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7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第一、三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申报人都需复习。
在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中划分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三种专业类别,申报人只需选择其中一种专业类别进行复习即可。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对于本大纲第二部分知识的考察,将采取选作的方式,试题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类别一一对应,申报人可选取三种专业类别试题中的一种作答。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六年三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广播电视技术概要(一)广播声学基础;人耳主要听觉特性;声音信号强度计量1.熟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
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进行传播,形成声波,才能使我们听到。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a刖H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屮、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屮、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屮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屮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屮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索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中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第一、三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申报人都需复习。
在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屮划分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三种专业类别,申报人只需选择其中一种专业类别进行复习即可。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对于木大纲第二部分知识的考察,将采取选作的方式,试题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类别一一对应,申报人可选取三种专业类别试题屮的一种作答。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屮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OO六年三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 广播电视技术概要(一)广播声学基础;人耳主要听觉特性;声音信号强度计量1. 熟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声音是市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
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进行传播,形成声波,才能使我们听到。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广播影视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播影视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职教【2015】7号)要求,以《广播影视基础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广播影视基础》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广播影视基础》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要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四大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广播影视基础和后期制作(二)考核能力要求1.了解(A)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
2.理解(B)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理解、熟悉、领会。
3.掌握(C)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怎么办”。
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
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比例(二)难易题及比例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一)考试形式闭卷、机考(二)考试时间30分钟(三)试卷满分值50分五、典型题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蜿蜒的山路的构图往往采用的构图方式是()A、对角线头图B、黄金分割构图C、九宫格构图D、曲线构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构图的运用。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考试大纲解析(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1、中国广播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参考《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一章延伸: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新互动形式:交通广播广播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发展历程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人文心态,审美价值取向的迁替嬗变、大致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转型期和发展期五个发展阶段一、建国十七年(1949-1965)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革命战争时期:广播以发布新闻和时事政策教育为中心,那时的文艺尚属于边缘地位,既没有专门制作文艺节目的从业队伍,又没有固定的文艺节目栏目。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行转向,即革命转向了建设,人们的心态逐渐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在生产劳动和工作之余,开始需要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文艺节目,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新中国的广播文艺事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了广播设备技术上的困难,构建了当代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首先、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如《雷锋之歌》第二、开辟和完善了广播文艺节目的形态,如广播剧、文艺知识类节目。
第三、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演播团体,如广播文工团、广播民族乐团、和广播说唱“三大团”二、文革十年(1966-1976)被政治话语权灌注的文艺广播1在文艺节目制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艺术家体验生活的反映。
于是所有的文艺创作首先要结合政治需要体现政治标准。
文革的政治文艺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扭向极端,其实质是对这一在历史上有过正确指导作用的文艺路线的大反动2在批判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三新时期(1977-1985):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1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音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2023年广播电视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目的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是为了选拔合格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提高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队伍素质,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二、考试对象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报考初级职业资格,应具备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2)报考中级职业资格,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3)报考高级职业资格,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考试科目
