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8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综合提优训练
一、填空题。(共23分)
1、在下面的图形中,按分数涂上颜色。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4、一块菜地的83种了白菜,其余的种萝卜,萝卜占这块地的( )( )。
5、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每份是这纸的( )( ),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
6、“一箱苹果吃去了43”,这是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了( )份,吃去的苹果有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苹果的( )(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打“√”,错的打“×”。)(共4分)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1、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21,只有一种折法。 ( )
2、6枝铅笔的21和4枝铅笔的21相等。
3、一张纸对折的次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4、分母相同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相同。
三、看图列算式。(共8分)
四、比一比。(在○里填上“”“”或“=”。)(共9分)
61 63 31 61 43 42
91 61 52 53 77 66
83 85 99 1 61 41
五、计算下列各题。(共8分)
98-95 = 51+53 = 74-73 = 82+85 =
61+65 = 42-41 = 1-65 = 97-94 =
1/ 8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物体的( )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角硬币的面积约是1( )。
(2)运动场的直跑道长120( )。
(3)淘气家的住房面积为150( )。
(4)一台液晶电视屏幕的面积约为100( )。
(5)课桌高约8( )。
(6)一本书封面的面积约是2( )。
3.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60分米=( )米
8米=( )厘米 7平方分米 5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2平方米30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4.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可以剪成( )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板。
5.一块长方形绿地长32米、宽18米,这块绿地的面积是( );如果要在这块绿地的四周围上一圈栏杆,栏杆长( )。
6.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7.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的面积比较大。
8.把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 8
( )倍,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9.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0.在里填上“>”“<”或“=”。
3平方米3000平方厘米 2平方米199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70平方分米80平方分米
6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60平方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比1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
2.一个长方形长15分米、宽8厘米,它的面积是120平方分米。( )
3.正方形的边长减少1厘米,它的面积就减少1平方厘米。( )
1/ 9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块手帕的面积约是
500()
一张银行卡的面积约是40()
一间卧室的面积约是9()
一台电脑的屏幕的面积约是
8()
旗杆的高度约为
10()
铅笔长约
15()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64平方分米,它的宽是
4分米,长是
()
分米。
4.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7米,它的面积是(),周长是
()。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64米,它的面积是
()。
6.一张正方形餐桌,它的边长是
14分米,半张餐桌的面积是
()
平方分米。
7.900平方分米=()平方米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00厘米=()分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8.下面方格纸中每
1小格都是边长
1厘米的正方形,写出各阴影部
分的面积。
2/ 9图①是
()平方厘米,图②是
()平方厘米
9.在一个长
6厘米、宽
4厘米的长方形里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图形最少可以分成
()个正方形。
二、辨一辨。
(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每题
1分,共
5分
)
1.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2.边长是
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面积是
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1000厘米。
()
4.
8厘米比
6平方厘米大。
()
5.面积是36平方米的长方形有若干个,但面积是36平方米的正方
形却只有一个。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2分,共
10分
)
1.下面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
()。
(1个小方格表示
1平方厘米
)
A.B.C.
2.下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B.大门C.粉笔盒的底面
3/ 93.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
面积相比较,
()。
A.同样大
B.长方形的面积大
C.正方形的面积大
4.实验二小的操场占地大约
()平方米。
A.90 B.9000 C.900
5.用8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
1
宝成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第五单元导学案
主备:郭小强 审核人:马海英 使用时间:2015.5
课题
1.什么是面积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第一课时
班级 三年级 小组 使用人 学生或老师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或学习随笔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
二、引导探索
1.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
2.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3.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
2
5.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6.汇报操作方法。
三、 拓展应用。
1.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2.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3
主备:郭小强 审核人:马海英 使用时间:2015.4
课题 2.面积单位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第一课时
班级 三年级 小组 使用人 学生或老师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²、分米²、米²等面积单位。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²、分米²、米²等面积单位。
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或学习随笔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今天我们要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感觉一下它有多大?
1.口算:
3377=
;
351010=
;
931212= ; 3388= 。
【答案】67,45
12,34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黑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答案】黑球:34,白球:14
3.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1)
(2)
(3)
【答案】(1)√;(2)×;(3)√
4.看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来表示。
(1)
(2)
【答案】(1)画5个黑方框
(2)画7个黑圆
5.58是( )个18,715是( )个115,( )个41是34。
【答案】5;7;3
6.1-14中,1可以看成( )个14。
【答案】4
7.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姐姐吃了2块,姐姐吃了( )。
【答案】41
8.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
【答案】41
9.4个17加上2个17是( )个17,就是( )。
【答案】6;76
10.7个19减去3个19是( )个19,就是( )。
【答案】4;94
判断题。【本题考查:分数】
11.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2。( )
【答案】√
12.21+21=24( )
【答案】×
13.1-19=89( )
【答案】√
14.5个19是95。( )
【答案】×
15.1100>1200( )
【答案】√
16.19与79的和是多少?
