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期末复习重点整合
- 格式:pdf
- 大小:471.79 KB
- 文档页数:10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1.微生物分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不同种类。
其中,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生理特征、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真菌是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和植物中。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和蠕虫两大类。
2.微生物结构: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真菌由菌丝、子实体和分生孢子组成。
病毒包含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体。
寄生虫的结构因种类不同而不同。
3.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细菌通过二分裂来复制自身,生长速度快。
真菌以分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病毒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寄生虫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卵的产生和分裂。
4.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疾病。
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刺激宿主免疫反应、侵入宿主组织等方式引起疾病。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机械破坏和刺激宿主免疫反应等方式引起疾病。
病毒通过寄生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对宿主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疾病。
寄生虫可以通过侵入宿主组织、摧毁宿主细胞、干扰宿主机体等方式引起疾病。
5.微生物的诊断方法:微生物的诊断常常依赖于细菌培养和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显微镜检查等方法。
细菌培养和分离可以通过培养基、温度、气体等条件来筛选和培养细菌。
病毒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宿主体液中的抗体来进行诊断。
核酸检测是利用特异性引物和放大技术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
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形态和结构。
6.微生物的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个人防护措施、社区防控措施和医疗机构控制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面罩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社区防控措施包括检疫、消毒、卫生教育和疫苗接种等。
医疗机构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管理等。
7.抗菌药物和耐药性: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
抗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强。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绪论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值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多数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2.原核型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膜和核仁等结构,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有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行有丝分裂。
三.正常菌群和条件治病菌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部、肠道等)中都存在大量种类不同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是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赋形、保护、纳泄、抗原作用。
2.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也有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细胞在一定情况下才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
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1.荚膜的主要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杀伤作用、抗原性。
2.芽胞:休眠结构。
3.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四种——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4.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关。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总结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微生物(细菌和蓝藻)、真核微生物(真菌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
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对不同微生物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2.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微生物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才能繁殖,其中包括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熟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发展过程,从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3.感染与免疫:微生物感染是导致人类许多疾病的原因之一、了解感染过程中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病非常重要。
免疫系统是人体清除和防御微生物感染的关键,对于研究免疫机制和开发免疫相关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4.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微生物引起疾病的机制各不相同。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可以通过分泌毒素、侵犯宿主细胞或操纵宿主细胞的代谢等方式诱导疾病的发生。
研究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5.微生物检测和诊断:微生物的检测和诊断是判断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6.抗微生物药物和耐药性:抗微生物药物是治疗感染病的主要方法。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出现,使得原本可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治疗。
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和开发新的药物对于控制微生物感染和预防耐药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7.食品安全与微生物:食品污染是常见的卫生问题,与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
了解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学习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有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8.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微生物感染是许多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疫苗接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1、微生物--是指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数为单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放大干倍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才能肉眼可见的一类微小生物的统称。
2、微生物的特征:1)个体微小、2)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3)体积小、面积大、新陈代谢旺盛、生长繁殖速度快4)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3、按照有无细胞及细胞组成结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种细胞类型: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原核生物,特点:1)单细胞组成,2)没有典型的核,无核仁、核膜,3)单个染色体,仅有裸露的DNA,不行有丝分裂,4)没有细胞器,70S核糖体游离在胞浆中,5)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
