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68.53 KB
- 文档页数:2
[ 提升初一思想道德课教课实效性的门路] 思想道德教课实效性探究〔重点词〕教课方法;能力;实践〔〕G633.2〔〕C〔〕1004―0463(xx)08(B)― 0052―01初一思想道德课教课中,如何使学生以“知”导“行”,表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教课的实效性,一直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眼前的重要课题。
为改变那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状况,我进行了相应的教课改革活动,以提升初一思想道德课教课的实效性。
一、采纳多样化的教课方法,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调换其踊跃性我依据初一教材和学生的特色,特别注意了教课方法的多样化,试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课。
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感觉法律的尊严》一课,我采纳了启迪法和讲解法;对内容简单易懂、条理清楚的内容,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课,我采纳了阅读启迪法和自学法;对和现实生活联系亲密,波及学生已有必定认知的内容,如《踊跃地对待挫折》一课,则采纳了议论法。
这样读、议、讲穿插进行,经过指引学生思虑、发问,踊跃参加议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调换了学生的踊跃性,进而也使教师达成了每节课的教课目的。
二、在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课方式和改良教课手段的同时,增强对学生的能力培育针对初一学生年纪小、开朗好动、喜爱自我表现的特色,我在讲堂教课中充足注意调换学生的参加意识,为他们创建各抒己见的时机。
我还联合课本知识,从学生中选用相关的案例及一些社会热门问题,让学生发布自己的见解,进而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在讲到《敬爱教师孝顺父亲母亲》一课时,我采纳了学生试讲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
当我一宣告这个想法时,好多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经过竞争,有几位学生崭露头角。
在实行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为当好“小老师”,主动地研究教材,踊跃地找资料,并讨教其余教师,设计好板书和讲堂发问,还发动班上其余同学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又进行试教。
就这样,在他们自编自导的一堂课中,学生们踊跃举手讲话,绝不拘束地回答下列问题,并且讲堂纪律优秀,学生整节课都是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度过的。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陈秀丽思想品德学科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法全面把握教学,导致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对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努力改进,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没有太大用处,而且在中考中,思想品德所占比重也不大。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改变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
思想品德学科包含丰富的内容,既有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内容,也有法律、法规等内容,它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中考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查。
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重视导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提高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维护消费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设计以下问题:你在买东西时遇到过问题吗?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呢?最后怎么样解决的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
由于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把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祖国终将实现完整统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历史背景展示给学生。
这样学生就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生活实际,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丧失学习兴趣。
探究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摘要:一个人的道德素养都和今后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对实现生命价值、内涵发挥着正面的作用。
初中学生处在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虽然对事物有了独特的见解,但是还未形成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会被他人所干扰。
为此,在初中时期对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能够将知与行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提升途径1.积极引入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的教科书包含现阶段的时代发展特点。
不仅需要老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热点进行关注,并要把其渗透到教学中,展开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同时,老师需要和教学资料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在时事热点中隐藏的道德精神。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提升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创新改变生活》这节课的时候,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需要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讲解其对于我们国家产生了影响的知识。
老师使用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将学生的创新科学技术热情点燃,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试图学习科技,从而在今后的时间内进行实践,能够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出来。
通过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告知学生热点和知的关联,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实施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初中的学生处在情感丰富的时期,但是同时也是极其容易被其他的人所影响的时期。
所以,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在情感上的特征,在课堂中采用激发学生在情感上达成共鸣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吃透教科书中的要点,以此来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性。
通常来讲,教科书在每一节课程内容中都会进行探究板块的设计,一般都是采用情境的方式导出,学生在情境中讨论,既能够丰富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还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转变上行为。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爱在家人间》这节课的时候,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理解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是教学主要目标。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中图分类号】g633.2一、部分地区思想品德课的现状与实效型课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及第一轮课改的完成,思想品德课也在德育课程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课程标准》也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尊定基础。
我们也看到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首位。
目的很明确,通过思想品德课做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更突出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那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具有实效性的课堂呢?”实效”就是实际与高效,它应该是在一段教学时间后,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首先从情感上、价值观上接受一次洗理,纠正过去观念上的偏颇;其次是包括感知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多元能力的提高;再次是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教学效益的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有二次开发教材的能力、教学目标的解读能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传统的”口授、板书、演示”为特征的传递灌输式转向”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主动探究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耳听、手记、做题”为特征的被动接受方式,而是”自主、协作、探究”主动建构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性谈到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再陌生。
它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我们所接受。
但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方式的长期影响,我们对小组合作这一新的学习方式研究和探索的还不够,往往只有”有形无神”。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把学生简单的分成若干的小组,在小组中讨论、发言就完成了小组合作。
这样的”合作”往往导致教学秩序较乱,小组中学生的组织与分工不明确,小组中两极分化严重,一个人包办所有的思考发言等。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实效的小组合作呢?1、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素要明确美国学者斯勒文认为,在课堂情境中,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有两个:集体目标和个体责任。
课堂内外2013-04思想品德课是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环顾当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笔者认为有三难:一是畏学,教材处处弥漫着纲领性、政治性的条文式表述,学生感觉不够亲切;二是厌学,学生“学而不信”的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突出问题。
学生不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理解,普遍认为思想品德教材的东西假、大、空,学了也无用;三是不学,有些教师“上课讲纲纲、考试考条条”,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学而厌烦。
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上课随便听,作业应付了事,等到考前再突击一下。
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恹恹欲睡,偶有教师提问,少数人应答。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纠正学生的偏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情、寓教于趣,让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提高课堂效率,我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多变教法,创设愉悦课堂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与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心理色彩的心理倾向。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材处处弥漫着纲领性、政治性的条文式表述,学生要真正学好并不容易。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增长才干。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辩论会、课前五分钟的时事演讲、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记者采访等活动。
如,学习《与人为善》这一课时,我就用歌曲《善良的人》导入,学生在歌声中受到感染,而在学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我采用情景剧表演,由学生扮演“书摊老板”“吸毒学生”“网吧哥们”,学生表演得有声有色,引来一阵阵的掌声。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学主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
