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760.11 KB
- 文档页数:7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东府办[2011]151号【发布部门】东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2.14【实施日期】2011.12.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5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东莞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土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参与宏观调控的任务更加艰巨。
“十二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时期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重要时期。
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对于构建国土资源管理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两难”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编制和实施东莞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关系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大事,是政府加强对重要资源供求的宏观调控、审核资源性项目、安排相关投资的依据,同时也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二、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四)《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六)《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七)《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八)《东莞市土地利用“十一五”规划》;(九)《东莞市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十)其他相关行政规章和专业规划。
东莞市201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一、目标、意义、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3)(一)目标 (4)(二)意义 (4)(三)编制依据 (4)(四)适用范围 (7)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2015年度供应计划指标 (10)(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指标 (10)(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10)(三)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布局 (11)四、政策导向 (14)五、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5)附录1 (18)附录2 (19)附录3 (20)附录4-1 (21)附录4-2 (25)附录4-3 (33)附录4-4 (41)附录4-5 (47)附录4-6 (49)附录4-7 (49)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全面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之年,也是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开局之年,亦是东莞改革深化、转型升级、治理提升的关键之年。
为统筹土地供需关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构建高效、和谐、有序、可持续的土地利用体系,进而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17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利用发〔2010〕599号)以及《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东府办〔2012〕17号)等法律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以及2015年我市土地供应需求情况、土地市场发展状况等,特制定本计划。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编制单位:东莞市国土资源局编制日期: 2015 年 9 月目录一、前言 (1)(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依据 (2)(四)编制程序 (3)二、概况 (4)(一)东莞市概况 (4)(二)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6)(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8)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必要性 (12)(一)项目概况 (1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理由 (16)四、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 (17)(一)项目用地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7)(二)项目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25)五、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可行性分析 (27)六、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 (29)(一)土地利用情况 (29)(二)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 (30)(三)占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情况 (32)(四)耕地占补平衡方案 (32)七、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影响评估 (36)(一)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影响评估 (36)(二)减缓措施 (37)八、结论 (39)(一)结论 (39)(二)建议 (39)附表 1 东莞市多划基本农田占用登记表 (41)附图 (42)附件47一、前言(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多划基本农田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进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 167 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2? 2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 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 >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 2013? 83 号)等要求,进行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的编制。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为了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状况,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及建议。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各类用地的分布、面积和利用程度,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采用了实地勘察、问卷调查、遥感影像解译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实地勘察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问卷调查主要是向当地居民了解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情况;遥感影像解译则是利用卫星影像图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解译。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调查发现,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生态用地等。
其中,农业用地占据了较大比例,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比例逐渐增加。
土地利用程度不均。
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如建设用地过于集中,农业用地被挤占等。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利用方向,避免盲目开发和无序竞争。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各类用地的比例,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整理和改造。
对利用率较低的土地进行整理和改造,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和利用价值。
强化监督和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确保土地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土地利用问题的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和参与土地利用的良好氛围。
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土地利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度全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情况的通报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度全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情况的通报粤办函〔2016〕29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15年度全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15年末我省耕地保有量为4744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955万亩,均高于《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4363万亩)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834万亩)的目标任务。
2015年国家下达我省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计划指标15万亩,实际使用10万亩,未突破计划指标,已连续16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序推进,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考核结果(一)耕地保护考核。
根据对各地落实耕地保有量、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因耕地保护相关问题被约谈、建立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等6项指标情况的考评,茂名市等10市获得2015年度耕地保护考核奖,其中茂名市、湛江市获一等奖,广州市、汕尾市、肇庆市获二等奖,中山市、惠州市、珠海市、梅州市、韶关市获三等奖。
