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6.11 KB
- 文档页数:54
感受自然教案
感受自然教案1
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
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__。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相关材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平时注意观察自然。
2、积累描写自然的诗词歌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回忆一下刚学不久的几篇课文,朱自清的-----,老舍的------,何其芳的 -------,李汉荣的------。
我想同学们都记忆犹新,那时同学们和老师曾陶醉在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诗情画意的春景中,领略了老舍为我们描画的温暖如春的济南冬天,向往何其芳笔下浪漫多情的秋天;还和李汉荣一起结交了不少自然界的朋友。
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
画面上也许有万顷碧波,也许有林间小路,也许有当空皓月。
正是这种回归情结,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再和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师生活动生生活动: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我们知道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景,描绘一下你喜欢的季节,然后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同学互评。
(展示图片)
(二)第二环节诵四季诗文。
大自然是诗人笔下的宠物,大自然在诗人笔下同样美丽。
这一环节我们通过诵四季诗文来感受四季的美。
请欣赏第一首,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起哪首诗,请把它背出来;(春风来了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这是美丽的春天)再来朗诵第二首诗;自古以来人们看到秋风来了,黄叶落了,总是感到无尽的萧瑟和悲凉,但今天老师所选的诗歌都没有这种色彩,因为老师觉得秋天也有它独特的风韵,下面来朗诵秋天的诗歌,(教师配乐朗诵);我们再来欣赏冬季的诗文,请同学们朗读。
(三)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播放四季歌。
在歌声中想象和享受四季的美。
(四)第四环节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三、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享受,我想,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确实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展示图片)为了使我们周遭的环境更加美。
提倡环保。
活动延伸
学生活动:根据这次的活动谈谈你们的感受并把它写出来。
感受自然教案2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感受大自然之美;
②鉴赏大自然美的方法;
③环境问题的涵义及危害。
能力目标:
①培养鉴赏自然风景的能力;
②增强对人与自然不和谐之音的认识;
③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②树立正确的自然馆,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③提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难点:
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课时安排:
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内容:
讲授本课第一框题——感受大自然之美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详见教材P32引言)
2、板书课题:第十二课感受大自然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感受大自然之美
1、美丽的大自然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2页)
图片1:草原秀色图片2:黄果树瀑布
图片3:三峡风光图片4:泰山雄姿
搜集与交流:
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有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歌曲等。
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大自然之美,并精选资料在全班展示。
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自然,自己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
(1)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之美的内容)
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美丽无穷
宇宙之美在其“神秘”!在浩瀚神秘的宇宙世界,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是太阳系,在太阳系以外还有更大的星系——银河系,以及更遥远的河外星系。
在晴朗的夜晚,抬头遥望,轻纱薄雾般的银河里流动着闪烁的群星,构成了太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学生朗读教材,从中感受其无穷的魅力)
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生物世界的美在其“奇妙”!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鲜花怒放、鸟儿歌唱,河流、天空、大地、森林无不显现着生物世界的美;阳春三月燕子衔泥、炎夏六月荷花满塘、金秋九月蟋蟀歌唱、严冬腊月红梅飘香,无不展示着春、夏、秋、冬四季生物世界之美的奇妙。
③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学生朗读教材,去感受领略其中之美)
④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益处
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呢?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精神生活。
名片欣赏:(见教材P33——34页)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穿上只有及其德响声。
2、访谈:怎样欣赏大自然之美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34页)
图1:北国千里冰封图2:南国秀色
说一说:
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大自然之美,自己在鉴赏大自然美景时,有什么经验?教师讲述:
自然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如朝霞的绚丽、月光的皎洁、大海的浩瀚、雪山冰川的险峻、原始森林的苍茫、花草虫鱼的可爱,大自然给我们提共了无限宽广的审美领域。
相关(见教材P35页链接材料)
自然美是变化和发展的,它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自然不断被人们的劳动所改造和利用,它的美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复杂起来了。
当大自然成为人类可亲可近的朋友时,山水树木不仅是劳动生产的对象,也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这时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大自然才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成为美的自然。
教师讲述:
人与自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强烈,自然美变化和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作为我们中学生关于大自然之美,还有好多问题搞不清楚。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鉴赏大自然之美。
(1)自然美的分类(P35页)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P35页第一、二段内容,思考讨论)
议一议:自然美分为哪两类?
自然美分为两种:
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
例如:春天生机勃勃的秧苗、秋日金黄的硕果,绿色的山林、雪白的羊群和各种巧夺天工的林园。
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例如:浩瀚辽阔的星空、广阔的大海、起伏的山川等。
(2)怎样鉴赏自然美(P35页)
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①观赏的距离:(P35—36页)观赏风景时,如果我们要观赏全景,就需要有一定的距离,
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
如果要观赏局部的美,距离要近些。
②观赏的角度:(P36页)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
比如,“横看成岭
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③观赏的时间:(P36页)观赏风景还有一定的时间性。
(3)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P36页)
(按教材简述)
由此可见,我们中学生应该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37页)审美交流
图1:泰山远景图2:泰山日出
谈一谈:泰山美在哪里?
