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彭晓利
【教材内容分析】
计算机硬件组成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章的内容,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针对对口高考班高一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较少,只有8位同学,经过考核选拔进入才能进入高考班,8位同学学习上积极主动,接受能力较强,8位同学中有2个是原计算机家装班的,2个是计算机广告班的,1个是计算机应用班,3个是汽修专业的的,虽然之前都有开设过计算机应用的课程,对该知识都有过介绍,但是不同的专业,同一专业不同的方向对该知识学习深度都是不同的。
本堂课程内容根据对口高职考试考试大纲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计算机的五大逻辑部件,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构成,能分别指出各部分是哪一逻辑器件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逻辑部件;存储器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存储单位换算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法,并以提问形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第一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CPU、CPU风扇、内存条、硬盘、主板、整机一套(未组装)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外部设备的组成;2、识别主板、CPU、内存、硬盘并掌握其作用与性能指标;3、能识别其他部件如显卡、声卡等并了解其作用;4、了解组装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的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物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深厚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2.理解计算机硬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
3.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
教学重点:1.主要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2.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的区别。
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之间的关系。
2.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进行分类和区分。
教学准备:1.计算机硬件的实物样本。
2.计算机硬件的图片资料。
3.PPT或者白板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引入(1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硬件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
3.教师简要解释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部分,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和显示器等。
Step 2:分组讨论计算机硬件的组成(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言,将自己小组的答案告诉全班。
Step 3:展示实物样本和图片资料(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计算机硬件的实物样本。
2.教师讲解每个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3.教师使用PPT或白板向学生展示各种计算机硬件的图片资料,并解释其作用和特点。
Step 4:讲解计算机硬件之间的关系(20分钟)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计算机硬件之间的关系。
Step 5:分类和区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20分钟)1.教师解释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如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
2.教师通过PPT或白板绘制一个分类图,并讲解每一类设备的特点和用途。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各种计算机硬件按照分类归纳整理。
Step 6:总结与复习(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分类。
2.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自己思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堂延伸:1.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
2.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教案优秀5篇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以及性能指标。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计算机的组成。
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通过实践和学习,为后面学习计算机的组装过程作准备。
3.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的名称和作用。
难点:本活动的教学难点也是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上来分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计算机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又被称为电脑,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用电的人脑一样,是人脑功能的延伸和扩充,因此,要了解计算机部件的构成和作用,首先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请问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计算,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对、很显然是人脑。
好,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记忆啊?对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呀,是人脑。
人脑能命令我们的四肢和五官,做出各种活动、是整个人体的中心,那么一个人光有大脑没有四肢和五官,行不行啊?不行他没有办法说话、走路和写字。
是啊,人脑再重要也必须依靠四肢和五官,将自己的功能发挥得尽善尽美。
计算机也同人一样,有相当于大脑的中心部件,也有相当于四肢和五官(二)新课讲授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106-112,边看书边思考:①计算机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技能目标:1.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2.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计算机基础教案教案:课时:计算机基础主题: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2.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3.能够描述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2.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2.将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进行有效描述。
教学准备:1.计算机硬件实物或图片;2.投影仪;3.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概念。
Step 2:介绍主要硬件组件(10分钟)教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显卡、声卡、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个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硬件组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特点等,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对各个硬件组件进行有效描述。
Step 4: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进行硬件组件的展示,并向其他同学讲解该组件的功能与作用。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给予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Step 5: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整理总结,回顾每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与作用,并向学生强调各个组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tep 6:总结与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硬件组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介绍该组件的功能与作用,并附上相关的实例和图片。
计算机硬件相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特点。
3. 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4. 掌握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和修复技巧。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RAM)。
硬盘(HDD/SSD)。
主板。
显卡。
声卡。
网卡。
电源。
光驱。
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设。
2.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特点。
按功能划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处理器等。
按连接方式划分,内部硬件、外部硬件。
按使用范围划分,个人电脑硬件、服务器硬件、嵌入式系统硬件等。
3. 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安装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维护硬件设备的常规方法和注意事项。
硬件设备的升级和更换方法。
4. 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和修复技巧。
掌握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方法。
学习硬件故障的排除和修复技巧。
了解硬件故障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安装和维护方法、故障排除和修复技巧。
2. 教学难点,硬件故障排除和修复技巧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硬件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工具。
1.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用于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
2.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设备、工具箱等设备,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验练习。
3. 教学资料,课件、教材、案例等资料,用于教学内容的讲解和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理论讲解,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分类和特点,以及安装和维护方法、故障排除和修复技巧等内容。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七课的内容,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本节课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3.教学重点冯·诺依曼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4.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教学策略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
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
2.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拆机、装机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识别各个部件的名称与简单功能。
《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勒流江义中学廖敏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名称与实物对应
2、了解主要硬件的作用(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各硬件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硬件设备名称与实物对应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实物操作法、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最常用的任务驱动法,本节课把任务改成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应用“目标—导学—检测”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2. 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步骤:拆卸旧电脑、准备组装工具、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电源及外设、调试系统。
3. 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硬件检测、故障分析、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组装步骤和故障排除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准备1. 电脑硬件一套(含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2. 组装工具一套。
3. 电脑操作系统安装光盘。
