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1.11 KB
- 文档页数:3
水厂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保证水源水质的安全和供水的卫生合理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水厂供水过程中的水源保护、水源水质监测、供水设备维护和管理、供水水质监测、紧急事件处置等方面。
3. 水厂供水卫生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二、水源保护1. 水厂应建立健全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的周边环境。
2. 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破坏水源环境的活动,如野外露营、垃圾倾倒等。
3. 水源周边区域应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开展水源水质监测。
三、水源水质监测1. 水厂应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水源进行监测,确保水源水质达标。
2. 监测指标应包括水源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有害物质等,并标注质检日期和结果。
3. 如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并报告相关部门。
四、供水设备维护和管理1. 水厂应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于供水管网、水泵、水箱等关键设备,应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记录,并标注维护人员和维护日期。
3. 水厂应备有必要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工具,以应对设备故障的紧急情况。
五、供水水质监测1. 水厂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
2. 监测指标应包括水质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等,并标注质检日期和结果。
3. 如发现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并报告相关部门。
六、应急预案1. 水厂应建立健全供水卫生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水厂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应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七、人员培训1. 水厂应定期对供水工作人员进行水质管理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其水质检测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培训内容应包括水质相关知识、水质监测方法和设备维护等。
八、监督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水厂供水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直饮水是指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标准,保证安全、干净、卫生。
制定一个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直饮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制度的详细讨论,以求达到卫生安全的目标。
一、卫生管理责任与机构1. 设立专门的水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直饮水的卫生管理和监管工作。
该部门应设立相关的岗位职责,并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卫生监测、检测经验。
2. 确定直饮水管理的责任主体,由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企事业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个人负责正确使用和保护直饮水设备。
二、直饮水设备管理与维护1.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选择合格的直饮水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制定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运行正常、安全可靠。
3.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掌握设备操作和维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其技能水平和问题处理能力。
4. 定期清洗和消毒直饮水设备,保证出水口的卫生合格。
5. 对直饮水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确保直饮水设备长期有效运行。
三、水质监测与检测1. 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和检测工作,包括水源地水质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水质监测和出厂水质检测等。
监测频率和项目应根据相关标准制定。
2. 严格执行水质监测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
监测工作应由有权威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3. 对于监测中发现的水质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出厂水质的合格。
4. 对于供水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应配备相关的质检人员进行抽检,确保供水质量的稳定。
四、直饮水售卖与配送1. 直饮水售卖商应具备相关的营业许可证和健康证,确保合法经营。
2. 售卖商应建立健全的产品追溯制度,确保每一桶直饮水源头可查。
3. 直饮水配送中应遵守卫生法规,确保运送过程卫生干净、无污染。
4. 直饮水售卖商应定期对配送车辆和桶装水桶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洗,保证售卖和配送环节的卫生安全。
供水各项卫生管理制度1. 供水水源管理制度供水的水源是供水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源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供水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确保供水水源的质量,各地都建立了供水水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源保护区划定:为了保护水源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各地都会根据当地的地理情况和水资源分布情况划定水源保护区,禁止破坏和污染水源保护区。
(2)水源监测和评估:各地会定期对水源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水源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水质问题。
(3)水源保护措施:为了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各地都会采取一系列的水源保护措施,包括禁止乱倾倒垃圾、限制农药化肥使用、严格控制周边产业排放等。
2. 供水水质监测管理制度供水水质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各地都建立了供水水质监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质监测点设置:各地会根据供水系统的规模和特点设置多个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2)水质监测频次和内容:各地会规定供水水质监测的频次和内容,包括对水质指标的检测项目和标准要求。
(3)水质监测结果报告和处理:对于监测结果异常的供水水体,各地会要求供水单位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供水水质稳定和安全。
3. 供水管网管理制度供水管网是供水系统中输送水源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供水管网的卫生和安全,各地都建立了供水管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管网清洗和消毒:各地会规定供水管网的清洗和消毒周期和方法,以保证管网内部不受细菌和污染物污染。
(2)管网漏损监测和处理:各地会定期检测管网的漏损情况,及时修补漏点,减少供水损失和污染风险。
(3)管网维护和更新:供水管网经过长期使用容易磨损老化,各地会规定管网的维护和更新周期和方法,确保供水管网的功能正常和安全。
4. 供水消毒管理制度供水消毒是保证供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供水的卫生和安全,各地都建立了供水消毒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消毒剂选择和投放量:各地会规定供水消毒剂的选择和投放量,保证消毒效果和安全剂量。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提高供水卫生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供水企业、水厂等供水单位的供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水卫生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加强供水水质监测、分析及评估,建立健全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第四条供水单位应当加强对供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障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五条供水单位应当制定供水卫生管理规程和制度,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供水卫生管理水平。