然而就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针对教师素质、教材特点、学生思想实际、家教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一、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素质是基础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课程犹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照亮了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视野。
无论是在课程功能、理念、目标、内涵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方面,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突破与创新,正冲击着业已形成、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
教师既要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又在相关学科上有所建树,还具备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素养,构成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容量。
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既要传授学问之道,又要传授做人之理;既要传授课堂学业,又要传授立身基业;既要解攻书之惑,又要解成长之惑。
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育德,春风化雨。
直面新课程,“为了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教师如何真正实施角色转变,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优化教学艺术,不断学习与创新,超越现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自我。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有了纯洁的素养,有了五彩教学艺术,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丰富的灵感,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才会潜滋暗长,才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二、挖掘教材,把握特点是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教材的每一课都蕴含着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教材内容大多以具体的人物或事物作为载体,当然也有少量一些已被大家所认可的、富有哲理的寓言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来教育启迪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这与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增强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思想品德课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产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的主体实践。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全程、全方位参与到思品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真正被感染,以提升其品德素质,是我在教学中着力探索和实践的。
1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增强教学实效在思品课教学中学生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一种是学生被教师指挥牵制着活动,最终得到结论、得到道德认识;另一种是教师顺着学生思维,根据学生需求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主动讨论,自己探讨,得到结论、得到认识。
前者的核心是教师怎样教,活动主体是教师;后者是学生怎样学,活动主体是学生,核心是如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两者对比不难看出,前者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被动的得到道德认识;后一个过程是学生主动的领悟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
这两种教学过程哪一种更符合学生道德形成的发展规律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为后者。
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领悟道德认识形成品德能力。
由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思品课之学科特点及教材的构成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从如下两个方面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1观点被主体接受后出示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开课后直接出示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开课。
这样处理课题,实质上是告诉学生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你是必须接受的。
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但它对学生而言,接受观点是很被动的,是无情感而言的,是难以打动学生内心世界的,理不达则情不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把学生当成接受观点的容器。
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再机械的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而是从让学生有效的感知出发实施教学。
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道德和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初中阶段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方法、家校合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优化课程设置要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优化课程设置。
不仅要注重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关注道德和法治思想的渗透。
可以通过增加现实生活案例分析、法律知识普及、道德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道德情操的熏陶和法治精神的铸就。
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材内容,增加教学灵活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二、加强师资培训有着良好道德素养和丰富法治知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责任。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学习、道德底线的认知、心理辅导技能等方面,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能够让教师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全面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问题解析等方式,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成长。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设计和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四、加强家校合作要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环境,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与学校形成共识,共同承担起学生道德教育的责任。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既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又要确保教学的效果能够真正转化为学生行为的改变。
为了提升这一教学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确保各个学段、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
通过分步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兴趣,可以引入案例分析、游戏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拓宽教学资源和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和体验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更要注重实践和体验。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法院等实地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道德的价值。
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合作。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个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需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合作。
可以邀请法律专家、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座谈,邀请警察、检察官等从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宣讲活动,将社会的声音和实践带入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法治的认知和理解。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和体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合作。
通过这些途径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平常很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而对学生情感、兴趣、学习动机、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重视不够,结果不能很好完成“三维目标”,教学的实效性较差。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应注重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目标的培育方法。
一、以生为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全心身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可以从课堂沟通上体现出来。
学生只要在做、想、悟,他就有想法、意见、观点,学生已有的思想和观点揭示了许多其当前的观念和思维过程。
教师若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正在想什么,教学就没有针对性,其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都白费了力气。
因此,为了了解学生正在想什么,教师必须倾听学生说什么,重视学生的想法。
这不仅仅是为了确定对与错,更重要的是为了懂得学生正在思考什么,是怎样思考的,其假设是什么,并有针对性地教。
另外,从心理角度上来说,任何一个人都渴求别人的尊重与支持,老师能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观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支持与鼓励,学生的情感就会朝健康方向发展。
二、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非智力因素的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言真意切的讲述,让学生深受感染,这样学生也能对自己平时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有了深入的反思,对自己以后如何尊敬老师有了思考,从而促进了教学的有效落实。
教师要真心实意的身教,我觉得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的言语要真切,且不可挖苦或讽刺学生。
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言行一致,课堂上怎样说,生活中就怎样做。
再次,教师善于用鼓励的言语、眼神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引导学生达到既定的情感目标。
三、创设情景、学生积极尝试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在初中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整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借助思政课程内容对青少年开展常态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满足贯彻党中央教育政策的需求、初中思政课课程改革的需求和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需求,教师需积极从三个维度探索提升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设置教学模块,统筹学生的学习内容;引用学生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标签:青少年思政教学教学实效在初中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整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借助思政课程内容对青少年开展常态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促使初中思政课课堂的效应得到充分彰显,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多元需求,提升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成为亟待思考和完善的现实问题。
