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8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工大教发[2007] 006号北京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办法为选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一.推荐免试为研究生的比例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生人数的5 %左右(以当年教育部下达指标为准)。
二.推荐免试为研究生的排序办法推荐免试为研究生依据智育积分进行排序。
积分为该生前三学年(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为前四学年)所学课程加权平均分与科技竞赛获奖加分之和。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工大发[2007]11号)的规定,我校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竞赛获奖,在计算学习成绩时给予奖励:获国际级科技竞赛奖、国家级科技竞赛一等奖加6分;获国家级科技竞赛二等奖加5分;获国家级科技竞赛三等奖、省部市级科技竞赛一等奖加4分;获省部市级科技竞赛二等奖加3分;获省部市级科技竞赛三等奖、校级科技竞赛一等奖加2分;获校级科技竞赛二等奖加1分。
大学本科期间竞赛获奖多于一项时,奖励分不叠加,取高值。
学校承认的国际级、国家级、省部市级和校级科技竞赛名单参见《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工大教发[2007] 007号)。
三.推荐免试为研究生的条件1.入学以来智育积分在本班前三名;2.政治思想表现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体育课程考核及格。
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基础上,对于智育积分在本专业名列前茅、或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或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含学术论文)、或取得其它突出业绩的学生予以优先考虑。
四.推荐办法1.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填报志愿(专业及研究方向);2.班主任、辅导员或班导师根据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条件进行审查并提出初步意见;3.学生所在学院组织院级评审会,确定本院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名单,经教学院长签字后报教务处;4.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经教务处审核、公示后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公布。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课程思政与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张红光1 陈巍2 王焱1 许永红1 杨富斌1 张颖11.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部 北京市 1001242.北京工业大学 教务处 北京市 100124摘 要: 为了落实“三全育人”工作,针对“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程,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如做好“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精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中国元素、推出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好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合理运用“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模式等。
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课程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关注和学生认可。
关键词:汽车文化 公共选修课 课程思政 中国故事 教学案例 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北京工业大学“汽车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又称之为通识教育选修课),一方面,针对机械类、能源动力类、交通运输类的学生而言,可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去解读汽车,从而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针对经管类、文法类、艺术类、其他理工类的学生而言,可从工程和技术的视角去熟悉汽车,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自2003年至今,“汽车文化”共计在22个学期开课,累计选修人数超过1800人,目前课堂容量为150人,在2008年被评为北京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为达成“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讲好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1]。
1 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汽车文化”课程主要讲述了汽车构造、技术、车标、命名、广告、代言人、名人、运动、展览等内容,体现了技术性、人文性和科普性。
教学过程中着力实践“三全育人”理念,重点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民族自豪感、自主品牌的成长与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汽车技术与工程伦理道德、国产汽车在抗疫一线的担当与贡献、代言人的三观对汽车品牌的影响、汽车名人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中国汽车人的爱国创业与守正创新等方面挖掘育人价值、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2] [3] [4]。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及政策文件文 件 目 录1. 北京工业大学教学指导思想 (1)2. 北京工业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 (3)3. 北京工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5)4. 北京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管理办法 (8)5.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条例 (11)6.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 (14)7.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技术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 (15)8.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 (19)附1:北京工业大学“十五”期间教学基地建设总结报告附2:北京工业大学“十五”期间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北京工业大学教学指导思想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院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性大学,本科教育是北京工业大学长远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实验教学是本科教育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精神的重要过程,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北京工业大学根据改革开放以后国内高等教育形势、规模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思想,“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要为各专业、学科培养适应性人才”。
为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改变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课程体制,北京工业大学提出“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教改思想,学生在校四年中,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各个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一个完整的目标培养体系。
再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后固化到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
在为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实现为相应专业、相应学科培养适应性人才的目标。
实验教学重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动手能力上下功夫,构建集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验基地。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工大教发[2007] 007号关于发布《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的通知
为配合《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工大发…2007‟11号)、《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工大教发 [2007] 005号)、《北京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办法》(工大教发 [2007] 006号)等文件的实施,现发布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
北京工业大学认定的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名单
本文解释权在教务处。
