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消毒供应室的效果
- 格式:docx
- 大小:29.13 KB
- 文档页数:5
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消毒供应室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
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室回收800件医疗器械及30名工
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自2022年7月起,在消毒供应室开展PDCA循环管理,期
间回收医疗器械400件,设为观察组。
2022年1月-6月,对本科室工作实施常
规管理,期间回收医疗器械400件,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工作质量及回收医疗
器械处理合格率。
结果:两组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供给质量、手卫生评分
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医疗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合格率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PDCA循环管
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可提高工作质量及回收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重要科室,主要工作在于医疗物品回收及处理,以便重复
利用[1]。
此科室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
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管理
具有重要意义[2]。
PDCA循环模式是医院各科室常用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分别以英文首字母命名,即为PDCA。
本研究主要分析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室回收800件医疗
器械及30名工作人员。
将2022年1月-6月回收400件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来
自于妇科、骨科、普外科、儿科分别85件、130件、126件、59件。
将2022年
7月-2023年1月回收400件医疗器械设为观察组,来自于妇科、骨科、普外科、儿科分别80件、132件、120件、68件。
30名工作人员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2.06±1.06)岁;工龄2-12年,平均工龄
(6.31±0.49)年。
以上对比,P>0.05。
对照组根据相关规则制度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评估工作质量,制定解决
措施。
观察组采取开展PDCA循环管理,方法:1)于计划阶段,组建PDCA循环
管理小组,分析本科室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给予追查,分析问题所在,制定循
环管理方案。
完善责任制度及监控体系,具体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组织全员
培训,增加工作人员对各个工作流程了解,提高法律意识。
2)于实施阶段,根
据医疗器械处理质量评定标准,加强医疗物品回收环节管理,回收医疗物品时,
当面清点并登记,检查物体表面是否存在血迹、锈斑、零件确实、是否能够正常
使用,以利于日后查对。
医疗物品洗涤、消毒后,针对可重复应用物品,严格检
查是否存在污渍、血渍。
包装环节,分类后,检查包装密闭性,严防湿包、外包
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发放医疗物品前,再次检查灭菌包的日期、标签是否清晰,包装是否完整,然后回收的时间顺序发放到各个科室。
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
关流程进行操作,人手一本医疗物品检查标准表、复杂器械拆卸图、结构手册。
合理安排班次,保证人员分配均衡,减少差错时间发生率。
3)于检查阶段,严
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日常自查或互查,PDCA循环管理小组每周末检查
一次本周工作情况,每个月大型排查一次,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健
全的质量监管制度,定期考核人员工作,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绩效考评中。
4)于
处理阶段,PDCA循环管理小组定期汇总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作
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工作的监管重点,保障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工作质量,采取自制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评价表,评估内容为
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供给质量、手卫生。
每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工作质量越高。
2)对比两组医疗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
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工作质量评分
两组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供给质量、手卫生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工作质量评分(分,x±s)
组别风险防范
意识
服务意
识
供给质量手卫生
对照组(n=30)
21.35±2.
03
22.30±
1.65
21.68±0.
43
22.35±
0.82
观察组(n=30)
23.61±1.
05
23.96±
1.36
23.67±0.
41
23.99±
0.68
t19.77715.52766.98830.790 P<0.001<0.001<0.001<0.001
2.2 医疗物品处理质量
两组医疗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合格率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医疗物品处理质量[例(%)]
组别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对照387382389391390389
组
(n=400)(96.75
)
(95.50
)
(97.25
)
(97.75
)
(97.50
)
(97.25
)
观察组
(n=400)
398
(99.50
)
400
(100.00
)
400
(100.00
)
399
(99.75
)
399
(99.75
)
400
(100.00
)
χ2 4.23
6
4.52
9
4.32
1
3.18
6
4.21
5
4.32
1
P0.04
6
0.04
5
0.04
5
0.04
7
0.04
6
0.04
5
3讨论
消毒供应室作为现代医院重要科室,担负院内医疗物品处理工作。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
若医疗物品回收后,消毒、灭菌、包装等流程工作质量不达标,极易导致具体应用过程中患者感染,影响治疗效果,严重的可导致医患纠纷,对医院整体发展十分不利[3]。
PDCA循环法是医院管理工作中常用方法,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休哈特博士提出,并由戴明采纳、宣传并普及,属于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法主要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开展管理工作。
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及时纠正不足,既可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还能促使工作人员积极性明显提高,能够规避风险,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意外状况,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保证工作质量持续提高[4]。
综上,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可提高工作质量及回收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
参考文献:
[1]李佳琦,陆景华.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灭菌物品合格率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6):149.
[2]郭琪.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3):95-96.
[3]黄娜娜.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0):101-103.
[4]潘媛.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