泰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雄伟壮丽的泰山,中国的五岳之首,有“通天拔地之势”“擎天捧日之姿”,故称“岱宗”。
它象顶天立地的巨人,巍巍峨峨雄峙(zhi)在海滨的山东省中部。
泰山山脉沿黄河南岸延绵二百多公里,其极顶——玉皇顶,称天柱峰,海拔1545米,泰山的.余脉起伏于齐鲁天地之间,青山连绵。
莽莽苍苍,气势蓬勃。
泰山的自然景致有其独到之处,它的一峰一岭、一草一木都被古代人审视过、命名过、加工过。
因此,泰山的自然景观就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先生考察了泰山后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它使国际自然协会的委员们大开眼界。
泰山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要重新评介自然与人的关系。
这就是泰山,它伴随着华夏民族从远古走来,它记录下我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就像一座丰碑,一部巨著,在无言地彪炳着我们这个东方古国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历程。
泰山,是著名的中华文化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
三、我的收获
本节课应掌握得知识点:
①大自然之美的内容: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自然风景秀丽,美景如画。
②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益处: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③自然美的分类: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④怎样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四、课后作业
1、预习第十二课第二框内容
2、完成《学海导航》P21——22页,十二课第一框练习题。
第二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内容:
讲授本课第二框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情境材料一:(见教材P37页图片)
图1:滥捕滥杀图2:乱砍滥伐
图3:大气污染图4:水污染
(指导学生看图,交流)
探究讨论——
①看了上面的图片自己有什么感想?
②对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自己知道多少?
2、板书课题: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二、教授新课
1、自然物种在减少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8页)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600种鸟、400多种兽、2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0多种植物濒于灭绝。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了有关物种灭绝的惊人信息:……
讨论交流——
读完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年每月,甚至每时每刻,都有某个物种在灭绝或濒临灭绝,而且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探究讨论——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危害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共同归纳:
原因:人为因素、不可抗拒的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
影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危及人类自身。
教师小结: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人类的这种肆意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比如:全球化气候正在变暖,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土壤过分流失与土地沙漠化扩展严重;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的不断耗损,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水源严重污染等,人类正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
为此我们呼吁——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吧!
体会与交流——
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
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39页)
近年来,随着张家界旅游业迅速升温,一大批供游人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的楼堂馆所蜂拥而起。
这些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极不协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到张家界考察时,发现景区内城市化严重,破坏了景区的环境和自然景观,要求限期拆除。
否侧,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子招牌将被摘除。
面对联合国亮出的“红牌”,张家界人痛定思痛,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拆迁,此次拆迁将耗资3亿多元。
20世纪50年代初期,黄山和新景区建筑面积只有平方米;80年代中期,约为7万平方米;90年代中期约为17万平方米;而到,则达到20万平方米。
尤其是近10年来,黄山核心景区新建、改建和扩建了大量宾馆、饭店、招待所和职工宿舍等。
种种人工设施极大地破坏了黄山的自然景观。
在全国许多风景名胜区均存在这类问题,有的地方比张家界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缺乏科学规划,在核心景区内随心所欲乱建宾馆、商店和娱乐设置,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去发展旅游经济。
讨论交流——
我们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39-40页)
世界上80﹪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了。
森林正在以每天375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积和起来大约有14万平方千米,接近一个山东省的面积。
……讨论: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想一想: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满意吗?