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研究生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07年5月25日。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工大教发[2010]001号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管理办法为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能够积极选修辅修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的教育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由开办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
辅修课程由该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
辅修专业一般应设置25-30个课程学分,在3-4个学期内完成。
辅修专业的教学形式分为单独开班和随班上课两种,学生选修人数达15人以上的专业,学院应单独开班;学生选修人数不足15人的,可采用学生个人随现有教学班修读。
为避免与主修课程冲突,单独编班上课的辅修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进行。
二、学生申请修读的条件和要求(一)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品德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2.主修专业已修课程全部合格,学习成绩较好并学有余力;3.符合辅修专业开办学院提出的其他具体条件。
(二)辅修专业的开设要求:1.辅修专业一般在本年级的第4或第5学期开设;2.学生自愿申请,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名;3.原则上每人只能选择一个辅修专业。
三、修读过程的教学管理1.辅修专业学生的学籍仍归主修专业所在学院管理。
2.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应首先保证学好主修专业课程。
3.学生应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辅修专业课程学习。
4.学生因故未修满辅修专业要求的学分而终止学习,其所获得的辅修课程成绩和学分,经本人申请,可充抵主修专业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或专业任选课的学分。
5.学生在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修读了学分要求不低于辅修专业的相同课程,可以免修该辅修课程,学生凭课程成绩单和主修专业教学计划到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申请免修,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备案。
北京工业大学校选课新开课程申请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鉴赏与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t appreciate and originality课程编号:0006466课程类型:人文艺术选修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北京工业大学本科和硕博研究生先修课程:艺术市场管理与操作一、使用教材及参考书:《艺术原理》,【英】科林伍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截维斯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瓦尔特·本雅明著,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视觉文化读本》,罗岗、顾铮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学意识形态》,特里·伊格尔顿著,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1997年版。
《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探讨》,尼古拉斯·加汉姆著,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人类的发展史和教育经验说明,即使是最为卓越的科学发明成果,也无时无刻不与创造力和想象力息息相关,而艺术鉴赏与创意,是提高和开拓人类思维的有效手段。
针对这一教育思想,本课程是为北京工业大学全校学生设立的选修课程,是普及学生艺术知识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艺术操作技能为目的的课程,使学生在能够掌握艺术创意规律、熟悉艺术市场运作规则的基础上,开拓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想象能力,从而更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人文理念和创新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二节课程内容:序论艺术的基本概念:[1]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一种特殊方式,人类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概念一般有三种涵义:1、泛指人类活动的技艺,包括一切非自然的人工制品;2、指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各种创作,既包括各种具有审美因素的实用品的制作,也包括各种艺术创作;3、专指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专供观赏的各种艺术作品。
北工大材料类实验班大一课程表
(实用版)
目录
1.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类实验班大一课程表简介
2.课程表具体内容
3.课程表的评价和影响
正文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类实验班大一课程表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门类涵盖广泛的全国重点大学。
材料类实验班作为其重点培养的班级之一,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尤为重视。
本文将介绍北工大材料类实验班大一课程表,帮助读者了解该班级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
课程表具体内容
在北工大材料类实验班大一课程表中,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体育、思政课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材料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工程图学、计算机基础等,旨在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3.专业实验课程:包括材料实验技术、材料性能测试、金工实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4.选修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前沿、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旨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表的评价和影响
北工大材料类实验班大一课程表的设置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好
评。
一方面,课程表充分体现了材料专业的特点,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操作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课程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附件8--5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运动员竞赛奖励办法 制定本办法原则:1、有利于调动学生运动员积极性,促进我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2、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落实运动队目标管理,体现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一)奖励条件:1、凡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被我校正式录取的本科生、研究生;2、运动员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进步,勤奋学习,文化课考试全部及格(含补考及格),训练刻苦,在各级体育竞赛中取得相应名次。
(二)奖励标准:1、重点队:五人制足球(70%主力队员获全奖,30%替补队员获全奖的1/2)游泳、(1)获奥运会、世锦赛第一至八名者,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
(2)获亚运会、亚锦赛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一至八名者,分别奖励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
(3)获全运会第一至八名者分别奖励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300元。
(4)五人制足球获全国甲级联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一至六名者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300元。
游泳获全国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一至八名者分别奖励每分200元(5)五人制足球获全国大学生联赛第一至六名者分别奖励1500元、1200元、1000元、800元、500元300元。
游泳获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第一至八名者分别奖励每分100元。
(6)五人制足球获北京市高校获联赛第一至三名者分别奖励600元、400元、300元,游泳获北京市高校游泳比赛第一至三名者分别奖励每分40元。
创造全国记录奖励5000元,创造全国大运会记录奖励2000元,创造北京市高校记录奖励200元。