一、提升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依据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悉心引导和栽培。
在这一时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极其必要,这不仅是贯彻党中央教育政策的需求,也是初中思政课课程改革的需求,还是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需求。
(一)贯彻党中央教育政策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因此,在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要始终立足于党中央的教育要求,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人”的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开创提升课堂实效性的新途径,促使“培养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充分实现,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少年、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初中思想品德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化,很多课程在形式以及内容上面均较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而言也是如此。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政治;实效性;课堂教学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关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我们认为,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1教学内容的情境“素材”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反映和表现新课标精神和要求的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
笔者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反映和表现新课标精神要求的素材也会大量涌现。
各个地方又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都应被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也应与时俱进,也应联系各地实际。
教学中我们应当依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不拘泥于教材。
选取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于这些材料与学生距离最近,有典型性、说服力、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所以更有利于学生消化知识,提高能力。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总是坚守这一思想,经常性地采用这种方式,发现学生很感兴趣,主动地搜集材料,在课堂上踊跃地发言,积极展示自己的材料。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阵地的,其主要方式就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讲授,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对于思想品德课堂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精神,以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所盼。
面对目前我国社会的蓬勃发展,不断发展的社会以及渴望新知识与新思维的学生,思想品德教师就需要具有创设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的能力及素质,即“寓教于乐”。
对于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而言,是非常的和谐的。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摘要〕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怎样把学生懂得的道理教得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践行。
需要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真实感人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体验、感悟。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教师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关键词〕实效性提高课堂教研读课程标准,勤于疏通教材和参考资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针对《思想品德》教材全国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作出相应的规定,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同时教师要勤于疏通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参考资料不能仅靠看过一遍、二遍之后,有所了解就感到满足。
即使教过多年同一教材的教师也有不断熟悉和钻研的必要。
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不同的学期,教师理解的程度不同,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程度也不同。
因此,教师要反复阅读、研究教材。
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泰然地走上讲台进行有条不紊地讲学。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使自己得手应心地进行创新教学。
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上课只会因循守旧、照书说法。
使学生感到干巴巴没有什么味道。
学生只会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勾勾划划,不会有新鲜感,也产生不出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插进一些课外知识,一方面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等,导致教学实效性不高。
本文将讨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多为条文式教学,缺乏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为了提升教学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教学内容:1.注重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的道德选择和法治观念,从而提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2.拓展多元化话题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增强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
3.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治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法治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二、创新教学方式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学效果差。
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引入互动式教学采用讨论、分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积极讨论和分享,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解和思考能力。
2.开展游戏性教学利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形式,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实效性。
应该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1.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定期举办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需求。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析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开设小组讨论、引入实际案例、播放教育影片、展示多媒体课件等措施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增加课堂互动性。
此外,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如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活动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交通违法、犯罪行为等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和社会中常见的道德、法律问题的联系,例如社会公德、拥挤场所安全、网上安全等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等品质,同时引导学生遵守教师制定的教育纪律,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益,从而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家庭和社区等外在环境的支持与配合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和社区组织开展紧密配合,共同支持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家长会等时段向学生家长介绍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并与社区组织一同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社区防疫知识宣传、环保行动等,以促进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
总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教师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动等方面。
只有通过教育多方面、全方位的方式,才能够真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成效,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掌握道德与法律知识,成为合格的公民。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并能将其融入实际生活中,是关键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
只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他们才会更容易接受和践行道德与法治的原则。
教师应通过讲述真实的道德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激发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二、生活化教学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
透过法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法治的作用和智慧。
三、问题导向教学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关心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原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真实的社会问题,如欺凌、网络暴力等,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法治意识。
四、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道德故事、研究法律文本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要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提升教师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
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师还应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互动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注重情感教育、生活化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提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法治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公民。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2)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将知识与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实际情境相结合,开展具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讲授案例时,发放案例教学资料,让学生自主研究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