第六条供水单位的领导应当加强对供水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供水水质稳定、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建立供水卫生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供水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八条各级供水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九条建立供水卫生管理督导机制,对供水水质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供水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加强对供水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做好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第十一条加强对供水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供水卫生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
第三章水质监测第十二条建立完善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对供水水质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
第十三条建立供水水质检测实验室,配备完善的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加强对供水水源的监测和管理,保证供水水源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五条开展供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发现并解决供水水质异常问题。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十六条建立完善的供水水质管控制度,制定水质安全保障措施,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七条建立供水水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供水水质问题。
第十八条建立供水质追溯体系,追踪供水水质变化的原因和进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五章效能评价第十九条定期对供水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学校饮用水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大全7篇管理制度由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制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随意修改和违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学校饮用水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大家喜欢!学校饮用水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了保证我校师生饮用水安全卫生,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特制订我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教师饮用水(桶装)卫生管理:1、按有关规定,使用具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准产证等经相关部门认定的桶装水。
2、兼职供水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
3、提供的饮用水必须在保质期内。
4、要求供水方定期为饮水机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相应记录。
5、有固定安全饮用水存放点。
6、每日有人员对饮水机作保洁维护。
7、如发现饮用水质异常,立即停止饮用,并通知相关责任单位。
二、教学楼道学生饮用水(电加热过滤热水器)卫生管理:1、学校保证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确保向学生供应适温和足量的饮用水。
2、学生饮用水作为学校安全巡查时的重点巡查对象之一。
对电加热过滤热水器要定时检查维护,并做好相应记录。
3、要求学生自备饮水用具,学校不得配置公用饮水用具。
4、卫生保健教师、班主任及总护导老师负责随时观察学生饮水前后的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处理。
5、学校应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提示学生科学卫生饮水、自带饮具及节约意识。
学校饮用水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2一、要有专(兼)职的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人员;二、每年对二次供水系统至少进行一到两次全面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并做好记录。
清洗消毒后的二次供水水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蓄水池应加盖加锁;三、二次供水的蓄水量不得超过48小时的用水量;四、二次供水单位的供水、管水和清洁消毒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方可上岗;五、蓄水池周围10米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米内不应有污水管道,出水口应高出地面20-50厘米,并设防护设施;六、发生二次污水、污染事故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协助调查处理。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和原则为了保障供水卫生安全,提高供水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法律法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确保供水卫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2. 综合管理原则:采取综合管理措施,确保供水卫生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3. 预防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控制源头,减少污染传播风险;4. 公平原则:供水卫生服务公平公正,不偏袒,不歧视;5.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提高供水卫生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措施。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供水单位和相关管理人员,包括水源地、取水管道、水处理设施、输水管道、供水设施、供水管网等所有环节。
第二章水源水质保护第一节水源地保护1. 水源地周边禁止污染区划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划定水源地禁止污染区,禁止有害物质的排放和释放。
2. 水源地巡查监测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水质的因素,确保水源安全。
第二节取水管道管理1. 取水管道的设置和维护取水管道应设置在安全区域,减少污染因素的侵入。
定期检查和维护取水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取水管道的水质检测定期对取水管道进行水质检测,确保取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节水处理设施管理1. 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水处理设施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运行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水质检测和监测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水质检测和监测,确保其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输水管道和供水设施管理第一节输水管道管理1. 输水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输水管道,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漏损、腐蚀等问题,确保输水畅通。
2. 输水管道的清洗和消毒根据需要,定期对输水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以保证供水的卫生安全。
第二节供水设施管理1. 供水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供水安全。
2. 供水水质监测对供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为加强供水单位管理,严防发生水污染事故,确保出厂水质安全,应制定规范的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篇1一、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1、遵守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做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2、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饮用水卫生许可证,每年复核一次,四年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换发新证。
3、有领导专管并配有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4、饮用水设施符合卫生标准,所用材料、涂料必须无毒、无异味,不得影响水质卫生,其材料应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有效卫生许可批文。
5、新、改、扩建的供水工程项目必须取得经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合格后开具的证明(意见)书。
新建的水处理设备、设施、管网投产前,以及设备、设施、管网修复后,严格冲洗、消毒,经水质卫生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供水。
6、供管水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才能上岗,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健康带菌者,不得从事管水、清洗等工作岗位。
7、饮用水设施周围环境及水泵房整洁,排水条件良好,设施运转正常。
水泵房外门必须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钥匙,保证安全性。