1.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2. 专业科目:广播电视业务。
四、考试方式
1. 闭卷笔试;
2. 上机操作。
五、考试时间和地点
具体时间和地点根据考生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考生根据当地考试主管部门发布的通知进行考试时间和地点的确认。
六、考试内容与要求
1. 综合知识: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学基础、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知识水平。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 广播电视业务: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采访、编辑、播出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测试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基本要求,了解各类节目的特点和规律,具备一定的节目策划、采访、编辑和播出能力。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版)目录《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3)考试说明 (4)《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通信与广电工程)科目考试大纲..115《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说明按照《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4〕16号)和《关于建造师资格考试相关科目专业类别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6〕213号)的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2018年发布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并于2023年11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通过。
执业资格考试是对执业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考核,也是提高执业人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过程。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
此次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结合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形势及建造师执业需求,以“科学选拔人才,引领职业发展”为目标,遵循“模块化与系统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一致性与特色化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引导执业人员提升理论水平和施工现场实际管理能力,切实达到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考试大纲包括《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4个科目,其中《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分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10个专业类别。
考试说明为了帮助广大应考人员了解和熟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现对考试的具体问题说明如下:一、考试目的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的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
建造师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
2012 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电视类专业本考纲以中等职业学校电视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艺术概论》(全国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彭文民主编,2008 年 1 月版)和《影视作品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尹利强主编,2008 年版)两本教材为基础,参考电视类相关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制定的。
一、考试对象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专业应、往届毕业生。
二、考试总体要求第一部分艺术概论《艺术概论》是电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根据中职艺术院校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理论应用能力较弱,同时电视类专业要求学生拥有较广泛的知识面等特点,本大纲减弱了对学生基本理论运用能力的考察,而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与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影视作品分析《影视作品分析》是电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根据中职艺术院校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理论应用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减弱了影评部分所占分值,主要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重点仍是对基本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
三、考试内容要点第一部分艺术概论(200 分)本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艺术概论》基本理论与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10 分)识记《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人类艺术活动开始的时间、艺术学之父等基本知识点。
2.艺术的起源(20 分)(1)模仿说的主张和主要代表人物(2)游戏说的主张和主要代表人物(3)表现说的主张和主要代表人物(4)巫术说的主张和主要代表人物(5)劳动说的主张和主要代表人物(6)多因说了解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的主张以及每种主张的合理处与局限处,识记每种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重点理解多因说。
3.艺术的特征(30 分)(1)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5)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了解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重点理解艺术的基本特征。
影视艺术专业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影视三维制作课程代码:12175 2011 年 12 月版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数码影像方向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涉及到立体三维方面的影视制作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应用于三维影视动画的造型和制作,以及影视后期制作,通过相关软件完成影视作品中虚拟影像和虚拟场景的制作,从而实现影视作品的影像传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以三维影像制作为学习重点,要求学生将传统的绘画技法和人物动态技法运用于计算机制作,并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具备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影视作品人物和场景的三维制作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数码影像方向的主干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图形图像基础、数码影像画面设计和人物动态技法等课程为先修课程;而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影视特技数码设计(一)》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3ds Max操作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对3ds Max 2009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熟悉软件的工作界面和各项定制工作环境的方法,并掌握各种对象编辑的基本操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3ds Max2009工作界面。