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谈谈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1)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
(2)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生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
(3)环境问题的危害
共同归纳:
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生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活动——(见教材P40页)
行动起来,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
调查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
我的建议:。
三、我的收获
本节课应掌握得知识点:
①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和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②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
③环境问题的涵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④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⑤保护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课后作业
1、预习第十三课第一、二框内容
2、完成《学海导航》P22——26页,十二课第二框练习题。
感受自然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感受自然展开,是对第三单元主题的一个补充和延伸。
大自然是一个很博大的概念,包罗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为了将这一宽广的概念更具体化、生动化,特选选定了“感受自然”这一大主题之下的一个分支—“走过四季”,也是考虑到本单元所选__与四季相关,有现成的经典范例,更方便引领学生走进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引导他们锤炼美的语言,使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总结,学会感悟,学会表达,进而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教学班学生38人,两极分化严重,语文学习优者功底极佳作文多不用改,差者说话莫名所以。
当然,中等生要占到总数的一半。
鉴于这种情况,既要照顾到优生能“吃得饱”,还要考虑到差生“吃得上”,所以活动设计时有写的内容,又让同学说的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亲身体验,给他们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说的说,能写的写,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实在有能力不足者,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以帮助,从而达到“先学教后学”的目的,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简单赏析一些写景的句子的妙处,总结一些写好景物的经验,并尝试在片段写作练习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过说是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搜集素材,通过读让学生品味鉴赏和总结方法,通过写锤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总结写景的技巧。
2、在课堂练习中学习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学会写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写景的能力。
感受自然教案4
一、音乐熏陶,导入新课。
(同学们到多媒体教室按所分小组入座。
)
播放《塞北的雪》mtv片段,在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中引出本次活动课主题──“我爱自然”。
二、活动过程展示
(一)人说四季──四季之诗
1.漫步诗苑: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和四季作一次对话,把你想对四季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
我知道你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①“春之美”小组代表发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夏之韵”小组代表发言。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③“秋之魂”小组代表发言。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④“冬之味”小组代表发言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二)我说四季──四季之歌
1.感悟四季:
你喜欢或不喜欢哪个季节,请描述其独特景色;你不喜欢哪个季节,请诉说其独特感受。
2.畅所欲言:
①“喜欢”一族
【春天派】
同学1: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天,花开了,蜜蜂、蝴蝶都出来采花蜜,大地欣欣向荣。
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绿油油的,春天就像一个掌管生命的天神,他把
正在冬眠的动物叫醒了,大地长出许多小草,把世界变的春光明媚。
春天到了,树木的叶子变绿了,小草伸出手像大地招手,蜜蜂蝴蝶在风中飞舞,小鸟在枝头上唱歌,就像在开演唱会一样。
再春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春节,表示我们又要穿新衣了,在家里吃着好吃的年菜,可以拿到很多红包,同时我们也多了一岁了,我们要除旧布新,迎接新的一年。
春天到了大地变的非常温暖,很多动物都出来工作,森林中充满悦耳的虫鸣声,回荡在整个森林中,让世界更欢乐。
同学2:
春天,大自然中春水盈盈,春草如丝。
在那葱郁的树林中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春姑娘为大地披上了绿装,花儿争奇斗艳,小草钻出了新芽,柳梢长出了嫩枝。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不少生趣。
春风和煦,万物争荣,每一朵花都好像是骄傲高贵的小姐在不甘示弱地比美。
春天!一个美好的季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学3:
我喜欢春,春是生命成长的季节。
当第一株稚嫩的草芽破土而出时,就宣告了春的到来。
生命经过冬积累中的沉默,在春里爆发。
解冻了的流水叮咚奏响,新生的嫩枝在春风和煦中飞舞,苏醒来的动物四处觅食,野花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从心里荡出欢喜。
【夏天派】
同学4:
夏日的夜里,听着蟋蟀在草丛中的喃喃细语,看着夜空众星捧月的风景,闻着轻风送来的清幽的花香,想像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月光是否同样皎洁,同样的月曾照过多少动人的故事?想着想着,便有种“心疑形释,与万化冥合”之感,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一切烦恼与忧愁仿佛都被轻风带走,只留下心灵的释然,心情的悠然……
同学5:
我喜欢夏,夏是生命绽放的季节。
池塘中,亭亭玉立的尖荷;花囿里,争芳斗艳的百花;还有蝉声阵阵,蛙声袅袅……夏是生命诗篇中最繁华的乐章,生命的活力在夏中达到顶峰。
看春雷过后那伸展出的墨绿的枝叶,丰硕饱满的泛着诱人的光泽,夏的热情奔放溢于其外,生命在夏里绽放得淋漓尽致。
同学6:
夏天,骄阳似火。
百花已没有了以前的生机,在烈日下低下了头。
每一阵风都散发出热气,许多小动物都躲在树阴下乘凉。
小狗伸着舌头,在不停地喘气,好像一个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似的。
树木也都有气无力的,叶子都晒蔫了。
只有小溪水还在不知疲倦地奔流。
夏天!一个炎热的季节!
【秋天派】
同学7:
秋天,那旷野,那长烟,那黄昏的牧童,那暮色里的笛声,那融融月色中的阵阵馨香,那阵阵馨香中的缕缕歌声……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如梦……但这样的美景,也只有在春天认真地播下良好的种子,再加上夏天辛勤地耕种劳作,终于获得累累硕果的人才能欣赏。
而那懒惰的人,只有咽下苦涩,独自悔恨了。
正如人的一生,若年轻时不奋斗,当青春的活力渐渐逝去,飘逸的秀发不再轻舞飞扬,光洁的额头写下了岁月的五线谱时,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有过骄人的青春?
同学8:
我喜欢秋,秋是生命收获的季节。
秋是金黄色的。
秋的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醉人的成熟味道。
丰实的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在飒爽秋风中向人招手,经过历练的生命,终于有了殷实的回报,收获的甜美丝丝渗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秋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