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七律长征》。
教学内容包括:全文阅读、生词学习、背景了解、意义解析、诗句赏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2. 领悟诗句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3. 体会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意境的领悟。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长征精神的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长征图片,引发学生对长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讲解长征背景。
3.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领悟诗句意境,体会长征精神。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组织学生讨论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七律长征》2. 生词:略3. 长征背景:略4. 诗句解析:略5. 长征精神: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长征的意义。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历经艰难困苦,从江西瑞金出发,胜利到达陕北的一次伟大远征。
(3)见学生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关于长征的书籍,深入了解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
组织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句意境的领悟。
2.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长征精神的传承。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
4. 课堂拓展:组织学生讨论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7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铺垫情感同学们,当代著名诗人雷雁抒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孩子,这个词语对于你们,是不是已经陌生?因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时,你们的爸爸也许还没有出生。
这个词是用血和火写成的。
铁流滚滚,蜿蜒过中国版图上十二个省;从井冈山到陕北,闪闪红星照耀着艰苦的历程。
这个词就是长征。
(板书: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进长征。
二、初读诗歌,感知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多字、不少字、不误字,字字响亮。
2、指名读,相机正音。
(逶迤、磅礴、岷山)3、齐读,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三、理解诗意,积蓄情感过渡:相信大家理解了诗的意思后,感受会更具体、更深刻。
1、轻声读,在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下面做记号。
2、与同桌交流,把你的理解讲给他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讨论。
3、全班交流。
远征:长途行军等闲:找近义词平常、普通(叠词: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五岭:地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的五座山岭。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板书:~~~~~)乌蒙: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的乌蒙山。
磅礴:气势雄伟、高大险峻。
(板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是两句比喻句,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句子中分别加上比喻词像,你会怎样加?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连绵起伏的五座山岭像翻腾的细小浪花,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横跨两岸的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教学过程】一、谈话,犹如引入课题1、我们已经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说一说,这单元主要写了什么?2、出示毛泽东主席的相关图片: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学生结合“资料袋”和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过渡: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毛泽东。
就让我们通过对这组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
情怀吧!二、出示课题七律·长征1、了解时代背景: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集体交流。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指导朗读:1、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作业作业本1~4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 弄懂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最新3篇)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 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翻书80页,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生自由朗读诗歌)师: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了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从正确和流利两方面进行评价。
(课件出示诗歌《长征》)请注意加线的字的读音,谁来试试。
(生读诗歌,评价)师:老师也想读读,请同学们评评。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七律长征》。
详细内容包括:1. 熟读并背诵课文《七律长征》。
2.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3. 学会生词、成语和典故,提高词汇量。
4.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七律长征》,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典故;把握课文的主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理解课文的主旨。
3. 分析课文:逐句讲解课文,分析生词、成语和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身处长征队伍,描述所见所感。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七律长征》2. 内容:(1)长征背景(2)生词、成语和典故(3)修辞手法(4)长征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课文《七律长征》。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长征精神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征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长征的文学作品,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长征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典故;把握课文的主旨。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身处长征队伍,描述所见所感。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4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七律。
长征》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课,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和革命乐观精神。
设计意图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70多年,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的确非常困难。
如何让学生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深度感知,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读读、想想、说说等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读,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欣赏、读中升华,从而达到语文阅读的个性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启发理解诗意。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暖、寒、只等闲、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流程预设一、激情导入:师: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又是如何浓缩到一篇只有56字的诗歌中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赏析这首诗《七律。
长征》(教师板书课题:11七律。
长征)二、话说长征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相关材料,教师梳理后(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讨论。
1、《金色的鱼钩》插图(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结局如何?你怎么看待他?)(学生: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精神)2、《丰碑》插图(问题:故事中的什么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这座丰碑是用什么铸就的?)(学生: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精神)3、《飞夺泸定桥》插图(问题:在二十二勇士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学生: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精神)4、《倔强的小红军》插图(问题:你喜欢小战士的倔强么?在小战士的身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精神)师:是啊!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七律·长征》是⼀⾸七⾔律诗,选⾃《⽑泽东诗词集》,这⾸诗写于1935年10⽉,当时⽑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年来所战胜的⽆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豪情。
⽆忧考⼩编整理了⼩学五年级上册语⽂《七律·长征》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律长征教案⼀教学⽬标:1、认识了3个⽣字,会写3个⽣字。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意,感受⽑泽东及其中国⼯农红军⼤⽆畏的⾰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的⾰命英雄主义和⾰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学⽣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学⽣字词;2、收集有关⽑泽东所写的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具书及注释读懂课⽂。
教学过程:⼀、激情导⼊,解题。
1、师:回顾那段峥嵘岁⽉,⼆万五千⾥长征,谱写了多少感⼈肺腑的英雄事迹;⼆万五千⾥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地的英雄⼈物;⼆万五千⾥长征,⼜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之不竭的精神⼒量。