理解:3ds Max的应用范围。
应用:1、定义工作环境;2、选择物体;3、变换物体;4、复制物体;5、组合和对齐物体。
第二章基础建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建模在三维制作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二维修改器和三维修改器等基础的建模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1、角色建模;2、非角色建模;3、低精度建模;4、高精度建模。
理解:1、二维修改器的种类及功能;2、三维修改器的种类及功能。
应用:1、倒角修改器的使用方法;2、车削修改器的使用方法;3、挤出修改器的使用方法;4、弯曲修改器的使用方法;5、噪波修改器的使用方法;6、置换修改器的使用方法;7、扭曲修改器的使用方法;8、FFD修改器的使用方法。
《广播电视实务》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广播电视实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科学。
广播电视实务全面介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相关理论、流程和方法。
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要求学生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在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创作。
二、考试方法: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视画面与镜头【重点】电视画面的定义及其特性;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电视画面与镜头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概述一、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二、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主体第二节电视画面概述一、电视画面的定义二、电视画面的特性1.自义性和联系性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4.时间特性第三节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一、构成要素二、各要素的关系1.关于可视性2.警惕可视性陷入可听性的死亡陷阱3.物态形象的多元性第四节电视画面与电视镜头一、定义二、两者的相互关系第二章摄像机【重点】摄像机与人眼的异同第一节摄像机与人眼的异同一、摄像机不如人眼的地方二、摄像机比人眼优越之处第二节摄像机的类别一、广播级二、业务级三、民用机第三节摄像机的基本部件一、镜头系统二、主机三、寻像器四、电源五、传声器六、录制单元第四节附件一、三脚架二、反光板第三章摄像机的使用【重点】摄像的基本原则;固定镜头、运动镜头拍摄的有关操作注意事项第一节拍摄前的有关事项一、摄前准备二、调整第二节摄像的基本原则一、八项原则二、内涵第三节拍摄一、固定拍摄1.概念及特点2.功能及局限3.拍摄要求二、运动拍摄1.拍摄方式:推、拉、摇、移、跟2.功能与拍摄要求第四章电视画面构图【重点】主要构图元素一、拍摄角度1.方向2.高度3.距离二、光线1.作用2.用光控制3.光源方向三、色彩1.色彩的象征寓意2.色彩在构图中的运用第五章电视画面编辑技巧【重点】画面长度的确定因素;画面组接的依据与方法;轴线规律;蒙太奇的分类及蒙太奇句子;无技巧转场第一节镜头的选择一、电视画面编辑是素材镜头选择的内容要求二、电视画面编辑是素材镜头选择的形式要求第二节画面长度的确定一、内容长度1.因主体位置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2.因主体运动状态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3.因景别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4.因画面亮度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二、情绪长度1.主体的情绪2.多个镜头的组合情况三、节奏长度1.节目的节奏2.利用镜头的长度控制第三节镜头的组接一、镜头组接的依据1.人类的逻辑思维和视觉原理2.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3.影视作品制作的技术条件二、运动的组接三、轴线规律及其应用1.轴线和轴线规律2.造成越轴错误的原因3.合理越轴的方法4.不考虑轴线因素的画面编辑六、蒙太奇技巧1.含义2.地位、功能3.分类4.蒙太奇句子七、转场的方法1.技巧转场2.无技巧转场第六章电视声音编辑技巧【重点】音乐编辑的注意事项第一节电视声音的意义一、声音是电视节目内容的主线之一二、声音成为电视画面思维、动作、情节的源泉和成因第二节电视语言的编辑一、新闻类电视节目语言的编辑要求与技巧1.必须真实、准确、精练、贴切2.和画面组合要相得益彰二、艺术类电视节目语言的编辑要求与技巧1.富有创造性2.把握节奏第三节电视音响的编辑一、新闻类电视节目音响的编辑要求与技巧二、艺术类电视节目音响的编辑要求与技巧第四节电视音乐的编辑一、新闻类电视节目音乐的编辑要求与技巧1.不能过于“艺术化”2.可以成为表现手段二、艺术类电视节目音乐的编辑要求与技巧1.认识各种音乐的特性是前提2.要注意流畅第七章屏幕文字和特技的运用技巧【重点】屏幕文字的运用技巧;特技的运用技巧第一节屏幕文字的运用一、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元素之一二、类别1.画内文字和屏幕文字2.整屏阅读式、滚动式3.说明性、复述性和信息性屏幕文字三、屏幕文字的传播功能1.复述功能2.说明功能3.信息功能四、屏幕文字的构图形式五、屏幕文字的运用技巧1.选择好屏幕文字的呈现时机和显示时间2.根据电视特性撰写屏幕文字3.注重屏幕文字的色彩、字型字体、光线和特技处理第二节特技的运用一、电视特技常用的手法1.马赛克2.位移二、动画三、特技编辑与电视时间1.高度重视特技的作用2.特技对电视节目时间的“改造”第八章电视片的解说词【重点】解说词的特性与作用;解说词的基本要求以及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解说词的位置第一节解说词的特性与作用一、解说词的特性1.解说词是画面的解说2.解说词具有说理优势3.解说词具有表意的确切性。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七年一月一、电路及信号处理基础知识(一)电路基础知识1.熟悉电路的基本组成及连接方式2.熟悉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作用3.掌握电路的基本测量方法4.掌握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算5.了解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二)信号处理基础知识1.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了解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方法3.了解滤波器的类型及特点4.掌握信号数字化原理及取样、量化和编码的基本含义5.掌握比特率(数码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二、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办公软件使用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熟悉操作系统软件、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3.熟悉Internet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基本组成及分类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及ISO/OSI参考模型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4.掌握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及特点5.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功能6.了解网络通信协议的定义7.掌握IP地址、域名、子网掩码、网关等概念及基本设置方法三、声音节目制播技术(一)电声基本原理1.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2.熟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3.掌握声音三要素的含义4.掌握分贝的概念及计算5.熟悉传声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二)声音节目制播技术1.了解录音室与控制室的功能及要求2.熟悉调音台的功能、分类3.熟悉录、放音设备的功能4.了解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组成及功能5.熟悉数字音频接口的主要类型及特点6.了解音频自动播出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四、电视节目制播技术(一)电视基本原理1.