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治理机制与政府审计变革
- 格式:pdf
- 大小:260.04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审计工作的现状与转变◊潘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与国家监督体系正在重构优化。
伴随着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发挥其监督职能,并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治理,面临诸多的变革与挑战。
当前审计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从重数量体量的飞速发展,逐步转型为注重质量与效益的稳步发展。
审计工作的思路对象、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
目前的审计工作与“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对象方面《审计法》进行了数次修行从最初的“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到增加“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表述,再到近期《审计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利规范运行”的表述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对象、范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一直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目标,然而多年以来.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审计阶段,真正实行的效益性审计少之又少。
这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不够健全有着直接关系。
审计人员的思路主要聚焦财务情况的真实性和大量违法违规问题.审计成果效果也很显著:目前审计的思路上,对于体制机制运行、政府管理体制的健全、国有企业治理及风险隐患等方面揭示还远不够;同时,面对审计对象的广泛程度与全覆盖审计的推广,审计力量十分有限,原先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与部分国有企业这些“关键少数”,部分利用公共资源的社会民间团体及其他机构、国有企业的境外资产等审计对象,则大多属于未曾审计的真空状态。
审计思路与审计对象222020年第六期实务♦2020-06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
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管理创新思考杭州市审计局 韩伟摘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待国家审计,为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的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审计发展规律和推动国家审计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视角和平台。
审计管理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保障,探讨如何优化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剖析了现行审计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计划管理科学性以整合审计业务链、引入矩阵型项目组织结构以增强组织灵活度、构建审计整改信息管理系统以强化审计质量监督等审计管理创新设想,以期国家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
关键词:国家治理 审计管理 创新国家治理是指通过配置和运作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1。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就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的落实,进而在改善国家治理、实现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待国家审计,就为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的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审计发展规律和推动国家审计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视角和平台。
国家治理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一种范式转换,内涵了国家和社会运行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
这在客观 1 刘家义.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 中国审计, 2011(16):03-11上要求国家审计坚持创新,自我完善,将审计法规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文化、审计队伍、审计技术方法等要素进行协调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切实发挥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监督控制系统的作用。
国家审计机制创新:审计委员会的地位作用职能定位与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家审计机制的创新是我国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审计委员会作为国家审计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审计委员会在监督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地位和职能定位直接关系到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和效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审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审计委员会作为新兴的审计监督机构逐渐兴起。
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对于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审计委员会在审计监督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突显,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
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审计委员会建设、健全审计监督体系,对于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委员会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定位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审计委员会在国家审计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审计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审计委员会作为国家审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作用和职能定位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委员会可以有效地监督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的财务活动,保障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
审计委员会还可以帮助国家领导人更好地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政策建议,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国家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更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审计委员会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定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制度创新和未来展望,对于推动国家审计机制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创新模式思考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国家治理体系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衍进,人类社会已跨入大数据时代门槛,本文主要研究大数据技术对国家治理带来的影响,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探讨国家审计因应大数据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发挥作用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大数据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由此提出。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目标,其中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个层面的现代化,这是我国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其中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治理方略构成的,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社会的、历史的,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是党因应新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国情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目标。
二、大数据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一)大数据概述。