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蓝细菌、古细菌八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真菌、原虫、单细胞藻类。
6、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属真核生物特点:1)大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2)具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即有核膜和核仁,多个染色体由DNA与组蛋白组成,3)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分裂4)细胞壁由纤维素、几丁质构成。
7、3.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结构比原核生物更简单,即病毒。
特点:1)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基因组组成,且仅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2)病毒的酶系统不完全,自身不能进行生长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方式增殖。
8、微生物的致病学说(Germ theory of diseases)-----科赫Koch定理(法则):①可以从患病原性疾病的动物体内分离到病原性微生物,并能获得该微生物的纯培养,并能传代;②将该纯培养物接种健康动物可引起相同的疾病;③从实验感染动物体内可以分离到相同的病原性微生物,并能获得纯培养。
第二章1、单染色法--先将标本经涂片和干燥固定后,加上一种染料,如美蓝或石炭酸复红等染色,即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2、复染色法--此法一般经初染、脱色、复染等过程,需用两种染料,经染色后,由于细菌结构的不同而染成不同的颜色,从而使两种细菌区别开来,故又称鉴别染色法。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质粒能独立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2.热原质:或称致热原。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质。
3.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霉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4.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菌的片段转入受菌,使受菌获得供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转导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5.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黏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6.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7.脓毒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8.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性微生物。
9.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属于细菌学范畴10.包膜: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包括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11.病毒吸附蛋白():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蛋白称为病毒吸附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病毒感染的组织亲嗜性。
12.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最后释放出子代病毒,称为一个复制周期。
13.细胞病变作用: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之细胞病变作用。
14.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具有不同形态和代谢特性。
真菌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可以是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的致病原。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在人体内常引起原虫感染。
病毒是非细胞的微生物,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2.微生物的传播:微生物通过空气、食物、水、斑点、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例如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含有致病微生物。
3.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取决于其毒力、感染剂量和宿主免疫力。
一些微生物通过产生毒素来引起疾病,例如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会导致肌肉痉挛和神经系统紊乱。
4.微生物的诊断和检测: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是通过分离和鉴定微生物来确定的。
分离是从患者样本中获得纯培养物,鉴定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5.典型微生物感染:常见的微生物感染包括细菌性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其中,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和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6.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抗菌药物的选择取决于微生物的敏感性和临床症状。
7.抗菌耐药性问题: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加。
抗菌耐药性是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问题,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改善卫生条件以减少微生物传播。
8.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的措施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卫生、免疫接种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免疫接种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例如水痘、麻疹和流感疫苗的接种。
9.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微生物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艾滋病毒感染、结核病和寨卡病毒感染等疾病对全球卫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际合作和卫生政策的制定对于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至关重要。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致病性、诊断和检测方法、常见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耐药性问题、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以及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绪论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2、巴斯德:微生物奠基人3、科赫:细菌学奠基人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1、细菌的形态: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细菌细胞的模式结构3、溶菌酶:广泛分布于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
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它水解,从而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裂解而死亡。
4、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苷醇磷酸。
主要生理功能: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 、Ca2+ 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贮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④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⑤赋予G+ 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5、外膜:G- 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实验室中形成彻底除尽:原生质体6、缺壁细菌人工方法去壁部分去除:球状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7、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8、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爆过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它们只能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
G+ 细胞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 细菌外膜层)的球形原生质体。
10、枝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11、E.coli细菌的细胞膜:主要含磷脂酰乙醇胺,还含少量磷脂酰甘油和罕见的二磷脂酰甘油成分。