了解人眼的基本视觉特性2.熟悉可见光与颜色、标准光源、色温、光度量单位的概念3.熟悉彩色三要素、三基色原理、混色法、彩色的计量4.掌握扫描的概念及扫描参数5.熟悉光电转换原理(摄像原理)和电光转换原理(显像原理)6.掌握全电视信号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7.熟悉复合视频信号和分量视频信号的概念8.了解模拟彩色电视制式9.熟悉标清、高清与超高清电视的概念及基本参数(二)电视节目制播技术1.熟悉摄像机、录像机、视频切换台、视频矩阵等电视节目制播设备的功能及基本原理2.熟悉线性电子编辑、非线性电子编辑、数字特技等电视节目制播技术的基本概念3.了解电子新闻采集、电子现场节目制作、演播室节目制作、虚拟演播室等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的构成及特点4.熟悉数字视频接口的主要类型及特点5.了解节目制作网、播出网、媒体资产管理网的特点、功能与网络架构6.了解网络存储及硬盘存储的基本概念7.了解视频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及特点五、广播电视系统(一)无线电基础知识1.掌握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频率和波长的计算方法2.掌握天波传播、空间波传播和地波传播的特点3.了解广播电视的波段划分情况4.熟悉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1.了解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2.熟悉电缆传输、光缆传输、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的特点(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1.了解信源编码的目的2.了解主要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3.了解主要的音频压缩编码标准4.了解信道编码的目的及数字广播电视中使用的主要信道编码方式5.熟悉模拟调制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概念6.熟悉数字调制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概念(四)声音广播系统1.熟悉调幅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2.熟悉调频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3.了解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4.了解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五)电视广播系统1.了解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2.了解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3.了解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六、视听新媒体技术1.了解IP电视的基本概念2.了解互联网电视的基本概念3.了解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的基本概念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1.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2.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3.了解知识产权法4.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5.了解商标的定义6.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7.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8.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统一考试大纲(仅适用于普通艺术类考生)Ⅰ.音乐学类报考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流行音乐、音乐治疗等专业及认可音乐学类统考成绩的相关专业考生必考。
一、考试科目《声乐》(面试)、《器乐》(面试)《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笔试)《视唱》(面试)二、计分原则专业总分为200分:[声乐或器乐面试成绩(满分100分)×80%+《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成绩(满分100分)×10%+《视唱》成绩(满分100分)×10%]×2。
注:声乐、器乐任选一项考试,不得兼报,且声乐或器乐面试满分为100分。
三、《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笔试)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目的: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南,旨在考核考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情况。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满分100分,其中乐理50分、练耳40分、音乐常识10分。
(三)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四)考试时长:《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120分钟(其中包含听音记谱考试40分钟)。
(五)考试内容1.《乐理》(1)序论:(a)音、乐音、噪音;(b)乐音的四种性质。
(2)近代乐音列:(a)音级;(b)基本音级;(c)组与八度;(d)音域与音区;(e)谱表与谱号;(f)变化音符号与变化音级;(g)半音与全音;(h)自然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半音、变化全音;(i)等音。
(3)节奏与节拍:(a)节奏、音符的写法:常用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附点休止符(含复附点的内容)、特殊等分音等;(b)节拍:拍子、小节线、终止线、拍号等概念的理解,常见拍子的种类:含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c)各种节拍的书写组合原则、节奏重音、切分音、变格小节等内容。
(4)速度、力度、常用术语:要求熟记常用的意大利速度与力度、表情、专用术语(包括基本速度与变化速度术语、强弱等)。
广西2019年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大纲与说明本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广西2019年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大纲与说明,供有意向的考生们参考,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广西2019年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大纲与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全区统一考试(以下简称艺术统考)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与说明》),是为指导我区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而编撰出版的。
艺术统考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主要目的是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学习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的潜能并区分优劣,进而确认艺术类考生的资格,以便高等艺术院校及高等院校艺术专业选拔、录取播音主持、广播影视编导艺术类人才。
我区自1996年开始实行艺术统考,对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方法、评分标准做出了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二十年来,不仅艺术统考考试类别有所增加,考试的具体实施细则也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日趋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艺术统考成绩在区属院校的艺术同类专业中通用,改变了考生报多校疲于奔波多校考试,耗费时间、精力、财力的状况,有利于合理利用艺术类生源,提高艺术类专业新生的整体质量。
这本《考试大纲与说明》是专业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指导性资料,它简要地介绍了各专业的特点,并按照标准化考试的基本原则,阐明考试的目的,制定考试的标准,公布考试的范围,规定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并列举了必要的例题,便于有关教师和广大考生了解播音主持、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考什么和怎么考,帮助他们减少学习、训练和应试的盲目性。
多年来,我们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参加艺术统考后的高校艺术类新生的专业素质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指导我们施考。
