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4
- 格式:pdf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7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考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考点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珊瑚和海葵等。
(3)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4)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代表动物: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大多体长I ~1.5厘米,背腹扁平。
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4)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线虫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代表动物:蛔虫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4.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3)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根据结构上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2.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3.外部形态:水螅的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CM ,身体的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
4.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食物就在消化腔内消化、吸收,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温度适宜时出芽生殖,环境不良时有性生殖。
5.对称方式:呈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进行防御。
6.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7.用途:见教材8.扁形动物大多数种类营寄生生活,如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猪肉绦虫,少数营自由生活,如涡虫。
9.涡虫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涡虫有口、咽、肠组成的消化系统,但没有肛门,食物在肠内消化。
对称方式: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
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型使动物的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10.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猪肉绦虫等与寄生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消化器官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2)生殖器官特别发达(3)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普遍退化。
11.雌雄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钉螺体内繁殖发育,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发育为成虫。
【概念与规律】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是生物界中的最大类群,150多万种动物占据生物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
在庞大繁杂的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来适应外界环境,争得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地位。
2、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vertebrate)和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fishes)、两栖类(amphibians)、爬行类(reptiles)、鸟类(birds)和哺乳类(mammals);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脊椎动物中五大类群动物之间的比较:4、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界种类的五分之四以上,比较常见的有甲壳类、蛛形类、多足类和昆虫类。
昆虫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超过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几乎在地球表面任何地方92————————————生物的主要类群————————————都有它的分布。
二、植物的主要类群1、已被人类认识的植物约有35万种,根据它们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spermatophyte)和孢子植物(cryptogamae)。
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被子植物(angiosperm)和裸子植物(gymnosperm)。
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和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
孢子植物有藻类(algae)、苔藓(moss)、蕨类(fern)等类群。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被子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种子有果实包被,而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都是裸露的。
但它们都是种子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3、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不同点: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生活在比蕨类植物更阴湿的地方,它们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根,也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七年级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动物是地球上最为复杂、丰富的有机体类群之一。
在生命演化的长河中,动物从单细胞类群向多细胞类群演化,并逐渐分化出众多的生态类型和形态类型。
对于初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动物的基本类群,可以培养他们对生命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也是后续学习更深层次的生命科学的起点。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生物课程中主要的5个动物类群及其特征。
一、脊索动物脊索动物(Chordata)是动物界最高级的类群之一。
它们有以下特征:1.脊索:胚胎期存在一个脊索,后变成中枢神经系统;2.脊椎骨:脊椎骨由软骨和骨质两部分组成,支撑和保护脊髓和脑部;3.头部:具有明显的头部,内含一个相对复杂的头脑;4.四肢:有两对附肢,即上肢和下肢。
除人以外,大多数脊索动物是水生或半水生的,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等。
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没有脊椎的动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的类型很多,如昆虫、蜗牛、水母、海星等。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有:1.没有脊椎和脊索;2.体型多样,大多数体型较小;3.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适应能力强,数量巨大。
三、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和种类最多的类群。
它们的特征有:1. 身体具有顺节性分节;2. 体表硬度不同,有壳或无壳;3. 每对节肢都附有一个器官,用于运动、攻击、食物摄取和感知等。
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螃蟹等。
它们多生活在陆地上,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
四、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广泛分布的一类生物。
软体动物的特征有:1. 软身体,没有骨骼和脊椎;2. 多具有腔体和壳;3. 多有触手和足。
软体动物包括蜗牛、蚌、章鱼、海参等。
它们多生活在海洋和淡水中,有一些可以居住在陆地上。
五、棘皮动物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一类特殊的类群,它们的特征有:1. 身体表面长有各种棘刺;2. 身体具有放射对称性;3. 体表有分泌物,可以粘附食物。
棘皮动物主要包括海星、海胆、海葵等,多生活在海洋中。
初中生物表格形式动物六大类群动物界是多样性生物的大类群,按照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将动物划分为六个大类群: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脊椎动物。
每个大类群下又有许多不同的类群,总体上动物界的分类体系是由广义分类逐渐细分为狭义分类。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六个大类群及其特点。
1.无脊椎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刺胞动物等):这是最为庞大的一个大类群,包含了绝大多数的动物物种。
无脊椎动物的特点是没有脊椎骨和脑部,身体柔软且结构简单。
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多样,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海洋深处等等。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海绵、扁形动物、刺胞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等。
2.脊索动物:脊索动物的特点是具有脊索,脊索是其胚胎时期形成的一种支撑结构,也是脊椎的原始形态。
脊索动物的种类相对较少,包括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头索动物包括铠甲动物和脊索动物;脊椎动物则是最高级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最具进化性的动物。
3.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许多节构成,每个节都具有附肢,如昆虫的触角、螃蟹的脚等。
节肢动物的种类非常繁多,包括昆虫、蜘蛛、螃蟹、多足类等。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蜕皮来实现体内的生长。