而非极性尾则由长链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在甘油分子的C1和C2位上组成,其链长与饱和度因细菌种类和生长温度而异,通常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的种,其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则低。
绪论一、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表面积大:一定体积的物体,分割成越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的总表面积越大,表面积/体积比值越大。
提供巨大的吸收面,排泄面和交换面。
体积小、表面积大是微生物其它四个共性的基础2、吸收多、转化快:由于表面积/体积比值大的原因3、生长旺、繁殖快:由于吸收多、转化快的原因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代时(generation time)有利——工业发酵、理论研究材料培养;不利——病原微生物、霉腐微生物4、适应强、变异大:体积小、表面积大;代谢调控机制灵活;结构简单、单倍体、巨大交换面5、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广:土壤、空气、海洋、人体肠道种类多: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二、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1、某一种微生物,当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2、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3、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相同病害。
4、必须自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
三、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①.物种的多样性,②.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③.代谢产物的多样性,④遗传基因的多样性,⑤生态类型的多样性.第一章1、L型细菌:应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2、肽聚糖:又称黏肽、胞壁质或粘质复合物,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3、羧酶体:又称羧化体,是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主要起CO2的固定作用。
4、荚膜:指在细胞壁上有固定层次的糖被组成部分。
5、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6、异染颗粒:见于自喉棒状杆菌、鼠疫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在细胞质内呈颗粒状,主要成分为RNA及嗜碱性的多偏磷酸盐,因美兰染色时不同于菌体着色,呈紫色而得名。
微生物重点整理1、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系统间的作用规律。
2、人工主动免疫:3、人工被动免疫: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4、类毒素:一些经变性或经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毒素5、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因它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
6、外毒素:指在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主要是一些革氏阳细菌。
7、消毒:到消毒的作用。
8、灭菌: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9、半数感染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10. 诱变育种:使用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
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11. 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稳定,一般可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12、生物制品:在人工免疫中,可作为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来自生物体的各种制剂13、非特异性免疫: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既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
14、特异性免疫:是相对非特异性免疫而言,其主要功能是识别飞自身和自身抗原物质,并对他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保证体内环境稳定状态。
15、沉淀实验;可溶性抗原在合适比例下和适当条件下与相应抗体反应,并且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实验。
16、凝集实验:是指颗粒性抗原或表面覆盖抗原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在合适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
17、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酶联法):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底物显色后用肉眼或酶联免疫测定仪判定结果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复习重点一、细菌与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细菌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点是厚度大和化学成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肽聚糖分子由肽和聚糖组成,聚糖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单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
肽包括四肽尾和肽桥,四肽尾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和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肽桥变化甚多。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复杂,肽聚糖层很薄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
G—肽聚糖层埋藏在外膜脂多糖层内,其肽聚糖单体结构与G+基本相同,差别在于四肽尾第三个氨基酸分子不是L—Lys而被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壁上的m—DAP代替。
没有特殊的肽桥仅通过前一个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后一个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直接相连,因而只形成较稀疏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外膜为G—特有结构,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外膜蛋白。
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组成,其中类脂A是G—病原菌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G—细菌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狭窄胶质空间为周质空间,存在多种周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运输蛋白等。
酵母菌细胞壁:“三明治状”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都是分枝状聚合物,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包括多种酶如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是赋予细胞壁以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芽痕周围有少量几丁质成分。
二、细菌细胞壁的组成结构与革兰氏染色之间的关系,怎样保证结果准确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到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层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
微生物考试总结重点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类群: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6.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根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答:①.体积小,面积大;②.汲取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生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根本,由于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定有一个巨大的养分物质汲取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试设计一张表格,比拟以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2.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G+细菌与G-细菌的细胞壁都含肽聚糖和磷壁酸;不同的是含量的区分:如下表3.试述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答: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快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