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必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把握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教育的特殊性,突出专业性,重点考查考生的艺术素质和基本技能。
《新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新闻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新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新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新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新闻传播的起源、过程(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1)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3)新闻传播活动的渠道2、新闻传播的本源(1)掌握事实──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2)了解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原则(3)掌握坚持新闻传播起源和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3、了解新闻的定义(1)新闻的种种界定(报道说、事实说、信息说)(2)熟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熟悉新闻传播的过程1、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2、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3、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二、新闻传播的要求、选择(一)新闻传播的要求1、了解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1)真实性的科学含义(2)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2、了解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1)客观性的科学含义(2)客观报道和客观主义3、了解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1)公正性的含义(2)公正性和倾向性的关系4、了解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1)全面性的科学含义(2)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一5、了解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1)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2)抢新闻和报道时机(二)新闻传播的选择1、熟悉新闻传播选择的定义2、掌握新闻传播选择的标准(1)新闻定义(2)新闻价值(3)宣传价值(4)新闻法规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一)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1、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2、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二)熟悉新闻事业的功能1、传播新闻,沟通情况2、反映和引导舆论3、倡导科学,介绍知识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四、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一)新闻事业的真实性1、了解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2、掌握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二)新闻事业的指导性1、了解新闻指导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2、熟悉新闻指导性与新闻特点的关系(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1、了解“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我国新闻工作路线2、掌握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四)新闻事业的监督性1、了解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2、熟悉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特点3、掌握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五)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1、了解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2、了解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3、掌握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五、中国新闻传播史(一)了解早期官报的性质和内容(二)了解邸报、京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三)了解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情况(四)了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情况(五)了解建国以来的新闻事业发展概况(六)熟悉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状况六、外国新闻传播史(一)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轨迹1、了解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1)语言的产生对口头传播意义(2)文字的产生与文字传播(3)《每日纪闻》与新闻信(4)威尼斯手抄小报的兴起2、熟悉印刷传播与通讯社(1)印刷传播的产生(2)四大通讯社的创立、发展与变化(3)世界通讯事业的现状3、熟悉电子传播(1)广播的产生与发展(2)电视的产生与发展(3)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4、熟悉国际互联网传播(1)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2)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及其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3)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二)世界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1、了解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2、熟悉美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3、了解俄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第二部分专业理论与业务一、新闻采访的基本知识(一)新闻采访1、了解采访——写作的前提2、熟悉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二)新闻价值1、熟悉新闻价值——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记者判断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的尺度2、掌握新闻价值五要素(1)时新性(2)重要性(3)显著性(4)接近性(5)趣味性(三)新闻政策1、熟悉新闻政策的定义2、掌握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3、掌握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四)熟悉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1、坚持真实性2、坚持思想性3、坚持时间性4、坚持用事实说话二、采访技艺(一)关于采访的提问1、了解提问的基本要求(1)问得自然(2)问得明白(3)问得简洁(4)问得有特色2、熟悉开放式与闭合式(1)开放式的定义及其特点(2)闭合式的定义及其特点3、掌握提问的技巧(1)看对象(2)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3)抓住要害,提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4)提问具体(5)两面问(6)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二)熟悉采访的方式与方法1、熟悉采访的方式(1)直面采访(2)视觉采访(3)书面采访(4)体验式采访(5)电话采访(6)网上采访2、熟悉采访的方法(1)上下结合(2)点面结合(3)交叉采访与跨行业采访(4)易地采访(5)抽样调查三、新闻报道体裁(一)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概念(二)熟悉新闻报道体裁的主要类型1、消息2、通讯3、新闻特写4、深度报道5、新闻评论6、图片报道四、新闻主题与