4.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特点是身体软而没有外骨骼,主要有贝类、腹足类和头足类等。
腹足类动物中的蜗牛和蛞蝓是最为常见的代表,头足类动物中的章鱼和鳐鱼则是比较特殊的种类。
软体动物拥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如贝类的贝壳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和生活空间。
5.棘皮动物:棘皮动物的特点是身体表面有许多硬棘,这些棘是由钙质组成的。
棘皮动物主要包括海星、海胆和海参等。
棘皮动物的特殊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在海洋环境中生活,并且具有良好的捕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6.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最高级别的动物类群,具有以脊椎骨为特征的内骨骼系统。
生物知识点总结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1.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通过肌肉和刚毛来完成运动。
2.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以保证呼吸。
3.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4.常见种类:蚯蚓、水蛭等。
二、蝗虫是节肢动物的代表。
1.蝗虫构造: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体表坚硬具有外骨骼
运动构造:三对足,两对翅,后足兴旺适于跳跃,前翅革质起保护作用,后翅膜质适合飞翔。
感觉构造: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触角分节。
呼吸构造:进出气体的构造为气门。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
3.节肢动物适于陆地的原因:体表有外骨骼,运动器官兴旺等。
三、鱼类——鲫鱼
1.身体呈梭形,适合游泳。
2.体表具有鳞片;背部体色深灰黑色,腹部白色,是一种保护色。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侧线作用: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四、鸟类
1.体形:流线型。
2.飞行器官:前肢特化为翼。
3.肌肉:胸肌兴旺。
4.骨骼:具有龙骨突,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
5.消化:消化系统兴旺,直肠极短。
6.呼吸方式:双重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7.体温:恒定。
五、哺乳动物
1.体表:被毛,保温有作用。
2.体腔: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3.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适于切断、磨碎食物。
4.呼吸:用肺呼吸。
5.体温:恒定。
6.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大脑兴旺。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初中生物课程中,动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掌握动物的各个类群及其特点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也是打好生物学基础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介绍初中生物中动物的主要类群以及它们的知识点。
一、无脊椎动物
1.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没有明显的头、脚和节部,进食方式多样化。
2. 刺胞动物:拥有刺胞,能够进行刺捕捉,缓慢的运动。
3. 节肢动物:身体由一些关节分段组成,硬壳保护,进食方式多样。
4. 环节动物:身体由一些类似环形节组成,神经和循环系统发达。
二、脊椎动物
1. 鱼类:有鳞和鳃,体温随环境变化,冷血动物。
2. 两栖类:在不同的青蛙生命阶段,进食方式和生存环境有所改变。
3. 爬行类:有鳞和肺,可在陆地和水域生存。
4. 鸟类:有羽毛和翅膀,气管开到骨头中,冷血动物。
5. 哺乳类:有毛发和乳腺,使体温保持恒定,暖血动物。
总结:
初中生物学习中,动物类群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如果能够掌握不同类群的基本特点和生存习性,将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也为打好生物学基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生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际案例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好地理解不同类群的特点和生存环境,发掘和引导学生们的自然探究兴趣和创造潜力。
第四课时【导入新课】1. 自然界中的动物可以分为那两大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自然界中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依据是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2. 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那些类群?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脊椎动物。
【课堂导学】一、鱼类(多媒体展示各种鱼类的图片)1.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类,大约有2200多种,终身生活在水中,他们有那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呈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2. 鱼类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淡水中也有不少种类,你能说出几种淡水鱼类的名称吗?你是怎样区别这些鱼类的?鲫鱼、草鱼、鲤鱼等等。
鲫鱼比较小,身体较宽,颜色较浅;草鱼比较大,身体狭长,颜色较深。
3. 淡水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就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混合放养的方法。
你知道什么叫混合放养吗?混合放养有什么好处?阅读教材55页小资料。
根据一些鱼:如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的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特点,将他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水域内。
混合放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的饵料,从而增加鱼的产量。
4.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表现在那些方面?鱼类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鱼类还可以制成药品、饮料、皮革制品等;有些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金鱼、热带鱼等。
二、两栖类(多媒体展示各种两栖类动物的图片)1. 你知道那些动物属于两栖类?为什么他们叫两栖动物?他们有那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他们大多数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 为什么说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而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类型?两栖动物的受精作用必须在水中完成,而且幼体也必须生活在水中,在水中发育,-132 -如果离开了水将无法繁殖后代。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以下是初中生物中常见的动物主要类群的知识点:
无脊椎动物:
1. 昆虫:昆虫是一类具有三个身体部分(头、胸、腹)和六只脚的节肢动物,如蝉、蝴蝶、蚂蚁等。
2. 蛔虫: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3.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有软弱的身体,如蜗牛、蛞蝓等。
4. 花虫类:花虫类包括蚜虫、叶蝉等,它们是植食性昆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主要方式获取营养。
5. 水母类:水母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类无固定形状的水生动物,如水螅、水葫芦等。
脊椎动物:
1. 鱼类: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有鳞和鳍,如鲤鱼、鲨鱼等。
2. 鸟类:鸟类是一类有羽毛和喙的脊椎动物,它们有翅膀和脚,能飞行,如麻雀、鹦鹉等。
3.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有鳞片和爪子的脊椎动物,包括蛇、鳄鱼、龟等。
4.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有乳腺、具有体毛和产育幼的脊椎动物,如猫、狗、人类等。
5.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具有两种生活方式的脊椎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如青蛙、蝾螈等。
以上是初中生物中常见的动物主要类群的知识点,涵盖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一些代表性种类。
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始终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
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学问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学校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学问点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洁,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四周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备。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备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积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供应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外形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精确、快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备。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