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代伟⼈⽑泽东写下了诗这⾸的七律《长征》。
风云历史,浓缩成⼀⾸诗。
今天我们就顺着伟⼈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
(教师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2、解释“七律”。
(七⾔⼋句,颔联、颈联对仗⼯整)。
⼆、初读,整体感知。
出⽰阅读提⽰(请⼀位学⽣读,明确要求):1、⾃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求读准字⾳,读通句⼦,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2、指名学⽣读,正⾳并检查⽣字:逶迤磅礴泥丸岷⼭。
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你可以提出来。
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
小学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七律长征》,主要内容包括:1. 学习《七律长征》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革命情感;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 学习诗词的基本格律,了解七律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七律长征》,感受诗中所表达的革命豪情;2.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掌握七律的基本格律,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意;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诗歌,掌握七律的基本格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 朗读诗歌: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中所表达的革命豪情;3. 理解诗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讲解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4. 诗词格律学习:讲解七律的基本格律,举例说明;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七律,让学生了解格律在实际中的应用;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七律,教师点评并指导;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首七律创作。
六、板书设计1. 《七律长征》2. 内容:a. 诗歌全文;b. 关键词语;c. 修辞手法;d. 七律基本格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长征”为主题,创作一首七律;2. 答案示例:红军长征举世名,千山万水伴征程。
战火硝烟磨筋骨,英勇无畏铸豪情。
我的长征脚步坚,信仰如磐志如钢。
梦想起航新时代,砥砺前行共辉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长征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理解诗意与修辞手法分析;2. 七律基本格律的掌握;3. 诗歌创作实践的指导;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设计(优秀8篇)律长征教案篇一【设计理念】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
【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结合课文弄懂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重要词语意思、理解诗句包含的内容。
2、情感目标: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深情悟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关于长征的照片、电影片段制作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长征知识1、播放录相,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简介律诗及相关长征知识,让学生汇报交流收集的长征知识【设计意图】学生对长征知识较陌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意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未成曲调先有情”,既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又为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作铺垫。
二、讲读结合,引导学生感知诗意1、播放范读录音,掌握好韵律2、汇报生字词自学情况,评比自学标兵【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自学字词的能力,汇报的过程显现学生动手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组织语言处理信息能力,汇报的过程也是自学方法交流的过程。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七律.长征 - 教学设计《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设计课前谈话1、体会现场环境,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热情。
2、回顾体育艺术节,感悟不怕吃苦的精神。
3、播放歌曲《长征》,引入课题。
一、导入,引出诗文(6分)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改编自哪位伟人的哪首诗作呢?2、师:是的!画像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一代伟人毛泽东,老师知道大家做过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吗?(生答)3、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毛主席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全面胜利前夕创作的一首诗《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4、师:(板书:七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七律,它有什么特征?(点名回答)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
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偶数句需要押韵,切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注意中间间隔号的停顿。
(课件出示)一起读题。
生:《七律•长征》。
5、师:大家知道我们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多少年的日子吗?(八十周年)你们了解长征吗?长征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你知道一些长征故事吗?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资料。
6、师:请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
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
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内容上: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表达上: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句对仗,压“an”韵。
全诗运用了总分的写法,一句总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三四句分写了红军不怕困难,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用词精当,气势磅礴。
3.教材中的位置: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在教材的第八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略毛泽东的风采。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展现的是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诗人风采。
二、学习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七律·长征》)师:请你来读读课题。
师: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名字。
所以在读的时候,中间应略有停顿。
谁再来读?生:七律、长征。
师: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生:长征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师:同学们,你们看。
课件出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五年级七律长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七律·长征》。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精神。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和敬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
感受诗歌的意境,领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视频片段,展示红军在长征途中艰难跋涉的场景,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吗?”引出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3、学生根据节奏再次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三)理解诗意1、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遇到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讨论交流。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以下词语和句子:“逶迤”“磅礴”: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山脉的蜿蜒曲折和雄伟壮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结合历史背景,讲述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暖”和“寒”所蕴含的情感。
(四)深入探究1、分析诗歌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提问:这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和颈联分别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些艰难险阻?(颔联描写了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险阻,颈联描写了金沙江和大渡河的凶险。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红军战士即将胜利的喜悦之情。
)2、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夸张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将高大雄伟的山脉比作细小的波浪和滚动的泥丸,突出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五年级语文精品教案《七律长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七律长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诗词鉴赏、背景了解等。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2. 学会分析诗句,理解诗意,感悟长征精神。
3. 了解长征背景,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感悟长征精神。
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了解长征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长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长征。
3. 课堂讲解:a. 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