2011年6月,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了《大数据:下一个竞争、创新和生产力的前沿领域》的研究报告,首次较为明确的宣布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而随着大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向“立法型”转变——文献阅读报告一、引言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
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审计机关。
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其国家审计的体制亦有很大的差别。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体制,于1983年建立,初期就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的审计体系在建立政府审计制度的初期,采取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部门的行政模式,这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是相适应的。
当时我国的政府审计实质上是政府部门的“部审计”,而非对政府的外部独立审计,即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审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我国政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的执行上来。
此时,国家审计机关与同级政府就存在着审计与被审计、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样我国“部审计”的行政模式独立性差的特点就变得尤为突出。
负责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及预算情况进行审计的国家审计机关,自身却又要归其领导,审计监督的围和力度肯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当政府的某些行政活动有悖于法律或者存在短期行为时,当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与部门利益或地区利益产生冲突时,由于国家审计机关不具有实质的独立性,所以很难对政府活动和政府行为进行公正的审计监督,很难客观评价政府业绩并对其权力形成制衡。
研究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994年我国颁布《审计法》,对审计体制又进行更具体的规定。
2006年2月全国人人常委会虽然对《审计法》进行修正,却未真正触动我国的审计体制。
我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在长久的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做出了努力,但是审计制度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国家审计要从传统的审核监督逐渐发展为协助政府加强问责、坚定反腐、增进绩效、促进透明、达到善治;国家审计要从单纯审查财政、财务收支到关注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推动制度创新和机制转变。
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应当与时俱进,尽快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改变工作方式,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通过对基层地方政府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有效发挥“国家治理”的作用1如何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国家治理的手段就是通过合理的权力配置,使各个公共权力机关有效地履行职责。
而国家权力合理配置的关键就集中在权利的制约上。
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督控制系统,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算执行审计更是国家审计的“生命线”和“常青树”。
著名预算专家希克认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
基层审计机关要紧紧抓住预算执行审计这个“牛鼻子”,不仅要关注预算执行的“合规性”,还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进度和执行程度的审计。
通过细化预算执行审计,增强财政透明度,促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从财政监督层面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
政府部门掌管权力的官员应当时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办实事。
但是由于权力的管理者———政府官员和权力的所有者———人民,由于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会造成部分政府官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
在这一点上,我国开创了国外所没有的审计类型———经济责任审计。
近三年来,我国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对10.4万民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者,较好地起到了权力的制约作用。
基层审计机关要在原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影响。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审计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有哪些呢?(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3月召开的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指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是要“依法、独立、专门去预防、揭示、查处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问题”,“促进其他各个系统的功能平衡,使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
”国家审计注重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敏锐的感知风险,及时发现影响国家安全的问题。
通过审计预防、揭示危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隐患,及时查处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事项中存在的问题,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乱纪活动,使我国政治长治久安,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社会安定团结。
(二)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国家审计是对监督职能的再监督。
我国的财政、工商、税务、海关、质检等部门,其职能属性中本身具有一定的监督职能,但是,政府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失误甚至错误,其中甚至不乏有滥用权力、腐朽的行为,这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国家审计通过权力制约权力,曝光政府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将审计结果提交给纪检、监察、司法部门,通过审计整改对政府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它降低了监督主体和权力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审计和纪检、监察、司法部门等监督部门共同铸就了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有效地维护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高效廉洁政府近年来,政府绩效审计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审计通过绩效审计促使政府部门更加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
腐朽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国,腐朽现象的存在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影响,任其发展很可能动摇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
政府审计论文题目一、最新政府审计论文选题参考1、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2、建立健全政府审计问责机制研究3、政府审计人员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4、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5、政府审计信息披露质量及其评价研究6、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环境变迁与职责重构7、利益冲突与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8、论政府审计问责制9、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10、政府审计之职能与特征:国家理论视角的解说11、政府审计效能与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关系研究——基于审计年鉴数据的统计和实证研究1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审计绩效评估指标构建13、公共审计服务治理理念与政府审计机制创新14、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实现机制15、无影灯效应原理与我国政府审计监督16、论善治政府治理理念下政府审计职能的变革——基于政府绩效评价视角的分析17、政府审计处理处罚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制度冲突理论架构18、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19、政府审计是否发挥了“免疫功效”?