材料(一)新闻主题1、了解新闻主题的含义与特性(1)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灵魂(2)新闻主题的宽泛性(3)新闻主题是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4)新闻主题基于事实、高于事实(5)新闻主题既有丰富性,又有集约性2、熟悉选择和确定新闻主题的原则(1)真实而有意义(2)正确并有针对性(3)集中、鲜明、深刻3、掌握深化和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1)追根究源法——从认识事实入手(2)对比联系法——在比较中鉴别(3)上下结合法(4)主题角度的选择(二)新闻材料1、了解新闻材料的含义(1)新闻材料的定义(2)新闻事实与新闻材料(3)新闻素材与新闻题材2、熟悉如何鉴别新闻材料(1)查证材料来源(2)弄清材料性质(3)核实材料形成的时间(4)了解材料产生的原因与条件(5)比较、分析不同材料,鉴别材料真伪3、掌握选择新闻材料的原则与要求(1)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2)要真实,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3)要选择典型材料,区分主次,反映实质(4)要处理好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5)要选择新颖、生动、有特色的材料五、新闻语言(一)新闻语言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了解什么是新闻语言2、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二)熟悉语言规范与时代气息1、新闻工作者要遵守祖国语言规范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六、新闻结构(一)了解新闻结构及其构成成分1、什么是新闻结构2、新闻结构的内部构成成分(二)常见的新闻结构形式1、掌握倒金字塔式结构2、熟悉时间顺序式结构3、熟悉悬念式结构4、熟悉并列式结构5、熟悉自由式结构(三)掌握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1、要利于表现主题2、要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3、要适应受众的心理4、要紧凑而富于变化5、要符合新闻体裁的特点七、新闻要素与新闻背景一、了解新闻要素1、新闻要素的定义2、明确新闻要素的意义(1)有助于记者迅速弄清事实要点(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二)新闻背景1、了解什么是新闻背景(1)广义的新闻背景(2)狭义的新闻背景2、熟悉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和作用(1)衬托对比性材料及其作用(2)注释说明性材料及其作用(3)分析解释性材料及其作用3、掌握如何运用新闻背景材料(1)要有针对性(2)要防止喧宾夺主(3)要灵活穿插八、各类新闻的写作(消息、通讯、评论)(一)消息的写作1、了解消息的作用及分类2、掌握消息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写作要求(1)新闻标题的特点、种类和写作要求(2)消息头的种类和写作要求(3)新闻导语的作用、种类和写作要求(4)新闻躯干的写作要求(5)新闻背景的写作要求(6)新闻结尾的种类和写作要求3、掌握四大类消息的特点及写作要领(1)动态消息的特点及写作要领(2)经验性消息的特点及写作要领(3)综合消息的特点及写作要领(4)述评性消息的特点及写作要领(二)通讯的写作1、了解通讯的特性与分类2、熟悉通讯的主题和结构(1)提炼通讯主题的方法和要求(2)通讯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方法3、掌握通讯的写作方法与技巧(1)情节与细节(2)结构和层次(3)表现角度与报道思想(4)矛盾的抓取与表现4、掌握通讯的表达方式(1)通讯的叙述方法(2)通讯的描写方法(3)通讯的议论与抒情方法(4)对艺术表现技巧的借鉴(三)新闻评论的写作1、了解新闻评论的特性和功能2、掌握新闻评论的种类和特点(1)社论、评论员文章(2)短评、编者按语(3)专栏评论的特点和分类(4)新闻述评的特点和类型3、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与语言特点(1)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①论点要正确、新颖,有的放矢②论据要真实、典型、生动新鲜③论证要科学、严密,无懈可击④夹叙夹议,事理交融⑤做到思想性、针对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2)熟悉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①针对性②准确、简明性③逻辑性④生动性⑤指导性九、报道的策划与组织(一)熟悉报道策划的原则1、集思原则2、立异原则3、应变原则(1)取信原则(2)前瞻原则(二)了解报道策划的类型1、专题性报道策划2、阶段性报道策划3、即时性报道策划(三)掌握报道策划的方法1、参照方法2、系统方法3、逆向方法(四)报道时机与报道方式1、熟悉报道时机(1)报道时间的把握(2)环境与背景的把握(3)客观条件的把握(4)受众心理的把握2、掌握报道方式(1)集中报道、连续报道、系统报道和组合报道(2)直陈式和转述式(3)单向式、回应式和相向式十、稿件的选择(一)稿件选择的意义和程序1、熟悉选择新闻稿的意义2、掌握选择新闻稿的程序(二)掌握稿件选择的标准1、社会评价(1)社会评价的标准及其把握(2)社会效果的考察2、新闻评价(1)真实性评价(2)新闻价值评价(3)新闻的适用性评价(4)新闻表现评价十一、稿件的修改(一)事实的订正1、熟悉订正事实的要求(1)真实(2)准确(3)科学(4)统一(5)清楚(6)鲜活2、了解发现事实差错的方法(1)分析法(2)核对法(3)调查法(二)思想政治差错的校正1、掌握校正的原则(1)坚定地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重大政治性、政策性问题与党中央的决定相一致2、熟悉消除差错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掌握界限,分清事物的性质(2)注意社会效果,防止客观主义地描述消极的东西(3)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4)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三)掌握辞章修改的基本方法1、校正、压缩2、增补、改写3、分篇、综合十二、稿件的配置与版面设计(一)了解稿件配置的意义和特点1、稿件配置的意义2、稿件配置的特点(二)稿件的组织1、同题集中(1)了解什么是同题集中(2)熟悉同题集中常见的结构关系2、集纳性专栏(1)熟悉集纳性专栏的特点和优势(2)掌握集纳性专栏的编辑要领3、集纳(1)熟悉集纳的特点(2)掌握集纳的编辑要领(三)稿件的配合1、熟悉配评论(1)评论要依托报道(2)评论要深化报道2、熟悉加按语(1)评论性按语(2)说明性按语(3)解释性按语3、掌握配资料(1)新闻人物(2)新闻背景(3)科学知识(4)词语解释(5)新闻地理4、掌握配图片(1)常用图片的种类(照片、漫画、图示、图饰)(2)图片的选择标准(3)图片的采用方式(四)版面设计1、熟悉版面的编排思想(1)编排思想是版面的灵魂(2)树立正确的编排思想2、熟悉版面的类型3、熟悉版面空间(1)区域(2)面积(3)距离(4)形状4、熟悉编排手段(1)字符(2)图像(3)线条(4)色彩5、掌握版面的布局结构(1)技术层面的①题文关系②转接关系(2)意义层面的①主次②组合③分立6、掌握版面美化(1)体裁的变化(2)栏的变化(3)标题的变化(4)空间和布局结构的变化(5)色彩的变化第三部分新闻行业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法规一、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一)了解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职业理念2、职业态度3、职业纪律4、职业责任(二)熟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2、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注重报道的客观公正3、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4、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团结协作二、新闻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一)熟悉中国新闻法制的六个层次(二)熟悉“一法四条例”(三)了解《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1990年)(四)了解《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播影视(职称)考点三三、声⾳节⽬制播技术(⼀)电声基本原理1.⼈⽿的听觉特性及声⾳三要素(1)三要素指⾳调、⾳⾊、响度(2)⼈⽿的听觉特性⼈⽿对声⾳的⽅位、响度、⾳调及⾳⾊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存在较⼤的差异。
⼈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听到声⾳:①响度感响度是判断声⾳强弱的⼀种属性。
⼈⽿听觉的响度主要与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
⼈们⽇常对话⾳量的动态范围30dB~70dB,聆听⾳乐时约为20dB~100dB正常的听觉范围20Hz~20KHz【低⾳频段20Hz~160Hz(3倍频);中⾳频段160Hz~2500Hz(4倍频);⾼⾳频段2500Hz ~2KHz(3倍频)】,强度范围-5dB~130dB②⾳调感⼈⽿在声⾳响度较⼩的情况下,对⾳调的变化不敏感,⾼、低⾳⼩范围的提升或衰减很难感觉到.随着声⾳响度的增⼤,⼈⽿对⾳调的变化才有较⼤的增强,我们把⼈⽿对⾳调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指数式”特性.为补偿⼈⽿听觉的这⼀特性,使之尽量平衡为线性关系,通常将⾳量电位器按指数⽅式(Z)控制响度,⽽⾳调则采⽤对数⽅式(D)来控制.并在低响度情况下加⼊低⾳提升电路(等响度电路),以补偿⼈⽿对低⾳频段的迟钝现象.振动的频率(Hz)=振动次数/时间(s)③⾳⾊感是指⼈⽿对⾳⾊所具有的⼀种特殊的听觉上的综合性感受,是由声场(⽆论是⾃由声场还是混响声场)内的纵深感,⽅向、距离、定位、反射、衍射、扩散、指向性与质感等多种因素综合构成。