(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
根据对各地单位生产总值(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单位生产总值(GDP)建设用地下降率、批后征地率、土地供应率和闲置土地处置率等5项指标情况的考评,东莞市等6市获得2014年度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奖,其中东莞市获一等奖,揭阳市、云浮市获二等奖,佛山市、江门市、梅州市获三等奖。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7•【字号】东府[2013]37号•【施行日期】2013.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3〕3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27日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推进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不断开创新局面。
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0%;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2.5%和33.8%;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和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6%。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13〕14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3年11月18日东莞市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按照《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务,以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和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改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机制,力争在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为推动“四化同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提供体制支撑,争当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
(二)基本原则一是系统设计,重点突破。
注重统筹,围绕改革重点和目标任务,系统配套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系统、整体、协同推进。
二是试点先行,分类指导。
鼓励试点地区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示范试点,经批准备案开展改革试验,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难题,市级层面重在加强分类指导。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节能管理【发文字号】东府办[2013]156号【发布部门】东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11.29【实施日期】2013.11.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3〕15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1月29日东莞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实施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下一阶段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30号)和《关于印发〈省国土资源厅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国土资试点〔2012〕199号)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家节约优先战略,深入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率先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决定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活动,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使用方式转变,有效促进城乡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耕地保护严、建设占地少、用地效率高的科学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全面践行生态利用、统筹利用、整合利用、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的用地思路,全面优化土地开发布局和利用结构,全面建立政府统筹、市场配置的资源供应体系,着力提升东莞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把东莞建设成生产空间集约、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秀美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8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量化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18•【字号】东府[2008]87号•【施行日期】2008.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8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量化考核办法》的通知(东府〔2008〕8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2008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量化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二○○八年七月十八日东莞市2008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量化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规范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国发〔2006〕31号)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7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包括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计划落实情况考核;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计划、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等三项指标。
第三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为国土管理综合考核,纳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年度量化考核,考核对象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计划双向考核,实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实行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
对纳入考核内容的各单项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确定单项考核结果;以各项考核结果按权重累计分值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综合考核结果。
各单项指标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根据考核原则确定,并根据国家土地管理目标和宏观调控要求适时调整。
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东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年经济增长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经济增速稳步上升。
初步测算,2013年东莞实现生产总值5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为十二五以来最高增速。
第一产业下降0.3%;第二产业增长10.3%;第三产业增长9. 4%。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预计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8%。
其中农业产值18.98亿元,增长2.1%;林业产值0.36亿元,增长3.6%;牧业产值5.24亿元,下降14.3%;渔业产值7.47亿元,下降3.1%。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万亩,产量1.2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0.38万亩,产量38.26万吨。
生猪出栏23.25万头,下降18.8%;家禽出栏462.60万只,下降19.8%。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民营工业增长较快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增长13.0%;四大特色产业增长4.4%。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长17.4%,比全市平均水平快6.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4.6%。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9.6%,增速比全市水平快8.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4.2%。
民营工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529.89亿元,增长20.6%,比全市平均水平快9.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电力消费292.91亿千瓦时,增长3.6%。