2、传统项目队:篮球、排球、乒乓球、(70%主力队员获全奖,30%替补队员获全奖的1/2)健美操3、(1)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一至八名,分别奖励每人2000附件8--6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工大教发(2007)003号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补充规定根据国家教委87教学字008号《关于部分普通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教体艺[200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更好地调动高水平运动员(以下简称学生运动员)学习、训练、比赛的积极性,对学生运动员的学籍管理做如下规定:第一条高水平运动员资格(一)全国统一高考(含省、市统考)录取的学生运动员(二)保送(含单招单考)的学生运动员。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工大教发[2009] 001号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细则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实践创新等活动,北京工业大学于2007级开始实施创新学分。
为了进一步规范创新学分认定程序,依据《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工大教发[2007]005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 创新活动学分1.1 定义与内涵创新活动学分是指通过以下途径获得的学分:(1)参加校级(含)以上科技竞赛;(2)发表学术论文;(3)申请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承担学校“星火基金”项目(或“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同类项目)并按计划结题;(5)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教师为本科生拟定的科研训练项目;(6)参与企事业研发项目或省部级(含)以上的科研及教研项目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7)作学术报告或听学术报告;(8)参观科研实验室。
1.2 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各学院必须为每个自然班配备一名学生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该教师由学生所在自然班的班主任教师担任。
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的主要职责如下:(1)在学生毕业资格审查前,根据学校及学院的通知,组织本班学生提交《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申请表》(附件1)和各类创新活动成果证明材料;(2)根据学校的管理文件,对学生的各类创新活动成果进行认定,符合条件者给予相应的创新活动学分;(3)汇总学生当次所获得的创新活动学分,计算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创新学分总和,填写《北京工业大学XX学院XX班创新学分汇总表》(附件2)。
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的工作量认定: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视同完成一门2学分创新实践课程的工作量,认定48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1.3 创新学分认定程序(1)坚持“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原则,由学生本人负责填写《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申请表》,并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2)根据学校和学院的通知,学生在毕业资格审查前将《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申请表》和相应的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上交本班的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3)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负责审核《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申请表》及证明材料,认定相应的创新学分,填写《北京工业大学XX学院XX班创新学分汇总表》;(4)创新学分成果收录教师将《北京工业大学XX学院XX班创新学分汇总表》、《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申请表》及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送交所在学院的教务办公室存档备案,学院教务办公室负责将《北京工业大学XX学院XX班创新学分汇总表》交教务处备案。
北京工业大学新开通识教育选修课申请注意事项
为了促进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方便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申报课程,特制定本注意事项:
1.申报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含),具备承担该课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对申请讲授的课程有较深研究。
2.申报课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陶冶健康品格,培养美好情感,从而达成人的和谐、自由发展;
(2)有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等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思路、视角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3)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4)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批判和创新能力;
(6)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方法传授与启迪思考;
(7)课程不以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先修要求,一般不超过2学分。
3.必须有经本学院(职能部门人员所开课程要经与课程类别相关的学院)审定的教学大纲,有教材、讲义或指定的参考书。
4.新开课的教师在开课前要进行申报课程典型章节的试讲,试讲由本单位主管领导负责,组织5名与课程性质相关的专家评定,填
写《北京工业大学新开通识教育选修课试讲记录》并交教务处(2教223)备案,试讲合格者方能正式申请开课。
5.申请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需填写《北京工业大学新开通识教育选修课申请表》,经主管院长签字批准并加盖学院公章后、由各学院教务办公室统一报教务处(2教223)。
6.原则上每位教师每学期所申报的课程不能超过2门。
教务处
2013年7月。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工大教发[2012] 1号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学校从2007级本科生开始实施创新学分。
为了使创新学分的实施更加科学、有效,在学校第五次教育教学大讨论基础上,修订《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
一、创新学分的要求获得创新学分是本科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理工类专业学生不少于4学分,其他专业学生不少于2学分。
二、创新学分的构成及认定1.创新学分项目及认定标准创新学分由参加科技竞赛、科研探索、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科研获奖、职业认证、出国实践、学习创新实践课等项目构成,其学分值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构成及认定办法2.认定要求(1)科技竞赛认定科技竞赛认定范围以2011年颁布的《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为准。
学生需提供科技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或完整参赛证明复印件。
同一竞赛项目在一次赛事中获得多个奖项,以最高奖项认定创新学分。
(2)“星火基金”等项目认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项目,等同于“星火基金”重点项目。
学生需提供学校相关主管部门为项目组成员出具的项目结题证明的复印件。
(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认定教师根据科研工作需要,为本科生拟定科研计划;学生按计划完成科研任务,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进行鉴定,并出具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的证明。
学生需提供不少于5000字的科研总结。
(4)参与企事业研发项目,或省部级(含)以上的科研及教研项目认定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研发项目,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参与省部级以上(含)的科研及教研项目,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学生需提供:项目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由项目承担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5)发表学术论文认定发表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工业大学。
学生需提供发表论文的复印件。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工大教发[2015] 001号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
为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务处对2013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中竞赛项目的参赛及获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广泛征求了学院意见,在此基础上,择优保留并扩充部分优质竞赛,最终修订完成了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现予以公布。
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
本文解释权在教务处。
教务处、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2015年11月17日。