这时,在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存最初的紫色。
此法证明白G+和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使染色反响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
4.什么是菌落?试争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答:菌落即单个(或聚拢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相宜的固体培育基外表或内部生长、生殖到肯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肯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微生物教程期末复习绪论微生物与人类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
1nm)、构造简单.微生物种类:①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②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xun]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③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
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包括荚膜和粘液层)和芽孢,伴孢晶体.细胞壁是细胞的外被,主要成分肽聚糖。
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⑤与革兰氏染色反应密切相关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磷壁酸,脂磷壁酸,肽聚糖。
厚度大(20层),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脂蛋白,磷脂,脂多糖,孔蛋白,外膜蛋白.壁薄,层次多,成分复杂,机械强度较弱.革兰氏染色法: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覆染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缺壁细菌1。
实验室中形成:①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
②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部分去除(球状体)2。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
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芽孢形成:①DNA浓缩,形成束状染色体;②细胞膜内陷,细胞发生不对称分裂,其中小体积部分即为前芽孢;③前芽孢的双层隔膜形成,这时芽孢的抗热性提高;④在上述两层隔膜间充填芽孢肽聚糖后,合成DPA-Ca(吡啶2,6-二羟酸钙),开始形成皮层,再经脱水,使折光率提高;芽孢衣合成结束;⑥皮层合成完成,芽孢成熟,抗热性出现;⑦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外出。
微生物期末重要内容串讲11.比面值(P8):把某一物体的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称为比面值。
物体的体积越小,其比面值就越大。
微生物是一个比面值大(小体积,大面积)的系统,因此拥有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物质排泄面,环境信息交换面。
现以球体的比面值为例:比面值=表面积/体积=2.菌落(P34):将单个细菌细胞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如果菌落是一个单细胞繁殖成的,它就是一个纯种细胞或克隆。
如果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地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平面上,结果长出大量“菌落”已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
菌落特征: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3.荚膜(P27):荚膜是细胞的特殊结构,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
细菌不仅可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地粘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表现出对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
4.反硝化作用(P116):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3—NH4—有机态氮。
许多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能利用硝酸盐做为氮素营养;另一用途是利用NO2-和NO3-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把硝酸还原成氮(N2),称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NO3—NO2—N2。
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数细菌(一般为兼性厌氧微生物),这个生理群称为反硝化细菌。
5.L型细菌(P23):由英国学者李斯特(Lister)发现的细菌,它是一种典型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整合2014级阳明班陈俊粤一.绪论1.1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甚或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1.2微生物三大类群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即为有真正细胞核的微生物)特点: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
例如:真菌。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即没有真正细胞核的微生物,只有拟核)特点:细胞核的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很不完善。
DNA和RNA同时存在。
例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3)非细胞型微生物(即没有细胞核的微生物)特点: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例如:病毒、亚病毒。
1.3历史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巴氏德的主要功绩:微生物奠基人科赫的主要功绩:细菌学奠基人1.4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原核生物2.1微生物的三种基本形态: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2细菌大小的表示单位:微米µm2.3微生物的模式构造2.4细菌的一般构造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与交流,是细胞的产能基地。
细胞壁:维持细胞的外形保护细胞协助鞭毛的运动与某些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核质体: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胞质:芽孢:是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可用于在抗热、抗化学药物、抗辐射、抗静水压等方面。
荚膜:保护细胞面授与干燥的影响可作为贮存于细胞外面的养料保护细菌免受细胞的吞噬菌毛:普通纤毛—附着性纤毛—传递遗传物质的通道,性纤毛很长且空心鞭毛:通过鞭毛的摆动使细胞运动鞭毛与菌毛的区别:长短与多少。
2.5概念2.5.1L型细菌: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2.5.2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爆过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它们只能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
G+细胞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2.5.3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细菌外膜层)的球形原生质体。
2.5.4支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2.6沉降系数:70s,分子量越大,s值越大。
2.7异染颗粒:颗粒大小为0.5~1.0μm,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分子呈线状。
可用美蓝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
一般在含磷丰富的环境中形成。
具有贮藏磷元素和能量以及降低细胞渗透压等作用。
(RNA、嗜碱、着色深)2.8质粒: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组以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螺旋DNA分子。
2.9鞭毛蛋白是细菌的运动器: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由基体、构形鞘和鞭毛丝。
具有运动功能。
2.10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2.11裂殖: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杆状细胞有横分裂和纵分裂。
一般细菌均进行横分裂。
2.12菌落和菌苔2.12.1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的群落。
2.12.2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是许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的。
