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开采设计方案)

1、生产作业班次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天,日工作制度:井下“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每班工作六小时;地面“三·八”工作制;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八小时。

2、劳动定员与技能素质要求

(1)劳动定员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按照矿井设计井型,年工作制度、全员效率,结合本矿的管理制度进行估算。

原则上按照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劳动定员在籍系数为:井下工人在籍系数1.40、地面工人在籍系数1.30、其他人员在籍系数1.00。

估算结果,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1-1。

(2)技能素质要求

根据矿井机械化设备配置程度,其管理人员及工人要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生产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1矿级领导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煤矿生产管理一定的年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矿机关和队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③工长、各种主要设备司机及机电、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但精通本工种技术,而且亦能承担相近工种的一般工作。

④技术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达到技校毕业水平,考核合格的方能上岗。

劳动定员汇总表表12-1-1

(3)全员效率

根据矿井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按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年,计算全员效率的矿井计效原煤生产人员出勤人数148人,年工作日330天。

按此计算矿井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全员效率)为:

矿井全员效率=设计日产量/原煤生产人员=273/148=1.85t/工

从以上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来看,全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217人,按照矿井设计机械化设备配备程度,与类似矿井劳动定员相比,该矿井劳动定员配备是合适的。

第三节安全定员

一、矿井劳动定员

井下采用“四·六”作业制,地面采用“三·八”作业制。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3-1。

表12-3-1 劳动定员汇总表

说明:本矿井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

二、矿井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的规定,来编制安全专篇劳动定员。

矿井安全劳动定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监测、安全救护等专职人员,根据矿井全员效率及定岗定员,该矿井安全专用工程劳动定员161人(详见表12-3-1) 。

说明:本矿井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

生产中可根据实际的安全人员需求作相应的调整,本煤矿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包括:

1、矿井通风、气体、粉尘检测专职人员;

2、矿井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专职人员;

3、矿井安全装备和仪器仪表专职保管、维护、收发人员;

4、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专职人员;

5、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硐室)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专职人员;

6、矿井瓦斯抽采工程专职人员;

7、矿井防灾工程专职人员;

8、矿井防灭火工程专职人员;

9、急救站专职医护人员;

10、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1、皮带机司机;

12、安全员;

13、爆破员

14、特种电工;

15、绞车工;

由于地质、煤层的特殊条件,矿井投产时安全劳动人员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保证安全检查岗位、安全机构以及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人员的配备。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 王志滨 2012-11-1 9:56:28 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2年第2期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 科学合理地确定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具有不同劳动强度及不同作业环境的各岗位的劳动时间,是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必要前提。 第一步,对生产工艺、设备、工种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定额制订和完成情况以及岗位基本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 第二步,进行岗位劳动技术测定,取得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技术数据。 第三步,根据技术测定所取得的数据,结合岗位调查资料及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应用工作研究的方法,对生产作业组织、操作动作及动作完成时间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优化和改进措施,并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第四步,应用各岗位经调整修正后的技术数据,根据劳动宽放时间及定员定额计算公式,计算各岗位在工作时间内可以达到的作业时间标准及完成所规定工作量的理论定员定额数量值。 第五步,结合生产、计划、工艺、安全及劳动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对计算得出的定员定额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确定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第六步,组织审定标准,平衡审定各标准的表现形式、内容及标准水平,确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经过对劳动定员定额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无论以何种形式体现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都离不开其工作代表量,而该工作代表量又同劳动的时间量值有着直接和本质的联系。 宽放时间在劳动定员定额中的应用 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具体岗位的劳动时间的前提条件是,使岗位劳动者能长期、高效地从事本岗位的劳动而又不能危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宽放时间是对从事体力劳动及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为使其因作业造成的体力和作业能力下降得以恢复、满足基本生理及其他需要,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应给予的非劳动时间。 劳动定额学中的宽放时间,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生理需要宽放时间。满足劳动者基本生理需要(如喝水、擦汗、洗手、上厕所等)所必须的宽放时间。 二是疲劳宽放时间。为有效地恢复劳动者的精神及生理疲劳,以维持和提高长时间连续作业的效率所给予的宽放时间。 三是作业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为完成直接作业而对需要附加发生的作业所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开采设计方案) 1、生产作业班次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天,日工作制度:井下“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每班工作六小时;地面“三·八”工作制;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八小时。 2、劳动定员与技能素质要求 (1)劳动定员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按照矿井设计井型,年工作制度、全员效率,结合本矿的管理制度进行估算。 原则上按照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劳动定员在籍系数为:井下工人在籍系数1.40、地面工人在籍系数1.30、其他人员在籍系数1.00。 估算结果,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1-1。 (2)技能素质要求 根据矿井机械化设备配置程度,其管理人员及工人要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生产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1矿级领导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煤矿生产管理一定的年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矿机关和队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③工长、各种主要设备司机及机电、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但精通本工种技术,而且亦能承担相近工种的一般工作。 ④技术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达到技校毕业水平,考核合格的方能上岗。 劳动定员汇总表表12-1-1