每天对饮用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有记录备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8、对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环节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若发生与生活饮用水污染有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卫生、建设主管部门。
9、生产区门岗和安全保卫制度健全,禁止无闲杂人员出入生产区。
10、供水设施设备在维修、改造时,首先索要新设备的卫生许可批件,保证水质的安全卫生。
设备维修、改造后,必须清洗消毒,消毒完毕后,水质由具备法定资格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的标准方可饮用。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安全,保障居民健康用水,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集中式供水单位,包括供水公司、水厂、供水管网等。
二、卫生管理责任1.供水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2.卫生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具备相关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
3.供水单位应制定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三、水质检测1.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源、供水处理工艺和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供水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2.检测结果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居民公示,确保信息透明。
3.如发现供水水质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
四、水质保护1.供水单位应采取措施严格保护供水源,杜绝源头污染。
2.供水单位应建立供水设备和管网的定期维护和清洗制度,确保供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安全。
3.供水单位应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漏损和水质问题。
五、供水设备清洁消毒1.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2.清洗和消毒工作应采取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标准。
3.清洗和消毒记录应详细填写,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
六、供水管网消毒1.供水单位应制定供水管网消毒计划,并按计划定期进行消毒。
2.消毒工作应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供水管网内部各部位。
3.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七、应急处理1.供水单位应制定供水水质异常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演练。
2.发生供水水质异常事件时,供水单位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3.供水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八、卫生宣传1.供水单位应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水质和卫生的认知。
2.卫生宣传内容应包括供水水质标准、饮水健康知识等。
九、监督检查1.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予以处罚。
一、总则为了保障师生的饮水安全,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学校供水卫生管理,根据《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供水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供水卫生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学校设立供水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供水卫生管理工作。
3. 供水卫生管理办公室设主任一名,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供水卫生管理工作。
4. 供水卫生管理办公室设专职供水卫生管理员一名,负责日常供水卫生管理、水质监测、设施维护等工作。
三、供水水源及设施1. 学校供水水源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地下水或矿泉水。
2. 学校供水设施包括:供水管道、水表、水箱、水龙头、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3. 供水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水质管理1. 学校应定期对供水水源、供水设施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余氯等。
2. 水质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不符合标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学校应建立健全水质监测记录,包括监测时间、地点、监测结果、处理措施等。
五、供水卫生管理1. 供水卫生管理员应每日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洁、卫生。
2. 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应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清洗消毒记录应完整、准确。
3.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饮用水区域,禁止在饮用水区域内放置可能污染水质的物品。
4. 学校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六、宣传教育1. 学校应加强供水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
2. 学校应定期举办供水卫生知识讲座,普及供水卫生知识。
3. 学校应在校内醒目位置张贴供水卫生宣传标语,提醒师生注意饮水卫生。
七、应急处理1. 学校应建立健全供水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水质污染、设施故障等情况。
2. 一旦发生供水卫生突发事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饮水安全。
3. 学校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供水卫生突发事件,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集中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为确保供水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水源管理、供水设施及设备卫生、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等及与供水水质相关项目的管理。
第二条为了保障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厂部成立供水管理部门。
供水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有关供水质量管理方面的政策、标准,组织领导供水工作。
第三条完善供水质量监督检查系统,切实有效地把好水质关。
建立健全水质管理体系及水质监控体系,建立厂级化验室、班组化验室二级水质管理体系。
厂级化验室由技术付厂长负责,班组化验室由班长负责。
第四条水厂化验室是供水质量及检验的职能科室,负责供水质量管理及水质检验工作,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并接受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对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监测和检查,并对用户反映的水质问题与生产部门一起及时调查处理。
厂技术、设计、生产(含水厂、加压站)、设备、供销、维修、清洗、施工等与供水水质有关的职能部门,应对水质管理科的工作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
第五条供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水源保护区、供水水源、供水设施、供水水质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针对出现的水质问题,按照职责范围,及时解决、反馈并上报厂有关领导。
第六条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的培训在岗人员,努力提高水厂的水质管理科技水平。
第七条水厂每个干部职工都有维护和管理供水设施设备、保护水源及供水水质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水质检测和水质报告制度第八条严格水质检测制度。
供水实行二级水质检测体系:即班组自检、水厂化验室监测二级检测体系。
并实行厂级检测和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班组化验室在业务上接受厂级化验室的指导和监督。
供水工程卫生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加强供水工程的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机构1. 水务局负责制定供水工程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实施;2. 水务局设立供水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卫生管理工作;3. 各供水单位应配备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4. 供水单位领导负责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监督管理1.水质监测(1)对供水工程的进水、出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2)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检查,排查水质污染源,及时处理;(3)建立水质监测档案,定期公布水质检测结果。