b. 分析诗句,讲解诗意,感悟长征精神。
c. 结合课文,讲解长征背景。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的含义。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七律长征》2. 生字词:略3. 句子解析:略4. 长征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注音。
b. 朗读课文,感悟长征精神。
c. 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长征背景。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a. 搜集长征相关的故事,进行分享。
b.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长征历史。
c. 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细节:课文阅读、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诗词鉴赏、背景了解。
详细补充和说明:1. 课文阅读: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对课文进行熟读,确保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
2. 字词学习:对生字词进行重点讲解,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帮助学生扎实掌握。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8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3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的背景资料,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与长征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资料。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教师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优秀10篇律长征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红军长征路线图。
《长征》朗诵录音。
长征行军图片。
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
电视剧《长征》片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历史,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距今75年前的1933年,国民党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出示长征路线示意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
毛泽东在回首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不禁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出示幻灯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意。
1、指名读诗歌,纠正字音。
师:但是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读出了诗歌的节奏,才能把诗读的更好2、齐读诗歌,读出诗歌的味道。
生齐读3、质疑问难,感知诗歌的大意。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那么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词语不能理解?(1)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
(2)教师质疑:“三军”。
(3)学生试说诗歌大意。
4、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诗意的?生:查字词典生:先查字词典,再参考相关的资料。
师:如果还不能理解,我们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七律·长征》教课方案三篇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 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 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激情壮志。
下边是职场整理的《七律· 长征》教课方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律 · 长征》教课方案 1【课前准备】1、课前利用各样门路收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有关资料。
2、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
3、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 长征》。
【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
会写“丸”等3个字。
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要点词语领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拥有的艺术归纳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经过查找有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二、朗读品悟,领会诗境1、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认识的长征。
2、自由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初步浸透与本诗歌有关的知识1、指导朗诵2、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背诵。
四、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五、议论在此刻的平时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磨练意志,培育乐观向上的感情态度。
《七律 · 长征》教课方案 2教课目的: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豪气派和革命乐观精神。
2、理解【要点词】: ^p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理解诗歌拥有高度的艺术归纳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课要点:1、高度的艺术归纳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2、要点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教课方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研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来于生活而远远高于生活,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真切表现。
我们以前拜读过他的《沁园春雪》,领会了他的雄韬伟略。
而这首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实生活的归纳,提炼而来的《七律长征》又有如何的气概呢?让我们今日一同来学习它。
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精选7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句,了解中国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
2.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能力目标:1、能借助有关图书资料寻找有关长征的史实资料。
2、能借助校园网络上有关长征的网络资源了解长征时发生在红军中的感人的故事。
能借助参考资料理解七律诗《长征》,并且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毛泽东写的另外的诗词,语言积累。
3、能理解诗中所要颂扬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精神,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谈谈从诗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4、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险,红军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课前的谈话及调查而做出的。
·学生是丽苑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
·学生的渴求之知识,不满足于课文已有的内容。
·学生有着很强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课外诗词拓展,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四、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影音朗读教学课件、长征主题歌、自制幻灯片、课前查找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a)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红军长征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你们能否具体说出这些课文描述的内容发生在长征的什么时候”?(《倔强的小红军》过草地、《丰碑》翻雪山、《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金色的鱼钩》过草地)b)师语激情导入:“是啊!茫茫的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皑皑白雪让多少战士化成了座座晶莹的丰碑,滔滔的江水淹没了多少热血儿女的身躯,然而我们的钢铁战士怀着那份对革命坚定的信念,完成了惊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七律长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对长征精神的传承。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七律长征》。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长征的背景。
3. 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长征精神,培养勇敢、坚毅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长征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与背诵诗歌,学习生字词,了解长征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长征组歌,引导学生进入长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为理解诗歌内容打下基础。
4. 解析诗歌: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5. 感悟意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长征精神。
6.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七律长征2. 生字词:略3. 诗歌内容解析:略4. 长征精神:勇敢、坚毅、团结、奋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七律长征》的读后感。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关长征的书籍,了解长征的更多故事,传承长征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3.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5. 课堂实践环节的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朗读与背诵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小学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
长征:19xx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xx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19xx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教学过程
诵读品悟,领略诗境
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相关的诗歌知识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