(3)全员效率 根据矿井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按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年,计算全员效率的矿井计效原煤生产人员出勤人数148人,年工作日330天。 按此计算矿井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全员效率)为: 矿井全员效率=设计日产量/原煤生产人员=273/148=1.85t/工 从以上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来看,全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217人,按照矿井设计机械化设备配备程度,与类似矿井劳动定员相比,该矿井劳动定员配备是合适的。

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正 式版

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为规范煤矿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定员生产,根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 86 号)和《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云煤发(2007)7 号)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煤矿应按照核定的井下劳动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和组织生产,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三)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 (四)指定职能部门负责劳动定员管

理,做好煤矿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劳动定员标准每年修订一次。 (五)建立劳动定员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奖惩内容。 (六)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每班采、掘作业人员人数不得超过《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根据井下生产需要和劳动定员标准科学合理的配备井下辅助工种人员,数量不得超过采掘作业人数的 40%。 (三)充分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加强劳动定员管理。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劳动定员(岗位编制)管理办法

劳动定员(岗位编制)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岗位编制、管理职责、岗位设置、定员方法、工作程序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中级以下职员岗位及从事生产、辅助、服务等工作的工人岗位。 2 管理职责 2.1 人力资源处负责主管职员、责任职员、一般职员岗位设置及从岗人数的审定。 2.2 人力资源处负责根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部门的职能职责,制定各部门的岗位编制计划,对实施计划进行控制,并定期依据用工需求进行调整。 2.3 人力资源处负责依据公司的技术、管理岗位职责及各类工人的岗位责任,规范岗位名称、确定岗位岗级。 2.4 人力资源处负责组织设计、工艺、生产、设备、安技等部门,对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进行评价。 2.5 人力资源处负责劳动和工作岗位作业分析、人机利用率的测算、标准化作业、劳动组织的优化组合,为精益劳动力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2.6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制定及管理。 3 岗位编制设置原则 3.1 以产销定编、因责设岗、一岗多能。 3.2 在确定部门职能职责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划分岗位职责,依据刚描述的具体要求,按相对独立的工作内容设置岗位编制。 3.3 对于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区分类别,客观公正地确定岗位编制。 3.4 根据岗位职责、作业内容、作业性质、作业环境、难易程度大呢感特点,对其岗位的名称、人数、岗级进行甄别和确认。

