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钢管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85.06 KB
- 文档页数:2
注浆钢管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0T07:56:23.166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1月第1期作者:潘宏业[导读] 随着我国建设的迅速发展,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软土地基施工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潘宏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的迅速发展,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软土地基施工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尤其是由于软土地基内部空间狭窄、施工程序复杂、工期紧张、大型工程机械难以作业等原因,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可供选择的方案往往十分有限。
在此情况下,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方案书合计出发,对钢管桩注浆加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
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钢管桩;注浆加固;软土地基引言钢管桩注浆技术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时,按规定的参数在软弱士层中打出一定长度的钢花管,然后用定量的压力将水泥浆液注入钢花管,使其致密,固化,从而提高基础承载能力。
在软基加固中,采用钢管桩灌浆加固软基、处理软土地基溶洞、软岩、泥岩等不良地质灾害,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岩溶区地层的复杂,施工技术和技术水平的不同,使得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还处于实践和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
一、钢管桩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一) 注浆加固方案确定
目前,软土地基的治理主要有旋喷桩、灰土挤密桩、树根桩、钢管桩和袖阀管灌浆等。
隧道内的软弱地层以粉质粘土为主,以小溶洞为主:其下部岩体为透镜型石灰岩,岩体表面有较大的起伏,表面有较多的石芽和溶槽。
针对地层特征和基础承载力,旋喷桩、灰土挤密桩、树根桩、袖阀管灌浆等方法无法满足挤密、改善或置换土层和埋入基岩的作用,而在钢管栋注浆时,钻孔打入后可以代替部分软土,加压灌浆既可以填满钢花管,也可以将桩间土嵌入一定的深度,从而达到桩与桩间土的复合地基共同作用,起到提高基体承载能力,控制施工后沉降,保证软土地基运行安全的目的[1]。
(二)钢管桩注浆加固实施条件
(1)对钢管桩灌浆进行加固处理,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空间,而三级临时仰拱工艺中隔墙的使用,会使操作空间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因此必须采用三级预留核心土法。
(2)基坑治理区段的开挖深度为4.1~ 8.5 m,属于超浅埋设,采用钢管桩灌浆加固的时间相对较长,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严格控制施工的安全步距。
(3)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并为钻机提供钻井平台,在开挖到下台阶后,在每个边墙加
25.0 m,42锁脚错管,仰拱开挖后立即施作仰拱初支,并用洞渣回填至下台阶底作为钻孔平台。
(三)钢管桩参数的确定
在相同间距时,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的基础承载力要比方形结构大;在相同的排列方式下,增加桩距会导致基础承载力明显下降;当桩管径减小时,尽管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呈直线下降,但随着管径的减少,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也随之增加,管径减小,桩间距也随之变小。
根据工程模拟,该方案选用6108 mm、t=6 mm的热无缝钢管作为身,其桩间距为0.5mx0.5 m,呈梅花型布置,并将钢管桩埋入基岩中不小于1.0 m。
热轧无缝钢管的导端为圆锥形,在承压端焊接有钢环,在管口留有止浆区,每隔10厘米处设-5~8 mm的溢浆孔。
当钢管的长比较长时,可以采用螺纹接头的方式将钢花管的螺纹长度不少于15厘米,各段的长度可以达到2米.
