的可以概括成(选拔;培训;考核;职位调动;)四个方面。
6.人事测评的基本范畴(①以测评的内容为划分标准,有智力(能力)测评、人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动机测评和工作绩效测评等几类;②以测评范围为划分标准,有单项测评和综合测评等;③以测评的主体为划分标准,有自我测评、他人测评、个人测评、小组测评、上级测评、同级测评与下级测评等;④以测评客体为划分标准,有干部测评、管理人员测评、工人测评等;⑤以测评事件为划分标准,有日常测评;单元测评;期中测评;期末测评;定期测评与不定期测评等⑥以测评结果划分为标准,有分数测评、评语测评、等级测评以及符号测评等⑦以测评活动性质为标准,有动态测评与静态测评等⑧以测评目的与用途为划分标准,有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性测评、鉴定性测评、开发性测评与发展性测评。
)7.岗位需求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事测评所依据的“人一职”匹配理论,即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
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
8.所有人事测评都有4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和测评结果反馈阶段)9.问卷法的类型如果按答题范围划分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形式。
10.问卷法的类型还可以按出题方式和功能等标准来划分。
如果按出题方式划分,有(图画式问卷和文字式问卷)两类。
11.按问卷法的功能划分也有两种类型即(收集资料型的问卷法;测量某些特性的问卷法。
)12.投射测验的主要特点(非结构性;掩蔽性;整体性;)13.人事测评领域里经常用的行为模拟测验有(情景压力测验和模拟情景测验)两种。
14.人事测评有两种测评方式,即(绝对测评和相对测评)。
15.一个完整的人事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测评要素;测评标志;测评标度;)16.测评标志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它表达的内涵来看,有(客观式;主观式;半客观半主观式)三种。
17.现行的测评标度的形式大致有(等级式、数量式、符号式、数轴式、图表式;综合式)18.目前常用到的有(三等级标度、四等级标度、五等级标度)。
19.所谓数量式标度是指直接以分数来提示测评标志水平变化的一种刻度。
它有(连续区间型和离散点标型)两种。
20. 测评指标的制定原则。
(①测评对象要明确②测评内容设计要合理③措辞通俗易懂,表达清晰。
④测评标志含义要尽可能量化。
⑤测评指标体系要独立而完整。
)21.所谓工作描述主要包括(职务名称;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聘用条件;)22.胜任力的模型包括(冰山模型;胜任力的通用模型;其他胜任力模型;)23.心理测验有5个要素(行为;样组;标准化;难度客观测量;信度;效度;)24.进行心理测验的一般原理是(差异性;可测性;结构性;)25.心理测验的优势主要有(敏捷性;科学性;公平性;可比性;)26.决定人格的3个基本因素(内外倾性;情绪性;心理变态倾向;)27.16种人格特质分别是(乐群性、聪颖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28.Costa和McCrae将人格特质归类为(亲和性、责任意识、外向性、情绪敏感性、开放性)5大类。
29.从实践出发可以把面试分成两类(维度化面试;简历化面试;)30.工作说明书中应该能够反映出受试者的【知识(K)、技能(S)、能力(A)和其他素质(O)】31.面试类型包括(行为面试;情景面试;结构化面试;)32.应聘者的类型包括(虚张声势者;怀疑者;沉默型;朋友型;)33.绩效评估目标可为(发展规划目的;人事管理目的;员工开发目的)34.能够被感知到的公平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程序公平;人际公平;结果公平;)35.绩效评估中的比较法包括(排序法;强制分布法;配对比较法;)36.平衡记分卡从四个不同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考察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账务视角;顾客视角;内部运作流程视角;学习和成长;)37.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
(S表示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表示可测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A表示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R表示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表示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