2.消毒管理(1)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供水安全卫生;(2)建立消毒记录,确保消毒操作规范;(3)对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进行管理,确保安全。
3.供水设备管理(1)对供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2)建立设备维修档案,及时处理设备故障;4.人员卫生管理(1)对供水工程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2)建立卫生培训制度,提高员工卫生意识;(3)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
四、紧急情况处理1.一旦发生供水工程故障或水质异常事件,供水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供水安全;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理,报告水务局及相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3.对紧急情况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
五、宣传教育1.加强供水工程卫生管理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供水卫生的认识;2.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卫生意识;3.利用各类媒体宣传供水卫生管理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六、监督检查1.水务局定期对各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建立卫生管理考核制度,对责任机构和人员进行绩效评估;3.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七、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水务局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3.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集中式供水水质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集中式供水单位,包括自来水厂、水厂、泵站、水库、水源地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集中式供水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职责,落实卫生管理措施。
第七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定期对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感。
第三章水源保护第八条供水单位应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九条供水单位应建立水源地巡查制度,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查,发现污染源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条供水单位应设立水源地保护区,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内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第四章水质管理第十一条供水单位应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检测档案,记录检测数据、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
第十三条供水单位应定期对水质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供水单位应加强管网维护,防止管网腐蚀、泄漏,确保水质安全。
第五章卫生设施管理第十五条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卫生设施管理制度,确保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供水单位应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七条供水单位应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第十八条供水单位应设立卫生设施使用记录,记录卫生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第六章应急处置第十九条供水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水质事故、水源污染等紧急情况。
第二十条供水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20篇)二次供水卫生治理规章制度1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障业主身体安康,特制订本制度:一、仔细学习国家对二次供水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治理工作。
二、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供水,卫生许可证悬挂于醒目位置。
三、从业人员每年进展安康检查和卫生学问培训,取得安康证明和卫生学问培训合格证明前方可上岗。
四、二次供水设施应加盖加锁,防止饮水安全大事发生。
五、保持四周环境卫生,四周10米内不得有污物等污染源。
六、每半年至少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一次(全年不少于2次),并进展清洗消毒效果检测。
七、专(兼)人负责二次供水治理,治理档案完善,各项资料齐全。
八、当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马上实行措施,并准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二次供水卫生治理规章制度2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和师生员工身体安康,加强对二次供水卫生治理,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视治理方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次供水治理由后勤资产治理处工程(修缮)治理科水电保障中心负责,水电保障中心安排专人治理,对二次供水设备进展常常性的检查、修理、保养,使其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保证每天24小时供水。
2、二次供水从业人员必需持有《预防性安康体检和卫生学问培训合格证》;每年进展一次身体体检,具有身体合格证后上岗。
3、二次供水水池每年在寒暑假期间由专业公司进展清洗,保持洁净无污物;清洗完毕后,由相关负责人取水样送有关政府部门化验,确保水质完全符合要求。
4、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得进入水池;5、从业人员应严格根据清洗程序对水池进展消毒清洗,并作二次供水清洗及消毒等相应记录;6、每年定期检查二次供水设施,做到有盖加锁,密封完好,防止意外发生,保持水池四周环境干净,溢水管及排气孔网罩完好;7、从业人员在水池内工作时着装应符合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卫生治理规章制度3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爱护师生的身体安康,依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方法:一、组织机构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加强二次供水安全生产治理,做好紧急状况下的抢救、协调等工作,成立二次供水卫生治理领导小组。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每天清扫各车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定期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3、各车间严禁堆放杂物。
4、供水厂内严禁饲养宠物和植物。
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供水厂生产车间及供水车间。
二、供管水人员上岗制度1、必须持有《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体检时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三、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城市供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2、认真执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泵房及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供管水操作人员健康证到期,要及时体检、培训、换证。
如发现供管水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4、要认真执行蓄水池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并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每日按时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定时巡查加氯机运转情况,并做好消毒记录。
6、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7、检修供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8、定期检查水池通气孔网罩有无破损情况,如有要及时更换修理。
9、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要及时汇报,并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配合卫生等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四、蓄水池清洗制度1、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消毒检修一次。
2、清洗蓄水池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源。