北工大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11月2日下午,北工大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等专家组全体成员,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冯义国以及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反馈会。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谢辉,党委副书记、校长柳贡慧,校领导吴斌、刘建萍、杨建新、乔俊飞、王普和各职能部处正职领导,各学院(部)党委书记、院长、教学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迎评工作组、教务处全体成员参加了反馈会。
会议由评估专家组组长瞿振元教授主持。
专家组组长瞿振元教授代表专家组反馈审核评估总体情况。
他对北工大办学成就和本科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各学院各专业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党政职能部门突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积极履行部门职责以更好服务师生;重视本科教学的氛围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学校办学定位总体符合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合学校历史和现实,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较高;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专业建设,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比较高;坚持教学优先原则,加强师资队伍教师,不断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招生就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保障度比较高;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强化日常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效;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好,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比较高。
他同时指出了北工大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整体目标细化落实、师资队伍建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他希望北工大能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办学定位和“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优化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达成度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努力培养出满足北京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北工大党委书记孙教授到我校调研
11月16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兼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孙崇正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所长肖念研究员一行两人对我校进行调研并参观。
我校党委书记苏一凡、副校长张焜教授与北工大党委书记孙崇正教授进行了交流,向来访客人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
孙崇正书记代表北工大向我校赠送了纪念品,苏一凡书记代表我校表示感谢。
双方希望两校今后加强交流。
在张焜副校长的陪同下,北工大客人参观了我校自动化学院实验室,自动化学院副院长谢光汉博士详细地介绍了自动化学院实验室的情况。
随后孙崇正书记参观了我校大学城新校区,客人对我校新校区的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工大客人参观大学城之前,参观了我校东风东路校区,并与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何秀成研究员就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工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北工大客人参观我校大学城期间,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黄学茭,教务处处长骆少明、副处长柴维斯,高教所副所长何秀成等一起陪同。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工大教发[2014] 001号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对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指导性意见为更好适应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实施本科生按类招生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学校决定对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一、原则、任务与要求1.继承与发展继续贯彻《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精神,在总结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关于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要求,以及学校按类招生和培养、降低课内总学分的改革要求,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明确修订的目标和重点,规范专业名称、明确培养要求、强化专业特色、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2.大类筑基、专业分流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前期按学科类宽口径打基础,后期实施专业教育。
将学科基础相同或相近专业组成专业类,基础教育阶段按专业类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阶段根据学科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等设置专业课程,原则上一年级打通公共基础课平台,二年级打通学科大类基础课平台。
3.削枝强干、鼓励综合各专业要依据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审视2012版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内容传承,采用削枝强干的方式,削减对培养目标支持度不高的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增设符合培养要求的新课程,特别鼓励增设综合性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
降低课内教学总学分,提高单门课程(实践环节学分,加强对于课程教学的规范及要求,逐步实现课程设置的少而精,以及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的转变。
原则上单门理论课程不低于2学分,单独设置实践环节(含单独设置实验不低于1学分。
应参照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工大教发[2007] 001号北京工业大学关于修订2007级本科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办学定位,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制定本指导性意见。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思路1.基本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多数专业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德”方面,明确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智”方面,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本学科和相邻学科领域工作的基本业务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方面,了解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保健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备合格的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运动和健康习惯,促进身体健康,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心理。
在“美”方面,培养审美能力,感受审美境界,提升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
3.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努力解决或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四点不足:一是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总学分偏多,课程内容有重叠;二是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实践教学内容有缩水现象;三是选修课程设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四是“因材施教”的理念体现不足,教学内容偏旧,教学(包括考试)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主要举措思路: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注重创新。
做法:搭建平台,优化结构,更新内容,改革方法。