4 岗位编制设置依据 4.1 根据公司产品品种、生产工艺、工装设备的变化,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定额调整等因素,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及同行业标准确定岗位编制、岗位名称、从岗人数、岗位岗级。 4.2 以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大纲作为定岗定编的基础,以劳动定额为测算依据,以员工的体能、生理因素为参考,按出勤率96%以上作为计算工人岗位编制的条件。 4.3 根据设备开动台数、设备利用率(SPH值)、开动班次、流水线工位及生产节拍、出勤率核定工人岗位编制。 4.4 根据职员岗位职责,按工作负荷程度达90%以上的工作量核定职员编制。 5 职员岗位设置及支持 5.1 主管职员:承担由工作类别而划定的部门职能职责中主项工作综合管理任务所设定的岗位。。该岗位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类别和工作特性,对此项工作中的若干子项目负领导、组织、指导、评价责任,并对公司某一项具体的生产、技术、管理指标负责。 5.2 责任职员:对部门具体的技术、生产、管理指标负责所设立的岗位。该岗位在相对独立的工作特性中细化成几个单元要素,主要负责某一单元要素的工作。 5.3 一般职员:在相对独立的工作特性中,与他人共同完成某项(种)具体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或单一常规化、程序化工作所设定的岗位。 5.4 职员编制支持应来源于高校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或社会招聘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 6 工人岗位设置及支持 6.1 直产工人:在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人员。 6.2 辅助工人:在生产车间或相关处室为产品生产做辅助性工作的人员。 6.3 服务工人:在管理部门见解为产品生产服务的人员。

煤矿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制度1

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为加强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如下劳动定员管理规定。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矿井劳动定员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公司成立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专业副总和业务部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实施规划的制定和考核落实。 二、劳动定员标准 根据安监总煤行【2007】21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劳动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通知》、鲁煤安管【2007】64号文关于《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鲁煤规发【2013】5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生产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劳动定员标准如下: 1、合理安排矿井生产接续和作业计划;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均衡生产。 2、合理编制矿井生产接续方案,控制采、掘工作面个数同时开采的采区个数不超过3个、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超过3个回采工作面或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3、控制入井人数,确保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超过100人,其中采煤工作面每小班不超过26人,掘进工作面每小班不得超过16人。 三、保障措施 1、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均衡生产;按规定安排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严禁挤占设备检修时间进行生产作业,严禁两班交叉作业。 2、按照技术换人、装备换人和管理换人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开采技术、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简化生产系统;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实现主运、排水、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加强技术培训,实现一岗多能,减少岗位工设置。 3、合理劳动组织,采取分区进行检修和按“三八”制作业方式组织生产;按法定出勤班数22个设定下井个数,控制出勤班数;同时采用合理集中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减少辅助人员下井人数;根据工作需要,减少部分部室人员下井指标,同时取消与井下生产无关或关系不大人员的下井指标。 4、合理编制矿井生产接续方案, 控制采、掘工作面个数同时开采的采区个数不超过3个、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超过3个回采工作面或5个以上掘进工

xx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216号)文件要求,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严格合理控制入井人数,以减少重特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具体措施: 一、制定现场劳动定员管理的原则 1、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新《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措施的落实,实现增速提效,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制定必须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进行编制。 4、坚持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对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规定和执行标准 1、健全、完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各生产工区要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严格按定员标准组织生产,层层建立劳动定额定员考核办法,实行排休班制度。相关人员要切实做好劳动定员原始记录、入井人员考勤和统计分析等工作,确保劳动定员标准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2、加强劳动定员管理。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带人员位置标示卡入井,以便对各单位出入井人员数 页脚内容1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

安检部门定岗定员方案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说明 (2)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 (3) 三、安检科长岗位职责及考核制度 (4) 四、安全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6) 五、检身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0) 六、信号把钩工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2) 七、炸药库保管员、看库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4) 八、质标办主任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 (17) 九、质标办各分管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8)

定岗定员方案 一、说明 1、安全员:我矿目前施工工作面为3个,每班每个工作面安排1个安全员,现有安全员9人。 2、检身员:检身员负责我矿主斜井、副立井的检身工作,每班每个井口1检身员,现有检身员6人。 3、信号把钩工:负责副立井井上下打点工作,每班安排1井上信号工,1井下把钩工,现有信号把钩工6人。 4、炸药库人员:炸药库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每班12个小时,每班需保管员1,看库员1。新炸药库现有4人,旧炸药库4人,共8人。 5、质标办: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目前开展6个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掘进、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根据所负责专业,质标办现有4人。需再增加1人。 附加说明:我矿现施工3个工作面,共有9个安全员。由于副立井井筒改造、回风立井井筒装备工程与井下工作面施工同时进行,每班需增加1个安全员,共需增加安全员3人。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