3、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4、清洗水箱时清洗人员要注意工作安全。
5、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自来水公司卫生管理制度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二)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目的为确保幼儿园供水卫生安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幼儿园供水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全园供水卫生管理工作。
2.各班班主任为供水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班供水卫生管理工作。
三、供水设施管理1.幼儿园供水设施包括水源、管道、水表、储水池、过滤器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2.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储水池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水质污染。
4.过滤器应定期更换滤芯,确保水质清洁。
四、水质管理1.幼儿园应定期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水质检测报告应存档备查。
3.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五、供水卫生管理措施1.幼儿园应制定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明确供水卫生管理职责。
2.供水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供水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储水池、过滤器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水质污染。
4.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饮水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六、宣传教育1.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幼儿、家长和教职工的供水卫生宣传教育。
2.提高大家对供水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七、奖惩措施1.对认真履行供水卫生管理职责,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附则1.本制度由幼儿园供水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供水厂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城市供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供水厂全体员工,包括生产、管理、技术、后勤等各个部门。
第三条供水厂卫生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供水设施、生产环境、员工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
第二章供水设施卫生管理第四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2. 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水质污染;3. 供水管道、水箱、阀门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现象;4. 供水设施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防止污染。
第五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 供水管道、水箱等设施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2. 遇有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3. 清洗消毒工作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生产环境卫生管理第六条生产环境卫生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区域应保持整洁,无积水、杂物;2. 生产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3. 生产区域应设置垃圾桶,及时清理废弃物品;4. 生产区域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确保空气质量。
第七条生产人员应遵守以下卫生要求:1. 生产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2. 生产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3. 生产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第四章员工生活环境卫生管理第八条员工生活环境卫生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员工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应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2. 员工食堂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食品安全;3. 员工宿舍应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4. 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
第五章监督检查与奖惩第九条供水厂应设立卫生管理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单位集中式供水卫生制度是指一种由单位组织实施的供水系统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单位员工的饮用水安全、水质卫生以及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以下是一份关于单位集中式供水卫生制度的详细介绍,共计____字。
第一章绪论1.1 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位集中式供水卫生制度在保障单位员工生活用水安全和水质卫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供水设施的日益完善,单位集中式供水卫生制度的建立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完善单位集中式供水卫生制度,确保单位员工生活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并推动单位对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的集中供水系统,包括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小区等。
第三章主要内容3.1 管理机构单位应设立供水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供水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水质监测能力。
3.2 饮用水质监测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系统的饮用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监测内容包括饮用水的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监测频率根据单位规模和供水量确定,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3.3 饮用水消毒单位应建立饮用水消毒制度,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消毒方式可以采用氯化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消毒剂的使用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控制,确保消毒效果。
3.4 水质安全演练单位应定期组织水质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水质问题的能力。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水质污染事故的处理、饮用水暂时中断时的备用水供应等。
3.5 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单位应制定水资源节约使用的计划和措施,鼓励员工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单位可以采取下水道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6 维护保养单位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等。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4.1 监督机制单位应对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运行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一、目的与依据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预防疾病传播,确保供水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供水企业、供水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组织与管理1. 供水企业、供水单位应成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 供水企业、供水单位应设立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供水人员卫生要求1. 供水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符合卫生要求后方可上岗。
2. 供水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卫生知识,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供水人员应遵守以下卫生要求:(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定期洗澡、理发。