3、投资较快增长,民营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为近6年来最快,增速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六月2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分析 (8)一、土地利用现状 (8)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12)三、土地利用形势 (13)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6)一、市域发展战略 (16)二、土地利用指导思想与原则 (17)三、土地利用目标 (1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 (20)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23)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5)第五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30)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30)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2)三、重点镇(街)土地利用指引 (38)第六章重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41)一、自然保护区空间管制 (41)二、水体空间管制 (42)三、生态绿地空间管制 (44)四、工业用地空间管制 (46)I五、廊线空间管制 (51)第七章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52)一、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53)二、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落实占补平衡制度 (53)三、提高耕地与基本农田质量 (54)四、优化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55)五、储备耕地后备资源 (55)六、完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体系 (56)第八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57)一、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加强用地布局引导 (58)二、推进“三旧”改造,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59)三、优化整合工业用地 (60)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60)五、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61)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67)一、中心城区建设规模控制 (67)二、中心城区发展布局 (69)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71)四、中心城区生态绿地建设 (74)第十章土地整合与集聚 (75)一、“四整四聚”方针 (76)二、“四整四聚”措施 (77)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81)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81)二、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81)三、重点建设项目 (82)II第十二章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85)一、生态主轴 (85)二、生态廊道 (86)三、生态绿核 (86)四、重点生态保护区 (86)五、生态节点 (87)六、网络状绿化带 (88)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90)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法律效力 (90)二、加大规划宣传,营造依法用地、规划用地的社会氛围 (90)三、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和指导机制 (91)四、运用经济调控机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91)五、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92)六、加强规划监察执法力度,构建和谐用地秩序 (93)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94)附表 (95)III附图:1、东莞市地理区位图2、东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3、东莞市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4、东莞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0年)5、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6、东莞市土地整治规划图(2006—2020年)7、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图(2006—2020年)8、东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9、东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IV前言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处东经113º31´-114º15´、北纬22º39´-23º09´。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8.21•【字号】东府办〔2014〕80号•【施行日期】2014.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东府办〔2014〕8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21日东莞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粤府〔2013〕96号),明确2014-2015年全市质量工作重点,深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积极开展先进标准体系建设(一)积极发动企业参与先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关键技术和产品为核心,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LED照明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动企业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
力争到2015年,新参与制修订上述领域标准10项。
(市质监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配合落实)(二)加大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做好物流、零售、餐饮等标准规划,在共同配送、人才服务和民政服务等领域争取制定地方标准。
到2015年,推动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
(市质监局牵头,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落实)(三)大力推动企业联盟标准建设在电子商务领域实施企业联盟标准,提高电子商务企业标准化水平,以标准为手段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五)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1月7日在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莞市财政局局长 罗军文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按照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认真落实各项预算支出,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推进“三重”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3年财政收入情况2013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1、上划中央216亿元,增长6.6%。
2、上划省156亿元,增长11.6%。
3、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4.8%。
(1)市国税局征收收入122.9亿元,增长16.8%。
(2)市地税局征收收入208.6亿元,增长20%。
(3)市财政等部门组织收入77.5亿元,增长0.3%。
2013年,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31.5亿元,占比81.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4、市基金预算收入193.2亿元,增长31.7%。
(1)土地出让金收入156.1亿元,增长32.5%。
(2)其他基金收入37.1亿元,增长28.3%。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市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收入29.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亿元和上年结余36亿元,2013年市可支配财力为706.5亿元。
(二)2013年财政支出情况2013年,市财政收入对比年初预算实现了超收,经报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市财政动用超收收入11.7亿元安排用于东莞银行增资扩股、列支以往年度收储土地垫付款、归还收费还贷公路建设贷款本金和补充住房保障专项资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1•【字号】东府办[2012]166号•【施行日期】2012.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东府办〔2012〕16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3-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试行)》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1月21日东莞市2013-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根据《关于大力推广政策性涉农保险的意见》(粤府办〔2012〕50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农业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全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二、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要求,按照“风险可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一)风险可控。
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承保可保风险、补偿自然风险损失为主。
试行期间以保生产成本和保自然灾害损失为主。
(二)政府引导。
政府财政部门通过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协同农业、金融、气象等部门,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三)市场运作。
财政投入要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农业保险业务以承保机构的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承保机构要重视业务经营风险,建立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我市土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21•【字号】东府办[2011]140号•【施行日期】2011.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我市土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11〕14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我市土地管理的意见》(东国土资〔2011〕193号)业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关于加强我市土地管理的意见(市国土资源局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今年7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将土地管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全新高度。
国土资源部根据中央领导指示,进行系列工作部署,土地管理方针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走向严厉。