1、安检科组织机构 科长:李书兴 安全员:任乃生雷生才胡平平刘兴义张忠廷弓强则王挨平刘有旺刘荣鑫 检身员:任栓清任贵旺孙春来张马大冯锄则任羊生 信号把钩工:王命有申如大刘长发张牛才郭荣辉曹兔生炸药库人员:刘殿举李青海闫明则张俊才弓前平王计年 景巨奎王俊平 2、质标办组织机构 主任:李配 安全质量标准化分管专业人员: :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 李林:机电运输全质量标准化 王文军:“一通三防”全质量标准化 王自强:地测防治水全质量标准化 王自强:应急救援全质量标准化 李配:安全管理全质量标准化 附:安检科、质标办人员责任区域划分表

大矿井下劳动组织定员管理规章制度(新)

大窑沟矿井下劳动组织定员管理规章制度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文件精神,减少入井人员人数,提高生产效率,严禁超员作业,降低灾害程度。为此,矿制定了《矿井下劳动组织定员计划》,为严肃认真按规定执行,特制定此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成立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小组 组长:杨志国、陈连鹏 副组长:王显奎、梁柏林 成员:杨士林、史维权、康友谊、刘建国、刘光田 刘建成、龚民、何绍忠 二、具体要求 1、井口考勤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入井人数和矿井规定最大入井人数,一旦入井人员数目超过规定,井口考勤人员立即制止其入井作业并记录好待入井人数、单位。待升井人员部分升井后,达到待其入井人数时,再通知其入井作业。 2、每班生产前,各采区跟班区长,必须向安监大队队员、瓦检员汇报本班采掘工作面作业人数,安监大队队员、瓦检员必须了解当班工作面人数和采掘工作面最大作业人数,发现进入工作面人员超员后,立即阻止人员进入,在采区石门处待入,待作业人员离开工作面后,满足进入人数时,方可允许其进入。特殊情况必须立刻进入时,由瓦检员、安监队员通知工作面人员撤出来,再准允其进入,待其处理完工作任务后,撤走时,工作面人员再进入作业。

3、采区跟班区长、区长班前安排工作时,进入工作面人员不许超过矿劳动组织定员计划规定中所规定的数目。一旦超过被安监队员、瓦检员核实后,立即停止部分人员作业,以达到采掘工作面、采区最大作业人数并罚跟班区长100元。 4、安监大队队员、瓦检员必须认真负责,及时掌握采区及采掘工作面人数的变化,并且履行好自己职责。 5、井口考勤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入井人员及升降人员数目,遵守“严禁超员入井作业”的有关规定,并调配好待入井人员作业时间,做到即保安全又不耽误生产这一主题思想,一旦发现入井人员超过规定,罚井口考勤人员200元。 6、各机房硐室作业人员人数由当班岗位工种人员负责,当班岗位人员必须熟知本作业场所最大规定人数,一旦超过规定,立即制止多余人员进入本工作场所,待其他检修、检查人员撤出后,再允许进入。 7、待入井、待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瓦检员、安监队员指挥,在超员情况下,坚决不许进入工作面作业,彻底杜绝漫骂、消极等态度。 8、矿领导以及现场办公和定员管理领导小组成员检查时,必须及时抽查安监大队队员、瓦检员此方面管理情况,对不负责的安监大队队员、瓦检员一次未执行本规定罚款100元。 大窑沟矿 2009年6月3日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新编版) 根据“国务院446号令”精神,为严格控制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为实现我矿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1、一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专篇》编制的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个数,以此为据组织定员,不得增加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个数来达到增加定员超能力生产的目的。 2、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中规定的定员上岗作业,不得任意增加每班作业人数来提高生产能力,违反规定,处罚责任人200-500元/次。 3、不得超劳动强度、超时工作,严格实行8小时工作制,除特殊情况处理安全隐患外,不得随意加班延点。 4、特作人员和其它岗位人员实行岗位定员:安检员、瓦检员、放炮员、机电工、绞车工、监控员、其它井下后勤人员均按安全生