⼈⽿对⾳⾊的听觉反应⾮常灵敏,并具有很强的记忆与辨别能⼒。
举例:当熟⼈跟你谈话时,即使你未见到他(她)也会知道是谁在跟你谈话。
这说明⼈⽿对经常听到的⾳⾊具有很强的记忆⼒;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对各种⾳⾊的分辨能⼒⾮常强.④⽅位感⼈⽿对声⾳传播⽅向及距离,定位的辨别能⼒⾮常强,⽆论声⾳来⾃哪个⽅向,都能准确⽆误地辨别出声源的⽅位.⼈⽿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位感”.⑤聚焦效应⼈⽿的听觉可以从众多的声⾳中聚焦到某⼀点上.例如当你在繁华的集市上看书,当你的精⼒集中在书本上时,你就听不到集市的喧闹声。
考试科目代码:[727]考试科目名称:广播影视基础知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广播电视学概论约75分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约75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广播电视学概论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发展规律、社会功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类型、特征,及其生产与管理。
3、能运用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和要求来分析和解决广播电视事业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一、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一)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二)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无线电的分类及其应用;无线电传播的方式。
(三)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制式和数字化浪潮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类型及其特征;电视传播的三种制式;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浪潮。
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一)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概况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其特点;世界知名的广播电视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广播协会(NHK)等。
(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电视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电视事业;港澳台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
三、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律(一)生产力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先导作用;广播电视事业需要先进的管理;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行环境。
(二)文化创意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广义文化、狭义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广播影视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第一、三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申报人都需复习。
在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中划分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三种专业类别,申报人只需选择其中一种专业类别进行复习即可。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对于本大纲第二部分知识的考察,将采取选作的方式,试题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类别一一对应,申报人可选取三种专业类别试题中的一种作答。
《广播影视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五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广播电视技术概要(一)广播声学基础;人耳主要听觉特性;声音信号强度计量;传声器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1.熟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2.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及听觉灵敏度的概念;3.掌握声音三要素的含义;4.掌握分贝的概念,掌握电信号和声音信号分贝值的计算方法;5.掌握传声器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传声器和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二)信号数字化原理,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方式(调幅、调相、调频)1.熟悉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取样、量化和编码的基本含义,掌握数据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了解数字调幅、数字调相和数字调频的基本概念;(三)无线电广播技术基础知识(模拟调制与解调技术、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1.掌握模拟调幅、模拟调频和模拟调相的概念,掌握调幅信号带宽的计算方法;2.了解模拟调幅、模拟调频和模拟调相的解调方法;3.熟悉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熟悉天波传播、空间波传播和地波传播的特点;4.掌握无线电波频率和波长的计算方法;5.了解广播电视的波段划分情况;掌握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6.了解调幅广播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四)与彩色电视有关的人眼视觉特性1.掌握人眼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的含义,熟悉这两种视觉特性在电视广播中的运用机理,了解视敏特性;2.熟悉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及人眼的辨色能力;3.掌握彩色三要素的具体含义;4.熟悉三基色原理的含义;5.了解可见光的基础知识,掌握光谱与颜色的关系,掌握色温的概念,了解光的度量单位。
(五)图像的分解和传输、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图像信号带宽和频谱分布、电视系统传输特性和γ校正1.了解图像分解和传送的机理;熟悉象素的概念;2.掌握扫描、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概念;3.掌握黑白全电视信号的构成;掌握同步信号和消隐信号的作用;4.熟悉图像信号的带宽及频谱分布规律;5.了解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和γ校正的概念;(六)三基色信号产生和校正、PAL制彩色电视制式的关键技术、电视图像的显示技术1.掌握三基色信号的产生原理,了解彩色校正的概念;2.了解彩色摄像原理和显像原理;3.掌握亮度方程的含义;4.熟悉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兼容的含义及实现兼容的方法;5.掌握色差信号的含义;6.熟悉频谱搬移和频谱间置的含义及实现方法;7.熟悉色同步信号的作用;8.掌握彩条信号的组成及作用;9.了解彩色电视制式;(七)模拟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电视接收机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1.掌握模拟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2.了解电视接收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八)电视信号数字化参数选择、数字高清电视演播室编码和接口标准1.熟悉电视信号数字化过程中取样频率的选择原则;2.掌握4:4:4、4:2:2、4:2:0、4:1:1取样格式的特点及具体参数;3.熟悉我国数字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标准中的主要参数(包括行频、场频、每帧总行数和有效行数、每行总样点数和有效样点数等);4.了解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标准;5.了解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视频信号接口标准;6.