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八年级语文下册 10《组歌》学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1.09 KB
- 文档页数:4
《组歌》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组歌》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组歌》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一部分,《组歌》是一首经典而优美的合唱曲。
本文将介绍一份名为《组歌》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曲。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组歌》的曲调、歌词和情感表达。
2.通过分组合唱,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心。
4.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
2.学生个性语调培养和音程把握。
3.合唱的协调性训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首先,让学生听一听《组歌》的音乐。
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首歌曲,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随后,让同学们一起唱一遍《组歌》的前两段,以便熟悉曲调和旋律。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别练习《组歌》一段,在分组训练时,老师可以侧重指导学生音阶的掌握、各个音的发音和情感表达。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互补,提高协作效率。
在练完一遍后,要求每组选出代表来完成一遍组合合唱。
老师可以上台给班级示范一遍,指导同学们在节奏和情感表达上注意统一。
3.完整演唱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将学生组织在一起,一起演唱完整版的《组歌》。
在演唱上,鼓励学生在情感表达和声音配合上更加协调自然。
同时,要求班级统一一下服装,以增强文化氛围。
4.深入理解在结束演唱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组歌》的文化宣扬和哲理内涵。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歌词来比较深入地理解其中所传递的正面的价值观和意义。
五、总结在学习《组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体和团体方面的训练,增强了音乐表达能力,加深了对正面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文化自信心的塑造,从而全面提高个体音乐素养的发展和学习效果的体验学习《组歌》的过程不仅是一次音乐素养的训练,更是一次文化内涵的探究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10 《组歌》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
2.领悟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3. 理解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
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3.检查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三、听读《浪之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
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
思考:(1)“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分别唱出了怎样的歌?(2)听读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浪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浪之歌》中海浪具有什么样的情怀?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3)美读技巧: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
四、自主学习《雨之歌》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现在,请大家自主学习《雨之歌》,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感知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体味情感。
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进入情境。
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形象——情感——3.思考:(1)《雨之歌》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2)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五、研讨探究,深入理解1.你知道在本文中,浪和雨各代表着什么形象吗?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组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3、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2、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纪伯伦的资料和写作背景,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美丽的浪、轻盈的雨,(出示浪和雨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给大家说说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看看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看到海浪、看到细雨时,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活动任务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领悟诗中形象的情感内涵。
3、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多媒体实物投影给课文作批注的情况。
2、展示作者名片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展示背景资料:纪伯伦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
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
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
10 《组歌》【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
2.领悟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3. 理解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及海浪和雨的形象。
难点: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现实世界中,人会唱歌,鸟也会唱歌,那么其它的动植物或一些物象会唱歌吗?而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却唱出了一曲《浪之歌》《雨之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一下作者为它们唱出了怎样一首歌吧!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
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3.检查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三、听读《浪之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
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
思考:(1)“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分别唱出了怎样的歌?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2)听读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浪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浪之歌》中海浪具有什么样的情怀?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3)美读技巧: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
四、自主学习《雨之歌》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第10课组歌【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妙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15分钟预习课文,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勾画重点字词和品味精美的句子。
(2)课堂探究:5分钟课前检查,8分钟合作探究,20分钟展示点评,7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一。
走进作者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黎巴嫩文坛骄子。
他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中坚和代表。
【自学导航】1.检测,注音。
炽热( ) 祷词( ) 执拗( ) 俊俏( ) 衷情( ) 馈赠( ) 憔悴( ) 真谛( ) 天穹( ) 璀璨( ) 镶嵌( )翱翔( )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 )2.解释下面词语。
(1)():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2)(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3)():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4)():傲慢的气势逼人。
3.朗读《浪之歌》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4.朗读《雨之歌》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雨【合作探究】一、朗读《浪之歌》思考1.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划分结构)2.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你印象中海浪一样吗?3.结尾:“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4.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二朗读《雨之歌》探究雨的形象1.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2.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借雨歌颂了什么?3.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根据第三段文意回答。