(四)注浆材料的确定
由于钢管桩注浆对注浆材料的固化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采用了水泥单液浆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从一般水泥的抗压强度曲线上可以看出:在0.5:1~1:1的水灰比范围内,其抗压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加而减小在水灰比大于: 1时,浆体的抗压强度基本不发生变化。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水化过程中,大量的水分未加入水化反应,从而不会对水泥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
综合考虑,该方案采用常规的水灰比为1: 1的常规硅酸盐水泥单液浆 (五)注浆压力参数的确定
该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最大注浆深度不能超过10米,因此采取了一次性全钻孙注浆,并根据注浆地层特点和注奖加质目标,将其注浆压力设定在1.0~ 2.0 MPa之间。
注浆压力是确保注浆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注浆过程中,为了满足现场注浆的要求,必须对注浆压力进行动态调节。
在钢管桩全面施工之前,还应该进行试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不少于3个,并对注浆工艺注浆压力、注浆方式、浆料比例等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参数后,才能投入使用。
二、钢管桩注浆加固方案施工 (一) 钢管桩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按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了试桩的工艺实验。
在钻孔过程中,XY-200潜孔钻在地层中进行,由于地层为粉质粘性士层,钻头不易取出。
经过改进,使用了旋转式和圆筒式钻头,其钻头的直径为127毫米。
采用旋转式钻机进行钻井,在钻井深度达岩层后,采用圆筒钻井,以满足需要。
注浆过程中存在“跑浆”现象,压强不稳。
通过分析认为,“跑浆”及压力不稳是因为没有使用止浆板,泥浆在低压下只填满了钢管桩,随着压力持续增大,“跑浆”状态会沿着仰拱开挖面与初支底间的非密实层释放。
经过讨论和研究,决定采用注浆小导管注浆加固第一支底侧不密实层0.5米的围岩,并要求在低压下多次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以加强致密可以起到止浆板的作用。
通过现场实验,很好地解决了“跑浆”、压强不稳等问题。
(二)钻孔下管及注浆作业
(1)XY-200潜孔钻钻机在钻孔作业),其钻孔直径为127 mm,钻孔直径为108mm,且钻孔深度不得低于基岩1 m。
(2)在钻孔完毕后,在下管道上安装钢花管,每根钢花管按2米一节,用螺丝固定。
为了防止返浆,在钻孔和钢花管的空隙中使用了混凝土。
(3)用ZKSY90-125型双液注浆泵进行了一次性全孔注浆,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
按间隔跳孔、跳排原则进行注浆,采用挤密式注浆。
在注浆期,部分的孔出现了串浆现象[3]。
调试后,当两个孔洞之间出现串浆现象时,应立即关闭注浆口的止浆阀,对相应的串浆孔进行注浆,然后进行二次注浆;当串浆出现2个以上时,必须立即停止注浆,并使用水泥混疑土双液浆进行堵漏,并进行铺注。
三、地基加固方案
考虑到淤泥土承载力低,变形大,表层回填土质量缺乏保证,采用复合地基方案将难以满足控制地坪沉降要求,故本次注浆钢管桩按照桩基础设计。
本工程注浆钢管桩方案采用直径100mm钢管,壁厚3mm,桩长20m~22m,以桩端进入III1-2粘土层不少于5d为准,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45kN。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3],采用两阶段压浆工艺后,单桩承载力能够提高2.2倍;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桩侧摩阻力可提高至1.3倍,本工程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预估注浆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提高至55kN。
桩间距控制在1200mm~2000mm之间。
单截桩长控制在2m~3m之间,每一截桩对称设置两个直径30mm出浆孔[3],钢管连接采用套筒焊接。
本工程钢管采用静压法沉桩。
注浆采用水灰比0.5的水泥浆,材料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于部分房间有设备基础,且设备较重,在设备基础下桩间距加密至1200mm~1300mm;部分房间荷载较轻,且地下管线复杂,为避免损坏,桩间距适当放宽至2000mm。
压桩至设计标高后,需将孔内淤泥作清孔处理,后采取两阶段压浆,一阶段采用压力注浆,注浆压力约0.5Mpa,注浆量达到两倍钢管体积时注浆结束;间隔15~20min后进行二阶段压力注浆,注浆压力2.5~3.0Mpa,注浆量达到三倍钢管体积时注浆结束[3]。
具体注浆压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另在地坪标高设置250mm厚钢筋混凝土板,桩顶与钢筋混凝土板整体连接,桩顶进入混凝土50mm~100mm。
结语
钢管桩灌注加固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其原理是采用钢花管进行桩间土的灌浆,以挤压充填、剪切劈裂等方式,与钢管桩结合,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层变形。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这种机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赵涛,李国良,梁庆国,等.钢管桩加固饱和黄土软土地基的试验和研究现代技术,2019,54 (3):78.
[2]刘彬.宜万铁路鲁竹坝2号隧道”+960”溶治理技术D.铁道标准设计,2020,18 (8) : 10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