4. 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组装步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演示:现场演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组装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图。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评价其掌握程度。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计算机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组装工厂,了解生产流程。
3. 开展计算机硬件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主机箱内的重要部件》是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前半部分内容。
主机箱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介绍了主机箱的重要部件:主板、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条、外存:硬盘、光盘、U盘等)以及风扇、电源、网卡、声卡、显卡,并简单介绍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这一节课不仅是了解计算机组成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本课是在学生学完计算机的发展之后安排的,在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之后,自然就想知道计算机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教材体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穿插了“探究”、“实践”、和“交流”等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主动性。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已有所了解,并且学生也早就接触过电脑,但对计算机的组成尤其是主机箱的结构比较陌生。
学生在小学时也学过一定的电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也比较熟悉,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考虑到部分基础或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本人采用了异质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习视频,让各层的学生有所得。
三:设计理念:本课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出发点,在学习中力求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实践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实践动手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机箱内的各个部件以及功能作用。
(2)学会动手组装电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屏或亲自动手掌握各个部件外形及功能作用。
(2)通过实践掌握各个部件的位置以及怎样安装在主机里从而学会组装电脑。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组装电脑,既经济又实用。
(2)学会收集信息、学会思考、学会知识。
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常见设备。
3.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4.能够正确选择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a.主板:作为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连接所有硬件设备,并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b.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机指令和数据,是计算机的大脑。
c.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d.硬盘: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和程序。
e.显卡:负责控制显示器显示图像和视频。
f.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g.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2.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常见设备:a.按功能分类:主设备和外设。
主设备包括CPU、内存和主板;外设包括硬盘、显卡、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按接口类型分类:主要有PCI、PCIe、USB、SATA等。
c.常见设备有: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3.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a.主板将各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b.CPU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和内存、硬盘等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c.主板上的芯片组将CPU和内存连接在一起,同时负责和其他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输。
d.显卡将CPU和内存中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可显示在屏幕上的信号,并输出给显示器。
4.选择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a.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合的CPU性能、内存大小等。
b.硬件设备的安装步骤包括:打开机箱、连接电源和数据线、安装硬件设备、启动电脑并进行相应设置。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a.解释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b.分类和介绍常见的硬件设备。
c.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和安装步骤。
计算机硬件技术及应用教学设计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硬件技术教学作为计算机科学教学的基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组装及维护、硬件故障排除,使其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操作和维护。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结构1.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重要硬件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2.I/O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与计算机系统的关联和通信方式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1.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启动流程,包括选取硬件设备、组装硬件、安装硬件设备驱动等细节操作流程2.计算机维护和升级,包括硬件设备的修理、更换和升级方法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1.计算机故障的诊断和排查,包括硬件和软件问题的识别和应对方法2.计算机硬件的修复,包括硬件故障的处理和解决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交互式讲解和演示,针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点进行细致讲解2.实操操作:演示工具和实验操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过程教学评价1.考试:以书面形式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包括理论题和操作题2.学生实际表现:在实验和操作中对学生的掌握度和操作能力进行考评教学资源1.计算机硬件手册:一本内含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参考资料2.计算机硬件课件:一份覆盖计算机硬件内容的演示手册教学计划第一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讲解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第二周•讲解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的选配和兼容问题•演示如何组装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和配置驱动程序第三周•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升级、扩展和维护•讲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第四周•考试测试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实验平台,让学生操作实际计算机硬件系统,以检验他们的操作和维护技能结论本文以计算机硬件技术及应用教学设计为主题,阐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计划。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硬件进行基本操作和应用。
教学内容: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等;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开机和关机操作、文件管理和应用软件的使用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讨论法:
通过讨论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践法: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硬件进行基本操作和应用。
评估方式:
课堂测验:
通过课堂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实验操作考核:
通过实验操作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综合评估:
通过综合评估的方式,综合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掌握情况;
实践操作考核:
通过实践操作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第一课计算机硬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
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2、主机内的各种硬件计算机硬件
三、教学难点:
各个硬件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
五、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能力。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通过学生合作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分享。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将事先准备好的CPU、内存条、硬盘等计算机元器件一一展示给学生。
伴随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都是主机箱内的元器件,你打开过电脑的主机箱吗?你知道这些元器件在机箱里的位置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一个探秘的机会。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回答的计算机元件实物引入本课内容,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本节新授内容上来。
(二)任务探究
1、机箱探秘
活动:(由于学生对拆机的注意事项不很清楚,课堂时间有限,这节课只让学生观看拆开的主机。
)学生分组观察主机内部元件,同时,观看大屏幕上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的计算机元器件的实物图片及作用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观察。
探究任务一:
通过实物观察、阅读课文,尝试说出计算机有哪些设备组成,它们有何作用?回想我们的日常用的计算机,还有哪些设备是和计算机相连,一起为我们服务的?
检验方法:给每组学生发一页纸,从前到后,学生不断补充答案,由组长负责。
教师活动:活动结束时,将学生的答案汇总,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紧接着提出问题:计算机系统可以有这么多设备,我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
由此导入到五大功能部件的学习。
2、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探究任务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体的四肢、五官及大脑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回答问题: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作用分别相当于人体哪一部分?
为了加深印象,接下来我以竞赛活动的形式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归类并要求学生说明其功能。
竞赛、抢答活动:(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加分)
依照冯·诺依曼结构,对我通过投影仪展示的设备归类并说明其作用。
探究任务三:接下来给出自学任务
学生活动:五大功能部件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工作的呢?阅读课本内容,同时,类比人脑的工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活动: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最后,以flash动画的形式演示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加深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1、打印机
打印机可以将计算机处理好的文档、图形等打印出来。
常见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2、扫描仪
扫描仪是将照片等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的设备。
当扫描仪扫描的是文字信息
时,利用文字识别软件(OCR)还可以将这些文字识别出来,转换成文字字符,从而达到将文字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目的。
3、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把拍得的图像信息直接转换成数字格式,保存在存储卡中。
利用专门的软件(相机自带)或者读卡器可以将相机存储卡中的照片输入到计算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