二、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教学计划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和我校“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具有北京工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原则:1.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合,使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2. 加强基础,注重发展潜力原则构建科学基础、技术基础、文化基础与基本技能有机结合的基础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方面的训练,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理工专业学生要适当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文法、经管、艺术类专业学生要适当了解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既应包括本学科基础,也要适当学习相邻学科知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原则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实验班、导师制以及设置提高性课程等途径,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双学位、辅修专业、与国外学校联合培养等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4.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原则依据“宽基础、强实践、重综合、求创新”的原则,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各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多维度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明确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以有限的课程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
教学内容要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求全、细,重在精、新,努力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较高水平的整体优化。
分析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间、课程与课程间的交互效应关系,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
5. 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从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
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
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小班化的研讨式教学。
设置有学分要求的自学型课程(不计课内学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推进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包括答疑、讨论、作业、考核等环节。
6.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原则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兴趣、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注重现代工程对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深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实验课单独设课。
加大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力度,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环境和条件。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强化设计类课程在理工类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加大工程设计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倡导非理工类专业设置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工类实践环节。
重视实习环节,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保障实习教学质量。
根据专业特点探索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鼓励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机结合。
加强产学研合作及合作教育,鼓励学生承担企业的实际项目,由企业和学校共同配置导师进行指导。
三、教学计划的结构教学计划的设计,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搭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实践创新四个平台,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1. 基础教育平台该平台包含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两个课程模块:(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校级模块)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公共基础课模块包含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由学校统一规定。
(2)学科基础课程模块(院级模块)是学科各专业应设置的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等方面的课程,以建立基本统一和比较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奠定学生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石。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本学科的必修课和跨学科的选修课。
2. 专业教育平台该平台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不同志向,提供各种类型的课程模块。
该平台包含专业限选和专业任选课。
3. 通识教育平台主要目的是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课程由学院和学校共同组织,开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以及体育、外语等系列的选修课程。
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和艺术类课程;文法经管类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4. 实践创新平台该平台包含实践环节、创新活动和第二课堂三个模块:(1)实践环节模块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该模块包括课内实验、研讨课、军事训练、实习、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生产技术实践、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实践环节开设选修课。
(2)创新活动模块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工类专业要设置不少于4学分、其它专业不少于2学分的创新实践环节。
设计和组织贴近工程的实验、制作、设计、科研训练、学科及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特长和爱好选修。
(具体办法另文说明)(3)第二课堂模块(不收费学分)各专业要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以培养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进取心、自信心、意志、毅力和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最低总学分为12学分。
鼓励学生在校、院设置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选修。
四、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教学计划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制定教学计划的总体思路;(2)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和专业特色;(3)学制;(4)学位;(5)主干学科、相邻学科;(6)核心和特色课程;(7)素质、知识、能力要求与培养措施;(8)课程体系及学时分配比例;(9)教学计划进程表;(10)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要求、考核与管理;(11)最低毕业学分规定;(12)对教学计划的必要说明。
2.学期及时间分配每学年划分两个学期(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
秋季学期为19.5周(其中:理论教学16周,考试1.5周,集中实践环节2周);春季学期20.5周(其中:理论教学16周,考试1.5周,集中实践环节3周)。
各专业可以根据不同学期的教学需要自行调整。
四年制学生,在校时间共199周。
其中:教学总周数为147周,考试10.5周,假期41.5周。
五年制学生共252周。
其中:教学总周数为184周,考试13.5周,假期54.5 周。
3.学分和课程比例四年制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90学分以下,其中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0学分,其它专业不少于30学分。
五年制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总学分控制在240学分以下,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50学分。
理论教学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约为7:3。
各专业理论课程的学分分配见下表:五、有关课程要求与安排1.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除按规定安排理论教学外,还应安排课外阅读、讨论和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多样化和灵活化。
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综合素质教育。
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以保证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由学校统一规定。
2.英语教学全校非外语专业统一开设16个学分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实行分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