【答案】19+79=98
17.78比58多多少?
【答案】78-58=14
18.1减去23,差是多少? 【答案】1-23=31
19.比27多37的数是多少?
【答案】27+37=75
20.李明在元旦放假三天中,第一天完成了所有作业的610,第二天完成了全部作业的310,两天一共完成了全部作业的几分之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课 题:1、什么是面积
教案: 个人修改
教学
目标 1.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和直接对比容易得出谁大谁小。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面积的大小,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教学
重难点 1.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面积的含义。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地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两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回答)因为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所以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要想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面积。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1.理解面积的含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数学书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哪个面比较大。( 学生汇报)
教师明确: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2)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语文书的封面,说一说哪本书封面的面
积大。你有什么发现?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4)课桌桌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相比,哪个大?(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新教材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它们的形状比较简单,特征比较明显,应用也十分广泛。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其他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所以这一部分的教学十分重要。
学生年龄特征: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表象思维为主,处在直观的辨认水平,从逐渐积累经验,向以依据特征为主的初级概念判断水平发展。所以教学内容以具体的画图、操作为主,在画图、操作中感受面积大小、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大小,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知识基础: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并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感受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对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3.使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并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4.使学生能用自选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5.使学生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多种动手实践活动的形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一次扩展,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别长度和面积单位,在此基础上学习、探索新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测试题
一、填空。
1. 测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 )单位。测量或计算长度要用( )单位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和( )
3.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边长( )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4.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5. 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6. 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是( )。
7. 长12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合( )平方分米。
8、用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是( )
9. 125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 600厘米=( )分米=( )米
11.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邮票大约6( )
教室占地面积为50( )。
一座教学楼高20( )
运动场的周长是400( )
一块黑板的面积约是6( )
游泳池的深度为120( )
二、选择。
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A.长×2+宽 B.(长+宽)×2 C.长×宽
2. 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面积是( )
A.16米 B.8平方米 C.16平方米
3.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 )
A.不相等 B.相等 C.不一定相等
4.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减少4厘米,它的周长和原来长方形的周长( )
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5.35厘米用米作单位是( )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求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如果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可以摆( )行, 每行摆( )个小正方形,一共摆( )个小正方形,如果用面积公式计算,列式为( )。
2.一根长4米的绳子正好绕方桌一周,这个方桌的面积是( )平方米。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4.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常用的( )单位。
5.一个足球场的长是65米,宽比长短30 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 )平方米。
6.小杰家卧室用边长为30厘米的方砖铺地,共铺了200块,小杰家的卧室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题。(14分)
1.一个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 )。
A.平方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分米
2.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
A.5平方米 B.12米 C.12平方米
3.下面的正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周长相比( ),面积相比( )。
A.甲大
B.乙大
C.相等
4.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最长的是
( ),面积最大的是( )。
5.一张长1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最多可以剪出( )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
A.16 B.18 C.36 三、判断题。(5分)
1.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6 平方米。( )
2.小丽的身髙为148平方厘米。( )
3.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
4.小丁的一个脚印的面积约是160平方厘米。( )
5.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四、用合适的单位填一填。(8分)
2019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下面的图形中,按分数涂上颜色。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4、一块菜地的种了白菜,其余的种萝卜,萝卜占这块地的。
5、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每份是这纸的,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6、“一箱苹果吃去了”,这是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了( )份,7、吃去的苹果有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苹果的。
7、口算:
310 +510 = 912 -312 = 38 +38 = 37 +37 =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黑球的个数占( )( ) 黑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 ) ( ) ( )
