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 格式:doc
- 大小:6.50 KB
- 文档页数:2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很多学习、生活习惯都不是很好。
部分学生打架、偷窃等行为时有发生;顶岗实习、毕业工作违反合同规定的现象不在少数。
因此,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要创新,要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的宗旨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弘扬人的主体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说,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
一、用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中职生普遍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如果用情感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创新,就一定会取得较好效果。
师生的情感融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和情绪,师生心理情感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爱听他讲课,就有兴趣学习,效果最好。
这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
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或讨厌这位老师,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不会产生“爱屋及乌”的情感教学效果。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老师而言,上课时要有饱满的热情,要有激情。
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弘扬人性、创造成果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和学严重割裂开来,课堂上只看教师是如何教的,而不太注重评价学生是如何学的,为此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学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特别是思想政治课靠空洞的说教不行,必须抓启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针对性的活动来让学生感悟生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心理实际,进行问题教学、实行师生互动、进行研究性问题学习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会把知识本身的美与学生思想内心的美融和在一起,将枯燥无味的知识、概念、定义进行丝丝入扣的讲解,变成学生乐于享受的滴滴甘泉,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学生就是一种享受。
二、营造自学的氛围,抓指导,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教材内容老化,抽象乏味,教师教法不当,以及学生思想素质不高,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所造成。
特别是不能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导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此,首先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探究学习。
但是,让学生超前自学绝不是放任自流,需要教师经切实有效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对每一框节的学习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在教材的重难点处出思考题,列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教师的指导,要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体现从教到学的转化。
教学过程中,一是教师要营造阅读氛围,启发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让学生敢于并善于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意识地让学生生疑、质疑。
二是教师引导读议,即教师由教转为“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探究疑问,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交流等过程解决疑问,提高思想认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是抓反馈,深化学生自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上,教师的设疑,学生的质疑,靠空洞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对待有共性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难点。
因此,教师要深化教学,及时安排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进行调查,访问等活动,感受社会生活,然后再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社会活动的体会、统一思想认识,达到深化学习,转变思想认识,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比较,促进他们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目的。
三、开放型的社会化教学
中职思想政治课实施开放性的社会化教学,是传承思想政治课向现代化教育迈进的重要一步,可谓是大小课堂之分。
小课堂是学校课堂内老师教的过程,大课堂是社会化了的教学过程。
学校的小课堂教学,要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就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的思想转化,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社会的大课堂教学,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枯燥的概念、定义,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主体教育变成了学生死记硬背。
如果在加强课堂内思想政治课知识教育的同时,把教学引向社会,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搞社会调查,亲身感受实践,再多方收集信息(如阅读、上网)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比如,联系就业难的社会大问题,让学生学会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就容易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社会化、社区化、人际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社会。
要教育学生带着问题学会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市场观、就业观相结合,走社会学习之路。
比如,组织学生到工地调查农民工问题,就会知道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工作状况;就会知道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就会了解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各项政策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
这种社会学习,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解决了学生对就业的困惑。
再比如,带领学生到社区调研,了解民生问题,很好地解决学生世界观问题。
所以,开展开放性的社会化学习,激活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素质教育的创新。
总之,中职思想品德教育,要面向主体教育,要因材施教,要主体与个体相结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面向社会,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区,面向市场经济,面向就业市场,这就是与时俱进,是活的思想政治课必由之路,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