——基于政府审计质量的实证分析20、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二、政府审计论文题目大全1、重大自然灾害后的政府审计行为研究2、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一个分析框架3、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4、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5、市场化进程与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6、以安全性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专题研讨会综述7、政府审计效能与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关系研究——基于审计年鉴数据的统计、实证研究8、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环境10、审计绩效、审计治理结构与对政府审计制度效率的比较因素分析11、政府审计、媒体监督与财政安全12、建设性审计论纲——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13、对我国政府审计研究的反思14、政府审计新领域: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15、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16、基于受托责任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17、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及其规制研究18、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目标与对象19、协同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管理研究20、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的动态协调和制度优化三、热门政府审计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论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调2、中美两国政府审计制度的比较与借鉴3、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4、政府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能弱化及其修正和创新5、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审计公告制度——基于政府审计信息产权视角的分析6、政府审计资源整合与利用问题研究7、宪政价值与政府审计良治启示8、美国政府审计发展及其启示9、政府审计变革:一种假说10、政府审计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11、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源于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结果执行情况的经验数据12、问责与绩效评价:政府审计职能创新解读13、政府审计体制改革原则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4、完善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的思考15、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6、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7、论我国政府审计的几大关系——兼论中国政府审计特色18、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19、基于免疫系统理念的我国政府审计管理体制初探20、如何协调政府审计与媒体监督的关系—以救灾资金管理为例四、关于政府审计毕业论文题目1、政府审计2、政府审计3、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4、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评价模型——兼论我国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改革5、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6、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审计特征研究7、深化政府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治理机制8、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9、政府审计结果公开机制评析10、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11、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基于政府审计信息产权视角分析12、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与中国政府审计体制选择13、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14、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政府审计变革初探15、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和作用路径16、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17、政府审计与政府责任机制18、审计的本质、职能与政府审计责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角的分析19、政府审计二十年来实践成果之经验研究20、政府审计职责及其发展展望五、比较好写的政府审计论文题目1、论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2、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问题研究3、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研究4、政府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研究5、政府审计对预算违规的作用:抑制还是诱导?——基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的实证研究6、连续审计在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中的运用研究——基于系统性风险监控的视角7、德国、日本政府审计制度及其比较、评析8、政府审计成本控制和绩效提高9、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之关系10、政府审计“杀毒”功能与国家经济安全11、政府预算与政府审计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12、论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13、论我国政府审计实践中的几个关系问题14、金融创新与审计监督——兼论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15、契约规制下政府审计“屡审屡犯”问题研究16、论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及途径17、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政府审计18、政府审计如何协调与媒体监督的关系——以救灾资金管理为例19、政府审计资源整合与利用——基于审计服务价值链视角分析20、对我国政府审计1990至2003年开展审计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与思考。
审计体制改革[ [我国GJ审计体制建立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随着我国经济跨入新的历史进展阶段,审计体制需要改革创新。
当务之急是,审计理论工XX和实务工XX应当对我国审计体制20年的实践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解放思想,大胆探究,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明确审计体制的改革走向,理顺审计体制的创新思路,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笔者认为,在探究我国审计体制改革走向这个问题上,有着宽广的思维空间。
一、现行审计体制20年的实践经验,为审计体制改革走向的选择提供了第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审计体制是“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GJ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RM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RM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我国将审计机关设在政府内部,在政府首长的领导下实施审计监督,属于行政型审计体制。
20年审计的成功实践,极其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进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但现行审计体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审计机关在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由于地方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福利待遇等都依附于地方政府,尤其是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调动、奖惩都取决于地方政府,导致实施审计监督的主体与被审计监督的对象共处在一个利益主体之内,同时接受同一首长的领导。
这就使审计机关的同志常处于矛盾之中,审计机关对某些涉及地方政府利益的审计事项不得不采取“回避”、“让步”态度,在作出审计处理时,不得不考虑地方政府首长的“意向”,作出有利于地方利益的选择。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利于审计事业的健康进展。
我国现行审计体制20年的实践经验,为审计工XX探究今后审计体制改革走向提供了宽广的思维空间,可以大胆地设想如下:设想之一:将审计机关从政府序列中划出,隶属人大领导,以提升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