组歌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玉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2)四人小组,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3)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画面,并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示例: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银白的浪花冲向海岸,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海岸上一下子凉爽了许多;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海浪亲吻海岸的情形,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细腻;在《浪之歌》中,我看到了海浪陪伴美人鱼跳舞的情形,它的舞姿是那样轻盈;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细雨洒向大地,大地开始呈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美景;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一夜春雨之后,乱红摇曳,“花重锦官城”的壮美景象;在《雨之歌》中,我看到了干渴的禾苗饱饮甘霖时绿意盎然的情形;..2.品读课文,深入探究海浪与雨的丰富内涵。
教师:海浪和雨在诗人的笔下是那么形象生动,富有思想情感。
请你仔细品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领会它们给了世界什么?对生活,它们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其中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境界?大海中,回到主的身边。
五、课堂练习摘读,积累课文精美语言。
(1)摘录喜爱的一组美词佳句精彩段,以诵读方式推荐给全班,并简述推荐理由。
(2)分类集纳语言美点。
词分成语、叠词、双声叠韵词、极富表现力的词、拟人化的动词、其他美词;句分修辞美句、极富感情的句子、联想丰富的句子、透射哲理的句子、特别喜爱的句子:段分排比构成的段、具有回环复沓之美的段、结构特别的段。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写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第10课组歌【明确目标】1、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
2、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和内涵丰富的哲理。
3、品味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炽.热( ) 执拗.( ) 馈.赠( ) 憔悴.( ) 真谛.( )天穹.( ) 璀璨..( ) ( ) 长吁.短叹(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真谛:海誓山盟:鸣锣开道:不动声色:长吁短叹:盛气凌人:3、走近作者。
__________(1883—1931),__________(国别)哲理__________和杰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合作探究】1、《浪之歌》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2、怎样理解“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句话?3、《雨之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你是怎样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装作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的?1【当堂反馈】1、“我哭,山河却在欢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3、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拓展提升】《浪之歌》这首散文诗采用__________的手法,把海浪和海岸写成一对恋人,借他们验证难舍难分、尽量夜守护的恋情,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和火热的衷肠。
《雨之歌》这首散文诗也采用__________的手法,通过写雨对大地万物的滋润和爱护,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组歌》教师寄语: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或许会展翼,却可不能飞翔。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领会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情感,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3.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辉煌,引导学生酷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习进程一.纪伯伦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
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
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
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
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
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
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
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
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
《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
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
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
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
10、组歌课型自读"点拨"练习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3.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4.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情感与价值目标5.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1.结合资料了解纪伯伦的有关情况。
2.将“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生僻字注音,把词抄写在预习本上,注意字形并理解、记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他就是纪伯伦。
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两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二、自学"点拨(一)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
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二)字词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ì) 祷词(dǎo) 执拗(niù) 俊俏(qiào)衷情(zhōng) 馈赠(kuì) 憔悴(cuì) 真谛(dì)天穹(qióng) 璀璨(cuǐ càn) 镶嵌(xiāng qiàn)翱翔(áo) 长吁短叹(xū) 千山万壑(hè)2.解释下列词语。
10 组歌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教材分析
《组歌》是第二单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
仍是散文诗。
学习本单元,有助于是学生产生兴趣和动手模仿的愿望。
3、学情分析
通过前4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
此文也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散文诗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阅读,能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和资料,说出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1)听朗读录音,自己有感情的朗读。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练习:一粒沙、一棵树、一株草、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丝,引发我们的想象。
请用第一人称,运用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___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200字左右)。
组歌课初热身:哲理诗作为世界诗苑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醉人世间芳香,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
含蓄隽永的哲理性的警句,往往会使身处纷繁世界中迷惘和困惑的人憬悟、奋起。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常被称作哲理诗人,但他的散文诗的内蕴常常多于一般的哲理诗。
今天,我们学习的《浪之歌》和《雨之歌》就是他《组歌》中的两首,让我们静心于灵气而个性的波和雨的絮语中,去感悟一个深邃、美妙的别样洞天。
[学习任务]⒈朗读课文,领悟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⒉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⒊模仿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达标任务]一、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思考: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你印象中海浪一样吗?2、结尾:"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3、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4、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5、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借雨歌颂了什么6、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根据第三段文意回7、用一句话概括1-4段的内容8、解释第六段中"吻"和"拥抱"在文中的意思。
9、你是怎样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的?10、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1、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拓展任务]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执拗(yòu)酷肖(xiào)长吁短叹(xū)B.璀璨(cuǐcàn)馈赠(kuì)千山万壑(hè)C.真谛(dì)镶嵌(xiāng qiàn)盛气凌人(lín)D.憔悴(jiāo cuì)天穹(qióng)海誓山盟(méng2.选出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10、组歌课型自读"点拨"练习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3.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4.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情感与价值目标5.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1.结合资料了解纪伯伦的有关情况。
