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5 MB
- 文档页数:148
数学兴趣小组平均数应用题练习卷
1. 螺岭小学器乐独奏比赛由5名评委打分,计分时,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再算出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下面是评委们对一名二胡选手的打分单:
评委一评委二评委三评委四评委五最后得分79 86 81 82 82
其中第五位评委给该选手打的分数看不清了,请你算出这个分数。
2. 喜羊羊期末考试语文得83分,数学比英语多得4分,要使3科平均成绩达到88分,
英语要考多少分?
3. 4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走了12千米。
问: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
4. 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4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80千米。
求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5. 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
6. 喜羊羊在期末考试时,语文得了88分,外语得了95分,在考数学前,他想争取3科的平均分至少为93分。
那么他的数学成绩至少要得多少分?
7. 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应为多少?
8.沸羊羊先后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3次竞赛的
平均成绩是87 分,沸羊羊第3次竞赛得了多少分?
9. 甲、乙两地的公路长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6小时。
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 有50个数,它们的平均数为38,若划去其中和为124的两个数,那么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平均数练习题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的平均分是89分,甲乙二人的平均分95分,问甲乙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4.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5.有两块棉田,平均每公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公亩,平均每公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公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公亩?6.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
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7.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同学的平均分是70分,男生比女生多_______人.8.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或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
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平均分为88分。
求甲在这次考试或得了多少分?10.小明前几天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11.教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求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
3.2 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数对及相关知识。
教材第30~32页,例3,课堂活动,练习八3,4。
◆教学提示教学例3时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要让学生看懂方格图,弄清小方从家出发向东走,在图上是朝哪个方向走。
第二是按题目中给定的条件数方格,学校的位置在图上是第几列第几行,这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
第三是用数对表示出小方家的位置之后,还要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学校的位置,然后比较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数对表示小方家和学校的位置?前面的数不同而后面的数相同。
让学生理解在同一行上的物体的位置,行数相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与位置对应的描述和应用过程,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情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难点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生活中,我们用数对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
下面我们看一下如何在地图上确定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二)。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3。
师:观察这幅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示意图中规定了地图方向,小方家用一个点来表示,只反映小方家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1,2,3……,11;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1,2,3,……,6,其中的“1”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你能找到用数对表示出小方家的位置吗?我们用“1”能不能表示它的位置?如果用(1,x)表示它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总结: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小方家在哪一条竖线上,但不能确定小方家的具体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平均数教材分析1.教科书分析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1个描述统计的特征量就是“平均数”,他们在这之前对“平均数”虽然不理解,但对“平均”早在二年级就认识了。
教科书安排了3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来理解平均数和求平均数、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例1用学生熟悉的科技活动表演遥控飞机的情境,通过平均飞行时间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首先指出“平均飞行时间代表我们队的平均水平”,然后通过对规定“要求每班代表队员的飞机平均飞行时间超过50秒”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平均”的意义,我没达到学校的标准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队就没达到学校的标准;反之,我达到了学校的标准,也不意味着我们队就一定达到了学校的标准,因此,第126页特地安排了“议一议”来巩固对平均数的理解。
例2是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同时在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教科书统计的农贸市场上1周内西红柿每天的售价,根据实际情况,取了小数,学生还没学小数乘除法,这里的除法不涉及小数,所以计算也是没问题的。
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呢?教科书上回答得非常明确,先求和再算平均数。
通过第127页的“议一议”,将每天的售价与平均售价比较,可以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例3是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重点在第(2)问,第(1)问有了例2作基础是没有什么困难的,第(2)问也是求平均数,重点还是求总数,只不过总数的来源与第(1)问不同。
通过对两问的比较,可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节的2个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七中5道习题均是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或者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为主。
第128页的课堂活动是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用多种方法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第129页的课堂活动还是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但多了一个通过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大小来确定得分的高低。
练习中的5道习题前3道题是基本练习题,后两道略有发展,不过在解决时都要始终抓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教科书分析1.本节教科书可以用2课时教学。
2.教学例1时,可以先创设遥控飞机比赛的情境,出示记录表和“每班代表队员的飞机平均飞行时间超过50秒”的要求,让学生讨论:四(1)班代表队达到了学校的标准吗?怎样才能知道是否达到了学校的标准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①平均飞行时间的意思;②平均飞行时间50秒,是否要求每个队员的飞行时间都达到50秒;③4位队员的遥控飞机的平均飞行时间与学校规定的平均飞行时间相比说明了什么?④平均飞行50秒与4位队员各自的遥控飞机的飞行时间相比有什么特点?最后,组织学生对照第126页下面的“议一议”,再次明确4名队员的遥控飞机的平均飞行时间与学校规定的平均飞行时间各是什么意思。
第1单元 四那么混合运算例1:先在口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1) 按照先同时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2) 按照先同时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和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顺序计算即 可解答。
解答:(24-18 )X( 350 - 7) =6X 50 =300例2: AB 两地相距94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汽车 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2千米,4小时以后,两车相距 多少千米?分析:此题属于行程问题速度、时和路的关系,可以首先根据速度X 时间二路程,用两 车速度之和以4,求两4小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少;后用地之间的距离两车 4小时 行驶的程和,求出小时后,两车相少米即。
解答:940- (88+72)X 4=940- 160X4=940-640=300 (千米)答:4小时以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例3:杨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小明抄题时丢了括号,但结果是正确的,请你 给小明的算式添上括号:4+28十4-2 X 3-1 = 4。
分析:分析:⑴(480-400 )X( 120-98)=80X 22=1760 3M)根据题意,错误的算式是丢了括号.只能按先乘除,再加减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因此括号添在乘除法的两侧是毫无意义的,所添的括号要能够改变运算顺序.所以,括号应添在含有加减运算的两边。
从左往右看,在4+28 两侧试添括号,计算得32,再除以4得&小明的算式就变为8-2 X 3-1二4,等式错误;如果把括号加在8-2 的两侧,计算结果大于4,只能把括号加在3-1 的两侧,很容易得到:(4+28)十4-2 X( 3-1 )= 4。
解答:正确的算式应为:(4+28)十4-2 X( 3-1 )= 4例4:奥斑马和小美各有钱假设干元.假设小美给奥斑马10 元,那么奥斑马比小美多的钱是小美余下来的钱数的 5 倍;假设奥斑马给小美10 元,那么他们的钱数正好相等.奥斑马和小美原来各有多少钱?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白“奥斑马给小美10元,二人钱数相等.可知奥斑马原来钱比小美多10X 2 = 20 (元),〞再由假设小美给奥斑马10元,这时奥斑马就比小美多20+20= 40元,它恰好是小美余下钱数的5倍,就可求出小美余下的钱数,进而求出他们原有的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