了解数字电视演播室音频信号接口标准;(九)数字音视频压缩技术、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道编码1.掌握数字音视频压缩的目的,了解数字电视中使用的主要音视频压缩类型;2.掌握数字电视信道编码的目的,了解数字电视中使用的主要纠错编码方式;(十)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1.熟悉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概念;2.掌握电缆传输、光缆传输、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的特点;(十一)电视调制技术的概念1.熟悉电视调制的目的;2.熟悉残留边带调幅、相移键控、正交调幅及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十二)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1.掌握地面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框图;2.了解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发送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3.了解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十三)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1.掌握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框图;2.了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发送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3.了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十四)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1.掌握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构成框图;2.熟悉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前端的主要作用;3.了解数字有线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4.了解数字有线电视广播接收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知识1、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熟悉操作系统软件、办公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和操作系统;4、熟悉INTERNET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三、电工与电路基础了解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基本运算;四、广播电视工程中安全作业、安全用电、消防知识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广播部分(一)音质主观评价方法和意义(GB/T 16463-1996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1.掌握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的方法;2.了解音质主观评价的技术指标要求的意义;(二)数字音频信号、数字音频接口知识1.掌握常用源编码技术——(PCM、MUSICAM、AC-3);2.掌握常用数字音频接口——(AES/EBU、MADI);3.了解数字音频网络化传输技术和相应接口(三)节目制作、播出、信号处理设备1.掌握各类调音台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2.掌握录放音设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3.熟悉音频处理器、均衡器、延时与混响设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四)数字音频工作站1.掌握数字音频工作站组成;2.了解和熟悉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五)自动播出系统1.了解自动播出系统的构成;2.熟悉自动播出系统的功能;3.了解自动播出系统中网络、服务器、各类存储设备(NAS、SAN)的功能原理;(六)主控节目交换设备1.一般了解主控节目交换设备的组成;2.了解主控节目设备的功能;(七)数字声音广播1.掌握DAB(数字声音广播)原理及构成;2.掌握DRM(数字AM广播)原理及构成;3.了解DMB(数字多媒体广播)原理及构成;4.了解IBOC(带内同频广播)原理及构成;(八)声频及发射设备测量1.掌握声频及发射设备测量基本方法;2.掌握信噪比、频响、失真度、场强等参数的测量方法;3.根据GB/T15640-1995调音台通用技术条件掌握调音台测量方法;4.根据GB/T 5438-1985熟悉单声和立体声节目传输特性和测量方法;5.根据GB/T 15943-1995熟悉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6.根据GB/T 4312.1-1984熟悉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包括单声和立体声。
二、电视部分(一)电视节目制作概要1. 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2. 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三种方式。
(二)电视摄录技术1.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构成与分类;2. 了解数字摄像机的主要信号处理电路;3. 熟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4. 掌握磁带录像机的基本构成及其视频录放原理,5. 了解录像机机械系统和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磁带和磁头的分类与特性;6. 熟悉数字录像机的主要格式;7. 了解数字录像机的关键技术;8.熟悉录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电视制播技术1. 掌握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2. 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的主要设备构成及各自功能;3. 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4. 熟悉虚拟演播室录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5. 了解硬盘播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6. 了解高清晰度电视制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7. 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主要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电视编辑技术1. 掌握传统电子编辑的基本方式及原理;2. 熟悉传统电子编辑的基本操作;3. 掌握非线性节目编辑系统的原理和系统构成;4. 熟悉非线性编辑的特点和操作流程。
(五)电视测量技术1. 熟悉模拟视频测试信号的种类和特点;2. 了解复合电视信号、模拟分量和数字分量电视信号基本参数的测量;3. 了解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方法;4. 了解主要视频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信号传输部分(一)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06-1999)1. 了解定义、系统频率配置、系统传输方式、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2. 熟悉系统技术参数要求、系统承载的综合业务、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3. 掌握系统的关键指标,如载噪比、复合二次差拍、复合三次差拍、图像-伴音载波功率比等。
(二)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1996)了解定义、线性失真与非线性失真、系统的电气要求。
(三)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技术1. 了解场强仪、有线电视分析仪、光功率计的使用;匹配、反射损耗和回波值;天线的基本原理;滤波器、调制器、混合器、分支分配器、用户终端;射频电缆、光纤光缆的传输性能;光分路器、光衰减器;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和射频放大器的性能;光同步传输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有线电视新业务应用。
2. 熟悉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原理、电缆分配系统的设计原理、光调制系数、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使用区别、单向有线电视网络与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的结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