产的实际需要配备,不得随意增减。 5、定员职工必须同煤矿签定劳动合同、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如实配合矿方建立职工档案。 6、定员职工必须按矿方要求配合医院进行健康检查,以便煤矿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7、职工必须经煤矿或上级煤炭主管部门培训后考试合格才能入井工作。特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 8、上岗职工必须遵守煤矿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干好、干足8小时。按时上下班,特殊情况要请假,矿方同意后方可离开矿上。 9、煤矿职工必须参加每月二次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认真做好学习听讲,考试不及格者,须补课学习后重新补考。 10、业余时间可开展正常娱乐活动,不允许赌博和酗酒闹事,违者按《三违处罚条例》处罚50元-500元/次的罚款或者开除出矿。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劳动组织定员管理制度 (2)

猫儿沟煤业有限公司劳动组织定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我矿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现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山西省煤矿劳动用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晋煤劳发【2013】972号)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我矿劳动组织定员管理制度。 一、劳动定员管理原则 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省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不搞“一刀切”。 4、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劳动定额标准

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定,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既要对采、掘工作面的人员界定,又要对井上、下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界定,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1、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矿劳资科负责人负责劳动定额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2、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平均、先进和可操作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每2年修订一次。在生产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3、严格落实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 三、劳动定员管理和执行标准 1、矿劳资部门抓好排查,进一步健全完善矿劳动定员管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专职做好劳动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区级供电企业及县级供电企业的劳动定员管理。 2、引用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变电运行、检修规程》 《电器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规程》 《电力断路器检修规程》 《供电营业规则》 《电力负荷装置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及办法》 《电能计量工作标准》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3、名词、术语释义 输电线路

指电压为35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 山区 指电力线路经过的峰谷水平高差在0.3千米及以上的地段。 高原地区 指电力线路经过的海拔在1.8千米及以上,且缺氧在15%以上的地区。 原始森林区 指由国家划定或确认的原始森林区。 严寒地区 指全年积雪在五个月以上,且二月份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区。 污秽地段 指电力线路所处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级污秽环境标准及以上的地段。 河网地段 指每千米电力线路跨越的河道平均在条以上的地段。 重覆冰区 指电力线路经过的每年平均有三个月覆冰期的地段。 线路回长 指具备传输电力条件的一回电力线路的长度。 输电电缆 指电压为35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电缆。 集中少人值班 指变电站设备不能满足无人值班要求,而实行集中操作

少人值班的一种变电运行值班方式。 配电线路 指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下的电力线路。 定员标准插值法计算公式 定员下限+(定员上限-定员下限)(相关因素上限-相关因素下限)×(相关因素实际值-相关因素下限)配电站 具备10千伏开关两组及以上的配电室(所、亭)、开闭室(所)等统称为配电站。 配电电缆 指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下的电力电缆。 城区百公里10kV(6kV)线路所辖配电变压器平均台数计算公式 配电变压器台数[百公里10kV(6kV)架空线路+百公里10kV(20KV、6kV)配电电缆] 公式中的配电变压器台数包括城区百公里10kV(6kV)线路所辖配电变压器、配电站的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电缆所辖的配电变压器台数。 城区百公里10kV(20KV、6kV) 配电电缆平均条数计算公式 10kV(20KV、6kV) 配电电缆条数百公里10kV(20KV、6kV) 配电电缆 城区百公里10kV(6kV)线路所辖平均营业户数计算公式 城区营业户数[百公里10kV(6kV)架空线路+百公里10kV(6kV)配电电缆]

煤矿2016年劳动定员实施意见上报

**矿业〔2015〕**号 关于规范井下劳动定员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意见的顺利贯彻落实,公司成立劳动定员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 、 、 。下设劳动定员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 任办公室主任,调度室、安监部、办公室相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管理、考核。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