2.13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包含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2.14基内菌丝:生长在培养基内,主要功能是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
气生菌丝:是从基内菌丝上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
孢子丝:放线菌生长至一定阶段,在气生菌丝上分化出产生孢子的菌丝。
2.15放线菌繁殖的主要方式分生孢子:最常见借孢子无鞭毛孢囊孢子放线菌繁殖方式有鞭毛基内菌丝断裂借菌丝任何菌丝片段:各种放线菌2.16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
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与真核生物类的藻类区别:无叶绿体、无真细胞核、有70S核糖体以及细胞壁含肽聚糖等。
2.17支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2.18实验:革兰氏染色程序: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乙醇)-复染(番红)原理:因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不同,当革兰氏阳性细菌遇到乙醇时,肽聚糖脱水收缩,降低了细胞壁的通透性,被染进去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保存在细胞内,以致初染染色深紫色;当革兰氏阴性细菌遇到乙醇时,脂质溶解,增加了细胞壁通透性,被染进去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抽离出来,复染颜色红色。
鉴别:经革兰氏染色后,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细菌呈紫色。
三.真核微生物3.1菌丝体: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基团。
密布在固体营养基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称营养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称气生菌丝体。
3.2酵母菌无性生殖:芽殖、裂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生殖:子囊和子囊孢子(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3.3霉菌3.3.1繁殖方式(孢子名称)霉菌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1)营养繁殖.由菌丝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形成的休眠孢子,其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可抵抗高温与干燥等不良环境条件.待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成菌丝体,如毛霉属中的总状毛霉.(2)无性繁殖.主要产生节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囊孢子.①节孢子.由菌丝断裂形成.如白地霉.②分生孢子.在菌丝顶端或分生孢子梗上,以类似出芽的方式形成单个或成簇的孢子.青霉、曲霉、木霉和交链孢霉等大多数毒菌均靠分生孢子繁殖.③孢囊孢子.由气生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并在下方生出横隔与菌丝分开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子.产生孢囊孢子的霉菌均属藻菌纲.(3)有性繁殖.主要产生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①卵孢子.菌丝分化成卵囊和精囊,由精子和卵配合形成了卵孢子.②接合孢子.由两个相邻菌丝上的配子囊接合而成,如毛霉目.③子囊孢子.子囊菌纲的霉菌经有性配合后,形成子囊,在子囊内产生孢子.霉菌的有性繁殖不象无性繁殖那样经常与普通,多发生于特定条件下,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出现.3.3.2有性阶段霉菌的有性繁殖是不同性别的细胞经过结合(质配和核配)后,产生一定形态的孢子来实现的,这种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繁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质配;第二个阶段为核配,产生二倍体的核;第三个阶段是减数分裂,恢复核的单倍体状态。
大多数真菌菌体是单倍体的。
3.4根霉、毛霉、曲霉、青霉3.4.1根霉根霉的菌丝无隔膜、有分枝和假根,营养菌丝体上产生匍匐枝,匍匐枝的节间形成特有的假根,从假根处向上丛生直立、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囊孢子。
3.4.2毛霉毛霉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
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基物内外能广泛蔓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
不产生定形淡黄色菌落。
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
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内有形状各异的囊轴,但无囊托。
囊内产大量球形、椭圆形、壁薄、光滑的孢囊孢子。
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即破裂并释放孢子。
有性生殖借异宗配合或同宗配合,形成一个接合孢子。
某些种产生厚垣孢子。
毛霉菌丝初期白色,后灰白色至黑色,这说明孢子囊大量成熟。
3.4.3曲霉粬霉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
在幼小而活力旺盛时,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
项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两层辐射状小梗(初生小梗与次生小梗)。
最上层小梗瓶状,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
以上几部分结构合称为"孢子穗"。
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
这些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
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
粬霉孢子穗的形态,包括分生孢子梗的长度、顶囊的形状、小梗着生是单轮还是双轮,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结构及颜色等,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
3.4.4青霉青霉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
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
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
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
有少数种产生闭囊壳,内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亦有少数菌种产生菌核。
青霉的孢子耐热性较强,菌体繁殖温度较低,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饮料中常用的酸味剂又是它喜爱的碳源,因而常常引起这些制品的霉变。
四.病毒与亚病毒4.1病毒: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
它们在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繁殖方式的区别:RNA病毒先将自己的RNA注入到宿主活细胞内,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原料进行逆转录,转录成相应DNA,再转录成病毒的RNA(复制扩增),然后合成外壳,最后破“茧”而出,成为新的病毒。
DNA病毒将自己的DNA注入到宿主活细胞内,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原料进行复制,最后破“茧”成为新的病毒。
4.2大小:直径多数在100nm(20~200nm)上下。
4.3对称(1)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2)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3)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4.4噬菌体的模式构造4.5繁殖4.5.1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值、成熟和裂解这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4.5.2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值、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为温和噬菌体;反之可连续完成的为烈性噬菌体。
4.5.3裂解性周期性循环阶段: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浸入、增值(复制与生命合成)、成熟、和裂解。
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称为裂解性周期。
(1)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相结合,直至达到饱和吸附,设定噬菌体数量为N;(2)侵入: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中,壳体留在细胞外,表面看到的壳体数仍为N;(3)核酸复制及生物合成:此阶段在细胞内进行,此阶段看不到噬菌体,称潜伏期;(4)粒子成熟:噬菌体粒子在细胞内组装完成;(5)寄主细胞裂解:噬菌体大量释放出来,设此时噬菌体数为M,则M?N。
所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如遇适当寄主,可立即进行吸附直至完成下次侵染循环。
4.6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
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即称温和噬菌体,其宿主称溶源菌。
溶原菌:在核基因组中有前噬菌体整合,并正常生长繁殖、不发生裂解的宿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