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材料分析题精选(3)八年级上(中国史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726.50 KB
- 文档页数:8
许昌市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一、材料分析题1.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解析:(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列强侵略,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99年山东直隶的人民发动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doc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材料二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3)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英勇牺牲);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解析:(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英勇牺牲);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
(4)通过被入侵,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可说明封建制度的落后与腐朽;进一步来说必须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新的国家;通过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说明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意志等。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济宁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材料分析题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
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 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答案:(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战争;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解析:(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战争;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邓世昌。
(4)太平天国运动;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一、材料分析题1.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
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答案:(1)洋务派;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2)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3)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解析:(1)洋务派;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2)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3)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
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2、①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最终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的历史作用是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
④伊犁当时被俄国占据,后来在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后,中国收回了伊犁。
新疆设立行省是1884年。
“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改革教育,培养人才。
”这是清末维新派的主张。
请回答:(1)为什么维新派主张废除科举?(2)维新派兴办的学堂有哪些特点?(3)维新派的这一主张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中国一切不平等条约,一律取消,一切外国特权,一律废除。
”这是中国爱国人士的呼声。
请回答:(1)这一呼声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这一呼声的提出者有哪些?他们的主张是什么?(3)这一呼声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答案1、(1)科举制度阻碍了人才的选拔,导致官僚腐败,不利于国家现代化。
(2)注重实用性、注重科学技术、注重西学中和、注重培养人才。
(3)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主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和理论基础。
(5) 钟山所在的湖南嘉禾县,地处湖南省中部,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条件为其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十一、1、(1) 材料1的数据变化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数据的变化表明了中国民间企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
(2) 材料2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封建制度的阻碍。
(3) 以上原因表明,制约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以及封建制度的阻碍。
2、(1) 这句话是徐悲鸿说的,表达了他不盛气凌人,又不趋炎附势的崇高气节。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训练--材料分析1、阅读下列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这两个强盗还曾参与过哪次战争?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①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②上述材料中的“公”指何人?③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
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
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
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4、阅读下列材料:“清朝中期,内外交困。
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5、阅读下列材料:“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
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
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一、材料分析题1.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割让什么地方给英国?(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3)材料三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写出两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5)清政府在近代的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鸦片战争。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甲午中日战争。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落后解析:(1)鸦片战争。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甲午中日战争。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详解】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鸦片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一、材料分析题1.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解析:(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列强侵略,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99年山东直隶的人民发动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doc一、材料分析题1.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中日改革一败一成。
(1)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3)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2)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
失败。
(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曲折的,逐渐深入的,由表及里;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解析:(1)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2)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
失败。
(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曲折的,逐渐深入的,由表及里;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改变官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3)开放性题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曲折的,逐渐深入的,由表及里;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2.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材料分析题模拟复习知识点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也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二: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2)近代中国与帝国主义列强交锋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事件的地位。
(4)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
(2)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解析:(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
(2)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落后就要挨打等。
(3)洋务运动;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或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五口通商香港失”是指《南京条约》的签订;“圆明园中尽烈火”是指火烧圆明园;“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指《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材料分析题模拟复习知识点大全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材料二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3)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英勇牺牲);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解析:(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英勇牺牲);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
(4)通过被入侵,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可说明封建制度的落后与腐朽;进一步来说必须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新的国家;通过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说明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意志等。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1)一、材料分析题1.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解析:(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列强侵略,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99年山东直隶的人民发动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历史典型题目精选(中国史部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
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
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追溯历史屈辱岁月】(1)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2) 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
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
”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3)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
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例: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材料分析题复习知识点大全doc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也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二: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2)近代中国与帝国主义列强交锋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事件的地位。
(4)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
(2)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解析:(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或威海卫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
(2)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落后就要挨打等。
(3)洋务运动;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或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五口通商香港失”是指《南京条约》的签订;“圆明园中尽烈火”是指火烧圆明园;“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指《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doc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战争爆发原因材料一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
法美等国积极响应。
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
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列强侵华罪行材料二(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左图)变为断壁残垣(右图)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你有何感想?(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关系最大?请用史实予以说明。
■抗击外来侵略(4)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请列举两例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
答案:(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列强提出了修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2)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清政府的腐朽及封建制度的落后是这一事解析:(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列强提出了修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2)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清政府的腐朽及封建制度的落后是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欺凌。
(3)俄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壮烈牺牲;陈化成吴淞抗英,力竭牺牲。
(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两例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外国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灾难。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所述内容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有关?“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对清政府的危害是什么?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2)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中最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三: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材料三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4)以上三个条约的内容,分别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1)《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1840年至1842年解析:(1)《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大加深。
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可知,此内容出自《南京条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历史典型题目精选(中国史部分)二、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部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
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
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马关条约》;危害:该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列民地化程度)(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屈辱的外交。
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
2、【追溯历史屈辱岁月】(1)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 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
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
”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因为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或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奉行闭关自守(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没落腐朽。
(3)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
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例: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②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3分)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6分)人物:邓世昌。
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6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不符合;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封建国家。
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结合所学的日本历史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即可)呼吁变法;反对与日本议和;支持公车上书;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谴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等。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
前期和后期的旗号分别是:“自强”、“求富”;如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不改革内政;单纯引进,缺乏创新,最终失败。
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引进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注意把引进技术同国内消化、吸收、运用、创造结合起来。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请回答:(1)19世纪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
改革政治制度,改革科举制,建立新式学校。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维新变法运动,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关封建社会的中是行不通的。
7、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5 “师夷长技” 图6 变法图强图7 孙中山图8 陈独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一一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图7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三民主义(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正确态度:①民主、科学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8、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方面的材料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见右图。
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感悟:①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材料三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事件:洋务运动;目的: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民主和科学(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启示:地主阶级、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谈到:“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固其所也。
”材料二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自觉》一文中指出:“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
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 材料三国务院公告(2008年5月18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