(2)上岗前不得饮酒、吸烟,不得携带传染病源。
(3)工作期间不得赤脚、穿拖鞋,不得穿污染的工作服。
(4)不得在水源地、水泵房等场所乱扔垃圾、杂物。
五、供水设施卫生管理1. 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供水设施应保持整洁、完好,不得有锈蚀、破损等情况。
3. 供水设施周围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污染源。
六、水质检测与监测1. 供水企业、供水单位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水质检测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3. 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卫生管理部门,并予以公示。
七、应急处理1. 发现供水设施、水质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卫生管理部门。
2. 卫生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供水设施、水质进行排查、处理。
3.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供水企业、供水单位应积极配合,确保饮用水安全。
八、监督检查与奖惩1. 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供水企业、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卫生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3. 对在供水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九、附则1. 本制度由供水企业、供水单位负责解释。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幼儿园一、前言为保障幼儿园的供水卫生安全,维护幼儿健康,建立幼儿园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且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保障幼儿园供水卫生,保证幼儿的健康生活。
二、幼儿园供水管理制度2.1 幼儿园供水水源保护1.幼儿园供水的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的供水卫生标准,标志齐备。
2.幼儿园严格按照供水卫生标准,保护水源和相关水质,建立健全的水源保护工作制度,保证供水水质。
3.幼儿园供水水源应有日常监测数据,记录并储存,并应及时处理和报送有关部门。
2.2 幼儿园供水管网管理1.幼儿园供水管网应符合国家的供水卫生标准和要求,建立管网管理体系。
2.幼儿园要保证管网设施的完好性,管网建设要与学校的布局和实际情况有所照应。
3.幼儿园供水管网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和维护,防止管网内二次污染。
2.3 幼儿园自来水消毒和保管1.幼儿园对自来水消毒应严格按照国家的供水卫生要求进行操作和处理,每天要检测消毒水的浓度,确保消毒效果,消毒记录清晰详细。
2.幼儿园要妥善保管自来水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2.4 幼儿园水质监测和报告1.幼儿园要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供水达到国家的供水卫生标准。
2.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建立监测记录,并记录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幼儿园应要求供水单位配合对供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
三、幼儿园供水安全教育管理制度3.1 供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1.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园组织开展供水安全知识宣传,要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
2.幼儿园要扩大供水安全知识的宣传范围,通过不停的宣传和培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供水安全。
3.2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学校保管和处理水源及管网有问题时,应将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预防控制。
2.学校应加强与上级代表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常规会议和沟通机制。
四、总结建立和完善幼儿园供水管理制度是提高幼儿确实保障供水卫生品质的一个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供水卫生的监管,确保供水的卫生与安全。
西林县水厂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水厂管理,严防发生水污染事故,确保出厂水质安全,结合水厂工作实际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一、水源地管理:
1、根据水厂所在地人民政府发布保护饮用水源的通告划定的水源保护范围作为该水厂水源保护区,水厂应每月定期巡查水源保护区并做好水源保护区巡查记录,必要时可增加巡查次数。
2、水厂应加强对当地群众宣传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相关规定。
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发现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难降解或剧毒的农药、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等危害水质安全的活动时,必须及时制止并上报,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3、加强对水源保护区有关标识的管理和维护。
二、取水构筑物及输水管道的管理
1、每周定期对取水构筑物及引水管道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2、及时清理维护取水物筑物,保持取水点干净、卫生,确保正常取水。
3、加强对输水管道的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危及配水管道运行的情况。
三、水厂卫生管理
1、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卫生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按规范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供水设施和周围环境外围30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水净化处理设备、设施应满足净水工艺要求,有必要的卫生防护、消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
3、集中式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
不得在生产场所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活动。
4、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源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5、水厂应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加强质量管理,建立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保证供水水质。
6、新建水处理设备、设施、管网投产前或者旧设备、旧管网修复后,应严格清洗、消毒,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通水。
;输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应密封,严禁与排水设施及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相连接。
7、应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加强管理,建立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各类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网末稍应定期放水清洗,防止水质污染。
8、应建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与供水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仪器设备;负责检验水源水、净化构筑物出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水质检验记录应当完整,档案资料保存完好。
9、应建立水质检测资料的月报、年报、污染应急报告制度,水质检测资料应按有关规定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部门。
10、凡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供水设备及用品,应当无毒无害,不得污染水质;在购入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时,应索取产品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并进行验收。
11、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供水、管水或者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工作。
12、因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者饮用水受到污染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应立即
采取应急处理预案,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13、水处理剂和消毒剂的投加和贮存间应通风良好,防腐蚀、防潮,备有安全防范和事故的应急处理设施,并有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
14、水厂厂区(地面、墙壁、排水沟等)每天必须进行清扫,保持清洁,无杂草污物,每月需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15、水厂绿化的花草、树木等绿化美化植物,应定期修剪维护管理。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