5、坚持严格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 三、定员管理制度 1、办公室配备专职劳动组织管理人员,负责劳动定员、劳动组织整顿和劳动力的平衡调剂工作,负责定员标准的执行检查、修改和补充完善工作。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基层单位岗位(工种)人员使用情况,提出改进劳动组织和人员调配的意见。 2、劳动定额定员标准要及时修订。办公室劳动定额定员负责人要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掌握基础资料,每2年修订一次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在煤矿生产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变,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存在较大问题时,及时予以修订,修订后应报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并同时报鲁中安全监察分局。 3、各单位要严格按公司劳动定员标准安排出勤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的劳动定员人数。 4、各单位严格按照定编、定员上岗作业,未经人力资源部同意不得随意调整人员。 5、严格入井人员考勤管理制度。各单位严格区队考勤,在井口、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现场实行“限员挂牌”制,真实标明核定的每班作业人数和实际的每班作业人数, 使区队考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吻合。调度室负责监督与考核,并作原始记录。 6、坚持主要领导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轮流下井带班制度,及时了解现场情况,解决问题,排除隐患,杜绝头面集中检查现象发生。 7、严禁两班交叉作业。交接班时,除带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要害岗位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严禁采掘生产工人和其他无关人员在采掘作业现场交接班。

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正式)

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为规范煤矿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定员生产,根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86 号)和《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云煤发(2007)7 号)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煤矿应按照核定的井下劳动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和组织生产,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三)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

办法》的要求。 (四)指定职能部门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做好煤矿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劳动定员标准每年修订一次。 (五)建立劳动定员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奖惩内容。 (六)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每班采、掘作业人员人数不得超过《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根据井下生产需要和劳动定员标准科学合理的配备井下辅助工种人员,数量不得超过采掘作业人数的40%。 (三)充分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加强劳动定员管理。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劳动定员标准表格样版

劳动定员标准多采用表格的形式,对用人数量和质量提出要求;+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明确而直接地向读者提供了某种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在标准条文中对每张表都应明确提及、说明,使表与条文的关系更加明确,起到其应有的作用。1.表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l开始逐一编号,如表1、表2、表3等.表的标题列表号之后,空一格(字)列出。表号与表标题居中排在表上方。 2.表的接排。表的长度超过一页时,应在以下各页上重复表的编号,并加括号注明,如:“表1(续)”,在表未完的各页中1“表l(完)”,在表的末页。各页的表头不得省略,必须按原表排出。 3.表格的画法。表格采用封闭式,即应加边框线。 +表的栏目中使用的单位应标注在表头项目名称的下方,如采用单位都相同时,一则应在表的右上角加以适当说明。按GB/T l.1编写。表应竖排而不能横排、(即按纸面长编排)。 4.表头的项目设计。定员标准中采用的表格的表头,一般由以下项.目构成: (1)序号。本表内主栏项目自然形成的顺序号。 (2)编码。工种岗位的代号,为计算机输入的编码。, (3)工种或岗位名称。、一 (4)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台时)率等指标。 (5)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 (6)。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基本要求,同时可规定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时间标准。 (7)人员素质要求,如职业标准的等级要求以上项目的选择,应从本行业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正确决定取舍,有时根据需要和文字量的多少,亦可采用分开编排的方式;例如将工种岗位名称及职责范围等项目集合在一起,编排成“工种岗位分类表”,这样将给劳动定额定员表的各个主要项目留出更多空间,用于填写有关内容及要求。

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我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现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限定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数量的通知》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库里火沙兔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一、劳动定员管理原则 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不搞“一刀切”。 4、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