2.将“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生僻字注音,把词抄写在预习本上,注意字形并理解、记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他就是纪伯伦。
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两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二、自学"点拨(一)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
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二)字词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ì) 祷词(dǎo) 执拗(niù) 俊俏(qiào)衷情(zhōng) 馈赠(kuì) 憔悴(cuì) 真谛(dì)天穹(qióng) 璀璨(cuǐ càn) 镶嵌(xiāng qiàn)翱翔(áo) 长吁短叹(xū) 千山万壑(hè)2.解释下列词语。
10.《组歌》教师寄语: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3.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习过程一.纪伯伦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
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
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
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
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
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
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
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
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
《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
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
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
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
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词。
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海誓山盟长吁.(xū)短叹盛气凌人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三、深层理解课文内涵1.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
《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2.《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四、达标检测品读《雨的随想》,回答问题。
《雨的随想》的作者汪国真是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诗人,他的文章充满活力,洋溢着诗意,常常带有几分哲理,请认真品味。
雨的随想①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②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
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③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
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④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
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惊快会儿也好。
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
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⑤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
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⑥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
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
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⑦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
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1.文章开头是富有哲理的自然段,但有两个语句排版时弄错了位置,从而颠倒了作者的意思。
请指出这两个语句。
2.汉语的词汇是丰富的,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请你给第②段加横线的“弥漫”“浸润”“镌刻”“瓢泼”各更换一个更加平易的二字词语。
3.解释第③段中加点的“独”在句中的意思,并举一句你所学过的古文或古诗,要求句中的“独”与文中的“独”的意思相同。
4.第④段写道,在“有雨的夜晚”可以使人想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名句。
如果也是夜晚,和着习习春风,绵绵细雨悄然而下,你一定会想起课文中曾经学过的另一位唐代诗人的一个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
5.文中第⑥段写道:“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请你按下边的要求,模仿原文的句式和语言特点,试写一个感人的画面。
一对老人……雨中的牵手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五、课堂小结诗人敏感而多情地体察平常的生活,激荡出心灵的鸣唱,展现了海浪和雨水的诗意形象。
恰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当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时,会发现寻常事物中有着太多的意蕴,以我手写我心,这就是作品,尽管稚嫩,却是个性自我的心灵之声。
那时,生活也会因你的思考而更精彩、更充实。
六、布置作业请模仿课文的写法,构思一首关于春天的散文诗。
10.《组歌》参考答案:二、整体感知1.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kuì):赠送(礼品)。
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cuǐ 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xià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2.教师提示:纪伯伦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
课文节选的两首诗在翻译时都着意安排了相当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上不显得单调,很好地体现了纪伯伦极有个性的语言艺术。
3.教师归结:生1: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作者艺术地描绘了极有灵气和个性的“浪”和“雨”的形象,寄寓了深邃的生活哲理。
生2:诗人借“浪”和“雨”的物象,抒发的是博大的“爱”的情志。
生3:诗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为形象地传情达意,显示了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
4.学生的疑难问题有:(1)“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2)“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这句话如何理解?教师点拨:(1)确实如此。
这也正是散文诗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
这里用“然而”或“但是”来替换“纵使”,在语意上更明白一些,语法上也较合规范。
不过,“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意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
和诗的结尾连在一起,凸显出诗人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2)文章是经由母语作为中介的译作,“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一句在语意上比较含混,但基本不影响全篇的理解。
苏玲把此处译为“生活就是这样,它从愤怒的雷电脚下开始,然后在安谧的死亡的怀抱里结束”,(《世界散文诗精选》)就相对比较明晰。
三、1.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
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
海水这种有节奏的周期性的涨落运动就是潮汐,法国文学称之为“大海的呼吸”。
潮汐现象的特点是每昼夜有两次高潮,而不是一次,“昼涨称潮,夜涨称汐”。
科学地讲,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诗中的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
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
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
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
2.诗中的前四节,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
而且,这个女性化的形象在诗中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诗的末尾说“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海浪对爱情的态度,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爱。
3.在《雨之歌》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诗中灵活地多方面运用了拟人手法,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相应加以拟人化,另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
所以,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中的语意递进伸展,引领心灵去触及那些平日里遥远的记忆、梦想。
四.1.“晴也是雨”与“雨也是晴”颠倒了位置。
(或“心晴的时候”与“心雨的时候”颠倒了位置)2.酝酿(弥散、漫延、升华);营造(制造、渲染、酝酿);铭刻(琢磨、凝结、冲积);制造(倾泻、咆哮、灌注)。
(只要与原意相合、搭配恰当、又不重复多用即可)3.“独”在句中意为“只是、单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晋陶渊明独爱菊”“独与老翁别”“非独书以然,天下物皆然”等。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