为主动应对形势变化,全力保红线、保发展、保平安,现就加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行用地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政策形势(一)中央领导把土地管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全新高度。
7月2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土地管理重点工作;8月22日,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对土地督察作出重要批示;8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专门研究了土地管理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9月2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国土资源部。
中央领导强调,国土资源是重大的、复杂的、紧迫的问题,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土地管理是“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的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土地管理“三个最严格”纪律。
在主持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土地管理上必须实行“三个最严格”,即坚持完善和切实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12‟11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二年八月十日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切实发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第37号令)和《广东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粤国土资规划电…2011‟9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省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二)实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统筹制度,不分解到各镇街(园区),统筹规划和用地布局;(三)优先保障全市“三重”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和民生工程。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一般产业项目用地规模,禁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项目)、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四)用地指标按控制比例依序使用,用完即止,项目跟指标走。
第三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计划分配管理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
第四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分两类项目指标管理和三项指标总量控制:一是两类项目指标管理,将项目分为配置指标项目和机动指标项目。
配置指标项目为市重点工程、园区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机动指标项目为新增“三重”项目。
二是三项指标总量控制:按新增建设用地、农地转用和未利用地三项指标总量控制,单项指标均不能突破省年度下达的指标数。
第五条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实行集中预报、统筹使用、年末调整、单独项目申报制度。
(一)集中预报。
每年11月至12月,各镇街(园区)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局(重点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外经贸局、市府金融工作局、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将下一年度需要解决用地计划的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建立台帐,报市国土资源局。
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报告
目录
一、前言 (1)
二、数据源介绍 (1)
三、方法流程简介 (2)
3.1基本原理 (2)
3.2技术路线 (3)
四、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
4.1面积变化情况 (4)
4.2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空间分布 (5)
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报告
一、前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 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作为表征人类活动行为对地球陆表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直接的信号,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行为与自然生态过程交互和链接的纽带。
开展不同尺度长时间序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库的建立,快速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知识,及时提出国土开发和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宏观策略对于国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报告以东莞市2013年以及2015年高分一号PMS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采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快速获取东莞市2013年和2015年土地覆盖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各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以及空间分布情况。
二、数据源介绍
本报告所用影像数据为东莞市2013年9月27日和2015年4月25日高分一号PMS数据。
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卫星工程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年至8年寿命高可靠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表1:高分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技术指标
三、方法流程简介
3.1基本原理
传统的基于遥感影像获取土地覆盖信息的方法主要包括目视解译以及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目视解译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物力与财力,最终的成果的精度与一致性还要取决于专业人员的先验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是影像解译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而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或非监督分类等方法结果伴有“椒盐现象”,难以达到制图要求。
而且,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更高,影像波段更多且波段范围更窄,成像的时间更等,致使影像获取的数据量越来越大。
传统的影像分析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快速获取地表信息的需要。
在计算机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从事遥感影像分析研究的专家、学者也逐步尝试计算机自动分类的方法。
人们首先提出了基于像元的影像分析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光谱统计建立模型的,很难考虑邻域像元之间的关系,信息提取结果存在精度较低或者“椒盐现象”。
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发展迅速,影像中地物的形状、结构、纹
理等信息细节清晰看见而且大多数的高分辨率的影像其波段数有限,其光谱分辨率相对较低单纯的依靠像元的光谱统计特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充分利用地物的几何信息和结构等信息,提取的结果更接近目视解译,得到了广泛应用。
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综合考虑光谱统计特征、形状、大小、纹理、相邻关系等一系列因素,能够得到较高精度的信息提取结果。
此方法的关键技术是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从二维化的图像信息阵列中恢复出图像所反映的景观,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不同,它首先通过一定的分割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继而提取影像对象(影像分割后所得到的内部属性相对一致或均质程度较高的影像区域,在土地利用领域这种影像对象就是土地利用斑块)的各种特征,并在特征空间中进行对象识别和标识,从而最终完成信息提取。
与传统的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相比较,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不但顾及了遥感数据的光谱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影像的纹理结构信息和更多的上下文语义关系。
3.2技术路线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的数据预处理以及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两个步骤。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包括对高分一号数据进行正射校正、图像增强以及项目区域数据裁剪等过程。
变化信息提取主要采用基于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获取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之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以及相互转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
原始影像质检
基于对象变化检测
影像融合
投影转换
质量检查
几何纠正正射纠正图像增强
去噪处理大气纠正
1
四、 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面积变化情况
表2为东莞市2013年至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情况,其中水域包括河流、湖泊以及深圳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1.5平方千米,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等植被覆盖区域以及部分水域,深圳市城市仍处于扩张状态。
表2:面积变化情况
2013年面积/km²2015年面积/km²
建设用地1247.93 1316.43
水域257.28 237.21
植被257.28 237.21 4.2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空间分布
图2:东莞市2014至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