定员管理,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定,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既要对采、掘工作面的人员界定,又要对井上、下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界定,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1、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矿劳资部门负责人负责劳动定额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2、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平均、先进和可操作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每2年修订一次。在生产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3、严格落实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对生产矿井、生产矿井对生产区队要层层建立劳动定额定员考核办法。 三、劳动定员管理和执行标准 1、矿劳资部门抓好排查,进一步健全完善矿劳动定员管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工作。 2、严格落实内煤局字[2007]290号文件(关于限定煤矿井下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规定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劳动定员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216号)文件要求,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严格合理控制入井人数,以减少重特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具体措施: 一、制定现场劳动定员管理的原则 1、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新《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措施的落实,实现增速提效,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制定必须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进行编制。 4、坚持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对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规定和执行标准 1、健全、完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各生产工区要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严格按定员标准组织生产,层层建立劳动定额定员考核办法,实行排休班制度。相关人员要切实做好劳动定员原始记录、入井人员考勤和统计分析等工作,确保劳动定员标准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2、加强劳动定员管理。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带人员位置标示卡入井,以便对各单位出入井人员数量按照定额数量时时进行监控。在副井口等候室悬挂各单位人员出入井人员显示屏,跟踪监控各单位施工地点人员数量及采区人员数量和全矿井入井人员数量。同时在各个采面设备集中控制列车处、掘进迎头配电点处悬挂定员人数和当班施工人员名单。 3、严格落实采掘迎头的布置。 一个采(盘)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和2个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盘)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者多煤层开采的,该采(盘)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和4个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4、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做到均衡生产。各工区要按规定安排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严禁挤占检修时间进行生产作业。严禁两班交叉作业。除带班区排长、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严禁其他人员在采、掘作业现场交接班。

模板-公司井下劳动定员标准2016年

公司井下劳动定员标准(2016年) 公司 2016年井下劳动定员标准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矿井设计,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改革采煤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员标准,严格劳动定员管理,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公司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现制定2016年井下劳动定员标准如下。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专业副总及以上矿级领导、各部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企管部,由企管部部长进行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劳动定员管理和标准编制的原则

(一)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三)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定额编制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班组或工种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充分调动和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积极性,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三、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 (一)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企管部应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平均先进和可操作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 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每2-3年应修订一次。 在遇有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编号:SY-AQ-0683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Coal mine labor quota management system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根据“国务院446号令”精神,为严格控制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为实现我矿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1、一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专篇》编制的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个数,以此为据组织定员,不得增加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个数来达到增加定员超能力生产的目的。 2、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中规定的定员上岗作业,不得任意增加每班作业人数来提高生产能力,违反规定,处罚责任人200-500元/次。 3、不得超劳动强度、超时工作,严格实行8小时工作制,除特殊情况处理安全隐患外,不得随意加班延点。 4、特作人员和其它岗位人员实行岗位定员:安检员、瓦检员、放炮员、机电工、绞车工、监控员、其它井下后勤人员均按安全生产的

实际需要配备,不得随意增减。 5、定员职工必须同煤矿签定劳动合同、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如实配合矿方建立职工档案。 6、定员职工必须按矿方要求配合医院进行健康检查,以便煤矿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7、职工必须经煤矿或上级煤炭主管部门培训后考试合格才能入井工作。特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 8、上岗职工必须遵守煤矿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干好、干足8小时。按时上下班,特殊情况要请假,矿方同意后方可离开矿上。 9、煤矿职工必须参加每月二次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认真做好学习听讲,考试不及格者,须补课学习后重新补考。 10、业余时间可开展正常娱乐活动,不允许赌博和酗酒闹事,违者按《三违处罚条例》处罚50元-500元/次的罚款或者开除出矿。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1

安宁煤矿 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编制单位:安宁煤矿通防安全科编制时间:2015年12月23日 安宁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我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现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普安县楼下安宁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一、劳动定员管理原则 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省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不搞“一刀切”。 4、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定,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既要对采、掘工作面的人员界定,又要对井上、下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界定,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1、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矿部通防安全科负责人负责劳动定额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2、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平均、先进和可操作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每年修订一次。在生产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3、严格落实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生产矿井对生产区队要层层建立劳动定额定员考核办法。 三、劳动定员管理和执行标准 1、矿部通防安全科抓好排查,进一步健全完善矿劳动定员管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工作。 2、健全完善劳动定员相关制度。一是严格按照规定控制入井人数,普安县楼下安宁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30 万吨/年,采用综采、综掘、炮掘,全矿井定员365人,根据贵州省关于小型矿井入井人员数量的规定,矿井每班实际入井人数均不超过100人。 3、采区内严格控制采、掘工作面个数。 4、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两班交叉作业。除带班区队长或班组长、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其余人员严禁现场交接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