9、 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 ) ( ) ( )
10、看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来表示。
11、是( )个,是( )个 ( )个是
12、1-中,1可以看成( )个。
13、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姐姐吃了2块,姐姐吃了( )。
14、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
15、4个加上2个是( )个,就是( )。
16、7个减去3个是( )个,就是(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打“√”,错的打“×”。)
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30分)
1. 98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 85里面有( )个81,( )个41是43,5个( )是85。
3.在○里填上“>”、“<”或“=”。
71○76 97○96 41○61 21○31 71○21 103○105
4.4个71加上2个71是( )个71,就是( )( ) 。
5.7个91减去3个91是( )个91,就是( )( ) 。
6.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黑球的个数占( )( ) 黑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 ) ( ) ( )
7. 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2
41 ( ) 41 ( )
8.看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来表示。
85 53
9. 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份是这个西瓜的( )( ) ,姐姐吃了2块,姐姐吃了( )( ) 。
10.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
二、判断。(8分)
1.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21。 ( )
2.一张纸对折的次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 )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卷 姓名: 学号:
一、 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二、 递等式计算
15+15×16 360÷9×60 102×(200-167)
三、填空。
1、写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每小格表示1cm2) 记得用互补法哦:)
图 的面积是( ),图 的面积是(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15( )。 (2)一张电脑桌的面积大约有60( )。
(3)爸爸的身高是17( ),奶奶的身高是154( )
(4)一个网球场的面积大约有240( )。
(5)一本字典的封面面积大约是1( )。
3、2分米2=( )厘米2 800分米2=( )米2
1米=( )厘米 5米2=( )分米2
300厘米2=( )分米2 8公顷=( )米2
4、把一块长6分米,宽4分米的玻璃,裁成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小块,可以裁成( )块。 (提示:大面积÷小面积=块数)
5、把七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提示:小面积×它的个数=大面积)
4、填表格
长
方
形 长 11米 25厘米 12米
宽 3米 比长少5厘米 4分米
周长 40米
面积 28分米2
四、 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客厅,长6米,宽4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口算:
65-48= 24×5= 320÷8= 18+45=
25+38= 36÷6= 98-89= 78÷6=
2×3+98= 8400-8000= 10000-7000= 73-35+15=
37 +37 = 310 +510 = 912 -312 = 38 +38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黑球的个数占( )( ) 黑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白球的个数占( )( )
( ) ( ) ( )
3、 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41 ( ) 51( ) 41 ( )
4、看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来表示。
85 53
5.85是( )个81,157是( )个151
( )个41是43,5个( )是85
6.1-41中,1可以看成( )个41。
7.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姐姐吃了2块,姐姐吃了( )( ) 。
8.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
9.4个71加上2个71是( )个71,就是( )( ) 。
10.7个91减去3个91是( )个91,就是( )( ) 。
二、判断。
1.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21。 ( )
2.21+21=42 ( )
3.1- 91=98 ( )
2021-2021学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评必刷卷
第5单元《面积》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3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8分)
1.(2021·辽宁三年级单元测试)在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16 B.80 C.64
2.(2021·西北工业大学附小三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3.(2021·四川三年级课时练习)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相比,( )。
A.a图形最大 B.b图形最大 C.c图形最大 D.一样大
4.(2021·辽宁三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各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5.(2021·陕西三年级期末)在一张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60平方分米 B.36平方分米 C.24平方分米 6.(2021·陕西三年级期末)下图中,每个小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这个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3 B.4 C.5 D.6
7.(2021·宁夏三年级期末)王奶奶靠一面墙围了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养鸡场,半个养鸡场的占地面积( )。
A.36平方米 B.18平方米 C.12平方米
8.(2021·辽宁三年级单元测试)在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一共可以摆( )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
A.8 B.4 C.32
9.(2021·陕西三年级期末)一张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学校的舞蹈教室要安装一面长12米、高3米的镜子,镜子每平方米需要25元,买这面镜子共需要多少钱?
2.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剪多少个?
3.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想给桌面配上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有多大?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5.用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有多长?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有多大?
6.有一块菜地,长37米,宽13米,菜地中间留了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扇柜门长12分米,高2米,要做两扇这样的柜门,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
8.一块水稻田长500米,宽400米,这块水稻田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9.工人师傅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卫生间的地面,正好用了40块。每块地砖边长5分米,卫生间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0.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1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宽度为8米,洒水车行驶15分钟,能给地面洒水多少平方米?
12.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13.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
6m
A B
4m
边长2dm每块5元 边长1dm每块3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4.在一个长15米、宽8米的防风带里种了一些树,每棵树的占地面积是4平方米,你知道这个防风带共种了多少棵树吗?
15.用长12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
,你能围出几种?填一填。
16.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17.学校操场是长方形,宽74米,比长短20米。 (1)学校操场占地多少平方米?