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方法,创设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效。
同时,应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不断实践中探讨使用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创新思路。
三、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本质,掌握道德理念和法律制度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剖析和比较分析,让学生深入体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引导和支持。
四、注重师生互动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体导师,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开展课堂问答、讨论和辩论等方法,创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的反思与思考,促进行为的转化。
同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体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等方面的需求,设计更适合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五、强化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通过加强家校联合,实现家校合作,让家长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校的教育成果,鼓励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参与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素质,实现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
总之,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师生互动和家校合作,创造更适合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教育环节,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全面发展。
1252016年/第二十四期/八月(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李中秋[1]吴修洁[2]([1]宜宾市筠连县定水中学四川・筠连645250;[2]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图信中心四川・宜宾644003)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和方法,提出了优化课堂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观点。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初中教育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8.060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Effec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Character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LI Zhongqiu [1],WU Xiujie [2]([1]Junlian Dingshui Middle School,Junlian,Sichuan 645250;[2]Figure Letter Center,Yibin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bin,Sichuan 644003)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l education,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help teenagers to set up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classroom teaching situation,describes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optimization teaching means,to play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classroom,and improve teachers'quality.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teaching effect;junior education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对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智力与非智力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极佳时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部分教学内容脱离生活、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学生知识能力和结构不够合理等,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亟待提高。
1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堂设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紧跟时代步伐,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摒弃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力求开放性和多样化。
一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开放。
思想品德教学应当是紧跟时代步伐的,这是因为世界政治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时代在不断发展。
面对当今不断变化的政治形势,思想品德课程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教学理论,才能保证教学的与时俱进。
二是注重课堂导入。
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紧跟时代气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收集当今世界热点话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搞好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情景的类型很多,如实验情景、故事情景、活动情景、问题情景等。
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是开展问题设计。
提问是师生互动的良好方式,也是引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的良好措施。
恰当的提问会引人入胜,增强课堂吸引力,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凑、严密的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的教学环节,会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策划,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细致分析、全面而又精心的策划并做出具体教学环节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是要活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课堂实际,把握学生动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二是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求,以生为本,融入新观念,确定标准高、尺度够的教学目标,从而增长学生的知识能力、见识,激发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三是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教师要深钻教材、把准教材意图,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合与处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和生活化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系统,全方位、多方面、多角度地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积极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学生积基础学科1262016年/第二十四期/八月(下)极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一是积极运用互联网,搜寻优秀教学课件与资源,结合自身情况、能力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提升备课质量;二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讲、练、互动结合的模式与手段,转变“纯理论”教学重点的思维方式,深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利用图画、实物、影视资料等方式展示具体对象,既形象又具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四是实现教学生活化。
将课堂教学内容立足于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融入学生人际交往、思想道德困惑等问题,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化”课堂,深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实现品德课程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
4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实效,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做到以生为本,合理组织、合理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营造宽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活泼、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身心可以得到放松,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大幅提升。
另外,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展示自己的亲和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从而凸显思想品德课的有趣、实用和个性化教学特征,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
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有助于纠正现行教学中“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认知教学”等错误倾向。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教师应结合当前政治形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一是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课堂上融入近几年教改中涌现的发现式、情趣式、激励式、探究式等先进的教学法。
二是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与政治学习。
通过多种努力与方式,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成果,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通过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文字以及视频,以全新的方式展示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6总结通过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优化和改革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手段等,改变了任课教师的传统思维,增强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发挥了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修养与业务素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渐浓,成绩显著提升,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1]张颖.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 ].新校园,2014(2):14-17.[2]刘俊.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12(10):158-159.[3]边亚楠.浅议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4(1):28-30.[4]李先春.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 ].新课程学习,2013(10):112-114.[5]董旺森.高中政治框题“探究活动”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12(9):89-91.[6]李能.新课标下中学政治课堂主题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2):45-47.(上接第105页)量。
另外,实践教学课堂需要结合案例教学法实现,选取有特点的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专科病历、病程记录、护士交接班记录、手术麻醉记录单、检查报告等写作案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应用文写作习惯。
6结束语高职院校开设医学应用文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医学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医学岗位职业专业技能,为社会医学发展作出贡献。