北师三下 第五单元《面积》
第3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1)
课题 长方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班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三课,该课内容是学生已经把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会计算它们的周长,知道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该学习内容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更是接下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的基础,在 “面积”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关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角度分析,个别学生已经知道是长乘宽,但不明白为什么是长乘宽的道理所在;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角度分析,在《什么是面积》及《面积单位》两课当中,学生通过数格子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这一学习过程中,在潜在意识当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行摆几个乘以摆几行的方法。
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乐观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育。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学问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班级班级上册 教科书第53页、54页。 教学目标 1、在数格子图中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理解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道理,把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在数格子的实践活动中,积累活动阅历,感受累加思想、对应思想;
3、能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把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预备 课件、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作业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三课时“比大小” (58页—59页)
教材分析:
“比大小”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教材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这样编排是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继而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出现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形象思维在其思维过程中仍占主导。直观不仅是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手段,也是他们探索数学、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工具。所以,比较分数大小,应以掌握图示等直观方法为主,在此基础上借助具体背景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借助图形直观比较、判断分数的大小。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必须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案设计时,不仅考虑到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更注重了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上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比”的算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直观图形、动手折叠等,使学生对算理的理性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本课教学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分母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第二步: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第三步:对比分母相同分数和和分子是1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多样练习巩固掌握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大小比较与生活的联系,会结合实例和图示直观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分子是1的分数和分母相同分数大小规律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情感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教学准备:
圆形图片学具 正方形学具 长方形学具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分西瓜
(课件演示)这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处荒凉的山脚下。由于正是午时,天气闷热。悟空心疼师傅,不辞辛苦,终于找到了一个西瓜给师傅解渴。
师:一个西瓜,怎么吃?
悟空说,我们4个人,就平均分4份,一人一份好了。每人吃1/4。
八戒一听急了,忙说我不要1/4,我的身体这么强壮,我要吃1/8。
悟空一听乐了,说,你确定要吃西瓜的1/8,不后悔。八戒见师兄答应了,急忙说:“好,好,好!”
师:可八戒在切完西瓜后,见到自己的1/8就急了,说师兄欺负他。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板书课题:比大小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悬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操作探索,合作探究
1、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模式 (1)比较分子相同分数大小
师:请大家同桌间在圆形图片上分别表示出1/4和1/8,然后和你的小伙伴观察讨论一下,为什么八戒本来执意要西瓜的1/8,可西瓜切开后,对比西瓜的1/4之后,为什么后悔了呢?
(2)“火眼金睛”
比较1/3和1/2,1/7和1/5,1/3和1/6的大小。
你发现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子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设计说明: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如只取一份,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把知识理解化]
(3)比较分母相同分数大小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8页例题。
师:你们在做题目时,遇到什么问题了。(分母相同分数的比较)
师:你是怎么比较分母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设计说明:将例题交给学生去自学,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学生只有自己发现分母相同分数比较的规律,才能最终摆脱对直观的依赖,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2、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的模式
(1)做课本第58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的想法。
(2)做课本第58页“试一试”第(2)题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大小的两个分数可以分为两类:有分母相同的,还有分子都是1的。
3、解释应用
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归类编排题
4、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大小”的模式
(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混排题。
师:这么多题目要比比谁最细心。经是你能直接比大小,也可以不涂颜色。
[设计说明:此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激励下,自己去观察、思考、推理、归纳。]
三、游戏:“拿小棒”
(课件演示)出示10根小棒
师: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 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
几分之几?
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
[设计说明:情境中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简单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小结
让学生们说一说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学会的?
[设计说明: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既是对本课简单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回顾,也是对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
比 大 小
1/4>1/8 3/4>1/4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第三课时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分类整理――意在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观察分数的特点。这样设计,真实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到分类整理的方法。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分、折、涂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座落在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环境相对比较好。学生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由于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知识面很广,求知欲望也很高。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及时鼓励、适时引导,营造自主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21,41,32,43,52,53,65,76,83。
(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分母相同的分数:41和43;52和53。
分子相同的分数:21和41;32和52;43,53和83。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65和76。
(二)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43和41;52和53。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如:
43○41 43○41
43○41 43○41
43○41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板书:21和41
(猜一猜,再验证,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过程。)
3、反馈评价
(1)61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 )○( )
( )○( )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3/10 ○7/10
2/8 ○1/4
4、总结规律
(1)思考讨论: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②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2)学生总结:①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
②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3)思考: 2/3和2/5;3/4,3/5和3/8;5/6,6/7谁大谁小?
(全班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像这样的分数你会比较大小吗?分子、分母都不同呢?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存入问题银行。)
(三)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62页“练一练”)
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
3、第3题。4.数学游戏:我说你拿。(小组竞赛)
生1:拿出全部的3/10。
生2:我应该拿3根。
生3:拿出全部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